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20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线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807098560
邂逅自然精灵 共享家园之美
以日历形式介绍了深圳本土的365种脊椎动物,包括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既有精美真实图片直观展示又配附了对动物特征、习性、地理分布、种群状态等信息,对深圳的自然保护具有指导作用,该书也将作为让市民认识深圳自然、了解本土动物的普及读本。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受全球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生物入侵、自然栖息地性质改变等因素的影响,地球生态系统正在遭受着前所未有的破坏,生物多样性加速衰减,严重影响了生物多样性为人类社会持续发展提供服务的能力。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当前人类所面临的最紧迫任务,也是全球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深圳作为全球发展速度最快的超大城市,其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都有鲜明特点。深圳是位于珠江口东侧的滨海城市,从较大尺度看,深圳和香港共同组成了一个半岛;从深圳市域尺度看,其境内的低山丘陵生态系统具有典型的生态岛屿特征,生态相对脆弱但特有性较高。深圳市是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其庞大的物流和人流会导致外来物种入侵,生态风险较高。深圳2017年底的人口密度高达6290人/km2,与1979年相比,40年时间里增长了近40倍。人口剧增必然引发城市空间的快速扩张,改变了大量自然栖息地的性质,加剧了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不稳定性。
脊椎动物作为生态系统中的高级消费者,具有主动趋利避害能力,也能通过竞争、捕食、扩散等形式主动调整群落结构。因此,其多样性具有重要生态指示意义,是生态评价的重要指标。物种的准确识别是揭示生物多样性的前提,准确详实的生物多样性数据是实施宏观生态规划和精细化生态保护与管理的前提和必要条件。鉴于此,深圳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处组织实施了为期三年的“深圳市陆域脊椎动物资源调查”项目(2013-2016)。本次调查,首次比较全面系统地揭示了深圳全境陆域脊椎动物物种多样性及其特点。
深圳市陆域脊椎动物具有显著的特有性、稀有性和多样性等特点。近年发表的三个新种深圳后棱蛇、白刺湍蛙和刘氏掌突蟾以及短肢角蟾和香港瘰螈等物种都只分布于深圳、香港及周边地区,为区域特有物种。深圳分布着大量珍稀濒危和保护物种,国家Ⅰ级保护动物有3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有37种,有13种为IUCN红色名录受胁物种,3种被列入CITES公约附录I,33种被列入附录II。调查记录了鸟类335种,占深圳脊椎动物物种总数的68.5%。深圳位于东亚-澳大利亚鸟类迁徙路线上,是迁徙鸟类重要的越冬地、停歇地和中转站,夏候鸟、冬候鸟和过境鸟三者合计约占深圳鸟类的70%。因此,深圳鸟类多样性高,但有较大不确定性。
深圳陆域生态系统中有大量外来脊椎动物,生态风险较高。目前记录了31种外来脊椎动物,其中11种是全球公认的外来入侵物种,其余20种虽然没有被认定为入侵物种,但或多或少也会影响到本土物种的生存。从来源看,大多数物种都是市民有意放生的,如红耳龟、牛蛙等;或是来源于家养宠物,逃逸后形成野外种群,如黑领噪鹛、蓝翅希鹛、灰喜鹊等。还有少数物种是通过贸易无意带入的,如最近发现的温室蟾和马来家鼠等。
本书的出版,旨在向广大读者展现深圳陆域脊椎动物多样性及生物之美,同时也希望本书能成为广大市民解读深圳生物多样性的一把钥匙。愿阅读唤起更多的市民加入深圳生物多样性监测和保护的志愿者的行列。
王英永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