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05154029
内容简介
十五年前,伴随着那场令世界尤其是国人至今胆寒的SARS事件终结的曙光,我步人中央民族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未曾想到的是,自此与“民族”结下了不解之缘,毕业后进人民族出版社成为了一名编辑。人社伊始,就在时任社长禹宾熙先生的指导、支持下,着力推动中国学术著作走出去。
坦率地说,*初,信心极为不足。个中原因颇多,其中,重要的是,作为一名新人行者,承担如此重大的工作甚感力不从心。同时,也认为,中西学术之间,无论是关心的问题,还是写作的角度、方式等,都存在较大的差异,二者之间进行对话的难度较大。
但是,在著名学者牟中鉴教授等诸位专家与各位领导、同事的大力指导、支持下,两年后,《当代中国宗教研究精选丛书》的英文版权顺利输出给世界著名学术出版机构博睿出版社。这,给自己增添信心的同时,也开启了艰难的翻译之旅。十年后,《当代中国宗教研究精选丛书》的英文版终于问世!从英文顾问的介绍、书评以及经济收入等情况综合分析,其在翻译类学术作品中表现颇佳,且合作双方对此次合作均为满意。因此,双方又达成合作出版汉文版总字数近3000万的《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指南丛书》的协议。
在推动中国学术作品走出去的过程中,一直有“摸着石头过河”之感。因为,虽然有国家的大力支持,有其他出版社同行的努力,但国家大力扶持下的中国出版业自觉走出去之历史,毕竟历时甚短,值得反思的问题多多。有些问题,理论上是清楚的,但操作起来是模糊的;有些问题,在理论上也还处于探讨阶段。具体到位于出版业*的学术出版的走出去,再至于学术出版中的小众——民族学术出版的走出去,情况就更加不容乐观。于是,萌生了将自己的心得、体会等做一总结,以期抛砖引玉的想法。
但,想想是容易的,做起来却很难。当然,自己的懒惰是重要的原因,所以一直“久拖未决”。直至《当代中国宗教研究精选丛书》英文版出版完成的2017年,终于决心动笔。
坦率地说,*初,信心极为不足。个中原因颇多,其中,重要的是,作为一名新人行者,承担如此重大的工作甚感力不从心。同时,也认为,中西学术之间,无论是关心的问题,还是写作的角度、方式等,都存在较大的差异,二者之间进行对话的难度较大。
但是,在著名学者牟中鉴教授等诸位专家与各位领导、同事的大力指导、支持下,两年后,《当代中国宗教研究精选丛书》的英文版权顺利输出给世界著名学术出版机构博睿出版社。这,给自己增添信心的同时,也开启了艰难的翻译之旅。十年后,《当代中国宗教研究精选丛书》的英文版终于问世!从英文顾问的介绍、书评以及经济收入等情况综合分析,其在翻译类学术作品中表现颇佳,且合作双方对此次合作均为满意。因此,双方又达成合作出版汉文版总字数近3000万的《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指南丛书》的协议。
在推动中国学术作品走出去的过程中,一直有“摸着石头过河”之感。因为,虽然有国家的大力支持,有其他出版社同行的努力,但国家大力扶持下的中国出版业自觉走出去之历史,毕竟历时甚短,值得反思的问题多多。有些问题,理论上是清楚的,但操作起来是模糊的;有些问题,在理论上也还处于探讨阶段。具体到位于出版业*的学术出版的走出去,再至于学术出版中的小众——民族学术出版的走出去,情况就更加不容乐观。于是,萌生了将自己的心得、体会等做一总结,以期抛砖引玉的想法。
但,想想是容易的,做起来却很难。当然,自己的懒惰是重要的原因,所以一直“久拖未决”。直至《当代中国宗教研究精选丛书》英文版出版完成的2017年,终于决心动笔。
目 录
章 绪论
节 学术出版“走出去”概述
一、学术出版“走出去”的含义
二、学术出版“走出去”的必要性
三、学术出版“走出去”的现实性
四、学术出版“走出去”的主要方式
第二节 关于“中国学”
一、“中国学”的概念界定
二、西方中国学的产生与发展
三、汉学与国学
节 学术出版“走出去”概述
一、学术出版“走出去”的含义
二、学术出版“走出去”的必要性
三、学术出版“走出去”的现实性
四、学术出版“走出去”的主要方式
第二节 关于“中国学”
一、“中国学”的概念界定
二、西方中国学的产生与发展
三、汉学与国学
第二章 我国学术出版“走出去”的现状与特点
节 学术出版“走出去”的现状
一、推动版权输出的商务印书馆
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学术出版的国际化之路
三、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推进
四、构建学术出版话语体系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五、民族出版社学术图书“走出去”的个案分析
六、其他出版社的努力
第二节 学术出版“走出去”的特点
一、学术出版“走出去”的优势
二、学术出版“走出去”的不足
第三章 西方中国学的产生与发展
节 西方中国学的酝酿
一、西方对中国认识的起源
二、西方汉学(中国学)的奠基
第二节 法国汉学(中国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19世纪的汉学
二、20世纪的汉学(中国学)
第三节 英国汉学(中国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19世纪的汉学
二、20世纪的汉学(中国学)
第四节 德国汉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19世纪及20世纪初的汉学
一、二战后的汉学(中国学)
第五节 美国中国学的产生与发展
……
第四章 西方中国学与我国学术出版“走出去”
第五章 学术出版“走出去”的策略与路径
第六章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在线试读
《学术出版“走出去”研究:基于西方中国学的思考》:
(二)第二阶段
1.概述
以南怀仁的去世为标志,耶稣会在中国的传教活动走完了阶段。南怀仁在病重时,已看到中国教区的冷落,因此在1678年从北京给欧洲耶稣会士写信,要求增派教士。南怀仁的呼吁引起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重视,因为这迎合了他向世界,尤其是向东方扩张的野心。自此,西欧的中国传教活动由原来的意、西、葡为主,逐渐转向了法国独占鳌头。
路易十四精心挑选了6名有“皇家数学家”之称的教士,并从他私人金库中提取路费,于1685年3月3日派他们东去。这6名教士中,除1名在途经暹罗时留在那里传教之外,其余5名于1687年7月23日到达浙江宁波,1688年3月谒见了康熙。①其中,白晋和张诚共同教授康熙皇帝数学、天文学等,因学识渊博,深得器重,于是康熙让白晋回国招募更多的能人志士来华。1697年,白晋回国,带去康熙给路易十四的49卷汉籍,同时又招募了10名传教士来华。②
就传教事业而言,第二时期只有开始时有过短暂的兴旺。但从对中国的研究角度来看,却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一阶段来华人员以法籍传教士为主,他们比前一时期意籍、葡籍的传教士要少一些宗教局限,而多了学术的气味。他们的视野比较开阔,目光不只停留在孔儒一家,而是开始对中国各类经籍都加以重视,同时也注意研究历史、文学、民俗、民族等各个方面。这是一个从大文化的角度来介绍和研究中国的时期,尽管还是以介绍为主。传教士们的工作也影响了一些欧洲学者,他们既不是传教士,也没有到过中国,却开始热心于中国文化,如法国的伏尔泰、狄德罗、孟德斯鸠,德国的莱布尼茨等。
不过,在此期间,“礼仪问题”的争论还在继续,这对于欧洲了解和研究中国文化,仍然具有重要意义,但对于耶稣会的传教活动却越来越不利。教皇的禁令一次比一次严厉,耶稣会在“礼仪问题”之争中节节败退,同时中国皇帝对传教的反感也逐步加深。教皇先是在法国、西班牙、葡萄牙分别取缔耶稣会.1773年终于正式颁布了解散耶稣会的命令。
另外,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是,1698年3月6日,白晋带着新招来的10名教士来华时,乘坐的是其极力促成首航中国的商船“安菲德里蒂”号(即“女神”号)。他们经过了7个月的海上漂泊以后,抵达中国。这是中法关系史也是中欧关系史上的一件历史性的大事。从此以后,整个18世纪,差不多每年都有一艘或几艘船只来往于中国与法国之间,不仅把欧洲的文化和物品带到了中国,同时也把中国的文化和物品带到了欧洲。中国的丝绸、瓷器、画、漆器等工艺品,就是在那时大量地运往了欧洲。这些中国工艺品,与传教士们的记录、感想和研究,相得益彰,在欧洲广为流传,引起法国和其他国家欧洲人对中国的极大兴趣和羡慕。整个18世纪,弥漫在欧洲的“中国风”或“中国趣味”就这样产生了。
……
(二)第二阶段
1.概述
以南怀仁的去世为标志,耶稣会在中国的传教活动走完了阶段。南怀仁在病重时,已看到中国教区的冷落,因此在1678年从北京给欧洲耶稣会士写信,要求增派教士。南怀仁的呼吁引起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重视,因为这迎合了他向世界,尤其是向东方扩张的野心。自此,西欧的中国传教活动由原来的意、西、葡为主,逐渐转向了法国独占鳌头。
路易十四精心挑选了6名有“皇家数学家”之称的教士,并从他私人金库中提取路费,于1685年3月3日派他们东去。这6名教士中,除1名在途经暹罗时留在那里传教之外,其余5名于1687年7月23日到达浙江宁波,1688年3月谒见了康熙。①其中,白晋和张诚共同教授康熙皇帝数学、天文学等,因学识渊博,深得器重,于是康熙让白晋回国招募更多的能人志士来华。1697年,白晋回国,带去康熙给路易十四的49卷汉籍,同时又招募了10名传教士来华。②
就传教事业而言,第二时期只有开始时有过短暂的兴旺。但从对中国的研究角度来看,却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一阶段来华人员以法籍传教士为主,他们比前一时期意籍、葡籍的传教士要少一些宗教局限,而多了学术的气味。他们的视野比较开阔,目光不只停留在孔儒一家,而是开始对中国各类经籍都加以重视,同时也注意研究历史、文学、民俗、民族等各个方面。这是一个从大文化的角度来介绍和研究中国的时期,尽管还是以介绍为主。传教士们的工作也影响了一些欧洲学者,他们既不是传教士,也没有到过中国,却开始热心于中国文化,如法国的伏尔泰、狄德罗、孟德斯鸠,德国的莱布尼茨等。
不过,在此期间,“礼仪问题”的争论还在继续,这对于欧洲了解和研究中国文化,仍然具有重要意义,但对于耶稣会的传教活动却越来越不利。教皇的禁令一次比一次严厉,耶稣会在“礼仪问题”之争中节节败退,同时中国皇帝对传教的反感也逐步加深。教皇先是在法国、西班牙、葡萄牙分别取缔耶稣会.1773年终于正式颁布了解散耶稣会的命令。
另外,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是,1698年3月6日,白晋带着新招来的10名教士来华时,乘坐的是其极力促成首航中国的商船“安菲德里蒂”号(即“女神”号)。他们经过了7个月的海上漂泊以后,抵达中国。这是中法关系史也是中欧关系史上的一件历史性的大事。从此以后,整个18世纪,差不多每年都有一艘或几艘船只来往于中国与法国之间,不仅把欧洲的文化和物品带到了中国,同时也把中国的文化和物品带到了欧洲。中国的丝绸、瓷器、画、漆器等工艺品,就是在那时大量地运往了欧洲。这些中国工艺品,与传教士们的记录、感想和研究,相得益彰,在欧洲广为流传,引起法国和其他国家欧洲人对中国的极大兴趣和羡慕。整个18世纪,弥漫在欧洲的“中国风”或“中国趣味”就这样产生了。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