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22061149丛书名: 当代云南少数民族简丛书
内容简介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翻开了中国历史崭新的一页,也翻开了云南各民族历史崭新的一页。从那以后,云南25个少数民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艰苦奋斗,开拓前进,使各民族地区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出现史无前例的巨大进步。然而,至今无一套大型丛书全面记录这一奇迹。因此,编纂出版《当代云南少数民族简史丛书》,十分必要,意义深远。它将向世人展示云南各少数民族近60年来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伟大成就和深刻变化,有利于提高各族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并为全省各级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领会和掌握党的民族政策、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创造性地做好民族工作,提供历史借鉴和科学依据。
目 录
绪论
章 云南蒙古族乡迈人社会主义新社会
节 新蒙乡的民主改革
一 和平解放
二 组织农民协会
三 开展镇反、减租运动
四 成立新蒙蒙古族自治乡政府
五 建立中共新蒙乡支部
六 建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新蒙乡支部
七 建立新蒙乡妇女委员会
八 抗美援朝
第二节 新蒙乡的土地改革
一 百年土地回老家
二 土地改革后的新气象
第三节 新蒙乡的社会主义改造
一 新蒙乡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前的几项工作
二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第四节 新蒙乡民族工作的新局面
一 南北蒙古族同胞的重新相聚及其相互往来的开始
二 蒙古族干部茁壮成长
三 各民族团结和睦、平等互助
第二章 云南蒙古族乡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前进
节 蒙古族乡的整风、反右、“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一 整风、反右运动
二 “大跃进”热潮
三 人民公社化运动
第二节 贯彻正确方针蒙古族乡得到休养生息
一 反“五风”的整风整社运动
二 贯彻“八字方针”
三 贯彻《农业六十条》
四 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使蒙古族乡人民再次遭殃
一 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大四清”运动
二 蒙古族传统文化遭破坏
三 社队干部划为“走资派”
四 成立“革命委员会”
五 “站队划线”、“清理阶级队伍”
六 农业学大寨
七 教育事业停顿
第四节 蒙古族乡的混乱局面得到扭转
一 整党建党,初步纠正“文化大革命”错误
二 抵制帮派“批邓”运动,维护正常生产秩序
三 拨乱反正,各项工作逐步恢复并开始步入正轨
第三章 云南蒙古族乡的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开展
节 兴蒙乡农村经济体制的初步改革
一 真理标准大讨论,扫清思想障碍
二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和落实
三 种植结构的调整、变化与多种经营的开展
四 产业结构的调整与第二、三产业的发展
第二节 兴蒙乡社会的深刻变化
一 党的民族政策进一步贯彻和落实
二 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发展
三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四 农村党建工作扎实推进
第三节 兴蒙乡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新阶段
一 “八五”期间兴蒙乡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 “九五”期间兴蒙乡经济的显著成效
三 改革开放以来兴蒙乡农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
第四 节兴蒙乡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
一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二 科技工作开创新局面
三 民族文化欣欣向荣
四 卫生工作取得新进步
五 计划生育工作顺利开展
第四章 新世纪云南蒙古族乡展现新面貌
节 打基础调结构兴蒙乡经济迅速发展
一 农田建设基础逐步夯实
二 村镇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三 农业结构调整成果丰硕
四 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迅速
五 集体个人收入持续增长
第二节 继传统兴科教兴蒙乡社会和谐进步
一 教育事业兴旺发达,蒙古族新人茁壮成长
二 挖掘保护传统文化,传承弘扬民族精神
三 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努力建设生态文明
四 推广农业科技,提高生产水平
五 建立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完善乡村医疗设施体系
第三节 建法制抓基层促进兴蒙乡政治文明
一 开展普法教育,维护社会稳定
二 健全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公平
三 深入贯彻民族政策,加强基层政权建设
四 加强改善党的领导,继续大力培养民族干部
第五章 散居云南各地的蒙古族
节 昆明市蒙古族
一 人口数量及其分布
二 民族源流
三 文化
第二节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蒙古族
一人口数量及其分布
二 民族源流
三 经济状况
四 文化习俗
第三节 曲靖市蒙古族
一 人口数量及其分布
二 民族源流
三 文化习俗(以余姓为例)
第四节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古族
一 人口数量及其分布
二 民族源流
第五节 普洱市蒙古族
一 人口数量及其分布
二 民族源流
三 经济状况
四 文化习俗
第六节 其他地区的蒙古族
一 楚雄彝族自治州蒙古族
二 丽江市蒙古族
三保山市蒙古族
附录 大事纪要
后记
章 云南蒙古族乡迈人社会主义新社会
节 新蒙乡的民主改革
一 和平解放
二 组织农民协会
三 开展镇反、减租运动
四 成立新蒙蒙古族自治乡政府
五 建立中共新蒙乡支部
六 建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新蒙乡支部
七 建立新蒙乡妇女委员会
八 抗美援朝
第二节 新蒙乡的土地改革
一 百年土地回老家
二 土地改革后的新气象
第三节 新蒙乡的社会主义改造
一 新蒙乡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前的几项工作
二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第四节 新蒙乡民族工作的新局面
一 南北蒙古族同胞的重新相聚及其相互往来的开始
二 蒙古族干部茁壮成长
三 各民族团结和睦、平等互助
第二章 云南蒙古族乡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前进
节 蒙古族乡的整风、反右、“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一 整风、反右运动
二 “大跃进”热潮
三 人民公社化运动
第二节 贯彻正确方针蒙古族乡得到休养生息
一 反“五风”的整风整社运动
二 贯彻“八字方针”
三 贯彻《农业六十条》
四 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使蒙古族乡人民再次遭殃
一 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大四清”运动
二 蒙古族传统文化遭破坏
三 社队干部划为“走资派”
四 成立“革命委员会”
五 “站队划线”、“清理阶级队伍”
六 农业学大寨
七 教育事业停顿
第四节 蒙古族乡的混乱局面得到扭转
一 整党建党,初步纠正“文化大革命”错误
二 抵制帮派“批邓”运动,维护正常生产秩序
三 拨乱反正,各项工作逐步恢复并开始步入正轨
第三章 云南蒙古族乡的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开展
节 兴蒙乡农村经济体制的初步改革
一 真理标准大讨论,扫清思想障碍
二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和落实
三 种植结构的调整、变化与多种经营的开展
四 产业结构的调整与第二、三产业的发展
第二节 兴蒙乡社会的深刻变化
一 党的民族政策进一步贯彻和落实
二 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发展
三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四 农村党建工作扎实推进
第三节 兴蒙乡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新阶段
一 “八五”期间兴蒙乡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 “九五”期间兴蒙乡经济的显著成效
三 改革开放以来兴蒙乡农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
第四 节兴蒙乡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
一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二 科技工作开创新局面
三 民族文化欣欣向荣
四 卫生工作取得新进步
五 计划生育工作顺利开展
第四章 新世纪云南蒙古族乡展现新面貌
节 打基础调结构兴蒙乡经济迅速发展
一 农田建设基础逐步夯实
二 村镇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三 农业结构调整成果丰硕
四 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迅速
五 集体个人收入持续增长
第二节 继传统兴科教兴蒙乡社会和谐进步
一 教育事业兴旺发达,蒙古族新人茁壮成长
二 挖掘保护传统文化,传承弘扬民族精神
三 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努力建设生态文明
四 推广农业科技,提高生产水平
五 建立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完善乡村医疗设施体系
第三节 建法制抓基层促进兴蒙乡政治文明
一 开展普法教育,维护社会稳定
二 健全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公平
三 深入贯彻民族政策,加强基层政权建设
四 加强改善党的领导,继续大力培养民族干部
第五章 散居云南各地的蒙古族
节 昆明市蒙古族
一 人口数量及其分布
二 民族源流
三 文化
第二节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蒙古族
一人口数量及其分布
二 民族源流
三 经济状况
四 文化习俗
第三节 曲靖市蒙古族
一 人口数量及其分布
二 民族源流
三 文化习俗(以余姓为例)
第四节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古族
一 人口数量及其分布
二 民族源流
第五节 普洱市蒙古族
一 人口数量及其分布
二 民族源流
三 经济状况
四 文化习俗
第六节 其他地区的蒙古族
一 楚雄彝族自治州蒙古族
二 丽江市蒙古族
三保山市蒙古族
附录 大事纪要
后记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