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4361013
一、研究背景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第二章 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类型与协同创新模式
一、不同类型创意产业集群的知识管理模式
二、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创新动力机制和团队学习机制的培育
三、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平台的构建
第三章 文化创意产业价值链的演化路径
一、引言
二、文化创意企业内部价值链竞争优势的形成
三、文化创意产业协同价值链
四、网络价值链
五、简短结论和建议
第四章 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机制的构建——以江西省服装创意产业集群为例
一、国内服装创意产业集群的运营模式
二、江西省服装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三、江西服装创意产业集群价值链形成机制
四、江西服装创意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平台的构建
五、简短结论和建议
第五章 文化创意产业知识员工绩效评估体系的构建
一、文献综述与假设
二、研究设计
三、分析结果
四、简短结论和建议
第六章 文化创意产业价值链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价值链信息管理模式的演进
二、文化创意产业价值链集成信息管理平台构建
三、信息集成管理系统的IT架构
四、简短结论和建议
第七章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协同创新系统的优化路径——以重庆市为例
一、文献述评
二、文化创意园区运营机理
三、案例分析——重庆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协同创新机制
四、提升重庆文化产业园区竞争力政策建议
第八章 创意产业集群对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影响——以重庆为例
一、生态文明城市的内涵
二、创意产业集群对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
三、案例分析——重庆创意产业集群与生态文明建设的
相互协调关系
四、简短结论和建议
参考文献
20世纪90年代,被誉为“创意产业之父”的英国学者约翰·霍金斯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阐述了创意产业的概念。他指出:“创意产业就是其产品都在知识产权保护范围的经济部门。”约翰·哈特利认为创意产业不仅仅是一个理论概念,它是普通大众可以参与知识共享和技术创新,并自发形成一个开放性的区域创新系统。法兰克福经济学派学者阿多诺在其撰写的《文化产业:欺骗公众的启蒙精神》一文指出:“文化产业是运用现代工业手段大规模地复制和传播商品化的、物质化的文化产品的娱乐产业体系。”在他看来,文化应属于由少数文化人创造的上层精英文化,文化产业的标准化大规模生产和商业化运作将会贬损文化产品的价值。因此,阿多诺对文化产业持批判和否定的态度。1982年,美国哈佛大学学者丹尼尔·贝尔在《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一书中从产业经济的角度提出了“文化产业”的概念,书中明确地将文化产品的生产、消费与传播连接起来,揭示了文化产业与消费需求的相互作用规律,强调市场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1998年出台的《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明确提出:“所谓创意产业,就是指那些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中获取发展动力的企业,以及那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文化创意产业主要包括广播影视、动漫、音像、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工艺与设计、雕塑、环境艺术、广告装潢、服装设计、软件和计算机服务等方面的创意群体。与传统产业不同,文化产业的核心生产要素不是固定资产、土地、资金等物质资本,而是文化创意企业所拥有的创意理念、创新技能和创新文化等创新知识的组合。查理斯·兰德里研究了创意产业对城市规划和区域文化的影响,他认为每个城市都可以结合自身的区域文化和产业基础规划文化产业的发展路径,并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Scott则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分析了文化创意园区产生的原因。他指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更倾向于聚集在一定的区域空间实现知识的交流和共享,创意产品的消费者也倾向于在创意园区寻求更具规模效应的销售网络。Hilary认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可以实现文化的自由、资源的集聚和管理的集约,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趋势。
相比国外研究,我国学术界和产业界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研究起步略晚。2004年,国家统计局颁布《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对文化产业的内涵和范围进行了较为明确的界定。该文件指出:“文化产业是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它的范围包括文化产品制作和销售活动、文化传播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文化用品生产和销售活动、文化设备生产和销售活动以及相关文化产品制作和销售活动。”国家统计局对于文化产业的内涵界定,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良性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性意见。国内学者更倾向于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分析文化创意园区的发展模式。刘弈、马胜杰按运营机制将文化创意园区分为“自发形成的市场导向模式”和“政策扶持的政府主导模式”,并对两种模式的创新主体、管理机制和发展路径进行了比较分析。陈秋玲、吴艳以生物学中共生关系的视角探讨了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内部、创意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共生关系。王发明则通过对文化创意园区空间组织和创新业态演化的分析,探究了企业创造的隐性知识在创意产业园区进行编码、传播、共享,并终成为集群内部的共性知识的流程和模式。张梅青、万淘运用复杂适应性理论论证了“创意产业集群具有模块化肌群组织特征”,他们认为只有根据创意产业集群的产业特征、创新主体和运营机制进行分类才能有效地发挥产业集群的溢出效应和关联效应,成为集聚区域创新要素的开放式平台。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