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020151202
★以丰富的史料为基础,各领域专业的学者、作家同心协力编写
★非常励志,名人们具有榜样作用,激励读者树立志向,成为更好的自己
★将各领域的知识融入生动有趣的故事,深入浅出,老少咸宜
★配有丰富的插图,与生动的故事相得益彰,增加阅读兴趣
★内文采用70g轻型纸,环保舒适,轻盈便携
★封面采用DF爱克罗特种条纹纸和大面积的烫金印刷,高档大气
莎士比亚是英国著名的剧作家和诗人。然而,在十六世纪,他不过是一个小镇手套商的儿子,十三岁便因家道中落而辍学。
二十二岁时,莎士比亚因为戏剧梦想独自前往伦敦闯荡,进入剧团,起初只能做辛苦的打杂工作。后来,他是如何写出一部部精妙的戏剧作品的呢?他在走向成功的路上经历了怎样的坎坷呢?
本书精彩再现了莎士比亚戏剧般的一生,并介绍了其主要作品的创作历程。
1.离开家乡去寻梦
2.回顾家园
3.加入剧团
4.惹人妒忌的剧作家
5.瘟疫带来的祸与福
6.诗人莎士比亚
7.瘟疫后的伦敦戏剧圈
8.悲伤与同情
9.宫内大臣的纷争
10.买下第一栋房子
11.疯狂行动
12.才华受到学者肯定
13.天外飞来的横祸
14.中年心境
15.不介入竞争
16.新国王新气象
17.悲剧作家
18.完成四大悲剧
19.亲人的生活
20.心境转变
21.半退休状态
22.最后一出剧本
23.环球剧场的不幸
24.生命终点
25.永垂不朽的剧神与诗人
莎士比亚小档案
序
不论世界如何演变,科技如何发达,但凡养成了阅读习惯,这将是一生中享用不尽的财富。
三民书局的刘振强董事长,想必也是一位深信读书是人生最大财富的人,在读书人数往下滑落的多元化时代,他仍然坚信读书的重要性。刘董事长也时常感念,在他困苦贫穷的青少年时期,是书使他坚强向上;在社会普遍困苦、生活简陋的年代,也是书成了他最好的良伴。他希望在他的有生之年,分享这份资产,让其他读者可以充分使用。
“名人传”系列规划出版有关文学、艺术、人文、政治与科学等各行各业有贡献的人物故事,邀请各领域专业的学者、作家同心协力编写,费时多年,分梯次出版。在越来越多元化的世界中,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才华与潜力,每个朝代也都有其可歌可泣的故事,但是在故事背后所具有的一个共同点,就是每个传记主人公在困苦中不屈不挠的经历,这些经历经由各位作者用心查阅有关资料,再三推敲求证,再以文学之笔,写出了有趣而感人的故事。
西谚有云:世界因有各式各样不同的人,才更加多彩多姿。这套书就是以“人”的故事为主旨,不刻意美化主人公,以他们的生活经历为主轴,深入描写他们成长的环境、家庭教育与童年生活,深入探索是什么因素造成了他们的与众不同,是什么力量驱动了他们锲而不舍地前行。以日常生活中的小故事来描写出这些人为什么能使梦想成真,尤其在阅读这些作品时,能于心领神会中得到灵感。
和一般从外文翻译出来的伟人传记所不同的是,此套书的特色是由熟悉文学的作者用心收集资料,将知识融入有趣的故事,并以文学之笔,深入浅出写出适合大多数人阅读的人物传记。在探讨每位人物的内在心理因素之余,也希望读者从阅读中激励出个人内在的潜力和梦想。我相信每个人都会发呆做梦,当你发呆和做梦的同时,书是你最私密的好友。在阅读中,没有批判和讥讽,却可随书中的主人公海阔天空一起遨游,或狂想或计划,而成为心灵知交。不仅留下从阅读中得到的神交良伴(一个回忆),如果能家人共读,读后一起讨论,绵绵相传,留下共同回忆,何尝不是一派幸福的场景!
谨以此套“名人传”丛书送给所有爱读书的人。你们都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因为一直有书为伴,与爱同行。
简宛
1.离开家乡去寻梦
天色刚刚透亮,一弯残月俯视着缓缓流动的埃文河。清晨的薄雾像乳色的毯子,轻柔地覆盖着岸边的斯特拉特福小镇。多数人还在沉睡,莎士比亚一家已经起身,里里外外地忙碌着,为即将要去伦敦的大儿子做最后的准备。
大家的心里都充满了复杂的滋味。一百多公里外的伦敦,在以马车代步的年头,是那么遥远,在小镇长大的威廉·莎士比亚能够应付大城市的光怪陆离吗?
父亲约翰这几年不太顺利,财务上出了些问题,卖掉了一些产业。他替弟弟的债务做担保,结果被告进法院。多年来在政坛上相当活跃的约翰,也许是因为债务烦心,已经很久没有出席议会,而被停止议员职务。他多希望大儿子莎士比亚留在镇上,帮他照顾手套店的生意。
母亲玛丽望着二十三岁、英俊挺拔的儿子,不由得感慨万千。在莎士比亚出生前,她的两个女儿还在襁褓时便夭折。除了莎士比亚,她后来又生了二女三男,其中有个女儿八岁就得病死了。她知道养大一个孩子很不容易,真不放心让最疼爱的长子,一个人跑去遥远的伦敦求发展。
妻子安妮更是不开心。他们结婚才五年,大女儿苏珊娜四岁,小女儿朱迪思和儿子哈姆内特是一对双胞胎,都不过两岁大,莎士比亚去伦敦后,孩子见到父亲就不容易了。可是,丈夫的心意已经决定,没有人能够劝阻他。
于是,他们一家老少,只有依依不舍地替莎士比亚把行李搬上马车,与他拥别,千叮嘱万叮嘱:“常写信!”“路上小心!”“想回家就回家吧!”
他不断地点头,强忍住眼泪。但是,话别必须结束,马车必须上路,莎士比亚回头看着为他送行的家人一字排开:父亲、母亲、妻子、二十一岁的大弟吉尔伯特、十八岁的妹妹琼、十三岁的二弟理查和八岁的幼弟爱德蒙,他挥着手,眼泪忍不住簌簌地流了下来。
这些都是他挚爱的家人。然而,他最挂念的三个孩子,还留在屋里睡觉。他告诉妻子不要吵醒他们:“看!他们的小脸多么安详,正在做美梦呢!”他真舍不得把目光移开。
“孩子们,请原谅你们的爸爸不能再留在你们身边,他就要前往伦敦,去追寻一个从小就有的美梦。”马车上的莎士比亚,在心底喃喃低语。
记不清楚是哪一年,父亲第一次带他去看巡回剧团的话剧,他就深深地爱上了戏剧中迷人的世界。他想不出还有什么职业比演戏更变化万千。一个再平凡不过的人,一穿上五颜六色的戏服,化上稀奇古怪的妆,戴起或长或短的假发,站到舞台中央,不用开口,就变成完全不同的人。他可以化身为上帝、天使,也可以做恶魔、坏蛋;他可以是国王或英雄,也可以做仆人或小丑;他忽男忽女,时老时少……啊!平常人只能活一生,一辈子只能有一种身份,演员却可以体会各种各样的身 份。
他更崇拜那些编剧本的人,只有他们,才能让国王变成流浪汉,让爱情发生在两个不可能相爱的人之间。镇上每年有两三个巡回剧团来演出,他每次看完戏,总会沉浸在剧情中好几个月。他甚至会想象如何改变剧情,添加人物,让情节变得更精彩。
今年来了五个剧团,为生活平淡如水的小镇掀起一波又一波的看戏热潮,莎士比亚的心情亢奋到了极点。他对戏剧的热情已经超越了戏迷的痴恋,而沸腾到对演戏、编剧的疯狂。一个剧团都没有的斯特拉特福镇,再也不能满足他,莎士比亚感受到有股力量吸引着他前去伦敦,那股力量是那么强大,无法抵抗,尽管伦敦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大城市,尽管他的家人都住在小镇。
马车不急不缓地往前奔跑,很快便将家人抛出视线之外。他转过头,放下挥动的手,拂去脸上的泪珠,轻轻地念着:“伦敦,我来寻梦了!”
2.回顾家园
马车载着莎士比亚穿过大街小巷,好像在对他从小生长的小镇告别,象征着人生即将展开新的一 页。
1564年4月23日,莎士比亚出生在埃文河畔的斯特拉特福小镇。三天后,父母抱他到教会受洗,教会因此留存了他的受洗记录。小镇虽然依傍着温柔澄澈的埃文河,但是景致并不比其他乡镇特殊。两千多口人有的种田,有的做手工,也有些经商,就像莎士比亚的祖父和父亲。
祖父理查在附近村落耕种。他生了两个儿子,小儿子亨利始终种田为生,大儿子约翰搬来斯特拉特福,做了手套师傅。他的生意很好,赚的钱买了两栋房子。
约翰娶了青梅竹马的玩伴玛丽·阿登。玛丽的父亲是附近乡下很有名望的绅士,把田租给约翰的父亲耕种。阿登家族有很多房子和土地,玛丽只是八个女儿中最小的一个,还是得到丰富的嫁妆。
富裕的约翰和玛丽,住在亨利街上的一栋大房子里,就只差一群孩子。六年内,连续失去两个女婴,当他们得到一个男婴时,可以想象有多么快乐!这个男婴被取名为威廉,就是后来的大剧作家莎士比亚。
有了妻儿、房子,手套店的生意兴隆,约翰对政治也很热衷。早在莎士比亚出生前七年,约翰就当选为初等镇议员,后来又出任镇上的财务总管。莎士比亚一岁时,约翰升级为高等镇议员,三年后当选镇长。
莎士比亚七岁时,开始在镇上唯一的学校上学,一直到十五六岁毕业。当时英国的学校教育除了英文,还教拉丁文、《圣经》与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学,包括戏剧,这些科目都为莎士比亚打下扎实的写作基础。但他并不是神童型的学生,学校因此没有留下关于莎士比亚的任何记录。
倒是有记录显示,莎士比亚读书期间,学校里有两位老师是毕业于牛津大学的硕士,他们的学问为小镇男孩打开了面对文学、历史的大窗。
毕业后,莎士比亚帮父亲照看手套生意。十八岁那年,他娶了比他大八岁的安妮·海瑟薇。婚后三年内,他们有了三个孩子,看样子,莎士比亚将会像他的父亲一样,生一群儿女,在小镇斯特拉特福做一辈子生意人。
“不,这不是我要的人生!”他在心底大喊。马车驰过小镇前往伦敦必须经过的唯一桥梁——克利夫顿桥。马蹄声多么清脆,仿佛在大地上敲打出一串悦耳的音符。桥下埃文河的水,毫不犹豫地奔向前方。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