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14129643
本书记录了作者多年来行走西部和边疆地区的所见、所闻和所感。遥远、偏僻、荒凉和神秘之地是作者旅行的*,高山大川、大漠戈壁、石窟古堡、丝路古道、异域风情是作者的*。跟着作者的脚步,探索未知领域,发现隐秘世界;循着作者的路线,走进西部,走进边疆,走进远方的家。
书名题写:蒋频(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序言
1千年友谊关
一份战报//背后的故事//边关风情
2金沙江,石鼓镇
悠悠古巷//长江湾//雨后,那一道彩虹
3滇西往事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畹町桥,滇缅路//和顺古镇//大滚锅,怀胎井//远征军,一段尘封的历史
4丹巴之美
藏寨//碉楼//美人谷
5川藏线上
翻越二郎山//大渡河,泸定桥//康定城,折多山//新都桥,木雅人//童心未泯的小喇嘛//过三江并流区//然乌湖畔,寒冷的一夜//米堆冰川,跛脚马夫//古乡人家,工布女子//过通麦天险//又尝石锅鸡//林芝的河
6南伊沟,中印边境上的秘境
藏地药王谷//密林深处的珞巴人//边境趣闻
7年楚河畔
江孜古堡,抗英往事//三教共存的白居寺//帕拉庄园,一个财主的发家史
8北疆秋色
喀纳斯,变色湖//图瓦人,旱獭乐队//哈萨克,一个且行且吟的民族
9柴达木的月亮
青海道,吐谷浑//做客诺木洪农场//青藏路,将军楼//昆仑山口//德令哈,雨水中荒凉的城
10河西走廊的尽头
敦煌壁画“萌萌哒”//鸣沙山,月牙泉//阳关,玉门关//沙洲夜市
11大漠深处
金秋胡杨//黑城传说//土尔扈特,东归英雄//叩问苍天
12甘南,川北
黄河岸边的石窟//午后的拉卜楞寺//九曲黄河湾//若尔盖湿地,烧奶的阿妈//扎尕那,向导贡布//天险腊子口
13贺兰山下
一个人的旅行//岩画,岩羊//日落王陵//张贤亮与荒凉的古堡//过三关口
14呼伦贝尔的夏天
醉美草原//游牧民族的摇篮//满洲里,口岸之//海拉尔要塞,东方马其诺防线//寻访中东铁路
15遥远的兴凯湖
远古文明之光//大小兴凯湖//北大荒,屯垦戍边人
16那一年,沿图们江旅行
望洋兴叹//打造“北方香港”//防川,鸡鸣三国之地
17边城丹东
被遗忘的虎山长城//鸭绿江,断桥//大边贸,小边贸
后记
藏寨
到达丹巴甲居藏寨,天已擦黑,藏民司机米嘎把我们放在班安阿妹客栈门口,说好明天中午来接我们,然后回身上了车。普拉多越野车驶上崎岖不平的山路,很快就消失在藏寨的夜色中。
班安阿妹走起路来有些跛脚,话语不多,但脸上始终挂着微笑,待丈夫扎西与我们谈好价钱,她二话不说,拎起行李,径直把我们带进客房,然后转身去预备晚饭。
早就听说嘉绒藏族民居漂亮,如今置身其中,果然让人眼前一亮。借着院内的灯光,细细打量,客栈的外墙用黄泥和石头垒成,红白黑三色涂刷,屋檐、门口和窗户均绘有鲜艳的图案,画工细腻精美,让人疑心是到了艺术家的画室。
扎西说,年前刚请人来画过一次,花了一万多块钱,寨子里有一个风俗,家里再穷,也要攒下钱,把房子装饰好,不画不行,旧了也不行。“那样要被人看不起的。”扎西笑笑说。
终于明白,为什么丹巴藏寨能在2005年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美的乡村古镇”,名列榜首。一个地处高山河谷的藏族村落,对居住环境这样重视,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说什么也不会相信。
带着崇尚心理,翌日,早早起床,在扎西夫妇的指引下,院里院外,楼上楼下,继续欣赏。
扎西家养了三头牛,圈养在一层的牛圈里。说是牛圈,从外面看与住人的房屋没什么差别,依然是彩绘的大门和窗户,如果不说,任谁都看不出这是牲口住的地方,如果不问清楚,走错了门,也是保不准的事儿。
甲居藏寨客栈,艳丽多姿
扎西两口子住在二层,这一层除居室外,还有厨房和储藏室,近年游人增多,又辟出两间客房。在扎西的招呼下,我走进他们两口子的居室。微弱的灯光下,摆放着一张双人木床,一张木桌,几个长条木凳,除此之外几乎见不到别的家具,我脑子里顿时冒出一个词:家徒四壁。
这些藏民省吃俭用,花那么大精力来描绘他们的房子,对用的东西却不重视,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三层坐北朝南有两间客房,坐东朝西有一个较大的房间,门窗紧闭,这是藏民的诵经房,平时不开,外人不能进入。四层只在东北角有一间房子,小得不能再小,让人疑心这是不是房子,扎西说,这是他们的“拉吾则”。
“拉吾则”,藏语的意思是“曾经建造碉楼的地方”。我顺着一个搭在房檐上的铁梯子小心翼翼爬上去,看到房顶四角各有一尊塔状柱角,每尊柱角都插着一面玛尼旗,五颜六色,随风舞动。四下环顾,发现这里视野很好,整个藏寨一览无余,由此不难推断它的初功能是用于瞭望和传递信息的,如今它只具有象征意义和装饰作用了。
由于越往上房间越少,平台越往上就越大。秋收刚过,平台上晾满了黄灿灿的苞谷,房檐下挂着几串火红的辣椒,在漆成红、白、黑的墙壁映衬下,显得格外耀眼。
漫山遍野的民居建筑
这就是栖居在高山河谷中的嘉绒藏民,他们将自己的信仰、自己的审美融入民居建筑,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天人合一,几千年来从未改变。
高天流云下,一幢幢这样的民居建筑点缀在碧绿的山坡上,星罗棋布,错落有致,如同一幅多彩的画卷。
碉楼
扎西,典型的康巴汉子,身材敦实,古铜色的脸膛,头发卷曲,他年轻时在外面当过兵,打过工,近几年丹巴声名鹊起,于是他回到老家,翻盖房子,扩大面积,做起了旅游生意。
“这是家碉。”扎西告诉我们。家碉,顾名思义,既可以住人,又可以防御,遇有外敌入侵或者村寨械斗,民居就是堡垒。
我几年前在广东见过开平碉楼,同样的精美,同样的养眼。不过,相比之下,开平碉楼的防御功能更强一些,几乎每一层都有瞭望口和射击孔,让我想起小时候在东北老家看到的日本人留下的炮楼。
在寨子里走了一圈,发现丹巴家碉防御功能不强是有原因的,原来,这里还有一种寨碉,是专门用于防御的碉楼。寨碉完全由石块和石片砌成,多为四角形,上窄下宽,高二三十米。碉楼内部分为五至七层,每层之间用独木梯相连,碉墙上开有扇面形射击孔,有堞。这些寨碉或立于山坡高处,或端坐河谷低地,在漫山遍野的藏民居中,显得十分突兀。
在川西,除家碉和寨碉外,还有一种官碉,也就是守护土司官寨的碉楼。结束在丹巴的行程后,我们驱车前往四姑娘山,路过小金县,遇到一处规制宏阔的建筑,来自成都的向导李贤说,这是沃日土司官寨,川西藏区有名的土司寨子。
赫然入目的是官寨旁的碉楼,高近40米,四角形的每边长6米左右,墙体厚实,结构牢固,气势非凡。让人惊叹的是高高悬起的碉门,距离地面至少有4米,可想而知,敌人要想上去,难上加难。不知道这座碉楼是不是川西藏区之。
沃日土司官碉
丹巴位于汉区和藏族交界处,战乱年代,这些碉楼为保护藏寨的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清乾隆年间的两次大小金川战役中,土司的军队就是凭借这些军事和准军事堡垒,与清军周旋,给来犯者以重创,搞得乾隆爷坐卧不安,龙庭大怒,数名前线将领被杀头或革职。
如今,到了和平年代,这些雄奇、凝重、沉稳的石砌建筑成了丹巴人的符号,引得众多游人千里迢迢来到大渡河畔,一睹“千碉之国”的芳容,这是当初的设计建造者想象不到的。
美人谷
“古碉和藏寨,是那稀世的桃花源,青青的高山下,有迷人的美人谷。”丹巴碉楼美,藏寨美,女人更美。当地人有一句口头禅,叫“康巴的汉子,丹巴的美女。”丹巴位处康巴藏区,男子彪悍勇猛,女子温柔漂亮。
追溯历史,1000多年前,丹巴是东女国的所在地,女性文化弥漫在墨尔多神山脚下,大渡河畔。据唐代《通典》记载,在东女国,“妇人为吏职,男人为军士”。也就是说,女人负责管理国家事务,男性只能当兵打仗。更有甚者,在这个国家里,女子可以娶多个丈夫,并有侍男伺候。
有人考证,成吉思汗灭掉西夏后,原西夏国的大批皇亲国戚、后宫妃嫔经甘肃迁徙至川西大渡河畔的丹巴一带,因这里山高谷深、山美水秀,气候适宜,便定居于此,他们将美丽与高贵的气质带到这一方土地,与东女国的后裔结合,久而久之,造就了闻名于世的丹巴美人谷。据说,丹巴历史上出过多个女土司,个个魅力十足,精明强干,这显然是受了东女国遗风的影响。
丹巴地处深山峡谷,气候温润,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盛产水果,女孩子皮肤白皙,身材苗条,再加上自小受到的女性文化熏陶,天性爱美,擅长打扮,能歌善舞。据说甘孜州歌舞团中,女演员差不多有一半来自丹巴。要问丹巴女子到底有多美,甘孜州旅游局的小册子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深厚的文化积淀,秀丽的山水,养育了丹巴一代又一代玉雕佳丽,她们稍加梳洗,便气韵毕现,曲线天成……”
扎西告诉我,他们乡每两年搞一次选美比赛,每次选出六名“丹巴之花”——金花一名、银花两名、石榴花三名。村里的女孩子自小就在父母的辅导下练习女红——绣花、织布、缝补,一到节假日或有重要活动,便梳妆打扮起来没完,她们日夜期盼的大事就是能在嘉绒藏族风情节上盛装登场,一展芳容。
嘉绒女子的服饰更是别具一格,服饰面料一般用金丝绒,头上一片,身前一片,身后一片,俗称“三片布”。头上的那片就是她们的帽子,老年女子戴白色,中年女子戴黑色,未婚女子戴花色。
想象中,丹巴既然被称为“美人谷”,就应该到处是美女,可是我们在丹巴,一路上除了在旅游景点遇到几个美女导游外,并没有见到几个美少女,上年纪的藏族妇女倒是见了不少。在甲居藏寨,我问扎西是何缘故,他笑笑说:“都被县上的人给领走了,要么进了歌舞团,要么到宾馆当了服务员。”
“如今村里的女孩子都想往外走,拦都拦不住,也不知图个啥?”50岁的扎西坐在木板床上,吸着纸烟,喃喃自语地说。昏暗的房间里,烟头发出的火光忽明忽暗,如同扎西的心思。
后记
“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观。”这是我站在海拔4000多米的帕米尔高原上,面对白雪皑皑的慕士塔格峰和清莹碧蓝的卡拉库里湖发出的感叹。
心在远方,路在脚下。是谁说过,生活中不止有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对边远之地的憧憬促我远行,而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世界上没有比脚更长的路,这些年来,我试图循着徐霞客地理考察的足迹,踏着玄奘西行取经的脚印,沿着斯文•赫定考古探险的路线,按照《远方的家–边疆行》节目的指引,在一次次遏制不住的冲动中,毅然背起简陋的行囊,挎上单反相机,怀揣《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跋涉西部,辗转边疆。
在那里,我看到了令人震撼的旷世美景,了解到了鲜为人知的人文历史,体验到了与内地迥异的风土民情。这些旅行够不上探险和考察,但也绝不是普通的观光和休闲度假旅游。从旅行目的地说,这些地点和线路大多位于偏远、荒凉、险恶和高海拔地区,难以抵达;从出行方式说,多数采取的是自助、半自助方式,或者随户外组织一起出行,很多路段是用双脚一步步丈量出来的。用专业和现代一点的词,毋宁说是“徒步旅游”更贴切一些。
大半辈子与文字打交道,近些年喜欢上了旅行,尤其喜欢去遥远神秘和奇山异水之地,寻幽访古,探胜猎奇,时间一长,觉得光这样走走,回来把照片往电脑里一拷,就万事大吉了,实在有些可惜。“这样做是不是太自私了?”我问自己。
好东西需要分享,于是调动文学潜能,在行走和拍照的同时,尝试写写游记,配上精美的图片,冠以“好望角”寻访之旅,在报纸、杂志、网站和微信平台上小范围传播共享一下,居然还挺受欢迎,就连《香港商报》网站也开始用繁体字转载起来。于是胆大起来,索性把这些零零碎碎、或长或短的旅行笔记整理出来,按陆路边境的顺时针方向编排,形成了现在的书稿。
我的中学老师潘荣元和吕玉梅伉俪一生在小兴安岭林区教书育人,很少出门。我通过QQ把书稿发给了他们,年届70的两位老师在为我点赞的同时,帮我找出了诸多文字语法方面的错讹失误,并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40多年前他们给我们批卷子改作文的情景出现在眼前,可以说,他们是这本书的道编辑。他们希望通过我的文字,游览一番他们听说过但没有去过的地方,同时也是在继续尽一个老师的责任。我一向认为,能帮自己找问题、提建议、指路子的人是真正的朋友,实实在在的朋友,我对他们感激有加,敬佩有加。
我的硕士生导师周新城教授对我的文字也很感兴趣,他在看完图们江那篇游记后,回复邮件说“写得不错”,这让我心里多少有些美滋滋的,周教授一向对学生要求严格,很少听到他在表扬谁。周教授对这篇游记感兴趣也和他的学术背景有关,他是改革开放后国内研究俄罗斯经济的权威学者。周教授做学问向来一丝不苟,年过八旬的他,通过电子邮件就文中的一个细节与我反复推敲,直到后搞清楚方肯罢休。我在体会“走无止境”的同时,又一次加深了对“学无止境”的理解。
本书序言由我多年的老朋友邹蓝写就。邹兄是改革开放后国内早从事西部和边疆问题研究的学者,他所在的课题组提出的向西开放和发展边贸的建议受到中央高层重视,并得以采纳。自然,他也是国内早的一位“边地旅人”,20年前我俩桌对桌办公时,我称他是“西部侠客”。在交通、通信和食宿条件都极为落后的年代,他传奇般的涉险远足令人钦佩,他在《喀什噶尔的风》一书中描述的边塞风物让人神往。我每写出一篇游记都要先发给他,得到他很多专业性的指点,并承蒙将其中精彩的章节登在他的搜狐博客、“新山海经”微信公众号和他任副主编的香港《经济导报》上。
感谢蒋频先生为本书题写书名。我与蒋先生相识是一次偶然机会,那次是去黔东南,在贵阳停留期间,当地朋友做东,席间,一位性格豪爽、酒量逼人的中年男子吸引了我,朋友悄悄告诉我:“他是书法家,杭州西泠印社的。”于是心生一计,何不就此求一幅墨宝?借碰杯之机,我用试探的语气提出了想法,书法家的回答痛快简洁:“没问题!”条件嘛,只有一个——游记出版后签上名送他一本。于是,茅台酒杯一碰,一项重大“交易”达成。两周后,一幅墨香犹存的书法小品出现在我的案头,字体潇洒飘逸,一如其人。
需要感谢的还有“大话哈尔滨”网站站长孙勇(长河)博士、《香港商报》社长助理兼北京办事处主任林彬彬、作家朋友简以宁、中国徒步网的金乔和任明、国际古道网的老探和小小、《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内容总监刘晶和摄影师杜文龙、《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李菁、《发现云南》杂志主编杨春、《中国交通报》的苏晶和高晓东、《北国旅游》杂志的吴雪娇、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边走边看”栏目的谢舒杨和王嘉玉、驴友续续、网球伙伴吕士卓……等等。他们或为游记的写作提供了帮助,或为游记的发表提供了支持,没有他们,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成果。他们中的有些人我至今没有见过,初的交往无人介绍,没有利益关系,完全出于志趣相投,以文会友,我为当下的这份纯真而感动。
自然,还不应忘了那些为我们的出行提供帮助的户外专家:成都雪山雄鹰户外运动公司的李贤(小李妹儿)、成都金驭达汽车租赁有限公司的刘国东、昆明房车摄影旅行俱乐部的汤雨华(布衣和尚)、乌鲁木齐终极理想户外生活馆的胡晓东(青草)和苏卉……等等。
“行险远地,观奇伟景”,这是回黑龙江老家旅行期间,潘荣元老师送我的一句话,是对书稿的中肯评价,也是对我这个边缘旅行者的殷殷鼓励,我想就用它作为本书的结尾吧。
2016年3月28日于北京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