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4166393丛书名: 季羡林文丛 图文珍藏版
若问季羡林先生的学术传承、治学方法和治学道路,书中的此番景象,就是写照。
本书为《季羡林文丛 图文珍藏版》之一,系当代东方语言文学大师季羡林所著。作者用自己的文字,追溯他的学术传承,概括他的研究范围,阐释他的治学方法。是其学术和治学道路的写照。作者以不倦的学术实践向人们启示的人生真理,具有普遍意义。
出版前言 我为季羡林先生做责任编辑/沈晓辉
序言/葛维鈞
五十年教书治学风雨路
1946~1949年……………………………………003
1950~1956年……………………………………012
1957~1965年……………………………………019
1966~1977年……………………………………023
1978~1998年……………………………………026
五十年教书治学经验谈
我对未来教育的几点希望…………………………035
在首届北京大学文科论坛上的演讲………………038
《北大研究生论文集》 (文科版) 序………………043
《学者论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与智能》 序…………045
对21世纪人文学科建设的几点意见……………048
接受新华网记者采访时的谈话……………………065
接受 《走进崇高》 杂志记者采访的谈话…………067
才、学、识…………………………………………070
治学四法……………………………………………073
研究学问的三个境界………………………………075
我的学术研究特点…………………………………078
我的学术研究范围…………………………………080
学术研究发展的轨迹——由考证到兼顾义理……081
我的义理……………………………………………083
一些具体的想法……………………………………085
佛教梵语研究………………………………………093
吐火罗文的研究……………………………………096
《糖史》………………………………………………098
抓住一个问题终生不放…………………………101
搜集资料必须有竭泽而渔的气魄………………103
学术良心或学术道德………………………………105
勤奋、天才 (才能) 与机遇………………………107
满招损,谦受益……………………………………109
我害怕“天才”……………………………………111
没有新意,不要写文章……………………………113
对待不同意见的态度………………………………116
一寸光阴不可轻……………………………………118
与北大附中师生的谈话……………………………121
校风培养和师资队伍建设
我看北大……………………………………………125
我和北大……………………………………………129
春满燕园……………………………………………133
春归燕园……………………………………………135
燕园盛夏……………………………………………138
《北京大学创办史实考源》 序……………………141
巍巍上庠百年星辰………………………………146
《中国文化书院十五周年华诞纪念论文集》 序…152
致北京大学首届书法研究生班作品展的贺信……155
《燕园师林》 第四集序……………………………156
大学的台柱是教师…………………………………158
祝贺母校山东大学百岁华诞………………………159
与聊城大学领导同志的谈话………………………163
假若我再上一次大学………………………………165
新时期教育战线面临的任务
文理结合
《江苏当代著名学者丛书》 序……………………171
《科学与艺术的交融》 读后感……………………173
科学应该包括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177
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和清华大学联合召开的“促
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高级研讨会”上
的发言摘要……………………………………179
文化交流
学人寄语……………………………………………180
拿来和送去…………………………………………182
《汉学研究》 序……………………………………185
我们要奉行“送去主义”…………………………189
东学西渐与“东化”………………………………192
《东方文化集成》 总序……………………………201
《海外中国学家译文丛书》 序……………………211
答 《电影艺术》 杂志记者荣韦菁问………………216
弘扬国学
国学漫谈……………………………………………222
21世纪国学研究瞻望……………………………226
对国学研究的几点看法……………………………227
致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成立十五周年贺信………229
《季羡林说国学》 代前言…………………………230
在中国亚非学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上的讲话…232
环境保护
“天人合一”新解…………………………………234
关于“天人合一”思想的再思考…………………242
走向天人合一……………………………………261
《为无告的大自然请命》 序………………………263
《道统论》 序………………………………………265
教育公平
为北京民办圆明园学院题词………………………266
与圆明园学院学生的谈话…………………………267
与采访圆明园学院的央视记者的谈话……………268
尊师重道
尊师重道……………………………………………269
对“尊师重道”的评论…………………………271
两行写在泥土地上的字……………………………272
教授价值
与助手蔡德贵的谈话………………………………275
论博士………………………………………………276
论教授………………………………………………278
出国留学
颂中华民族故土园…………………………………280
漫谈出国…………………………………………281
我对出国留学的看法………………………………283
《神州学人丛书》 序………………………………286
外语教学
大学外国语教学法刍议……………………………291
学习哪一种外国语…………………………………295
怎样学习外国语……………………………………299
谈翻译………………………………………………304
翻译的危机…………………………………………309
《中国翻译词典》 序………………………………315
教育经费
答 (原) 凤凰卫视主持人杨澜问…………………317
附录季羡林年谱简编…………………………319
我为季羡林先生做责任编辑
沈晓辉
这是我第二次为季羡林先生做责任编辑。次为他做责任编辑是在十四年前,我有幸走近季老,从而走进他的世界。
作为图书编辑,能够出版东方语言文学大师季羡林的著作,为他的书做责任编辑,既是梦寐以求的事,也是不敢奢望的事。当这个机会降临时,我不知是在梦里还是在现实中。那是2001年8月,我和季老的两名学生如约去了他家,准备向他约 《季羡林文丛》 五卷本书稿。
季老的家在北大朗润园13号公寓,是一套很普通的三室单元房。次有机会近距离接触被国人高山仰止的伟大学者,我有些诚惶诚恐。只有真正和季老面对面,我才真切地感受到了他的朴素、随和,甚至几分幽默。就像平日里我们遇见的某一位和蔼、普通的老人,外表没有一丝“留德十年”的痕迹。季老衣着朴素,一身灰白色棉布衣。难怪在北大校园里经常会被人看成是学校的老工人,不止一次被报到的新生喊住,被看行李。而季老每次都原地不动地替新生看守好行李,一看就是一两个小时。季老很清瘦,虽然年过九旬,却精神矍铄,脸上泛着慈祥的笑容,说话一口山东腔,说洋文却不带口音。我先做了自我介绍,并呈上名片。季老认真地看了名片,然后放进上衣口袋。这时他幽默地说:我没有名片,头衔太多,二百多个,名片根本装不下……这番话,立刻让我全无初次见面的拘谨, 话题便就此展开。我首先向季老汇报了我们沈阳出版社的选题方向和近年来的发展成绩, 并表达了希望出版五卷本 《季羡林文丛》 的诚挚愿望。他对我们社的出版理念和求实精神给予充分肯定, 欣然同意授权我们出版该套文丛。
当时,我们策划编纂的 《季羡林文丛》,旨在对季老那些深受学者和读者欢迎的文章进行一次较为完整的梳理,并收录成册,共包括五卷: 《感悟人生》 《散文精粹》 《学问之道》 《耄耋新作》 《修身与治学》。我在向季老汇报丛书的框架和结构体例时,他提出了指导意见,并强调了编选原则:首先,他不赞成出那种这里选几篇、那里选几篇拼凑而成的集子,因为那样做,重复总会难免,是对读者不负责任的表现;第二,要坚持高标准,一定要选录能够打动读者心灵的文章;第三,内容要有新意,宁缺毋滥;第四,编校质量要高标准。他说,他反对书中错字连篇;还说,写作中他会经常查字典,并不以为有失身份,因为汉字太博大精深了。我当即向季老承诺,这套丛书的结构体例和整体设计一定会有特点和新意;编校质量一定会按照国家标准加以规范。季老的思路非常清晰,也十分健谈,言谈中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他对我们出版人以及中国出版业的关切与期望。这些细节,勾勒出一位睿智、严谨、淡泊的季老。
汇报完毕,我们提出希望和季老合影留念,他答应了我们的请求。和季老合影时,不知道为什么, 我非常希望和他靠得近些, 更近些。我知道,季老那时是孤独的,几位亲人在几年里相继走向那阴阳相隔、永不回头的彼岸;的儿子亦不在身边。也许是希望更加深切地感受大师的心灵,也许是想把内心的温暖传递给他,也许是两者都有吧。
在季老家聊了近两个小时,即将告辞之际,季老提出要送给我他的新作 《千禧文存》 和 《三真之境》,我惊喜万分,不失时机地询问季老可不可以给我签名留念,他欣然答应。于是,秘书拿来书和笔。让我惊奇的是,季老并没有重新去翻检我的名片核对我的名字,而是直接在两本书的扉页上分别写下了“沈晓辉女士 季羡林 2001. 8. 20”。我十分惊讶于季老超凡的记忆力,当时,他毕竟已年过九旬了!我想,这也该是大师的超人之处吧!此后,这两部签名本一直珍藏在我的书柜里,这是季老留在我记忆中的一个注脚。
季老精通十二国语言,在语言学、历史学、佛教学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是佛教梵文、中印古文化关系史和印度佛教史等研究领域的开辟者,中国东方学研究的一代宗师,至今无人可望其项背。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为“燕园三老”的张中行先生曾评价季老:“一身而具有三种难能:一是学问精深,二是为人朴厚,三是有深情。”对此,在文丛的编辑过程中我深有体会。季老的精神和情感跃然纸上,虽为一代宗师,学贯中西,可文章并不艰深晦涩,内容非常亲切,文字深入浅出,深于情,明于理。徜徉在季老的文字中,我常常会忘记是在工作,更多的时候,会不自觉地以一名读者的身份拜读文稿,每每为季老博大精深的学术成就和仁爱之心所感动。正是他的博学和中国气派,让他的文字源远流长。
不能忘怀的还有,在这套文丛的出版过程中,后来我又两次去了季老家,向他汇报出版大纲、结构体例以及出版进度等。与此同时,我还向季老请教过一些问题,比如:书稿内容的主次关系和取舍,某个异形词的正确使用,一些字的过去和现在的用法,还有梵文的排法等,季老都引经据典一一作答,并对我的务实求真态度给予充分肯定。文丛正式出版后,我将样书寄给了季老,后来他的秘书在电话里告诉我,季老对编校质量十分满意,说,至少目前还没有发现什么硬伤。对我再予鼓励。
教诲何尝不是营养!正是通过那次为季老编书,耳濡目染、言传身教,让我受益良多,从而对文字常怀敬畏之心。在日后的编辑工作中,我也会像季老那样经常查阅辞典,考证一字一词的用法和源流,反复推敲和打磨、一丝不苟。我明白,编辑终究是为他人作嫁衣的神圣职业,出版好书,奉献给今天和后世的读者,实现当代中国文化真正的繁荣,是编辑的神圣使命,是我今生的功课。
毕竟我与季老因书结下了不解之缘,我偏得了他如此之多的惠泽,在大家眼里,我成了天之骄子。每当媒体有季老的信息,亲朋好友都会从或近或远的地方,甚至从国外打来电话、发来信息提示我,生怕被我错过;多年来,我亲爱的父母会把家中订阅的报刊中任何有关季老的文章和消息如数为我留存。而我,通过为季老做责任编辑,字里行间的精神滋养,早已浸润进了魂魄。
此情可待成追忆。千山万水,原来你不在这里;万水千山,原来你也在这里。在2015年中,有近半年的时间我都在编辑季老的这新一套四卷本《季羡林文丛 图文珍藏版》。又一次在精神层面上与季老相逢,我常常试图从字里行间窥见往事,也因回忆过于壅塞而几度停了下来。现在,在它即将付梓的时候,距离次给季老做责任编辑,倏忽已十四个寒暑,季老辞世已悠悠六载。感慨万千之际,我想起了范仲淹在 《严先生祠堂记》 中的那句话:“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生命的真谛,不在于带走什么,而在于留下什么。我希望季老的这新一套文丛同样能够为广大读者所喜爱;我愿意再次同广大读者共同分享这精神的盛宴;也希望季老的为人和为文能够成为国人的精神引领,作为一笔宝贵而巨大的精神财富,鼓舞生者,鞭策来人。
今生有幸为季羡林先生做责任编辑,让我的编辑生涯熠熠生辉。我无比珍爱“编辑”这一称谓。
这是我第二次为季羡林先生做责任编辑,接下来还会有第三次。我期待。
季羡林先生的精神活在他的文字里,活在他的读者心中,从来不曾离去。我相信。
2015年12月12日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