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大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6903163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前我国社会建设的一大重要任务。我国又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因此,民族团结成为了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一环。《中华民族大家庭知识读本系列丛书》是一套文史知识读本。本书为其中一册,主要介绍了我国侗族的起源、发展历史、宗教信仰与民俗文化,节日礼仪,以及相关的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等。
了解侗族,就从本书开始!
侗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居住区主要在贵州、湖南和广西的交界处,湖北恩施也有部分侗族。侗族人口总数为296万人。侗族在老挝也有一个分支,叫“康族”。
本书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知识读本”系列丛书之一,简要介绍了有关侗族的文化历史知识。
本书内容丰富,语言通俗易懂,知识性、可读性很强,适合广大读者阅读。
章 侗族概述
一、侗族的基本概况
(一)侗族及其由来
(二)侗族的人口发展及主要分布
二、侗族的生产与生活形态
(一)侗族的生产形态
(二)侗族的生活形态
第二章 侗族的历史沿革
一、侗族的族称与族源
(一)族称
(二)族源
二、原始社会的侗族
(一)经济状况
(二)社会组织
三、封建社会初期
(一)建置沿革
(二)社会阶级结构
(三)社会经济文化
四、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和侗族农民起
(一)封建剥削加重与官府土司的横征暴敛
(二)南部侗族农民大起义
(三)辛亥革命与侗族人民的反清斗争
(四)中国工农红军在侗族地区的革命影响
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侗族人民的解放
(一)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的社会状况
(二)侗族人民的抗日活动和抗暴斗争
(三)侗族人民翻身解放
六、新中国建立后的侗族
(一)侗族名称的认定与文字的创制
(二)民族区域自治与民族干部的培养
(三)改革开放后各项事业的发展
第三章 侗族的宗教信仰和文化艺术
一、侗族的宗教信仰
(一)信仰多神
(二)传统信仰
二、侗族的文学和艺术
(一)侗族的文学
(二)侗族的艺术
三、侗族的风俗习惯与禁忌
(一)侗族的风俗习惯
(二)侗族的节庆
(三)侗族的食俗
(四)侗族的婚俗
(五)侗族的礼仪
(六)侗族的禁忌
四、侗族的神话传说与历史故事选粹
吴勉
石鸡、石狗、石锣和石鼓
牛王节的传说
油茶的传说
萨岁之歌
姜映芳的故事
斗牛的来历
鼓楼传说-
主要参考文献
石鸡、石狗、石锣和石鼓
有一年,官军把大藤峡附近的山山岭岭围了一层又一层,想把侯大苟的人马困死。但是,探子每一回带来的消息都说,侯大苟的人马在山里安营扎寨,人强马壮,一边练兵一边种田,一点儿也不动摇。
明朝皇帝没有法子,就调集大军,从浔州逆黔江而上,去攻打侯大苟。一天,兵船刚上弩滩,忽听得附近喔喔喔的一阵鸡啼声,这一啼叫不打紧,却惊动了附近村庄的鸡,一时间,这一村的鸡也啼,那一村的鸡也啼,江水两岸,此起彼落,一片鸡打鸣声。明军恃着兵多,一点也不在意。兵船继续往上划去,不一会。又听见一阵汪汪汪狗叫声,霎时,也牵动了村村寨寨的狗,于是大狗小狗,遥相呼应,都叫了起来。狗叫嘛,有什么奇怪?官军也没有把它放在心上。
兵船继续前进,又过了一段时辰,猛地,邻近传来一阵又一阵哨哨哨的锣声,这一下,官军可吃惊啦!但是锣声过后,唉,侯大苟的兵一个影子也没见呢!官军派探子去探,回来也说前面未发现侯大苟的人马,就壮着胆子再往前进。
又过了一阵子,不是鸡啼、狗叫、锣响了,而是金鼓咚咚咚地齐鸣啦!官军顿时慌乱了,侯大苟的人马随着鼓声,浪卷一般地杀过来了,一刀一个,两刀一双,把官军杀得落花流水,狼狈溃逃。
以后,官军或是明打,或是暗袭,都遇到鸡啼,狗叫,锣响,鼓鸣,后都一样丢盔弃甲,大败而归。嘿,你说怪不怪?官军接二连三派探子去探,探子回来都颤抖抖地说:“不好了。连黔江边的石头都帮侯大苟的忙呢!”
原来侯大苟造反,为民除害,也感动了大藤峡的石头。那些像鸡的石头说:“大苟,你放心,我替你们放哨。”那些像狗的石头也讲:“大苟,你放心,我替你站岗。”那些像锣的石头呀,像鼓的石头呀,都纷纷向侯大苟表示,帮他一起造反。因此,官军开进大藤峡,石鸡一啼,它是告诉侯大苟,官军还离得很远很远,侯大苟照样练兵种地;石狗一叫,它是告诉侯大苟,官军还离得远,侯大苟也照样练兵种地;石锣一响,那是说官军不远啦,侯大苟他们可以持戈带刀,准备迎战了;石鼓一鸣,那是说官军近了,侯大苟就带领人马猛杀过去。所以官军进军虽然秘密,照样吃大亏啦!
官军知道后,恼羞成怒,于是就派出千军万马开到江边去打石头。打呀打,不料石鸡、石狗、石锣、石鼓突然一齐呜叫起来,动地惊天,使黔江掀起波涛万丈,把官军一个个都卷到江中去了。
不信,在冬天水落的时候,大藤峡口的弩滩右边,那儿有一个乱石滩,现在还可以找到一些像鸡、像狗、像锣、像鼓的石头呢。而且这些形象生动的石头,总是按照鸡、狗、锣、鼓的次序
牛王节的传说
牛王节,侗语叫“脱生尼”,意为“牛的生日”、“牛生日的节日”。或者叫“为牛生日聚会”。关于牛王节,民间有这样一个古老的传说。
相传很古很古的时候,侗家人做田活路很辛苦,他们驾着犁耙,丈夫在前头拉,妻子在后头扶,整天在田里摸爬滚打,脑壳埋进田土中,四肢撑在泥巴里,辛辛苦苦,汗流如雨,可是十天半月了,一块不大不小的稻田,才犁了一个小小的田角角。望着那小田角角,人们伤透了心,多么希望有个什么神来帮帮忙。
有个老汉叫普老珂略,他为人厚道,心灵眼明,一辈子就喜欢积德做好事。他虽然老了,不能再去拉犁拖耙了,但看到后辈们长久泡在田里,活路做不开,心里很不好过,他决心要找一样东西来帮助人们做活。
普老珂略背了一大口袋糯米饭团,带上几十双草鞋,离开家门,朝长江的方向走去,他走了三天三夜,第四天早上走到一座大山脚下,他走累了,就在路旁的一块大石头上坐下来歇息。他拿出糯米团,正吃得半饱时,哟,不知何时脚底下有了一条小花蛇,正鼓着一双饿劳劳的眼睛,在捡地上的饭粒子吃呢!它吃一粒,就抬起头来望望普老珂略,摆摆尾巴,好像是感谢普老珂略。老汉看了看小花蛇,见它没有恶意,也不伤害它,还分给它一小砣糯米饭。小花蛇看了看一小砣糯米饭,尾巴摇得更起劲了,可吃完了一砣糯米饭后,它又扬起头,张开小嘴,露出舌头,像是没有吃饱的样子。普老珂略又分了第二、第三砣糯米饭给它吃,直到吃完为止。吃完了,那小花蛇点点头,摆摆尾,好像很满意,盘成小圈圈不动了。饭后,普老珂略又继续赶路了。
以后每天吃早饭时,那小花蛇都不知从哪里来到了他的脚下,普老珂略觉得很奇怪,不知是吉还是凶,不过,当他看到小花蛇那双饿劳劳的眼睛时,他还是把糯米饭分给它吃。吃完了,小花蛇又点点头,摆摆尾,好像很满意,盘起小圈圈又一丝不动了。
一天,普老珂略坐在溪水边洗手,准备用早饭,他把后一个糯米团拿出来,揉了揉空口袋放在身旁。这时,小花蛇又在他脚下冒了出来,于是,他对小花蛇说:“我出门十来天,你跟我六七天,这是后的一个糯米团了,今天我俩就分着吃了吧。从今以后,我就要沿路讨饭了,再也难顾及你了,你就自己好好地谋食吧!说完,老人悲伤起来。这时,小花蛇说话了:“老人家。不要伤心,你有何为难的事情尽管说出来,我若能帮上忙,一定要给你帮忙!”老人就把人们犁田耙地如何辛苦,自己如何拿不定主意要找一样东西帮人们干活的事说了一遍。“原来这样,我能帮你找到这种东西。”“你能帮我找到这种东西?”“不信,你就闭上眼睛,坐在我的身上跟我走。不过,我不喊停,你就不要睁开眼睛。”
普老珂略坐在花蛇身上,等小花蛇喊停时,不觉已经到了南天门。原来这小花蛇是南天门的白龙大仙,它的好友灰牛大仙也住在这里。他们两人的天职是看守南天门,但它们都讨厌这个差使,因此,白龙大仙经常腾云驾雾,下凡游玩;灰牛大仙呢,也很想到凡间玩玩,但它的胆子很小,从不敢轻易乱动。今天看到白龙弟弟带来了客人,知道是凡人来向它求援。灰牛大仙虽有心帮助凡人,但又害怕玉皇大帝的惩处,犹豫再三,后经不住白龙大仙的几番劝说,就应承下凡去帮忙。普老珂略很感激白龙大仙和灰牛大仙,一再向白龙大仙道谢。然后骑在灰牛大仙的背上,紧闲着双眼。不一会儿,普老珂略和灰牛大仙就降落在侗家寨上。
灰牛大仙一到寨上,就在田头忙了起来。不一会儿,就犁了好大的一片田,人们一见,非常高兴,团团围住它,跳舞唱歌;四月初八这天,灰牛大仙生下了一对小牛崽。后来,这一对小牛崽又生下了许多小牛崽,牛从此兴旺繁衍起来。它们帮人们犁田耙地、耕地翻土,不惜辛苦,成了侗家人的好帮手好宝贝。人们为了感谢牛的功劳,从第二年四月初八起,就为那对小牛做起生日来。从此,四月初八牛王节就一代代流传下来了。
P115-119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