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1354228
“现实让她从那个总是缅怀过去年少青春的北京女孩蜕变出来。”
“用情感绘出的一幅图画,一条地平线。”
如今流行的“说走就走”,胡兰波在八十年代就已经做到了,并且是一场重走丝绸之路的远征。关于这场远征,关于八十年代的留学生活,关乎爱情,关乎事业,关乎生活,关于一个女人的成长史……好书推荐,像看完一部好电影,回味无穷。
002 |出国 015 |妓女让巴黎的夜灯妖艳 022 |塞纳河流淌的乡愁 036 |土伦的中国
大熊猫 042 |舞台上的中国 057 |兰花瓣 063 |当上话剧演员 070 |巴黎,背叛
爱情的深渊 085 |费加罗的小广告 093 |芳香的女人
第二章
丝绸之路的远征
002 |和ITALA 去远征 015 |车队从天安门广场出发 022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
住苍龙 036 |青海沙漠诉衷情 042 |香妃的故乡在喀什 057 |红其拉甫边境的历险
063 |被困巴基斯坦北方 070 |日本人占了我们的床 085 |热闹的伊斯兰堡 093 |
骆驼都被晒瘦了 002 |黑袍,女人永远的压抑 015 |女人要坐在左边 022 |死刑被
吊车执行 036 |终于回归女人 042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057 |永不忘记革命先烈
002 |北京没有忘记我们 015 |到巴黎的前一晚 022 |凯旋在埃菲尔铁塔下 036 |再
见,伊塔拉 042 | 18 年后的拜望
第三章
罗马
002 |罗马有颗不安的灵魂 015 |总统颁奖 022 |夜车 036 |卖皮鞋 042 |得
不到信任的信用证 057 |罗马的黑夜 063 |囚犯与偷渡客的来信 070 |三代女人
085 |中国人永生 093 |我的父亲 002 |美丽的黄昏 015 |三个干女儿 022 |过年
036 |癌症病人 042 |母亲节的信 057 |秃瓢亮亮 002 |次化疗 015 |患难见
真情 022 |意大利成功华人的故事 036 |治疗结束后 042 |米兰的春天 022 |为
死难父女相聚 036 |如果文学不死 042 |准备死亡 036 |我心里的世界杯 042 |
怀里抱着太阳的中国 002 |贵族是这样的 015 |大半生有周总理陪伴 022 |飞机上
的倾诉 036 |回归北京 042 |巴黎的尾声
序言
白达宁 意大利驻中国大使
就像所有的作家一样,胡兰波的自传是把过去和今日的经历与回忆编织在一起。这位才华横溢的女作家,在字里行间用她的思绪、激情和爱把西方与中国这个伟大的国家链接在一起。
《从北京到罗马》中的故事,曾经用意大利语在一本叫做《兰花瓣》的书中讲述过。正如她的生活之路,也正如我们每个人,总是试着在人生道路上不断地寻找方向和生活的方式。她的童年,当时还在领导中国。虽然那个时代距今似乎已经遥远,但对她来说这种遥远只是在时间上的距离。她总是怀念老北京,感叹逝去的一切。她二十几岁放弃了安定的生活,勇敢地闯入了法国。为此她付出了感情的代价,承受过多次的痛苦与失望。在困难面前,她始终没有放弃过自我,只是静静地在角落里舔着那流着血的伤口。一般在面对困难时,很多人会选择放弃一切,但是,胡兰波并没有那样做。
通向罗马的道路不平坦,生命的机缘让她在一个漫长的远征途中和一位男子邂逅。她被波西米亚式的浪漫感动,从巴黎来到了罗马。意大利,就这样坠入了她的生命里。
在生活的轨道上,现实让她从那个总是缅怀过去、那个年少青春的北京女孩蜕变出来。
次负面的工作经验及许多不同的历练,让满载着憧憬的她迷失了。胡兰波的内心总想再回到从前,回到北京,回到她的中国。她的往事、她的记忆、她的生活价值观里,就像她不曾离开过故土,她想和她的祖国一起生活在巨大的变化里。这种心境和现实的反差,让她活在一种矛盾的迷惘中,感觉单单这种心境就足够她活上千百年了。如果真有可能,如果能对生命做好的选择,那该是什么呢?
当然这是无法解答的,生命的年轮推动着我们必须向前看,义无反顾,更何况我们还得养家糊口呢!剩下的只有回忆。失去,是不可避免的痛!在人生的路途中,我们总不能一直缅怀过去。如果这样,泪水只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在干瘪的皮肤上印上皱褶的纹路。
胡兰波用情感绘出了一幅图画,绘出了一条地平线。她推动着中意之间的文化交流,让这两个有着完全不同地理位置,却有着奇妙的共同情感和生活价值观的人民关系更密切了。
就像一位诗人说过的:中国和意大利是两个经历过、生活过、有着深远的文化思想、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
我常常问自己,文化是什么?可以说,它是对自信心的一种考验。每一次,即使在一个肯定的答案前,我们都必须要有接受突发状况的能力。胡兰波从一场重病中走出,让自己的生命更充实,更加丰富,她不断地行走于中国与意大利交叉的轨道上。不管是在中国或者在意大利,她都在致力于两国间的文化交流工作。
胡兰波是这样启发我们的:每个人都有其特别的故事,那些不信任别人、总带有偏见、盲目自大、认定其他人为异类、做了错事先责怪别人的人是可笑的。胡兰波告诉我们,没有人可以想像一个不懂当地语言的游子的孤独和无奈。如果我们肯花时间去了解彼此,我们将会充分理解和尊重他人。
胡兰波的文字,像一条流淌的河水,一旦掉入其中,就会不知不觉地随它而去,扣人心弦。恰如所有的自传,作者带着你走进他的七情六欲。但是,胡兰波的确与众不同,就在于她在字里行间流露着对她的祖国和文化的骄傲,对自我人生价值的肯定,她用她的文字向意大利人示意着,要对生活在他们周围的华人给予更多的尊重。
我与胡兰波的接触,始于她长期致力于中意间的文化交流工作,意大利政府为此授予她极大荣誉的“意大利之星”骑士勋章。这一荣誉奖项是颁给像胡兰波这样杰出的人物,那些不计回报,日复一日,用他们一生的精力坚持增进两国间的交流,那些做出突出成绩的人。胡兰波的书,先是用意大利语写作出版,我知道她在其中付出了非常多的辛劳。一位像她那样努力不懈、受过高等教育、对世界充满好奇心的人,语言也曾经是她融入另一个社会的困难。就像今日的中国移民,语言依旧是他们融入意大利主流社会的障碍。
目前,胡兰波除了继续把精力放在文化交流工作上,也开始在促进意大利产品在中国的推广上做努力。因为在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中,意大利产品依旧鲜为人知。胡兰波认为应该让更多的中国人了解意大利高质量的产品,同样也该让意大利人了解中国的优质物品。在她看来,技术共享能够帮助两国的发展,能更好地面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共同分享利益,让世界财富均衡,这是十分重要的。
但是,她在书里还再三提醒着我们,在做产品与技术交流之前,我们得先有耐心去做语言上的沟通,共同分享经验和对价值观的认知,还要用心去聆听每个人的故事,交流情感。如此,才可以使人类更亲近,虽然我们的国度和文化不同,但我们依旧能团结一心。
2015年3月15日于北京
自序
2012年,我用意大利语写的书《通向罗马之路》被意大利巴尔贝拉出版社再出版,改名为《兰花瓣》。封面换成了一个像是超现实艺术画作的女孩头像,看上去有点偏执,有点愣。开始看着她真不顺眼,中不中西不西的。我告诉出版社:不是中国女孩啊!主任说:“难道她是日本人?”就像很多西方人,分不清中国、日本和韩国。后来越看那傻丫头越觉得像自己。是啊,当年要是没那么一股楞劲,赤手空拳的怎么能到法国去读书!
二十岁刚过就开始写作,用了一年的时间写了一本书,500多页。我把手稿从北京带到巴黎,又从巴黎带到罗马。书没有结尾,当然也没有发表,默默地陪伴了自己三十多年。直到《兰花瓣》的成功,才想起在意大利出版这本老书,改名为《早上八点钟的太阳》。
到罗马以后的次写作冲动是在医院里。因为做胆结石切除手术,在医院住了一周。以往我总是忙碌,忽然有了大把的时间,除了看一本历史书,剩下的时间是发呆。对着窗外的一座楼,看着每天阳光让它变色,看着罗马的蓝天,海外生活的每一段就在白云的屏幕上飘过,一幕一幕,有喜有忧。
那是2003年,开始了我的回忆和记录,开始了这本书。
作为一个80年代的留学生,有幸在海外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也见证了西方对中国态度的每一步改变。我自己也因为中国的变化而决定生活的每一步,包括对孩子的教育。在远处去观察我们的国家,会有不同的感受与看法,知道中西交融会加速世界进步。我也从那个常常为爱流眼泪的女孩子变成了两个小伙子的妈妈,成了一本双语杂志的管家,带着中国和意大利记者、美编一起像模像样地工作。
先用意大利文出书,就是想和意大利读者做个交流,我始终认为交流沟通是一个很重要的工作。我自己初到意大利时,遇到语言的困难,融入的困难,这些困难至今还困扰着大多数中国移民。我想通过自己的讲述,对意大利人解释一些中国文化,展示一下中国人的精神,至少自己先从意大利人普遍认为的“封闭圈”里走出来,跟意大利读者喊话。
《兰花瓣》出版后,在意大利引起很大反响,受到各大媒体的关注,例如,《信使报》,《每周快讯》、《晚邮报》 、《共和国报》、《北方日报》、梅地亚电视台网站等,书的评价之高令我汗颜。《信使报》还用了整版刊登了书中一节。在接受采访时,记者均问到中国移民的融入问题。这个问题是个挺麻烦的问题,我自己用了大概十年的时间算是做到初步的融入。因为文化差异,到现在我还不认为自己做到了全部的融入。
成长的过程总会发生各种事情,好的坏的。像很多人一样,我也遭遇了乳腺癌的袭击。面对生死,经历了一场考验。治疗以后,对生活中很多事情的看法不一样了,不再有抱怨。在书里有一节我写到黑夜,到罗马很多年,怎么都觉得黑夜漫长,而且还有恐惧感。怎么都觉得孤单,尽管周围不缺亲人和朋友。经历了癌症治疗,开始认真体味了生活中实实在在的幸福感。所以,也想与读者一起分享这段治疗过程的感触。
现在意大利的留学生越来越多,去欧美读书的年轻人的数字也非常可观。而我作为上世纪80年代批自费留学的人,几乎是空手去的巴黎,现在我仍为当年有那样的勇气而沾沾自喜。以一个老留学生的身份向正要出发的留学生或者已经在各个国家留学的年轻人絮叨一点经验,也许对大家会有一点帮助。
感谢力工弟一再鼓励我在中国出版,感谢白达宁大使在百忙中为我的书写序,感谢曾广仪为大使序的翻译几次熬到深夜。
今年我整整出国三十年。也许,这本书也是我的一个信息,想未来的日子多在中国呆呆,开始在中国出版我的文字。
胡兰波
2015年4月19日
中国花瓣
没有比“行驶的火车”这个比喻更贴近她人生的故事了。作者就像一列飞驶的火车,以顽强的意志驶向自己的目的地,一直向前,改变命运,寻找自由。
兰波的书是一首对生活、婚姻和自信心的赞美诗。
意大利《每周快讯》(L’Espresso)
东西方世界成就女英雄
可能有一天她将会写一本《新马可波罗游记》,也许她会回到东北的呼兰或者北京生活。如果有谁正在向中国人讲述意大利,那么她一定就是胡兰波。或者也可能会把两个国家的位置调换一下。几天来,书店开始出售《兰花瓣》,这是个中国人用意大利语写的自传。就像马可波罗,他的旅行是冒险、做贸易,对世界充满好奇。但是,兰波是为了爱把脚步停在了罗马。
意大利《北方日报》(Il giornale)
胡兰波与意大利
读意大利语了解中国,胡兰波就是这样的一位向导:简单,通俗,循序渐进。
《兰花瓣》是一本书,也可以看作是一本词典。胡兰波用意大利语详细地阐释来自东方的思想和习俗。
意大利《晚邮报》(Il corriere
della sera)
聆听胡兰波讲述她北京–巴黎–罗马的故事
《兰花瓣》一书能帮助我们了解意大利中国移民的生活,它的作者胡兰波,是位用意大利语写作并在意大利出版图书的中国作家。她用她睿智的视角和丰富的生活经验,为我们描述了亦远亦近的两个世界:中国和意大利。
梅地亚网站 (Mediaset)
出国
我小时候住在三里屯,确切地说是从1965年到1969年。
那时的三里屯和北京其他地方似乎没有很大差别,的不同是这里有使馆区。
我今天认定驱使我出国并且30年旅居海外的罪恶源头就是这个三里屯。那时候全北京见不到多少汽车,小汽车更是凤毛麟角。可是,我家的窗子正对着马路,大使馆汽车的必经之路。不知从哪天开始,我对汽车发生了兴趣。于是常常坐在马路牙子上数汽车。数车的同时,必然要留意坐车的人。他们的肤色和我们不同,鼻子眼睛更是长得奇怪。我观察每辆车,每个人。黑的、白的,他们的轮廓深深印入我童年的记忆。
后来,我跟着父母去了河南的“五七干校”,暂时忘掉了三里屯和那些外国人。
从干校回来,小学毕业。进入中学,撞上学习法文。我去找教育局的人,说我不想学习法文,想转学。教育局的干部居然接待了我,那年我13岁。说我的住址限定我必须上白家庄中学,必须学习法文。
因为周恩来总理曾在法国留学,对法国情有独钟。指示北京七个中学开设法文课,其中就有我的学校。我妈在外事口工作,借机找到她的同事,法文高级翻译陈荣生,让人家做我的法语私人老师。
上世纪70年代,拥有自己的私人老师,法国回来的高级翻译,今天才知道是何等的奢侈!
陈老师,瘦高,文质彬彬,戴一副黑边眼镜,眼镜后的眼睛有威慑力,他笑的时候也不和善,似乎老在盯着我看,让我不敢不好好学习。
五年的中学法文课,每周一晚上的私人课,因为怕老师,我每天都在努力。我成了学校里法文专科的佼佼者,1979年直接考入北京大学西语系。
北大校园里,有很多和小时候在三里屯见过的外交官长得差不多的留学生。小时候的好奇心使我非常乐意和他们交流。于是,我的朋友圈里渐渐有了各国留学生:法国的、美国的、西班牙的、英国的、委内瑞拉的等等等等。
有一天,我认识了一个法国男生,叫吉尔。长得很清秀,带着金丝眼镜,老穿白衬衣,显得特别有风度。他来自法国西部,还会俄语,正在学习蒙语。而当时的我只会一点法文,所以对他非常崇拜。每次写完法文作文,我都会去他宿舍让他改。这样修改了多次,有一天晚上他说:
“你的文字很不错,我觉得你能写一本书,比如写一本关于文化大革命题材的小说。我给你翻译,然后在法国出版。”他的眼睛放着光芒。
“开玩笑吧!”我对他笑笑。
“真的!我们法国人对中国很好奇,尤其对那段文化大革命的历史好奇。你要相信自己,你能写好!”
我开始热血沸腾。法国,那些大文学家大艺术家的国家,我一个中国大学生能在那里出书?
吉尔走近我,握住我的手说:“开始吧!你肯定行!”我的手在他手里攥着,有点痛。心跳急速,不知是为了要实现一个宏伟计划还是因为被外国男生握住了手。
那一刻,我记得自己有男朋友,职业是警察。
我开始不好好上课,心都在那本书上。在我35楼124宿舍的上铺开工了。晚上11点宿舍熄灯,我打开手电,一个字一个字地写。同学们熟睡的呼吸声各自不同,我的夜战每天要到凌晨两三点钟。
我经常去吉尔的宿舍,给他念我的手稿。吉尔总是夸我的文字,基本没提出异议。因为那本书,我和吉尔有了很紧密的联系。有一天,我的警察男友终于按捺不住,跑到吉尔宿舍。不知他们说了什么,我没有问他们俩任何一个。不久,吉尔开始在一家法国驻北京的公司工作,我们不大见面了,也不怎么讨论那本书了。
500字一页的稿纸我写了500页。后写到一对男女相爱,男方父亲的阻挠。书没有结尾,相爱的人没有结果。
吉尔回到法国,说要参加外交官考试,不再提我熬了一年夜写出的20多万文字。走前匆忙,我们没有见面告别。于是,我把那摞稿纸装进一个塑料口袋,不再想它。
不久以后,我和警察男友也分手了。
忽然有一天,吉尔回到北京,说要请我吃饭。晚饭订在建国饭店,当时这在北京算得上奢侈的酒店之一。
很久没见到吉尔了,大概有一年之久。我们没怎么通信,知道他考进外交部,做了外交官。我也有了新的男友,一个才华横溢的美术学院学生。
吉尔似乎成熟多了,风度更好些,多了不少自信。我们一起走进西餐厅。
餐厅很考究,女服务员穿着黑色长裙。我们的餐桌上燃着蜡烛,轻音乐缭绕,似远似近。我们边吃边聊,喝着法国红葡萄酒。吉尔用很温和的目光看着我,夸我漂亮。他不再是那个北大留学生的吉尔,而是新手外交官,开始懂得调情和恭维女人。我觉得头有点晕,对吉尔的变化感到有些意外。不知是酒的作用还是被吉尔的恭维搞得头发热,我的话开始多起来。我们开始说起那本书,我的眼里含着泪,对他说:“你走了,我不知道怎么结尾,所以就那样扔下了。不论如何,我还是要谢谢你让我有了次写作的经验,那感觉好极了。那些不眠之夜,让我充满激情,
有激情的日子真好。”我们聊了很多,我告诉他想去法国继续学习的愿望,他说他去想想办法。那些日子,我只想去法国继续深造,去那个充满文化艺术气息的国家生活几年。
分手的时候他吻了我的脸颊,说他这晚过得很开心。我感到了吉尔唇的湿润和身体的力量。
吉尔把我送到公交车站,看着我上了车。我在车上向他挥手,周围的旅客好奇地看看他又看看我。长安街上,偶尔驶过汽车,街灯不太亮。我一直望着吉尔,他一直站在车站,直到我坐的公共汽车拐弯。
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夜晚使我想入非非,虽然知道法国不会总有如此的良宵,但我幻想它的夜充满诱惑,充满激情,它勾着我年轻的心。
吉尔给我寄来一个手册,是法国各个大学的介绍资料。他帮我选出20多所大学,让我写信申请奖学金。他帮我写了一份样信,我照着抄了20多份发出去。邮票钱花了100多元,当时可是个大数,是我教外国人中文挣来的。
发了信的大学纷纷回信,基本都是寄来学校的资料,欢迎去就读,但是奖学金没有。只有北部的南希大学寄来一张入学通知,依旧没有奖学金。
我的法国朋友丹妮告诉我,凭这张通知就可以去法国使馆申请签证。其实,没有那么简单,没有奖学金的外国学生要想得到签证,必须要有一个法国公民做一张每月提供该学生1700法郎(240欧元)的担保书。得到这样的担保是非常困难的,我所有认识的朋友的父母都不愿意提供。去法国的愿望好像不容易实现了。
我好的朋友是与我同岁的西班牙姑娘,叫雷伊娜,地中海的美人。有一天她兴冲冲地告诉我,她妈给她寄来了500美元,想和我一起外出旅行:或是去山东曲阜的孔庙,或是去北戴河参加两个法国同学的生日晚会。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北戴河,期盼在那个法国人的晚会上会出现奇迹,遇到愿意为我作担保的人。
北戴河的西山宾馆那时只对外国人开放,我是来参加晚会的的中国人。那时候,连进宾馆拜访个客人都要登记,更何况要入住里面?只有做手脚了。于是我模仿外国人讲中文的口音,告诉宾馆的前台我是意大利华侨,丢了护照。服务员给我一张纸, 让我写出不具备证件的原因。他还特别问我:会写中文吗?我装成中文水平不高,成心写了几个错字。
晚会上我是的中国人,由于会讲法文,结交了一些新朋友,其中白美仙夫妇就是那晚相识的,日后又托人为我出了担保。
1985年初我得到了担保,向法国使馆递进签证申请。在等待批准的日子,常常想象到达法国的日子,一想到要踏上那些大画家大文豪的国家的土地就激动。可是至于靠什么在法国生存则考虑很少。我认定车到山前必有路。父亲对我自费留学的选择充满焦虑,他以往一贯支持我的所有决定,这次却成为我去法国的反对者。我找出一大堆话去安慰他,但是,我的心里没底,父亲能够感到我内心的空虚。他何尝不想自己有一笔钱供孩子去海外读书,然而那时的中国谁见过多少钱?我感觉得到父亲对我能去法国留学而欣慰,又因为没有钱而担忧,他那深深的父爱我能体会。
父母为我买下香港—巴黎的机票,巴基斯坦航空公司的,300美元。在1985年,这已经是一笔数字很大的开销了。我从北京坐火车到深圳,再从深圳的罗湖进入香港,这样又省了点钱。
临行的早晨,我醒来走进父母的房间,直接钻进妈妈的被窝,装着睡着了。被窝里还有妈妈的体温,特别暖和。他们以为我真的睡了,听到爸爸说:“她还是个孩子呀!就这样走,咱们没有钱能供她上学,真让人不放心。”
我把脸埋在枕头里,眼泪潸然流下,湿了我的脸,湿了枕头。从此我将离开父母,走得很远,到一个陌生的国家谋生,我不敢想我会混出什么样,何年能够返回故乡。那个早晨,我只想在妈妈的被窝里睡下去,睡很久很久,不再踏上遥远的旅程。
晚上,我离开家时,妈妈躲进厨房,我知道她已哭成泪人,没有勇气与我告别。我忍着泪,大声地喊道:“妈,我走啦!”为我送行的人来了二十多个,北京站的站台上我被他们包围了。
火车开动时,我把身子探到窗外,泪眼迷离,看不清送行人的面孔,那二十多双挥动的手变成一片白色的花,在北京初春的夜晚摇拽。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