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801243782丛书名: 高等学校教材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为有关高等院校“农田水利工程”专业编写的通用教材,也可供从事农田水利工作的技术人员和干部参考。
该教材主要内容:土壤的形成与组成、土壤的基本性状、土壤水分、主要低产土壤的特性与改良、作物与水、主要农作物的合理用水等,另外还编有教学实验指导等。书中着重阐述了农田水利工作有密切关系的土壤和作物的基础知识及基本理论,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适当地介绍了有关低产土壤改良和主要农作物合理用水的基本原理与技术措施。
该教材主要内容:土壤的形成与组成、土壤的基本性状、土壤水分、主要低产土壤的特性与改良、作物与水、主要农作物的合理用水等,另外还编有教学实验指导等。书中着重阐述了农田水利工作有密切关系的土壤和作物的基础知识及基本理论,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适当地介绍了有关低产土壤改良和主要农作物合理用水的基本原理与技术措施。
目 录
第三版前言
第二版前言
绪论
章 土壤的形成与组成
节 土壤及土壤形成
第二节 土壤的组成
第二章 土壤的基本性状
节 土壤的孔隙性与结构性
第二节 土壤胶体与离子交换作用
第三节 土壤的酸碱反应
第四节 土壤的通气性与氧化还原状况
第五节 土壤的热状况
第六节 土壤养分状况
第三章 土壤水分
节 土壤水分的形态和性质
第二节 土壤水分常数与土壤含水量
第三节 土壤水分的能态
第四章 主要低产土壤的特性与改良
节 盐碱土
第二节 渍害水稻土
第三节 红壤
第五章 作物与水
节 作物水分生理
第二节 作物与水的生态关系
第三节 作物需水规律及对灌溉排水的要求
第六章 主要农作物的合理用水
节 水稻
第二节 小麦
第三节 玉米
第四节 棉花
实验
Ⅰ 土壤剖面性观察与描述
Ⅱ 土壤pH值和氧化还原电位(Eh)的测定
Ⅲ 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测定
Ⅳ 土壤水吸力的测定
Ⅴ 土壤水吸力的测定
Ⅵ 作物水分生理性状的测定
附录一 作物对气候、土壤、水分的要求简表
附录二 水稻和棉花的生育性状调查
主要参考文献
第二版前言
绪论
章 土壤的形成与组成
节 土壤及土壤形成
第二节 土壤的组成
第二章 土壤的基本性状
节 土壤的孔隙性与结构性
第二节 土壤胶体与离子交换作用
第三节 土壤的酸碱反应
第四节 土壤的通气性与氧化还原状况
第五节 土壤的热状况
第六节 土壤养分状况
第三章 土壤水分
节 土壤水分的形态和性质
第二节 土壤水分常数与土壤含水量
第三节 土壤水分的能态
第四章 主要低产土壤的特性与改良
节 盐碱土
第二节 渍害水稻土
第三节 红壤
第五章 作物与水
节 作物水分生理
第二节 作物与水的生态关系
第三节 作物需水规律及对灌溉排水的要求
第六章 主要农作物的合理用水
节 水稻
第二节 小麦
第三节 玉米
第四节 棉花
实验
Ⅰ 土壤剖面性观察与描述
Ⅱ 土壤pH值和氧化还原电位(Eh)的测定
Ⅲ 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测定
Ⅳ 土壤水吸力的测定
Ⅴ 土壤水吸力的测定
Ⅵ 作物水分生理性状的测定
附录一 作物对气候、土壤、水分的要求简表
附录二 水稻和棉花的生育性状调查
主要参考文献
在线试读
章 土壤的形成与组成
节 土壤及土壤形成
一、土壤与土壤肥力
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本资料,是作物生育的基地,是生态系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溶液)、空气和生物等所组成的能够生长植物(包括作物)的陆地疏松表层。
土壤之所以能生长植物是因为它具有肥力。所谓肥力,就是土壤同时地不断地满足和调节植物对水、肥、气、热等生活条件要求的能力。土壤肥力是土壤物理、化学、生物等性质的综合反映。土壤肥力的高低,决定于诸肥力因素的丰缺、消长以及它们之间的协调关系。土壤肥力是各种土壤所共有的,也是区别于自然界其它物质的本质的特征。
土壤在自然形成过程中所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肥力叫自然肥力。它单纯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只存在于原始森林和未开垦的荒地中。土壤经人为活动以后而形成的肥力叫人工肥力。它随人们对土壤的认识深度和培肥改良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在耕作土壤中,自然肥力和人工肥力是综合出现的,一般合称为有效肥力。有效肥力不仅标志着土壤的肥沃程度,也可反映出与社会经济制度和科学技术水平的关系。
……
节 土壤及土壤形成
一、土壤与土壤肥力
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本资料,是作物生育的基地,是生态系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溶液)、空气和生物等所组成的能够生长植物(包括作物)的陆地疏松表层。
土壤之所以能生长植物是因为它具有肥力。所谓肥力,就是土壤同时地不断地满足和调节植物对水、肥、气、热等生活条件要求的能力。土壤肥力是土壤物理、化学、生物等性质的综合反映。土壤肥力的高低,决定于诸肥力因素的丰缺、消长以及它们之间的协调关系。土壤肥力是各种土壤所共有的,也是区别于自然界其它物质的本质的特征。
土壤在自然形成过程中所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肥力叫自然肥力。它单纯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只存在于原始森林和未开垦的荒地中。土壤经人为活动以后而形成的肥力叫人工肥力。它随人们对土壤的认识深度和培肥改良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在耕作土壤中,自然肥力和人工肥力是综合出现的,一般合称为有效肥力。有效肥力不仅标志着土壤的肥沃程度,也可反映出与社会经济制度和科学技术水平的关系。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