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2505532
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
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2013年3月17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进一步指出,
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
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经过几千年的沧桑岁月,把我国56个民族、
13亿多人紧紧凝聚在一起,是我们共同经历的非凡奋斗,是我们共同创造的美
好家园,是我们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而贯穿其中的、*重要的是我们共同坚守
的理想信念。
前言一
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与传承彭顺生(VII)
前言二
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的态度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胡显章(IX)
解读中国古代单一制政治体制——对中国古代治国理政优秀传统再认识·朱育和(1)
大力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活力——来自朱子故里武夷山市的调研报告张祖英(10)
儒学传统中的家庭文化刘东(42)
文化力是支配人思想的灵魂杨道金(63)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今基层建设发展的深刻影响——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意义杨道金(66)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契合陈莉
刘楠(74)
发挥宗亲组织独特作用,推进基层治理创新——
以广东省怀集县“安定奖教助学会”为例余海生 范贵裕(88)
论农村社会治理中乡村文化的重构姚洁(101)
地方性知识与传统乡村治理——以培田客家古村落为例邱建生(113)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决战精准脱贫攻坚——
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探寻文化扶贫“金钥匙”刘斌(124)
中国传统民居的传承创新与生态中国的新农村建设阎桂芝
李晶晶(131)
弘扬传统文化,助力基层发展——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中华传统文化与基层发展
调研赴广东实践队实践报告·
李叶鹏吴姚函杨利宇叶杉杉(140)
太极拳文化对高校教职工队伍人文素养的影响·
陈海林(155)
字里字外——汉字对于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意义李明明(161)
档案弘扬传统文化,科技创新寻求发展突破许涛飞(170)
编后许积年(180)
reface
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指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与传承
全国“青联”“学联”原主席、深圳蛇口工业区原党委副书记,
现中国安全和发展研究会会长 彭顺生
我们举办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今基层建设发展”的调查研究、论坛交流活动,并将各位专家、教授、学者的文章汇编出书,很有现实意义。中国传统文化本身是一个比较大的概念。笼统地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确切地说,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担任总书记之后,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曾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2013年3月17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进一步指出,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经过几千年的沧桑岁月,把我国56个民族、13亿多人紧紧凝聚在一起,是我们共同经历的非凡奋斗,是我们共同创造的美好家园,是我们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而贯穿其中的、重要的是我们共同坚守
的理想信念。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我们也能够继续拓展和走好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
我们传承传统文化,其实传承的是历史文化,而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也是当前基层发展的助推器。特别是优秀传统文化是基层经济发展的“金名片”,传承保护好宝贵的历史文化是我们的职责,我们要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总书记指出,“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这对如何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今基层建设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和精神世界,是始终深深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之中的。中国优秀传统思想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其中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基本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遵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总书记曾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而如何以传统文化为内容加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在2013 年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总书记曾谈道,“宣传阐释中国特色,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他更是强调,“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对我国传统文化,对国外的东西,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科学的扬弃后使之为我所用”。特别是从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二中全会、三中全会以来,*总书记都强调了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性,我们一定要依照总书记讲话的精神砥砺前行。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民族特色,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博大精深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今基层建设发展的进程中显得越来越重要。
· VIII ·
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的态度
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
清华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兼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 胡显章
*同志十分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他强调“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同时又强调“要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 由此既强调了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又指明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内在规律。深刻理解和有效落实*同志上述指示的精神,一个不容忽视的着力点就是重视哲学思维的导引。
一、努力把握新的时代特点,端正对传统文化的态度
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儒家思想,防止片面性。
首先,要去除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我们知道以“五四运动”为代表的新文化运动高举科学与民主的旗帜,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代,功不可没。同时可以看到,从20世纪初叶反封建斗争中“砸烂孔家店”到“文革”中“批林批孔”再到改革开放初期的批判黄色文明追求蓝色文明,都是认为儒家思想是以农业文明或内陆文明为主导,对于中国的现代化起着阻碍作用。当前,仍然有人否定传
P
前言二
reface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今基层建设发展· X · 统文化的现代价值,他们看不到不同发展阶段的人类文明都存在超越时代具有永恒意义的成分,也看不到中国已由新民主主义时代转换到社会主义时代,由革命战争时代转换到和平建设时代,特别是进入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对主导文化需求的发展和变化。在新时代应该充分认识并珍惜中华文化传统的道德精神、民本思想,“和而不同”“天人合一”的哲学思维以及治国理政的智慧所具有的当代价值。*同志指出:“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思想同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其他思想文化一道……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重要滋养。”“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这是我国的独特优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一定要弘扬这一独特优势,特别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同时,也要防止“复古主义”。有人常常厚古薄今、以古非今,把民族伟大复兴理解为用儒家思想统领一切,按古人的行为方式行事,甚至提出把“儒教”当成“国教”。实际上,儒家思想有封建社会落后的糟粕,而且,必然存在对新时代不适应的一面。今天应该有鉴别地对待,做好文化选择,并赋予其新的内涵。而将传统文化功利化,则是更加不可取。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尊重优秀传统文化,并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做好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二、努力处理好不变与变的关系,做好继承与创新的统一*同志指出对于传统文化要“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此,必须处理好传统文化的不变与变的辩证关系。东汉大儒郑玄说:“易,一名而含三义:易简,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易简”谓“易则易知,简则易从”;“变易者,谓生生之道,变而相续”;“不易者,言天地定位,不可相易”。传统文化有不变的一面,也有变的一面。既有不可变的基因,也要随时代变而生生不息。儒学是中华文化重要的基因,从孔孟的先秦儒学到董仲舒的汉代儒学,再到程朱陆王的宋明理学,儒家思想都· XI · 前言二是顺应社会发展而更新,因而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中国正是能够将传统文化的持续性和变异性统一得比较好,才使得中华文明成为世界四大文明中没有中断的文明。《诗经》讲的“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多年文明的“旧邦”,现实面临着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命”。在这个漫长的历程中,传统文化的基因都是“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才表现出生生不息的生命力。著名历史学家钱穆认为,“旧中求新,方为真新”,说明了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一条规律,正如*同志指出的,“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继承是基础是前提;著名哲学家、老清华文学院院长冯友兰先生在其著名的哲学著作《新理学》中说,自己是“接着程朱理学”,而不是“照着程朱理学”讲,有着新意的“接着讲”而不是“照着讲”,这是研究历史文化的重要范式。今天我们研习传统文化,也应该是“接着讲”,在坚守中着力体现时代性。努力做好在继承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17 世纪初杰出的科学家徐光启曾有名言:“欲求超胜,必先会通。”为此,我们应该做好“古今贯通,中外融会,文理渗透”,在会通中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与创新。三、努力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在知行合一上落实基层尊重传统不是仅仅将其供起来,而是要让其活起来、用起来,融入实际,发挥以文化人、经世治国的作用。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要高屋建瓴,有宏大的建设和谐社会、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导引,又必须融入基层社会生活,一个必须紧抓不放的环节就是“知行合一”。历史上曾经有过的“满口仁义道德,实则男盗女娼”是当极力摒弃的。“知行合一”是中国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重要命题,是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核心思想,其含义是“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既倡导学习与立志,又倡导学以致用,崇尚实践”。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深化了道德意识的自觉性和实践性的关系,他强调致良知,尽善行,就算没有高深学识、财富和地位,也有崇高价值,对于儒学平民化有重大影响。他的学术东渡日本,促进日本人注重身体力行,成为推动明治维新的重要力量。*同志在与北师大师生座谈时强调“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所以,我们应该把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渗透到党的组织生活,渗透到基层精神文明建设,渗透到美丽中国、健康中国的建设实践,渗透到家庭教育、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老年教育的全过程,并着力抓好知行合一以文化人的实践环节。依据组织文化学的原理,我们应该有计划地通过各种仪式、文化符号以及典范向基层组织成员持续传递应该遵循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并使之自觉体认实践。
同时,随着中国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心舞台,我们还要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弘扬好、传播好。
当今基层建设发展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中华发展模式》研究专项编委会 主编
本书封面贴有清华大学出版社防伪标签,无标签者不得销售。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侵权举报电话:010-62782989 13701121933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今基层建设发展 /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中华发展模式》研究专项编委会主编. —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
ISBN 978-7-302-50553-2
Ⅰ. ①中… Ⅱ. ①清… Ⅲ. ①中华文化 研究 Ⅳ.①K203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8)第144701号
责任编辑:王佳爽
封面设计:刘艳芝
版式设计:方加青
责任校对:王荣静
责任印制:刘海龙
出版发行:清华大学出版社
网 址:http://www.tup.com.cn,http://www.wqbook.com
地 址:北京清华大学学研大厦A座 邮 编:100084
社 总 机:010-62770175 邮 购:010-62786544
投稿与读者服务:010-62776969,[email protected]
质 量 反 馈:010-62772015,[email protected]
印 装 者:三河市国英印务有限公司
经 销:全国新华书店
开 本:170mm×240mm 印 张:12.5 插 页:2 字 数:228千字
版 次:2018年7月第1版 印 次:2018年7月第1次印刷
定 价:40.00元
————————————————————————————————————————
产品编号:079956-01
清华大学清华学堂
清华大学大礼堂
清华大学二校门
清华学堂区鸟瞰图
2018年1月12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今基层建设发展”论坛在清华大学举办
合影(在清华大学丙所会议室)
论坛会场1
胡显章副书记致开幕词
胡显章、张凤昌、彭顺生
张凤昌副校长致闭幕词
论坛会场3
论坛会场2
论坛会场4
2018年1月12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今基层建设发展”论坛在清华大学举办
彭顺生主席在论坛上
周茂林教授在论坛上
余海生秘书长在论坛上
许积年老师主持论坛会
刘晓宇董事长在论坛上
闫桂芝教授在论坛上
冯永亮博士在论坛上
巴基斯坦留学研究生加米尔在论坛上
2018年1月12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今基层建设发展”论坛在清华大学举办
刘东教授作研究报告
朱育和教授作研究报告
杨道金博士作研究报告
张祖英教授作研究报告
范贵裕副县长作研究报告
郭振昆书记作研究报告
刘楠博士作研究报告
陈海林高工作研究报告
姚洁教授作研究报告
李明明主任作研究报告
李晶晶老师作研究报告
许涛飞工程师作研究报告
邱建生博士作研究报告
李叶鹏硕士作研究报告
研究专项:中华发展模式
研究主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今基层建设发展
主办单位: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中国管理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中国安全和发展研究会
广东君泰投资公司
荣誉主编
胡显章 张凤昌 朱育和
主 编
彭顺生 周茂林
执行主编
许积年 冯永亮
副 主 编
蔡文鹏 余海生 王梓洪 刘晓宇
编 委
刘 东 陈海林 张祖英 姚 洁 杨道金 范贵裕
郭振昆 闫桂芝 李晶晶 李明明 许涛飞 刘 楠
邱建生 覃绘玲 李叶鹏 叶杉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今基层建设发展· II · 领导和研究员清华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兼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胡显章教授。清华大学原副校长、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张凤昌教授。全国“青联”“学联”原主席、深圳蛇口工业区党委副书记;现中国安全和发展研究会彭顺生会长。清华大学原校长教学顾问、历史系主任,现中国老教授协会常务理事、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联络办客座教授朱育和教授。清华大学原人文学院副院长;现中国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老科协会副会长周茂林教授。贵州省贵州银行胡良品监事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美中文化联合会副会长、中华民族文工委副主任杨道金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原副院长张祖英教授。清华大学国学院副院长刘东教授。清华大学人文学院蔡文鹏副院长。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中华发展模式”研究专项管委会秘书长、珠海博圣中华周易文化研究中心余海生主任。广东省东莞市君泰投资公司王梓洪董事长。广东省怀集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范贵裕。清华大学电教中心原副主任陈海林高工。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原副院长闫桂芝教授。中国电子部原“工业和信息化”主编、清华紫光原科隆公司信息中心主任姚洁教授。清华大学原总务办主任、化工系副主任,现中国安发会副会长许积年高工。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中华发展模式”研究专项管委会副秘书长、深圳市赛菲斯医药科技公司刘晓宇董事长。云南昆明市滇池投资公司党委郭振昆书记。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工会副主席冯永亮博士。中国工人出版社区域经理、中国职工诗词协会办李明明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电子文件系统测试中心市场主管许涛飞工程师。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职业训练中心教学主管李晶晶老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刘楠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博士、福建农林大学邱建生讲师。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研究生李叶鹏、吴姚函、杨利宇、叶杉杉。
· III ·
C
目 录
ontents
前言一 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与传承············································彭顺生(VII)
前言二 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的态度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胡显章(IX)
解读中国古代单一制政治体制——对中国古代治国理政优秀传统再认识·················································朱育和(1)
大力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活力——来自朱子故里武夷山市的调研报告················································张祖英(10)
儒学传统中的家庭文化········································································刘东(42)
文化力是支配人思想的灵魂····································································杨道金(63)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今基层建设发展的深刻影响——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意义····························杨道金(66)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契合····················陈莉 刘楠(74)
发挥宗亲组织独特作用,推进基层治理创新——
以广东省怀集县“安定奖教助学会”为例····················余海生 范贵裕(88)
论农村社会治理中乡村文化的重构··························································姚洁(101)
地方性知识与传统乡村治理——以培田客家古村落为例··················邱建生(113)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决战精准脱贫攻坚——
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探寻文化扶贫“金钥匙”······························刘斌(124)
中国传统民居的传承创新与生态中国的新农村建设··········阎桂芝 李晶晶(131)
弘扬传统文化,助力基层发展——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中华传统文化与基层发展
调研赴广东实践队实践报告··············· 李叶鹏吴姚函杨利宇叶杉杉(140)
太极拳文化对高校教职工队伍人文素养的影响································· 陈海林(155)
字里字外——汉字对于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意义······························李明明(161)
档案弘扬传统文化,科技创新寻求发展突破······································许涛飞(170)
编后··········································································许积年(180)
· VI ·
P
前言一
reface
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指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与传承
全国“青联”“学联”原主席、深圳蛇口工业区原党委副书记,
现中国安全和发展研究会会长 彭顺生
我们举办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今基层建设发展”的调查研究、论坛交流活动,并将各位专家、教授、学者的文章汇编出书,很有现实意义。中国传统文化本身是一个比较大的概念。笼统地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确切地说,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担任总书记之后,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曾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2013年3月17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进一步指出,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经过几千年的沧桑岁月,把我国56个民族、13亿多人紧紧凝聚在一起,是我们共同经历的非凡奋斗,是我们共同创造的美好家园,是我们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而贯穿其中的、重要的是我们共同坚守
的理想信念。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我们也能够继续拓展和走好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
我们传承传统文化,其实传承的是历史文化,而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也是当前基层发展的助推器。特别是优秀传统文化是基层经济发展的“金名片”,传承保护好宝贵的历史文化是我们的职责,我们要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总书记指出,“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这对如何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今基层建设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和精神世界,是始终深深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之中的。中国优秀传统思想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其中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基本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遵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总书记曾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而如何以传统文化为内容加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在2013 年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总书记曾谈道,“宣传阐释中国特色,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他更是强调,“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对我国传统文化,对国外的东西,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科学的扬弃后使之为我所用”。特别是从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二中全会、三中全会以来,*总书记都强调了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性,我们一定要依照总书记讲话的精神砥砺前行。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民族特色,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博大精深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今基层建设发展的进程中显得越来越重要。
· VIII ·
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的态度
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
清华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兼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 胡显章
*同志十分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他强调“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同时又强调“要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 由此既强调了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又指明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内在规律。深刻理解和有效落实*同志上述指示的精神,一个不容忽视的着力点就是重视哲学思维的导引。
一、努力把握新的时代特点,端正对传统文化的态度
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儒家思想,防止片面性。
首先,要去除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我们知道以“五四运动”为代表的新文化运动高举科学与民主的旗帜,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代,功不可没。同时可以看到,从20世纪初叶反封建斗争中“砸烂孔家店”到“文革”中“批林批孔”再到改革开放初期的批判黄色文明追求蓝色文明,都是认为儒家思想是以农业文明或内陆文明为主导,对于中国的现代化起着阻碍作用。当前,仍然有人否定传
P
前言二
reface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今基层建设发展· X · 统文化的现代价值,他们看不到不同发展阶段的人类文明都存在超越时代具有永恒意义的成分,也看不到中国已由新民主主义时代转换到社会主义时代,由革命战争时代转换到和平建设时代,特别是进入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对主导文化需求的发展和变化。在新时代应该充分认识并珍惜中华文化传统的道德精神、民本思想,“和而不同”“天人合一”的哲学思维以及治国理政的智慧所具有的当代价值。*同志指出:“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思想同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其他思想文化一道……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重要滋养。”“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这是我国的独特优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一定要弘扬这一独特优势,特别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同时,也要防止“复古主义”。有人常常厚古薄今、以古非今,把民族伟大复兴理解为用儒家思想统领一切,按古人的行为方式行事,甚至提出把“儒教”当成“国教”。实际上,儒家思想有封建社会落后的糟粕,而且,必然存在对新时代不适应的一面。今天应该有鉴别地对待,做好文化选择,并赋予其新的内涵。而将传统文化功利化,则是更加不可取。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尊重优秀传统文化,并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做好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二、努力处理好不变与变的关系,做好继承与创新的统一*同志指出对于传统文化要“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此,必须处理好传统文化的不变与变的辩证关系。东汉大儒郑玄说:“易,一名而含三义:易简,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易简”谓“易则易知,简则易从”;“变易者,谓生生之道,变而相续”;“不易者,言天地定位,不可相易”。传统文化有不变的一面,也有变的一面。既有不可变的基因,也要随时代变而生生不息。儒学是中华文化重要的基因,从孔孟的先秦儒学到董仲舒的汉代儒学,再到程朱陆王的宋明理学,儒家思想都· XI · 前言二是顺应社会发展而更新,因而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中国正是能够将传统文化的持续性和变异性统一得比较好,才使得中华文明成为世界四大文明中没有中断的文明。《诗经》讲的“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多年文明的“旧邦”,现实面临着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命”。在这个漫长的历程中,传统文化的基因都是“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才表现出生生不息的生命力。著名历史学家钱穆认为,“旧中求新,方为真新”,说明了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一条规律,正如*同志指出的,“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继承是基础是前提;著名哲学家、老清华文学院院长冯友兰先生在其著名的哲学著作《新理学》中说,自己是“接着程朱理学”,而不是“照着程朱理学”讲,有着新意的“接着讲”而不是“照着讲”,这是研究历史文化的重要范式。今天我们研习传统文化,也应该是“接着讲”,在坚守中着力体现时代性。努力做好在继承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17 世纪初杰出的科学家徐光启曾有名言:“欲求超胜,必先会通。”为此,我们应该做好“古今贯通,中外融会,文理渗透”,在会通中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与创新。三、努力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在知行合一上落实基层尊重传统不是仅仅将其供起来,而是要让其活起来、用起来,融入实际,发挥以文化人、经世治国的作用。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要高屋建瓴,有宏大的建设和谐社会、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导引,又必须融入基层社会生活,一个必须紧抓不放的环节就是“知行合一”。历史上曾经有过的“满口仁义道德,实则男盗女娼”是当极力摒弃的。“知行合一”是中国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重要命题,是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核心思想,其含义是“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既倡导学习与立志,又倡导学以致用,崇尚实践”。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深化了道德意识的自觉性和实践性的关系,他强调致良知,尽善行,就算没有高深学识、财富和地位,也有崇高价值,对于儒学平民化有重大影响。他的学术东渡日本,促进日本人注重身体力行,成为推动明治维新的重要力量。*同志在与北师大师生座谈时强调“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所以,我们应该把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渗透到党的组织生活,渗透到基层精神文明建设,渗透到美丽中国、健康中国的建设实践,渗透到家庭教育、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老年教育的全过程,并着力抓好知行合一以文化人的实践环节。依据组织文化学的原理,我们应该有计划地通过各种仪式、文化符号以及典范向基层组织成员持续传递应该遵循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并使之自觉体认实践。
同时,随着中国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心舞台,我们还要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弘扬好、传播好。
· XII ·
· 1 ·
解读中国古代单一制政治体制——对中国古代治国理政优秀传统再认识
清华大学原校长教学顾问、人文学院副院长、历史系主任,
现中国老教授协会常务理事、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联络办客座教授 朱育和
2014年10月,我所著的《民族复兴与中国共产党》一书由人民出版社出版问世,当时正值新中国成立65周年,被评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5周年重点出版物”,这是我没想到的。该书代序“重新认识祖宗,重新认识自己”,是我进入古稀之年的深刻反思。过去自己曾追随西方思潮,咒骂中国古代的历史是专制独裁的历史,把两千多年的皇帝(君主)制等同于皇帝(君主)专制,这是不符合中国历史事实的。事实是,中国两千多年的皇帝(君主)制为国家核心的制度,在常态情况下,权力是有制衡的,决策是精英、民主非独裁的,用人是选贤任能的,在当时世界上是很完善、很先进的制度。如果皇帝(君主)独裁专制,昏庸腐败,中国就出现多核心的改朝换代的战乱时期,天下大乱到天下大治,这就是一部中国史。两千多年中,和谐是主流。正因如此,所以从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中国始终走在世界的前列,甲午战争之后才跌落深渊,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到新中国成立,结束了这种向下滑行的趋势,中国重新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改革开放之后,中国虽然出现了不少问题,但主流是健康的,是向上发展的。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之后,在以*为核心的党中央强有力的领导下,坚决开展反腐败斗争,坚决消灭贫困,缩小两极分化,建立共享的、全面的小康社会,中华民族再次腾飞是毫无疑问的。而从此时开始,我作为一个中国人,才开始有了中国人自己的话语权,用中国人的话语思考中国问题。虽然晚了一些,但还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
《民族复兴与中国共产党》一书主要任务不是阐述古代,而是写中国近代和当代的历史,是阐述从晚清民初中国产生了三百多个政党政团开始,在半个世纪中分分合合,终形成了国共两党争夺中国领导(核心)权的斗争格局。由于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压迫民众。而共产党
代表了中华民族和人民大众的利益,对外反对帝国主义,争取民族独立,对内反对地主阶级的压迫,争取人民解放。28 年中,共产党在与国民党两次合作、两次分裂的斗争中,在取得了文场和政场优势之后,后通过战场的较量,把国民党赶到台湾,建立了新中国,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上下一致公认的核心,执掌了国家政权。中国三百多个政党政团斗争,后结果没有出现西方多党政治的格局,而是建立了一个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的单一制的人民民主制度,这是由中国国情决定的。西方国家对此喋喋不休,诽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共一党专政”,中国不是“民主国家”,是“专制独裁国家”,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不合法”“不合理”的。党内一些腐败分子、大贪官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也丧失信心,认为中国共产党迟早要“开放党禁”,走西方的道路,他们在准备后事。国内还有一些“学者专家”也认为“西方民主制度是很好的、很优的,现在中国条件不具备,还做不到,将来迟早是要走上西方道路的”等。尽管中国共产党充当新中国的领导核心,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但它执政的合法性、合理性却遭到了质疑。很显然,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合理性在西方是找不到依据的,只能从中国两千多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包含政治制度)和中国广大人民大众的要求中找依据。它合中国的法,合中国的理。由于篇幅限制,这方面的阐述显然是《民族复兴与中国共产党》一书无法展开的。因此,当时就酝酿了要再写一本书,来阐述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单一制政权,它的历史文化渊源,合法合理性依据,改善和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可行途径等内容。这就是我的写作动因。
纵览近两百多年来的历史,尤其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近百年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三点认识。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是历史形成的。从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始,中国共产党执政已经近70 年。期间,中国发生了巨大变化。70 年前,国家坏到了极点,民族危机到了极点,人民痛苦到了极点。70 多年后的今天,中国已成为一个生机勃勃的,有尊严、有希望的大国。这一切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的。然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a。那么,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合理性与合法性何在?
一种观点认为,当前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理性与合法性来源于经济的高速增
a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2004 年9 月19 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
· 2 ·
解读中国古代单一制政治体制——对中国古代治国理政优秀传统再认识
· 3 ·
长。一旦经济增长放缓甚至停滞,其合理性与合法性也将不再存在。这是一种似是而非的看法。世界历史发展的经验表明,经济的增长乃至社会的进步并不必然会加强执政者的执政地位,良好的政绩并不必然有助于强化统治的合法性。法国大革命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革命前的法国,人们的痛苦“的确已经减轻,但是感觉却更加敏锐”a,每一个流弊的消除似乎更容易使人觉察到尚有其他流弊存在,每一次的进步都唤起人们对更大进步的渴望,每一项的改革都引起人们对尚未改革之处的痛恨。于是,就在一切都在向好的方面转变的时候,革命发生了。中国历史上也曾发生过类似的事情。在清王朝统治的后十年间,因为“新政”的推行,工商业日趋繁荣,新文化、新教育迅速发展,政治上日趋开明,然而,与法国相同的是,就在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面转变的时候,辛亥革命爆发了。
对中国共产党而言,经济的增长固然有助于国家的稳定,但同样不是其长期执政的合法性的主要依据,更不是依据。事实上,对中共执政合法性与合理性的质疑不是发生在改革开放前经济尚未发展起来的时候,而是发生在改革开放后经济迅速发展的时期。中国近十几年来的经济增长一直保持在百分之十左右,是世界上经济增长快的国家,但同时中国社会的不满情绪也在迅速增长。贫富的分化导致社群的撕裂,普通民众的“弱势”感越发强烈,伴随弱势而来的就是幸福感的不断下降以及对未来的幻灭感。而一些官员为了“政绩”,在追求GDP 增长时不惜侵害民众的权益,又导致群体性事件频发,严重损害了执政党的形象。这一切都显示,经济不发展、不增长固然会引起人民的不满,但是,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GDP主义,也解决不了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与合理性的依据。
历来中国的统治者都强调“天命”,有“天命”才算是有“正统”,合“道统”,才算是一个正当的政权,才能有效治理国家。而所谓的“天命”,就像《尚书》中所谓的那样,“天听自我民听,天视自我民视”b,“民之所就,天之所予;民之所去,天之所夺”c,“老天”所看所听,都来自老百姓,所谓的“天命”从根本上说就是“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中国共产党的“合法性”“合统性”,就在于它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形成的,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a [法]托克维尔. 旧制度与大革命[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210页。
b (汉)孔安国. 尚书. 卷六,四部丛刊景宋本。
c (宋)黄伦. 尚书精义. 卷七,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指出,中国共产党成立90 多年来,“紧紧依靠人民,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为中华民族做出了伟大历史贡献”,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a,接着又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消灭一切剥削制度,推进了社会主义社会,“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中国发展富强、人民生活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b。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又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极大地增强了社会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提高,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使中国赶上了时代,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c“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族复兴必然是空想。”d“历史告诉我们,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扎根中国大地、吸收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独立自主实现国家发展的战略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e
第二,“合法性”是历史的,更需要未来实践的考验。历史“合法性”和“合统性”只能说明历史上的贡献是得到了承认的,说明执政者的执政资格是有历史基础的,但这个执政者将来是否也会像历史上那样做出重要的、不可替代的贡献,
a *.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6 年7 月1 日)[N].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年7 月,第2、3 页。
b *.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6 年7 月1 日)[N].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年7 月,第3 页。
c *.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6 年7 月1 日)[N].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年7 月,第3—4 页。
d *.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年10 月,第16 页。
e *.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6 年7 月1 日)[N].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年7 月,第5 页。
· 4 ·
是否也会像历史上那样深得人民的拥戴,则要看其现在和未来的实际表现。表现好,自然没有问题,但如果表现不好,老百姓就未必会像历史上那样继续给予支持。很简单,历史上的每一个政权,尤其是那些存在时间较长、统治者有较大作为的政权,大都是做出过自己的历史贡献的,得到了“民心”支持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统治者逐渐以“天命”自居,高高在上,为所欲为,忘记了所谓的“天命”不过来自“民心”,不再关心民生疾苦,更有甚者还与民为敌,于是,“汤武革命,顺天应人”的历史壮举便不断上演,形成了一部部王朝更迭史。正如*所警告的:“如果管党不力、治党不严,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党内突出问题得不到解决,那我们党迟早会失去执政资格,不可避免被历史淘汰。”a
这表明,过去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现代化建设中取得的成就都只能说明过去的正确,并不必然成为未来长期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由。中国共产党如果不能在当下获得人民的信任和拥护,未来也有可能会失去政权。就当前而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执政地位如果被动摇,只有四种可能。其一,工作没做好,老百姓揭竿而起;其二,被外敌打败;其三,出现战略性失误;其四,党内出现问题。前三条可能性都比较小,的可能,就是自己打败自己。当前中国共产党面临着前所未有“四大考验”,即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同时存在“四大危险”,即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如果不能成功应对这些考验,消除这四大危险,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就有可能发生动摇,就会出现“自己打败自己”的情况。因此,加强和改进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紧迫。
*强调:“我们党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必须始终过硬。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坚定党性原则,勇于直面问题,敢于刮骨疗毒,消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b“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取决于人心向背。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要坚持防范和
a *.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6年7月1日)[N].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7月,第23页。
b *.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10月,第16页。
纠正什么。”a
自身素质过硬,这是必不可少的一方面,但是,只靠这还不够,还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充分发扬民主让党的领导接受广大党员和人民的监督。早在1945 年7 月,著名民主人士黄炎培在延安问,中国共产党是否能够找到一条新路,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律。回答说:“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b1949 年中国共产党接管北平时,傅作义也提出类似的问题。他说,国民党执政20 年就腐化了,结果被人民打倒,共产党执政后,30 年、40 年后会不会也腐化?c 可见,历史周期律问题是任何执政党都要遇到和解决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也不例外。
当年给出的答案是民主。所说的“民主”并不是西方式的民主,而是指要建立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监督制度,这实际上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主张。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主政权中进行过多种民主实践,如实行“三三制”、让不识字选民“投豆”行使选举权等,充分发挥各级参议会的民主监督作用。中国共产党夺取全国政权后,通过民主的方式来监督共产党的问题就显得更为重要。1957 年邓小平曾说过,“在中国来说,谁有资格犯大错误?就是中国共产党。犯了错误影响也。因此,我们党应该特别警惕。”“如果我们不受监督,不注意扩大党和国家的民主生活,就一定会脱离群众,犯大错误。”d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把民主的重要性提到了决定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前途命运的战略高度。他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e。新时期党的领导人正是基于民主的重要性提出了“民主执政”的理念。
当然,民主必须落实到制度层面,否则就会变成一句空话。邓小平曾说过,“制度问题是根本问题,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f *自担任总书记以来,尤其重视“标本兼治”,强调“扎牢制度的笼子”,强调“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他要求“增
a *.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年10 月,第61 页。
b 黄炎培. 延安归来. 见延安民主模式研究课题组编:延安民主模式研究资料选编[M]. 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4 年,第220—221 页。
c 薄一波. 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M]. 上册,第157 页。
d 邓小平文选[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年,卷,第270 页。
e 邓小平文选[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年,第二卷,第168 页。
f 邓小平文选[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年,第二卷,第333 页。
· 6 ·
强党自我净化能力,根本靠强化党的自我监督和群众监督。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强化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改进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发挥同级相互监督作用,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日常管理监督。深化政治巡视,坚持发现问题、形成震慑不动摇,建立巡视巡察上下联动的监督网。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将试点工作在全国推开,组建国家、省、市、县监察委员会,同党的纪律检察机关合署办公,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制定国家监察法,依法赋予监察委员会职责权限和调查手段,用留置取代两规措施。改革审计管理体制,完善统计体制。构建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把党内监督同国家机关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贯通起来,增强监督合力”a。
改进和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另一重要途径,就是要继承发扬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学习老祖宗治国理政的有效经验。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从中国历史文化中吸取营养,否则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换言之,中国共产党只有扎根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才能获得无穷的生命力。中国文化中有丰富的民本思想,“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这与中国共产党“为民执政”的思想是相通的。另外,要复兴中华,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核心,才能稳定,才能发展。中国“百代都行秦政制”,这就不得不进入中国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治国理政轨道。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们的先人对如何进行权力监督做了许多探索,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如中央分权、监察、选举、舆情、决策、回避、退休、廉政等方面的制度设计。这些都可以借鉴,*对此曾有一个明确的说明。他说,中国历史是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坚持不懈的创业史和发展史,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治国理政的历史经验和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其中包含着许多涉及对国家、社会、民族及个人的成与败、兴与衰、安与危、正与邪、荣与辱、义与利、廉与贪等方面的经验与教训。要善于借鉴历史上治理国家和社会的各种有益经验,学习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高尚的精神追求,从中获得精神鼓舞,升华思想境界,陶冶道德情操,完善优良品格,培养浩然正气,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认真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只有这样才能经受住“四个考验”,防止“四个危险”,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做出自己的贡献。b
a *.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10月,第67—68页。
b *在中央党校秋季开学典礼上强调,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 人民日报,2011年9月2日,第1 版。
第三,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中国共产党。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疆域辽阔、情况复杂的大国,事情千头万绪,办好了不仅造福中国人民,也会惠及全球,办不好不仅祸及中国人民,也会殃及全世界。因此,中国的事情只能办好,不能办坏,而“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a,关键看处在核心地位的中国共产党。*所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政治领导力量”b ,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c,正是指此而言。
春秋战国的诸侯纷争和战乱给中国人一个严重的教训:国家必须统一,政治上必须有一个而不是多个凝聚的中心。鸦片战争以来列强的侵略掠夺和军阀混战、国将不国、民不聊生的悲惨历史又给了中国人民一个严重的教训:中华民族要生存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有一个能够跟上时代发展,能够带领中华民族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坚强的领导核心,这个核心就是中国共产党,历史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华民族的独立,就没有中国人民的解放,就没有中华民族的复兴。
今天,作为世界上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已经拥有440 多万个党组织、8800 多万名党员,其党员总数超过了一些欧洲大国的人口总数。我们深信,只要这个有着光荣历史、对中国和世界都做出过重大贡献的大党能够“把自身建设好、建设强,确保党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就一定能够引领承载着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航船破浪前进,胜利驶向光辉的彼岸”!d
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特别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民族,都有本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在潜意识里形成比较固定的、普遍的思维模式和结论,以此来观察和描述社会,书写历史,形成“话语”。但实际上,到了近代,西方崛起之后,情况就发生了重大变化。新兴的西方世界,特别是一些称王称霸的国家,常常以强凌弱,把自己的“话语”视为正确的“话语”,并通过各种方式,强迫其他国家和民族接受,久而久之,非西方国家和民族逐渐丧失自己的话语权。
a *.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6 年7 月1 日)[N].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年7 月,第22 页。
b *.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年10 月,第20 页。
c *.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年10 月,第20 页。
d *.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6 年7 月1 日)[N].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年7 月,第69 页。
· 8 ·
中国的情况也不例外。从鸦片战争以后,经过西方“话语”170多年的熏陶,一代代中国知识分子已经不知不觉地接受了西方有关中国的“话语”,并将之作为自己的“话语”,但是,传统的“话语”没有也不可能完全消失,从而形成“双重话语”。
以上这些道理,我是近十几年间才一步步逐渐悟出的。十几年前也写过一本民族复兴的书,基本上是在“双重话语”的情况下写出来的。经过这些年痛苦、认真、深刻地反思,我尝试着用中国人自己的话语,重写中国近现代史。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包括港、澳、台同胞在内的所有中国人梦寐以求的理想和奋斗目标,许多先人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领导中国人民实现这一伟大目标而努力奋斗的中国共产党,走的是一条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而形成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初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政治模式,即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为根本政治制度、以多党民主协商为基本制度的“中国模式”,是到了我们这代史学工作者认真研究总结的时候了。如果我的思想认识转变的历程及其结果能够多少对当代中国人认识我们自己、认识我们的祖先、认识世界有所帮助,为当代中国人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有所帮助,那么,我所经历过的思想痛苦也就算是得到了补偿和回报。
· 10 ·
大力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活力——来自朱子故里武夷山市的调研报告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张祖英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响和现实意义,站在时代高度,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出发,深刻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植于中华文化沃土”。a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充分运用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积累的伟大智慧。强调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b这实质上就是要大力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活力,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总书记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论述,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
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共同下发《关于实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次以党中央文件形式全面部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对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了明确要求,反映了我们党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鲜明态度,在全党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在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过程中我们进一步认识到,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下发的《意见》,“实施中
a *谈治国理政[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155—156页。
b *谈治国理政[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11月,第二卷,第340页。
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对于传承中华文脉,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内在要求。
《意见》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各级党委和政府更加自觉、更加主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开展了一系列富有创新、富有成效的工作,有力增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凝聚力、影响力和创造力。
十多年前,我曾经在地处朱子故里——福建省武夷山市的武夷学院工作,深切感受到福建自省上到南平市(辖武夷山市),再到武夷山市各级对于朱子文化传承发展的高度重视。2017年6月中旬,为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党中央下发的《意见》精神,我和课题组的同志又专程赴武夷山市,对于开展朱子文化继承转化、创新发展的情况进行学习调研。其间我们拜访了武夷学院和武夷山市的有关领导专家,与市教育局和妇联等部门领导以及十余所中、小学校领导进行了座谈讨论,参观走访了正在着力打造的以“朱子文化园”为核心的“历史文化名镇”——朱子故里五夫镇。再次走进武夷山,我们看到了近年来在福建省各级组织的有力领导支持下,武夷山在自觉守护朱子文化根脉、深入阐发朱子文化精髓的同时,大力激发朱子文化的时代活力,以“四个融入”形式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即将朱子文化融入国民教育,如在学校教育、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提升青少年传统文化涵养;融入思想道德建设,如在养成良好家风家教中将朱子文化内的优秀道德资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同阐发运用;融入社会文化创造,从朱子文化中提炼题材创作传播体现朱子文化精华和当代价值观念的文化作品;融入人民生产生活,“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的文化,有利于助推社会发展的文化,有利于培养时代精神和时代新人的文化”。a从中强烈地感受到与武夷山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相伴随的是高度的文化使命感、责任感;与高度的文化使命感、责任感相伴随的是深情的文化守望和积极的文化传承发展;与积极的文化传承发展相一致的是不断增进的文化自觉和坚定的文化自信自强;以及与这一切相关的诸项事业的生机蓬勃发展。
a 刘奇葆. 坚定文化自信 传承中华文脉[J]. 求是,2017年第8期。
一、激发朱子文化的时代活力文化底蕴与文化使命责任
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武夷山位于闽赣浙交界地域,今天作为行政区划的武夷山市地处闽北隶属南平市,史上曾称崇安县,1989 年8 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崇安县设立县级武夷山市,是福建省以名山命名的新兴旅游城市。1982 年11 月,武夷山被列入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9 年12 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地”(简称“双世遗地”)。武夷山能够成功入选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南宋时期出生于尤溪的朱熹,他一生中大部分时间在武夷山一带度过,在此生活、讲学、著述40 余年。在这里,朱熹沐中华文化之雨露,为往圣继绝学,成就理学之帜。当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武夷山定位为后孔子主义(朱子理学)的摇篮。在评价武夷山文化遗产时指出“作为一种学说,后孔子主义在东亚和东南亚国家中占据统治地位曾达很多世纪,并在哲学和政治方面影响了世界很大一部分”。
朱子理学与孔孟之道一脉相承,可谓中华传统文化并峙的两座高峰。著名国学大师钱穆先生曾说:“在中国历史上,前古有孔子、近古有朱子。此两人,皆在中国学术思想史及中国文化史上发出莫大声光,留下莫大影响。”a 我国著名历史学家复旦大学蔡尚思教授曾经在武夷山留下墨宝“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本人曾有幸当面聆听到著名历史学家清华大学李学勤教授指教“孔子之后是朱熹,朱熹之后还是朱熹”。作为继孔子之后儒学主要的代表者,朱子是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的人。他不仅继承和发扬了孔子思想,而且构建了儒、释、道融合的文化体系。清朝皇帝康熙曾给当年朱熹创办的“武夷精舍”赐了一块匾额,上书“学达性天”。朱熹后人朱子研究专家朱杰人教授认为,这四个字把朱子一生重要的贡献写了出来,意思是朱子的学问达到了人性和宇宙的本源,为一度被边缘化的儒学补上了宇宙论和心性论的缺口。朱熹著述之多、门类之广,据不完全统计,著有文集(经、史、子、集)26 部140 卷,多达2500 余万字,在古代学人流传的典籍中首屈一指。其主要著作《四书章句集注》《近思录》《诗集传》等成为新儒学的重要典籍。《四书章句集注》曾被钦定为科举的教科书和考试的标准答案。朱熹一生致力于著述讲学,广注典籍,对经、史、天文、地理、音乐和自然科学均有研究。朱子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认识成果的总结,是中华民族的珍贵文化遗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
a 兰斯文. 共同缔造两岸文化交流的平台[J]. 朱子文化,2014 年第6 期。
· 12 ·
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东方文化的杰出代表。
朱子理学被誉为福建文化的突出标识,亦被称为闽学,是闽台文化的核心,两岸交流的思想文化之本源。闽学于明清之际传入台湾,成为台湾地区的主流文化,对台湾人民影响深远。台北孔庙每次祭孔之后便是祭朱,台湾地区形成了“紫阳儒宗、海隅仰止”的浓厚氛围。曾先后担任武夷山市市委书记、南平市委宣传部部长和南平市政协主席的张建光同志说:“在推进海峡两岸文化交流中,朱子文化是政要认同、专家首肯、民众信仰。”朱子文化具有增进两岸认同,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作用。2016年12月17日,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向武夷山市授牌,武夷山正式成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就朱子学在海外传播的时空性特征而言,朱子学是近古东亚文明的体现,并在西传过程中,对西方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因此,它具有“世界朱子学”的意义。a1593年利玛窦翻译了“四书”,开启了“东学西渐”的新时代。有资料显示,德国哲学家康德、启蒙思想家斯宾诺莎、莱布尼茨等,法国哲学家笛卡儿、孟德斯鸠等,都曾受到朱子学说的影响。b朱子文化是朝鲜李朝500多年的官方哲学,日本江户时代、德川幕府近300年的官方意识形态,越南陈、黎、阮三朝600多年的官方指导思想。日本思想史学会会长子安宣邦教授认为“在近代东方哲学中,能够与西方在体系规模上等量齐观的,只有朱熹的哲学体系”。因此,朱熹作为我国历史上继孔子之后具有世界影响的杰出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并被视为东方文化的象征。今天作为文化遗产,朱子学说不仅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宝藏,而且其影响远播东亚诸国和欧美国家,朱子学是超越时代、超越区域的,具有使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深厚历史底蕴与时代价值。c
有学者认为,朱子理学是朱子思想(学)的骨干和主体,朱子思想(学)是朱子文化的精神形态,朱子理学是朱子文化的内核,朱子文化是朱子思想(学)衍生出的文化形态,或说是由朱子理学化育出的精神风貌和物质形态。概言之,朱子文化是以朱子理学为内核的一种文化形态,由精神形态和物质形态两部分构成。朱子文化的精神形态是以朱子思想(学)或说是朱子理学形成的意识形态,包括后人的传承发展及人们日常生活烙下的文化沉淀等内容;朱子文化的物质形
a 张品端. 朱子学的海外传播及其意义[N]. 光明日报,2017年4月12日第11版。
b 张昌平.为朱子立传[J]. 朱子文化,2017年第2期。
c 张建光做客闽南文化大讲坛[EB/OL]. 2017年11月20日东南网。
态由可移动与不可移动的历史遗产构成,不可移动遗产包括书院遗址、碑(崖)刻、建筑物等,可移动遗产包括朱子及其弟子门人、后代学者有关朱子学阐述和发挥的正统典籍以及衍生出来的故事、传说和祭祀、典礼等构成。a 这些都是武夷山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的源头活水。
高度的文化使命责任感。文化使命,说到底是引领社会生活幸福、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文化使命客观上要求文化主体担负起对于历史文化进行守护、传承和发展的责任;担负起将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发展结合,激发优秀传统文化时代活力的责任。记得十多年前,我荣幸地被福建省人民政府任命担任筹建中的武夷学院院长时,时任中共福建省委副书记的黄瑞霖再三指示:武夷学院办在武夷山市,一定要用心抓好有关朱子文化的这件事。当时他多次叮嘱我要抓紧落实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共建宋明理学研究中心。并告诉我,这是李铁映副委员长交代办的事情。有一次李铁映同志到武夷山考察时,充分肯定福建省人民政府在武夷山举办大学,联系800 多年前朱熹在武夷山创办学堂“武夷精舍”的历史,李铁映同志幽默地说:“武夷学院可以说是中国早的大学了。”当时他建议由中国社科院和福建省共同在武夷学院建立“宋明理学研究中心”。遵照福建省委领导指示,从2005 年3 月开始,时任南平市主管教育的副市长、后又担任武夷学院任党委书记的吴邦才同志多次邀我一起专程去到北京,时任中国社科院常务副院长冷溶同志(现任中共中央委员、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曾于百忙之中接见我们,并委托中国社科院哲学所领导与我们具体商洽。2005 年10 月,“福建省社会科学院与中国社科院哲学所‘宋明理学研究中心’”在武夷学院隆重挂牌成立,任中心主任是中国社科院哲学所原所长著名哲学家陈筠泉先生,本人荣幸地担任副主任兼秘书长。有知情者说,对于中国社科院来说,这是件破了规矩的事情,据说这样办研究机构,中国社科院历史上尚无先例。窥一斑而知全豹,该“宋明理学研究中心”成立的前前后后,体现了各级组织和领导对于传承发展朱子学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这些年南平市、武夷山市的市委、市政府以及社会各界都非常重视传承发展朱子文化,南平市和武夷山市均与武夷学院共建有关朱子文化研究机构。
正如福建省政协原主席张昌平所言要“为朱子立传”。2017 年3 月,张昌平主席在由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主办的《朱子文化》杂志上发表署名文章说“为圣贤树碑立传,是中华文化薪火相传、推陈出新、继往开来的优良传统”。“民
a 吴吉民. 论朱子思想主要内容、概念和精髓[J]. 朱子文化,2017 年第3 期。
· 14 ·
族的复兴和崛起,又常常是以文化的复兴和精神的崛起为先导。” 他介绍说,近年来,福建各级政协组织、政协委员提出了诸多有关朱子文化的提案,如“关于把朱子文化打造成福建文化的建议”“关于让朱子文化之精华尽快活起来的建议”“关于将‘朱子之路’融入‘一带一路’,把朱子文化打造成文化品牌的建议”等。近由福建省、市、县三级政协组织联手,历时四年推出了《大儒世泽——朱子传》,将朱子理学作了通俗化的阐述、时代性的评说。张昌平主席文章中还传递了一个重要信息“中共福建省委有关部门拟就了《福建朱子文化宣传纲要》正在广泛地征求意见”。a
*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华文明历史悠久,从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到隋唐佛学、儒释道合流、宋明理学,经历了数个学术思想繁荣时期”。我体会这是把中华传统文化的形成发展大致划分为上述五个时期,断后者乃宋明理学,显然以朱子理学为帜的宋明理学,乃集数千年中华文化往圣思想精髓之大成,因此朱子文化的传承发展,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具有十分特殊的重要意义。武夷山真是赋有特殊使命责任!武夷山人也记住了这个特殊使命责任!这首先是作为朱子故里对于朱子文化守望与传承发展的使命,是大力激发朱子文化时代活力的使命。
二、激发朱子文化的时代活力 文化守望与文化传承发展
深情的文化守望。我们今天要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活力,首先要下的功夫是文化守望。在守望中传承发展,在发展传承中守护住传统文化的根脉,实质是守护住我们民族的“根”“魂”和血脉。文化守望,守而望之。文化守望的过程首先是对于文化宝藏的珍视敬重与悉心挖掘整理的过程。
保护传承文化遗产。《意见》中提出了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七方面重点任务,其中一项重点任务是“保护传承文化遗产”。提出“坚持保护为主、抢救、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做好文物保护工作……加强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中的文物保护。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历史文化街区、名人故居保护和城市特色风貌管理,实施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工程……规划建设一批国家公园,成为中华文化重要标识”。这些年来,武夷山市大力保护朱子文化
a 张昌平. 为朱子立传[J]. 朱子文化研究,2017年第2期。
遗产,推动朱子文化品牌建设,凸显武夷山在朱子文化传承发展方面的重要地位。市委、市政府明确要求有关项目必须突出保护、尊重史实,在征求文史、建筑等多方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完善保护规划,并严格按照规划实施修复工程,使之符合历史原貌,避免保护性破坏;要优化流程、提高效率,并联作业、程序合法,把握好时间和质量的统一,既要在计划时间内完成工作任务,又要保证工程质量达标。要注重保护群众利益,让群众在朱子文化品牌建设中得到实惠,争取群众更大的支持。
这些年来,国家和福建各级都高度重视对于朱子故里武夷山市五夫镇的保护建设。2010 年,五夫镇被住建部、国家文物局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五夫镇开埠于晋代中期,迄今已历时1700 余年,历代名人辈出。a 理学先儒胡安国一家五贤、刘氏宗族“三忠一文”、一代词圣柳永都生长于五夫镇。尤其是朱熹14 岁时因父亲病逝随母到五夫镇投奔父亲好友刘子羽,从此在五夫镇从学、著述、办学、授徒、生活近50 年。朱熹17 岁中举人,19 岁中进士,创立朱子理学,五夫镇是朱子文化的摇篮。五夫镇至今还完整遗留着许多与朱子文化相关的遗址、遗物、遗迹,是研究朱子理学和儒学思想的珍贵历史实物宝藏。五夫镇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范围39.44 公顷,有朱子故居紫阳楼等历史建筑42 处。2015 年南平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精心打造以武夷山为龙头,加快推进武夷山五夫镇等项目建设。五夫镇启动的十项朱子文化保护建设项目,已全部列入2015 年武夷山市重点建设项目,每个项目的领导人和责任人都由武夷山市领导担任。这些项目包括:修缮朱子故居紫阳楼,建设朱子文化园、朱子文化遗存征集布展等遗产保护与打造历史文化名镇和美丽乡村结合的项目。其中资金投入多的项目是朱子文化园建设。据了解,朱子文化园建设总投资8 亿元,规划区域面积3000 亩,已被列入2017 年福建省旅游专项资金竞争性扶持重大项目,是南平市和武夷山市保护传承发展朱子文化的重要举措。时任武夷山市市长徐春晖曾表示,努力将五夫镇建设成为弘扬、交流、体验朱子文化的重镇,为人们体验朱子文化提供更多物化载体。
朱子文化园作为弘扬、交流、体验朱子文化的纪念场所,使长久以来的朱子祭奠典礼有特定的场所,为朱子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理想平台。目前在朱子文化园广场伫立的朱子雕像面朝东南,与文公山主峰形成一个中轴线;雕像高71 尺,寓意朱子在世71 岁;基座1.4 米,寓意朱子14 岁到五夫;左手持卷,右手捧心,
a 曾琴. 潜在优势持续发酵文化魅力不断释放[J]. 朱子文化研究,2015 年第2 期。
· 16 ·
意表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之学;“书山”上的古籍和朱熹著作,展现朱熹广博的阅读量及其自身的学说理论,是谓上承孔孟之道,下启千年文明传承;广场直径50米,寓意朱子扎根五夫50年;以农田肌理为底纹,周边引入潭溪、籍溪汇流而成的溪水,象征朱子理学一脉相承,通过籍溪流入中华文化长河之中。来访者可借此平台了解朱子生平、感受朱子思想,再由广场出发进入古镇参观朱子历史遗存、亲身体验朱子足迹。朱子雕像由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教授主持设计,围绕“源头活水”的理念进行创作。雕像尺度以周边自然环境为参照,立意“远目可及,近观能赏”。“远目可及”指的是地标性和方向感,让来访者一下高速路就在广袤的自然区域中看到伟岸洁白的朱子雕像和五夫镇所在地;“近观能赏” 即恢宏的体量尺度,静穆内涵站立的造像,表现了大思想家、大儒家的气势和气度,具有很强的纪念性、庄重性、仪式感。
对于将五夫镇建构成朱子文化重镇,朱熹第30代裔孙、台湾海峡两岸朱子文化交流促进会理事长、世界朱氏联合会名誉会长朱茂男先生说,朱子文化是两岸乃至全球共同的精神财富,五夫镇将是朱子文化的精神原乡。
这些年,武夷山市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开展朱子文化遗产保护和展示工作。由市领导挂帅,组织市委宣传部、文体新局、文联、五夫镇等单位,在普查基础上深入挖掘,建立朱子遗迹遗存数据库,对朱子文化遗产实施有针对性的保护修复;推动一批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升格为、省级“文保”传承项目。
深入阐发文化精髓。文化守望应该包含对于文化脉络的追踪、文化意蕴的阐释和文化价值的揭示,这是对于历史文化思想精髓在守望中的传承发展的基础要义。《意见》中提出了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七方面重点任务,其中方面重点任务是“深入阐发文化精髓”。要求“加强中华文化研究阐释工作,深入研究阐释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深刻阐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丰厚滋养,深刻阐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之需,深刻阐明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基本构成,深刻阐明中华文明是在与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的”。《意见》要求“推出一批研究成果”。
在这方面特别值得提及的是武夷学院。十年前的武夷学院是一所由专科转升为本科的地方高校,办学条件和能力比较有限,甚至可以说是困难的。但是在省、市各级的关心支持下,为了这份对于朱子学的深情守望,武夷学院加大了对朱子文化的研究、推广、普及力度。当年武夷学院整合队伍成立了朱子学研究中心,目前已建有一支19人的专兼职研究队伍(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4人、讲师7人)。
并建立了专门的朱子学研究图书资料室。为了提高研究水平,先后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蒙培元、李存山,北京大学汤一介,清华大学陈来,华东师范大学朱杰人,厦门大学高令印,台湾新竹清华大学杨儒宾教授等32 位著名大师学者,莅校讲学指导研究。在此,我特别想为武夷学院起步朱子文化研究时的一件事情留下真实的记录。记得2007 年年初,在我将离任武夷学院之前,我又去找已任福建省政协副主席的黄瑞霖同志“讨钱”,想给“宋明理学中心”攒下点好请大师专家来指导研究的“预算外资金”。黄瑞霖副主席说他手里没有钱了,但是他曾经在担任省委副书记兼省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组长时,从省精神文明建设经费中批给省社科院50 万元,他说想去问问杨华基院长(时任省社科院党组书记兼院长),能不能把这50 万元转给武夷学院。听说是为了朱子研究,杨院长和省社科院同意很快就把这50 万元经费转给我们学校了。感动感激之余,我深切的感受是,文化守望需要真心真情,需要关爱扶持,需要矢志不渝。
10 年来,武夷学院朱子学研究中心撰写并已出版了《朱熹在福建的行踪》《朱子学关涉人物裒辑》《大教育家朱熹》《朱子〈家礼〉与人文关怀》《朱熹道德教育思想论稿》《道南学派研究》《朱子的旅游世界——朱熹旅游文化和文化旅游》《东亚朱子学新论》《朱子学与退溪学研究:中韩性理学之比较》等专著20 部。中心研究人员在《光明日报》《学术界》《中国哲学史》《台湾研究》《哲学动态》《哲学研究》《历史文献研究》和韩国《安东学研究》等海内外学术报刊上先后分别发表论文80 多篇。
近几年,朱子学研究中心先后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和省部级研究项目20 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就有6 项。此外,还与台湾地区高校及研究机构,韩国高校及研究机构开展合作研究。研究项目有“朱子学与两岸文化认同”“中韩朱子学”“朱熹与中韩书院文化”等。
学校先后举办或与有关方面合作举办了30 多场国际国内朱子学术研讨会。如“朱子文化与宋明理学”“朱子与朱子学文献研讨会暨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海峡论坛武夷山分论坛——朱子文化与现代文明论坛”“朱子闽学与亚洲文化论坛”“海峡两岸朱子齐家思想与当代家庭建设”等。这些学术会议对朱熹思想及其当代价值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对朱子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学术史上的地位给予了高度评价,进一步促进了朱子学在国内国际的传播。从2008 年7 月起,武夷学院与台湾朱子学研究协会、台湾海峡两岸朱子文化交流促进会、南平市朱子学校等有关单位,共同在闽北地区举办了九次“海峡两岸青年学子走‘朱子之路’研习营”活动,增进台湾与大陆师生的友谊,促进台湾高校师生,尤其是青年学
· 18 ·
生对祖国和中华文化的认同感。还在武夷山为泰国华校联谊会华文教师培训班、马来西亚华校总会华文教师培训班和马来西亚学者来武夷山游学讲“朱子与朱子学”。现在,武夷学院是省侨办海外华文教育基地校,东南亚的华文教师研修班在武夷学院举办,东亚有关朱子学的研讨会都来武夷学院举行。武夷学院已成为海内外朱子文化交流活动的重要之地。
2017年1月,在南平市人民政府的支持下,武夷学院启动朱子书院建设。朱子书院规划占地300亩,分两期建设。期工程,武夷学院规划用地97亩,投资2000万元,先建书院主体建筑仁智堂和朱子祠,于2018年9月完成,作为纪念朱熹诞辰888周年,举办国际朱子学术会议之用。第二期工程,规划用地203亩,建设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人才培训基地(如研究生院)、朱子文化体验园、朱子产业研发中心等。建成后的朱子书院作为朱子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载体,它既弘扬朱子文化学术传统,又是朱子文化研究和对外交流的基地。书院对内向武夷学院学生开设国学(方向为朱子文化)公选课,并且争取办硕士点,为武夷山发展培养游学人才;对外承接国家和省地各种研究课题,开展朱子学传承和创新研究,并承接各类朱子学论坛,力争成为海内外朱子学交流研讨的举办地。
积极的文化传承发展。显然文化守望不是文化怀旧复古,不是将历史文化遗产视作爱不释手的宝藏品味观赏而已,是对于优秀传统文化在看护好的基础上挖掘整理,是为了历史文化的血脉传承发展,是为了将其融入当今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建设及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发展,进而激发出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活力。
贯穿于国民教育始终。《意见》提出,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按照一体化、分阶段、有序推进的原则,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以幼儿、小学、中学教材为重点,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编写中华文化幼儿读物,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推动高校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早在1947年1月,任继愈先生曾在《朱子的教育哲学》一文指出:“朱子的教育哲学是人生方面的,是行为方面的,是教人道德的践履而不是纯知识的传授。朱子并不曾忽略了知识的传授,但是朱子的知识传授,仍旧是关于人生方面、行为方面的知识,而不是纯的知识。像现在我们所了解的天文学、算学、地质学、社会学等所包括的‘学’的意义,朱子看来,这些学问都
是人生方面的‘用’,而不是根本的学问”。a 这些年,武夷山市将朱子文化“请”进校园,“请”进课堂,让朱子优秀的文化精神和思想品德融入“立德树人”的教育教学过程。武夷山市教育局制定了《关于深入推进“朱子文化进校园”的实施意见》。将朱子故里五夫镇中学、中心小学整合设立为以“朱子”命名的九年一贯制学校——武夷山市朱子学校,并确定为“朱子文化进校园”基点校,校内建设有朱子讲学堂、朱子雕像、朱子文化园等体现朱子文化气息的设施。以朱子学校为引领,全市中、小学校纷纷跟进,掀起了“朱子文化进校园”热潮。时任武夷山市委书记马必钢、市长徐春晖、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先珍、市政协主席杨永华等领导共同担任“武夷山市中小学‘朱子文化读本’编委会”顾问。这套《朱子文化读本》教材配发至各中小学,分为三册,小学1—3年级主题“走进朱熹”,4— 6 年级主题“活源毓秀”,初中阶段主题“紫阳流风”。各个学校每周开设一节课程,使学生逐步了解朱熹、学习朱子文化精髓,增强爱国爱乡情感,提高思想品德素质。武夷山市根据青少年学生特点,搭建多种平台,组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朱子文化教育活动。例如在中小学校积极开展朱子故里“美德教师”和“美德少年”评选、“行朱子成年礼做当代好青年”活动、“明礼崇德尊师尚德”朱子敬师礼活动和朱子祭祀典礼等。“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子文化犹如一股股清泉,滋养了广大武夷学子,知书达理、崇德向善、经典诵读蔚然成风。朱子学校获得中央文明委“全国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和福建省“廉政文化进学校”示范点,“以朱子文化为载体扎实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德育优秀案例入选全国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优秀案例。武夷一中、实验小学、实验幼儿园等多所学校获得南平市“校园文化建设示范校”称号。
朱熹一生参与创建、修复、讲学、题记的书院有64 所,其中自建4 所。800 多年前,朱熹在武夷山创建了书院——武夷精舍,亲自擘画、营建,宋淳熙十年(1183 年)建成。据记载,自武夷精舍建成后,朱熹在此授徒讲学,著书立说,开展文化学术创造活动,武夷山理学学术活动空前活跃,一度形成“当今道在武夷”之盛况。今日之武夷学院在积极挖掘整理朱子学说,积极进行朱子文化中外交流互鉴的同时,亦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将朱子文化“请”进校园,“请”进课堂。学校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朱子理学的传播”课程,推动了该学科专业发展,2012 年获批为“福建省重点学科”,编写了该专业公选课教材《朱子
a 乐爱国. 民国时期(1912—1949)朱子学研究学术编年(八)[J]. 朱子文化,2017 年第2 期。
· 20 ·
九讲》,编辑了以朱子文化为核心的《武夷文化选讲》校本教材(福建省教育出版社出版),在全校开设“武夷文化”选修课,并在该课程设计系列论文题目,纳入本科生毕业论文或课程论文写作范围。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朱子文化,学校朱子学研究中心编写了《朱子〈家礼〉与人文关怀》通俗读本,组织专家学者到闽北各地宣讲朱子文化。先后为武夷山市妇联讲“朱子齐家思想”,为南平市干部培训班讲“武夷山与朱熹”,为武夷山徐氏商会讲“朱子文化的启示”,为光泽县杭川镇机关干部和市民代表、延平区法院干警讲“朱子的诚信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等;自2016年1月始,与武夷山市博雅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共同在五夫镇举办“兴贤书院朱子文化讲坛”,每月开讲2次,推动朱子文化进乡村活动;配合武夷山市五夫镇朱子学校在三年级以上学生中,开展齐诵《朱子家训》活动;组织人员到政和县一中、武夷山市二中和建阳一中等中学举办“《朱子家训》的时代价值”讲座,推动朱子文化进校园活动;学校朱子研究中心还在武夷山为泰国华校联谊会华文教师培训班、马来西亚华校总会华文教师培训班和马来西亚学者来武夷山游学讲“朱子与朱子学”等。
融入人民生产生活。《意见》提出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重点任务之一是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更好更多地融入生产生活各方面……加强“美丽乡村”文化建设,发掘和保护一批处处有历史、步步有文化的小镇和村庄……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充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优势,规划设计推出一批专题研学旅游线路,引导游客在文化旅游中感知中华文化,推动休闲生活与传统文化融合发展等。
近年来,在省市各级领导支持下,五夫镇镇党委、政府在大力做好朱子故里历史遗址、遗迹等保护整理的同时,明确提出以朱子文化为核心,围绕“历史文化名镇”“旅游开发古镇”“生态保护重镇”和“特色农业大镇”的发展思路,计划利用5年的时间,每年投入3亿元,打造集朱子文化体验、农业观光和旅游休闲于一体的特色小镇。已有一大批优势的“朱子文化 旅游”等重点项目落户五夫镇,已初具规模的重点项目主要有朱子文化园、花世界、梅花源、万亩荷塘以及标准化田螺养殖基地等项目。规划中的项目还有全国写生交流基地等。他们做足“朱子文化 旅游”的文章,利用兴贤古街、紫阳楼等古建筑,创建“朱子文化探秘游”“朱子寻根之旅”“朝圣观光之旅”等旅游新品;通过承办“海峡两岸朱子文化节”、开展“朱子文化讲理堂”等系列活动,倡导讲诚信的文明礼仪,教育村民群众在与游客交往中,不说谎、不欺诈、公平买卖、不短斤少两,不以次充好,以优良服务赢得游客放心与舒心,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力求通过朱子文
化与旅游的融合、特色农业与旅游的融合推进,将五夫镇打造为朱子文化旅游古镇 四季花海观光的5A 级景区,成为全国有名的文化休闲旅游特色小镇,成为大武夷生态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满足当地居民与外来人员物质、精神生活的双重需求,真正实现为百姓生活谋利益的根本目的。2015 年五夫镇旅游人数超10 万人次。
五夫镇决心继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创新工作机制,努力做好朱子文化保护传承工作,把五夫镇打造成名副其实的特色小镇。武夷山市目前所有十个乡镇(街道),都在结合实业发展积极做好传承发展朱子文化工作。
以生活化的方式推进朱子文化的有形传播。朱子文化不能博物馆化、学院化,而应走入大众日常生活,依靠多样化的手段,以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形式传播,形成一种无处不在的价值指引。为了使朱子文化走进现实生活,在南平市的直接领导和支持下,武夷山市会同朱子学会、清华大学国学院、中国社科院哲学所、武夷学院、台湾海峡两岸朱子文化交流促进会等机构,邀请陈来、朱杰人、李存山、朱高正、潘朝阳、张建光、吴邦才等著名专家,举办“武夷书院讲坛”,打造普及朱子文化的平台。联合武夷学院启动“武夷书院. 讲理堂”,推动朱子文化普及向基层延伸。武夷山市政府与武夷学院签署共建全国首所朱子学院协议,以即将修复的紫阳楼、屏山书院为依托,开展面向群众的朱子文化等国学教育和面向游客的游学项目。武夷学院朱子研究中心协助中央、省市电视台拍摄制作了《朱熹》专题片、纪录片,协助武夷山邮政局设计朱子文化系列创意产品《朱子文化字帖》等,宣传朱子文化。在朱子诞辰880 周年之际,为纪念他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近古东亚文明乃至世界文明所做出的杰出贡献,朱子学研究中心与武夷山市人民政府共同申报发行“朱熹”邮票。该中心负责人表示,开展朱子学研究,一定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需要,结合闽北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
阳春三月,万象更新。2017 年“三八妇女节”期间,武夷山市妇联组织市邮政分公司、女企业家联谊会共同参与“弘扬朱子文化助力百日攻坚”朱子文化字帖进校园捐赠活动。武夷山市副市长兼市妇儿工委主任彭秀莲代表市政府、市妇儿工委出席活动并表示活动目的旨在凝聚女性爱心,传承朱子文化,助力百日攻坚,在朱子文化的学习中感受真诚的爱心,让更多的孩子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使武夷山美德人人弘扬。
“朱子文化的传承与实践,就是把悬在空中的文化理论变成有形的文化资源,让人身心健康。”这是2016 年在首次“武夷书院讲坛”演讲的朱茂男先生所言。
· 22 ·
他认为,具有包容性的朱子文化是实现“中国梦”的有力抓手,将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扩大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作为朱子文化摇篮的武夷山,将在其中发挥重要的纽带作用。”“武夷山风景优美、文化积淀深厚,打造‘三养’产业优势独特、前景广阔。能在这里接受朱子文化的洗礼,应该知福、惜福、造福。” 朱茂男建议把朱子文化融入“三养”产业,尤其是养生养老产业,举办如志愿者服务等可视化的活动,让朱子文化潜移默化地融入闽北人的生活,让游客来到闽北、来到武夷山都知道这里适宜修身、可以悟道。学医出身的朱茂男先生说:“我知道朱子文化本身就是养生资源,与养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a这些方面的活动已然在武夷山日益活跃,例如武夷文化研究院曾在建瓯市举办“大武夷饮食文化”论坛。
武夷山市在传承发展朱子文化过程中,各级和各方面组织依靠多样化的手段,以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传播形式,力使朱子文化走进百姓现实生活,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引领。在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滋养文艺创作、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等方面都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基本形成了以保护挖掘和研究梳理为基础,以“四个融入”为支撑的工作布局。
三、激发朱子文化的时代活力 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自强
不断增进文化自觉。文化自觉是社会主体基于社会责任感的一种自主的文化觉悟。“文化自觉”,是在世纪之交由费孝通教授首先提出的,“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适应新环境、适应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也有专家认为:文化自觉体现在“对全球文化与自身文化清醒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正确、自主的文化选择、传播与创新”。文化自觉至少包括对于自身文化的正确理解认识,对于传承发展过程中的规律即主要关系的正确把握。
文化自觉需要对传统文化认同、取舍与转化的觉悟。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学上有大真,在伦理上有大善,在艺术上有大美。但是,文变染乎世情,
a 大武夷新闻网讯.朱熹第30代裔孙、世界朱氏联合会名誉会长朱茂男,带来题为《朱子文化的传承与实践》的讲座,2016年3月14日,http://fj.china.com.cn/2016.03/14/conten.16925429.htm。
兴废系乎时序。今天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自觉性,不仅要求文化主体的文化认同,对于传统文化的感情依附,自觉守护传承的责任担当;也要求文化主体的文化取舍,对于传统文化的理性认知,自觉鉴别良莠的责任担当;还要求文化主体的文化转化,对于传统文化的时代转化,自觉融合创新的责任担当。2014 年10 月15 日,*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这是对于如何激发传统文化时代活力之文化自觉的深刻阐释。
记得2013 年,本人在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国情调研项目“基层文化建设与海峡两岸文化比较”工作期间,曾经分别到武夷山、厦门、台北、台南等地考察访问。在海峡西岸,我们访问了武夷学院、武夷山市五夫镇(朱熹故里)、厦门理工学院、集美老年大学、集美区委宣传部、中国交通集团海峡西岸总部等单位。在每到访一处的学习座谈中,我们都回答过受访者的提问。例如,在福建武夷学院,我们与该校以年薪100 万元(人民币)从台湾聘请的两位二级学院院长以及高薪聘任在该校任教的来自台湾的10 位博士中的几位博士就“海峡两岸文化比较问题”进行座谈时,一位哲学博士提问“什么是红色文化?”在武夷山的五夫镇(朱熹故里)座谈时,镇党委书记提问“什么是海峡两岸文化?”在集美区委宣传部座谈时,区委宣传部的一位副部长提问“在两岸文化的交流过程中,怎样处理传统文化的挖掘与创新(传承与升华)的关系?”他说现在传统的民俗文化活动很受当地和台湾民众喜爱,例如,庙宇文化与习俗文化(民间祭奠仪式:生老病死、婚丧嫁娶等)等活动,但是在表演过程中有一个怎么破旧立新的问题。集美区后溪镇的宣传干部提问“马克思主义到底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是不是一直在整容?”这些问题很耐人寻味及启发思考,这些来自基层、来自群众、来自实践的关于文化建设的发问,反映出文化自觉不是那么轻而易举的事情,它的确会有许多复杂甚至是艰难细致的工作要做。这些发问亦是呼唤:今天我们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过程中,应该正确把握历史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文化三种文化资源整合问题,即应该正确认识并激发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正确认识处理优秀传统文化与红色革命文化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间的关系,实质是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
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关系。怎样正确认识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进而激活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活力?做到“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
· 24 ·
史文化的母版”,“绝不是简单复古”而是“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总书记对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的基本方针。2013年11月,*总书记在山东考察工作时提出,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2014年2月,他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13次集体学习时进一步提出,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2017年1月,党中央下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基本方针写入指导思想。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理论与方法论原则,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关系。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应该站在社会形态更替的高度认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19世纪中叶诞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它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形态更替即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导我们理解把握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马克思主义是在综合人类思想积极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是人类思想伟大的成果,在哲学思辨和科学实证上开创了人类社会思想文化新境界。马克思主义是空前的“在世界的一切文明语言中都找到了拥护者”a的科学理论。列宁说:“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宝贵的成就,相反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b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著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陈先达教授说:“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首要任务是革命,是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打倒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买办,解放全中国,建立一个和历代王朝不同的社会主义新中国。这已经不是历代封建王朝的延续和更替,而是社会形态的变化”。c这场翻天覆地的社会革命,是人民革命,是阶级革命,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人民翻身解放的革命,是追求人类社会理想社会制度的革命。
a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12页。
b 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卷,第299页。
c 陈先达. 理论自信 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126页。
“中国要革命,要变革,要走出民族存亡绝境,就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立足点是阶级、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而儒学是处理以宗法制度为基础,以血缘为纽带,以家庭为细胞的人与人的关系。儒学学说中没有阶级区别,只有君子与小人之别”。a 马克思主义处理的是阶级关系,强调无产阶级革命和夺取政权,终实现全人类彻底解放。儒家处理的是同一社会内部的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关系,即所谓五伦关系,而非阶级对抗关系,强调“仁”与“和”稳定社会关系,根本在于维护封建政权统治。然而当时中国社会的现实是这样的统治维持不下去了,我们的民族、国家和人民遭受到挨打、挨骂与挨饿的苦难,遭遇生死存亡的危险。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指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的原因。而不是简单延续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我国历史文化母版的根本原因。正是有了马克思主义光辉照耀,中华文化注入了先进思想内涵,中国人民获得了科学锐利的思想武器,开辟了民族复兴和人民革命的正确道路。正如所说:“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
但是马克思主义不能取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用于解决任何国家民族实际问题都必须进行一定的民族形式转化。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是使马克思主义与各个国家民族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转化为有其民族特色的思想文化,进一步发挥科学真理改造世界的功能。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里的中国具体实际,自然包括在中国社会根深蒂固且时时处处都起作用的中国传统文化,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本身在思想文化层面,首先包含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早在民主革命时期就提出,要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在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时,又特别讲到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他说:“中国的历史文化有它的许多珍品……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运动,是有重要帮助的。”中国共产党在激烈的革命战争时期,高度重视革命文化建设。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的,凝聚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的革命思想、斗争智慧和精神风貌的红色文化。“革命文化,对于人民大众,是革命的有力武器。革命文化,在革命前,是革命的思
a 陈先达. 理论自信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M].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6 年,第129 页。
· 26 ·
想准备;在革命中,是革命总战线中的一条必要和重要的战线。”(1940年1月,在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次代表大会上发表演讲)这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强调这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显然革命文化首先是民族的,即是植根于民族传统文化之中,并且传承弘扬了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指出“伟大的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体现”。与“长征精神”一样,在革命斗争年代形成的“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以及遍及在包括武夷山在内的全国各具地方特点的红色革命文化,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于理想信念的无比忠诚,凝聚了中国人民深沉的爱国情怀,不仅闪耀着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真理智慧与无产阶级革命理想情操的灿烂光芒,也蕴含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智慧与炎黄子孙厚德载物品格的深厚滋养。
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光大者。民族文化的命运与民族自身的命运不可分离。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曾经饱受欺凌的残酷历史事实告诉我们,中华民族复兴,是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前提;而中华民族文化复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与重要精神力量。正是中国革命的胜利,才使得作为中华民族复兴伟大事业组成部分的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得以在传承发展中复兴,并且与革命文化一起成为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新时期形成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来源。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2014年9月24日,*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指出:“在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历史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都注意汲取其中积极的养分。”“新中国成立以后,需要解决的问题更多。这些问题包括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尤其在精神方面,在软实力的建设方面”。a我们必须继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但是“仅仅依靠马克思主义做思想理论指导,而不充分发掘、吸取与运用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资源来进行社会治理、人文素质的培养、道德教化,精神文明
a 陈先达. 理论自信 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M].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130页。
建设是不可能完成的。”“依靠武力可以夺取政权,但仅仅依靠武力不能建设新社会”。a 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社会转型期“我国社会正处在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出现了不少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一些人价值观缺失,观念没有善恶,行为没有底线,什么违反党纪国法的事情都敢干,什么缺德的勾当都敢做,没有国家观念、集体观念、家庭观念,不讲对错,不问是非,不知美丑,不辨香臭,浑浑噩噩,穷奢极欲。现在社会上出现的种种问题的病根都在这里。这方面的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难以顺利推进”。b 这些问题说明,“通过革命斗争打出的天下,不可能在治国理政,调整内部矛盾时照样沿用革命的方法,照用武装斗争的方法。正心诚意修齐治平,不是中国革命胜利之路,却是取得政权后当权者有益的修养和为政之道。以儒家学说为主导的传统文化包含有丰富的治国理政、立德化民的智慧。必须研究中国历史上治国理政的经验和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学说中注重社会和谐和民本的治国理政的智慧,研究如何立德兴国、教民化民”。c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家园。
费孝通教授曾经说过“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面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任务、新要求,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和汲取还很不足,还有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要做,还有大有可为的广阔空间。要继续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更深入挖掘,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切实做到古为今用;要不断推陈出新,使优秀传统文化既保持鲜明的民族特色,又富于浓郁的时代精神,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活力。正确认识传统文化,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是文化自觉的重要内涵,是不断增进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自强的基础。
不断地增强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文化自信是对于文化生命力的自觉认同及其传承发展的坚定信念。唯物史观揭示了文化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思想意识是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存在的反映,说到底文化是人类的生存方式及其成果,文化自信是文化主体对于所拥有的社会生存方式、成果及其价值意义自觉认同的信念和积极践行的意志。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本质就是对中国特色
a 陈先达. 理论自信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M].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6 年,第130 页。b *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新华社,2014 年10 月15 日电。c 陈先达. 理论自信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M].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6 年,第131 页。
· 28 ·
社会主义实践成果的自信,是对中华民族生命力的自信。文化自强,就是要使我们的文化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影响力、强大的活力创造力、强大的实力竞争力,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发挥中华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引领作用。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的基础,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又是文化自强的支撑。
*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讲话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书记深刻阐述了我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创造、培育和形成的中华文化丰富内涵,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继往开来的文明成就,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客观依据。这样的中华文化是我们民族的脊梁和灵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文化支撑,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文化支撑,是使得广大人民群众享受改革开放成果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成果的文化支撑。坚定文化自信,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应当肩负的使命和责任。我们要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发展中,在弘扬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进一步彰显文化自信和自强。
武夷山有着“继往开来”的传统,朱熹本人堪为文化继往开来、传承创新的典范。今天的武夷山人正不断从朱子文化、武夷山红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核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三种文化资源中汲取力量,积极进行文化建设,不断增进文化自觉,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及文化自强,发挥文化建设在经济、政治、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引领作用。
正确认识朱子文化的当代价值及其历史局限性。本人曾经向武夷学院宋明理学研究中心秘书长张品端教授请教“我们今天弘扬朱子思想应该注意什么?或者说朱子文化的局限性是什么?”张品端教授脱口而出的一句话是“他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短短一句话,令人感受良多,对于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工作的我来说,首先受到的教育是,武夷学院这个朱子学研究重镇的研究工作,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为了正确认识朱子文化,发掘朱子文化的当代价值,武夷山积极请来专家学者帮助指导研究。2015年4月始,由朱子学会、中华朱子学会、清华大学国学院、厦门大学国学院等联合主办的武夷书院讲坛,计划每年举行6讲,每讲为期1天,邀请2名海内外朱子文化高层次专家学者作主
题演讲。
“今天,我们从朱子思想中可以汲取什么营养?朱子学对现代社会和现代生活有什么价值和意义?”清华大学国学院院长陈来教授曾应邀在首次“武夷书院讲坛”对于朱子思想的深刻内涵及其时代价值作了精辟的论述。2015 年4 月14 日,《福建日报》报道了陈来教授学术报告情况。陈来认为,朱熹论道德的思想有许多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如朱熹关于理性与欲望、道理原则与个人私欲关系的看法。朱熹阐发了古代“道心惟微,人心惟危”的思想,认为“人心”与生俱来。但如果“无所主宰,留而忘返”,社会就会“危”。要使人心不致危害社会,就应该用“道心”主宰“人心”。朱熹认为道心的特点是公,即反映了社会公共的道德法则。“朱熹在那个时代,还没有从加强法制以约束人的行为来考虑,所以朱熹的方法是完全诉诸道德,这是理学的局限性,但突出道德意识的重要性还是难能可贵的。”朱熹和理学还提出“天理”和“人欲”的问题。朱熹认为,欲望应当受道德原则的制约。“所谓‘存天理、灭人欲’,就是坚持道德不能建立在欲望的基础上,必须建立在理性主宰、责任意识、美德培养之上,主张用反映社会共同要求的道德原则来克服违背公共道德的私欲,把外在的道德规范化为人体的内在自觉。”这在当今社会仍有重要的意义。“当然,在理性和欲望的关系方面,朱熹对有些问题的处理并不完美,他比较忽视欲望和生命力的满足,未能重视理性和欲望也有统一的一面。”陈来说,整体而言,朱熹的思想对封建时代的精神文明和民族精神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朱子的思想博大精深,如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陈来认为,要把朱子学的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践行、培育结合起来,使中华文化、朱子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价值和个人美德的源泉与基础。
陈来教授还指出,儒家思想的特色之一,就是具有强烈的文化传承自觉,在不断传承五经的过程中,发展新的诠释,适应时代和文化的挑战。“宋代道学是儒家发展的新形态,以朱子为中心的宋儒理学特别强调传承道统的意识,对‘学绝道丧’特别忧患。‘学绝道丧’就是文化传承的中断,这对今天重续文化传承和价值传承有重要启示。”“文化传承核心的是价值观。中华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一套相当完整的价值体系。这一套体系是中华民族刚健不息、厚德载物精神的价值基础和根源。”
在朱子文化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上仍然有许多需要研究的课题。包括在传承学习过程中的方式方法,都大有值得研究的问题。例如,要注意防止过分形式主义、简单复古等不宜之举。陈先达教授曾经指出:“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
· 30 ·
应该区分学生文化程度和接受水平,有选择地阅读‘经典’”“我不赞同不加区分地宣扬用《女儿经》去造就现代的淑女和闺秀,用《二十四孝》中的‘埋儿得金’‘卧冰求鲤’作为孝道的榜样,用《弟子规》把我们的孩子培养成‘中规中矩’‘低眉下目’没有创造性的小大人,更反对不问是非只讲温良恭俭让的绵羊性格”。a在传承朱子文化精神与弘扬革命文化精神相结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方面仍然有需要不断提高自觉性,不断创新方式方法的工作任务。这些问题实质是关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目的、方向问题。对于武夷山来说,是激发朱子文化时代活力的关键问题。
传承发展朱子文化与学习弘扬革命文化并重。在积极传承发展朱子文化的同时,武夷山市十分注重对于红色革命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武夷山也是一座红色的山,有着十分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主席当年的著名诗句“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之山,即指“武夷山”。武夷山市现有10个乡镇(街道办),都属老区乡镇(街道办);115个行政村,有112个老区村。2005年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旅游局等13个部门确认,分别列入《全国三十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和《全国一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2009年5月,经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确认,武夷山市为原中央苏区县。武夷山是当年苏维埃时期中共闽北苏区首府所在地。当年的崇安苏区是赣东北苏区南疆的一块主阵地。全盛时期的闽北苏区,纵横三百余里,人口五六十万,横跨3个省16个县。早在1931年1月和7月中共闽北分区委、闽北分区革命委员会、闽北分区军事委员会和闽北分区苏维埃政府先后在崇安成立。现在的大安乡曾经是闽北分区党政军机关所在地,是闽北苏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建设的中心,被称为“闽北苏区首府”。当年闽北分区党政军、公检法、群众团体、商业金融机构设在大安的前后街,苏区办的硝盐厂、炼油厂、炸药厂、纸币厂、硬币厂、被服厂、石灰厂、农具厂、木桐厂、笋干厂、制革厂、木炭厂、造纸厂、印刷厂、兵工厂等分布在大安周围的村庄,至今保留有革命遗(旧)址30余处。1931年3月,当闽北革命形势迅猛发展之时,国民党军对中央苏区发动了第二次反革命军事“围剿”,并派出两万多人的队伍向闽北苏区首府崇安进攻。同年4月27日,在代政委方志敏、军长周建屏率领下红十军三个团五千余人,从江西横峰出发,直插崇安。与闽北红军会合后,方志敏等人亲临前线指挥,歼敌一个团的兵力,缴获了敌军大批枪支弹药及军用物资,没收了官僚买办反动资本家的财产,筹集
a 陈先达. 理论自信 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M].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141页。
了银元10 万元,黄金3000 余两。当年方志敏在坑口村土墙上挥笔写下“中国红军万岁”6 个大字,如今仍完好保存,熠熠生辉。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根据武夷山革命老区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重大贡献和巨大牺牲的光荣革命历史,将象征闽北历史丰碑的“闽北革命烈士纪念碑”“闽北革命历史纪念馆”“闽北烈士纪念亭”“粟裕大将骨灰安放处纪念碑”等建在武夷山市列宁公园,并在上梅、赤石、大安、坑口等乡、村建立革命斗争历史陈列馆和烈士陵园,目前革命遗址列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达63.8%,已成为闽北乃至全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开辟了黄山—婺源—弋阳—上饶—武夷山旅游线路以及武夷山的大安和赤石红色景区。一直以来,从福建省到南平市以及武夷山市都十分重视对于红色革命文物的保护,对于革命文化的传承发扬。近年南平市发改委领导先后到武夷山市上梅乡的“上梅暴动”旧址、岚谷乡的“岚谷革命旧址”开展红色旅游景区项目调研,指导申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在中共武夷山市委党史研究室指导下,朱子故居五夫镇开展了红色文化进宗祠工作。五夫镇张氏宗祠系中国北宋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张载的家族纪念宗祠。五夫镇重新装修张氏宗祠打破供奉和祭祀祖先的传统,添设红色文化展示场所,在宗祠右侧建成一个近200 平方米的红色文化展厅,展厅内设一堵英烈墙,墙长16 米,高4 米,展示190 名中国近代革命史时期以来崇安张氏英烈以及25 位张氏革命“五老”名单,前往参观的群众不但可以在此瞻仰崇安张氏先烈,还可以接受革命传统思想教育。红色文化进宗祠体现了传统文化与红色革命文化的融合。
曾经在武夷山工作过的本人,切身体会到武夷山有着积极学习弘扬红色革命文化的好传统。记得当年,我在武夷学院工作期间连续两个暑假都参加了党政干部培训学习班,学校党委两次都安排有瞻仰革命遗址、拜访革命“五老”、在革命英烈纪念碑前重温入党誓词等学习革命历史、弘扬革命传统精神的活动。我永远不会忘记在当年中共闽北分区委组织部旧址(现为农家住屋)的墙上,清晰地保留着苏维埃时期的入党誓词,其中后一句话是“如若叛党,坚决杀头!”;永远不会忘记10 多年前在大安街头,一位92 岁的“五老”婆婆为我们高唱当年的红歌“参加红军很辛苦,革命成功有饭吃”的感人情景。一处处革命旧址,一个个革命英雄,一件件革命文物,都闪耀着爱国主义情操、共产主义理想、不怕流血牺牲、勇于奋斗胜利的无产阶级革命精神的光芒!每一次观赏都受到心灵的洗礼。2016 年2 月,*总书记在瞻仰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时说:“每次来缅怀革命先烈,思想都受到洗礼,心灵都产生触动……我们永远怀念他们、牢记
· 32 ·
他们,传承好他们的红色基因”。
2017年“七一”前夕,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6周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90周年、新四军成立80周年、新四军赤石暴动胜利75周年,以缅怀革命先烈、弘扬革命传统的实际行动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武夷山市举办了一系列纪念活动。市委党史研究室、闽北革命历史纪念馆、新四军研究会等单位在闽北革命历史纪念馆序厅联合举办“闽北新四军抗战图片展”。图片展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翔实地展现了新四军的光辉历程,突出展示闽北老区人民为新中国的成立所做的重大贡献和巨大牺牲。福建省新四军研究会、南平市新四军研究会、武夷学院等联合举办了纪念新四军赤石暴动75周年座谈会。同时,纪念抗战全面爆发和新四军成立80周年报告会在武夷学院举行。武夷学院师生代表和福建省新四军研究会、南平市文化交流促进会等900多人参会。在武夷学院学生中成立有“中共党史学习社”等组织,同学们积极学习红色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精神。
立足于朱子文化与革命文化的沃土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发展要求,对于数千年来积淀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对于“五四运动”以来形成的红色革命文化继承与发扬光大的结晶;是共产主义理想道德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决定了社会主义文化的生命力。增强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核心要素,在于解决好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问题。2014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总书记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持久、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深层次要素。2013年12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发出之后,2014年10月15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总书记回顾了他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论述,反复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这段时间,我集中强调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今年2月,中央政治局专门就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进行集体学习,我作了讲话,对全社会提了要求。五四青年节,我到北京大学去,对大学师生讲了这个问题。5 月底,我在上海考察工作时,对领导干部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了要求。六一儿童节前夕,我在海淀区民族小学同师生们座谈时讲了这个问题。6 月上旬,我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对院士们也提了这方面要求。9 月教师节前一天,我到北京师范大学同师生座谈,再次强调了这个问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要有中国精神,而中国精神必须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前提下,积极深入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精神世界,把长期以来我们民族形成的积极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充分继承和弘扬起来,使之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服务,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服务。” 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新时期形成的雷锋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以及涌现出的许多先进群体和英雄模范,都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范。2017 年3 月31 日,*总书记对南平市委原常委、副市长、武夷新区党工委书记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号召广大党员、干部要向廖俊波同志学习。2017 年6 月党中央追授廖俊波“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廖俊波同志是用热血生命生动诠释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共产党员,是时代楷模。廖俊波同志是武夷学院前身南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毕业生,廖俊波同志也是武夷山人的骄傲。实践证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丰厚滋养,以红色革命文化为深厚根基,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现实支撑,才能使之充分汲取思想道德营养,更加具有民族底色和中国神韵。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只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核心的时代精神融合,因时而新,才能为今所用。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武夷山市不断努力地立足于朱子文化与革命文化的沃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奋力站在文化建设的制高点上促进各项事业发展。
大力开展“文明武夷”为主题的系列实践活动。从2012 年起连续三年,全市开展了以“文明武夷”为主题的系列实践活动,全面实施“市民素质提升工程”, 创文明城市,建和谐武夷。重点培育践行公共文明和抓文明群体典型创建,提倡在武夷山人人都是公共文明的践行者。系列实践活动过程中围绕“文明武夷”主题,积极组织了一系列提升市民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法规意识的具体活动,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活动。
开展了“文明礼仪我先行”“文明生活我示范”活动。“文明礼仪我先行”以社会礼仪、职业礼仪、生活礼仪为主要内容,以党政机关、执法部门、服务行
· 34 ·
业、窗口单位等重点行业为主要对象;“文明生活我示范”则以武夷山市文明行为“十不”准则,引导市民建立良好的言行举止和生活习惯。
开展了面向全体市民的道德法律教育培训活动。充分依托武夷学院、党校、市民学校、家长学校等阵地,对全体市民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以及法律法规教育培训,并邀请专家学者开展礼仪、健康和科普的专题讲座,定期在电视媒体播放,引导大家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具体制定了市民素质培训课程,分别为必修课和选修课,精心设计了“了解我们共同的家园”“做文明有礼的武夷人”“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志愿服务与温暖社会建设”“现代旅游发展和旅游服务”“平安武夷 人人共享”等4门必修课程和10门选修课程。坚持分类施教原则,要求各责任单位制订工作计划,根据施教对象不同特点,设计出针对性强、群众乐于接受的课程教育培训方案,力争三年内对全体对象轮训一遍。仅在活动当年,就对涉旅游业中的导游员、宾馆酒店服务员、竹筏工(花轿工)、旅游商贸个体户、旅游车辆驾驶员、茶企从业人员等举办了14期市民素质培训,受训人数4000多人次。这些课程将朱子文化、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为一体,进行系统化城市精神和市情教育,提升市民素质,使之知我武夷、爱我武夷,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以主人翁的姿态当好城市的文明使者,为建设文明和谐武夷做贡献。
开展了“我推荐、我评议身边的好人”活动。包括评选“助人为乐模范”“孝老爱亲模范”和“道德模范”等活动。开展了“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百万志愿者学雷锋十大行动”“学雷锋、讲文明、树新风”“文明餐桌行动”等活动。开展了“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包括春节主题、清明祭扫、端午龙舟赛等活动。
开展了文明群体创建活动,由市文明办牵头,多个部门行业共同参与,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不同类别的文明群体创建活动,推出不同行业典型,在全市营造文明氛围。文明群体分别有“文明单位”“文明小区(乡村)”“绿色小区”“平安单位”“卫生单位”“党员示范店”“青年文明号”“巾帼文明岗”,着力打造“诚信武夷”,开展“诚信农户”“诚信商户”“诚信导游”“诚信出租车”“诚信茶企”等活动,并开展了“创文明行业、建和谐武夷”和“百城万店无假货”创建活动。据悉,武夷山市已有16个省级文明单位、3所省级文明学校、2个省级文明社区、1个省级文明村镇。还有一批南平市“文化先进乡镇”和“文化明星村”等文明单位。为促进文明单位自觉履行、落实社会责任,近几年,市文明委还组织文明单位与社区困难户结对帮扶活动。结对帮扶对象由市文明办会同市民政局从全市在册的困难户中筛选,多为残疾、重病、
无经济收入来源、子女在上学的困难家庭。原则上每年每户至少要帮扶救助3000 元以上的钱款或物资,重点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使其尽早摆脱贫困,尤其是困难户中的在校生,全力帮助这些学子顺利完成学业。
开展了“道德讲堂”建设活动。自2013 年全市范围“道德讲堂”活动开展以来,主要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为形式,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为内容,以唱一首歌曲、看一个短片、读一段经典、讲一个故事、做一番评议、送一份吉祥为环节,以“我听、我看、我讲、我议、我选、我行”为模式。特别要求各省级文明单位、学校、社区等要有固定的时间开展“道德讲堂”活动。要以统一的背景、LOGO 标识和主体鲜明的标语、横幅等,在全市广泛传播平民道德故事,推动高尚道德理念,营造“讲道德、做好人、树新风”的浓厚氛围。各单位在组织“道德讲堂”活动中,都自觉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足于朱子文化与革命文化的沃土。例如,武夷山供电公司,“道德讲堂”开班的堂课,首先从6 名团员青年“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的《朱文公家训》配乐朗诵开始,6 名团员青年身着白色古装,时光仿佛穿越到了朱熹生活的年代,讲堂中的40 名学员正襟危坐。来自朱熹故里五夫镇紫阳书院的姜立煌院长,以《朱子道德文化》为题精彩授课。“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在课堂学习结束前,全体学员一起朗诵了手中的道德名言,以示做一个爱岗敬业有益于企业、国家和人民的好人。后全体起立合唱《学习雷锋好榜样》。又如,武夷山市人口计生局在“道德讲堂”上,积极开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将“道德讲堂”作为全市人口计生系统爱国主义、精神文明、党风党纪等教育平台,每季度开展一次“道德讲堂”活动,由局领导和有关业务骨干主讲。为确保“道德讲堂”内容充实、生动活泼,按照“唱歌曲、学模范、讲故事、诵经典、发善心、送吉祥”6 个环节开展,其中,唱道德歌让人肃穆静心,学模范和讲述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事迹直撼心灵,发人深省,诵经典让人充分领略中华道德文化的恒久魅力,发善心由群众讲述心灵感悟,表达内心善念,升华道德境界,送吉祥由现场的道德模范为干部、职工送上富有内涵的小礼品,传递“好人好报”的理念,送上吉祥的祝福。武夷山市要求“道德讲堂”环境的布置、活动歌曲的选用,必须体现我国道德文化传统韵味,集中体现道德讲堂的主题,每次活动都歌唱《好人就在身边》歌曲,既体现道德建设主题,又与道德讲堂环境氛围吻合。“道德讲堂”活动开展以来
· 36 ·
不仅引导广大干部、职工省心修身,见善思齐,崇德向善,而且使大家在一套规范的程序中,感悟道德理念,提升自身道德境界。
开展了“五好文明家庭”“文明楼院”创建活动。着眼育德立人,充分利用了武夷山丰富的朱子文化和红色文化等热爱祖国、热爱家园等教育资源,广泛开展了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组织开展了科技、文化、卫生、法律进社区活动。发挥共建带创的作用,向农村赠送书籍,积极扶持农村宣传文化阵地建设,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切实抓好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2013年12月30日,*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指出“要使中华民族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这些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武夷山市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实施“市民素质提升工程”,创建文明城市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既传承发展了朱子文化、激发了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活力,又继承和发扬了红色革命精神和培育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极大地提高了广大市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大大增强了武夷山的文化软实力,促进了各项事业发展。开展活动的当年,在全省市县区文明程度指数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中,武夷山取得95.022分的好成绩。武夷山市大力以文化建设引领经济、政治、社会和生态建设的成效,还可以用许多数字实例说明。在此我只想用亲身经历感受的一句话和一件事来称赞武夷山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这一句话就是“武夷山更美了!”我感觉比较10年前,武夷山市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俨然以一座城乡结合的、国际化的优美旅游城市面貌展现于世!她不仅山水更美了,市容市貌更美了,而且那里的人也更美了。2016年暑期我陪同一些朋友到武夷山游览,其中有来自法国的一家老少三代七口,他们分别居住在巴黎和法国南部的风景名胜区,在武夷山四天的行程中,每次游览回来他们都赞不绝口:太美好了!觉得没有看够,还想再来。有一件小事,特别令我这个“老武夷山人”感动,并且觉得武夷山“人更美了”——今天的武夷山人在淳朴厚道的民风中更添加了新时代的文化素养。那一天,趁着客人去景区游玩的时间我去购物,拎着大包小包站路边等车时,一辆标有“共产党员岗”的出租车停下了,司机同志满脸笑容招呼我“去哪里?”我说:“就去武夷学院,很近,去吗?”他一边点头说去,一
· 38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今基层建设发展边下车帮我放好东西。我下车时,他又主动下车帮我拿好所有物品。我一个劲地夸奖他“真不愧是共产党员,好样的!”他则一个劲地回答我“应该的,应该的!”这位司机朋友身上展示的是共产党员的精神风貌,是武夷山人的文化内涵,是武夷山人的美!结语:两点启示启示之一:要看实践。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实践是文化发展的源泉和基础。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都不是嘴巴上说出来的,而是实际中干出来的,是要靠实践检验的。无论是继承还是创新传统文化,激发传统文化的时代活力,无论是整合三种文化资源,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都要突出实践标准,要看能不能解决我们今天改革发展的实际问题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能不能转化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有益精神财富。这一点是来自武夷山市调研的一点重要启示。启示之二:要为了人民和依靠人民。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文化,是人民大众的文化,人民群众共建共享是根本特征。人民群众需要文化,文化也离不开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首先要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为了谁?为了什么?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随着经济建设的推进、物质文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感到物质财富的增加并不是社会发展的目标及其终极目标。可供借鉴的一个观点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发展终应以文化概念来定义,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目标。”对于文化作用的认识,不能局限于把文化仅仅作为发展的一种手段支撑。文化作为历史文明的积淀,作为社会发展的引领,解决的是人类发展“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方向和目的问题,是人的精神世界的灵魂和支柱问题,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中的健康基因问题。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越来越接近,广大人民群众对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期待越来越热切,对实现自身文化权益的要求越来越高,应该更加自觉地承担起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责任。要切实以人民为中心,文化建设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是人民群众,是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让人民群众在先进文化滋润中更加幸福,促进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论语》中《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记述了公元前5 世纪时孔子和四个弟子的一次谈话,反映了四人对于治国理政的思路。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人治国思路虽侧重点不同,但都符合先富后教、富国强兵的路子,孔子都赞成。但曾晳却提出了一个治国理政更高的境界,即通过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带来社会的康乐和谐、安定祥和,人人充满活力又揖让自律,让每个人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中找到生命的价值。曾晳得到了孔子的赞许。当然,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是每个人个性的任意放肆张扬,这恰恰是自由全面发展的反面。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需要健康基因,这个健康基因首先应当是具有时代生命力的文化基因。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的社会文化体系不管怎样与时俱进,不管是怎样地“迈向自由的一步”,总得保持其基本的文化精神及其历史个性,并不断赋予其国民以文化性格,以推动人的自由解放全面发展,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基本文化精神及历史个性是社会变革进步中使民族国家及其人民大众保持时代生命力的文化基因。
依靠谁?怎样依靠?依靠人民群众,全心全意地将人民群众作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的力量源泉。“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主体,他们不仅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文化的创造者;不仅不断进行文化创造,也不断进行文化传承发展。绵延几千年的中华文化之所以能够一脉相承,是由一代代中华儿女薪火相传的。前述武夷山市委、市政府在保护修缮朱子文化遗产时明确要求“要注重保护群众利益,让群众在朱子文化品牌建设中得到实惠,争取群众更大的支持”,以及在“文明武夷”主题实践活动中的一系列做法,体现了武夷山市的“父母官”们在文化建设中,在“为了谁?依靠谁?”问题上的清醒认识。他们心中装着武夷山人民:一方面注意保障好和实现好人民群众文化权益,发展人民群众利益;一方面注意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开辟渠道、搭建平台、创造条件,充分调动市民群众广泛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把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智慧和力量挖掘出来、释放出来,依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做好朱子文化保护传承与发展工作及各项文化建设工作。这既是朱子故里武夷山能够大力激发朱子文化的时代活力,在文化建设中成效显著,以文化建设引领各项事业发展的根本原因,也是大力激发朱子文化的时代活力所在,是立足朱子文化与革命文化的沃土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成效所在。
我看到一个资料说,美国美中贸易委员会前主席柯白认为,中国道路遭遇价值观或意识形态困境,中国的软实力微乎其微。“中国的崛起并不包括特别的道德或规范意义。当今及未来的中国很可能向世界呈现经济和军事的力量,但它们不可能包含高调的哲学理论或意识形态。”这种议论不会影响我们的文
化自信!但它可以从反面警醒我们重视思想道德建设和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提醒我们认识文化建设对于提高国家软实力,全面呈现和平发展崛起的中国形象的重要性。2013 年12 月30 日,*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要继承和弘扬我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的传统美德,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坚持社会主义道德观……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让13 亿人的每一分子都成为传播中华美德、中华文化的主体。”每一个爱我中华的“分子”都应当积极响应*总书记的号召,做“传播中华美德、中华文化的主体”。在这方面武夷山人很值得学习!
注释
① 本课题组成员:张祖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原副院长、教授;吕静: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马列教研室原主任、教授;苏荣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招生培养处原处长。② 衷心感谢本次调研过程中给予大力指导帮助的武夷学院、武夷山市领导和有关专家学者!在此特别鸣谢:武夷学院吴承祯校长、姚进生副书记、杨昇副校长、张品端教授、陈铎教授、张挺枋教授;武夷山市彭秀莲副市长、高建民副市长,教育局罗秋涛局长、姚丽芹副局长、李志宏主任,市妇联李治主席,五夫镇党委宣传部王明钦部长;还有热情接待我们或参加访谈的有关中、小学校领导:一中谢建亮校长、刘子进副校长、二中林旭副书记、三中徐浩宇校长、实验小学丘敏校长、崇安小学吴娟校长、余庆小学彭有姬校长、百花小学袁辉春校长、新丰小学毛孔荣校长、湖桃小学颜文生校长,武夷山市关工委报告团刘子进老师等。参考文献
[1] 高文兵. 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丰富思想资源和强大精神力量[N]. 人民日报,2013 年7 月22 日。[2] 武夷学院朱子学研究中心. 朱子学研究中心工作情况[N].2017 年6 月。[3] 武夷山市教育局. 弘扬朱子文化润泽学子心灵[N]. 2017 年6 月。· 40 ·
[4] 武夷山市五夫镇. 五夫镇创建特色小镇基本情况等材料[N].2017年6月。
[5] 武夷山市政府网站:有关信息,http//www.wys.gov.cn/。
[6] 中共武夷山市委宣传部网页(已停):有关信息。
[7] 中共武夷山市党史研究室网页:有关信息,http//www.wys.gov.cn/wbj/dsw/。
[8] 武夷山市妇联,关于传承发展朱子文化信息材料[N].2017年6月。
儒学传统中的家庭文化
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刘东
一、作为文化传统的家庭
放眼世界,所有的文明都不约而同地把“家庭”这个小的社会组织当作了基本的文化单位,而且,它们也都基于这个初始的社会细胞,逐步发展出了更为复杂的机构与形态。这也就明确地告诉了我们,尽管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变体,可如果从宏观的视角来看,作为小社会组织的家庭,却是经过了千百万年的试错,而应着共通的人性与社会需要,一无例外地逐渐创化出来的。
也就是说,尽管并非完全没有而且越来越会有例外的情况,比如,美国女权主义者朱迪斯·巴特勒,就曾基于当代酷儿(奇异性生活)的激进实践,而代表那些因“乱伦”而产下的生命,去质疑社会中不断沿革着的“伦常”。据此,她也便借助于索福克勒斯笔下的、无法见容于天地间的安提戈涅,即那位俄狄浦斯与其生母的乱伦产物,向社会发出了要求获得合法承认的诉求。
安提戈涅所代表的不是理想样态的亲缘关系,而是血缘的变形和移位。她引发了表征体系中管辖权的危机,同时也提出了让安提戈涅活下去的文化承认的问题。究竟何种社会关系能够承认可活的生命?如何理解重读安提戈涅时引发的令人感到混乱的关系?如何承认那些不被社会认可甚至不合法的爱欲,以及挽救我们所失去的一切?这些问题重新打开了血缘和文化认可之间的关系,以及在认识论意义上可能的社会转型的讨论。当谈及亲缘关系时,似乎很难作答,或是被那些维护规范的亲缘关系的问题压抑着,但是这个问题对于文化的运作本身至关重要。这个问题总是因为恐慌而提前被封杀了,这说明权力通过禁止乱伦行为而建立了稳定的社会结构并使其成为不变的真理,但是有没有考虑对俄狄浦斯后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