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030477743丛书名: 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编辑推荐
预防医学,实验,医学院校,教材,卫生检验,实验,医学院校,教材
内容简介
《预防医学与卫生检验学实验方法与技能》紧紧围绕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实际工作能力、沟通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培养目标,主动适应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预防医学与卫生检验学实验方法与技能》共十三章,包括预防医学与卫生检验学实验基本知识与技术、毒理学实验技术、空气理化检验、水质理化检验、食品理化检验、生物材料检验、卫生微生物检测、数据资料的统计分析、疾病控制与监测、案例分析、现场调查与评价、地方病及地方“特色病”检测技术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目 录
目录
**章 预防医学与卫生检验学实验基本知识与技术 1
**节 实验室规则及安全知识 1
第二节 实验数据的记录、处理和实验报告的撰写 12
第三节 常用基本操作技术 14
第四节 常用分析仪器的性能检定及分析条件的选择 24
实验一 可见分光光度计主要性能检定 24
实验二 邻菲啰啉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实验条件的选择及水中铁含量的测定 27
实验三 荧光分光光度计主要性能指标的检定 29
实验四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性能检定 32
实验五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析条件的选择 35
实验六 pH玻璃电极性能检查及溶液pH的测定 37
实验七 气相色谱仪的性能检定 38
实验八 气相色谱法分离条件的选择 40
实验九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性能检定 41
第二章 毒理学实验技术 47
实验一 实验动物的准备及基本操作技术 47
实验二 敌鼠钠对小鼠的亚慢性毒性实验 50
实验三 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实验 51
实验四 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实验 52
实验五 小鼠精子畸形实验 54
实验六 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 55
第三章 空气理化检验 58
实验一 生产环境中气象参数的测定及流量计的校准 58
实验二 重量法测定环境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 64
实验三 盐酸萘乙二胺比色法测定空气中氮氧化物 66
实验四 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测定空气中二氧化硫 68
实验五 空气中锰及其化合物的测定 71
实验六 变色酸分光光度法测定空气中甲醛 73
实验七 生产环境空气中粉尘浓度、分散度和游离二氧化硅的测定 75
第四章 水质理化检验 81
实验一 水中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的测定 81
实验二 水中溶解氧和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86
实验三 亚甲蓝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89
实验四 饮用水氯化消毒法 91
实验五 饮用水水质快速检验 93
实验六 二乙酰一肟-安替比林光度法测定游泳池水中尿素 95
实验七 冷原子吸收法测定水中汞 96
实验八 离子色谱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常见的七种阴离子 98
实验九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水中硝酸盐含量 100
实验十 电导池常数及水纯度的测定 102
实验十一 亚甲蓝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的硫化物 103
第五章 食品理化检验 105
实验一 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 105
实验二 酒石酸亚铁分光光度法测定茶叶中茶多酚含量 107
实验三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食品中总砷和总汞的含量 108
实验四 纸色谱法测定饮料中人工合成色素 110
实验五 气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有机氯农药残留量 112
实验六 气相色谱外标法测定蒸馏酒和配制酒中甲醇和乙酸乙酯的含量 114
实验七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饮料中山梨酸、苯甲酸和糖精钠的含量 116
实验八 化学性食物中毒的快速检验 117
实验九 食品中营养成分分析 123
第六章 生物材料检验 141
实验一 苦味酸分光光度法测定尿中肌酐的含量 141
实验二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发中铜铁锌的含量 142
实验三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清中钙镁的含量 144
实验四 流动注射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清中硒的含量 145
实验五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全血中铅的含量 147
实验六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尿中锰的含量 148
实验七 尿中铅的测定 149
实验八 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尿中氟化物的含量 154
实验九 尿中维生素B 2的测定 156
实验十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尿中马尿酸和甲基马尿酸的含量 159
实验十一 三氯化铁分光光度法测定全血胆碱酯酶的活性 160
实验十二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血中乙醇的含量 162
实验十三 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中睾酮的含量 164
实验十四 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小牛血清中T-SOD的活力 165
第七章 卫生微生物检测 167
实验一 细菌涂片的制备和革兰染色 167
实验二 培养基制备技术 168
实验三 空气中细菌的检测与消毒剂消毒效果评价 171
实验四 水中大肠菌群的测定 173
实验五 肉中沙门菌的检测 180
实验六 奶粉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 182
实验七 变质食品中蜡样芽胞杆菌的检测 184
实验八 化妆品中铜绿假单胞菌的检测 187
实验九 物体表面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检测 189
实验十 粮食中真菌的检测 191
第八章 数据资料的统计分析(SPSS统计软件在医学中的应用) 194
实验一 数据库的建立、导入与导出和数据文件的整理 194
实验二 统计描述 204
实验三 均数比较过程 214
实验四 方差分析 220
实验五 卡方检验 227
实验六 基于秩次的非参数检验 239
实验七 相关与回归 248
实验八 多重线性回归 254
实验九 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 260
第九章 疾病控制与监测 265
实验一 疾病的分布 265
实验二 现况研究 272
实验三 筛查及诊断试验的评价 274
实验四 病例对照研究 276
实验五 队列研究 281
实验六 实验流行病学 283
实验七 病因不明疾病的调查 287
实验八 流行病学资料分析评价 291
第十章 案例分析 294
实验一 尘肺X线胸片阅读 294
实验二 职业卫生调查及案例分析 297
实验三 环境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分析——环境砷污染对居民健康影响的调查研究 301
实验四 食物中毒调查处理与案例分析 305
实验五 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案例讨论 308
实验六 蛋白质功效比值实验设计 309
实验七 营养性疾病案例讨论 311
第十一章 现场调查与评价 314
实验一 现场调查设计方法 314
实验二 传染病爆发调查 318
实验三 儿童生长发育测量 320
实验四 骨龄评价 326
实验五 心理行为测量与评价 329
实验六 学习疲劳测定方法 335
实验七 膳食调查与评价 338
实验八 慢性病(高血压)饮食治疗食谱设计 341
实验九 高校学生食堂HACCP设计 345
实验十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现场处置 347
第十二章 地方病及地方“特色病”检测技术 353
**节 砷及砷化物的检测分析技术 353
第二节 布氏菌病的调查与防治技术 357
第十三章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366
实验一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项目计划设计 366
实验二 教室环境的卫生调查与评价 368
实验三 社区健康教育项目材料制作及干预和评价的案例分析 371
实验四 糖尿病患者营养与膳食指导 374
实验五 小鼠经口急性毒性试验 376
实验六 化学物毒理学安全性评价 379
实验七 鼠疫疫情监测 380
实验八 肠球菌庆大霉素高水平耐药基因检测 383
实验九 职业性噪声聋的听力测定 385
实验十 预防肥胖营养教育 386
实验十一 儿童少年生长发育资料的综合分析 387
实验十二 空气卫生监测与评价(点污染源对城市大气质量影响调查) 392
实验十三 地表水污染的调查与评价 395
参考文献 398
**章 预防医学与卫生检验学实验基本知识与技术 1
**节 实验室规则及安全知识 1
第二节 实验数据的记录、处理和实验报告的撰写 12
第三节 常用基本操作技术 14
第四节 常用分析仪器的性能检定及分析条件的选择 24
实验一 可见分光光度计主要性能检定 24
实验二 邻菲啰啉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实验条件的选择及水中铁含量的测定 27
实验三 荧光分光光度计主要性能指标的检定 29
实验四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性能检定 32
实验五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析条件的选择 35
实验六 pH玻璃电极性能检查及溶液pH的测定 37
实验七 气相色谱仪的性能检定 38
实验八 气相色谱法分离条件的选择 40
实验九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性能检定 41
第二章 毒理学实验技术 47
实验一 实验动物的准备及基本操作技术 47
实验二 敌鼠钠对小鼠的亚慢性毒性实验 50
实验三 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实验 51
实验四 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实验 52
实验五 小鼠精子畸形实验 54
实验六 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 55
第三章 空气理化检验 58
实验一 生产环境中气象参数的测定及流量计的校准 58
实验二 重量法测定环境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 64
实验三 盐酸萘乙二胺比色法测定空气中氮氧化物 66
实验四 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测定空气中二氧化硫 68
实验五 空气中锰及其化合物的测定 71
实验六 变色酸分光光度法测定空气中甲醛 73
实验七 生产环境空气中粉尘浓度、分散度和游离二氧化硅的测定 75
第四章 水质理化检验 81
实验一 水中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的测定 81
实验二 水中溶解氧和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86
实验三 亚甲蓝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89
实验四 饮用水氯化消毒法 91
实验五 饮用水水质快速检验 93
实验六 二乙酰一肟-安替比林光度法测定游泳池水中尿素 95
实验七 冷原子吸收法测定水中汞 96
实验八 离子色谱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常见的七种阴离子 98
实验九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水中硝酸盐含量 100
实验十 电导池常数及水纯度的测定 102
实验十一 亚甲蓝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的硫化物 103
第五章 食品理化检验 105
实验一 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 105
实验二 酒石酸亚铁分光光度法测定茶叶中茶多酚含量 107
实验三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食品中总砷和总汞的含量 108
实验四 纸色谱法测定饮料中人工合成色素 110
实验五 气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有机氯农药残留量 112
实验六 气相色谱外标法测定蒸馏酒和配制酒中甲醇和乙酸乙酯的含量 114
实验七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饮料中山梨酸、苯甲酸和糖精钠的含量 116
实验八 化学性食物中毒的快速检验 117
实验九 食品中营养成分分析 123
第六章 生物材料检验 141
实验一 苦味酸分光光度法测定尿中肌酐的含量 141
实验二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发中铜铁锌的含量 142
实验三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清中钙镁的含量 144
实验四 流动注射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清中硒的含量 145
实验五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全血中铅的含量 147
实验六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尿中锰的含量 148
实验七 尿中铅的测定 149
实验八 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尿中氟化物的含量 154
实验九 尿中维生素B 2的测定 156
实验十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尿中马尿酸和甲基马尿酸的含量 159
实验十一 三氯化铁分光光度法测定全血胆碱酯酶的活性 160
实验十二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血中乙醇的含量 162
实验十三 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中睾酮的含量 164
实验十四 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小牛血清中T-SOD的活力 165
第七章 卫生微生物检测 167
实验一 细菌涂片的制备和革兰染色 167
实验二 培养基制备技术 168
实验三 空气中细菌的检测与消毒剂消毒效果评价 171
实验四 水中大肠菌群的测定 173
实验五 肉中沙门菌的检测 180
实验六 奶粉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 182
实验七 变质食品中蜡样芽胞杆菌的检测 184
实验八 化妆品中铜绿假单胞菌的检测 187
实验九 物体表面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检测 189
实验十 粮食中真菌的检测 191
第八章 数据资料的统计分析(SPSS统计软件在医学中的应用) 194
实验一 数据库的建立、导入与导出和数据文件的整理 194
实验二 统计描述 204
实验三 均数比较过程 214
实验四 方差分析 220
实验五 卡方检验 227
实验六 基于秩次的非参数检验 239
实验七 相关与回归 248
实验八 多重线性回归 254
实验九 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 260
第九章 疾病控制与监测 265
实验一 疾病的分布 265
实验二 现况研究 272
实验三 筛查及诊断试验的评价 274
实验四 病例对照研究 276
实验五 队列研究 281
实验六 实验流行病学 283
实验七 病因不明疾病的调查 287
实验八 流行病学资料分析评价 291
第十章 案例分析 294
实验一 尘肺X线胸片阅读 294
实验二 职业卫生调查及案例分析 297
实验三 环境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分析——环境砷污染对居民健康影响的调查研究 301
实验四 食物中毒调查处理与案例分析 305
实验五 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案例讨论 308
实验六 蛋白质功效比值实验设计 309
实验七 营养性疾病案例讨论 311
第十一章 现场调查与评价 314
实验一 现场调查设计方法 314
实验二 传染病爆发调查 318
实验三 儿童生长发育测量 320
实验四 骨龄评价 326
实验五 心理行为测量与评价 329
实验六 学习疲劳测定方法 335
实验七 膳食调查与评价 338
实验八 慢性病(高血压)饮食治疗食谱设计 341
实验九 高校学生食堂HACCP设计 345
实验十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现场处置 347
第十二章 地方病及地方“特色病”检测技术 353
**节 砷及砷化物的检测分析技术 353
第二节 布氏菌病的调查与防治技术 357
第十三章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366
实验一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项目计划设计 366
实验二 教室环境的卫生调查与评价 368
实验三 社区健康教育项目材料制作及干预和评价的案例分析 371
实验四 糖尿病患者营养与膳食指导 374
实验五 小鼠经口急性毒性试验 376
实验六 化学物毒理学安全性评价 379
实验七 鼠疫疫情监测 380
实验八 肠球菌庆大霉素高水平耐药基因检测 383
实验九 职业性噪声聋的听力测定 385
实验十 预防肥胖营养教育 386
实验十一 儿童少年生长发育资料的综合分析 387
实验十二 空气卫生监测与评价(点污染源对城市大气质量影响调查) 392
实验十三 地表水污染的调查与评价 395
参考文献 398
前 言
序言
媒体评论
评论
在线试读
**章 预防医学与卫生检验学实验基本知识与技术
【能力培养目标】本章知识性丰富、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通过本章学习,不仅使预防医学与卫生检验检疫学专业学生巩固、复习并深入学习的基本实践技能,而且为后期的专业实验训练奠定坚实的基础。本章“常用分析仪器的性能鉴定和分析条件的选择”相关实验内容丰富、实践技能要求较高,大部分实验内容依据国家标准撰写完成,这部分的渗透不仅使学生能了解预防医学和卫生检验检疫专业用到的主要精密仪器设备,而且仪器本身的发展、性能的提高,以及国标方法的完善都会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极大的舞台。
**节 实验室规则及安全知识
一、实验室一般安全规则
实验室是实验教学、检测检验和科学研究的主要场所,实验室安全是一切实验室工作正常进行的基本保障。实验室事故的发生起因于实验室管理不善、措施不力、操作不当或安全意识不够等。因此,全面系统地掌握实验室安全基本知识,提高安全意识、防患于未然,不仅能确保实验室工作正常进行、避免实验室事故发生、防止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而且也是实验室工作者遵守实验操作技术规范、确保分析结果准确可靠的基本前提。
(一)实验室用水安全
实验室用水安全是实验室*基本的安全保障,严防“跑、冒、滴、漏”等现象发生,具体需注意以下几点。
(1)经常关注水龙头、上下水管开关处或各种连接处是否有失灵、松脱或漏水等现象发生,如有应及时修理。
(2)下水道排水不畅时,应及时疏通。
(3)冷却循环水使用的输水管必须使用橡胶管,不得使用乳胶管;上水管与水龙头的连接处及上水管、下水管与仪器或冷凝管的连接处须用管箍夹紧;下水管必须插入水池的下水管中。
(4)纯净水制备应严格按照仪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取水完毕后应注意及时关闭取水开关,防止溢流。
(5)我国北方地区实验室冬季多采用水暖取暖,因此应每年检修并经常检查暖气片或暖气管道,以防漏水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二)实验室用电安全
实验室用电安全主要指在用电过程中应切实保障实验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实验室仪器设备安全。实验室中经常使用各种仪器仪表,若用电不当,容易引发触电或产生大量静电,从而造成仪器设备损坏,甚至引发火灾。
1.触电的预防触电(getanelectricshock)是指人体接触带电体时,电流以很快的速度通过人体的过程。实验室应加强安全用电教育,掌握用电基本常识,可有效预防触电。常用预防触电的方法有:①不用潮湿的手接触电器、灯头或插头等;②所有电源的裸露部分都应有绝缘装置,电器外壳应接地、接零;③已损坏的接头、插头、插座或绝缘不良的电线应及时更换;④大型仪器设备应安装接地或漏电保护装置,小型电器设备采用安全电压;⑤维修或安装电器设备时,首先应切断电源;⑥如遇人触电,应首先切断电源,然后进行处理。
2.静电的消除静电(staticelectricity)是一种处于静止状态的电荷,是由不同物体间接触后分离、相互摩擦或感应而产生的。如果静电得不到有效控制,就可能危及大型精密仪器的安全,造成器件损坏或故障;静电放电的火花还可能引起易燃混合气体的燃烧爆炸,从而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酿成事故。因此,实验室应制定有效的静电防护措施,在有汽油、苯、氢气等易燃物质的场所,要特别注意防止静电危害。减少静电的产生、设法导走或防止静电放电是实验室防止静电危害的主要途径。具体可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①防静电区内应采用导电性地面,不要使用塑料地板、地毯或其他绝缘性好的地面材料,可以铺设防静电地板;②在易燃易爆场所,应穿戴导电纤维或防静电合成纤维制成的防静电工作服、防静电鞋和防静电手套,不要穿化纤类织物、胶鞋及绝缘鞋底的鞋;③高压带电体应有屏蔽措施,以防人体感应产生静电;④进入实验室前,应徒手接触金属接地棒,以消除人体从外界带来的静电;坐着工作的场合,必要时可戴接地腕带;⑤适度增加室内环境湿度,保持环境空气中的相对湿度在65%以上,便于静电逸散;⑥必要时,可使用抗静电添加剂、静电中和器(也称静电消除器)来消除静电危险。
另外,实验室应了解电起火和用电不当造成仪器设备损坏的原因,积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确保用电安全。
(三)实验室用气安全
实验室用气主要涉及压缩气体和高压蒸汽。
1.压缩气体实验室常用的压缩气体有氧气、氢气、氮气等,一般通过高压气体钢瓶获得,气体钢瓶具有种类齐全、压力稳定、纯度较高、使用方便等优点。由于钢瓶属于高压容器,在移动、搬动过程中受到震动、撞击及受热时,会增加其爆炸的风险;此外容器内往往充装有易燃、易爆、有毒气体等。因此,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并注意与之隔离或采取相应的报警和防护装置,避免事故发生。
(1)高压钢瓶内装气体分类:按钢瓶内充装气体临界温度及物理性质的不同,可将钢瓶内装气体分为3种。①压缩气体:临界温度<10℃,且经高压压缩仍处于气态的气体称为压缩气体,如氧、氮、氢等。②液化气体:临界温度≥10℃,经高压压缩转为液态并与其蒸汽处于平衡状态者称为液化气体。临界温度在10~70℃者称为高压液化气体,如二氧化碳、氧化亚氮;临界温度高于70℃,且在60℃时饱和蒸气压大于0.1MPa的气体称为低压液化气体,如氨、氯、硫化氢等。③溶解气体:有些气体单纯加高压压缩可发生分解,且有爆炸等危险,必须在加高压的同时,将其溶解于适当的溶剂中,并由多孔性固体物吸附,在15℃以下压力达0.2MPa以上,该类气体称为溶解气体(或称气体溶液),如乙炔等。
此外按钢瓶内充装气体的化学性质不同分为:①可燃气体,如氢、乙炔、丙烷、石油气等;②助燃气体,如氧、氧化亚氮等;③不燃气体,如氮、二氧化碳等;④惰性气体,如氮、氖、氩等;⑤剧毒气体,如氟、氯等。
(2)高压钢瓶的标记:各种气体钢瓶的瓶身按规定均应有明确和规范的标记,标记的内容如下。①颜色标记:瓶身必须按规定漆上相应的标志色漆,并用规定颜色的色漆写上气瓶内容物的中文名称,画出横条标志(表1-1)。颜色标记有助于识别气瓶的种类,避免使用时发生混淆而导致安全事故。②钢印标记:每个气瓶肩部都有钢印标记,包括制造钢印标志和检验钢印标志。标明制造厂商、气瓶编号、设计压力及其他技术参数、制造年月、检验单位及检验日期等信息。气瓶必须定期做抗压试验,并由检验单位打上钢印。
表1-1 常见高压气体钢瓶的标记
(3)高压钢瓶的安全使用:使用高压钢瓶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①实验室室内存放的气体钢瓶不宜过多,气瓶应可靠地固定在支架上或用铁链锁紧以避免倾倒,钢瓶须做好标识分类分处存放,严禁可燃性气体瓶和助燃性气体瓶混放。②储气的钢瓶不得放在烈日下曝晒或靠近热源,以免引起钢瓶爆炸。氧气瓶、可燃气体钢瓶严禁靠近明火,与明火距离应不小于10m,不能达到时,应采取可靠的隔热防护措施,距离不得小于5m;采暖期间,气瓶与暖气片距离不小于1m。③搬运及存放压缩气体钢瓶时,一定要将钢瓶上的安全帽旋紧,运输时不得将手扶在气门上,以防气门被打开;不得摔掷、敲击、滚滑或剧烈震动瓶身。④使用时为了降低压力并保持压力平稳,必须装置减压阀,各种气体钢瓶的减压阀不能混用。⑤开启高压气瓶时,操作者应站在气瓶出口的侧面,缓慢操作,以免气流过急冲出,发生危险;使用完毕后,应首先关闭气瓶开关阀,放尽减压阀进出口的气体后,再将减压阀调节螺杆松开。⑥氧气瓶及其专用工具严禁与油类接触,操作人员也**不能穿戴沾有各种油脂或油污的工作服和手套,以免引起燃烧或爆炸。⑦瓶内气体不得全部用尽,剩余残压一般要在0.05MPa以上,可燃气体剩余残压应在0.2~0.3MPa或更高的气压(如氢气剩余不应低于2.0MPa),否则将导致空气或其他气体进入钢瓶,再次充气时将影响气体的纯度,甚至发生危险。⑧各种钢瓶必须定期进行技术检验,充装一般气体的钢瓶,每3年检验1次,对于充装腐蚀性气体的钢瓶每2年检验1次。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有严重腐蚀或损伤,应提前进行检验。
2.高压蒸汽即高温高压下产生的饱和压力蒸汽,常用来对物品进行消毒灭菌,一般由高压蒸汽灭菌器产生。在使用灭菌器时,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否则容易发生烫伤、爆炸等意外事故。实验室中常用的高压蒸汽灭菌器有重力置换式高压蒸汽灭菌器、燃料加热压力锅式高压灭菌器和预真空高压蒸汽灭菌器。
无论哪种类型的高压蒸汽灭菌器,使用时都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每次灭菌前,应检查灭菌器是否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安全阀性能是否良好、水位是否符合要求等。②在灭菌器内摆放灭菌物品时,不宜过多过挤,应保证安全阀出气孔畅通放气,严禁堵塞。③不能使用高压蒸汽灭菌器消毒可燃物质、易燃易爆物质、氧化性物质和含碱金属成分的物质,否则会导致爆炸、腐蚀内胆和内部管道、破坏垫圈等。④含有盐分的液体漏出或溢出时,一定要及时擦干,密封圈一定要彻底擦干净,否则会腐蚀容器和管道。⑤灭菌完毕后,减压不要过快过猛,以免引起激烈的减压沸腾,使容器中的液体四溢。在打开盖子前,应确认压力已归于“零”位。⑥**不允许擅自改造高压蒸汽灭菌器。⑦不要在爆炸性气体或易燃液体附近使用此类设备。⑧除蒸馏水外,不要向容器内加入任何液体。⑨移动此类设备时,应将盖子锁上;移动盖子时,不要拉盖子的手柄,否则盖子会变形,难以盖严,影响使用。
(四)实验室生物安全
常规实验室生物安全一般指实验工作中不可避免地要接触或使用到病原微生物,由于防护不当而引起病原体对实验室工作人员、环境造成一定的潜在危害,甚至引起疾病的流行,从而危及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和管理是实验室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1.生物因子指微生物和生物活性物质。生物因子危害程度决定着实验室应采取何种安全防护措施。WHO将生物因子危害等级由低至高分为Ⅰ~Ⅳ级,分级主要依据生物因子对个体和群体的危害程度,包括生物因子的传染性、致病性、预防与治疗的有效性等。我国《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将病原微生物分为四类,与WHO分级排序相反,即危害程度由高至低分为一至四类。危害性Ⅲ级和Ⅳ级的病原微生物统称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
WHO生物因子危害程度分级如下。
(1)生物因子危害性Ⅰ级:不会导致健康工作者和动物致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因子,即对个体危害和群体危害处于较低水平。
(2)生物因子危害性Ⅱ级:病原体能引起人或动物发病,但一般情况下对实验室工作人员、社区人群、家畜或环境不会引起严重危害。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并且传播风险有限。对个体具有中等危害性,对群体危害有限。此类细菌有:龟分枝杆菌、伤寒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鼠伤寒沙门菌等;此类病毒有:腺病毒伴随病毒、冠状病毒、EB病毒、各种肝炎病毒、流行性感冒病毒、麻疹病毒、轮状病毒等。
(3)生物因子危害性Ⅲ级:能引起人或动物严重疾病,但通常不能因偶然接触而在个体间传播,对病原体具有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对个体危害性高,但对群体危害低。此类细菌有:炭疽芽孢杆菌、布氏菌、结核分枝杆菌等;此类病毒有:疯牛病毒、人克-雅病毒、SARS冠状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等。
(4)生物因子危害性Ⅳ级:很容易引起人或动物的严重疾病,病原体在人与人、人与动物,或动物与动物之间很容易发生直接、间接或因偶然接触的传播。无有效的疫苗预防和治疗方法,对个体和群体均具有很高的危害性。此类细菌有:粗球孢子菌、夹膜组织胞质菌、杜波组织胞质菌等;此类病毒有:天花病毒、黄热病毒、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埃博拉病毒、马尔堡病毒等。
2.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措施对应于病原微生物危害程度分级。对于操作危险程度Ⅰ~Ⅳ级微生物的实验室,都要求具有相应的生物安全防护等级(biosafetylevel,BSL),即BSL-1、BSL-2、BSL-3和BSL-4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动物实验室
【能力培养目标】本章知识性丰富、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通过本章学习,不仅使预防医学与卫生检验检疫学专业学生巩固、复习并深入学习的基本实践技能,而且为后期的专业实验训练奠定坚实的基础。本章“常用分析仪器的性能鉴定和分析条件的选择”相关实验内容丰富、实践技能要求较高,大部分实验内容依据国家标准撰写完成,这部分的渗透不仅使学生能了解预防医学和卫生检验检疫专业用到的主要精密仪器设备,而且仪器本身的发展、性能的提高,以及国标方法的完善都会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极大的舞台。
**节 实验室规则及安全知识
一、实验室一般安全规则
实验室是实验教学、检测检验和科学研究的主要场所,实验室安全是一切实验室工作正常进行的基本保障。实验室事故的发生起因于实验室管理不善、措施不力、操作不当或安全意识不够等。因此,全面系统地掌握实验室安全基本知识,提高安全意识、防患于未然,不仅能确保实验室工作正常进行、避免实验室事故发生、防止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而且也是实验室工作者遵守实验操作技术规范、确保分析结果准确可靠的基本前提。
(一)实验室用水安全
实验室用水安全是实验室*基本的安全保障,严防“跑、冒、滴、漏”等现象发生,具体需注意以下几点。
(1)经常关注水龙头、上下水管开关处或各种连接处是否有失灵、松脱或漏水等现象发生,如有应及时修理。
(2)下水道排水不畅时,应及时疏通。
(3)冷却循环水使用的输水管必须使用橡胶管,不得使用乳胶管;上水管与水龙头的连接处及上水管、下水管与仪器或冷凝管的连接处须用管箍夹紧;下水管必须插入水池的下水管中。
(4)纯净水制备应严格按照仪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取水完毕后应注意及时关闭取水开关,防止溢流。
(5)我国北方地区实验室冬季多采用水暖取暖,因此应每年检修并经常检查暖气片或暖气管道,以防漏水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二)实验室用电安全
实验室用电安全主要指在用电过程中应切实保障实验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实验室仪器设备安全。实验室中经常使用各种仪器仪表,若用电不当,容易引发触电或产生大量静电,从而造成仪器设备损坏,甚至引发火灾。
1.触电的预防触电(getanelectricshock)是指人体接触带电体时,电流以很快的速度通过人体的过程。实验室应加强安全用电教育,掌握用电基本常识,可有效预防触电。常用预防触电的方法有:①不用潮湿的手接触电器、灯头或插头等;②所有电源的裸露部分都应有绝缘装置,电器外壳应接地、接零;③已损坏的接头、插头、插座或绝缘不良的电线应及时更换;④大型仪器设备应安装接地或漏电保护装置,小型电器设备采用安全电压;⑤维修或安装电器设备时,首先应切断电源;⑥如遇人触电,应首先切断电源,然后进行处理。
2.静电的消除静电(staticelectricity)是一种处于静止状态的电荷,是由不同物体间接触后分离、相互摩擦或感应而产生的。如果静电得不到有效控制,就可能危及大型精密仪器的安全,造成器件损坏或故障;静电放电的火花还可能引起易燃混合气体的燃烧爆炸,从而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酿成事故。因此,实验室应制定有效的静电防护措施,在有汽油、苯、氢气等易燃物质的场所,要特别注意防止静电危害。减少静电的产生、设法导走或防止静电放电是实验室防止静电危害的主要途径。具体可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①防静电区内应采用导电性地面,不要使用塑料地板、地毯或其他绝缘性好的地面材料,可以铺设防静电地板;②在易燃易爆场所,应穿戴导电纤维或防静电合成纤维制成的防静电工作服、防静电鞋和防静电手套,不要穿化纤类织物、胶鞋及绝缘鞋底的鞋;③高压带电体应有屏蔽措施,以防人体感应产生静电;④进入实验室前,应徒手接触金属接地棒,以消除人体从外界带来的静电;坐着工作的场合,必要时可戴接地腕带;⑤适度增加室内环境湿度,保持环境空气中的相对湿度在65%以上,便于静电逸散;⑥必要时,可使用抗静电添加剂、静电中和器(也称静电消除器)来消除静电危险。
另外,实验室应了解电起火和用电不当造成仪器设备损坏的原因,积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确保用电安全。
(三)实验室用气安全
实验室用气主要涉及压缩气体和高压蒸汽。
1.压缩气体实验室常用的压缩气体有氧气、氢气、氮气等,一般通过高压气体钢瓶获得,气体钢瓶具有种类齐全、压力稳定、纯度较高、使用方便等优点。由于钢瓶属于高压容器,在移动、搬动过程中受到震动、撞击及受热时,会增加其爆炸的风险;此外容器内往往充装有易燃、易爆、有毒气体等。因此,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并注意与之隔离或采取相应的报警和防护装置,避免事故发生。
(1)高压钢瓶内装气体分类:按钢瓶内充装气体临界温度及物理性质的不同,可将钢瓶内装气体分为3种。①压缩气体:临界温度<10℃,且经高压压缩仍处于气态的气体称为压缩气体,如氧、氮、氢等。②液化气体:临界温度≥10℃,经高压压缩转为液态并与其蒸汽处于平衡状态者称为液化气体。临界温度在10~70℃者称为高压液化气体,如二氧化碳、氧化亚氮;临界温度高于70℃,且在60℃时饱和蒸气压大于0.1MPa的气体称为低压液化气体,如氨、氯、硫化氢等。③溶解气体:有些气体单纯加高压压缩可发生分解,且有爆炸等危险,必须在加高压的同时,将其溶解于适当的溶剂中,并由多孔性固体物吸附,在15℃以下压力达0.2MPa以上,该类气体称为溶解气体(或称气体溶液),如乙炔等。
此外按钢瓶内充装气体的化学性质不同分为:①可燃气体,如氢、乙炔、丙烷、石油气等;②助燃气体,如氧、氧化亚氮等;③不燃气体,如氮、二氧化碳等;④惰性气体,如氮、氖、氩等;⑤剧毒气体,如氟、氯等。
(2)高压钢瓶的标记:各种气体钢瓶的瓶身按规定均应有明确和规范的标记,标记的内容如下。①颜色标记:瓶身必须按规定漆上相应的标志色漆,并用规定颜色的色漆写上气瓶内容物的中文名称,画出横条标志(表1-1)。颜色标记有助于识别气瓶的种类,避免使用时发生混淆而导致安全事故。②钢印标记:每个气瓶肩部都有钢印标记,包括制造钢印标志和检验钢印标志。标明制造厂商、气瓶编号、设计压力及其他技术参数、制造年月、检验单位及检验日期等信息。气瓶必须定期做抗压试验,并由检验单位打上钢印。
表1-1 常见高压气体钢瓶的标记
(3)高压钢瓶的安全使用:使用高压钢瓶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①实验室室内存放的气体钢瓶不宜过多,气瓶应可靠地固定在支架上或用铁链锁紧以避免倾倒,钢瓶须做好标识分类分处存放,严禁可燃性气体瓶和助燃性气体瓶混放。②储气的钢瓶不得放在烈日下曝晒或靠近热源,以免引起钢瓶爆炸。氧气瓶、可燃气体钢瓶严禁靠近明火,与明火距离应不小于10m,不能达到时,应采取可靠的隔热防护措施,距离不得小于5m;采暖期间,气瓶与暖气片距离不小于1m。③搬运及存放压缩气体钢瓶时,一定要将钢瓶上的安全帽旋紧,运输时不得将手扶在气门上,以防气门被打开;不得摔掷、敲击、滚滑或剧烈震动瓶身。④使用时为了降低压力并保持压力平稳,必须装置减压阀,各种气体钢瓶的减压阀不能混用。⑤开启高压气瓶时,操作者应站在气瓶出口的侧面,缓慢操作,以免气流过急冲出,发生危险;使用完毕后,应首先关闭气瓶开关阀,放尽减压阀进出口的气体后,再将减压阀调节螺杆松开。⑥氧气瓶及其专用工具严禁与油类接触,操作人员也**不能穿戴沾有各种油脂或油污的工作服和手套,以免引起燃烧或爆炸。⑦瓶内气体不得全部用尽,剩余残压一般要在0.05MPa以上,可燃气体剩余残压应在0.2~0.3MPa或更高的气压(如氢气剩余不应低于2.0MPa),否则将导致空气或其他气体进入钢瓶,再次充气时将影响气体的纯度,甚至发生危险。⑧各种钢瓶必须定期进行技术检验,充装一般气体的钢瓶,每3年检验1次,对于充装腐蚀性气体的钢瓶每2年检验1次。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有严重腐蚀或损伤,应提前进行检验。
2.高压蒸汽即高温高压下产生的饱和压力蒸汽,常用来对物品进行消毒灭菌,一般由高压蒸汽灭菌器产生。在使用灭菌器时,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否则容易发生烫伤、爆炸等意外事故。实验室中常用的高压蒸汽灭菌器有重力置换式高压蒸汽灭菌器、燃料加热压力锅式高压灭菌器和预真空高压蒸汽灭菌器。
无论哪种类型的高压蒸汽灭菌器,使用时都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每次灭菌前,应检查灭菌器是否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安全阀性能是否良好、水位是否符合要求等。②在灭菌器内摆放灭菌物品时,不宜过多过挤,应保证安全阀出气孔畅通放气,严禁堵塞。③不能使用高压蒸汽灭菌器消毒可燃物质、易燃易爆物质、氧化性物质和含碱金属成分的物质,否则会导致爆炸、腐蚀内胆和内部管道、破坏垫圈等。④含有盐分的液体漏出或溢出时,一定要及时擦干,密封圈一定要彻底擦干净,否则会腐蚀容器和管道。⑤灭菌完毕后,减压不要过快过猛,以免引起激烈的减压沸腾,使容器中的液体四溢。在打开盖子前,应确认压力已归于“零”位。⑥**不允许擅自改造高压蒸汽灭菌器。⑦不要在爆炸性气体或易燃液体附近使用此类设备。⑧除蒸馏水外,不要向容器内加入任何液体。⑨移动此类设备时,应将盖子锁上;移动盖子时,不要拉盖子的手柄,否则盖子会变形,难以盖严,影响使用。
(四)实验室生物安全
常规实验室生物安全一般指实验工作中不可避免地要接触或使用到病原微生物,由于防护不当而引起病原体对实验室工作人员、环境造成一定的潜在危害,甚至引起疾病的流行,从而危及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和管理是实验室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1.生物因子指微生物和生物活性物质。生物因子危害程度决定着实验室应采取何种安全防护措施。WHO将生物因子危害等级由低至高分为Ⅰ~Ⅳ级,分级主要依据生物因子对个体和群体的危害程度,包括生物因子的传染性、致病性、预防与治疗的有效性等。我国《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将病原微生物分为四类,与WHO分级排序相反,即危害程度由高至低分为一至四类。危害性Ⅲ级和Ⅳ级的病原微生物统称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
WHO生物因子危害程度分级如下。
(1)生物因子危害性Ⅰ级:不会导致健康工作者和动物致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因子,即对个体危害和群体危害处于较低水平。
(2)生物因子危害性Ⅱ级:病原体能引起人或动物发病,但一般情况下对实验室工作人员、社区人群、家畜或环境不会引起严重危害。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并且传播风险有限。对个体具有中等危害性,对群体危害有限。此类细菌有:龟分枝杆菌、伤寒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鼠伤寒沙门菌等;此类病毒有:腺病毒伴随病毒、冠状病毒、EB病毒、各种肝炎病毒、流行性感冒病毒、麻疹病毒、轮状病毒等。
(3)生物因子危害性Ⅲ级:能引起人或动物严重疾病,但通常不能因偶然接触而在个体间传播,对病原体具有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对个体危害性高,但对群体危害低。此类细菌有:炭疽芽孢杆菌、布氏菌、结核分枝杆菌等;此类病毒有:疯牛病毒、人克-雅病毒、SARS冠状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等。
(4)生物因子危害性Ⅳ级:很容易引起人或动物的严重疾病,病原体在人与人、人与动物,或动物与动物之间很容易发生直接、间接或因偶然接触的传播。无有效的疫苗预防和治疗方法,对个体和群体均具有很高的危害性。此类细菌有:粗球孢子菌、夹膜组织胞质菌、杜波组织胞质菌等;此类病毒有:天花病毒、黄热病毒、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埃博拉病毒、马尔堡病毒等。
2.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措施对应于病原微生物危害程度分级。对于操作危险程度Ⅰ~Ⅳ级微生物的实验室,都要求具有相应的生物安全防护等级(biosafetylevel,BSL),即BSL-1、BSL-2、BSL-3和BSL-4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动物实验室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