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11624165
内容简介
本书是依据教育部2009 年5 月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制图教学大纲》, 考虑中职在校生的特点, 按照立体化教材建设思路编写的。本书配套资源丰富、实用, 是名副其实的立体化制图教材。
本书配有《机械制图教学软件》, 免费供任课教师使用。教学软件的内容与本书配套, 实现无缝对接, 完全可以替代教学模型和挂图。教学软件文件夹中包括与本书配套的《机械制图习题集答案》, 由任课教师掌控、可提供给学生的“二维码” 答案, 《电子教案》《模拟试卷》《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等。凡在2018 年2 月前实施的制图国家标准, 全部在本书和习题集中予以贯彻。
本书按72~128 学时编写, 适用于全日制普通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职教中心等工科近机类、非机类各专业的机械制图课教学。
本书配有《机械制图教学软件》, 免费供任课教师使用。教学软件的内容与本书配套, 实现无缝对接, 完全可以替代教学模型和挂图。教学软件文件夹中包括与本书配套的《机械制图习题集答案》, 由任课教师掌控、可提供给学生的“二维码” 答案, 《电子教案》《模拟试卷》《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等。凡在2018 年2 月前实施的制图国家标准, 全部在本书和习题集中予以贯彻。
本书按72~128 学时编写, 适用于全日制普通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职教中心等工科近机类、非机类各专业的机械制图课教学。
目 录
前言
绪论 ……………………………………………… 1
第一章 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 3
第一节 制图国家标准简介…………………… 3
第二节 尺寸注法 …………………………… 11
第三节 几何作图 …………………………… 16
第四节 平面图形分析及作图 ……………… 23
第五节 常用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 ………… 26
第六节 徒手画图的方法 …………………… 28
第二章 投影基础 …………………………… 31
第一节 投影法和视图的基本概念 ………… 31
第二节 三视图的形成及其对应关系 ……… 34
第三节 几何体的投影 ……………………… 38
第四节 几何体的尺寸注法 ………………… 51
第三章 组合体 ……………………………… 54
第一节 组合体的形体分析 ………………… 54
第二节 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 ……………… 59
第三节 组合体的尺寸注法 ………………… 62
第四节 看组合体视图的方法 ……………… 67
第四章 轴测图 ……………………………… 76
第一节 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 76
第二节 正等轴测图 ………………………… 78
第三节 斜二等轴测图简介 ………………… 86
第四节 轴测图的尺寸注法 ………………… 90
第五章 图样的基本表示法 ……………… 92
第一节 视图 ………………………………… 92
第二节 剖视图 ……………………………… 97
第三节 断面图……………………………… 108
第四节 局部放大图和简化画法…………… 111
第五节 第三角画法简介…………………… 115
第六章 图样中的特殊表示法…………… 120
第一节 螺纹………………………………… 120
第二节 螺纹紧固件………………………… 127
第三节 直齿圆柱齿轮……………………… 131
第四节 键联结和销联接…………………… 134
第五节 滚动轴承…………………………… 136
第六节 圆柱螺旋压缩弹簧………………… 139
第七章 零件图……………………………… 142
第一节 零件图的作用和内容……………… 143
第二节 典型零件的表达方法……………… 144
第三节 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147
第四节 零件图上技术要求的注写………… 151
第五节 零件上常见的工艺结构…………… 161
第六节 读零件图…………………………… 163
第七节 零件测绘…………………………… 165
第八章 装配图……………………………… 171
第一节 装配图的表达方法………………… 171
第二节 装配图的尺寸标注、技术要求及
零件编号…………………………… 175
第三节 装配结构简介……………………… 176
第四节 读装配图…………………………… 179
附录 …………………………………………… 183
附录 A 螺纹 ………………………………… 183
附录 B 常用的标准件 ……………………… 184
附录 C 极限与配合 ………………………… 189
参考文献 ……………………………………… 196
绪论 ……………………………………………… 1
第一章 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 3
第一节 制图国家标准简介…………………… 3
第二节 尺寸注法 …………………………… 11
第三节 几何作图 …………………………… 16
第四节 平面图形分析及作图 ……………… 23
第五节 常用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 ………… 26
第六节 徒手画图的方法 …………………… 28
第二章 投影基础 …………………………… 31
第一节 投影法和视图的基本概念 ………… 31
第二节 三视图的形成及其对应关系 ……… 34
第三节 几何体的投影 ……………………… 38
第四节 几何体的尺寸注法 ………………… 51
第三章 组合体 ……………………………… 54
第一节 组合体的形体分析 ………………… 54
第二节 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 ……………… 59
第三节 组合体的尺寸注法 ………………… 62
第四节 看组合体视图的方法 ……………… 67
第四章 轴测图 ……………………………… 76
第一节 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 76
第二节 正等轴测图 ………………………… 78
第三节 斜二等轴测图简介 ………………… 86
第四节 轴测图的尺寸注法 ………………… 90
第五章 图样的基本表示法 ……………… 92
第一节 视图 ………………………………… 92
第二节 剖视图 ……………………………… 97
第三节 断面图……………………………… 108
第四节 局部放大图和简化画法…………… 111
第五节 第三角画法简介…………………… 115
第六章 图样中的特殊表示法…………… 120
第一节 螺纹………………………………… 120
第二节 螺纹紧固件………………………… 127
第三节 直齿圆柱齿轮……………………… 131
第四节 键联结和销联接…………………… 134
第五节 滚动轴承…………………………… 136
第六节 圆柱螺旋压缩弹簧………………… 139
第七章 零件图……………………………… 142
第一节 零件图的作用和内容……………… 143
第二节 典型零件的表达方法……………… 144
第三节 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147
第四节 零件图上技术要求的注写………… 151
第五节 零件上常见的工艺结构…………… 161
第六节 读零件图…………………………… 163
第七节 零件测绘…………………………… 165
第八章 装配图……………………………… 171
第一节 装配图的表达方法………………… 171
第二节 装配图的尺寸标注、技术要求及
零件编号…………………………… 175
第三节 装配结构简介……………………… 176
第四节 读装配图…………………………… 179
附录 …………………………………………… 183
附录 A 螺纹 ………………………………… 183
附录 B 常用的标准件 ……………………… 184
附录 C 极限与配合 ………………………… 189
参考文献 ……………………………………… 196
前 言
本书是根据“ 教育部关于‘ 十二五’ 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的指导意见” 的精神, 以教育部2009 年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制图教学大纲》为依据, 结合中职在校生的特点, 按照立体化教材建设思路编写的。同时, 还编写了《机械制图习题集》, 与本书配套使用。
本书按72~128 学时编写, 适用于全日制普通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职教中心等工科近机类、非机类各专业的机械制图课教学。
一、本书特点
1) 考虑到中职在校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特点, 在编写过程中, 融入了编者丰富的教学实践和写作经验, 教材富有新意, 特色鲜明; 语言简明, 通俗易读; 以例代理, 以图代理,比较适合中职在校生的认知特点。
2) 在内容体系上, 尽量符合中职学校制图教学的特点。删除了大量纯理论内容, 充分体现了以体为主、从体入手、形象直观、易读易懂, 更贴近工程实际, 为减轻任课教师的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负担奠定了基础。
3) 本书的插图全部用计算机绘制完成。插图中的各种符号、字体、箭头、线型的画法等, 均按照国家标准的规定绘制并认真修饰, 以确保图例清晰、符合制图国家标准的要求。同时, 根据编者的教学体会, 对书中的一些重点、难点或需提示的内容, 进行必要的图示或
文字说明。
4) 近几年来, 相当一部分机械制图国家标准有所更新。凡在2018 年2 月前实施的制图国家标准和相关标准, 全部在本书和习题集中予以贯彻。无论是正文还是插图, 均按现行标准进行编写、绘制, 以适应新的需求, 充分体现了本书的先进性。
二、丰富实用的配套资源
本书配套资源包括《机械制图教学软件》( 约588MB) , 任课教师用PDF 格式的《机械制图习题集答案》, 由任课教师掌控、可提供给学生的“ 二维码” 答案( 占习题总量的70%) , PDF 格式的《电子教案》, Word 格式的《模拟试卷》《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
等。本书配套资源丰富、实用, 是名副其实的立体化制图教材。
1) 《机械制图教学软件》是助教工具, 可免费提供给任课教师使用。教学软件是根据讲课思路为任课教师设计的。软件的内容与本书无缝对接, 完全可以替代教学模型和挂图,彻底摒弃黑板、粉笔等传统的教学模式, 大大提高讲课效率和教学效果。教学软件具备以下
主要功能。
① “ 死图” 变“ 活图” 。将本书中的平面图形, 按1 ∶ 1 的比例建立精确的三维实体模型。通过eDrawings 公共平台, 可实现三维实体模型不同角度的观看, 六个基本视图和轴测图之间的转换, 三维实体模型的剖切, 三维实体模型和线条图之间的转换, 装配体的爆炸、装配、运动仿真、透明显示等功能, 将本书中的“ 死图” 变成了可由人工控制的“ 活图” 。
② 调用绘图软件边讲边画, 实现师生互动。对本书中需要讲解的例题, 已预先链接在教学软件中, 任课教师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选择不同版本[ 中望机械CAD 教育版、AutoCAD( 两个CAD 软件全面兼容) 和CAXA 电子图板] 的教学软件, 可边讲、边画, 进行正确与错误的对比分析等, 在课堂上实现师生互动, 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探索, 在课堂活动中感悟,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③ 讲解习题。部分习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 根据教学的实际需求, 编写了PDF 格式的教学参考资料《机械制图习题集答案》( 在“ 机械制图教学软件” 文件夹中) , 所有题目全部配有参考答案, 任课教师可单独打印, 以便于备课。同时, 将《机械制图习题集答案》
中的所有习题, 按照不同题型, 分解成单独结果、包含解题步骤、配置轴测图等多种形式,以“ 二维码” 答案的形式, 按章链接在教学软件中, 任课教师可在课堂上任选某道题进行讲解、答疑, 可大大减轻任课教师的教学负担。
④ 调阅本书附录。将本书中的附录按项分解, 分别链接在教学软件的相关部位, 任课教师可直观地带领学生查阅本书附录。
2) 根据中职在校生的实际状况, 在本书中对不易理解的一些例题, 配置了93 个三维实体模型的动画演示, 以二维码的形式呈现给学生, 有利于学生及时理解课堂上讲授的内容。
3) 配套的《机械制图习题集》中, 除了选择题、判断题等比较简单的题目外, 凡是需要学生动手绘图的题目都配有“ 二维码” , 给出解题步骤或答案。为避免学生不加思考, 抄袭完成作业, 将二维码放在“ 机械制图教学软件” 文件夹中。任课教师根据教学进程和教
学的实际状况, 可随时选择发送给学生某道题的二维码, 学生通过扫描二维码, 即可看到解题步骤或答案。
4) 提供电子教案。在“ 机械制图教学软件” 文件夹中, 将《机械制图教学软件》PDF格式的全部内容作为电子教案, 供任课教师打印, 方便教师备课和教学检查。
5) 在“ 机械制图教学软件” 文件夹中, 提供2 套Word 格式的《模拟试卷》《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供任课教师参考。提供模拟试卷的目的, 是给任课教师提供一种命题的借鉴和参考, 旨在为改革制图课的考核环节提供一种新思路。
三、关于中职制图课教学的建
1) 中职在校生学习机械制图的主要目标是能够识读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和简单的装配图。在处理读图与画图的关系时, 应以读图训练为主、以画图训练为辅。
2) 在手工画图时, 以徒手画图为主、尺规画图为辅, 并适当降低尺规画图作业的质量要求。
3) 有条件的学校, 在进行计算机绘图教学时, 可将计算机绘图的内容穿插在本书各章中进行。在进行计算机绘图训练时, 可从与本书配套的《机械制图习题集》中选择练习题目。
本书由胡建生教授任主编并统稿。参加编写的有: 胡建生( 编写绪论、第一章、第二章及附录) 、肖玉东( 编写第三章、第六章) 、周福静( 编写第四章、第七章) 、零梅勇( 编写第五章、第八章) 。《机械制图教学软件》由胡建生、肖玉东、周福静、零梅勇设计制作。
本书由董国耀教授主审, 参加审稿的还有史彦敏教授、王春华副教授、汪正俊副教授、张玉成副教授。参加审稿的各位专家对书稿提出了许多宝贵的修改意见和建议, 在此, 对各位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书按72~128 学时编写, 适用于全日制普通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职教中心等工科近机类、非机类各专业的机械制图课教学。
一、本书特点
1) 考虑到中职在校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特点, 在编写过程中, 融入了编者丰富的教学实践和写作经验, 教材富有新意, 特色鲜明; 语言简明, 通俗易读; 以例代理, 以图代理,比较适合中职在校生的认知特点。
2) 在内容体系上, 尽量符合中职学校制图教学的特点。删除了大量纯理论内容, 充分体现了以体为主、从体入手、形象直观、易读易懂, 更贴近工程实际, 为减轻任课教师的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负担奠定了基础。
3) 本书的插图全部用计算机绘制完成。插图中的各种符号、字体、箭头、线型的画法等, 均按照国家标准的规定绘制并认真修饰, 以确保图例清晰、符合制图国家标准的要求。同时, 根据编者的教学体会, 对书中的一些重点、难点或需提示的内容, 进行必要的图示或
文字说明。
4) 近几年来, 相当一部分机械制图国家标准有所更新。凡在2018 年2 月前实施的制图国家标准和相关标准, 全部在本书和习题集中予以贯彻。无论是正文还是插图, 均按现行标准进行编写、绘制, 以适应新的需求, 充分体现了本书的先进性。
二、丰富实用的配套资源
本书配套资源包括《机械制图教学软件》( 约588MB) , 任课教师用PDF 格式的《机械制图习题集答案》, 由任课教师掌控、可提供给学生的“ 二维码” 答案( 占习题总量的70%) , PDF 格式的《电子教案》, Word 格式的《模拟试卷》《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
等。本书配套资源丰富、实用, 是名副其实的立体化制图教材。
1) 《机械制图教学软件》是助教工具, 可免费提供给任课教师使用。教学软件是根据讲课思路为任课教师设计的。软件的内容与本书无缝对接, 完全可以替代教学模型和挂图,彻底摒弃黑板、粉笔等传统的教学模式, 大大提高讲课效率和教学效果。教学软件具备以下
主要功能。
① “ 死图” 变“ 活图” 。将本书中的平面图形, 按1 ∶ 1 的比例建立精确的三维实体模型。通过eDrawings 公共平台, 可实现三维实体模型不同角度的观看, 六个基本视图和轴测图之间的转换, 三维实体模型的剖切, 三维实体模型和线条图之间的转换, 装配体的爆炸、装配、运动仿真、透明显示等功能, 将本书中的“ 死图” 变成了可由人工控制的“ 活图” 。
② 调用绘图软件边讲边画, 实现师生互动。对本书中需要讲解的例题, 已预先链接在教学软件中, 任课教师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选择不同版本[ 中望机械CAD 教育版、AutoCAD( 两个CAD 软件全面兼容) 和CAXA 电子图板] 的教学软件, 可边讲、边画, 进行正确与错误的对比分析等, 在课堂上实现师生互动, 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探索, 在课堂活动中感悟,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③ 讲解习题。部分习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 根据教学的实际需求, 编写了PDF 格式的教学参考资料《机械制图习题集答案》( 在“ 机械制图教学软件” 文件夹中) , 所有题目全部配有参考答案, 任课教师可单独打印, 以便于备课。同时, 将《机械制图习题集答案》
中的所有习题, 按照不同题型, 分解成单独结果、包含解题步骤、配置轴测图等多种形式,以“ 二维码” 答案的形式, 按章链接在教学软件中, 任课教师可在课堂上任选某道题进行讲解、答疑, 可大大减轻任课教师的教学负担。
④ 调阅本书附录。将本书中的附录按项分解, 分别链接在教学软件的相关部位, 任课教师可直观地带领学生查阅本书附录。
2) 根据中职在校生的实际状况, 在本书中对不易理解的一些例题, 配置了93 个三维实体模型的动画演示, 以二维码的形式呈现给学生, 有利于学生及时理解课堂上讲授的内容。
3) 配套的《机械制图习题集》中, 除了选择题、判断题等比较简单的题目外, 凡是需要学生动手绘图的题目都配有“ 二维码” , 给出解题步骤或答案。为避免学生不加思考, 抄袭完成作业, 将二维码放在“ 机械制图教学软件” 文件夹中。任课教师根据教学进程和教
学的实际状况, 可随时选择发送给学生某道题的二维码, 学生通过扫描二维码, 即可看到解题步骤或答案。
4) 提供电子教案。在“ 机械制图教学软件” 文件夹中, 将《机械制图教学软件》PDF格式的全部内容作为电子教案, 供任课教师打印, 方便教师备课和教学检查。
5) 在“ 机械制图教学软件” 文件夹中, 提供2 套Word 格式的《模拟试卷》《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供任课教师参考。提供模拟试卷的目的, 是给任课教师提供一种命题的借鉴和参考, 旨在为改革制图课的考核环节提供一种新思路。
三、关于中职制图课教学的建
1) 中职在校生学习机械制图的主要目标是能够识读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和简单的装配图。在处理读图与画图的关系时, 应以读图训练为主、以画图训练为辅。
2) 在手工画图时, 以徒手画图为主、尺规画图为辅, 并适当降低尺规画图作业的质量要求。
3) 有条件的学校, 在进行计算机绘图教学时, 可将计算机绘图的内容穿插在本书各章中进行。在进行计算机绘图训练时, 可从与本书配套的《机械制图习题集》中选择练习题目。
本书由胡建生教授任主编并统稿。参加编写的有: 胡建生( 编写绪论、第一章、第二章及附录) 、肖玉东( 编写第三章、第六章) 、周福静( 编写第四章、第七章) 、零梅勇( 编写第五章、第八章) 。《机械制图教学软件》由胡建生、肖玉东、周福静、零梅勇设计制作。
本书由董国耀教授主审, 参加审稿的还有史彦敏教授、王春华副教授、汪正俊副教授、张玉成副教授。参加审稿的各位专家对书稿提出了许多宝贵的修改意见和建议, 在此, 对各位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