描述
开 本: 10开纸 张: 宣纸包 装: 线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0273993
推荐您购买联合天畅其他畅销书:
《孔子庙堂碑》是魏初著名碑刻之一,“魏隶可珍者四碑,此为之冠。”
《孔子庙堂碑》又名“鲁孔子庙碑”、“修孔子庙碑”、“封孔子庙碑”,因文中记载了封孔羡之事,故又称“封孔羡碑”,或简称“孔羡碑”。
三国魏黄初元年(220)刻立,今存山东省曲阜市孔庙。碑高一百八十八厘米,宽八十四厘米。碑文隶书,凡二十二行,行四十字;额篆书题“鲁孔子庙之碑”,二行,行三字。尾刻北宋嘉祐七年张稚圭题记,曰:“魏陈思王曹植词,梁鹄书。”
此本为秦文锦旧藏明拓本,“體”字稍损,一册,墨本十六开,其中额一·五开,碑文十四·五开;题跋半开。墨心高二十六·五厘米,宽十六厘米。帖中钤印累累,有朱士林题签,后附民国六年朱士林题跋,民国七年吴昌硕观款。
此碑结体严整而不板滞,书风淳古而高远,气势凌厉而磅礴,与汉末以方笔取胜的《鲜于璜碑》《张迁碑》等一脉相承。
【前言】
《孔子庙堂碑》又名“鲁孔子庙碑”、“修孔子庙碑”、“封孔子庙碑”,因文中记载了封孔羡之事,故又称“封孔羡碑”,或简称“孔羡碑”。三国魏黄初元年(220)刻立,今存山东省曲阜市孔庙,碑高一百八十八厘米,宽八十四厘米。碑文隶书,凡二十二行,行四十字;额篆书题“鲁孔子庙之碑”,二行,行三字。碑文记魏文帝曹丕称帝后,诏封孔子第二十一世孙孔羡为“宗圣侯”,以奉孔子之祀,并命扩修旧庙,设吏卒以守卫孔庙之事。尾刻北宋嘉祐七年张稚圭题记,曰:“魏陈思王曹植词,梁鹄书。”认为此碑是曹魏时才高八斗的曹植撰文,著名书法家梁鹄书丹,可惜没有可靠的证据支持。
《孔子庙堂碑》是魏初著名碑刻之一,与《大飨群臣碑》、《上尊号碑》和《受禅表》并称。此碑结体严整而不板滞,书风淳古而高远,气势凌厉而磅礴,与汉末以方笔取胜的《鲜于璜碑》《张迁碑》等一脉相承。前人有云:“魏隶可珍者四碑,此为之冠。”认为《孔子庙碑》是曹魏时期好的隶书碑刻。杨守敬《评碑记》中评价《孔子庙碑》说:“此碑以方正板实胜,略不满者,稍带寒俭之气,六代人分、楷多宗此种,唯北齐少似之者。”认为此碑书法对北朝的隶书和楷书发展都有很大影响。近代杨钧更是对《孔羡碑》推崇备至,他说:“学两汉书,有四要义:一曰沉着,二曰平稳,三曰开展,四曰铺毫。四者俱备,《孔羡》一石而已。”
《孔子庙堂碑》未见宋拓本传世,传宋拓本第十八行第十字“體”字未损,第五行“當”字完整;目前所知拓本是故宫博物院所藏明拓本,此本为黄易旧藏,“體”字左旁“骨”字完好,右上角“曲”旁六格中仅损一格;清初拓本“體”字仅损三分之一,右下角之“豆”旁损;乾嘉间拓本“體”字只存“骨”旁;此后拓本则“骨”字泐尽。国家图书馆所藏《孔子庙堂碑》拓本是秦文锦旧藏本,为“體”字稍损之明拓本,此本一册,墨本十六开,其中额一·五开,碑文十四·五开;题跋半开。墨心高二十六·五厘米,宽十六厘米。经吴县陆绍曾、无锡秦文锦、吴兴朱士林等递藏,有朱士林题签,后附民国六年朱士林题跋,民国七年吴昌硕观款。钤“秦氏金石”、“古鉴阁”、“絅孙考藏”、“归安朱氏”、“陆绍曾印”、“白斋”、“少峰审定”、“辛亥逸民”、“朱士林印”、“石墨善本”、“蔡锡恭”等印章。此本1961年7月入藏国家图书馆。(卢芳玉)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