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0046636丛书名: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
因印刷批次不同,图书封面可能与实际展示有所区别,增值服务也可能会有所不同,以读者收到实物为准。
《中公版·2018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特色一:紧扣考情。《2018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中公版)》以教师资格考试大纲为基础,历年真题为参考依据,深入把握考生备考需求,对主体内容进行了双色设计,并在重要知识点下面加下划线,帮助考生迅速抓住重点。
特色二:特色模块。本书采用特色模块,在文中知识内容的阐述中增设了应试攻略、真题再现、考题预测、知识拓展等内容,在考生学习知识点的同时,能够灵活应用,了解真题的考查形式。这样的设计,能帮助提高考生阅读的效率,快速抓住知识的结构和核心内容,同时能够帮助考生实现准确记忆,将知识点灵活应用。
特色三:增值服务。本书为考生提供专业、细致、全面的售后服务,本书真题均有高清微视频讲解,扫描试题旁的二维码,即可实现在线视频学习。扫描本书封面上的二维码进入教师考试题库,多个板块在线刷题,想练就练。扫描图书封底上的二维码,打开中公教育移动APP,享有考试资讯等服务,随时随地在线学习。
特色四:体系科学。中公教育教师资格考试图书研发团队,根据备考阶段的复习特点,推出了笔试系列教材、历年真题及标准预测试卷系列、高频考点速记系列、考前冲刺试卷系列、面试系列图书等。全方位的为考生的备考、考试保驾护航。
本书*部分音乐学科知识与技能,主要以单项选择题和音乐编创题进行考查,考试侧重于对音乐知识的灵活应用;第二部分教学设计以《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为核心内容,主要以教学设计题进行考查,考试侧重于音乐教师应如何进行教学设计;第三部分教学实施和第四部分教学评价与反思,主要以案例分析题和课例点评题进行考查,考试侧重于分析具体的案例或教学设计课例是否符合课标表求,具有可操作性和可实践性。
同时本书还包括前言、应试攻略、教师资格考试大纲·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等内容,系统的分析了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的历年真题,各类题型的分值分布,以及各类题型考查的内容和方式,引导学生在学习知识点的同时,了解考试考情,更有利于灵活应用各知识点。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
考点聚焦
节基础乐理
考点梳理
一、音与音高
二、谱号与谱表
三、节奏与节拍
四、音程
五、和弦
六、乐谱上常用记号
七、调式、调性和调式音阶
八、西洋大小调式
九、中国民族调式
十、转调
十一、移调
十二、分析调式
十三、调式的特殊情况
第二节和声
考点梳理
一、四部和声
二、记谱写作与和弦标记
三、和弦连接方法
四、声部进行
五、三和弦
六、七和弦
七、终止四六和弦
八、为旋律配和声
第三节曲式分析
考点梳理
一、曲式的相关概念
二、一部曲式
三、单二部曲式
四、单三部曲式
五、复三部曲式
六、变奏曲式
七、回旋曲式
八、奏鸣曲式
第四节复调音乐
考点梳理
一、复调音乐概述
二、卡农
三、赋格
四、模仿式复调
能力提升训练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
考点聚焦
节歌曲创作
考点梳理
一、歌曲的题材和体裁
二、旋律与歌词的关系
三、歌曲的旋律进行与节奏表现特点
四、歌曲的主题写作
五、歌曲的副歌
六、歌曲的前奏、间奏与尾声
第二节伴奏编配
考点梳理
一、钢琴即兴伴奏编配
二、器乐编配
第三节声乐基础
考点梳理
一、人声的分类与特点
二、唱法分类
三、歌唱教学法
四、歌唱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第四节合唱与指挥
考点梳理
一、合唱
二、指挥
能力提升训练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
考点聚焦
节中国音乐史
考点梳理
一、先秦时期音乐
二、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音乐
三、隋唐时期音乐
四、宋元时期音乐
五、明清时期音乐
六、近代时期音乐
七、现代时期音乐
第二节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史
考点梳理
一、民族民间音乐概述
二、民间歌曲
三、民间舞蹈音乐
四、民间说唱音乐
五、民间戏曲音乐
六、器乐与乐种
第三节西方音乐史
考点梳理
一、古希腊与中世纪时期音乐
二、文艺复兴时期音乐
三、巴洛克时期音乐
四、古典主义时期音乐
五、浪漫主义时期音乐
六、20世纪音乐
第四节世界民族民间音乐
考点梳理
一、非洲音乐
二、亚洲音乐
三、美洲音乐
四、欧洲音乐
能力提升训练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
考点聚焦
节中国音乐名曲赏析
考点梳理
一、中国古代音乐名曲赏析
二、中国近代音乐名曲赏析
三、中国现代音乐名曲赏析
第二节西方音乐名曲赏析
考点梳理
一、巴洛克时期音乐名曲赏析
二、古典主义时期音乐名曲赏析
三、浪漫主义时期音乐名曲赏析
四、民族乐派音乐名曲赏析
五、印象主义音乐名曲赏析
六、20世纪音乐名曲赏析
第三节世界民族民间音乐名曲赏析
考点梳理
一、亚洲民族民间音乐名曲赏析
二、非洲民族民间音乐名曲赏析
三、美洲民族民间音乐名曲赏析
四、欧洲民族民间音乐名曲赏析
能力提升训练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
考点聚焦
节音乐的形式
考点梳理
一、音乐的构成
二、音乐的存在方式
第二节音乐的内容
考点梳理
一、音乐内容的含义
二、音乐的音乐性内容
三、音乐的非音乐性内容
第三节音乐鉴赏
考点梳理
一、音乐鉴赏概述
二、音乐鉴赏的审美心理
三、音乐鉴赏的审美过程
四、音乐美
五、音乐美学观
能力提升训练
第二部分教学设计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
考点聚焦
节前言
考点梳理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第二节课程目标
考点梳理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过程与方法
三、知识与技能
第三节课程设计思路
考点梳理
一、关于模块的设置
二、关于学分的设置
三、学生选课及不同模块的实施
第四节内容标准
考点梳理
一、音乐鉴赏
二、唱歌
三、演奏
四、创作
五、音乐与舞蹈
六、音乐与戏剧表演
第五节实施建议
考点梳理
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三、教科书编写建议
四、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
能力提升训练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
考点聚焦
节音乐教学目标
考点梳理
一、分析教学对象
二、音乐三维教学目标
三、确立音乐教学目标的原则
四、音乐教学目标的表述要求
第二节音乐教学重难点
考点梳理
一、音乐教学重点
二、音乐教学难点
能力提升训练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
考点聚焦
节音乐教学原则
考点梳理
一、愉悦性原则
二、情感性原则
三、实践性原则
四、形象性原则
五、音乐性原则
六、创造性原则
第二节音乐教学过程
考点梳理
一、音乐教学过程概述
二、音乐教学过程涉及的四要素
三、音乐教学过程应注意的问题
四、音乐教学过程的分类
能力提升训练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
考点聚焦
节世界著名音乐教学法
考点梳理
一、达尔克罗兹教学法
二、奥尔夫教学法
三、柯达伊教学法
四、铃木教学法
五、美国综合音乐感教学法
六、教育哲学观
第二节常用音乐教学方法
考点梳理
一、体验性音乐教学法
二、实践性音乐教学法
三、语言性音乐教学法
四、探究性音乐教学法
五、合作性音乐教学法
能力提升训练
示例一
示例二
第三部分教学实施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
考点聚焦
节音乐教学组织与常规
考点梳理
一、导课的组织
二、内容的组织
三、结课的组织
四、音乐教学常规
第二节音乐教学生成与调控
考点梳理
一、音乐教学生成
二、音乐教学调控
能力提升训练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
考点聚焦
节创设音乐教学情境
考点梳理
一、音乐教学情境的作用
二、语言创设情境
三、环境创设情境
四、多媒体创设情境
第二节重视音乐体验
考点梳理
一、音乐情感体验
二、音乐音响体验
三、音乐行为体验
四、音乐内心体验
第三节课堂讨论与教育合作
考点梳理
一、课堂讨论
二、教育合作
第四节比较式教学
考点梳理
一、音乐比较教学的特点
二、音乐比较教学的方法
第五节发现探究式教学
考点梳理
一、发现探究式教学的提升
二、发现探究式教学的特点
第六节关注学科综合
考点梳理
一、音乐的学科综合
二、学科综合突出的重点
三、音乐与舞蹈的综合
四、音乐与戏剧表演的综合
能力提升训练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
考点聚焦
节现代教育技术概述
考点梳理
一、现代教育技术的类型
二、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
三、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
第二节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考点梳理
一、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策略
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原则
三、现代教育技术应用需注意的问题
四、现代教育技术在高中音乐各模块的应用
能力提升训练
第四部分教学评价与反思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
考点聚焦
节教学评价概述
考点梳理
一、教学评价的依据
二、教学评价的原则
三、教学评价的意义
四、教学评价的功能
第二节教学评价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考点梳理
一、教学评价的特点
二、教学评价的发展趋势
第三节音乐教学评价的方法
考点梳理
一、评价学生的方法
二、评价教师的方法
能力提升训练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
考点聚焦
节教学反思概述
考点梳理
一、教学反思的概念
二、教学反思的内容
三、教学反思的过程
四、教学反思的功能
第二节教学反思的方法
考点梳理
一、课中反思
二、课后反思
三、即时反思
四、合作反思
能力提升训练
全国教师资格证统考辅导课程
中公教育·全国分部一览表
音乐学科知识与技能
重点导读与备考方略
掌握音乐学科专业知识、理论和技能,熟悉音乐学科发展历史、相关文化知识及舞蹈、戏剧等姊妹艺术,了解我国和世界多民族音乐文化,了解世界先进音乐教育体系,具备相关的音乐美学知识,关注音乐学科发展动态。全面系统地学习掌握音乐专业知识。
在历年考试中,音乐学科知识与技能都是考查的重点,基础乐理、和声、曲式分析、歌曲创作和器乐编配是考查的难点,多以音乐编创题、音乐作品分析题的形式考查。乐理知识、中外音乐史、中外名曲赏析、声乐、合唱与指挥、音乐美学基础多以单选题的形式出现。
部分详细讲述了音乐学科知识与技能,旨在帮助考生建立完善的知识结构,分为五章:
·音乐基本理论
·音乐创编与合唱指挥
·中外音乐史
·中外音乐名曲赏析
·音乐美学基础
掌握和运用与高中音乐教学密切相关的乐理、视唱练耳、和声、复调、曲式与作品分析、歌曲作法等音乐学科专业知识、理论与技能。
本章知识在历年考试中,多以单选题形式出现。在历年考试中,节奏、节拍、音程、和弦、调式、装饰音是考查重点。和声、曲式和复调常常以集合的形式考察,所以考生备考时应以理解、应用为主。
节基础乐理
一、音与音高
(一)音与音的性质
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物体有规则振动产生的音叫乐音,物体不规则振动产生的音叫噪音。
乐音有音长、音高、音量、音色四种特性。
音长,指音的长短,它是由发音体振动持续的时值来决定的。振动持续的时值越长,音越长;反之,持续的时值越短,音则越短。
音高,指音的高低,它是由发音体振动的频率(每秒钟振动的次数)来决定的,振动的频率快,音则高;反之,频率慢,音则低。
音量,指音的强弱,它是由发音体振动的幅度大小来决定的。振幅大,音则强;反之,振幅小,音则弱。
音色,指音的色彩,它是由发音体振动的方式、形状、成分及发音体的品质等因素来决定的。
(二)乐音体系、音列与音级
体现乐音之间相互关系并构成音乐结构基础的体系,叫作乐音体系。音乐中所用的乐音素材的相互关系,可以概括为音律、音阶、调式、调性等,而乐音体系则是包括所有这些内容的总和。
乐音按照上行或下行(音高次序)排列起来,叫作音列。
乐音体系中的各音叫作音级。在大小调体系中,七个具有独立名称的音级叫作基本音级;升高或降低基本音级而得来的音,叫变化音级。
(三)音名与唱名
乐音体系中各音级的名称叫作音名,用C、D、E、F、G、A、B表示。音名不同于唱名,唱名是方便唱谱而采用的名称,用do、re、mi、fa、sol、la、si表示。
(四)音组
为了区分音名相同而音高不同的各音,便产生了音的分组,即音组。
钢琴共分为九组,包括七个完整组,两个不完整组。钢琴中央的一组,叫作小字一组,从小字一组往高音部分,依次为:小字二组、小字三组、小字四组、小字五组。小字组的音名均用小写字母标记,并在字母右上方加注相应数字表明其所属的组别,例如,c1、c2、c3、c4;从小字一组往低音部分,依次为:小字组、大字组、大字一组、大字二组。大字组的音名均用大写字母标记,并在字母右下方加注相应的数字表明其所属的组别,例如,A、A1、A2。
(五)变音记号
用来表示升高或降低基本音级的记号叫作变音记号。变音记号有五种:升记号(),表示将基本音级升高半音;降记号(),表示将基本音级降低半音;重升记号(),表示将基本音级升高一个全音;重降记号(),表示将基本音级降低一个全音;还原记号()表示将已经升高或降低的音还原。
(六)半音、全音与等音
1.自然半音与变化半音
由相邻的两个音级构成的半音是自然半音。其特征是:两个音级是不同的音名或隔开一个音级。如:B—C、C—D、G—A、D—E等。
由同一音级构成的半音或隔开一个音级构成的半音是变化半音。其特征是:两个音级是相同的音名。如:F—F、C—C、D—D、E—E等。
2.自然全音与变化全音
由相邻两个音级构成的全音是自然全音。其特征是:两个音级是不同的音名。如:F—G、E—F、F—G、B—C等。
由同一音级或隔开一个音级构成的全音是变化全音。其特征是:两个音级是相同的音名,或是相隔的两个不同的音名。如:C—C、D—D、E—E、D—F等。
3.等音
名称和记法不同,而音高相同的音,称为同音异名,又称等音。
图1-1-1-1等音
(七)音符时值
1.音符
音符是记录乐音及其时值长短的符号。
表1-1-1-1五线谱音符的时值
2.休止符
休止符是记录音的间断的符号。
表1-1-1-2五线谱休止符的时值
3.延长时值
除了基本的音符时值外,还有一些增长时值的补充符号。
(1)附点
附点是记在音符右边的用以增长原有音符时值的小圆点。一个附点是单附点,增长原有音符时值的一半;两个附点是复附点,增长原有音符时值的四分之三。如下谱例:
三重附点增长原有音符时值的八分之七,但一般很少使用。通常情况下“附点”多指单附点。在音乐中加入附点节奏会改变音乐原有的强弱规律,带来不同的律动感。
(2)连音线
相邻的两个或几个音高相同的音符,用弧线将两个符头连起来,表示时值相加的总和。相同音高的音连续出现时,应该分别记写连音线。如下谱例:
二、谱号与谱表
(一)谱号
1.高音谱号
高音谱号图形是从拉丁字母“G”演变而来的,写法从第二线起笔开始写,表明第二线的音名为G,实际音高是g1,所以又名G谱号。
2.低音谱号
低音谱号图形是从拉丁字母“F”演变而来的,谱号的原点在第四线上,表明第四线的音名为F,实际音高是f,所以又名F谱号。
3.中音谱号
(1)常见的中音谱号两条弧线相交于第三线上。中音谱号图形是从拉丁字母“C”演变而来的,表明弧线相交的线为音名是C,实际音高是c1,所以又名C谱号。
(2)如果两条弧线相交于其他线或间上,是次中音谱号。以弧线相交于第四线的次中音谱号为例,第四线音名是C,实际音高是c1。
(二)谱表
记写有谱号的五线谱称为谱表,分为单谱表与联合谱表。
上文所展示的均为单谱表。记有G谱号的谱表称为G谱表或高音谱表。记有F谱号的谱表称为F谱表或低音谱表。记有C谱号的谱表称为C谱表或中音谱表。
联合谱表由两行或两行以上的单谱表组成,它又分为花线大谱表、直线大谱表、三行联合谱表、四行联合谱表以及多于四行的联合谱表等。
常用的是由G谱号和F谱号用花括号连起来的大谱表,多用于钢琴、竖琴、手风琴、扬琴等。如下谱例:
三、节奏与节拍
(一)节奏和节拍的基本概念
节奏:长音和短音有规律地组合在一起。
节拍:相同时值的强拍和弱拍有规律地循环出现。节拍是用强弱关系来组织音乐的。
小节:在乐曲中,由一个强拍到下一个强拍之间的部分称为一小节,小节与小节之间用短竖线(小节线)隔开。
(二)拍子和拍号
1.拍子和拍号
用某种固定时值的音符表示节拍的单位,称为“拍”,较常见的是以四分音符或八分音符为一拍。将“拍”按一定的强弱关系组织起来,叫作“拍子”。
表示拍子的记号,叫作拍号。拍号记在谱号和调号后面,用分数表示,分子表示每小节的拍数,分母表示单位拍音符的时值。
表1-1-1-3拍子和拍号
2.拍子的强弱规律
每小节的拍是强拍,也叫重拍。小节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强拍时,其他的强拍则称为次强拍。小节中其余的单位拍,都是弱拍。
强拍和弱拍都有强位和弱位。强拍的前半拍是强拍的强位,后半拍是强拍的弱位;而弱拍的前半拍是弱拍的强位,后半拍是弱拍的弱位。
表1-1-1-4拍子的强弱规律
3.板和眼
在我国民间音乐中,是用“板”“眼”来标记节拍和拍子的。“板”表示强拍,“眼”表示弱拍和次强拍。例如:二拍子叫作一板一眼,三拍子叫作一板二眼,另外还有八拍子叫作加赠板一板三眼。一拍子的叫作有板无眼,眼又分为头眼、二眼、中眼、末眼等。另外,还有一种速度缓慢节奏不规则的自由节拍,叫作散板,记谱符号用“サ”来表示。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