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3960279
书中所要努力完成的,就是对中国历史、世界历史、人类文明、客观世界的许多悬而未决、不为人知的谜团进行全面、系统的探索,告诉现今的人们:历史究竟是怎样的,至少它大致是怎样的,哪些人物和事件是我们至今未弄清楚甚至难以弄清的,从而激发读者的阅读和探索热情,进而启发独立自主的思考模式,亲自参与到事件真相的探索中去。
本书是探讨型的历史和自然读物。在本书中,我们着重选择重要和著名的人物和事件,根据史籍材料,加以组织和剪裁,用通俗的现代语言写出来,不加铺叙和描写,基本上没有虚构。这样,在情节的生动性方面,不能不受到史料的限制;而对读者了解历史,提供的材料是比较可靠的,有根据的。
本书可以作为一种学习历史的辅助读物,不能代替历史教科书。
目 录
章 中国历史发现之旅
《史记》的作者司马迁之谜…………………………………………………….. 3
长平之战秦军真的杀死过40万赵军吗………………………………………… 7
还原《史记》中真实的赵高…………………………………………………….. 8
赤壁之战的历史遗迹………………………………………………………………. 10
古代函谷关究竟在哪里…………………………………………………………… 12
“三顾茅庐”真的发生过吗…………………………………………………………. 14
诸葛亮故居今何在…………………………………………………………………. 15
诸葛亮为什么娶丑女为妻………………………………………………………… 18
曹操杀害华佗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19
曹操为什么不当皇帝………………………………………………………………. 21
项羽不肯过江东之谜………………………………………………………………. 23
秦兵马俑四大未解之谜…………………………………………………………… 25
西施的后归宿究竟在哪里…………………………………………………….. 28
杨贵妃的生死之谜…………………………………………………………………. 30
明朝奇案:建文帝失踪之谜…………………………………………………. 33
南京明孝陵究竟还有多少未解之谜……………………………………………. 34
曾国藩为何没有称帝………………………………………………………………. 37
契丹民族究竟哪里去了…………………………………………………………… 41
忽必烈远征日本失利之谜………………………………………………………… 44
努尔哈赤是中炮而死的吗………………………………………………………… 47
吴三桂降清之谜…………………………………………………………………….. 49
孝庄太后有没有下嫁多尔衮…………………………………………………….. 57
嘉庆皇帝是雷击死的吗…………………………………………………………… 60
道光帝继位有没有经过秘密立储………………………………………………. 61
乾隆皇帝的身世之谜………………………………………………………………. 62
东太后慈安是被慈禧害死的吗………………………………………………….. 65
光绪皇帝比慈禧太后早死一天之谜……………………………………………. 66
民族英雄郑成功猝死之谜………………………………………………………… 68
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失踪之谜………………………………………………….. 70
第二章 世界历史真相探索
《孙子兵法》走向世界之谜…………………………………………………….. 77
到底是谁刺杀了肯尼迪…………………………………………………………… 80
琥珀屋下落之谜…………………………………………………………………….. 82
究竟是谁击毙了山本五十六…………………………………………………….. 85
戈林自杀之谜……………………………………………………………………….. 90
西班牙缘何在“二战”中能够保持中立…………………………………………. 92
纳粹德国的宝藏之谜………………………………………………………………. 94
路易十六宝藏之谜…………………………………………………………………. 98
拿破仑藏宝之谜…………………………………………………………………….. 99
日军偷袭珍珠港前的神秘广告………………………………………………….. 101
山下奉文的财宝之谜………………………………………………………………. 103
英国“出卖”荷兰间谍之谜…………………………………………………………. 107
神秘失踪的纽扣…………………………………………………………………….. 108
谁谋杀了马丁·路德·金…………………………………………………………….. 111
特洛伊战争是真是假………………………………………………………………. 112
西班牙“无敌舰队”覆灭之谜……………………………………………………… 115
音乐大师贝多芬猝死之谜………………………………………………………… 117
好望角之谜…………………………………………………………………………… 119
第三章 人类文明考古发现
巴比伦浮雕难解之谜………………………………………………………………. 125
巴比伦空中花园之谜 …………………………………………………………….. 126
北京古崖居的千古之谜…………………………………………………………… 129
地球上的奇异人种和部落………………………………………………………… 130
尼安德特人消亡之谜………………………………………………………………. 132
古楼兰人失踪之谜…………………………………………………………………. 139
欧洲史前遗迹的轨线………………………………………………………………. 142
古印加帝国的黄金宝藏之谜…………………………………………………….. 145
神秘的卡纳克石阵…………………………………………………………………. 148
神秘的斯芬克斯…………………………………………………………………….. 150
辽宁5 000年前的神秘王国………………………………………………………. 153
谁绘制了撒哈拉沙漠壁画………………………………………………………… 155
美洲石器时代猎人消失之谜…………………………………………………….. 158
图坦卡蒙法老陵墓之谜…………………………………………………………… 160
南极史前文明消失之谜…………………………………………………………… 167
吴哥城之谜…………………………………………………………………………… 170
西安古城墙为什么不是四方形………………………………………………….. 174
印度河文明之谜…………………………………………………………………….. 176
印加帝国的密码…………………………………………………………………….. 180
地外文明之谜……………………………………………………………………….. 185
古印度阿育王铁柱之谜…………………………………………………………… 187
无法解读的大津巴布韦遗址…………………………………………………….. 189
第四章 万千世界精彩一瞬
谜一样的海豚智慧说………………………………………………………………. 197
神秘莫测的时空转移………………………………………………………………. 199
长江的源头究竟在哪里…………………………………………………………… 206
青藏高原是如何浮出海面的…………………………………………………….. 210
黄河为什么呈“几”字形……………………………………………………………. 212
黄鹂鸟的夜徙靠什么定向………………………………………………………… 213
究竟有没有恐怖的食人植物…………………………………………………….. 216
暗物质和暗能量之谜………………………………………………………………. 219
美国湖泊的神秘“黑洞”……………………………………………………………. 222
神秘漂流的无人船…………………………………………………………………. 223
宇宙的终结是什么…………………………………………………………………. 228
鲸鱼、旅鼠自杀之谜………………………………………………………………. 231
中国的“奇湖怪泊”………………………………………………………………….. 236
海火之谜……………………………………………………………………………… 238
美人鱼探秘…………………………………………………………………………… 240
奇妙的巧合…………………………………………………………………………… 243
现实世界中有没有九头鸟………………………………………………………… 246
睡眠的奥妙…………………………………………………………………………… 249
梦的困惑……………………………………………………………………………… 251
什么是时间 255
前 言
上下五千年,人类文明史。
在这悠悠五千年的人类历史长河中,闪耀着无数的光芒与荣耀。一个又一个人物,一件又一件史实,无不使我们心潮澎湃:秦始皇、诸葛亮、曹操、曹雪芹、乾隆皇帝、拿破仑大帝、贝多芬、彼得大帝……这些响亮的名字在告诉我们无数故事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给我们无数的谜团。
好奇心是人类的天性,探索未知的领域更是对科学的一种严谨的态度。我们在这本书中所要努力完成的,就是对中国历史、世界历史、人类文明、客观世界的许多悬而未决、不为人知的谜团进行全面、系统的探索,告诉现今的人们:历史究竟是怎样的,至少它大致是怎样的,哪些人物和事件是我们至今未弄清楚甚至难以弄清的,从而激发读者的阅读和探索热情,进而启发独立自主的思考模式,亲自参与到事件真相的探索中去。
这本《上下五千年难解之谜②》主要由以下四章组成。
章:中国历史发现之旅,共计29篇。
《史记》中记述的长平之战真的发生过吗?曹操为什么不当皇帝?契丹民族究竟哪里去了?南京明孝陵究竟还有多少未解之谜?吴三桂降清真的是为了陈圆圆吗?嘉庆皇帝是雷击死的吗?……
第二章:世界历史真相探索,共计18篇。
《天方夜谭》的故事究竟发生在哪里?特洛伊战争是真是假?西班牙缘何在“二战”中能够保持中立?日军偷袭珍珠港前的神秘广告是怎么回事?纳粹德国的藏宝之谜?到底是谁刺杀了肯尼迪?……
第三章:人类文明考古发现,共计22篇。
谁绘制了撒哈拉沙漠岩画?北京的古崖居究竟是何人留下的?海上丝绸之路的水下宝藏究竟有多少?西安古城墙为什么不是四方形?图坦卡蒙法老陵墓有多少未解之谜?……
第四章:万千世界精彩一瞬,共计20篇。
世界上是否有美人鱼?神秘莫测的时空转移是怎么回事?现实世界中有没有九头鸟?究竟有没有恐怖的食人植物?……
这89篇难解之谜有些尚未破解,有些已经初露端倪。我们希望,我们收集的这些谜团,能够激发读者探索世界奥秘的热情。我们并不奢望通过这本书让读者了解所有未解之谜,但只希望能够抛砖引玉,为广大读者提供一个探索人类和自然世界奥秘的平台,并为早日破解这些难解之谜出一份力。
我们在编写这本《上下五千年难解之谜②》时,参考了大量的文献和历史读物,并且请教了许多从事历史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专家和学者,在此特向前辈学者表示感谢。书中难免有一些疏漏甚至是错误,恳请各界学者给予指教。
书中所要努力完成的,就是对中国历史、世界历史、人类文明、客观世界的许多悬而未决、不为人知的谜团进行全面、系统的探索,告诉现今的人们:历史究竟是怎样的,至少它大致是怎样的,哪些人物和事件是我们至今未弄清楚甚至难以弄清的,从而激发读者的阅读和探索热情,进而启发独立自主的思考模式,亲自参与到事件真相的探索中去。
前 言
上下五千年,人类文明史。
在这悠悠五千年的人类历史长河中,闪耀着无数的光芒与荣耀。一个又一个人物,一件又一件史实,无不使我们心潮澎湃:秦始皇、诸葛亮、曹操、曹雪芹、乾隆皇帝、拿破仑大帝、贝多芬、彼得大帝……这些响亮的名字在告诉我们无数故事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给我们无数的谜团。
好奇心是人类的天性,探索未知的领域更是对科学的一种严谨的态度。我们在这本书中所要努力完成的,就是对中国历史、世界历史、人类文明、客观世界的许多悬而未决、不为人知的谜团进行全面、系统的探索,告诉现今的人们:历史究竟是怎样的,至少它大致是怎样的,哪些人物和事件是我们至今未弄清楚甚至难以弄清的,从而激发读者的阅读和探索热情,进而启发独立自主的思考模式,亲自参与到事件真相的探索中去。
这本《上下五千年难解之谜②》主要由以下四章组成。
章:中国历史发现之旅,共计29篇。
《史记》中记述的长平之战真的发生过吗?曹操为什么不当皇帝?契丹民族究竟哪里去了?南京明孝陵究竟还有多少未解之谜?吴三桂降清真的是为了陈圆圆吗?嘉庆皇帝是雷击死的吗?……
第二章:世界历史真相探索,共计18篇。
《天方夜谭》的故事究竟发生在哪里?特洛伊战争是真是假?西班牙缘何在“二战”中能够保持中立?日军偷袭珍珠港前的神秘广告是怎么回事?纳粹德国的藏宝之谜?到底是谁刺杀了肯尼迪?……
第三章:人类文明考古发现,共计22篇。
谁绘制了撒哈拉沙漠岩画?北京的古崖居究竟是何人留下的?海上丝绸之路的水下宝藏究竟有多少?西安古城墙为什么不是四方形?图坦卡蒙法老陵墓有多少未解之谜?……
第四章:万千世界精彩一瞬,共计20篇。
世界上是否有美人鱼?神秘莫测的时空转移是怎么回事?现实世界中有没有九头鸟?究竟有没有恐怖的食人植物?……
这89篇难解之谜有些尚未破解,有些已经初露端倪。我们希望,我们收集的这些谜团,能够激发读者探索世界奥秘的热情。我们并不奢望通过这本书让读者了解所有未解之谜,但只希望能够抛砖引玉,为广大读者提供一个探索人类和自然世界奥秘的平台,并为早日破解这些难解之谜出一份力。
我们在编写这本《上下五千年难解之谜②》时,参考了大量的文献和历史读物,并且请教了许多从事历史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专家和学者,在此特向前辈学者表示感谢。书中难免有一些疏漏甚至是错误,恳请各界学者给予指教。
目 录
章 中国历史发现之旅
《史记》的作者司马迁之谜…………………………………………………….. 3
长平之战秦军真的杀死过40万赵军吗………………………………………… 7
还原《史记》中真实的赵高…………………………………………………….. 8
赤壁之战的历史遗迹………………………………………………………………. 10
古代函谷关究竟在哪里…………………………………………………………… 12
“三顾茅庐”真的发生过吗…………………………………………………………. 14
诸葛亮故居今何在…………………………………………………………………. 15
诸葛亮为什么娶丑女为妻………………………………………………………… 18
曹操杀害华佗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19
曹操为什么不当皇帝………………………………………………………………. 21
项羽不肯过江东之谜………………………………………………………………. 23
秦兵马俑四大未解之谜…………………………………………………………… 25
西施的后归宿究竟在哪里…………………………………………………….. 28
杨贵妃的生死之谜…………………………………………………………………. 30
明朝奇案:建文帝失踪之谜…………………………………………………. 33
南京明孝陵究竟还有多少未解之谜……………………………………………. 34
曾国藩为何没有称帝………………………………………………………………. 37
契丹民族究竟哪里去了…………………………………………………………… 41
忽必烈远征日本失利之谜………………………………………………………… 44
努尔哈赤是中炮而死的吗………………………………………………………… 47
吴三桂降清之谜…………………………………………………………………….. 49
孝庄太后有没有下嫁多尔衮…………………………………………………….. 57
嘉庆皇帝是雷击死的吗…………………………………………………………… 60
道光帝继位有没有经过秘密立储………………………………………………. 61
乾隆皇帝的身世之谜………………………………………………………………. 62
东太后慈安是被慈禧害死的吗………………………………………………….. 65
光绪皇帝比慈禧太后早死一天之谜……………………………………………. 66
民族英雄郑成功猝死之谜………………………………………………………… 68
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失踪之谜………………………………………………….. 70
第二章 世界历史真相探索
《孙子兵法》走向世界之谜…………………………………………………….. 77
到底是谁刺杀了肯尼迪…………………………………………………………… 80
琥珀屋下落之谜…………………………………………………………………….. 82
究竟是谁击毙了山本五十六…………………………………………………….. 85
戈林自杀之谜……………………………………………………………………….. 90
西班牙缘何在“二战”中能够保持中立…………………………………………. 92
纳粹德国的宝藏之谜………………………………………………………………. 94
路易十六宝藏之谜…………………………………………………………………. 98
拿破仑藏宝之谜…………………………………………………………………….. 99
日军偷袭珍珠港前的神秘广告………………………………………………….. 101
山下奉文的财宝之谜………………………………………………………………. 103
英国“出卖”荷兰间谍之谜…………………………………………………………. 107
神秘失踪的纽扣…………………………………………………………………….. 108
谁谋杀了马丁·路德·金…………………………………………………………….. 111
特洛伊战争是真是假………………………………………………………………. 112
西班牙“无敌舰队”覆灭之谜……………………………………………………… 115
音乐大师贝多芬猝死之谜………………………………………………………… 117
好望角之谜…………………………………………………………………………… 119
第三章 人类文明考古发现
巴比伦浮雕难解之谜………………………………………………………………. 125
巴比伦空中花园之谜 …………………………………………………………….. 126
北京古崖居的千古之谜…………………………………………………………… 129
地球上的奇异人种和部落………………………………………………………… 130
尼安德特人消亡之谜………………………………………………………………. 132
古楼兰人失踪之谜…………………………………………………………………. 139
欧洲史前遗迹的轨线………………………………………………………………. 142
古印加帝国的黄金宝藏之谜…………………………………………………….. 145
神秘的卡纳克石阵…………………………………………………………………. 148
神秘的斯芬克斯…………………………………………………………………….. 150
辽宁5 000年前的神秘王国………………………………………………………. 153
谁绘制了撒哈拉沙漠壁画………………………………………………………… 155
美洲石器时代猎人消失之谜…………………………………………………….. 158
图坦卡蒙法老陵墓之谜…………………………………………………………… 160
南极史前文明消失之谜…………………………………………………………… 167
吴哥城之谜…………………………………………………………………………… 170
西安古城墙为什么不是四方形………………………………………………….. 174
印度河文明之谜…………………………………………………………………….. 176
印加帝国的密码…………………………………………………………………….. 180
地外文明之谜……………………………………………………………………….. 185
古印度阿育王铁柱之谜…………………………………………………………… 187
无法解读的大津巴布韦遗址…………………………………………………….. 189
第四章 万千世界精彩一瞬
谜一样的海豚智慧说………………………………………………………………. 197
神秘莫测的时空转移………………………………………………………………. 199
长江的源头究竟在哪里…………………………………………………………… 206
青藏高原是如何浮出海面的…………………………………………………….. 210
黄河为什么呈“几”字形……………………………………………………………. 212
黄鹂鸟的夜徙靠什么定向………………………………………………………… 213
究竟有没有恐怖的食人植物…………………………………………………….. 216
暗物质和暗能量之谜………………………………………………………………. 219
美国湖泊的神秘“黑洞”……………………………………………………………. 222
神秘漂流的无人船…………………………………………………………………. 223
宇宙的终结是什么…………………………………………………………………. 228
鲸鱼、旅鼠自杀之谜………………………………………………………………. 231
中国的“奇湖怪泊”………………………………………………………………….. 236
海火之谜……………………………………………………………………………… 238
美人鱼探秘…………………………………………………………………………… 240
奇妙的巧合…………………………………………………………………………… 243
现实世界中有没有九头鸟………………………………………………………… 246
睡眠的奥妙…………………………………………………………………………… 249
梦的困惑……………………………………………………………………………… 251
什么是时间 255
章
中国历史发现之旅
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史,在给我们带来非凡的荣耀和骄傲的同时,也带给我们诸多的疑问:这些事情为什么会发生?事情的发展有别的可能性吗?事实的真相真是如此吗?如果不是这样,又会是怎样的呢?
《史记》中记述的长平之战真的发生过吗?《水浒传》为何刚好108位好汉?曹操为什么不当皇帝?契丹民族究竟哪里去了?南京明孝陵究竟还有多少未解之谜?嘉庆皇帝是雷击死的吗?吴三桂降清真的是为了陈圆圆吗?……
《史记》的作者司马迁之谜
司马迁(公元前145— ?),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幼年时就很刻苦,10岁开始学习当时的古文,后来跟着董仲舒、孔安国学过《公羊春秋》《古文尚书》。汉武帝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司马迁20岁,满怀求知的欲望,游历了祖国的名山大川,到处考察古迹,采集传说。通过对历史遗迹和西汉建国前后史实的实地调查,司马迁开阔了胸襟,增长了知识,为后来编写《史记》做了很好的准备。其父司马谈死后,司马迁承袭父职,做了太史令,有条件看到大量的图书文献和国家档案,这对司马迁编写《史记》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
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司马迁开始编写《史记》。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李陵率兵随李广利出击匈奴,兵败投降。汉武帝向司马迁询问对李陵的看法,司马迁说,李陵投降,是因为寡不敌众,又没有救兵,责任不全在李陵身上。汉武帝认为司马迁有意替李陵开脱,贬责汉武帝的爱姬李夫人的哥哥李广利。于是,汉武帝把司马迁投进监狱,处以腐刑(也就是阉割之刑)。3年后他被赦出狱,更加发愤写作《史记》。大约在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基本上完成了编撰工作。司马迁死后许多年,他的外孙杨恽才把这部52万多字的不朽名著公之于世。
《史记》本来是没有书名的。司马迁完成这部巨著后曾给当时的大学者东方朔看过。东方朔非常钦佩,就在书上加了“太史公”3个字。“太史”是司马迁的官职,“公”是美称,“太史公”也只是表明谁的著作而已。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在著录这部书时,改成《太史公百三十篇》,后人则又简化成《太史公记》《太史公书》《太史公传》。久而久之,人们根据《太史公记》而省略成《史记》。清人梁启超称赞这部巨著是“千古之绝作”(《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汉文学史纲要》)。
《史记》是一部贯穿古今的通史,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写到汉武帝时期,叙述了中国3 000年左右的历史。全书略于先秦,详于秦汉,所述秦商鞅变法至汉武帝晚年的历史,约占全书篇幅的五分之三。全书有本纪12篇,表10篇,书8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共130篇。
司马迁留给后世的,除了那部不朽的《史记》外,还有关于他个人的许多谜团。
谜团一:司马迁诞生之谜。
关于司马迁的生年,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司马迁生于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另一种说法是司马迁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公元前145年)。这两派原始论据基本上旗鼓相当,前者依据晋代张华《博物志》称:“大夫司马迁,二十八岁三年六月乙岁卯,石也。”也就是说,汉武帝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司马迁升为太史令,年28岁,由此上推28年,即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应为司马迁生年。后者所依据的是唐代张守节《正义》注称:“太初元年,迁年四十二岁。”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往上推42年,则是景帝中元五年(公元前145年)。
时至今日,对司马迁生年的分歧仍集中在汉武帝建元六年和汉景帝中元五年上。
应该说,由于司马迁在《自序》中没有记述其生年,汉代史料亦乏记载,以及唐代司马贞、张守节两位大师的分歧,从而埋下了至今难以解开的谜题,双方提出的论据大多是有利于己方的解释和推测,谁也没有足够的理由否定对方的见解。
司马迁出生于何地?《太史公自序》云:“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此龙门在何处,历来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说在今陕西韩城,一说在今山西河津。
早持陕西韩城说者是唐代的张守节,他在《史记正义》中说:龙门山在夏阳县(今韩城)。同时,韩城鬼东乡徐村住有冯、同二姓,均自认为是太史公后裔。他们自称,原本为司马姓氏,因为司马迁受宫刑,后人感到不光彩,改了姓氏:在司马的“司”字左边加一竖,成为“同”字;在“马”字左边加两点,成为“冯”字,并列陕西韩城芝川镇司马迁庙为佐证。
持山西河津说者认为,自古以来,龙门(包括龙门山、禹门口)都记载在山西河津。黄河自西北而东南出禹门口,急转弯由北而南流去,正是司马迁所说的“耕牧河山之阳”的地方。据悉此处曾有“汉太史司马故里碑”,只可惜此碑兴修水利时被毁。而且现在该村仍有司马姓氏的居民。
司马迁究竟出生于何地,还有待于进一步考证。
谜团二:司马迁后代之谜。
司马迁虽然是受过宫刑的人,但有一个女儿是肯定无疑的。《汉书·杨敞传》记载:“敞子恽,恽母司马迁女也。恽始读外祖《太史公记》,颇为《春秋》,以材能称,好交英俊诸儒。”从史料看,司马迁的女儿及外孙杨恽,是机智果敢的有才能的人物。
司马迁的子孙后代,是可以取信的。韩城鬼东乡徐村,有清代嘉庆二十二年立的一块石碑,上刻:“维兹同族,世传司马……改姓同、冯二氏,返归故里,徙居徐村”。
据传说,元代一次大地震,南高门村陷没。冯姓长门冯庆,同姓次门同茂,迁到岭下老牛坡的地方,开垦荒地,建起村庄,取名续村。意思是司马后裔继续居住的村子,后来变成今天的徐村。这个徐村,无一户姓徐,大多数姓同、冯。冯姓祠堂已不存在,同姓祠堂今存两座,一座大门额书“汉太史裔”,另一座额书“汉太史遗祠”。上祠墓时规定同姓或冯姓同在,缺一姓不能开祭。至今,同、冯两姓不婚,视为同一血缘。
谜团三:司马迁胡须之谜。
司马迁有须无须为什么会引起人们的争论呢?其中流传着一段辛酸的故事:司马迁受宫刑后,随着生理的变化,他的声音和行动也随之变化如妇女,胡须渐渐脱落无遗。司马迁的夫人柳倩娘是一个画家,对丈夫一生的各个时期的容貌,都画有影像。
传说有一年,他的儿子司马江,突然来到芝秀庵,言及他反汉,上了太行山。独身潜行京都长安,探知父亲的遗体,将遗骨搬回家乡,通过乡老,葬于新迁的村庄老牛坡。特到庵中,请母亲脱离险境,同到太行山,以便行孝养老。
临别之时,柳倩娘由箱中取出久藏的丈夫影像说:“儿呀!这是你父遗容30幅,你当视作传家宝,代代相传,他年有机会为你父塑像的时候,千万牢记,不要塑他宫刑后的无须相,要塑他宫刑前的长须相。”
司马江问道:“塑像应以后期为准,为何要改后者为前者呢?”柳倩娘痛哭道:“儿呀!昏君陷害忠良之士,将你父判了宫刑,用意险恶。他们侮辱你父虽系男子汉大丈夫,实则与妇女一般无用,这是咱们家门的奇耻大辱!你们做子孙的,在给他塑像时,一定要塑出他大丈夫的真容貌。若塑了无须的‘妇女脸’,岂不是承认自己沦为无用之辈吗?”
因此,现在人们看到的司马迁塑像是留着长须的。
长平之战秦军真的杀死过40万赵军吗
战国后期,秦赵两国在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大战,战斗空前激烈,后秦胜赵败。说到惨烈,没有比这一战更加骇人的了。
司马迁的《史记》有两处记载了这次战斗,一处记在卷五的《秦本纪》中。大意说:秦昭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秦军去攻伐韩国的上党。上党投降了赵国,秦军因此又去攻打赵国,赵国发兵抗击,相持了很久。秦军派白起带兵去进攻赵军,大败赵军于长平,把赵军40多万人都杀掉了。另一处记在卷四十三的《赵世家》中,大意说:赵孝成王七年(即秦昭王四十七年),免去了廉颇的将军之职而以赵括代替他。秦军包围了赵括,赵括率领军队投降,他手下的士卒40多万人全被秦军活埋了。这两段记载除了所记的角度不同之外,有一点是相同的,都说长平之战中赵军40多万人被活埋或被杀。
北宋时,司马光编《资治通鉴》,对长平之战这一历史事件的叙述比《史记》说得更详细。
既然中国古代两大历史学家司马迁和司马光都说秦赵长平之战赵军损失40多万人,这事好像已成了历史铁案,是无可怀疑的了。可是南宋时对经学、史学、文学都很有研究的大学问家朱熹对此却提出了疑问。有一次,他在给学生讲课时说:“司马迁说长平坑杀赵军40多万人,这是不能令人想象的。赵军战败是事实,如说40万人被活埋,那要多么大一片地方呀!赵军将士都身经百战,哪有40万人肯乖乖去死的道理?”
朱熹提出的疑问,引起了许多人的思考。活埋40万人需要多么大的一片土地呀!如果把40万人埋在一个地方,若干年后,这地方要是被开挖,必然是累累白骨,惨不忍睹,会引起极大轰动的。可是自战国以后,历朝历代的史书中都不见有长平挖掘到大量白骨的记载,难道那40万具遗骸全都腐烂得不留一点踪迹了吗?如果被活埋,他们究竟埋骨何处?
也有人对唐朝杜佑《通典》中所记东周全中国人口做过一个估计,认为当时赵国不可能被坑杀这么多士卒。《通典》卷七“周代盛衰户口”中说,周庄王十三年(公元前684年),全国的人口数是110多万人。此时比长平之战早424年,如果说400多年中人口增长了一倍,全中国的人口也不过是200多万人。则长平被坑杀的40万人,就显得不是那么真实了。需要指出的是,这40万人并非赵国军队的全部,顶多只是其军队的半数,这岂不是太耸人听闻了?
所以说,长平之战赵军被活埋40万的记载是靠不住的,不但这40万是不真实的,就是后来的9万、10万等数字恐怕也得打折扣。
长平之战以后,赵国将士究竟死了多少,还是不得而知,因为到现在还没发掘出将士埋骨的地点。或者根本就不存在这么一块残忍的土地。这可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千古之谜了。
还原《史记》中真实的赵高
赵高是秦始皇和秦二世皇帝宠信的权臣。他声势显赫,一时权倾朝野。很多历史学家有这样的看法:秦朝的覆灭,与这个人物篡权误国多少有些关系。
赵高(?—公元前207年),秦朝宦官、权臣。原为赵国宗族远支。其母在秦国服刑,后被收入隐宫,故兄弟数人皆生隐宫。赵高为内官厮役,因精明强干,通晓法律,被秦王政提拔为中车府令。他私事公子胡亥,教以法律。后因犯罪,秦王命蒙毅审理,被蒙毅依法判以死罪。赵高巧言令色,终秦王惜其才干,下令赦免,并恢复原来官爵。后以中车府令兼行符玺事。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赵高和胡亥随从秦始皇出游会稽。至平原津,始皇病危,乃为玺书赐长子扶苏,命其将兵权交给蒙恬,返咸阳主持丧葬。赵高得幸于胡亥,又考虑到蒙氏兄弟掌权对自己不利,遂与秦二世胡亥、李斯合谋,秘不发丧,诈受始皇遗诏,立胡亥为太子,又更书为赐扶苏和蒙恬死。胡亥还至咸阳,立为二世皇帝,赵高任郎中令,常居宫中参与决策。他指使胡亥更改法律,诛戮宗室、大臣。群臣、诸公子触犯秦二世意旨的,都交赵高审治。蒙恬、蒙毅兄弟等秦始皇所亲近的大臣和诸公子、公主皆被处死,相连坐者不可胜数。赵高唯恐大臣入朝奏事告发他,又劝二世深居禁中,不朝见大臣,以此进一步专擅朝政。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史学大师司马迁在《史记·蒙恬列传》中写到了赵高的身世:“赵高者,诸赵疏远属也。赵高昆弟数人,皆生隐宫,其母被刑僇,世世卑贱。秦王闻高强力,通于狱法,举以为中车府令。”
赵高为什么能平步青云地进入秦王朝中央政权机关呢?这是因为他“通于狱法”。这一点与“喜刑名之学”的秦始皇不谋而合,因而成为秦始皇的心腹。
关于赵高的身世,历来众说纷纭。清人赵翼在《陔馀丛考》卷四十一《赵高志在复仇》中曰:“高本赵诸公子,痛其国为秦所灭,誓欲报仇……卒至杀秦子孙而亡其天下。则高以勾践事吴之心,为张良报韩之举,此又世论所及者了。”他自称,这种观念出自《史记索隐》,得到许多人的共识。郭沫若先生主编的《中国史稿》第二册“秦末社会矛盾的激化”章节中就这个观点指出:“赵高原是赵国远支宗室的后代,因其父犯罪被处宫刑,当了宦官……骗取了秦始皇的信任。”其实这种看法没能很好理解《史记》中所说的“生隐宫”。在今本《史记》三家注中有一段“索隐”的记载说“盖其父犯宫刑”,指出并非是赵翼认为的“自宫以进”,以苦肉计进行报仇。另外,还有一种较新鲜的说法,认为赵高不是“宫人”,因为京剧传统剧目《宇宙锋》中有赵高逼自己的女儿嫁给秦二世这一出。
因此,有人认为赵翼的观点本意只不过是为了故作惊人之论,因为今本《史记》三家注中“索隐”部分,并无这种内容。就算赵翼真见了什么“孤本秘籍”,此说也很难令人信服,因为这说法和《史记》原文大相径庭,而《史记索隐》是唐人司马贞所作,其史料价值不能与《史记》并论。《史记·蒙恬列传》原文说赵高为“诸赵疏远属也”,并不是“赵诸公子”。因为“诸赵”一语,犹《史记》《汉书》中常用“诸吕”“诸窦”,“赵”乃姓氏,并非国名。而“诸赵”实际上指的是秦国王室。《史记》中记载得很明确:“太史公曰:‘秦之先为嬴姓……然秦以其先造父封赵城,为赵氏。’”《史记·秦始皇本纪》也指出:“秦始皇及生,名为政,姓赵氏。”可见,所谓“诸赵疏远属也”乃指赵高是秦王室宗室,因而所谓“赵高乃赵诸公子,痛其国为秦所灭,誓欲报仇”之说是不能成立的。
综上所述,赵高并非“痛其国为秦所灭,誓欲报仇”而乱秦政。事实上,赵高乱秦政的故事,只能供参考。如王嘉(一说梁萧绮)撰《拾遗记》中记载一则故事说:“秦王子婴立,凡百日,郎中令赵高谋杀之。”秦始皇的鬼魂在梦中对子婴说:“余是天使也,以沙丘来。天下将乱,当有同姓欲相诛暴。”子婴因此“囚高于咸阳狱”。这故事以天道轮回为凭,胡编乱造,当然令人难以相信。
其实,就算赵高是赵国公子,他曾为“宫人”,他与秦二世胡亥加紧盘剥百姓,又任意诛灭异己,滥用刑戮,使社会矛盾迅速激化起来,将建立不久的秦王朝推向崩溃的边缘,这一重罪也令他难辞其咎。
在这种形势下,只要有星星之火,就会形成燎原之势,曾经显赫一时的秦王朝就这样被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以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钧之力摧垮了,进而被项羽和刘邦的大军消灭了。
赤壁之战的历史遗迹
赤壁之战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可当年的赤壁,由于年代久远,确切地点很难说清楚了。长江南北两岸称赤壁的地方有9处,其中7处明显与当年的战争没有联系。其他两处,一处是湖北的黄州赤壁,一处是湖北的蒲圻赤壁。谁是谁非,学术界各执一说,至今仍在争论之中。
黄州赤壁,在今湖北黄冈市内赤山,是位于长江北岸的赤壁,此山山崖陡峭,屹立如壁,色呈赭色,故名赤。苏轼贬官黄州之后,经常泛舟赤壁矶下,并写下了著名的《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清朝著名画家郭朝祚游览这里时,留下了“东坡赤壁”四个大字,故后人称此处赤壁为“东坡赤壁”。
黄州赤壁留有许多纪念苏东坡的遗迹。赤山上竖有东坡前后赤壁赋木壁和石刻的二赋堂,有根据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词中“一樽还酹江月”而建的酹江亭,有为纪念苏东坡自誉为仙体而建的成仙亭和留仙阁。亭阁内珍藏着苏东坡的手迹和记述苏东坡活动的字画。山顶的挹爽楼中更是荟萃了苏东坡的书帖文物,阁内四壁有苏东坡手书石刻100多块。
此外,还有许多与赤壁之战有关的地名,如乌林、蒲口、樊口、三江口、粮道街、神山、散花洲等。如今的黄州赤壁已成为著名游览胜地。
蒲圻赤壁在今湖北赤壁市境内矶头山。据资料记载,当年34岁的周瑜就是在这里以大都督的身份指挥这场著名战役的。后来,还在峭壁上留下了长1.5米、宽1米的“赤壁”两个大字。所以蒲圻赤壁被人称作“周郎赤壁”。蒲圻赤壁所在的矶头山上建有冀江亭、望江亭、凤雏庵、武侯宫等亭台楼阁。武侯宫内珍藏有当地出土的三国时期的大刀、宝剑、箭镞等兵器。千百年来,文人骚客来此怀古络绎不绝。他们吟诗作赋,留下了无数名句佳作。唐朝诗人杜牧的“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诗句,至今仍流传不衰。
近年,人们又在这里修建了一座名为《三国周郎》的大型石雕像,这尊石雕像由26块花岗石雕砌而成。像高6.65米,基座2米,雕像面向东方目视长江,披风向西南方飘动。这一景点又为蒲圻赤壁增添了新的风采。
古代函谷关究竟在哪里
函谷关是我国历史上建置早的雄关要塞之一,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故称函谷关。
战国七雄时期,函谷关由秦所建,当时由于六国联合对抗日渐强大的秦,秦为了防御因而建立函谷关,并多次成功抵御六国联军的攻势。
由于函谷关易守难攻,秦朝末年各地起义抗秦后,新立的楚怀王为尽快平息战乱,宣告谁先入关中,得为关中王。此处所提的关即是函谷关,之后刘邦先入关中,不过并非直入函谷关,理由即是函谷关易守难攻,加上关内即是秦的首都咸阳,护守函谷关的秦军必是精锐,为避免攻坚,刘邦接受张良的建议绕道进入关内。
不过,后来项羽不满刘邦先入关,但又不愿违逆楚怀王当初的宣告,因此在册封时将刘邦封为巴王,之后封为汉王,虽然巴、汉两地也属于关中关内(函谷关以西),但土地相对比原有秦地贫瘠很多,当时为未开化的不毛之地,甚至是秦朝专门用来流放罪犯的地方。
函谷关不仅是一处军事重地,而且是古代中原腹地与西北地区文化、经济交流的要点。围绕着这座重关名城流传着“紫气东来”“老子过关”“鸡鸣狗盗”“公孙白马”“终军弃”“唐玄宗改元”
等历史故事和传说。唐太宗、唐玄宗、司马迁、李白、杜甫、白居易、司马光等历史名人志士临关吟诗作赋,流传至今的有100余篇。
历史上函谷关有两处:一为古关,即秦关;二为新关,即汉关。新关建造于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关址在今河南省新安县。对此,学术界并无疑义。至于孟尝君曾经过的古关地址,则各说不一。
一说“古函谷关在今河南灵宝东北,战国秦置……现仅存关门”。秦关“在今河南灵宝市南,是秦的东关”。
二说它“在今河南省灵宝市西南”。
三说古函谷关“现在河南省灵宝市西南里许”。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汤漳平在《文史知识》上提出了不同于以上三种观点的论点。他说:“古函谷关的真正地址是在今灵宝市北(略偏东)约15千米处的坡头公社王垛村。”他说,为了搞清古函谷关究竟在什么地方,1981年11月他亲自深入到河南省灵宝市进行调查。在灵宝市有关方面的配合支持下,查阅了历代文献资料的有关记载,对照唐初重要地理著作《括地志》、宋人王应麟的《通鉴地理通释》,并在王垛村实地考察。虽然没有见到古函谷关的遗迹,但却见到了一些能够说明古函谷关地址的古迹。在王垛村,他见到了古关原有的太初宫,今改为王垛学校,校舍内还保留了部分古代建筑。尤为有趣的是,王垛村原来有个土台,老百姓叫它为鸡鸣台,并能说出它的由来。
汤文说:《辞源》和《中文大辞典》错在沿袭旧说,没有注意到灵宝市城已在20多年前迁往虢略镇,在虢略镇东北40余里外的旧县城早已浸入三门峡水库中,“今河南灵宝市南”当然没有古函谷关的故址。
对《辞海》和《古今地名大辞典》的记载,汤文则认为其错“是把清代修建的新关,误作为古函谷关了”。根据清光绪年间撰修的《灵宝县志》载:“函谷关在邑西南里许,曹操西征张鲁时开粮道于此,后遂置关。基址久湮,前令江蘩重建,去周置旧关十余里。”汤文说:《辞海》所说“现仅存关门”的那个函谷关正是清代所建的新关遗迹。
汤漳平的这一观点,使函古关今在何处的争论又多了一种说法。
“三顾茅庐”真的发生过吗
“三顾茅庐”这个成语典故的出处妇孺皆知。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写刘备“三顾茅庐”聘请诸葛亮出山辅助他成就帝业的故事,将刘备礼贤下士的真诚写得栩栩如生,把刘备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关羽、张飞的居功自傲描绘得惟妙惟肖。这段“三顾茅庐”的故事,是罗贯中根据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中的记载,加以艺术构思而创作的。但刘备为请诸葛亮出山究竟是不是“三顾茅庐”,学术界各有说法。
《三国演义》中关于这次见面的记载是:刘备带领军队驻扎新野时,徐庶对刘备说:“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愿见他吗?”刘备说:“你带他一起来吧。”徐庶说:“可以主动登门去见此人,但不能让他来拜见您。”可见,刘备亲自到诸葛亮那里去请求拜见、赐教,共3次前往,才得以相见。但没有写关公、张飞同往,也没有说明是在茅庐中相见。
诸葛亮自己写的《出师表》中也说:“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这几句话,证据确凿。陈寿在《三国志》中写到了《隆中对》,对刘备3次往访以及诸葛亮论天下形势的内容记载得更为详细。刘备“三顾茅庐”一直被当作礼贤下士、重视人才的典范。刘备当时困难重重,急需人才,从情理上看,“三顾茅庐”是极有可能的,所以历代没有人对此事的真实性有过怀疑。
但现在有人提出另一种说法,认为“三顾茅庐”的记载难以令人相信。诸葛亮是位胸有宏图之士,刘备请他出山,当然正合其意,他岂能大摆架子,而不抓住这个可能失去的机会?当时的诸葛亮只有27岁,刘备则是个有声望的政治家,对诸葛亮怎能那样低声下气地苦求?虽然前一种说法中以《隆中对》作为证据,但当时,曹操几十万南征大军正威胁着刘备,《隆中对》不提这个紧迫的现实问题,是不合乎情理的。同时,刘备次见诸葛亮,不会安排现场记录。所谓《隆中对》,很有可能是后人附会《出师表》而杜撰的。据此,“三顾茅庐”之说就不可信了。
三国人鱼豢写的《魏略》中,也提到了刘备和诸葛亮二人次相见的情景。《魏略》中说刘备屯兵于樊城时,曹操已统一黄河以北,诸葛亮预见曹操马上就要对荆州发动进攻。荆州刘表性情懦弱,不晓军事,难以抵抗,诸葛亮于是北行见刘备。刘备因为诸葛亮年纪小,根本不重视他。诸葛亮通过谈论对当今政局的对策,才使刘备逐渐信任他。后,刘备才“以上客礼之”。西晋司马彪《九州春秋》的记载也大同小异。
从诸葛亮本身积极进取的态度来看,《魏略》《九州春秋》的记载也有一定的可信度。
有人则调和了这两种说法之间的冲突,认为“三顾茅庐”与诸葛亮的樊城自请相见都是真实可信的。清代学者洪颐煊在《诸史考异》中说诸葛亮初见刘备于樊城,刘备虽以上客待之,但没有特别器重他。等到徐庶举荐时,刘备再次相见,才逐渐有了很深的感情,并指出:在建安十二年(207年)初见,再次相见是在建安十三年(208年)。诸葛亮后来非常感激,因而记入了《出师表》中。
诸葛亮与刘备究竟是“一见”,是“再见”,还是“三见”,这只有当事人知道了,然而,“三请诸葛亮”的故事却流传了下来,吸引了无数人。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