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email protected]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首页文化传统文化她与家——今天如何做女儿

她与家——今天如何做女儿

作者:许晓青 李明臻 出版社:学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03月 

ISBN: 9787548614913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24.99

类别: 传统文化 SKU:5d845c8e5f98491045412fbf 库存: 有现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8614913

编辑推荐

社区教育是社会发展和时代变革的产物。在社区中,家庭关系是一个很难着手的问题,和谐稳定的家庭关系需要家庭成员自身来调节。在社区教育中,积极开展女性教育,帮助女性更好的处理在家庭中身份的转变,才能全面促进社区关系的稳定发展。

而女儿在家庭生活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是每个女性必经的阶段,本书的出版对每个女儿都很有意义。

 

内容简介
本书是“她与家系列”丛书中的一本,围绕“今天如何做女儿”的主题,探讨女儿与父母如何相处,女儿与长辈如何一起更好地生活,女儿与父母异地怎么办,女儿与长辈如何养育好下一代,女儿如何赡养好老人,新时代如何做好女儿等问题,具有时代意义,问题针对性很强,对现代家庭生活中如何做好女儿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作者简介
许晓青,1977年生,历史学硕士,2003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近现代史专业。2003年至今,任中国新闻社上海分社记者。曾参加邓小平诞辰百年,抗日战争六十周年,连、宋大陆行,两岸菁英论坛、李敖文化之旅、汪道涵先生逝世等系列报道。2005年5月-6月,赴台湾驻点采访。2004年、2005年先后获上海市女性题材新闻评选铜奖、银奖。作品《“电脑神童”难忘邓公一句话》获第十四届上海新闻奖三等奖。2009年起,在新华社上海分社工作。对外新闻采访室 主任记者。2014年9月,获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目  录

总序 / 1

第一章 我的青春如何安放? / 1

故事1 妈妈是一面镜子,让女儿照见自己 / 3

故事2 那些事,怎么说出口? / 6

故事3 18岁的我,手握着人生的选择键 / 17

故事4 再见,老爸老妈 / 29

第二章 同城 / 异地:女儿的辛苦 / 39

故事1 同城派:同一屋檐下,你审美疲劳吗? / 41

故事2 异地派:每一次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 55

第三章 我们是彼此事业的“加油站” / 69

故事1 “穷爸爸”“富爸爸”,能帮女儿找工作的就是

好爸爸? / 71

故事2 “女承父业”并不一定是最优解 / 86

第四章 如何与长辈一起养育下一代 / 99

故事1 离开产房,我终于长大了 / 101

故事2 不被祝福的我们,如何赢得老人信赖 / 114

故事3 爸爸妈妈教会我,如何当好单亲妈妈 / 126

第五章 女儿还是全家养老的主力军吗? / 139

故事1 养父母,养公婆,养老公?都是做梦! / 141

故事2 假如给我3天 / 148

故事3 不是女儿,胜似女儿 / 155

故事4 警惕!“啃老”也有新花样 / 160

故事5 老人有老人的活法,我低估了我的父亲 / 166

第六章 生命的“最后十公里”,女儿如何

陪伴? / 171

故事1 骗子的手伸向急于尽孝的女儿 / 173

故事2 “养生”:女儿与爸妈的最囧话题 / 178

故事3 人生最后那点事,女儿如何跟爸妈说? / 184

第七章 网络社交新时代,如何做个好女儿? / 191

故事1 爱你,从“点赞”开始 / 193

故事2 “0.88”惹怒丈母娘?当好“夹心女 儿”

才是本事! / 198

故事3 “那个晒丝巾的大妈,不是我妈!” / 204

结语 未来女儿写给未来父母的一封信 / 209

前  言

总 序

电视剧《那年花开月正圆》,既好看又充满正能量,第七十二集的重头戏是办女子学堂。由孙俪扮演的周莹说了一段话,十分经典:“让女孩子接受教育,其实比男孩子受教育更重要。一个男孩有知识有见地,那不过是他一人得利;而女孩都会成为母亲,成为一个家庭的主心骨,甚至是一个家族的支撑,那她一人的知识见地,那就是全家之福,甚至是全民族之福。”

的确,母亲对子女的影响力要比父亲大得多。我国著名儿童教育专家陈鹤琴先生认为,父母与儿童的关系,分别地讲述起来,母亲和儿童更加亲密。因此,母亲教育和儿童教育的相关度也格外高。儿童在没有出世前十个月,早已受着母亲的体质和性情脾气的影响,出世以后一两年中间,无时不在母亲的怀抱,母亲的一举一动,都可以优先地影印入儿童的脑海,成为极深刻的印象。陈鹤琴先生强调:“母亲如果受过良好的教育,她的习惯行动自然也就良好,在日常生活中间,她的儿童就会随时随处受到一种无形的良好教育;反而言之,如果母亲的习惯行动不好,她的儿童就随时随处受到种种不良的影响。俗语说得好,‘先入为主’,‘根深蒂固’,母亲教育与儿童教育的关系,也就可想而知了。”

晚清民国时期的印光大师更是强调了母教的作用:“印光常谓治国平天下之权,女人家操得一大半。良以家庭之中,主持家政者,多为女人,男人多持外务。其母若贤,子女在家中,耳濡目染,皆受其母之教导,影响所及,其益非鲜。”“人之初生,资于母者独厚,故须有贤母方有贤人。而贤母必从贤女始。是以欲天下太平,必由教儿女始。而教女比教子更为要紧。以女人有相夫教子之天职,自古圣贤,均资于贤母,况碌碌庸人乎。若无贤女,则无贤妻贤母矣。既非贤妻贤母,则相者教者,皆成就其恶,皆阻止其善也。”“以孟子之贤,尚须其母三迁,严加管束而成,况平庸者乎? 以治国平天下之要道,在于家庭教育。而家庭教育,母任多半。以在胎禀其气,生后视其仪,受其教,故成贤善,此不现形迹而致太平之要务,惜各界伟人,多未见及。愿女界英贤,于此语各注意焉。”

印光大师专门解释了“太太”二字的含义。“世俗皆称妇人曰‘太太’,须知‘太太’二字之意义甚尊大。查‘太太’二字之渊源,远起周代,以太姜、太任、太姒,皆是女中圣人,皆能相夫教子。太姜生泰伯、仲雍、季历三圣人。太任生文王。太姒生武王、周公。此祖孙三代女圣人,生祖孙三代数圣人,为千古最盛之治。后世称女人为‘太太’者,盖以其人比三太焉。由此观之,‘太太’为至尊无上之称呼。女子须有三太之德,方不负此尊称。甚愿现在女英贤,实行相夫教子之事,俾所生子女,皆成贤善,庶不负此优崇之称号焉。”

可见,母亲在子女成长中的作用极为重要。毛泽东和朱德之所以能心有百姓,胸怀宽广,与其母亲的身教言传是分不开的。毛泽东的母亲文七妹1919 年在长沙去世,终年53 岁,毛泽东专门写了一篇《祭母文》,追述了母亲的“盛德”:“吾母高风,首推博爱。远近亲疏,一皆覆载。恺恻慈祥,感动庶汇。爱力所及,原本真诚。不作诳言,不存欺心。”“洁净之风,传遍戚里。不染一尘,身心表里。五德荦荦,乃其大端。”朱德的母亲钟氏1944年以86 岁高龄辞世,朱德写下了《母亲的回忆》,发表在1944 年4 月5 日延安出版的《解放日报》上。“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虽到老年,仍然热爱生产。”“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走上以后的革命道路。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

习近平同志强调:“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重视亲情。家和万事兴、天伦之乐、尊老爱幼、贤妻良母、相夫教子、勤俭持家等,都体现了中国人的这种观

念。”关于“相夫教子”,印光大师说:“女人家以相夫教子为天职。相,助也。助成夫德,善教儿女。令其皆为贤人善人,此女人家之职分也。”特别是“教子”,母亲的言行至关紧要,往往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习近平同志说过:“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画荻教子讲的就是这样的故事。我从小就看我妈妈给我买的小人书《岳飞传》,有十几本,其中一本就是讲‘岳母刺字’,精忠报国在我脑海中留下的印象很深。”

所以,母亲的责任重大,有人认为,母亲对子女成长的影响占据80%。母教不好,后果严重。我从小就听长辈讲一个故事。有一个男子因盗窃杀人被判死刑,临刑前,他要求跟母亲见一面。见面的时候,他突然对其母亲说:“你将耳朵凑过来,我要跟你说句悄悄话。”那位母亲就将耳朵凑到了儿子的嘴边。谁知这位儿子一句话没说,上去死死咬住了母亲的耳朵,硬是将耳朵咬掉了半个。儿子恶狠狠地对母亲说:“如果我当初小偷小摸时,你揍我、管我,我就不会一步一步走向犯罪。今天这个结果,都是你一手造成的!”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无法探寻,因为长辈也是听来的。但是这个故事却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母亲是影响孩子一生的关键。

网上曾经疯传一篇小孩子写的作文《我的妈妈》。“我的妈妈不上班,平时就喜欢打牌和看脑残的电视剧,一边看还一边骂,有时候也跟着哭。她什么事也做不好,做的饭超级难吃,家里乱七八糟的,到处不干净。”“她明明什么都做不好,一天到晚光知道玩儿,还天天叫累,说都是为了我,快把她累死了。和我一起玩的同学,小青的妈妈会开车,她不会;小林的妈妈会陪着小林一起打乒乓球,她不会;小宇的妈妈会画画;瑶瑶的妈妈做的衣服可好看了。我都羡慕死了,可是她什么都不会。我觉得,我的妈妈就是个没用的中年妇女。”

这个母亲是不合格的,这个孩子的价值观也有点偏。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所以,严重的问题是教育父母。“怎么做父亲”需要重新学习,而“怎么做母亲”更须从小培养。印光大师说过:“教女一事,重于教子多多矣。”“有贤女,则有贤妻贤母矣。有贤妻贤母,则其夫其子女之不贤者,盖亦鲜矣。”古代社会,男耕女织,现代社会,男女平等。男女平等的实质是权利的平等、地位的平等、机会的平等。强调男女平等,并不否定男女之间的分工,在子女教育中应突出母亲的关键作用。优秀的母教,是中国未来之希望,“她与家”这一课题更应得到关注。

王伯军

上海开放大学副校长、上海市学习型社会建设

服务指导中心副主任

抢先评论了 “她与家——今天如何做女儿”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加入购物车

故宫院长说故宫 图文并茂 全彩精装

EUR €43.99
加入购物车

诗经(中华国学经典精粹·诗词文论必读本)

EUR €12.99
阅读更多
缺货

四库全书总目汇订(典藏本)(全十一册)

EUR €816.89
加入购物车

资治通鉴(全18册)(传世经典 文白对照)

EUR €558.82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