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是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5906841
★聚焦河南、湖北两省数县移民迁徙生存的情感记忆,认识这项空前规模的调水举措,在更为宏阔的历史背景下,对水与人类的关系进行深入考察。
从中国上古先贤驯水之发轫,到历朝历代波澜壮阔的水利工程;从半个多世纪前北京的决策,到丹江口水库的建设;从北国严峻的水资源匮乏,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施,到河南、湖北百万移民长达50年的移民迁安……该书将通过史料性、现实性、文学性的完美结合,通过访谈实录和情景再现,全面展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艰巨和辉煌的建设历程,聚焦两省数县移民的迁徙和生存的情感记忆,用真实、客观而感人的文学实录命名一条全新的大运河。
本项目共三卷,各自独立成篇,又共同构成有机的一体。这将是一部关于南水北调建设和移民迁安、彰显国力与凝聚民心的一部史诗性长篇报告文学。
第二卷 移民录
第三卷 修渠记
我小的时候就常常听到一些有关淅川移民的传说。而元成,更是从小就亲历了移民生活。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启动后,丹江口大坝加高,淹没区进一步扩大,又有大量库区群众需要外迁。这时,有关丹江口库区自20世纪50年代末就开始的移民的一些真相才渐渐报道出来,被大家所了解。
丹江口水库移民涉及长达半个世纪的历史,地域涉及湖北、河南、青海等省份。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虽然相关情况各新闻媒体有着广泛的报道,大家了解得相对多一些。但对于丹江口大坝建设和陶岔渠首建设,由于年代久远,大家了解得相对要少一些。无论如何,作为这样一个工程来说,虽然其中面临着许许多多的难题,很多专家谈起来滔滔不绝,兴致极高,但对于大量普通读者来说,这些专业的内容可能不是他们读这本书想读到的。因此,我们在尽可能通俗化地把这些问题传递给大家的同时,更多的是想把其中普通建设者的故事讲述给大家,把他们切实的感受和精神传递给大家。于是,我们从南到北,寻访从1958年开始参与这项工程的历代建设者们,听他们讲述修渠的故事。
应该说,一个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其实是一座漂浮在大海上的冰山,水面之下的体量是如此巨大,堪称从20世纪下半叶至今整个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方方面面发展变化的缩影。为完成《命脉》的创作,我们需要全面、准确、深入地把握这项工程和移民情况,因此结合河南省委宣传部组织的“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我把点定在了淅川,以深入挖掘与这项工程和移民相关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因为工作关系,我无法长时间离开工作岗位,就利用国庆长假及其他节假日,和吴元成一起开车向南一路从淅川到丹江口、襄阳、荆门、荆州、宜昌等地,寻访移民,考察工程;向北走过了河南全境,从淅川一直走到北的移民点辉县常村镇。其间重点采访了上百位移民和工程建设者。他们中有移民到青海、湖北的,还有多次迁移的;有20世纪50年代即参加大坝建设的,也有后中线干渠的建设者;有20世纪60年代的移民老干部,也有现在的新干部,还有移民接收地的干部和群众。
一路行走、采访,我的一些看法也在发生变化。以前总觉得移民离开故土远走他乡是一种巨大牺牲,深入了解后发现,接收移民的地方把有限的土地中好的部分拿出来给移民,为一个移民点,需要周围村庄、乡镇一个接一个“滚地”,终牵涉的村庄会绵延很远。这些接收移民的地方又何尝不是做出了巨大牺牲?那些移民干部,为做好这项工作有累死在现场的,有亲人离世都无法去看一眼的,他们何尝不是在做出牺牲?经历了这么多的牺牲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终于通水了。但我们听到的是各种各样质疑的声音,有从生态角度提出批评的,有从经济角度提出批评的,等等。那么,究竟应该怎样看待这项世纪工程呢?这就真的需要我们深入其中,进行深入的观察和思考,从而对这个工程的方方面面有全面准确的反映,让这种牺牲精神能对社会大众产生震撼和鼓舞。
关于丹江口库区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移民,这些年来有不少作品进行反映,比如梅洁2007年在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大江北去》、裴建军2011年在作家出版社出版的《世纪大移民》、杨德堂2012年在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穰原浩歌》、赵学儒2012年在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向人民报告》、全淅林2014年在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移民大柴湖》、刘锡海和朱俊奇2014年在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的《潮涌大柴湖》、欧阳彬2014年在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历史的见证》、明新胜2014年在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淅川移民与民俗》等,都对移民情况做了不同的反映,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帮助。此外,各地的有关志书,特别是移民志以及大量的媒体报道更为我们提供了翔实的资料。
我的合作者吴元成,早在中线干渠施工的过程中,就曾一次次跟踪采访,并留下了大量宝贵的资料。这次采访从南方长江边的宜昌开始,再从河南到河北,然后从北京到天津,同时大量的后期采访和资料整理还是由他完成。而且元成的几个弟弟和朋友也参与其中,驾车联系,不辞辛苦。后期的录音整理等工作,也基本都是元成熬夜完成的。没有元成的辛勤工作,就不可能有本书的及时完成。谢谢元成,我的好搭档!
许许多多工程参与者及南水北调办、移民办、有关媒体等相关人员,或接受采访,或提供资料和便利,使我们得以完成本书的写作。其中一些人已在正文中有所提及和交代,在此不再一一列出;更有许多人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帮助,正文中并没有体现。因涉及人员太多,不便在此罗列,谨向他们致以诚挚的感谢!
本书从开始采访起,作为中国作家协会定点深入生活项目、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中原人文精神精品工程重点项目、国家“十三五”出版规划重点选题,得到了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向为本书的出版提供支持的中原出版传媒集团和河南文艺出版社表示衷心的感谢!
阅读了大量的资料,采访了那么多生动的个体,我们觉得,单纯表现移民的过程和一些动人的事例,是别人已经做过的工作,再重复一次,并没有太大的意义。而且,仅仅做到这些是远远不够的。为此,我们觉得把移民原始、真实的东西保留下来,不假雕饰地还原移民的场景、过程以及真实的心理感受,并由此把中国半个多世纪以来政治的变迁、经济的变迁、社会的变迁、文化的变迁表现出来,才会更有意义。我们希望由此看到中国社会各方面的发展进步,这种进步不只体现在经济发展上,还在于实现了从片面强调政治利益、集体利益到在对个体的尊重中实现集体利益的观念转变,从过度强调集体利益、经济利益到兼顾个人利益、社会利益等各方面利益的观念转变。这种转变重要的表现即在于完成了从注重集体、压制个体到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跨越。也正因此,才有了新世纪以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工作相对完善的解决。而在移民过程中,无论是移民、移民干部还是安置地干部群众,共同表现出了舍己爱国、大义担当的移民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才使在世界范围内一些看似不可能的问题得到了圆满的解决。这种精神也已成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工程建设部分,丹江口大坝建设和陶岔渠首建设的内容要多一些,而干渠修建的内容相对要简单得多。其实,就工程建设的难度和广度来说,干渠建设要更为复杂、难度更大、牵涉面更广。但是,干渠建设过程中,工地上再也见不到当年那种热火朝天的场面,专业技术人员的参与和机械化的施工,使工作效率和质量有了更大的保证。于是在采访中,我们发现,采访那些当年参与大坝和渠首建设的民工,总是不断讲述他们经历的种种事件,绘声绘色,甚至有不少夸张和想当然;而参与干渠建设的专业人员则更多在讲技术难题如何解决,工程进度和质量管理如何进行,故事性明显不如民工广泛参与的前期大坝建设工程。这样也好,一是通过那些参与大坝建设的民工对亲身经历和感受的讲述,我们不仅了解了那些被尘封的往事,对南水北调建设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同时也对那样一个时代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二是这样一种对比,其实明显体现出了一种时代的进步,看到了中国的工业化、现代化在短短几十年当中已经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就,明白中国的工程建设者们已经有能力承担世界上复杂的工程,从而更加坚定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信心。
从水源地丹江口水库出发,一渠清流润泽京津,更滋润了我的心田。这次采访和写作,让我一次次被那些普通人的牺牲和奉献而感动,让我接受了一次次庄严洗礼。这才是我的收获。我愿意为南水北调精神的发扬光大尽自己的一份心力,让更多的人看到这座不朽的精神丰碑。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