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0433779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多年来,我在教学以及和学生交流中观察到一个现象,不少同学在经过严酷的高考竞争进入大学后,表现出相对懈怠和低迷的状态,和中学时代相比反差较大。同学们读中学时的目标感很强,为考入自己理想中的大学和专业,会非常努力去拼搏。而考上大学之后,很多学生目标感缺失,不少同学进入大学一段时间后感觉很茫然,不知道怎么进行自我规划和自我管理,逐渐懈怠,在知识学习、能力获取、人际交往和视野拓展等方面都没有获得应有的提升,在人生需要努力的时候,浪费了宝贵的时光,甚为可惜!同学们如果在大学学习阶段,仅仅满足于各门课程考试过关,而没有认真去思考和规划自己的未来,并全身心地投入大学的学习生活中,那么按照现在一句流行的话说,这仅仅是在“假装读大学”而已,即使终拿到了大学文凭,也不过是一张真的“假”文凭!作为一名对自己负责的大学生,都希望自己认认真真地读大学,而不是在大学“混”着,在“假装”着读大学,就需要思考自己的大学该怎样读。在人的一生中,中学阶段的学习决定的是你读哪所大学和专业,而大学阶段的学习决定的是你将过什么样的人生!中学阶段的学习拼的是一个人的智商和学习习惯,而大学阶段的学习拼的是一个人的悟性、情商和人生视野!大学时代,哪些事需要去做,该怎么去做;该如何去读书、如何去学习;该如何和周遭的人相处;如何提升自己的修为;如何选择自己未来的路;如何去思考并提升自己的智慧;如何激励自己永远心怀梦想,不断前行!这一系列问题都是这本书要讨论和厘清的话题。对诸如此类的问题有了一个正确的态度,才能促使我们有一个从容的心态,“真正”读大学。在一个人的一生中,读大学,是真正能够静下心来安心读书学习的时期,应该好好珍惜大学时光!在这期间把读大学需要关注和思考的这些问题想清楚,是一个对自己负责的大学生应有的态度!作为一名在高校从教多年的教师,对这些问题的重要性感悟颇多,促使我写下这些文字,从一名高校教师的视角,力图和年轻的朋友们探讨如何好好地度过大学时光!令我有些担忧的是,不同年龄的人有不同的思维方式,毕竟两代人之间是有代沟的,我写下的这些文字,可能仅仅就是“唠叨”,也许和一些成年人或大学生的父母说的话相似,至于大学生朋友是否愿意听,能听进去多少,这是你的选择!因为我谈论的观点,也不一定都是正确的,需要你自己去判断!即使是正确的,但一个人不得不走的“弯路”,可能也无法完全避免,这是成长的代价!甚至可能在年轻的朋友看来,这种成年人所谓的“弯路”,正是你视为的青春的色彩!正是因为有这些担忧,我尽力把我储藏的“养分”和我自认为的“精华”分享给大学生朋友,而一些年轻人在诸如“恋爱”等方面可能遭遇到的问题,本书就没有涉及,因为年轻人有年轻人的“三观”,我没有必要在这里去指导晚辈。我只是希望这本书能够对大学生朋友们在如何读大学方面有所帮助,若因此使得年轻朋友在大学少留点遗憾,我就感到欣慰了!我相信,年轻一代注定会比上一代更有智慧!人类厉害的围棋手,不是记忆中的聂卫平,而是20岁出头的柯洁!不过,我们都战胜不了AlphaGo,这位人类自己创造的围棋手。面对AI(人工智能)新时代,需要我们把智慧凝聚在一起!作为上一代的我,用对年轻朋友的真心,让我们彼此理解,一起跨越代际鸿沟!
1 从中学到大学的跨越
既然憋了十几年的劲考入大学,那就好好把大学“读”了!你若再假装着读大学,那真是太冤了!
1.1 上了大学,好像不知道该做什么
要顺利地实现从中学到大学的转换,首先是思维方式的转换。——大伟
每年金秋九月,高校就会迎来一批新生,各种迎新活动上演,校园里就着实热闹起来!经历高考之后,同学们放松了一个假期,怀着不同的心情进入大学。很多同学考上了自己满意的大学或者专业,对进入大学感到很兴奋,心中带着喜悦;还有少数同学觉得自己考得不够理想,没有进入自己满意的大学或专业,内心还是有些沮丧。但无论如何,所有人对进入大学都怀着一种新奇的心情,大学的一切都和中学不同!刚进入大学直观的感受,就是和多数中学校园相比,大学的校园面积普遍偏大,动辄几千亩的校园。当然也有例外,像对外经贸大学,虽然算是全国名校,却是典型的袖珍校园,不过这样的校园,好处是位于北京的四环以内,做什么都方便啦!老徐所在的重庆工商大学,虽然有三万学生之众,但却是典型的“四非大学”,所谓“四非”,这是2017年9月后流行的新称谓:非211,非985,非双一流,当然,这种称谓是一种自我调侃。不过虽然是“四非”,学生却没有妄自菲薄,每年招生都挺火爆的,所有经济管理类专业都是批次招生,也就是同学们所谓的一本学校!各个学校的校园环境各有特色。以老徐所在的重庆工商大学为例,学生寝室都建在高高的龙脊山上,教室却建在山脚下。记得以前在校园BBS上,曾经有学生常常在BBS上抱怨“每天爬上爬下,把老子的脚都走痛了”。不用担心,现在的多数学校,都有校园交通车,类似于观光车一样,不少同学们嫌步行麻烦,多选择乘坐校园交通车,刷校园卡,每乘坐一次花费一元,生意火爆,这些校园服务不少都外包出去了。在老徐看来,自己所在的校园,背靠大山,空气清新,真是读书的好地方,每天步行,也锻炼了身体!不过,年轻的同学们不会这样想,生怕把自己娇小的腿走粗了。其实,大家不知道,多走路,男生越走越健壮,女生越走越苗条!说严谨一点,这应该是不同年龄段的人对步行的不同理解和心理感受吧!进入大学后,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和服务是通过“辅导员”这一纽带传递的,而任课老师课上完之后,和学生没太多联系,这一点差别,对刚进入大学的同学,还是不太习惯。当然,有时候专业课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联系还是蛮多的,这要看老师的个性了。辅导员有点类似于中学的班主任,所不同的是,在中学,一个老师只能担任一个班的班主任,班主任同时也是任课老师,而高校的一位专职辅导员可以带四、五个班。通常,辅导员都是刚参加工作不久、在学校比较年轻的老师。在学校的工作岗位系列中,辅导员和任课教师还是有一定区别的,不过,这两年,很多学校对于要担任辅导员的资质要求,增加了一项学历要求,就是需要具有博士学位。特别要说明一下,所有高校无不例外,担任辅导员的一个准入条件就是必须是中共党员。比较年轻的老师担任辅导员这一角色,有利有弊。和专业课任课教师整体相比,辅导员由于普遍比较年轻,和学生之间年龄差距不大,就更加容易理解学生。由于前些年入职的辅导员,多数是刚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少数也有新近毕业的博士,新入职的辅导员还不具有事业编制,自身也存在着职业稳定和晋升的压力。顺便说明一下,除了少数民办性质的高校之外,国内高校都属于“事业单位”,所谓正式员工,就是属于“事业编制”人员,不少刚入职的辅导员是“人事代理”性质的,需要经过若干年的工作后,经考评合格再转为“事业编制”。正是有这样的用工机制,年轻的辅导员还是希望尽快做出成绩并得到学校的认可。但由于多数年轻的辅导员一直没有离开过学校,对社会的认知由于阅历等原因还是有限,可能存在着工作经验不足的问题,需要不断的历练,自身视野也需要拓宽。不过,话说回来,现在不少博士或硕士毕业生,竞争高校竞争辅导员岗位也不容易,终能够被录用的竞聘者甚至是凤毛麟角,因此,总的来说,这些年轻的辅导员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进入大学的学生都已经按专业划分归类,当然,现在也有少数学校在进行改革,逐步按照大类招生,入学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再分专业。个别学校有所创新,例如,现在复旦大学按照大类招生,学生都不确定专业,到了大四这一年,根据自己的选课情况和各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再申请确定一个专业,作为给学生毕业时授予的专业。国内的同学往往会面临一个问题,就是不少同学不喜欢自己大学所学的专业。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有几方面原因。多数学生高中阶段学习的目的,只是为了考上一所“名牌”大学,追求考入所谓985高校,次一点就是211高校,可能今后同学们会看重所谓“双一流”高校。有个别中学对中学老师的激励,也是依据所带的学生有多少进入了哪个层次的名校来颁发奖励,并且有些中学老师对读大学的专业选择也并不很在行,这就可能会促使个别老师,有意无意地引导学生在高考志愿填报时,填报更有名气的学校,这样就忽视了对专业的选择。也有父母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知,要求自己的孩子填报父母选择的某个专业。当然,还有导致不少同学不喜欢自己所学专业的原因就是目前的高校招生录取制度。目前,绝大多数省份实行的志愿填报方式,都是采用平行志愿。熟悉这种志愿填报录取方式的朋友都知道,这种方式能确保高分考生不落榜,但前提是要填服从专业调剂,否则一旦考生未能录取,就只能参加征集志愿填报或下一批次的遴选了。高校这种录取制度能确保完成招生计划,但会使得部分考生被录取到自己不喜欢的专业。还有不少学生表面上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专业,但进入大学,真正开始学习之后,才发现这个专业并不是自己所喜欢的。因为,多数同学们对专业的理解存在很大偏差,有时候,从名称上理解的专业和真实的差距巨大。举个例子,我的一位中学同学,30多年前,考上了清华大学“应用化学”专业,不过,进去之后才知道,之前这个专业叫做“放射化学”,之前不少学生被这名称吓住了,没多少人填报,于是就改为“应用化学”。其实,这个专业并没有人们想象中恐怖。如果面对自己不喜欢的专业怎么办啦?老徐在本书后面的章节会给你一些建议,相信你会正确面对这个问题,并作出适当的选择。
由于相当多数的大学生,在中学时代,集中全部的能量,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提升高考的分数,除此之外,别的一些应该掌握的能力,甚至应该具备的一些生活常识等,被学生、家庭和学校忽略了。到了大学,需要重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能力体系甚至价值体系。中学时代看重的东西,到了大学不一定看重;中学时代可以忽略的东西,到了大学,一定不能忽略。这就需要我们转换思维方式,建立属于大学生的思维。老徐观察认为,从中学跨入大学,是人生一个巨大的跨越。大学生要顺利地实现从中学到大学的转换,首先是思维方式的转换!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梦想是我们每个人自己内心中希望达成的状态。梦想是我们的一种美好愿望,也是支撑我们每一个人努力奋斗的动力,这也构成了我们美好生活的一部分。梦想往往和目前自己现实的生活状态、工作状态、经济状况以及能力相比有很长的距离。现实社会中,一些人的梦想通过自己的努力终实现了,一些人的梦想渐渐虚化,化为幻影。现实和梦想之间往往隔着一个巨大的鸿沟,我们要跨越这巨大的鸿沟,实现心中的梦想,就需要有一个又一个具体的目标来填平这个鸿沟。同学们的中学时代对自己的未来都有憧憬,也有自己的梦想,但由于年轻,对社会认知不足;不仅同学,甚至包括家长以及学校的老师,同样对社会未来发展的趋势不一定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因为未来是不确定的。好在大家都有一个共识,就是上大学,上一所好的大学,肯定会离自己的梦想更近一些。于是好好读书,尽一切办法在高考中考一个好的分数,以进入自己理想中的大学或专业就是清晰的目标。在长达12年的中小学学习生涯中,特别是高三阶段,似乎考试和获得好的分数几乎成为所有学生重要甚至是的目标,虽然说这种导向存在瑕疵,也容易忽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但我们知道,至少在相当长的时间段内,我们都无法改变这种导向。不过,以高考获得理想分数为导向有一个好处,就是大多数学生在中学时代的目标感明确。每年千百万学子一年一度的高考,就成为检验同学们是否达成目标的方式,同学们为此无怨无悔!进入大学后,同学们心中的梦想依然存在,但要达成自己理想的一个又一个的目标似乎找不到了。大学和中学时代的区别就是,中学时代,我们都被学校和老师把所有时间安排好了,到了高三甚至填满了;而进入大学后,很多时间都需要自己去安排,需要自我管理,老师更多地起一个引导的作用,但同学们一下却很难适应,自我管理的能力显得不足,难以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模式。在国内的高校还好,由于设置了辅导员岗位,寝室也是统一管理,这方面的自由度有限,而若你到国外就读,可能租赁宿舍等一切安排都需要自己搞定。七、八年前,曾经有一位在香港科技大学负责这项工作的老师告诉我说,大陆来的学生先都不习惯,似乎找不到“组织”了,因为没有人成天管着你,很多事都需要自己决定,从大陆来香港读书的学生需要有一个相当长的适应期。同学们从中学跨入大学,在初的新鲜感之后,逐渐会有一些茫然的感觉。因为每一个人的梦想都是个性化的,而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需要你自己去设定一个又一个的小目标,并为此而努力,这就更需要自我管理,学校没有必要、也不可能用一个统一的目标约束你、督促你。个人的梦想,以及构成这些梦想的若干目标,离现实中的大学生活,实在是有些遥远,导致目标感不足。由于目标感的缺失,再加上中学时代超强的学习压力使得同学们在很多方面的正常需求都被抑制而没有得到释放,这些需求包括个人的一些爱好,和同性及异性朋友的正常人际交往等,都需要在大学时代进行弥补,同学们自己或周边的亲人都比较认同这种感受。一位在高校从事外语教学的老师说,几年前,她的一个学生和她聊天时告诉她,自己的妈妈说“幺儿,你到了大学好好休息一下”,这说明部分同学和自己的亲人都宽容这种进入大学后放松的心态。其实,若持有这种心态,慢慢地,不少同学在学习等方面逐渐懈怠下去,大学时代的美好时光,可能就不知不觉被挥洒掉了。
同学们进入大学,首先涉及到一个目标和定位问题。对于读大学的定位和希望达成的目标,可以从几个视角来看,一个是我们大学生自己想要得到的,另一个是学校或者官方想给我们的,还有一个是社会各界希望大学生应该获得的。这三个不同的视角,分别反映了学生自己的目标需求,办学机构的目标定位,以及社会的期许等。我们首先从社会上部分人对大学生的评价看这个问题。社会上常常有人抱怨,现在的大学生,出来什么都不会做,不知这大学是怎么读的。一些社会人士抱怨大学开设的很多课程没有什么用,社会都不需要你学的那些东西;大学就应该教学生实用的东西,教那些让学生走出社会之后能够真正用到的知识,否则还不如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好用。由于部分学生基本的自我管理能力的欠缺,而读书期间所学的知识,又无法体现和转换为具体的技能,导致社会上部分人士对大学生培养广为诟病。这些人的抱怨也是可以理解的,除了一些同学确实不努力之外,还因为不同人对大学生培养定位的认知不同。但一些高校教育界人士则持相反态度,国内曾有一所大学的副校长说,我们大学又不是职业培训机构,为何要完全迎合社会的压力,我们要培养有发展潜力的人。再看国外的知名大学,耶鲁大学就认为,如果一个学生从耶鲁大学毕业后,若居然拥有了某种很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这就是耶鲁教育的失败。曾经有人回顾自己在这种教育理念下所接受的教育、评价自己读大学的意义时说,记不得大学到底给了自己具体的什么知识技能,让自己毕业后能够用来应付工作;但在大学里学到的有价值的东西是教给了自己思考的能力和习惯,而这就是读大学的真正价值!
作为大学生的我们,该如何看待部分社会人士的期待和高校办学定位的这一差异,我们需要什么?到大学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在大学到底该学什么?老徐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就我个人在高校侵淫几十年的感受而言,不同人站在不同视角,其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人们初对大学教育的认识,是把大学教育视为精英教育,美国一些知名高校如耶鲁大学等,把领导力培养视为位的,要培养具有独立思辨能力、能够改变和影响世界的人。我理解,具备这样的素养,并且顺利从这些高校毕业,他们进入具体工作岗位后,其社会适应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应该是非常强的。而现在我国高等教育已经是事实上的大众化教育,大学生作为一个整体的体量巨大,相当多数的学生已经不太适合按照这样的培养理念和思维进行培养了。老徐认为,不仅大学本科生或高职专科生,甚至就是硕士阶段的教育,都不可能按照所谓培养精英的思路去定位。就以不少高校的研究生教育为例,按照初的教育机构的定位,培养研究生是为未来的研究做准备和打下坚实基础而进行的培养,硕士研究生毕业之后,要么继续攻读博士,要么去从事研究类工作。但是,事实上,多数研究生之所以读研,是希望通过硕士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为今后找到一个较为满意的工作做准备,也就是说希望通过攻读研究生,找到一份起点高一点的工作。所以,对于高校大多数本科或高职专科学生来说,还是应该回归到读大学和就业相关联这一基本出发点来。
在老徐看来,同学们进入大学后,思维方式的转换体现在多方面。中学时,多数同学就是考试拿高分,虽然拿高分也是一种能力,但可能很多方面都会被忽略。进入大学,各门课程的考试分数还是相当重要的,至少你考试必须及格,但和中学时相比,分数就显得不是特别重要了,除非你一心一意要拿奖学金。到了大学,你得特别关注如何在学习中培养你的“能力”。“能力”这个东西,和考试“分数”有一定的相关关系,但有时相关性又不是很强,甚至有时候用分数无法去评估能力。能力是多方面的,一些社会人士把招聘来的大学生好不好用作为评价大学生的尺度,这可以理解,但不一定准确。老徐建议,一个接受高等教育的人需要培养多方面的能力,仍然要看重各科课程的考试分数,但又要超越分数这个视野,在大学求学阶段,要有意识地拓展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建议各位同学,好好地思考,在读大学期间如何去构建自己的能力体系。举个例子,在大学生的能力体系中,“语言表达能力”就是一个基础的能力。培养自己在群体面前表达即说话的能力,是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有的意识。因为,未来无论你从事什么样的职业,你都得和人打交道,都需要把你的想法和诉求用恰当的方式说出来,包括传递你的思想,分享你头脑中闪现的一个Idea,表达你的诉求,用恰当的方式说出你的某种不满等等。我担任高校老师这么多年,就我的观察,在高校就读的大部分同学,其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明显不足。但许多同学们似乎都意识不到自己这方面的不足,更没有为弥补自己这方面不足而采取任何措施。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只是对大学生能力要求的一个方面,除了语言表达之外,各位同学还应自己去斟酌,还有哪些能力都需要在大学阶段去培养,因为课程考试的分数不是评价一名大学生水平的指标。若认可这个道理,就要考虑如何规划和选择自己的大学生活,去构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体系。在本书的撰写过程中,老徐一直在思考是否该去构建一个大学生的能力体系框架,后来想想还是放弃了。之所以不做这样的描述,一是因为这样的能力体系,以前不少人都做过类似的诠释,我没有必要无创意地多此一举;二是因为不同个体,有不同的个性和特质,个人的能力体系是有差异的,是个性化的,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把大学生的所谓能力体系展示出来。作为一名大学生,需要自己去思考,并根据自己的个性特质、拟发展方向去塑造自己的能力体系,我这里提到的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不足,只是我观察发现的大学生一个较为普遍性的问题。
#延伸阅读# 上课积极发言比考试分数更重要
老徐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多年来,我观察到一个现象,就是同学们在上课期间,普遍不太喜欢发言。在课堂向学生提问,少有人主动回答,不少同学们即使被老师点名要求回答问题,不得不发言的时候,声音小得如蚊虫一般,更无法有效地组织语言。遇到这样的情况,我就得反复提醒,声音大一点,让在课堂上的其他同学能够听到你讲话的声音。甚至有情况,个别同学即使被点名要求回答问题时,就回答三个字:不知道!我观察到的这一现象,至少在我所在的高校,多数老师和我有同感,询问其他高校的老师,也有同样的感受。回顾同学们求学期间走过的历程,老徐认为出现这种情况是有原因的。本来,互联网时代成长的学生,接触的信息和我们那个时候相比,是非常丰富的,就如我女儿这个年龄,阅读等所获取的知识、资讯,特别是一些科学知识等,比作为父辈的我们强多了。但为什么在大学的课堂上,教师却感觉同学们比较沉闷,甚至很多基础性的东西都不知晓,而且普遍不愿意在课堂发言。从目前大学生的成长环境看,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少有兄弟姊妹,平时喜欢宅在家里,因为有互联网也可以和同伴交流,即使宅在家里,也不觉得孤独。由于同学们交流时,喜欢使用网络语言,似乎已不太习惯在正式的公众场合的表达了。另外,我认为在同学们中小学学习阶段,在表达方面的训练和要求也不足。大家都知道,为了在高考中获得一个比较理想的成绩,大量时间都花在做题等方面的训练中,而缺乏通过语言表达自己观点方面的训练。尤其是文史类知识,更偏向于记住标准答案,答题是有固定套路的,同学们已经习惯按照固定套路,组织文字回答问题。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可能同学们已经习惯了上课听讲而不发言的学习模式。而反观一些西方国家的课堂教学,很多知识的学习,需要分组讨论,形成自己的观点,并且每个组需要做Presentation,这种表达训练,既是思考和分析能力的训练,同时也是语言表达方面的训练。为了做好这种课堂交流,甚至桌椅也是按照便于分组讨论的要求设置的。老徐还发现,同学们没有认识到上课发言的重要性。有一种观点,认为知识有两种,通常能够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述的,这类知识称为“显性知识”;而难以被表述的知识,像我们在具体做某事的行动中所获得和拥有的知识,可称为“隐性知识”。我认为,在大学学习中,一些工科类知识更偏“显性知识”,而管理类知识偏“隐性知识”。管理学科的一些知识,你记住一些知识条款,即使把这些条款背下来,也没有太大用处,过段时间之后,你记住的这些知识也很快会被遗忘。而不管是在课堂上或者课堂外,分组进行讨论交流,你首先要去思考,再组织语言表达出来;同时也听组内其他同学发言,换一个角度去理解问题,有利于你更好地认识所讨论的问题。各组讨论所梳理的观点,再到全班课堂上去做陈述,这一系列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学习过程,这种群体学习方式,便于你更好地理解知识。课堂发言,也是表达能力的一种训练,表达能力的重要性,我想作为职场人士,都是明白的,就不多谈了。一些西方国家的民众普遍比较善于表达,可能和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这样的训练是分不开的。同学们在校期间,若不积极地训练自己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其实也是一种思维能力),就仅仅想花时间多考几个证,其实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