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包 装: 圆脊精装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030547200丛书名: 长江三峡工程文物保护项目乙种第二十九号“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
编辑推荐
从事考古学、历史学、文物研究的专家、学者、教师和学生
内容简介
《万州下中村遗址》是重庆市万州区下中村遗址的发掘报告。《万州下中村遗址》以时代先后为序介绍了该遗址新石器、商周、汉至六朝、唐宋、元明清时期遗存7次考古发掘的成果。《万州下中村遗址》为研究三峡地区新石器至商周时期考古学文化、汉至六朝墓葬考古、唐宋至明清时期的市镇研究等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对建立三峡地区新石器至明清时期的考古学文化序列具有一定意义。
目 录
目录
**章 绪论(1)
一、遗址人文地理环境(1)
(一)峡江地区地理环境(1)
(二)万州区人文地理环境(2)
(三)武陵镇及下中村遗址人文地理环境(3)
二、历史沿革(5)
(一)万州区历史沿革(5)
(二)武陵镇历史沿革(5)
三、遗址分区及发掘工作情况(6)
四、地层堆积与文化分期(12)
(一)地层堆积(12)
(二)文化分期(18)
五、报告编写体例(19)
第二章 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存(20)
一、陶器(20)
二、石器(22)
第三章 商周时期文化遗存(24)
一、地层堆积中的出土遗物(24)
(一)陶器(24)
(二)石器(25)
二、遗迹(25)
第四章 汉至六朝时期文化遗存(32)
一、地层堆积中出土的遗物(32)
二、遗迹(32)
(一)土坑墓(32)
(二)石室墓(51)
(三)砖室墓(54)
第五章 唐宋时期文化遗存(69)
一、唐代文化遗存(69)
(一)地层堆积中的出土遗物(69)
(二)遗迹(72)
二、宋代文化遗存(78)
(一)地层堆积中的出土遗物(78)
(二)遗迹(105)
第六章 元明清时期文化遗存(159)
一、墓葬(159)
二、房址(164)
第七章 结语(168)
一、对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存的认识(168)
二、对商周时期文化遗存的认识(169)
三、对汉至六朝时期文化遗存的认识(170)
四、对唐宋时期文化遗存的认识(172)
(一)对唐代文化遗存的认识(172)
(二)对宋代遗存的认识(173)
五、对元明清时期文化遗存的认识(174)
附表一 下中村遗址墓葬形制表(176)
附表二 下中村遗址遗迹形制表(177)
附录 万州博物馆下中村遗址出土器物相关标本检测分析(179)
后记(219)
Abstract(221)
插图目录
图一 下中村遗址位置示意图(4)
图二 下中村遗址布方示意图(插页)
图三 下中村遗址Ⅰ区遗迹分布图(7)
图四 下中村遗址Ⅱ区遗迹分布图(8)
图五 下中村遗址Ⅲ区遗迹分布图(插页)
图六 下中村遗址Ⅳ区遗迹分布图(9)
图七 下中村遗址Ⅴ区遗迹分布图(10)
图八 下中村遗址Ⅵ区遗迹分布图(11)
图九 下中村遗址Ⅶ区遗迹分布图(插页)
图一〇 下中村遗址Ⅷ区遗迹分布图(13)
图一一 T102北壁剖面图(13)
图一二 T208北壁剖面图(14)
图一三 T342北壁剖面图(14)
图一四 T415东壁剖面图(15)
图一五 T524东壁剖面图(16)
图一六 T613南壁剖面图(16)
图一七 T727北壁剖面图(17)
图一八 T826北壁剖面图(18)
图一九 新石器时代遗存陶片纹饰拓片(21)
图二〇 新石器时期出土陶器(22)
图二一 新石器时期出土石器(23)
图二二 商周时期遗存出土陶片纹饰拓片(24)
图二三 商周时期出土遗物(25)
图二四 M10平、剖面图(27)
图二五 M10出土器物(28)
图二六 M26平、剖面图(29)
图二七 M26出土器物(30)
图二八 M30平、剖面图(30)
图二九 M30出土器物(31)
图三〇 汉至六朝时期地层中出土陶器(32)
图三一 M5平、剖面图(33)
图三二 M5出土器物(34)
图三三 M6平、剖面图(35)
图三四 M6出土器物(36)
图三五 M12平、剖面图(36)
图三六 M12出土器物(37)
图三七 M13平、剖面图(38)
图三八 M13出土器物(38)
图三九 M14平、剖面图(39)
图四〇 M14出土器物(40)
图四一 M17平、剖面图(41)
图四二 M17出土器物(42)
图四三 M22平、剖面图(44)
图四四 M22出土器物(45)
图四五 M24平、剖面图(46)
图四六 M24出土器物(47)
图四七 M25平、剖面图(49)
图四八 M25出土器物(50)
图四九 M31平、剖面图(50)
图五〇 M31出土器物(51)
图五一 M4平、剖面图(52)
图五二 M4出土器物(53)
图五三 M9平、剖面图(54)
图五四 M9出土器物(55)
图五五 M15平、剖面图(56)
图五六 M15出土器物(57)
图五七 M16平、剖面图(58)
图五八 M16出土器物(58)
图五九 M21平、剖面图(59)
图六〇 M21出土器物(60)
图六一 M27平、剖面图(61)
图六二 M27出土器物(62)
图六三 M29平、剖面图(63)
图六四 M29出土器物(64)
图六五 M29出土器物(66)
图六六 M32平、剖面图(66)
图六七 M32出土器物(67)
图六八 汉至六朝时期墓砖纹饰拓片(67)
图六九 唐代地层出土器物(70)
图七〇 F16平、剖面图(73)
图七一 F16出土器物(73)
图七二 H31平、剖面图(74)
图七三 H34平、剖面图(74)
图七四 H34出土器物(74)
图七五 H35平、剖面图(75)
图七六 H35出土器物(75)
图七七 H36平、剖面图(76)
图七八 H37平、剖面图(76)
图七九 H41平、剖面图(76)
图八〇 H41出土陶饼形器(H41∶1)(76)
图八一 Z1平、剖面图(77)
图八二 Z2平、剖面图(78)
图八三 Z3平、剖面图(78)
图八四 Z4平、剖面图(78)
图八五 下中村遗址宋代地层出土瓷器(80)
图八六 下中村遗址宋代地层出土瓷器(82)
图八七 下中村遗址宋代地层出土瓷器(84)
图八八 下中村遗址宋代地层出土瓷器(86)
图八九 下中村遗址宋代地层出土瓷器(88)
图九〇 下中村遗址宋代地层出土瓷器(91)
图九一 下中村遗址宋代地层出土瓷器(93)
图九二 下中村遗址宋代地层出土瓷器(95)
图九三 下中村遗址宋代地层出土陶器(96)
图九四 下中村遗址宋代地层出土陶器(98)
图九五 下中村遗址宋代地层出土陶瓦当(100)
图九六 下中村遗址宋代地层出土陶瓦当、滴水(101)
图九七 下中村遗址宋代地层出土琉璃、铜、石器(103)
图九八 下中村遗址出土石、铁、骨器(104)
图九九 F3平面图(106)
图一〇〇 F3出土器物(106)
图一〇一 F4平、剖面图(107)
图一〇二 F4出土器物(108)
图一〇三 F6平、剖面图(110)
图一〇四 F6出土瓷盏(F6∶25)(110)
图一〇五 F8平、剖面图(110)
图一〇六 F13平、剖面图(111)
图一〇七 F13出土瓷盏(F13∶2)(111)
图一〇八 F14平面图(112)
图一〇九 F14出土器物(113)
图一一〇 F17修缮后平、剖面图(114)
图一一一 F17出土器物(115)
图一一二 F18平面图(116)
图一一三 F18出土器物(117)
图一一四 F19平、剖面图(118)
图一一五 F19出土器物(119)
图一一六 F20平、剖面图(119)
图一一七 F20出土陶饼形器(F20∶1)(119)
图一一八 F21平面图(120)
图一一九 F21出土器物(120)
图一二〇 F25平、剖面图(121)
图一二一 F25出土器物(124)
图一二二 F29平面图(125)
图一二三 F29出土瓷碗(F29∶5)(126)
图一二四 F33平面图(126)
图一二五 F35平面图(127)
图一二六 F36平、剖面图(128)
图一二七 F36出土器物(128)
图一二八 F37平面图(129)
图一二九 F38平、剖面图(130)
图一三〇 F40平面图(131)
图一三一 F41平面图(132)
图一三二 F41出土器物(133)
图一三三 F43平面图(133)
图一三四 H7平、剖面图(134)
图一三五 H10平、剖面图(135)
图一三六 H13平、剖面图(135)
图一三七 H14平、剖面图(136)
图一三八 H14出土器物(136)
图一三九 H15平、剖面图(137)
图一四〇 H16平、剖面图(137)
图一四一 H16出土瓷双唇罐(H16∶1)(137)
图一四二 H19平、剖面图(138)
图一四三 H21平、剖面图(138)
图一四四 H22平、剖面图(138)
图一四五 H24平、剖面图(139)
图一四六 H26平、剖面图(139)
图一四七 H26出土陶网坠(H26∶4)(139)
图一四八 H31平、剖面图(139)
图一四九 H31出土瓷盘(140)
图一五〇 H45平、剖面图(140)
图一五一 H45出土瓷盘(H45∶1)(141)
图一五二 H46平、剖面图(141)
图一五三 H46出土瓷盏(H46∶1)(141)
图一五四 H47平、剖面图(142)
图一五五 H50平、剖面图(143)
图一五六 H50出土瓷碗(H50∶1)(143)
图一五七 H51平、剖面图(143)
图一五八 H52平、剖面图(143)
图一五九 H53平、剖面图(144)
图一六〇 H53出土瓷盘(H53∶1)(144)
图一六一 H55平、剖面图(145)
图一六二 H56平、剖面图(145)
图一六三 H56出土器物(146)
图一六四 H57平、剖面图(146)
图一六五 H58平、剖面图(147)
图一六六 H59平、剖面图(147)
图一六七 H60平、剖面图(147)
图一六八 G1平、剖面图(148)
图一六九 G1出土器物(148)
图一七〇 G2平、剖面图(149)
图一七一 G5平、剖面图(149)
图一七二 G5出土陶单柄带流三足釜(G5∶7)(149)
图一七三 G6平、剖面图(150)
图一七四 G7平、剖面图(150)
图一七五 G7出土器物(151)
图一七六 G8平、剖面图(152)
图一七七 G9平、剖面图(152)
图一七八 G10平、剖面图(153)
图一七九 G11平、剖面图(153)
图一八〇 G12平、剖面图(154)
图一八一 Z5平、剖面图(154)
图一八二 M35平、剖面图(155)
图一八三 M35出土陶砚(M35∶1)(155)
图一八四 M36平、剖面图(156)
图一八五 M36出土器物(156)
图一八六 M39平、剖面图(157)
图一八七 M39出土器物(158)
图一八八 M19平、剖面图(160)
图一八九 M19出土器物(160
**章 绪论(1)
一、遗址人文地理环境(1)
(一)峡江地区地理环境(1)
(二)万州区人文地理环境(2)
(三)武陵镇及下中村遗址人文地理环境(3)
二、历史沿革(5)
(一)万州区历史沿革(5)
(二)武陵镇历史沿革(5)
三、遗址分区及发掘工作情况(6)
四、地层堆积与文化分期(12)
(一)地层堆积(12)
(二)文化分期(18)
五、报告编写体例(19)
第二章 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存(20)
一、陶器(20)
二、石器(22)
第三章 商周时期文化遗存(24)
一、地层堆积中的出土遗物(24)
(一)陶器(24)
(二)石器(25)
二、遗迹(25)
第四章 汉至六朝时期文化遗存(32)
一、地层堆积中出土的遗物(32)
二、遗迹(32)
(一)土坑墓(32)
(二)石室墓(51)
(三)砖室墓(54)
第五章 唐宋时期文化遗存(69)
一、唐代文化遗存(69)
(一)地层堆积中的出土遗物(69)
(二)遗迹(72)
二、宋代文化遗存(78)
(一)地层堆积中的出土遗物(78)
(二)遗迹(105)
第六章 元明清时期文化遗存(159)
一、墓葬(159)
二、房址(164)
第七章 结语(168)
一、对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存的认识(168)
二、对商周时期文化遗存的认识(169)
三、对汉至六朝时期文化遗存的认识(170)
四、对唐宋时期文化遗存的认识(172)
(一)对唐代文化遗存的认识(172)
(二)对宋代遗存的认识(173)
五、对元明清时期文化遗存的认识(174)
附表一 下中村遗址墓葬形制表(176)
附表二 下中村遗址遗迹形制表(177)
附录 万州博物馆下中村遗址出土器物相关标本检测分析(179)
后记(219)
Abstract(221)
插图目录
图一 下中村遗址位置示意图(4)
图二 下中村遗址布方示意图(插页)
图三 下中村遗址Ⅰ区遗迹分布图(7)
图四 下中村遗址Ⅱ区遗迹分布图(8)
图五 下中村遗址Ⅲ区遗迹分布图(插页)
图六 下中村遗址Ⅳ区遗迹分布图(9)
图七 下中村遗址Ⅴ区遗迹分布图(10)
图八 下中村遗址Ⅵ区遗迹分布图(11)
图九 下中村遗址Ⅶ区遗迹分布图(插页)
图一〇 下中村遗址Ⅷ区遗迹分布图(13)
图一一 T102北壁剖面图(13)
图一二 T208北壁剖面图(14)
图一三 T342北壁剖面图(14)
图一四 T415东壁剖面图(15)
图一五 T524东壁剖面图(16)
图一六 T613南壁剖面图(16)
图一七 T727北壁剖面图(17)
图一八 T826北壁剖面图(18)
图一九 新石器时代遗存陶片纹饰拓片(21)
图二〇 新石器时期出土陶器(22)
图二一 新石器时期出土石器(23)
图二二 商周时期遗存出土陶片纹饰拓片(24)
图二三 商周时期出土遗物(25)
图二四 M10平、剖面图(27)
图二五 M10出土器物(28)
图二六 M26平、剖面图(29)
图二七 M26出土器物(30)
图二八 M30平、剖面图(30)
图二九 M30出土器物(31)
图三〇 汉至六朝时期地层中出土陶器(32)
图三一 M5平、剖面图(33)
图三二 M5出土器物(34)
图三三 M6平、剖面图(35)
图三四 M6出土器物(36)
图三五 M12平、剖面图(36)
图三六 M12出土器物(37)
图三七 M13平、剖面图(38)
图三八 M13出土器物(38)
图三九 M14平、剖面图(39)
图四〇 M14出土器物(40)
图四一 M17平、剖面图(41)
图四二 M17出土器物(42)
图四三 M22平、剖面图(44)
图四四 M22出土器物(45)
图四五 M24平、剖面图(46)
图四六 M24出土器物(47)
图四七 M25平、剖面图(49)
图四八 M25出土器物(50)
图四九 M31平、剖面图(50)
图五〇 M31出土器物(51)
图五一 M4平、剖面图(52)
图五二 M4出土器物(53)
图五三 M9平、剖面图(54)
图五四 M9出土器物(55)
图五五 M15平、剖面图(56)
图五六 M15出土器物(57)
图五七 M16平、剖面图(58)
图五八 M16出土器物(58)
图五九 M21平、剖面图(59)
图六〇 M21出土器物(60)
图六一 M27平、剖面图(61)
图六二 M27出土器物(62)
图六三 M29平、剖面图(63)
图六四 M29出土器物(64)
图六五 M29出土器物(66)
图六六 M32平、剖面图(66)
图六七 M32出土器物(67)
图六八 汉至六朝时期墓砖纹饰拓片(67)
图六九 唐代地层出土器物(70)
图七〇 F16平、剖面图(73)
图七一 F16出土器物(73)
图七二 H31平、剖面图(74)
图七三 H34平、剖面图(74)
图七四 H34出土器物(74)
图七五 H35平、剖面图(75)
图七六 H35出土器物(75)
图七七 H36平、剖面图(76)
图七八 H37平、剖面图(76)
图七九 H41平、剖面图(76)
图八〇 H41出土陶饼形器(H41∶1)(76)
图八一 Z1平、剖面图(77)
图八二 Z2平、剖面图(78)
图八三 Z3平、剖面图(78)
图八四 Z4平、剖面图(78)
图八五 下中村遗址宋代地层出土瓷器(80)
图八六 下中村遗址宋代地层出土瓷器(82)
图八七 下中村遗址宋代地层出土瓷器(84)
图八八 下中村遗址宋代地层出土瓷器(86)
图八九 下中村遗址宋代地层出土瓷器(88)
图九〇 下中村遗址宋代地层出土瓷器(91)
图九一 下中村遗址宋代地层出土瓷器(93)
图九二 下中村遗址宋代地层出土瓷器(95)
图九三 下中村遗址宋代地层出土陶器(96)
图九四 下中村遗址宋代地层出土陶器(98)
图九五 下中村遗址宋代地层出土陶瓦当(100)
图九六 下中村遗址宋代地层出土陶瓦当、滴水(101)
图九七 下中村遗址宋代地层出土琉璃、铜、石器(103)
图九八 下中村遗址出土石、铁、骨器(104)
图九九 F3平面图(106)
图一〇〇 F3出土器物(106)
图一〇一 F4平、剖面图(107)
图一〇二 F4出土器物(108)
图一〇三 F6平、剖面图(110)
图一〇四 F6出土瓷盏(F6∶25)(110)
图一〇五 F8平、剖面图(110)
图一〇六 F13平、剖面图(111)
图一〇七 F13出土瓷盏(F13∶2)(111)
图一〇八 F14平面图(112)
图一〇九 F14出土器物(113)
图一一〇 F17修缮后平、剖面图(114)
图一一一 F17出土器物(115)
图一一二 F18平面图(116)
图一一三 F18出土器物(117)
图一一四 F19平、剖面图(118)
图一一五 F19出土器物(119)
图一一六 F20平、剖面图(119)
图一一七 F20出土陶饼形器(F20∶1)(119)
图一一八 F21平面图(120)
图一一九 F21出土器物(120)
图一二〇 F25平、剖面图(121)
图一二一 F25出土器物(124)
图一二二 F29平面图(125)
图一二三 F29出土瓷碗(F29∶5)(126)
图一二四 F33平面图(126)
图一二五 F35平面图(127)
图一二六 F36平、剖面图(128)
图一二七 F36出土器物(128)
图一二八 F37平面图(129)
图一二九 F38平、剖面图(130)
图一三〇 F40平面图(131)
图一三一 F41平面图(132)
图一三二 F41出土器物(133)
图一三三 F43平面图(133)
图一三四 H7平、剖面图(134)
图一三五 H10平、剖面图(135)
图一三六 H13平、剖面图(135)
图一三七 H14平、剖面图(136)
图一三八 H14出土器物(136)
图一三九 H15平、剖面图(137)
图一四〇 H16平、剖面图(137)
图一四一 H16出土瓷双唇罐(H16∶1)(137)
图一四二 H19平、剖面图(138)
图一四三 H21平、剖面图(138)
图一四四 H22平、剖面图(138)
图一四五 H24平、剖面图(139)
图一四六 H26平、剖面图(139)
图一四七 H26出土陶网坠(H26∶4)(139)
图一四八 H31平、剖面图(139)
图一四九 H31出土瓷盘(140)
图一五〇 H45平、剖面图(140)
图一五一 H45出土瓷盘(H45∶1)(141)
图一五二 H46平、剖面图(141)
图一五三 H46出土瓷盏(H46∶1)(141)
图一五四 H47平、剖面图(142)
图一五五 H50平、剖面图(143)
图一五六 H50出土瓷碗(H50∶1)(143)
图一五七 H51平、剖面图(143)
图一五八 H52平、剖面图(143)
图一五九 H53平、剖面图(144)
图一六〇 H53出土瓷盘(H53∶1)(144)
图一六一 H55平、剖面图(145)
图一六二 H56平、剖面图(145)
图一六三 H56出土器物(146)
图一六四 H57平、剖面图(146)
图一六五 H58平、剖面图(147)
图一六六 H59平、剖面图(147)
图一六七 H60平、剖面图(147)
图一六八 G1平、剖面图(148)
图一六九 G1出土器物(148)
图一七〇 G2平、剖面图(149)
图一七一 G5平、剖面图(149)
图一七二 G5出土陶单柄带流三足釜(G5∶7)(149)
图一七三 G6平、剖面图(150)
图一七四 G7平、剖面图(150)
图一七五 G7出土器物(151)
图一七六 G8平、剖面图(152)
图一七七 G9平、剖面图(152)
图一七八 G10平、剖面图(153)
图一七九 G11平、剖面图(153)
图一八〇 G12平、剖面图(154)
图一八一 Z5平、剖面图(154)
图一八二 M35平、剖面图(155)
图一八三 M35出土陶砚(M35∶1)(155)
图一八四 M36平、剖面图(156)
图一八五 M36出土器物(156)
图一八六 M39平、剖面图(157)
图一八七 M39出土器物(158)
图一八八 M19平、剖面图(160)
图一八九 M19出土器物(160
免费在线读
**章 绪论
一、遗址人文地理环境
(一)峡江地区地理环境
长江是我国**大河流,全长6397千米,总流域面积约1808500平方千米,其流域面积、长度、水量都占我国乃至亚洲**位。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在流经四川盆地时接纳了雅砻江、岷江、嘉陵江等支流后一路开山劈岭,夺路奔流,形成了雄伟壮丽的长江三峡及其周边的峡江地区。
峡江地区有狭义和广义两个概念。狭义的峡江地区是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它西起重庆市奉节县,东至湖北省宜昌市。广义的峡江地区则指的是从重庆主城区以东至湖北宜昌市以西的长江沿岸地带,从行政区划上看,包括涪陵、丰都、忠县、万州、云阳、奉节、巫山、巴东、秭归等区县。其北靠大巴山脉,南界川鄂山地,地理坐标为北纬29°~30°,东经106°~112°,总面积约为5.67万平方千米,96%以上都是丘陵和山地。
峡江地区地貌可分为川东平行岭谷、四川盆地边缘山地和川鄂山地。川东平行岭谷包括方斗山和华蓥山之间的重庆至达州的平行岭谷、涪陵至万州间的低山和丘陵、云阳与开县一带的低中山与低山。四川盆地边缘山地包括大巴山中山地带和巫山大娄山中山地带。川鄂山地指三峡峡区所在地,即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现代峡江地区地貌的形成与地壳运动有着密切关系,首先是距今1.5亿年时发生在我国南方的“印支运动”,它使四川、青海、甘肃等海槽全部上升为陆地,原鄂西仍浸泡海水之中的一部分同时露出海面使峡江地区全部变成陆地;接着是约7000万年前的“燕山运动”,峡江地区地貌的基本骨架——川东褶皱带、盆地中山地以及鄂西山地基本形成。这之前,峡江地区有着几十亿年浸没在海水中的历史。到了2000万年前的喜马拉雅运动,又发生了中国大陆西高东低的地形变化,青藏高原水系数亿立方水量汇聚四川盆地,一齐向盆地东缘**缺口——川鄂山地低凹带冲去,形成长江干流。经2000万年不停冲刷,侵蚀着以海相沉积为主的峡江地区地表,当它流经泥岩、页岩和砂岩露出地表时,由于岩性松软便形成宽敞的向斜河谷,如川东河谷、大宁河河谷、香溪河谷等。而当它流经以石灰岩为主的背斜山地时,则因岩性坚硬、抗蚀力强,江水只好在发育较弱的垂直裂缝向下侵蚀,致使两岸谷坡岩层失去支撑而崩塌,从而形成幽深险峻、峭壁临江的三峡大峡谷。原始长江以其无与伦比的伟大自然力,经漫长岁月雕琢修饰,终于在川鄂山地间、鬼斧神工地造就了一个中外驰名的奇峡——长江三峡。
峡江地区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特点是冬暖夏热,冬干夏雨,夏雨不充分时常有伏旱。同时,受地形影响,气候垂直变化明显。海拔400米以下的沿江河谷暖季长、霜冻少,一月气温平均6℃,八月平均气温28℃,年平均气温为18℃。峡江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在1000~1400毫米之间,但时空分布不均匀。峡江地区除70%~80%的年份频繁出现伏旱之外,雾日较多也是一大特点,冬季常后半夜起雾,次日近中午才消散,时有持续多日不散浓雾弥漫之状。年平均雾日达100~150天,万州区也在40天左右;但奉节至宜昌段,因时有阵性大风生起,雾日较少,如秭归仅7天左右。
由于长江及众多支流亿万年来的冲刷和积淀,在高山峡谷间形成以中小型平坝和台地为主的独特峡谷地貌。这些平坝和台地气候宜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为人类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使峡江地区成为中国远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距今二百多万年前,峡江地区已有人类祖先的遗迹,巫山大庙区龙骨坡发现的三峡人类化石便是这一时期的代表。至中更新世至全新世时期,峡江地区的早期人类活动已相当活跃,峡区内的秭归、巴东、巫山、奉节、云阳、忠县及丰都等地,均发现了当时人类活动的遗迹、遗物。远古先民根据大自然所赋予的条件,因地制宜地创造出邻水垦殖、渔猎采集、低居高葬的生存模式;后来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碰撞,为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先民们不断地向高山和内地移民,因而形成了本地古文化遗存的分布随时间的迁移而空间范围不断扩大的态势。同时因为地形复杂、交通不便等客观条件的影响,使得本地在各个历史时期遭遇变乱的状况较少,故能长时间处于一种基本稳定发展的状态之下,从而也为文物古迹的保存提供了难得的条件。
(二)万州区人文地理环境
万州区位于四川盆地东北边缘,东与云阳县和湖北利川市相接,南靠石柱县,西与忠县、梁平县和四川省达州市毗邻,北与开县接壤。地理坐标为东经107°55′22″~108°53′25″,北纬30°24′25″~31°14′58″,东西长97.25千米,南北宽67.25千米,总面积3457平方千米。
万州区地貌以低山、丘陵和山间平地为主,大型平坝和台地较少,且零星散布。与长江三峡的峡谷相比,这里属于宽谷地带,两岸坡度较平缓,山丘错综排列,山前一般有大小不等的阶地,阶地上土质较厚,土壤肥沃,是人类理想的生存场所。
万州区河流纵横,呈枝状分布,均属长江水系。长江自西南与石柱、忠县交界的长坪乡石槽溪入境,向东北横贯腹地,经黄柏乡白水滩流入云阳县,流程80.4千米。境内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支流有江北的苎溪河、渡河、石桥河、汝溪河、浦里河,江南的泥溪河、五桥河、白水溪,另有溪沟93条,总水域面积为108.66平方千米。
万州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湿润带,四季分明,冬暖、多雾;春早,气温回升快而不稳定;夏热,多伏旱;秋长,阴雨绵绵,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天气温和,无霜期长,霜雪稀少。一月平均气温6.8℃,八月平均气温28.3℃,年平均气温17.7℃。年平均降水1243毫米,但区域性降水不均,四季降水量也不同,春季占降水量的29%,夏季占39%,秋季占27%,冬季仅占5%。境内日照时间长短,一般与云雾、季节等因素关系密切,山区冬季云雾较多,日照时数较少,夏季日照多,冬季日照少,年平均日照时数1484.4小时。
由于温暖湿润的气候、丰沛的水源、肥沃的土壤以及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使长江及其支流两岸众多的山前小阶地成为人类生存繁衍的理想之地。通过三峡工程前的库区文物调查和近几年开展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显示,万州境内的文物遗存十分丰富。在这些遗存中,既有埋藏种类丰富、数量庞大的古生物化石点,也有不同规模的人类聚落或村庄、城垣;既有膜拜礼祭的宗庙、祠堂,也有据险守备的城寨、关隘;既有工业生产的陶瓷窑场、冶炼工场、酿酒作坊,也有农耕作业的水稻田遗迹;既有规模宏大、形制规整的大型土坑竖穴墓,也有用材考究、陪葬丰厚的砖、石室墓。这些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文化遗存充分反映出万州区独有的自然、人文风貌,记录了万州区延绵不断发展的历史脉络,成为传承峡江古韵的载体流芳千古。
根据《三峡工程淹没及迁建区文物保护规划》,为配合三峡工程建设,万州范围内有24处地面文物需搬迁保护或留取资料,111处地下文物点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1997年以来,通过来自全国各地的文物专家、学者的艰苦努力,到2007年已全面完成淹没区文物保护任务,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考古学成果。大周镇渣子门等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不但出土了数百件由砾石打制加工而成的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石片、石核等遗物,更进一步证明了距今约7000年前大周镇渣子门附近就有古人类生活繁衍的足迹。1999年由重庆市文物考古所和万州区博物馆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对太龙镇苏和坪遗址进行第二次发掘时首次发现并清理了一座新石器时代的木骨泥墙房屋遗迹,遗迹内包含完整的居住面和灶、柱洞等附属结构,同时出土了多件大型陶制容器和制作精细的磨制石器,这一发现也使得苏和坪遗址成为三峡地区新石器中晚期文化的代表性遗址,并被评为1999年度三峡库区十大考古发现之一。位于小周镇涂家村的中坝子遗址和小周镇安全村的塘房坪遗址的早期地层中包含大量具有显著早期巴文化特色的夏商时期文化遗存,是峡江地区夏商时期土著巴文化遗存的代表性遗址。商周时期,万州区以黄柏乡巴阳村的黄柏溪遗址**期文化遗存和武陵镇下中村麻柳沱早期文化遗存为代表的遗址中出土的大量遗物具有峡江巴文化、长江中下游楚文化以及中原文化、成都平原三星堆蜀文化等多种商周时期的古文化特征,说明此时峡江地区文化形态的多元化和地域文化交流的频繁。战国—六朝时期,万州的古文化遗存以墓群为主,其中*有代表性的是位于瀼渡镇石山村的大坪墓群和武陵镇下中村的大丘坪墓群,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延续时间长、同时期的墓葬埋葬较为集中、形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地域文化特色。唐宋时期,万州境内分布有各种规模的古市镇遗址,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位于武陵镇禹安村的涪溪口遗址和下中村的下中村遗址,这两个市镇遗址相距较近,遗存所反映的文化内涵基本一致,是峡江地区中小型市镇类遗存的代表。
(三)武陵镇及下中村遗址人文地理环境
武陵镇位于万州区西南部的长江边,距万州城区约37千米,全镇面积34.4平方千米。东南部与新乡镇隔江相望,南与石柱县的西沱镇、忠县的石宝镇相连,北与瀼渡镇相邻,西与鹿井乡、郭村乡接壤。武陵镇处于万州、石柱与忠县交界之地,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历史上曾有“川东水码头”和“小万县”之称,境内水陆交通便利,是连通忠、黔、万的重要物资集散地。
镇内沿江水域长达14千米,水流平缓,江岸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是瞿塘峡以西的长江沿岸为数不多的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全年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无霜期长,适合多种农作物生长。
武陵镇辖区内有数量众多的古遗址和古墓群,其中既有作为峡江地区中小型古市镇代表的涪溪口遗址和下中村遗址,也有以大丘坪墓群和柑子梁墓群为代表的延续时间长达数百年的大型古墓群。这些古遗址、古墓群的发现佐证了武陵镇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下中村遗址位于万州区长江北岸一级台地上,行政区划属武陵镇下中村十二组,东临长江,西靠尖山,北隔小浪口与大丘坪墓群相望,南依旧场镇,遗址地势西高东低,坡度较平缓。西部地形为两道被平整过的低矮山梁和山梁间沟谷地带,地表为梯级水稻田,海拔在155~175米之间;东部为山梁下较平整的临江台地,地表多为移民搬迁后的荒地等,海拔在135~155米之间(彩版一)。长期江水冲蚀对遗址造成较大破坏,遗址面积逐年缩小。台地近江处形成极陡断坎。遗址现存面积约6万平方米,中心地理坐标为北纬30°30′25″,东经108°15′42″(图一)。
图一 下中村遗址位置示意图
二、历史沿革
(一)万州区历史沿革
万州地处三峡库区腹心,以“万川毕汇、万商云集”而得名,历来是渝东、鄂西、黔北、陕南、湘西等地的水陆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中心,素有“渝东门户”之称。
据《万县志》记载,万州夏商属梁州地,周属巴子国,秦属巴郡朐忍县。东汉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刘备分朐忍地置羊渠县,治城今长滩镇,为万州建县之始。蜀汉建兴八年(230年),改羊渠置南浦县,治城迁至今万州区南岸。西魏废帝二年(553年),改南浦为鱼泉县,徙治江北(原万州区环城路一带,现位于三峡淹没线下),从此,万州的治所不再变动。北周时期(557~584年),先在鱼泉县置安乡郡,后改安乡郡为万川郡,改鱼泉县为安乡县,不久又改安乡县为万川县。
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废万川郡,改万川县为南浦县。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省南浦县归属巴东郡。唐武德二年(619年)置南浦郡,领梁山、南浦、武宁三县,武德八年(625年)改南浦郡为浦州,贞观八年(634年)改浦州为万州,天宝元年(742年)改万州为南浦郡,乾元元年(758年)恢复万州,仍与南浦县同治。
宋立万州为军事州,辖南浦、武宁二县。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年),省南浦县入万州,领武宁一县。明洪武四年(1317年),并武宁县入万州,六年(1373年)降万州为万县。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设万县专区。
新中国成立后,于1950年设立万县专区,1970年改万县地区,1993年撤销万县地区建立万县市,1998年重庆市直辖后改万县市为万州区。
(二)武陵镇历
一、遗址人文地理环境
(一)峡江地区地理环境
长江是我国**大河流,全长6397千米,总流域面积约1808500平方千米,其流域面积、长度、水量都占我国乃至亚洲**位。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在流经四川盆地时接纳了雅砻江、岷江、嘉陵江等支流后一路开山劈岭,夺路奔流,形成了雄伟壮丽的长江三峡及其周边的峡江地区。
峡江地区有狭义和广义两个概念。狭义的峡江地区是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它西起重庆市奉节县,东至湖北省宜昌市。广义的峡江地区则指的是从重庆主城区以东至湖北宜昌市以西的长江沿岸地带,从行政区划上看,包括涪陵、丰都、忠县、万州、云阳、奉节、巫山、巴东、秭归等区县。其北靠大巴山脉,南界川鄂山地,地理坐标为北纬29°~30°,东经106°~112°,总面积约为5.67万平方千米,96%以上都是丘陵和山地。
峡江地区地貌可分为川东平行岭谷、四川盆地边缘山地和川鄂山地。川东平行岭谷包括方斗山和华蓥山之间的重庆至达州的平行岭谷、涪陵至万州间的低山和丘陵、云阳与开县一带的低中山与低山。四川盆地边缘山地包括大巴山中山地带和巫山大娄山中山地带。川鄂山地指三峡峡区所在地,即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现代峡江地区地貌的形成与地壳运动有着密切关系,首先是距今1.5亿年时发生在我国南方的“印支运动”,它使四川、青海、甘肃等海槽全部上升为陆地,原鄂西仍浸泡海水之中的一部分同时露出海面使峡江地区全部变成陆地;接着是约7000万年前的“燕山运动”,峡江地区地貌的基本骨架——川东褶皱带、盆地中山地以及鄂西山地基本形成。这之前,峡江地区有着几十亿年浸没在海水中的历史。到了2000万年前的喜马拉雅运动,又发生了中国大陆西高东低的地形变化,青藏高原水系数亿立方水量汇聚四川盆地,一齐向盆地东缘**缺口——川鄂山地低凹带冲去,形成长江干流。经2000万年不停冲刷,侵蚀着以海相沉积为主的峡江地区地表,当它流经泥岩、页岩和砂岩露出地表时,由于岩性松软便形成宽敞的向斜河谷,如川东河谷、大宁河河谷、香溪河谷等。而当它流经以石灰岩为主的背斜山地时,则因岩性坚硬、抗蚀力强,江水只好在发育较弱的垂直裂缝向下侵蚀,致使两岸谷坡岩层失去支撑而崩塌,从而形成幽深险峻、峭壁临江的三峡大峡谷。原始长江以其无与伦比的伟大自然力,经漫长岁月雕琢修饰,终于在川鄂山地间、鬼斧神工地造就了一个中外驰名的奇峡——长江三峡。
峡江地区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特点是冬暖夏热,冬干夏雨,夏雨不充分时常有伏旱。同时,受地形影响,气候垂直变化明显。海拔400米以下的沿江河谷暖季长、霜冻少,一月气温平均6℃,八月平均气温28℃,年平均气温为18℃。峡江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在1000~1400毫米之间,但时空分布不均匀。峡江地区除70%~80%的年份频繁出现伏旱之外,雾日较多也是一大特点,冬季常后半夜起雾,次日近中午才消散,时有持续多日不散浓雾弥漫之状。年平均雾日达100~150天,万州区也在40天左右;但奉节至宜昌段,因时有阵性大风生起,雾日较少,如秭归仅7天左右。
由于长江及众多支流亿万年来的冲刷和积淀,在高山峡谷间形成以中小型平坝和台地为主的独特峡谷地貌。这些平坝和台地气候宜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为人类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使峡江地区成为中国远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距今二百多万年前,峡江地区已有人类祖先的遗迹,巫山大庙区龙骨坡发现的三峡人类化石便是这一时期的代表。至中更新世至全新世时期,峡江地区的早期人类活动已相当活跃,峡区内的秭归、巴东、巫山、奉节、云阳、忠县及丰都等地,均发现了当时人类活动的遗迹、遗物。远古先民根据大自然所赋予的条件,因地制宜地创造出邻水垦殖、渔猎采集、低居高葬的生存模式;后来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碰撞,为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先民们不断地向高山和内地移民,因而形成了本地古文化遗存的分布随时间的迁移而空间范围不断扩大的态势。同时因为地形复杂、交通不便等客观条件的影响,使得本地在各个历史时期遭遇变乱的状况较少,故能长时间处于一种基本稳定发展的状态之下,从而也为文物古迹的保存提供了难得的条件。
(二)万州区人文地理环境
万州区位于四川盆地东北边缘,东与云阳县和湖北利川市相接,南靠石柱县,西与忠县、梁平县和四川省达州市毗邻,北与开县接壤。地理坐标为东经107°55′22″~108°53′25″,北纬30°24′25″~31°14′58″,东西长97.25千米,南北宽67.25千米,总面积3457平方千米。
万州区地貌以低山、丘陵和山间平地为主,大型平坝和台地较少,且零星散布。与长江三峡的峡谷相比,这里属于宽谷地带,两岸坡度较平缓,山丘错综排列,山前一般有大小不等的阶地,阶地上土质较厚,土壤肥沃,是人类理想的生存场所。
万州区河流纵横,呈枝状分布,均属长江水系。长江自西南与石柱、忠县交界的长坪乡石槽溪入境,向东北横贯腹地,经黄柏乡白水滩流入云阳县,流程80.4千米。境内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支流有江北的苎溪河、渡河、石桥河、汝溪河、浦里河,江南的泥溪河、五桥河、白水溪,另有溪沟93条,总水域面积为108.66平方千米。
万州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湿润带,四季分明,冬暖、多雾;春早,气温回升快而不稳定;夏热,多伏旱;秋长,阴雨绵绵,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天气温和,无霜期长,霜雪稀少。一月平均气温6.8℃,八月平均气温28.3℃,年平均气温17.7℃。年平均降水1243毫米,但区域性降水不均,四季降水量也不同,春季占降水量的29%,夏季占39%,秋季占27%,冬季仅占5%。境内日照时间长短,一般与云雾、季节等因素关系密切,山区冬季云雾较多,日照时数较少,夏季日照多,冬季日照少,年平均日照时数1484.4小时。
由于温暖湿润的气候、丰沛的水源、肥沃的土壤以及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使长江及其支流两岸众多的山前小阶地成为人类生存繁衍的理想之地。通过三峡工程前的库区文物调查和近几年开展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显示,万州境内的文物遗存十分丰富。在这些遗存中,既有埋藏种类丰富、数量庞大的古生物化石点,也有不同规模的人类聚落或村庄、城垣;既有膜拜礼祭的宗庙、祠堂,也有据险守备的城寨、关隘;既有工业生产的陶瓷窑场、冶炼工场、酿酒作坊,也有农耕作业的水稻田遗迹;既有规模宏大、形制规整的大型土坑竖穴墓,也有用材考究、陪葬丰厚的砖、石室墓。这些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文化遗存充分反映出万州区独有的自然、人文风貌,记录了万州区延绵不断发展的历史脉络,成为传承峡江古韵的载体流芳千古。
根据《三峡工程淹没及迁建区文物保护规划》,为配合三峡工程建设,万州范围内有24处地面文物需搬迁保护或留取资料,111处地下文物点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1997年以来,通过来自全国各地的文物专家、学者的艰苦努力,到2007年已全面完成淹没区文物保护任务,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考古学成果。大周镇渣子门等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不但出土了数百件由砾石打制加工而成的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石片、石核等遗物,更进一步证明了距今约7000年前大周镇渣子门附近就有古人类生活繁衍的足迹。1999年由重庆市文物考古所和万州区博物馆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对太龙镇苏和坪遗址进行第二次发掘时首次发现并清理了一座新石器时代的木骨泥墙房屋遗迹,遗迹内包含完整的居住面和灶、柱洞等附属结构,同时出土了多件大型陶制容器和制作精细的磨制石器,这一发现也使得苏和坪遗址成为三峡地区新石器中晚期文化的代表性遗址,并被评为1999年度三峡库区十大考古发现之一。位于小周镇涂家村的中坝子遗址和小周镇安全村的塘房坪遗址的早期地层中包含大量具有显著早期巴文化特色的夏商时期文化遗存,是峡江地区夏商时期土著巴文化遗存的代表性遗址。商周时期,万州区以黄柏乡巴阳村的黄柏溪遗址**期文化遗存和武陵镇下中村麻柳沱早期文化遗存为代表的遗址中出土的大量遗物具有峡江巴文化、长江中下游楚文化以及中原文化、成都平原三星堆蜀文化等多种商周时期的古文化特征,说明此时峡江地区文化形态的多元化和地域文化交流的频繁。战国—六朝时期,万州的古文化遗存以墓群为主,其中*有代表性的是位于瀼渡镇石山村的大坪墓群和武陵镇下中村的大丘坪墓群,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延续时间长、同时期的墓葬埋葬较为集中、形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地域文化特色。唐宋时期,万州境内分布有各种规模的古市镇遗址,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位于武陵镇禹安村的涪溪口遗址和下中村的下中村遗址,这两个市镇遗址相距较近,遗存所反映的文化内涵基本一致,是峡江地区中小型市镇类遗存的代表。
(三)武陵镇及下中村遗址人文地理环境
武陵镇位于万州区西南部的长江边,距万州城区约37千米,全镇面积34.4平方千米。东南部与新乡镇隔江相望,南与石柱县的西沱镇、忠县的石宝镇相连,北与瀼渡镇相邻,西与鹿井乡、郭村乡接壤。武陵镇处于万州、石柱与忠县交界之地,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历史上曾有“川东水码头”和“小万县”之称,境内水陆交通便利,是连通忠、黔、万的重要物资集散地。
镇内沿江水域长达14千米,水流平缓,江岸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是瞿塘峡以西的长江沿岸为数不多的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全年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无霜期长,适合多种农作物生长。
武陵镇辖区内有数量众多的古遗址和古墓群,其中既有作为峡江地区中小型古市镇代表的涪溪口遗址和下中村遗址,也有以大丘坪墓群和柑子梁墓群为代表的延续时间长达数百年的大型古墓群。这些古遗址、古墓群的发现佐证了武陵镇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下中村遗址位于万州区长江北岸一级台地上,行政区划属武陵镇下中村十二组,东临长江,西靠尖山,北隔小浪口与大丘坪墓群相望,南依旧场镇,遗址地势西高东低,坡度较平缓。西部地形为两道被平整过的低矮山梁和山梁间沟谷地带,地表为梯级水稻田,海拔在155~175米之间;东部为山梁下较平整的临江台地,地表多为移民搬迁后的荒地等,海拔在135~155米之间(彩版一)。长期江水冲蚀对遗址造成较大破坏,遗址面积逐年缩小。台地近江处形成极陡断坎。遗址现存面积约6万平方米,中心地理坐标为北纬30°30′25″,东经108°15′42″(图一)。
图一 下中村遗址位置示意图
二、历史沿革
(一)万州区历史沿革
万州地处三峡库区腹心,以“万川毕汇、万商云集”而得名,历来是渝东、鄂西、黔北、陕南、湘西等地的水陆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中心,素有“渝东门户”之称。
据《万县志》记载,万州夏商属梁州地,周属巴子国,秦属巴郡朐忍县。东汉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刘备分朐忍地置羊渠县,治城今长滩镇,为万州建县之始。蜀汉建兴八年(230年),改羊渠置南浦县,治城迁至今万州区南岸。西魏废帝二年(553年),改南浦为鱼泉县,徙治江北(原万州区环城路一带,现位于三峡淹没线下),从此,万州的治所不再变动。北周时期(557~584年),先在鱼泉县置安乡郡,后改安乡郡为万川郡,改鱼泉县为安乡县,不久又改安乡县为万川县。
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废万川郡,改万川县为南浦县。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省南浦县归属巴东郡。唐武德二年(619年)置南浦郡,领梁山、南浦、武宁三县,武德八年(625年)改南浦郡为浦州,贞观八年(634年)改浦州为万州,天宝元年(742年)改万州为南浦郡,乾元元年(758年)恢复万州,仍与南浦县同治。
宋立万州为军事州,辖南浦、武宁二县。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年),省南浦县入万州,领武宁一县。明洪武四年(1317年),并武宁县入万州,六年(1373年)降万州为万县。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设万县专区。
新中国成立后,于1950年设立万县专区,1970年改万县地区,1993年撤销万县地区建立万县市,1998年重庆市直辖后改万县市为万州区。
(二)武陵镇历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