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0502635
本书从高职高专学生校园学习及未来就业的需要入手,结合课程学时有限的实际因素,选择了相对常用且比较典型的交际礼仪内容,以模块的方式设计了28个学习课题,供教师在具体教学中根据课程目标、专业需求、生源特点等进行取舍或组合,以实现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同时,体例设计上在充分注意礼仪课程本身特点的基础上,努力体现“教、学、做”一体的职教要求。
模块A序篇
学习课题1礼仪概说
模块B形象
学习课题2仪容礼仪
学习课题3服饰礼仪
学习课题4仪态礼仪
模块C见面
学习课题5称呼礼仪
学习课题6介绍礼仪
学习课题7握手礼仪
学习课题8交谈礼仪
模块D往来
学习课题9拜访礼仪
学习课题10迎仪
学习课题11馈赠礼仪
模块E媒介
学习课题12名片礼仪
学习课题13电话礼仪
学习课题14网络礼仪
学习课题15文书礼仪
模块F集会
学习课题16舞会礼仪
学习课题17聚会礼仪
学习课题18会议礼仪
模块G宴饮
学习课题19宴请礼仪
学习课题20中餐礼仪
学习课题21西餐礼仪
模块H出行
学习课题22乘车礼仪
学习课题23乘机礼仪
学习课题24住宿礼仪
模块I入职
学习课题25面试礼仪
学习课题26上岗礼仪
模块J涉外
学习课题27涉外礼仪通则
学习课题28涉外礼仪实务
参考文献
《现代交际礼仪》是大连出版社组织编写的系列教材“新世纪高职高专精品教材·公共基础课”中的一本。
交际活动是人类得以生存、社会得以发展的基础。交际活动与人类的诞生同步,与人类社会的进步同行。人类社会步入现代社会后,交际活动更显重要,交际形式日趋丰富。当今社会早已进入电子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人们之间的交际需求更盛,而交际本质未变。为了实现交际的目的,人们必须寻找并遵守、维护交际活动得以正常进行的规则,其中交际礼仪则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礼仪是人生的必修课,它关系到每个人的形象塑造和人格展示。一个人只有知礼、懂礼、守礼、行礼,才能够得到他人的尊重和信任,才能够在交往日益频繁的现代社会获取广博的人脉基础和资源,才能够在现代交际活动中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进而迈向职业生涯的成功之路。
当前,各高职高专院校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礼仪教育,往往把它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德技双修,使之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之一。本书是专门为高职高专院校礼仪教育编写的教材,是在充分考虑高职高专学生的礼仪素养基础、认知接受能力以及礼仪教育类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性质定位、学时规定等因素,并积极学习、领会新的职教理念的基础上,由一线教师编写完成的。
在内容上,本书主要选择了对学生校园生活和步入职场后人际交往中所需要的基本的礼仪事项及其规范加以介绍,不追求“大而全”,尽可能“小题大做”。比如,在以往教材中,多将称呼、介绍、握手等内容放在一起简要介绍,而本书有意将这些“细小”内容放大,各自单列学习课题,但对有些内容又有意进行了省略。这一方面是因为课程学时有限(各院校多为30个学时左右),另一方面也是想通过这种设计让教与学能够举一反三,以小见大。通过课程教学,首先让学生树立基本的交际礼仪意识,然后把握常用的交际礼仪规范,并能够有意识地指导自己的交际实践,这样课程的基本目标就实现了。我们认为这也是更为实事求是的做法。
在编写体例上,本书由10个模块28个学习课题构成。这打破了传统的章节模式,方便教学中根据院校特点、专业特点、学时情况等进行剪裁、取舍和组合。每个学习课题以“读一读:你身边的礼仪故事”“记一记:让你入耳的礼仪箴言”“想一想:你说我说大家说”“特别提示:本课题学习目标”“学一学:本课题你应该知道的礼仪常识”“练一练:你的空间你做主”等栏目构成,注重学习内容的形象性、活泼性、趣味性,也注重学习内容的实用性和教材行文表达的简洁性,更注重学习过程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训练学生的领悟性。其中“练一练:你的空间你做主”栏目中的训练题目舍弃了传统的“填空”“简答”“论述”这些以知识记忆为主的形式,而根据课程特点代之以案例分析和模拟操作。前者注重通过分析与讨论等来增强学生的礼仪意识,融汇的礼仪知识;后者注重通过扮演与练习来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当然,由于每个学习课题内容自身的特点,案例分析与模拟操作在每个学习课题的具体设计上不追求均衡,训练方式也宜根据教学条件等灵活处理。本书做得更多的是提供训练的素材,给具体教学留下较大的空间。需要说明的是,本书之所以没有明确采用比较通行的“基于工作过程”来设计,主要还是考虑了礼仪教育类课程学习内容的自身特点,避免陷于不顾课程实际的唯形式论。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阅了已经出版的礼仪教材和礼仪读物,参考、借鉴、引用了其中的观点、材料、案例等,也参考和使用了网上的一些资料,未能在书中一一注明,在此谨向相关作者表示歉意和感谢!致力于教材编写的创新和教材质量的提升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本书由金常德任主编,王丽娇、赵莉、高玉林任副主编,并共同承担编写任务。具体编写分工如下:金常德编写学习课题1、22、23、24、27、28,王丽娇编写学习课题2、3、4、8、11、12、13、14、15,赵莉编写学习课题5、6、7、9、10、25、26,高玉林编写学习课题16、17、18、19、20、21。金常德设计编写了本书的大纲和体例,并负责全书统稿工作。
限于编者的知识
、视野和时间,本书难免存在不当乃至错误之处,恳请使用本书的广大师生和社会读者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以便修订时完善。
编者
2011年11月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