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2500506
2017年夏天,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将一本《艺术的故事》作为礼物送给了每一位即将入学的本科新生,希望同学们通过读这本书懂得欣赏艺术之美,并在生活中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初读此书,同学们惊讶于此书的厚度,但随着阅读的深入,同学们逐渐感受到艺术魅力。入学后,同学们纷纷撰写了读后感,阐述自己在艺术思维的培养中,在追寻美的过程中的所悟所想。
这本书也是清华大学2017级新生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我们很高兴能郑重地将这本书呈现在您眼前,也希望您能喜欢。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
003 读《艺术的故事》有感/计算机系 姜雨欣
010 理性与感性,浇灌艺术之花/建筑学院 安
013 艺术与感性——读《艺术的故事》有感/经管学院 胡子啸
017 《艺术的故事》读后感/美术学院 王瀛逅
020 《艺术的故事》读后感/美术学院 刘派
025 读《艺术的故事》后关于中国艺术的思考/美术学院 家和
028 艺术的平凡之路/汽车系 孙天宇
032 向美而行/汽车系 刘昊
035 《艺术的故事》读后感/社科学院 马千惠
038 当中国艺术遇上《艺术的故事》/社科学院 贺斯泉
041 《艺术的故事》读后感——从“写实”走向“写心”/社科学院 黄语琦
044 《艺术的故事》读后感——中世纪艺术:“功利主义”的悲剧/数学系 赵之力
047 学会欣赏每个时代的美——读《艺术的故事》有感/水利系 胡博韬
050 一个艺林散步者的随想/新雅书院 王天瑶
055 我们看待艺术的三种态度/新雅书院 张子暄
058 理工科学生还需艺术/机械系 蔡泽坤
061 《艺术的故事》与生活/航天航空学院 刘恩泽
064 艺术的追逐
人生的故事/社科学院 孙靖钧
067 《艺术的故事》读书分享会演讲稿/航天航空学院 薛翔云
与美同行——清华学子感悟《艺术的故事》
IV
071 栖居于美——读《艺术的故事》有所感/土木系 肖娜
075 张开双臂
拥抱美的气息/物理系 张翔宇
华东(山东、上海、江苏、福建、浙江、安徽、江西)
081 包容多样艺术,品味不同故事/法学院 刘彤阳
084 《艺术的故事》阅读分享演讲稿/航天航空学院 贺梦飞
090 相遇/软件学院 王阳
094 吾心有繁花——读《艺术的故事》/物理系 王笑晗
097 艺池搁笔——读《艺术的故事》有感/物理系 张蕙心
101 我们对艺术的认识/电子系 刘泰睍
104
做理性的艺术欣赏者,在向美人生中收获乐趣——读《艺术的故事》有感/
法学院 汤文菡
109 艺术给予我的启示/经管学院 李桢
113 《艺术的故事》读后感/汽车系 张博翔
115 《艺术的故事》读后感/汽车系 林宗裕
118 因为“不知”,所以精彩/人文学院 贝承熙
121 读《艺术的故事》有感/自动化系 马天骅
124 当我们在谈美时我们在谈什么/法学院 张艺凡
128 虚实之花翩然生/化工系 傅茗
131 艺术留下什么/美术学院 刘思睿
135 万福,满被圣宠者/人文学院 郭宇萌
138 艺术三无
读《艺术的故事》有感/人文学院 疏佳琪
141 我看艺术——我对艺术的理解/汽车系 窦昊
144 小人——读《艺术的故事》有感/化工系 蔡泽峰
147 让艺术下乡/社科学院 王晟
150 《艺术的故事》读后感/物理系 章家维
153 我所理解的艺术/自动化系 褚茜雅
156 在艺术中寻趣——《艺术的故事》读书感想/建筑学院 王劭仪
159 紧箍——《艺术的故事》读书分享演讲稿/经管学院 周欣怡
163 草木荣枯本无意
笔墨游移却有情/社科学院 宫栋宇
168 我看《艺术的故事》的故事/物理系 李义典
176 用心感受/软件学院 涂亦驰
178 做一个新生儿/社科学院 彭轩
181 魑魅万千,世间一念/生命学院 汪浩文
184 传承与破立——论公众之于艺术/航天航空学院 陶嘉
华南(广东、广西、海南)
191 理解艺术品,景仰艺术家——《艺术的故事》读后感/材料学院 骆雨阳
194 从《艺术的故事》谈开去/化工系 吴明坤
200 心无杂念,大美方见——《艺术的故事》读后感想/土木系 卫景
205 艺术家与艺术的故事/物理系 范禾野
208 从人文主义视角看艺术/新雅书院 陈益恒
211 美润心灵/土木系 何铭逸
215 艺术发展的实质/医学院 林苑华
东北(辽宁、吉林、黑龙江)
221 秉艺术之心,探人生之美/材料学院 梁玮达
224 艺术的故事/航天航空学院 孟详迪
227 在北欧的雕塑公园感悟艺术——《艺术的故事》读后感/化学系 王世豪
230 艺术的修行/生命学院 牛薪明
234 荒野的守望与阳光的追求/材料学院 于博
237 向美而行,我们一直在路上/工业工程系 战子冰
240 厉害了我的贡布里希/自动化系 顾聆语
243 立于画布前——读《艺术的故事》有感/自动化系 王一波
华中(河南、湖南、湖北)
249 看到艺术,也看到故事/机械系 李一凡
252 晚霞/人文学院 庞晓畅
256 薛定谔的艺术/土木系 冯胤颖
260 于永恒处——读《艺术的故事》有感/人文学院 张奕晨
263 踏入艺术的世界/汽车系 杨波
266 孤独者的凝视/物理系 胡子卉
269 关于真实/材料学院 罗宇程
272 终结,开始/自动化系 龚雅婷
西北(陕西、甘肃、宁夏、新疆、青海)
279 艺术是独特的生命体验/材料学院 袁冬
283 艺术之川,流而不息——读《艺术的故事》有感/环境学院 安康欣
287 《艺术的故事》与治学之道/社科学院 延昊昱
290 《艺术的故事》与创新/航天航空学院 肖智文
294 《艺术的故事》读后感/化工系 陆畅
297 艺术的价值/机械系 任泳键
300 美的另一种可能/精仪系 杨琦
304 给艺术一个定义/化工系 钟声
308 《艺术的故事》我的人生/经管学院 马文星
312 无限的艺术家/水利系 姚瑞凌
316 《艺术的故事》读后感/新雅书院 王馨悦
西南(云南、贵州、四川、重庆、西藏)
321 大师眼中的中国艺术/建筑学院 赵雪怡
325 艺术家与这世界的激烈撞击——画家文森特·梵高所告诉我的/环境学院 马熙
328 读后感/经管学院 冉诗睿
332 创新的故事——《艺术的故事》分享/航天航空学院 游旅
335 艺术与发展同行/航天航空学院 李瑞鑫
338 不是历史,却更发人深思/美术学院 张晓钰
342 愿你是你自己的艺术家/人文学院 卜锴铭
347 游走于秩序与自由/物理系 姚萱
350 艺术有故事吗?/新闻学院 龙新力
356 寻觅普适规则——读《艺术的故事》的思维漫游/新雅书院 陈昱弘
360 欲识庐山真面目/自动化系 王璐
362 Look
what
you
made
me
know——回忆与《艺术的故事》的相识/法学院 彭律扬
366 时尚的飞旋/美术学院 熊涛
370 时代的有限反应/新闻学院 王秀峰
373 在变革与创新中前行/社科学院 贾怡佳
376 走心的艺术/新闻学院 次旦央吉
无论是寄托原始宗教信仰的法国拉斯科洞窟壁画,还是气势磅礴、展现祖国壮丽山河的中国宋代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抑或是抒发对战争摧残的愤怒与悲悯情怀的西班牙现代画家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艺术始终是展现人类精神、思想与文化的载体,是我们理解与看待世界的重要方式。贡布里希在《艺术的故事》序言中提出:“没有艺术这种东西。”这句看似令人惊诧的否定,却恰恰揭示了艺术的本质:它不应是被束之高阁,让人产生畏惧感、难以理解的事物;艺术的形式与内容包罗万象,亦深入我们的日常生活。“艺术的故事”是“没有结尾的故事”,它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程不断发展、续写,也等待着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人们重新发现、重新解读。我们很难想象如果没有艺术,人类的生活将会怎样。
著名艺术史学者贡布里希的《艺术的故事》出版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被认为是有关艺术的书籍中经典、流行的著作之一。作为一部艺术史的普及读物,贡布里希以清晰的逻辑架构、化繁为简的扎实功力、平实易懂的语言,叙述了从原始时期到20世纪中叶艺术的发展历程,同时在其中传递了他的艺术史研究与人文观念:历史中的每一件作品,既回顾过去,又寻求未来;人们不可能在没有历史记忆的环境下生活,而学者是记忆的保护者、诠释者。
邱勇校长将《艺术的故事》作为清华大学2017级本科新生的入学赠书,是一件有着特殊意义的事情。新时代需要我们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艺术是一种情感教育,陶冶情操纯洁心灵,使人进入高尚的精神境界,从而通往自
1 鲁晓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
与美同行——清华学子感悟《艺术的故事》
II
由与幸福。*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指出:“艺术的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邱校长赠书正是希望新生们“通过读这本书懂得欣赏艺术之美,并在生活中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大学是培养健全人格之圣地,王国维先生曾说:“美育者一面使人之感情发达,以达完美之域;一面又为德育与智育之手段,此又教育者所不可不留意也。”拔尖创新人才需要科学精神与智慧,也需要情怀和想象力,叔本华在《论艺术的本质》中写道:“可以说任何一件艺术品根本上都在努力向我们揭示出,何为生命与纷繁事物在真理之中的模样,受到主观与客观偶然性迷雾的遮挡,并非每一个人都可以直接地把握到这一真理全貌。艺术吹散了这团迷雾。”1999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加盟清华大学(现更名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正是致力于这一目标。二十年来,艺术与科学融合,清华大学为美术学院培养有科学素养的拔尖艺术人才提供了重要保证;美术学院对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与建设大学校园文化发挥了积极的特殊作用。蔡元培先生在《美术与科学的关系》一文中写道:“要求知识之外,兼养情感,就是治科学之外,兼治美术。有了美术的兴趣,不但觉得人生很有意义,很有价值,就是治科学的时候,也一定添了勇敢活泼的精神。”本书甄选的百余篇《艺术的故事》读后感,作者是来自清华大学理工、人文、艺术、医学等各个专业的年轻学子。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在文章中谈到了艺术对自己专业学习和认识的启发,这充分体现了清华大学重视美育在培养健全人格方面的独特作用——用艺术的思维,拓展学生对各自领域的研究的深度与广度,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与学术视野。
在《艺术的故事》中,有这样一段话:“人们对艺术的认识永无止境,总有新的东西尚待发现。……任何人都不应该认为自己已经了解了它的一切,因为谁也没有臻于此境。也许重要的是:我们想欣赏那些作品,就必须具有一颗赤子之心,敏于捕捉每一个暗示,感受每一种内在的和谐,特别是要排除冗长的浮华辞令和现成套语的干扰。由于一知半解而自命不凡,那就远远不如对艺术一无所知。”
既怀有谦逊诚挚的敬意,又拥有探寻求索的勇气;既时时敏锐,又不乏严谨。我们对于生活、学业与事业的态度,不也正是如此吗?相信同学们在阅读后和新大学生活中已开启了自己艺术的视角并获得乐趣。
003
计算机系
姜雨欣
读《艺术的故事》有感
写在前面的话
今年暑假,这本沉甸甸的《艺术的故事》,是我收到的仅次于录取通知书的好礼物。
早在去年,我就开始关注清华大学送给学生的书单:去年是《瓦尔登湖》,教育每一个刚刚踏入社会的我们不忘初心,保持与自然之神同在的、澄明纯净的心灵。前年则是《平凡的世界》(本人喜欢的书之一,只有《老人与海》与之并列),要我们懂得生命的多艰,不惮于追求高尚,即使平凡,也要将生命活出深度、广度和高度,因为生命的绚烂与生命的缺憾是同时存在的。因此这一年,我便无比期待发到自己手中的书籍。
每天一个半小时的阅读,让即将成为一名理工女/程序“媛”的我,不断与艺术这个美丽、宏大也细腻的命题取得联系。
谢谢校长的“任务”,说它是“任务”,不过是给了我将这样一部大书从头读到尾的勇气和理由。
与美同行——清华学子感悟《艺术的故事》
004
随 想
艺术只能有一个目的吗?
真实至上 vs. 美至上
忠实自然 vs. 忠实内心
技巧 vs. 内容
受限 vs. 自由
艺术的本质,是交流,还是孤独
(1)艺术只能有一个目的吗
从古至今,人们追寻着艺术的目的,从“给不识字的人做图解”到“有魔咒的塑像,供人崇拜”,再到后来失去了这些意义,人们又为艺术寻找新的意义……今天的人们更赞同“纯艺术”,即没有多余实用目的,为了“艺术”本身而存在的艺术,是人们向真、向善、向美的精神寄托,是艺术家的自我表达甚至发泄。其实,艺术绝不应只有的目的,持有不同见解的人们相互批判和嘲笑,却常常忽略艺术不该只有目的。
(2)真实至上 vs. 美至上
拉斐尔的画,展现了一个比我们生活的世界更美、更和谐的世界,那个世界充满了平静、安详与爱。从此,那个世界便如此令人着迷,惹得一代又一代画家通过自己的画笔去追寻。后来,有一部分“清醒”的人脱离了他们的队伍,认为抛弃真实、单纯去追求完美的绘画是种虚浮。他们甚至建立了“前拉斐尔画派”来抵抗拉斐尔带来的巨大负面影响。这应不是拉斐尔的本意,也是他当年不可能预料到的。
一个相当长时期的画,不能只有美或者只有真实,正如唐代的诗人既不能都像李白也不能都像杜甫。要有浪漫主义的诗人,为我们打开一扇窗去看那里的天堂,让我们的灵魂获得喜悦、安详与平抚;也要有现实主义的作家,为我们展现贫穷,展现不幸,展现流浪儿的孤苦,展现泥泞的乡村和辛苦的劳作者。两者应形成一种平衡,在较短的时期,各有侧重,七三开与三七开也都没有问题。拉斐尔和前拉斐尔派的初衷都没有错,但都不意味着他们的对手被一棍子打倒。
(3)忠实自然 vs. 忠实内心
前文讲述的“真实”是讲“将此事上所存在之物不加修饰地展现”,而这里讲的“自然”则是“让绘画的视觉效果尽可能逼近真实”。前者多与情怀相关,后者则多与技巧的修炼相关。
古时候的画家力图忠实自然,在模仿自然的道路上不断攀登着,只要还没有达到,他们就不断用新思路代替旧思路。发明短缩法的人改变了埃及人“永远只画能展现事物特点的那个方面”的办法,力图把画画成“眼睛看到的样子”。达·芬奇改变了前人“用尽可能细致的线条刻画人物”的办法,用稍稍模糊轮廓的方式增强了人物的生动感。印象派画家牺牲细节以地还原场景中的“光和空气”。毕加索坚持不要把物体画成“它放在那里的样子”,而要画成“我们想起它时的样子”,认为这样才更真实(虽然我个人不是很能接受毕加索的画作,但不否认他是大师)。他们的侧重点一变再变,可初衷却只有一个:让画作尽可能逼近自然,让2D尽可能逼近3D。绘画是沉淀的内心,考验耐性与观察力——而绝不会成为一种恣意的发泄。
只是在照相术发明以后,画家从这种“尽可能忠实地展现自然”的责任中被解放出来,才开始追寻绘画的其他意义。以后,绘画就越来越五花八门了:有画幻觉图像的,有画扭曲物体外形轮廓来表现中心人物的内心波动的(《尖叫》),有不问内容而通过方格的和谐排列或颜料的肆意流淌来追求视觉美的……他们一定没有古时候的画家那么费心、那么卖力,却不能有谁否认他们在追寻严肃的艺术与美学。毕竟,模仿外界事物是困难的,而尽情抒写内心却要容易得多。
像“真实至上”与“美至上”一样,“忠实自然”与“忠实内心”也是艺术的两翼,两种追求是不分优劣、同等重要的。我自己呢?看画的时候我一般会更倾向于欣赏视觉效果更真实、更让我有代入感的,而自己画画时一般是信手涂鸦,任想象力把我的笔带到哪里。
(4)技巧 vs. 内容
忘了哪位高人说过“任何内容都是为某种技巧服务的,内容并不重要”,乍一看这很不符合我们惯常的三观啊!我们一直被教导说“失去内容的技巧有什么意义?不过是空洞罢了”。但是今天抛弃成见,我认为这种说法也并非
一无是处。
事实上,这仍是个具有两面性的命题。就像计算机系学的东西,我们既可以说“任何的算法都是为解决实际问题而存在的”,也可以说“任何实际问题的设置都是为巩固、考查算法知识而存在的”,即题目的“万变不离其宗”,这里“宗”就是算法,或者说,技巧。
重技巧不重内容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如同掌握了画乡间风景画的技巧后,便不再执念于“高大上”的选材,平凡的小路、平凡的树、平凡的风车,万事万物,凡眼所见,皆可入画。这样绘画的题材便被大大地拓宽了,而平凡事物的美也因这些画家被重新发现,人们称其为如画(picturesque),这难道不是个可喜可贺的进步吗?
可是,又万万不能让一代一代画家迷失在技巧的竞逐中,而忘记了画的内容与灵魂。那样才是真正的可悲。
(5)受限 vs. 自由
不好意思,上来我先把自己之前写的标题错看为“章法 vs. 自由”。诚然,人们不断创造新的方法,将方法固定为章法,又不断打破章法的局限以支持自由创作。打破章法而成功的,必然成为新的引领者。
但我原来要讨论的是艺术家的古今变化。古时候艺术创作必然受限,因为它们都是为某个别人、某个别的意图出现的,而不是赤身来到世界的孩子,为“艺术”而诞生。而有人又说,艺术是必然要有这样一个原始意图的——如蚌壳里的沙粒,珍珠无它难以形成——而当且仅当艺术的绚烂光芒使观者忘记这一原始意图时,艺术才是成功的。
诚然,这也是个辩证的问题。
那时建筑家不是请去设计教堂,就是设计君王住的城堡;雕塑和绘画多是《圣经》中的人物形象;另有一大部分画是为权贵画的肖像。没有不为人物存在的风景画,也没有无人聘请而艺术家主动创作的作品流传至今。我们会想,那是个什么时代,“命题作文”的范围也太窄点啦。可是不然,有多少气势恢宏的教堂和教堂天顶画(湿壁画)让我们今天的人也叹为观止;有多少教皇像没有让教皇却让画家名垂青史;甚至被米开朗琪罗半生执念却终究未能实现的尤里乌斯二世陵墓——我对它的名字印象如此清晰——那真的是
米开朗琪罗如此深爱和尊敬他的教皇吗?抑或只是大雕刻家为他想象力的尽情发挥,为他自我展现和自我实现找的坚实的立足点。抛开这样的立足点去谈创作,当时的艺术家倒不习惯了。
时代不允许创作异教的画,便无人再创作了。时代不允许制作偶像来崇拜,便无人再制作了。照相术发明之初,没人再请画家作肖像,他们便再没有画的机会了。一场场危机均源于艺术家的受人支配。可是突然有一天,艺术家摘掉了所有的枷锁,开始独立去寻求“自己要表现”的东西,寻求各自的个性与方向,迷茫便接踵而至。
20世纪的一场场风潮,都不过是不成熟的尝试。本书作者很克制,没有过度褒扬或是贬斥他们。
想起木心一句名言,正因生命本没有意义,才容得下各自去寻找意义。
想起同学的范文里写道,“90后”的迷茫是可喜的迷茫,我们终将为青春赋予各自的定义。
于是我想,因不再受限而造成的大量艺术家的迷茫、不知所措,也不过是一个崭新的开始。
(6)艺术的本质,是交流,还是孤独
这是一个哲学问题。
早的艺术以交流为目的——“图解”就是把《圣经》故事画得更明白,使它被人看懂。艺术是媒介,目的是在人与人之间传达信息。
肖像画是为了跨越历史去交流,使后世人知晓前世英雄人物的伟大与傲岸。
风景画是为了跨越空间去交流,使人们知道世界上还有这样的世外桃源,并深深为之着迷。
画仙境是为了给处在不完美世界的人以美的寄托,向他们传达善良、光明、爱与希望的种子,使他们拥有信念和慰藉。
画人世的苦难是为了告诉那些被蒙蔽了双眼的人们,这世上竟还有如此多的贫穷、饥饿、战乱、疾病、孤独与绝望。
后来,有着丰富内心世界的人们,渴望传达的东西越来越多。他们选择了用艺术传达自己的内心,却发现,用抽象来表达抽象,其结果总是未必准确。
有人看不懂画展中的画,便摇摇头走开。有人却大加吹捧,其实却是在胡乱解读。艺术家的心在呐喊,在呼求,却发现自己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孤独。
也许,一个人的艺术作品,总不可能被另一个人百分百正确地解读。也许,艺术的本质,就是孤独?
它是一个孤独的人与自己对话的手段,是孤独者探索内心、自我发现的手段。这样的作品不能展出,一旦展出就会被曲解,唯有作者自己确知它的真正含义。
艺术的本质,到这里已经变了。从前偏向交流,现在却偏向孤独。你可以自己嫌弃自己之前的作品,却不愿其他人简单粗暴地为之打分。
灵魂因孤独而更加圆满。不是孤芳自赏,不是顾影自怜。你作品的意义不一定任何人都能理解,只是每一件作品都确有一个独特的、不可被任何一件作品取代的含义。正是它们构成了艺术家本人。
作者简介
姜雨欣,女,来自北京市,毕业于人大附中,2017年考入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曾获2016年海淀区三好学生、2015年度“瑞穗”奖学金、2017年“新生梦想秀”系二等奖。
母校寄语
致亲爱的学弟学妹们:
人大附中是一个让我眷恋的地方,你们是一群让我敬畏的人。未曾想过学校会给我这么多好的资源,我也曾在研学课来到清华,与大师面对面,与秀的学长肩并肩;未曾想过你们可以如此颠覆我的三观,在电子工程社的摇篮里做着各具特色的工程师梦,在各类赛事冠亚军的领地里驰骋,在电影节上精湛地演绎着自己的价值观,在校园歌手大赛和交响音乐会上展现着高水平的自我。我想说,清华、北大、哈佛都可以不是目标,因为人大附中的你们就是在如此优秀着,也必将继续如此优秀着。
你们一定也曾遭遇挫折,或许现在就在经历迷惘、失落。但人大附中的你们牢记着自己优秀的基因,相信自己绝不会因任何外力选择堕落。不要忘记,你并非孤身一人,你有如此多向你传递温暖的同伴。你一定也曾因别人耀眼的光芒而怀疑自己,此时不要忘记,你们是伙伴而不是敌手。一根火柴的光芒可能很快熄灭,一群火苗聚在一起正是为了照亮彼此。
关于艺术,我想说的是,与其把科学与艺术对立起来,不如相信它们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区别。发现一个数学公式的美,与发现一个音乐和弦的美,原是同一种小确幸。完成一件科创作品,与完成一幅画、一件雕塑,在精益求精的忘我之中,在作品成型那一刻,都是同样淋漓尽致的快意。因此,我从来不把“偏科”当作一种缺憾,只把彻底离开审美的功利当作缺憾。在科学上是如此,在艺术上,亦是如此。
愿学弟学妹们勇敢地追求自己的远方,无论路途平顺或是艰险,你们都终将抵达。
建筑学院
安珺
理性与感性,浇灌艺术之花
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人类创造出了无数个奇迹以证明自己独特的存在。在这其中,艺术是这些累累硕果中的精髓与精妙之所在。从宗教到现世,从社会到自然,包罗万象,举一千从。如今,透过《艺术的故事》,在一件件作品中,在平易近人的艺术史里,我次如此近距离地感受到它的魅力,体会理性的原则和感性的认知相融合,艺术的花蕾绽放在我的心间,引领我去认识世间的美好。
由于缺乏对艺术的高度敏感和卓越的审美能力,一直以来我对艺术作品的欣赏更多地停留在理性的层面。每见到一件作品,我会不由自主地去探究它的用途、意义、创作者的意图、所处环境、惯用技法……当然,这也是必要的基础。以严谨的探寻和考究的眼光去认识一件作品,联系当时可能对作品造成影响的一切因素,即把它放入一个由知识和经验组成的理性框架内,我们会获得对艺术有理有据的深刻认知和分析。但若是没有一个预期的条框或不能把作品放在艺术史的链条当中去观想,我们就无法理解一件艺术品的艺术目标以及在此意义上的成就。这样一种框架或许就是所谓的审美原则。没有这个框架,我们尽管能欣赏作品,甚至陶醉其中,但却不能领略其科学
而理智的精髓。
随着我的年龄逐渐增长,对世界的认识逐渐成型,某些时候,对理性的过于执着难免会成为我欣赏美过程中的桎梏。例如,在艺术博物馆参观皮埃尔·苏拉热 《1979年6月19日画作》时,面对一片黑板,我试图理解画作的含义,分析绘画的技巧,甚至联系作者的背景,但都不能消除我内心的迷茫。沉思中,一群群孩子在我身边跑来跑去,天真地对大师的作品评头论足,直率地表达出自己的喜恶,其中一位导游的话语惊醒梦中的我:“你们要学会用自己的情感去和作者共鸣。”再看向那幅黑漆漆的布面油画,庄严、沉重,每一条线条都被雕刻出不同的力量,光与影在细缝中达到平衡。还是那幅画,仿佛它依旧什么都没有,仿佛它又表达出了整个世界。
《文心雕龙》讲:“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音。”除去那些理性的说一不二,我想世界更是感性的。在欣赏过无数或优或劣的艺术品后,我们从孩童懵懂的赤子之心,逐渐形成了独一无二的审美风格和个人特色。从自发到自觉,对艺术的欣赏实质上是情感的回归,但是在经验的积累下,终形成了一个体系——从多元的标准、不同的角度懂得欣赏艺术,到后形成自己独特的非平面视角。
现在回想一下我自己对艺术的理解,之所以不敢用自己的情感去妄加揣测,是否因为在博大深远的中国文化中,艺术已经被神圣化,甚至到达了一个常人无法企及的高度。作为一个文明大国,艺术的发展无疑是先进和超前的。但是,无论高山流水还是烹茶下棋、坐而论道,都逐渐少了烟火气,甚至脱离世俗的生活,又何尝不是一种悲凉。
而贡布里希认为艺术是亲近的,艺术家也是亲近的。
对于大众,欣赏艺术不能单纯地追求“艺术学、艺术史”,艺术也不是脱离生活、神秘莫测的存在。当世讽刺的行为在于,大师被无限地模仿,而一些特立独行或平淡的东西被禁锢在体制下不能得到发展。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我们要做的是以科学的欣赏原则做支撑,真正地用主观的看法去欣赏美,让艺术真正贯穿于我们的生活。艺术是理性与感性的平衡。如果脱离了理智与认知,或许做出的评论只是一些附庸风雅的装饰语。
感谢贡布里希的艺术故事,让我的理性与感性得以融合,能够更好地去
认识这个世界的美好。世界上没有艺术,只有艺术家,拥有理性和感性的每个人,都可以是艺术家。
作者简介
安,女,来自北京市,毕业于北京市顺义牛栏山一中,2017年考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乡规划系。曾获2017年牛栏山一中“牛中之星”、2017年北京市三好学生。
母校寄语
致亲爱的学弟学妹们:
百年名校,以德育人。当你们从北京的各个角落聚集到这里,牛栏山一中将成就你青春的骄傲,成为你一生的回忆。
你们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在牛中的日子,请你们珍惜。在这里,你们会遇到循循善诱的恩师、相视莫逆的挚友,牛中之于牛中人的意义远不止学习、拉练、游行,还有各种数不清的锻炼和机遇。你们将会在这片沃土学习、成长,不断遇到更好的自己。
带着一片初心,勇敢地向前走吧!未来的牛中学子必将是国之栋梁,顶天立地!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