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包 装: 平脊精装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030552518丛书名: 北京文物与考古系列丛书
编辑推荐
从事考古、文物、历史研究的专家学者及大专院校相关师生
内容简介
2012年8月~2013年4月,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对海淀中坞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明代墓葬32座,清代墓葬86座和清代窑址7座,以及年代不详墓葬22座,其中包括迁葬墓1座,火葬墓1座。明代、清代墓葬及清代窑址都曾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保存较差,出土随葬品也比较简陋。墓葬出土器物包括陶器、瓷器、玉器、料器、骨器、玻璃器、金器、银器、铜器、铁器、锡器、石器、铜钱。这些墓葬为研究北京地区考古和中坞古村历史变迁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目 录
目录
**章 绪论 (1)
**节 地理环境与历史概况 (1)
第二节 发掘经过与资料整理 (4)
第二章 地层堆积 (10)
第三章 清代窑址 (12)
一、窑室近正方形窑址 (12)
二、窑室近弧角长方形窑址 (13)
三、窑室近半圆形窑址 (14)
四、窑室弧角椭圆形窑址 (15)
五、窑室近圆形窑址 (16)
第四章 明代墓葬 (20)
**节 单棺墓 (20)
一、M39 (20)
二、M41 (22)
三、M43 (24)
四、M49 (24)
五、M51 (27)
六、M56 (29)
七、M57 (32)
八、M58 (32)
九、M70 (36)
十、M71 (38)
十一、M76 (40)
十二、M77 (40)
十三、M125 (44)
第二节 双棺墓 (46)
一、M33 (46)
二、M34 (48)
三、M35 (50)
四、M37 (52)
五、M40 (53)
六、M42 (56)
七、M44 (58)
八、M45 (60)
九、M48 (62)
十、M50 (64)
十一、M52 (66)
十二、M53 (68)
十三、M69 (70)
十四、M74 (73)
十五、M75 (75)
第三节 三棺墓 (78)
一、M16 (78)
二、M17 (80)
第四节 搬迁墓 (82)
M73 (82)
第五节 明堂 (82)
M62 (82)
第五章 清代墓葬 (90)
**节 单棺墓 (90)
一、M4 (90)
二、M11 (92)
三、M12 (94)
四、M21 (96)
五、M22 (98)
六、M68 (100)
七、M72 (102)
八、M78 (104)
九、M79 (106)
十、M80 (109)
十一、M81 (111)
十二、M82 (113)
十三、M83 (115)
十四、M84 (115)
十五、M85 (117)
十六、M86 (119)
十七、M87 (121)
十八、M88 (123)
十九、M89 (127)
二十、M90 (129)
二十一、M91 (131)
二十二、M92 (131)
二十三、M93 (134)
二十四、M102 (136)
二十五、M107 (136)
二十六、M116 (139)
二十七、M117 (141)
二十八、M126 (143)
二十九、M130 (144)
三十、M132 (144)
三十一、M138 (147)
三十二、M139 (147)
第二节 双棺墓 (149)
一、M2 (149)
二、M3 (152)
三、M5 (154)
四、M6 (156)
五、M7 (159)
六、M8 (161)
七、M9 (163)
八、M13 (166)
九、M15 (169)
十、M18 (171)
十一、M20 (173)
十二、M23 (173)
十三、M24 (177)
十四、M26 (179)
十五、M27 (183)
十六、M28 (185)
十七、M29 (187)
十八、M30 (187)
十九、M31 (191)
二十、M59 (194)
二十一、M94 (196)
二十二、M95 (199)
二十三、M96 (201)
二十四、M97 (204)
二十五、M98 (206)
二十六、M99 (210)
二十七、M100 (213)
二十八、M101 (215)
二十九、M103 (217)
三十、M104 (220)
三十一、M105 (223)
三十二、M106 (226)
三十三、M108 (230)
三十四、M111 (230)
三十五、M113 (235)
三十六、M114 (237)
三十七、M115 (239)
三十八、M127 (241)
三十九、M128 (243)
四十、M129 (246)
四十一、M131 (249)
四十二、M134 (252)
四十三、M135 (253)
四十四、M136 (256)
四十五、M140 (256)
第三节 三棺墓 (262)
一、M1 (262)
二、M10 (264)
三、M14 (267)
四、M19 (269)
五、M64 (271)
六、M65 (273)
七、M109 (276)
八、M110 (281)
九、M112 (284)
第六章 年代不详墓 (288)
**节 单棺墓 (288)
一、M36 (288)
二、M38 (290)
三、M46 (290)
四、M47 (293)
五、M60 (293)
六、M61 (294)
七、M66 (297)
八、M67 (297)
九、M118 (298)
十、M123 (301)
十一、M133 (303)
十二、M137 (303)
第二节 双棺墓 (306)
一、M25 (306)
二、M32 (306)
三、M119 (309)
四、M120 (311)
五、M121 (314)
六、M122 (316)
七、M124 (318)
第三节 三棺墓 (320)
M63 (320)
第四节 搬迁墓 (322)
M54 (322)
第五节 火葬墓 (323)
M55 (324)
第七章 结语 (326)
**节 明代墓葬的时代与分组 (326)
第二节 清代墓葬的时代与分组 (327)
附表 (329)
附表一 明代墓葬登记表 (329)
附表二 清代墓葬登记表 (332)
附表三 时代不明墓葬登记表 (340)
附表四 清代窑址登记表 (342)
附表五 铜钱数量统计表 (插页)
编后记 (343)
插图目录
图一 海淀中坞位置图 (3)
图二 遗址位置示意图 (5)
图三 Ⅰ区探方分布图 (插图)
图四 Ⅰ区墓葬分布图 (插图)
图五 Ⅱ区探方分布图 (7)
图六 Ⅱ区墓葬分布图 (8)
图七 Ⅲ区探方分布图 (9)
图八 Ⅲ区墓葬分布图 (9)
图九 Ⅳ区探方分布图 (9)
图一○ Ⅳ区窑址分布图 (9)
图一一 Ⅰ~Ⅳ区地层剖面图 (10)
图一二 Y3平、剖面图 (12)
图一三 Y7平、剖面图 (13)
图一四 Y1平、剖面图 (14)
图一五 Y4平、剖面图 (15)
图一六 Y2平、剖面图 (16)
图一七 Y5平、剖面图 (17)
图一八 Y6平、剖面图 (19)
图一九 M39平、剖面图 (21)
图二〇 M39、M41出土铜钱 (22)
图二一 M41平、剖面图 (23)
图二二 M43平、剖面图 (25)
图二三 M49平、剖面图 (26)
图二四 M49出土饰件 (27)
图二五 M49出土铜钱 (27)
图二六 M51平、剖面图 (28)
图二七 M51出土半釉陶罐 (29)
图二八 M56平、剖面图 (30)
图二九 M56出土釉陶罐 (31)
图三○ M56出土元丰通宝钱 (31)
图三一 M57平、剖面图 (33)
图三二 M57出土瓷瓶 (34)
图三三 M57出土铜钱 (34)
图三四 M58平、剖面图 (35)
图三五 M58出土半釉陶罐 (36)
图三六 M58出土天圣元宝钱 (36)
图三七 M70平、剖面图 (37)
图三八 M70出土红陶罐 (38)
图三九 M71平、剖面图 (39)
图四〇 M71出土万历通宝钱 (40)
图四一 M76平、剖面图 (41)
图四二 M76出土器物 (42)
图四三 M77平、剖面图 (43)
图四四 M77出土夹砂陶壶 (44)
图四五 M77出土嘉靖通宝钱 (44)
图四六 M125平、剖面图 (45)
图四七 M125出土万历通宝钱 (46)
图四八 M33平、剖面图 (47)
图四九 M33出土铜钱 (48)
图五〇 M34平、剖面图 (49)
图五一 M34出土半釉陶罐 (50)
图五二 M34出土铜钱 (50)
图五三 M35平、剖面图 (51)
图五四 M37平、剖面图 (52)
图五五 M37出土铜钱 (53)
图五六 M40平、剖面图 (54)
图五七 M40出土器物 (55)
图五八 M42平、剖面图 (57)
图五九 M42出土红陶罐 (58)
图六〇 M42出土铜钱 (58)
图六一 M44平、剖面图 (59)
图六二 M44出土半釉陶罐 (60)
图六三 M45平、剖面图 (61)
图六四 M45出土半釉陶罐 (62)
图六五 M48平、剖面图 (63)
图六六 M48出土万历通宝钱 (64)
图六七 M50平、剖面图 (65)
图六八 M50出土陶器 (66)
图六九 M50出土元丰通宝钱 (66)
图七〇 M52平、剖面图 (67)
图七一 M52出土铜钱 (68)
图七二 M53平、剖面图 (69)
图七三 M53出土铜钱 (70)
图七四 M69平、剖面图 (71)
图七五 M69出土红陶罐 (72)
图七六 M69出土铜钱 (73)
图七七 M74平、剖面图 (74)
图七八 M74出土器物 (75)
图七九 M74出土万历通宝钱 (76)
图八〇 M75平、剖面图 (77)
图八一 M75出土半釉陶罐 (78)
图八二 M16平、剖面图 (79)
图八三 M16出土铜钱 (80)
图八四 M17平、剖面图 (81)
图八五 M73平、剖面图 (83)
图八六 M62平、剖面图 (85)
图八七 M62出土器物 (86)
图八八 M62出土铁器 (86)
图八九 M62出土铜钱 (87)
图九〇 M62出土铜钱 (89)
图九一 M4平、剖面图 (91)
图九二 M4出土灰陶罐 (92)
图九三 M4出土铜扣 (92)
图九四 M11平、剖面图 (93)
图九五 M11出土乾隆通宝钱 (94)
图九六 M12平、剖面图 (95)
图九七 M12出土崇祯通宝钱 (96)
图九八 M21平、剖面图 (97)
图九九 M21出土道光通宝钱 (98)
图一〇〇 M22平、剖面图 (99)
图一〇一 M22出土夹砂陶锅 (100)
图一〇二 M22出土乾隆通宝钱 (100)
图一〇三 M68平、剖面图 (101)
图
**章 绪论 (1)
**节 地理环境与历史概况 (1)
第二节 发掘经过与资料整理 (4)
第二章 地层堆积 (10)
第三章 清代窑址 (12)
一、窑室近正方形窑址 (12)
二、窑室近弧角长方形窑址 (13)
三、窑室近半圆形窑址 (14)
四、窑室弧角椭圆形窑址 (15)
五、窑室近圆形窑址 (16)
第四章 明代墓葬 (20)
**节 单棺墓 (20)
一、M39 (20)
二、M41 (22)
三、M43 (24)
四、M49 (24)
五、M51 (27)
六、M56 (29)
七、M57 (32)
八、M58 (32)
九、M70 (36)
十、M71 (38)
十一、M76 (40)
十二、M77 (40)
十三、M125 (44)
第二节 双棺墓 (46)
一、M33 (46)
二、M34 (48)
三、M35 (50)
四、M37 (52)
五、M40 (53)
六、M42 (56)
七、M44 (58)
八、M45 (60)
九、M48 (62)
十、M50 (64)
十一、M52 (66)
十二、M53 (68)
十三、M69 (70)
十四、M74 (73)
十五、M75 (75)
第三节 三棺墓 (78)
一、M16 (78)
二、M17 (80)
第四节 搬迁墓 (82)
M73 (82)
第五节 明堂 (82)
M62 (82)
第五章 清代墓葬 (90)
**节 单棺墓 (90)
一、M4 (90)
二、M11 (92)
三、M12 (94)
四、M21 (96)
五、M22 (98)
六、M68 (100)
七、M72 (102)
八、M78 (104)
九、M79 (106)
十、M80 (109)
十一、M81 (111)
十二、M82 (113)
十三、M83 (115)
十四、M84 (115)
十五、M85 (117)
十六、M86 (119)
十七、M87 (121)
十八、M88 (123)
十九、M89 (127)
二十、M90 (129)
二十一、M91 (131)
二十二、M92 (131)
二十三、M93 (134)
二十四、M102 (136)
二十五、M107 (136)
二十六、M116 (139)
二十七、M117 (141)
二十八、M126 (143)
二十九、M130 (144)
三十、M132 (144)
三十一、M138 (147)
三十二、M139 (147)
第二节 双棺墓 (149)
一、M2 (149)
二、M3 (152)
三、M5 (154)
四、M6 (156)
五、M7 (159)
六、M8 (161)
七、M9 (163)
八、M13 (166)
九、M15 (169)
十、M18 (171)
十一、M20 (173)
十二、M23 (173)
十三、M24 (177)
十四、M26 (179)
十五、M27 (183)
十六、M28 (185)
十七、M29 (187)
十八、M30 (187)
十九、M31 (191)
二十、M59 (194)
二十一、M94 (196)
二十二、M95 (199)
二十三、M96 (201)
二十四、M97 (204)
二十五、M98 (206)
二十六、M99 (210)
二十七、M100 (213)
二十八、M101 (215)
二十九、M103 (217)
三十、M104 (220)
三十一、M105 (223)
三十二、M106 (226)
三十三、M108 (230)
三十四、M111 (230)
三十五、M113 (235)
三十六、M114 (237)
三十七、M115 (239)
三十八、M127 (241)
三十九、M128 (243)
四十、M129 (246)
四十一、M131 (249)
四十二、M134 (252)
四十三、M135 (253)
四十四、M136 (256)
四十五、M140 (256)
第三节 三棺墓 (262)
一、M1 (262)
二、M10 (264)
三、M14 (267)
四、M19 (269)
五、M64 (271)
六、M65 (273)
七、M109 (276)
八、M110 (281)
九、M112 (284)
第六章 年代不详墓 (288)
**节 单棺墓 (288)
一、M36 (288)
二、M38 (290)
三、M46 (290)
四、M47 (293)
五、M60 (293)
六、M61 (294)
七、M66 (297)
八、M67 (297)
九、M118 (298)
十、M123 (301)
十一、M133 (303)
十二、M137 (303)
第二节 双棺墓 (306)
一、M25 (306)
二、M32 (306)
三、M119 (309)
四、M120 (311)
五、M121 (314)
六、M122 (316)
七、M124 (318)
第三节 三棺墓 (320)
M63 (320)
第四节 搬迁墓 (322)
M54 (322)
第五节 火葬墓 (323)
M55 (324)
第七章 结语 (326)
**节 明代墓葬的时代与分组 (326)
第二节 清代墓葬的时代与分组 (327)
附表 (329)
附表一 明代墓葬登记表 (329)
附表二 清代墓葬登记表 (332)
附表三 时代不明墓葬登记表 (340)
附表四 清代窑址登记表 (342)
附表五 铜钱数量统计表 (插页)
编后记 (343)
插图目录
图一 海淀中坞位置图 (3)
图二 遗址位置示意图 (5)
图三 Ⅰ区探方分布图 (插图)
图四 Ⅰ区墓葬分布图 (插图)
图五 Ⅱ区探方分布图 (7)
图六 Ⅱ区墓葬分布图 (8)
图七 Ⅲ区探方分布图 (9)
图八 Ⅲ区墓葬分布图 (9)
图九 Ⅳ区探方分布图 (9)
图一○ Ⅳ区窑址分布图 (9)
图一一 Ⅰ~Ⅳ区地层剖面图 (10)
图一二 Y3平、剖面图 (12)
图一三 Y7平、剖面图 (13)
图一四 Y1平、剖面图 (14)
图一五 Y4平、剖面图 (15)
图一六 Y2平、剖面图 (16)
图一七 Y5平、剖面图 (17)
图一八 Y6平、剖面图 (19)
图一九 M39平、剖面图 (21)
图二〇 M39、M41出土铜钱 (22)
图二一 M41平、剖面图 (23)
图二二 M43平、剖面图 (25)
图二三 M49平、剖面图 (26)
图二四 M49出土饰件 (27)
图二五 M49出土铜钱 (27)
图二六 M51平、剖面图 (28)
图二七 M51出土半釉陶罐 (29)
图二八 M56平、剖面图 (30)
图二九 M56出土釉陶罐 (31)
图三○ M56出土元丰通宝钱 (31)
图三一 M57平、剖面图 (33)
图三二 M57出土瓷瓶 (34)
图三三 M57出土铜钱 (34)
图三四 M58平、剖面图 (35)
图三五 M58出土半釉陶罐 (36)
图三六 M58出土天圣元宝钱 (36)
图三七 M70平、剖面图 (37)
图三八 M70出土红陶罐 (38)
图三九 M71平、剖面图 (39)
图四〇 M71出土万历通宝钱 (40)
图四一 M76平、剖面图 (41)
图四二 M76出土器物 (42)
图四三 M77平、剖面图 (43)
图四四 M77出土夹砂陶壶 (44)
图四五 M77出土嘉靖通宝钱 (44)
图四六 M125平、剖面图 (45)
图四七 M125出土万历通宝钱 (46)
图四八 M33平、剖面图 (47)
图四九 M33出土铜钱 (48)
图五〇 M34平、剖面图 (49)
图五一 M34出土半釉陶罐 (50)
图五二 M34出土铜钱 (50)
图五三 M35平、剖面图 (51)
图五四 M37平、剖面图 (52)
图五五 M37出土铜钱 (53)
图五六 M40平、剖面图 (54)
图五七 M40出土器物 (55)
图五八 M42平、剖面图 (57)
图五九 M42出土红陶罐 (58)
图六〇 M42出土铜钱 (58)
图六一 M44平、剖面图 (59)
图六二 M44出土半釉陶罐 (60)
图六三 M45平、剖面图 (61)
图六四 M45出土半釉陶罐 (62)
图六五 M48平、剖面图 (63)
图六六 M48出土万历通宝钱 (64)
图六七 M50平、剖面图 (65)
图六八 M50出土陶器 (66)
图六九 M50出土元丰通宝钱 (66)
图七〇 M52平、剖面图 (67)
图七一 M52出土铜钱 (68)
图七二 M53平、剖面图 (69)
图七三 M53出土铜钱 (70)
图七四 M69平、剖面图 (71)
图七五 M69出土红陶罐 (72)
图七六 M69出土铜钱 (73)
图七七 M74平、剖面图 (74)
图七八 M74出土器物 (75)
图七九 M74出土万历通宝钱 (76)
图八〇 M75平、剖面图 (77)
图八一 M75出土半釉陶罐 (78)
图八二 M16平、剖面图 (79)
图八三 M16出土铜钱 (80)
图八四 M17平、剖面图 (81)
图八五 M73平、剖面图 (83)
图八六 M62平、剖面图 (85)
图八七 M62出土器物 (86)
图八八 M62出土铁器 (86)
图八九 M62出土铜钱 (87)
图九〇 M62出土铜钱 (89)
图九一 M4平、剖面图 (91)
图九二 M4出土灰陶罐 (92)
图九三 M4出土铜扣 (92)
图九四 M11平、剖面图 (93)
图九五 M11出土乾隆通宝钱 (94)
图九六 M12平、剖面图 (95)
图九七 M12出土崇祯通宝钱 (96)
图九八 M21平、剖面图 (97)
图九九 M21出土道光通宝钱 (98)
图一〇〇 M22平、剖面图 (99)
图一〇一 M22出土夹砂陶锅 (100)
图一〇二 M22出土乾隆通宝钱 (100)
图一〇三 M68平、剖面图 (101)
图
在线试读
**章 绪论
**节 地理环境与历史概况
海淀区位于北京城区和近郊区的西部和西北部,周边与朝阳区、西城区、丰台区、石景山区、门头沟区以及昌平区接壤。境内地跨东经116°03′~116°23′、北纬39°53′~40°09′,面积426平方公里,约占北京市总面积的2.53%。辖区呈不规则平行四边形,东、西两边长于南、北两边。东极点河北村与西极点阳台山相距约29公里,北极点双塔村与南极点吴家场相距约30公里。1995年底全区常住人口142.9万,有56个民族。全区辖11个乡、17个街道办事处。土地资源总面积64.17万亩(1995年),其中城市、乡镇居民点、工矿及道路交通用地33.68万亩,耕地及林牧渔业等用地30.49万亩。
海淀区地处华北平原北部边缘,位于与太行山余脉西山山脉交汇地带,上风上水地形西高东低,地处兼有山地、平原。山区分布于西部,占总面积的16.5%,平原占总面积的83.5%。以百望山为界,山南称山前,山北称山后。聂各庄、北安河一带山势较巍峨陡峭,海拔较高,**峰为阳台山,海拔1278米,南部诸山海拔在200~600米。平原残丘有玉泉山、万寿山、荷叶山、田村山。西山东部为向东微倾斜的平原,属华北平原的西北边缘。山前平原为永定河冲积扇,山后平原为南沙河、南口洪冲积扇。平原海拔35~50米。位于东升乡东北部的黑泉村,海拔35米,为境内**处。
境内有大小河流10条,总长度119.8公里,主要水系有高粱河、清河、万泉河、南长河、小月河、南沙河、北沙河及人工开凿的永定河引水渠和京密引水渠,还有昆明湖、玉渊潭、紫竹院湖、上庄水库等水面,占北京市湖泊总数的20%;水域面积4平方公里,占北京市水域面积的41.28%。湖泊数量和水域面积均列北京市各区县之首。昆明湖是北京市**的湖泊,水域面积1.94平方公里。境内水资源总量约2.91亿立方米。丰沛的水源为京都供水、漕运、灌溉、繁荣经济、园林建设、美化环境起了巨大作用。
海淀区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冬季寒冷干燥,盛行西北风,夏季高温多雨,盛行东南风,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2.5℃,1月份平均气温-4.4℃,****气温为-21.7℃,7月份平均气温为25.8℃,**气温为41.6℃。年日照数2662小时,无霜期211天。多年平均降水量614毫米,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衡,集中于夏季的6~8月,降水量为465.1毫米,占全年降水的70%;冬季的12~2月份降水量*少,仅占1%。因此,夏季雨水多、春秋干旱、冬季寒冷干燥是该区的气候特点。境内水旱灾害、地震、大风及降雹等自然灾害*为突出。
境内地质方面,岩性较齐全,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三大类均有出露,地质构造形迹复杂等特点。受地质、气候、地形诸因素影响,土壤具多样性。受地貌、气候、土壤的影响,从山区到平原,植被具较明显的分带特征。矿产资源有泥炭、砂石、石灰石、石墨、矿泉水等。
海淀区境内受地貌、气候、土壤等条件的影响,区内植被呈垂直性分布规律。海拔800米的中山地区,一般生长着刺玫等野生植物,覆盖率达60%~70%;海拔300~800米的低山地区,主要为油松、山杨等人工栽培的林木,覆盖率达30%~40%;海拔70~300米,多为人工栽培的苹果、梨、杏等果树和油松、侧柏等;平原地带主要是农田栽培,以蔬菜、水稻、小麦为主,此外还种植有杨、柳、槐、榆等树木a。
在古代,海淀镇一带是一片浅湖区,当地人称之为“海淀”。在湖边逐渐形成居民聚落,亦以“海淀”命名。“海淀”在历史文献中亦称为“海甸”、“海店”。
海淀区历史悠久,距今7000~4000年已有人类在此居住和活动,确有史实可考的时间始于商、周之际。距今4700多年的黄帝时期,属于幽州;4300年前的唐尧时期属于朔方;4200年前的夏、禹时期属于幽州;3800年前商、殷时属冀州;西周武王分封诸侯国,昌平先属于蓟,后燕国强大并蓟,后又属燕国的疆土。战国末年燕王喜(公元前228年)筑长城,并在长城内侧建上谷、渔阳等五郡,同时为屯兵驻军,建军都县,属上谷郡。
历史上(1949年7月以前)海淀区没有设置单独的行政建制,而分属不同的行政区域。海淀区在秦代属幽州广阳郡蓟县,西汉属广阳国蓟县,魏、晋属幽州燕国蓟县、昌平县,南北朝时期属幽州燕郡蓟县,隋代属涿郡蓟县、昌平县,唐代分属幽州的蓟县、广平县和昌平县,五代属幽州,辽代和北宋时期属析津府的玉河、宛平、昌平诸县,金代属大兴府宛平县和昌平县,元代属大都路宛平县和昌平县,明代属顺天府宛平县和昌平州,清代属直隶省顺天府宛平县和昌平州,民国时期分属市郊区和河北省宛平、昌平两县。
海淀区境内北半部历来都是以北京为中心的大行政区(幽州—析津府—大兴府—大都路—顺天府—京兆地方)属县(州)的辖区。海淀区境内南半部自秦汉以来主要隶属于历代北京城的附廓县(蓟县—幽都一宛平),金、元两代还曾有少部分地区分别是金中都、元大都的城区;清代,绝大部分划入京师直辖区域;至1928年北京地区设市后,又成为*初的市辖行政区域。同年年底,北平市设市辖区建制,至1948年底分属北平市十六、十七、十八、十九区和河北省宛平县、昌平县。1948年12月,海淀区现辖域解放。1949年7月,成立新的十六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成为首都的市辖区。1950年8月,十六区改名为十三区。1952年9月1日,十三区改称为海淀区,其行政区域经过多次变动,至1963年1月形成现辖域。
海淀区具有优越的山水环境,早在南北朝即在此兴建佛寺、道观。辽、金时期,西山一带兴建“西山八院”等多处皇家行宫、寺庙。元、明时期,西郊曾建有“大永安寺”(香山)、大护国仁王寺、大承天护圣寺(功德寺)、万寿寺、慈寿寺等多处皇家寺院以及清华园、勺园等园林景区。清代,皇家园林的建设达到鼎盛时期,先后兴建玉泉山静明园、香山静宜园、畅春园、圆明园、万寿山清漪园(颐和园)等“三山五园”,汇集了全国园林建筑艺术的精华,成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清康熙至嘉庆百余年构建的圆明园被誉为“万园之园”,遭英法联军劫掠、焚毁,至北平解放前夕已成一片废墟。
此次考古发掘区域位于中坞村和后窑村范围内。中坞村属四季青乡玉泉村委会辖村,位于乡政府北偏西2.5公里,在颐和园佛香阁南偏西3公里,坞村路东,闵庄路口东北(图一)。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这一带发生大水灾,朝廷派船队来此救灾,长达两年之久,当时船只集中停泊三个点,称北坞、中坞、南坞,后此三处渐成村落,又渐演变成村名,中坞即其一。明代名中务村,村西天仙庙中清嘉庆五年(1800年)的碑刻中称中坞。村南曾有清代教军场,有个规模宏大的建筑,称为大亭子,已拆毁,慈禧曾在这里设有安装德国进口小火车和铁道的游乐场。中坞村占地520.1亩,海拔50~54米。村呈东西长方形,主街东西走向。村址及四周属平原地貌,地下水较充沛,村西北有成片果园。村内有602户,1707人。
图一 海淀中坞位置图
后窑村亦属四季青乡玉泉村委会辖村,位于乡政府北偏西2.9公里,颐和园佛香阁南偏西2.4公里,中坞村东北,船营村西北。北长河从村东北流过。清光绪十四年至二十一年(1888~1895年)在清漪园的废墟上兴建颐和园,在这里设砖瓦窑,窑工等人逐渐定居成村。因窑在颐和园后得名。占地240亩,海拔51米。村呈东西长方形,主街东西走向。村址及四周属平原地貌,地上、下水丰沛,村旁有农田。村中曾有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建的老爷庙,已拆毁。村内有222户,641人。
第二节 发掘经过与资料整理
海淀中坞遗址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四季青乡玉泉村委会所辖的中坞村、后窑村区域内。为配合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团城湖调节池工程项目建设,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对该项目用地范围进行了考古勘探,对发现的遗址及墓葬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区域位于颐和园南墙外偏西的位置,东南邻西四环,西南临北坞村路。发掘区域地理坐标为东经116°15′49.65″、北纬39°58′32.21″,海拔55米。地表层为村庄、果林和耕地。发掘区地势平坦,范围较大,其中发掘区Ⅱ区距离北四环西路0.9公里,Ⅲ区距离北坞村路330米,Ⅰ区南端距离Ⅱ区约180米,Ⅱ区北端距离Ⅲ区约210米。
因属于配合基础设施建设的抢救性发掘,时间紧张,加之冬日寒冷多雪,夏日酷暑多雨,因此在对海淀中坞遗址进行发掘时,采用象限布方法布了探方,部分区域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进行了布方发掘,其他区域没有以探方为单位进行发掘,而是以墓葬单位进行发掘的。在清理过程中,严格遵守《田野考古工作规程》进行发掘工作。
**个阶段发掘的起始时间为2012年8月8日,于9月19日结束,发掘墓葬77座,发掘面积3360平方米;第二阶段的发掘始于2012年11月8日,于12月23日结束,发掘墓葬55座,清代窑址7座,发掘面积1412平方米;第三阶段的发掘始于2013年4月13日,结束于4月15日,发掘墓葬8座,发掘面积120平方米。三个阶段共发掘清理墓葬140座,清代窑址7座,共发掘4892平方米。
发掘项目的前期协调工作由朱志刚完成,具体发掘工作由北京市文物研究所于璞负责。参加发掘的技工队为北京市田野秋实考古勘探技术有限公司,民工队为北京市文物古建工程公司。参加发掘的技工有古艳兵、刘晓贺、同新、薛凯辉。现场照片由于璞拍摄,器物照片由王殿平拍摄。
根据墓地内窑址及墓葬的分布情况,并根据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团城湖调节池工程项目进展情况,将发掘区自东向西分为四个小区,分别以Ⅰ、Ⅱ、Ⅲ、Ⅳ表示。墓葬的编号以阿拉伯数字为顺序依次编号,没有因为分为三个小区而各自编号。窑址、墓葬的编号以阿拉伯数字为顺序依次编号,没有因为分为四个小区而各自编号(图二)。
1. Ⅰ区
在Ⅰ区布10米×10米探方196个(T1001~T1011、T1101~T1111、T1201~T1211、T1301~T1311、T1401~T1411、T1501~T1511、T1601~T1611、T1701~T1711、T1801~T1811、T1901~T1911、T2001~T2011、T2101~T2111、T2201~T2211、T2301~T2311、T2401~T2411、T2501~T2511、T0709~T0712、T0809~T0812、T0909~T0911、T0115~T0117、T0215~T0217、T0315~T0317)(图三、图四)。发掘的墓葬分别为:
明代墓葬30座,编号为M33~M35、M37、M39~M45、M48~M53、M56~M58、M62、M69~M71、M73~M77、M125。
清代墓葬58座,编号为M59、M64、M65、M68、M72、M78~M117、M126~M132、M134~M136、M138~M140。
年代不详墓葬20座,编号为M36、M38、M46、M47、M60、M61、M63、M66、M67、M118~M124、M133、M137;火葬墓1座,编号为M55;搬迁墓1座,编号为M54。
图二 遗址位置示意图
2. Ⅱ区
在Ⅱ区布10米×10米探方21个(T0102、T0103、T0202、T0203、T0802~T0804、T0901~T0904、T1004、T1104、T1204、T2009、T2010、T1614~T1616、T1715、T1716)(图五、图六)。发掘的墓葬分别为:
明代墓葬2座,编号为M16、M17。
清代墓葬23座,编号为M1~M15、M18~M24、M26。
年代不详墓葬1座,编号M25。
3. Ⅲ区
在Ⅲ区布10米×10米探方6个(T0102、T0401、T0505、T0605、T0706、T0806)(图七、图八)。发掘的墓葬分别为:<
**节 地理环境与历史概况
海淀区位于北京城区和近郊区的西部和西北部,周边与朝阳区、西城区、丰台区、石景山区、门头沟区以及昌平区接壤。境内地跨东经116°03′~116°23′、北纬39°53′~40°09′,面积426平方公里,约占北京市总面积的2.53%。辖区呈不规则平行四边形,东、西两边长于南、北两边。东极点河北村与西极点阳台山相距约29公里,北极点双塔村与南极点吴家场相距约30公里。1995年底全区常住人口142.9万,有56个民族。全区辖11个乡、17个街道办事处。土地资源总面积64.17万亩(1995年),其中城市、乡镇居民点、工矿及道路交通用地33.68万亩,耕地及林牧渔业等用地30.49万亩。
海淀区地处华北平原北部边缘,位于与太行山余脉西山山脉交汇地带,上风上水地形西高东低,地处兼有山地、平原。山区分布于西部,占总面积的16.5%,平原占总面积的83.5%。以百望山为界,山南称山前,山北称山后。聂各庄、北安河一带山势较巍峨陡峭,海拔较高,**峰为阳台山,海拔1278米,南部诸山海拔在200~600米。平原残丘有玉泉山、万寿山、荷叶山、田村山。西山东部为向东微倾斜的平原,属华北平原的西北边缘。山前平原为永定河冲积扇,山后平原为南沙河、南口洪冲积扇。平原海拔35~50米。位于东升乡东北部的黑泉村,海拔35米,为境内**处。
境内有大小河流10条,总长度119.8公里,主要水系有高粱河、清河、万泉河、南长河、小月河、南沙河、北沙河及人工开凿的永定河引水渠和京密引水渠,还有昆明湖、玉渊潭、紫竹院湖、上庄水库等水面,占北京市湖泊总数的20%;水域面积4平方公里,占北京市水域面积的41.28%。湖泊数量和水域面积均列北京市各区县之首。昆明湖是北京市**的湖泊,水域面积1.94平方公里。境内水资源总量约2.91亿立方米。丰沛的水源为京都供水、漕运、灌溉、繁荣经济、园林建设、美化环境起了巨大作用。
海淀区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冬季寒冷干燥,盛行西北风,夏季高温多雨,盛行东南风,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2.5℃,1月份平均气温-4.4℃,****气温为-21.7℃,7月份平均气温为25.8℃,**气温为41.6℃。年日照数2662小时,无霜期211天。多年平均降水量614毫米,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衡,集中于夏季的6~8月,降水量为465.1毫米,占全年降水的70%;冬季的12~2月份降水量*少,仅占1%。因此,夏季雨水多、春秋干旱、冬季寒冷干燥是该区的气候特点。境内水旱灾害、地震、大风及降雹等自然灾害*为突出。
境内地质方面,岩性较齐全,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三大类均有出露,地质构造形迹复杂等特点。受地质、气候、地形诸因素影响,土壤具多样性。受地貌、气候、土壤的影响,从山区到平原,植被具较明显的分带特征。矿产资源有泥炭、砂石、石灰石、石墨、矿泉水等。
海淀区境内受地貌、气候、土壤等条件的影响,区内植被呈垂直性分布规律。海拔800米的中山地区,一般生长着刺玫等野生植物,覆盖率达60%~70%;海拔300~800米的低山地区,主要为油松、山杨等人工栽培的林木,覆盖率达30%~40%;海拔70~300米,多为人工栽培的苹果、梨、杏等果树和油松、侧柏等;平原地带主要是农田栽培,以蔬菜、水稻、小麦为主,此外还种植有杨、柳、槐、榆等树木a。
在古代,海淀镇一带是一片浅湖区,当地人称之为“海淀”。在湖边逐渐形成居民聚落,亦以“海淀”命名。“海淀”在历史文献中亦称为“海甸”、“海店”。
海淀区历史悠久,距今7000~4000年已有人类在此居住和活动,确有史实可考的时间始于商、周之际。距今4700多年的黄帝时期,属于幽州;4300年前的唐尧时期属于朔方;4200年前的夏、禹时期属于幽州;3800年前商、殷时属冀州;西周武王分封诸侯国,昌平先属于蓟,后燕国强大并蓟,后又属燕国的疆土。战国末年燕王喜(公元前228年)筑长城,并在长城内侧建上谷、渔阳等五郡,同时为屯兵驻军,建军都县,属上谷郡。
历史上(1949年7月以前)海淀区没有设置单独的行政建制,而分属不同的行政区域。海淀区在秦代属幽州广阳郡蓟县,西汉属广阳国蓟县,魏、晋属幽州燕国蓟县、昌平县,南北朝时期属幽州燕郡蓟县,隋代属涿郡蓟县、昌平县,唐代分属幽州的蓟县、广平县和昌平县,五代属幽州,辽代和北宋时期属析津府的玉河、宛平、昌平诸县,金代属大兴府宛平县和昌平县,元代属大都路宛平县和昌平县,明代属顺天府宛平县和昌平州,清代属直隶省顺天府宛平县和昌平州,民国时期分属市郊区和河北省宛平、昌平两县。
海淀区境内北半部历来都是以北京为中心的大行政区(幽州—析津府—大兴府—大都路—顺天府—京兆地方)属县(州)的辖区。海淀区境内南半部自秦汉以来主要隶属于历代北京城的附廓县(蓟县—幽都一宛平),金、元两代还曾有少部分地区分别是金中都、元大都的城区;清代,绝大部分划入京师直辖区域;至1928年北京地区设市后,又成为*初的市辖行政区域。同年年底,北平市设市辖区建制,至1948年底分属北平市十六、十七、十八、十九区和河北省宛平县、昌平县。1948年12月,海淀区现辖域解放。1949年7月,成立新的十六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成为首都的市辖区。1950年8月,十六区改名为十三区。1952年9月1日,十三区改称为海淀区,其行政区域经过多次变动,至1963年1月形成现辖域。
海淀区具有优越的山水环境,早在南北朝即在此兴建佛寺、道观。辽、金时期,西山一带兴建“西山八院”等多处皇家行宫、寺庙。元、明时期,西郊曾建有“大永安寺”(香山)、大护国仁王寺、大承天护圣寺(功德寺)、万寿寺、慈寿寺等多处皇家寺院以及清华园、勺园等园林景区。清代,皇家园林的建设达到鼎盛时期,先后兴建玉泉山静明园、香山静宜园、畅春园、圆明园、万寿山清漪园(颐和园)等“三山五园”,汇集了全国园林建筑艺术的精华,成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清康熙至嘉庆百余年构建的圆明园被誉为“万园之园”,遭英法联军劫掠、焚毁,至北平解放前夕已成一片废墟。
此次考古发掘区域位于中坞村和后窑村范围内。中坞村属四季青乡玉泉村委会辖村,位于乡政府北偏西2.5公里,在颐和园佛香阁南偏西3公里,坞村路东,闵庄路口东北(图一)。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这一带发生大水灾,朝廷派船队来此救灾,长达两年之久,当时船只集中停泊三个点,称北坞、中坞、南坞,后此三处渐成村落,又渐演变成村名,中坞即其一。明代名中务村,村西天仙庙中清嘉庆五年(1800年)的碑刻中称中坞。村南曾有清代教军场,有个规模宏大的建筑,称为大亭子,已拆毁,慈禧曾在这里设有安装德国进口小火车和铁道的游乐场。中坞村占地520.1亩,海拔50~54米。村呈东西长方形,主街东西走向。村址及四周属平原地貌,地下水较充沛,村西北有成片果园。村内有602户,1707人。
图一 海淀中坞位置图
后窑村亦属四季青乡玉泉村委会辖村,位于乡政府北偏西2.9公里,颐和园佛香阁南偏西2.4公里,中坞村东北,船营村西北。北长河从村东北流过。清光绪十四年至二十一年(1888~1895年)在清漪园的废墟上兴建颐和园,在这里设砖瓦窑,窑工等人逐渐定居成村。因窑在颐和园后得名。占地240亩,海拔51米。村呈东西长方形,主街东西走向。村址及四周属平原地貌,地上、下水丰沛,村旁有农田。村中曾有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建的老爷庙,已拆毁。村内有222户,641人。
第二节 发掘经过与资料整理
海淀中坞遗址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四季青乡玉泉村委会所辖的中坞村、后窑村区域内。为配合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团城湖调节池工程项目建设,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对该项目用地范围进行了考古勘探,对发现的遗址及墓葬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区域位于颐和园南墙外偏西的位置,东南邻西四环,西南临北坞村路。发掘区域地理坐标为东经116°15′49.65″、北纬39°58′32.21″,海拔55米。地表层为村庄、果林和耕地。发掘区地势平坦,范围较大,其中发掘区Ⅱ区距离北四环西路0.9公里,Ⅲ区距离北坞村路330米,Ⅰ区南端距离Ⅱ区约180米,Ⅱ区北端距离Ⅲ区约210米。
因属于配合基础设施建设的抢救性发掘,时间紧张,加之冬日寒冷多雪,夏日酷暑多雨,因此在对海淀中坞遗址进行发掘时,采用象限布方法布了探方,部分区域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进行了布方发掘,其他区域没有以探方为单位进行发掘,而是以墓葬单位进行发掘的。在清理过程中,严格遵守《田野考古工作规程》进行发掘工作。
**个阶段发掘的起始时间为2012年8月8日,于9月19日结束,发掘墓葬77座,发掘面积3360平方米;第二阶段的发掘始于2012年11月8日,于12月23日结束,发掘墓葬55座,清代窑址7座,发掘面积1412平方米;第三阶段的发掘始于2013年4月13日,结束于4月15日,发掘墓葬8座,发掘面积120平方米。三个阶段共发掘清理墓葬140座,清代窑址7座,共发掘4892平方米。
发掘项目的前期协调工作由朱志刚完成,具体发掘工作由北京市文物研究所于璞负责。参加发掘的技工队为北京市田野秋实考古勘探技术有限公司,民工队为北京市文物古建工程公司。参加发掘的技工有古艳兵、刘晓贺、同新、薛凯辉。现场照片由于璞拍摄,器物照片由王殿平拍摄。
根据墓地内窑址及墓葬的分布情况,并根据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团城湖调节池工程项目进展情况,将发掘区自东向西分为四个小区,分别以Ⅰ、Ⅱ、Ⅲ、Ⅳ表示。墓葬的编号以阿拉伯数字为顺序依次编号,没有因为分为三个小区而各自编号。窑址、墓葬的编号以阿拉伯数字为顺序依次编号,没有因为分为四个小区而各自编号(图二)。
1. Ⅰ区
在Ⅰ区布10米×10米探方196个(T1001~T1011、T1101~T1111、T1201~T1211、T1301~T1311、T1401~T1411、T1501~T1511、T1601~T1611、T1701~T1711、T1801~T1811、T1901~T1911、T2001~T2011、T2101~T2111、T2201~T2211、T2301~T2311、T2401~T2411、T2501~T2511、T0709~T0712、T0809~T0812、T0909~T0911、T0115~T0117、T0215~T0217、T0315~T0317)(图三、图四)。发掘的墓葬分别为:
明代墓葬30座,编号为M33~M35、M37、M39~M45、M48~M53、M56~M58、M62、M69~M71、M73~M77、M125。
清代墓葬58座,编号为M59、M64、M65、M68、M72、M78~M117、M126~M132、M134~M136、M138~M140。
年代不详墓葬20座,编号为M36、M38、M46、M47、M60、M61、M63、M66、M67、M118~M124、M133、M137;火葬墓1座,编号为M55;搬迁墓1座,编号为M54。
图二 遗址位置示意图
2. Ⅱ区
在Ⅱ区布10米×10米探方21个(T0102、T0103、T0202、T0203、T0802~T0804、T0901~T0904、T1004、T1104、T1204、T2009、T2010、T1614~T1616、T1715、T1716)(图五、图六)。发掘的墓葬分别为:
明代墓葬2座,编号为M16、M17。
清代墓葬23座,编号为M1~M15、M18~M24、M26。
年代不详墓葬1座,编号M25。
3. Ⅲ区
在Ⅲ区布10米×10米探方6个(T0102、T0401、T0505、T0605、T0706、T0806)(图七、图八)。发掘的墓葬分别为:<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