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email protected]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首页体育/运动太极吴式太极基础13式拳(附DVD光盘)

吴式太极基础13式拳(附DVD光盘)

作者:童红云 编著 出版社:成都时代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年04月 

ISBN: 9787807059516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18.99

类别: 太极 SKU:5d845b885f98491045412dde 库存: 缺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24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807059516

编辑推荐
吴式太极,在中华武术宝库中独树一帜,大放异彩。吴式基础十三式拳经,传统吴式太极拳,精简改编而来,动作更简单,拳谱更精简,功架结构也更精炼合理,整套拳法简单实用,易学易练,尤其适合初学者作为,吴式太极入门教程来习练。
  吴式太极是太极中绵柔缓和的一个流派,具有卓越的强身健体、修身养性的功效,适合男女老少常年锻炼。它集竞赛性、健身性、表演性于一体,光大正宗国术太极!
  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
  吴式太极传奇
  源自杨式、自成一派——吴式太极简史,以外引内、缓慢圆活——吴式太极拳12大习练要领,以意领气——吴式太极拳的行气法,强身健体、祛病养生——吴式太极拳的功效。
  吴式太极基本功法:
  基本手型·主要手法·基本步型·主要步法·基本功练习
  吴式太极基础13式拳拳谱
  套路结构与技术特点详细解析·各式动作分解演练·全套动作演示。 
内容简介
吴式太极拳起初由杨式太极拳创始人杨露禅的弟子全佑在杨式小架的基础上,经过创新和发展而创造出的雏形,后又经全佑之子吴鉴泉改编,而创造出更加柔和规矩的拳架,也就是吴式太极拳。可以说,吴鉴泉先生是吴式太极拳的定型人。
  吴式基础13式拳是在传统吴式太极拳的基础上,经过简化和精炼而改编出来的。它既传承了传统吴式太极拳轻灵圆柔的独特气质,又在编排上独具个性。相对于传统吴式太极拳而言,吴式基础13式拳动作更简单,拳谱更精简,整个套路结构也更精炼合理,整套功架简单实用,易学易练,尤其适合初学者作为吴式太极入门教程来习练。
  【高清DVD教学版,中文简/繁体可选字幕】
吴式太极正宗传人,全国吴式太极拳状元童红云亲授吴式太极基础13式拳,各式动作分解演练、全套动作正面背面完整演示、套路结构与技术特点解析详细。
作者简介
童红云,传统吴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教练员,师从中华武术百杰李秉慈先生。
  武汉体育学院武术系研究生。自幼习武,十岁时人体工队开始专业武术训练,练习刀、枪、剑、棍、太极拳等,多次赴中国香港、台湾以及新加坡等地区进行武术表演。并生攻吴式太极拳十几年
目  录
章 吴式太极传奇
 一、源自杨式、自成一派——吴式太极简史
 二、以外引内、缓慢圆活——吴式太极拳12大习练要领
 三、以意领气——吴式太极拳的行气法
 四、强身健体、祛病养生——吴式太极拳的功效
第二章 吴式太极基本功法
 一、基本手形
  拳、掌、勾
 二、主要手法
  主要拳法:冲拳、栽拳、撇拳
  主要掌法:推掌、掤掌、搂掌、拦掌、云掌、架掌、插掌、挑掌、捋掌
  主要臂法:棚、挤
 三、基本步形
  弓步、虚步、仆步、马步、独立步、丁步、歇步
 四、主要步法
  上步、退步、横开步、扣步、碾步、并步
 五、基本功练习
  桩功练习:无极桩、弓步桩、坐步桩
  腿功练习:压腿、劈腿、蹬腿、行步
第三章 吴式太极基础13式拳拳谱
 太极起势 右揽雀尾 左右搂膝拗步 进步搬拦捶
 右左野马分鬃 退步倒卷肱 右海底针 左闪通背
 撇身捶 搂膝指裆捶 玉女穿梭 正单鞭 合太极势
附:演示者简介
在线试读
章 吴式太极传奇
  一、源白杨式、自成一派
  吴式太极简史
  吴式太极拳由满族人全佑先生(1834—1902)始创。清朝同治年间,杨式太极拳创始人杨露禅(1799—1872)从河北永年县来到北京旗营开始教拳,除其教授的满族王公贵族外,在旗营中得其真传的还有全佑、万春、凌山三人。他们成就后,奉杨露禅之命,拜杨露禅次子杨班侯(1837—1892)为师,实际上仍由杨露禅先生亲自传授。经过数年勤学苦练,三人各有所得,其全佑长柔化、万春得刚劲、凌山善发人。
  之后,全佑在杨式小架的基础上,经过发展、创新、修润,独创了一个新流派。全佑之子吴鉴泉(1870-1942)自幼喜练武功,在父亲的教导下,对太极拳的造诣日益精深。他在慢架中去掉重复和跳跃动作,使拳架更加柔和规矩,成为连绵不断、符合太极阴阳理论的功架,创编出小架子太极拳(又称中架子太极拳),也就是吴式太极拳。可以说,吴鉴泉先生是吴式太极拳的定型人。
  吴式太极拳功架紧凑,松静自然,充分表现出轻灵、圆活和动作连贯的特点。徒手要求立身中正安舒,手法严密,招数多样化,细腻绵柔,守静而不妄动。活步大捋更是机动灵活,粘走两宜。散手则更出神入化,动若江河。此外,吴式太极拳还保留了较多的传统器械项目,如太极剑、太极对剑、太极刀、太极扎四枪等。
  1928年,吴鉴泉先生受上海精武体育会邀请赴上海教拳,1935年创立“鉴泉太极拳社”,并于1939年在上海西藏路青年会建“鉴泉厅”,为吴式太极拳爱好者提供了习武场所。1942年,吴鉴泉先生世以后,上海鉴泉太极拳社社务由其女吴英华(1907—1996)和女婿马岳梁(1901—1998)负责。鉴泉太极拳社现已发展到中国香港、澳门地区及新加坡、菲律宾、美国、加拿大等国家,而且联合国也有太极拳俱乐部教授吴式太极拳。
  吴鉴泉先生去上海后,全佑先生的弟子王茂斋(1862—1940)一直在北京传授吴式太极拳,从上世纪三十年代起就成为了吴式太极拳北方的掌门人,人称“南吴北王”。王茂斋先生弟子很多,主要弟子有彭仁轩、赵铁厂、杨禹廷、刘光斗、王子英、修丕勋、李文杰、王历生、曹幼圃、朱家和等一百多人。杨禹廷(名瑞霖,1887—1982)是王茂斋先生的高足,是当今吴式太极拳继承发扬的代表人之一。杨老师教拳七十多年,一生以此为职业,对传授吴式太极拳做出了卓越贡献。他门人、弟子众多,可谓桃李满天下,其中出名的有赵安祥、王培生、戴玉三、李经梧、王辉璞、孙枫秋、郑时敏、李秉慈和翁福麒等数十人。他在著作《太极拳动作解说》一书中个把现代数学概念纳入了太极拳教学,用八方线确定太极拳方位,使用奇偶数分动教学法,并详细阐述了练好吴式太极拳的三十个问答题。该书是吴式太极拳传遍国内外并将其发扬光大的规范教材。杨禹廷老师因此也被誉为是将吴式太极拳规范化的先驱者。 
  ……
书摘插画
插图

插图

插图

抢先评论了 “吴式太极基础13式拳(附DVD光盘)”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加入购物车

太极拳刀剑杆散手合编

EUR €48.99
加入购物车

太极拳与静坐

EUR €15.99
评分 5.00 / 5
加入购物车

陈式太极拳从零开始

EUR €28.99
加入购物车

郑子太极拳理拳法:郑曼青宗师传人的武学秘宝—摆脱亚健康 修炼身心 博瑞森图书

EUR €53.99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