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email protected]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首页文化文化随笔文化忆往集(第二辑)

文化忆往集(第二辑)

留存重庆历史记忆,传递本土文化信息

作者:重庆文化研究院编;刘德奉主编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01月 

ISBN: 9787229137472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36.99

类别: 文化随笔 SKU:5d845c065f98491045412f16 库存: 有现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29137472

编辑推荐

     书稿内容充满温情,记录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重庆文化的发展,和那些为重庆文化艺术作出贡献的一群人的文苑轶事,旨在感恩老一辈艺术家的引领和传帮带,和勉励青年文化艺术工作者们学习奋进。本书对于深入认识重庆文化内涵,深刻研究重庆人文精神,积极萃取重庆文化时代价值,传承各地优秀传统文化有重要意义,对开展历史文化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有较高价值

 

内容简介

    为了更好地整理、保存和弘扬重庆本地文化,2015年,重庆市文化委员会主持实施了“重庆文化艺术历史记录工程”。其中,对重庆本地文化名人口述历史的收集整理,正是该工程的一个重要方面。鉴于此,《文化以往集》项目应运而生。

    作为该项目的第二辑,本书选择了十多名来自重庆市文委直属单位的老文化专家、老艺术家作为收集对象,对他们口述的历史进行了整理,内容涵盖他们的生平事迹、学术(艺术)成就、社会评价、感人故事,他们对传统巴渝文化的评论和追忆等方面。全书共收录文章45篇,分为三个部分,约280千字。大部分文章为作者口述他人记录,部分为作者自己撰写。

作者简介

     本书由重庆市文化研究院编,其中本书主编为刘德奉,1963年出生,重庆市长寿区人。1989年毕业于陕西工商学院,一级文学创作,重庆市文化研究院院长,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市散文学会副会长。
目  录

“重庆文化艺术记忆工程”总说…………………………………001

阅读记忆——《文化忆往集》(第二辑)序/刘德奉………… 001

编

敦煌文献在重庆/张蕾蕾………………………………………003

重庆大礼堂的总设计师/殷恕…………………………………007

大足石刻申报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亲历记/郭相颖…………019

重庆市曲艺团建团回忆/金锐…………………………………042

国立艺专在重庆/姜孝德………………………………………045

1985 年“重庆雾季艺术节”举办始末/陈朝正…………………057

白帝城上的一次群星聚会/赵贵林……………………………061

忆南美访演/周昌容……………………………………………067

从重庆画院的几次搬迁说起/杨昌海…………………………069

再见“水文站”——翻模白鹤梁枯水题刻/张光敏……………072

回荡在荷兰艺术节的中国之歌——记重庆市川剧院2015 年

荷兰之旅/冯甜甜……………………………………………078

璧山汉代画像石棺发现散记/蓝开衡…………………………083

“芳草地”的思想/刘江生………………………………………090

界石儿歌的发展历程/卢光顺…………………………………096

巴金与“民国路”/阿蛮…………………………………………103

郭沫若在重庆/张正霞…………………………………………108

回忆在重庆市京剧团学生训练班的日子/陈家庆……………133

当你坠入黑暗,艺术开始现身——记川美黄桷坪“每周一锅”/

肖钢……………………………………………………………141

中山四路的重庆往事/舒莺……………………………………151

邹容公园的来历/邓义胜………………………………………159

宝顶香会回忆录/李传授………………………………………167

忆磁器口的毛血旺/权小芹……………………………………179

忆重庆的吊脚楼/黄英…………………………………………183

重庆五十中往事/漆福昌………………………………………188

傅本娴撰写《李际科传》杂记/郭久麟…………………………194

《乔老爷奇遇》的奇遇/曾祥明…………………………………197

重庆英模兄妹的诗意文化人生/陈先学………………………201

我心中的金紫门/芶世阳………………………………………209

第三编

忆师三章/傅德岷………………………………………………215

忆和苏葆桢先生在京城的一件“趣”事/周顺恺………………226

博学·睿智·平易的学者——记傅德岷先生/刘德奉…………228

我的歌剧情缘/张颖……………………………………………232

我的版画求索之路/杨力斌……………………………………235

怀念万宪/张孔华………………………………………………246

痛失良师——悼念土家族先生孙因先生/向笔群……………249

王敏和她的綦江民间文艺/熊勇………………………………254

云淡风轻虚怀若谷——追忆著名史学家书法家徐文彬/

赖永勤…………………………………………………………260

京剧大家巴渝星空——记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沈福存先生/

邹俊星……………………………………………………………262

挥之不去的京剧情愫——记厉彦芝老师的育人和琴艺/戴祖贵

…………………………………………………………………270

刻刀向木写人生——访画家朱宣咸/春秋……………………277

艺缘情缘川剧缘/李奎光………………………………………289

书法史研两齐辉——追忆王纲先生/陈鱼乐…………………298

一把让蛙重生的刀——记柯愈勄先生的木雕艺术/周冠宇…305

前  言

重庆文化艺术历史记录工程总说

经过一年时间的反复策划与精心论证,2015年7月,重庆市文化委员会决定在文化系统开展“重庆文化艺术历史记录工程”(以下简称“工程”),该“工程”包括三大部分内容。一是文化艺术记忆抢救。其中包括三个方面:文化艺术名家记忆收集整理,文化艺术“口述历史”征集,文化艺术作品数字化。对于文化艺术名家记忆收集整理。每年计划选择10名老文化专家、老艺术家作为收集整理对象。在批的评审过程中,即2015年这一批,因为收集整理的对象太多,考虑到年龄过大等因素,后确定了15名作为批的抢救性记录对象。2016年第二批,考虑到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又确定了29名。到目前为止共计44名。这项工作将对他们的生平事迹、学术(艺术)成就、社会评价、感人故事等方面,通过视频资料、图片文字资料方式收集整理,为每人制作一部二十分钟时间的专题片,出版一本6到8万字的传记性著作。专题片将由重庆市文化艺术研究院拍摄制作,在相关传播平台上播出。传记将形成《重庆文化艺术记忆丛书》,由重庆出版社陆续出版。其入选条件系市文化委委属单位的专家、学者,年满70岁以上,并且具有突出贡献,或者较大的影响力。对于文化艺术“口述历史”征集。主要收集一些关于重庆文化艺术发展历程中的重大事件、重要活动、重要人物、行业发展等为主题的回忆文章,既可一事一文,也可一人一文。既可自己写作,也可口述他人记录。灵活多样,形式不拘。然后通过各种报刊、网络载体发表传播,特别是重庆市文化委委属系统的10余种杂志作为宣传主阵地。重庆市文化艺术研究院编辑《重庆市文化委员会委属单位发展简史》,由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重庆市文化艺术研究院连续编辑出版《文化忆往集》,由重庆出版社出版,辑将于近日出版发行。对于文化艺术作品数字化工作。即将委属单位在工作和活动中生产的各种文化艺术产品,如剧本、歌曲、书法、美术、摄影、影视作品、研究成果,以及开展的各种文化艺术活动形成的文字、图片、视频资料等,通过艺术档案建设、数字化平台建设等形式,收集整理,传播交流。二是文化单位文化艺术史馆(室)建设。即以各个委属单位为主体,利用所在工作单位和社会服务阵地,建设各个单位的史馆(室),展现自己的文化艺术发展历史和主要工作成就,这既是一个良好的社会宣传平台,也是一个很好的自我发展文脉保存。史馆(室)建设将以回顾历史、关注当下、展望未来为主题,采取文字、图上、实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到目前,有的单位已经建成开放,有的正在实施之中。这些单位的史馆(室)建设是重庆文化本体建设的重要内容,也将是重庆文化快速发展中点亮的又一批文化星星,它将长长的闪耀在重庆文化的高天昊空。三是文化艺术档案馆建设。重庆市文化委决定以重庆市文化艺术研究院为基础,设立重庆市艺术档案馆,履行全市的艺术档案建设规划、业务指导、资料收集、专业保存、国家收藏、专业整理、专业培训、开发利用、展览交流等职能。该馆将以重庆地区的历史文化艺术资料、重大文化艺术活动、重要人物资料收集为主,面向全社会广泛征集。到目前为止,已经建起了专业性的艺术档案室,购置了密集柜、恒温恒湿设备,引进了媒资库、艺术档案管理等数据管理系统,收集了各种艺术档案资料:图书资料38900余册(包括清代、民国至现代的川剧老剧本以及老艺术家珍藏的图书资料等),手稿135册55000余页,纸质资料398份,光盘128张,图片54850张,音频1375小时 ,视频1560小时,实物850余件,为重庆地区的文化艺术资料保存、专业研究、开发利用提供了初步的平台。各委属单位也在完善艺术档案室,专事收集保存本单位的艺术档案。

这项“工程”将是一个长期的系统性工作,重庆市文化委员会积极加强领导,确保工作落实。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在重庆市文化艺术研究院设立了办公室,专门负责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工作实施。同时,还设立了专家工作小组,负责方案审定和重要内容审查。“工程”实施以来,领导小组多次审定总体方案,多次召开动员部署会、工作推进会、专题调研会。专家组多次评审“文化艺术名家”抢救性记录名单、相关工作方案。各委属单位高度重视,积极开展工作,整体工作实施顺利。

新中国成立以来,重庆文化得到了长足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生产出了一大批文化艺术优秀作品,举办了一系列文化艺术活动,经历了一系列重大文化艺术发展事件,涌现出了一大批文化艺术名家,我们通过文字、图片、视频、实物资料等形式,通过专题片、图书出版、陈列室、艺术档案建设、数字化保存传播等载体,收集、整理、再现重庆文化艺术发展的部分历程,将对积淀重庆文化,延续重庆文脉起到积极作用。

该“工程”实施以来,得到了重庆市文化委员会领导、机关各处室、委属各单位的大力支持,得到了全社会文化工作者的大力支持,得到了重庆出版社、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在重庆市文化艺术研究院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已经取得了良好的开端,并有了初步的成效。但是,这项“工程”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我们仅仅只是迈开了步子,收获了初春时节的果实,还有很长的路需要我们去跋涉,还有更加丰富的文化需要我们去挖掘整理,还有更具分量的文化成果等着我们去收获。

如果是一项建筑性工程,它将会在一定时间内完工,而“重庆文化艺术历史记录工程”如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一样,是一项永久性的工程,我们将站在文化发展的高峰,鸟瞰重庆文化的发展,背负文化发展的重任,用一种满腔的热忱,坚定不移地推进“工程”实施,为重庆的文化发展不辱使命,努力前行。

由于工作能力和水平有限,在实施此项“工程”中将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敬请专家、学者、读者批评指正。

重庆市文化艺术研究院

“重庆文化艺术历史记录工程”办公室

抢先评论了 “文化忆往集(第二辑)”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加入购物车

书坊寻踪:私家古旧书店之旅(芷兰斋书店寻访三部曲)

EUR €64.97
加入购物车

寻人不遇

EUR €30.99
加入购物车

北京法源寺

EUR €25.99
评分 5.00 / 5
加入购物车

禅的行囊

EUR €30.99
评分 5.00 / 5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