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大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3018265
民间文化遗产是我们祖先数千年以来创造的极其丰富和宝贵的文化财富,是我们民族情感、道德传统、个性特征以及凝聚力和亲和力的载体,也是我们发展先进文化以及提高综合国力不可或缺的精神资源。
——冯骥才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组织出版《中国民间故事全书》,是全国民间文化保护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项目,是一个难得的机遇,不仅有利于整合我县民间文化资源,而且对民间文化的挖掘、整理工作也有强有力的推动作用。我县编辑人员选取了部分优秀的民间故事、传说、神话,对其进行了认真、细致的编辑,汇成了《中国民间故事全书(云南南涧卷)》上报出版。吴家良主编的《中国民间故事全书(云南南涧卷)》的出版发行,必将进一步推动我县民族、民间文化的挖掘、传承、保护工作,弘扬优秀文化,促进各民族团结进步,激励各族人民奋发向上。
南涧是个山区县,地跨东经地处东经100°06′~100°41′,北纬24°39′~25°10′之间。地处云南省西部,大理州南端。县城东西横距49公里,南北纵距51公里,总面积l731.63平方公里。县辖4镇5乡,计有80个行政村,其中有回族、苗族、布朗族三个民族乡。县内居住有彝、汉、回、白、苗、布朗、傈僳等民族。总人口263145人(2002年末人口数),彝族占总人口的42.2%。现把这块土地上自古迄今、纵横全境的在各民族中所搜集到的神话传说故事编辑成《中国民间故事全书:云南·南涧卷》。
大理山茶别样红(代前言) 神话 开天辟地 葫芦种 彝族的来历 观音老母 大尖角石头 天生桥 八仙与南涧 四仙姑下凡 传说 龙的传说 母猪龙 半个宝葫芦 小黑龙上门 黑龙潭(一) 黑龙潭(二) 望娘潭 水冲水坝街 镇海干 风物习俗传说 “彝”字的来历 祭密枯 附录打密枯 彝族插花节 彝族“磨秋”节 彝族火把节(一) 彝族火把节(二) 彝族火把节(三) 彝族火把节(四) 彝族火把节(五) 彝族火把节(六) 彝族火把节(七) 抽烟的来由 打歌的传说 阿里勿耍龙的由来 一首民歌免皇粮 乾隆与珍珠粥 和尚为什么不上税 哑水 杀年猪 挑月牙山 南涧土碱 哑巴会的起源 黑彝的灵牌 石头村的石头 母虎日历碑 木耳王之死 …… 故事 笑话 附录一 故事家小档案 附录二 未收入本卷的主要作品篇目 后记 大理山茶别样红(代前言) 神话 开天辟地 葫芦种 彝族的来历 观音老母 大尖角石头 天生桥 八仙与南涧 四仙姑下凡 传说 龙的传说 母猪龙 半个宝葫芦 小黑龙上门 黑龙潭(一) 黑龙潭(二) 望娘潭 水冲水坝街 镇海干 风物习俗传说 “彝”字的来历 祭密枯 附录打密枯 彝族插花节 彝族“磨秋”节 彝族火把节(一) 彝族火把节(二) 彝族火把节(三) 彝族火把节(四) 彝族火把节(五) 彝族火把节(六) 彝族火把节(七) 抽烟的来由 打歌的传说 阿里勿耍龙的由来 一首民歌免皇粮 乾隆与珍珠粥 和尚为什么不上税 哑水 杀年猪 挑月牙山 南涧土碱 哑巴会的起源 黑彝的灵牌 石头村的石头 母虎日历碑 木耳王之死 生活故事 五子不葬父一女打金棺 喊死喊活 米司老爷 仙爸爸的故事 罗仙爸爸 马仙爸爸 邹仙爸爸 沙乐仙爸爸 丰道士 丰道士制鬼 小石岗人命案 八字的由来 董永卖身 马前泼水 两姊妹 喜鹊的报答 兄弟俩(一) 兄弟俩(二) 斩蛇记 穷寡妇 红黑弟兄 双头鱼 石公鸡与砚碗水 兴隆之店 寻宝 红毛树 庄户头人 小鲁英智斗三土匪 阿三妹的故事 对山歌 猜谜语 摆擂台 施巧计 巧应酬 罗兆的故事 赊三不如现二 附录赊三和信二 幻想故事 太阳和月亮 谷种和天狗 松烂根和棕剥皮 牛无上牙狗吃屎 黄牛的上牙 狗为什么和人在一起 “漏” 人的法事 耳朵和眼睛 公冶长识鸟语 满螺 青蛙骑手 三妹和蛇郎 附录蛇郎与三姑娘 箐鸡和乌鸦 瓦雀和燕子 二鲁雀 狐狸和小鸟 公鸡啼明的由来 小白蛇 猴子送葬 小孩和猴子 毛驴和老虎 山茶花为什么不在家里开 附录山茶花 应山大神 龙马 养狗防盗的由来 苦利拉 人物故事 白王的故事 “一定听老爷的话” “偷牛” 骡子换盐巴 杀年猪 白王出山 阿土司 附录阿土司 左土司 红鼻子土司 施朝阳的故事 二指手搬缸 扳竹制筷 平仇怨 略施小术 商仕范祭孑L 杨友柏将军测字 黄先生 矮脚县令 刘达闯官 尹翰林的故事 竹影明月 刘不才 杨状元的故事 题诗会新官 上当题碑文 写碑 充军 一统.天下 江山一统 老羊茴香 张三丰画大理风光 李文学故事 少年时代 彝家兵马大元帅 笑话 谎张三的故事 会做不会吃的长工 巧吃羊 黄煎豆腐当腊肉大头蚂蚁当马鹿 泡肉回坛秧回根 杨空子的故事 巧骗岳父裤 “猪菜”待官差 赏银二两 阿憨妹 令尊是我 毛兆存挖猪 贤妻 巧媳妇 巧儿媳 三相亲 穷见骨和富通天 憨姑爷的故事 憨姑爷阿荣 憨姑爷说媳妇 憨姑爷 羊倌三句半惹的祸 憨人订亲 三个大傻瓜 圣贤愁 星星头上望 一似、两翅、是不是 露一手 锯末干姜引 肥、大、苦、甜的见解 老实人 黑心的财主 一夜没合眼 附录一故事家小档案 附录二未收入本卷的主要作品篇目 后记
春天的故事
对于中华民族来说,21世纪是与中国民间文艺保护的春天一起来到神州大地的。
正如20世纪新中国历史开篇注定要从知识界对民间文艺的关注及其从中寻找现代化的资源与动力开启那样,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精英阶层乃至普通群众,在新纪元伊始之际亦把深沉的目光投向了中华大地上五千年积淀丰厚的民间文艺遗存:几多焦虑,几多审视,几多期待……
辛巳之春,在送走整整一个世纪的痛苦与欢乐、牺牲与胜利之后,随着
4月的和风一寸寸染绿京城的街头,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终于完成了新统帅部的组建,并在冯骥才主席的倡导下作出了用10年时间在全中国境内实施“
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战略决策。其内容是对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56个民族的民间文化作一次“地毯式”的大普查,终编纂出版县卷本《中国民俗志》(3000卷)、省卷本《中国民间美术图录》(31卷)、专题集《中国木版年画集成》(20卷)、《中国剪纸集成》(50卷)、《中国唐卡集成》(20卷)、《中国古村落民居集成》(50卷)、《中国服饰集成》(
60卷)、《中国彩塑集成》(10卷)、《中国民窑陶瓷集成》(10卷)、《中国皮影集成》(10卷)、《中国民间杰出传承人集成》(100集)、《中国史诗集成》(300卷)、《中国民间叙事长诗集成》(500卷),并命名一大批民间艺术家,建立一系列民间文艺之乡与民间文艺保护基地、传承基地,建设民间文艺数据库。其目的,不外乎是固守中华文明根脉、传承中国文化薪火。
想当初,没有上级的指示,没有企业的支持,没有出版社的承诺,一切都只是一个发生在初春里的梦。于是,多少赞叹如春潮涌起,多少怀疑似涛声依旧,多少讥讽穿行在街巷,多少风险横陈于前路。但是,紧迫感、责任心使我们义无反顾,民间情怀、国家利益令我们坚定前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众志成城,誓将梦想化现实。
由于顺应了发展多元文化的时代潮流,也顺应了弘扬民族精神、实现中华复兴的党心、民意,春天的梦想一天天成长:在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扶持优秀民间文艺及大型文化工程之后,中宣部决定襄助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持实施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在获得民间文艺界前辈贾芝、冯元蔚诸先生的全力支持后,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新闻发布会于2003年2月18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实施工作会议于2003年3月25日至26日在北京正式召开,批实施省区及专项随之开展行动。
作为主干项目,编纂出版包括《中国民间故事全书》在内的“中国民间文学全书”从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动议之初就被提到了议事日程。这是因为:作为这项工作重要基础的“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工作的组织系统仍然存在;其省卷本编纂工作仍在进行;大多数地区都已编定有关县卷本。我们相信,它定能成为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批收获。
难忘啊,从1984年起,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当时称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曾先后动员200多万名民间文艺工作者从事有史以来规模的民间文学普查,先后收集到40亿字的文学资料。其中,包括184万篇民间故事,302
万首民间歌谣,748万条谚语,各种专集4000多种。这是一笔多么丰厚的遗产!如今,作为这项工程的终成果《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歌谣集成》、《中国谚语集成》省卷本的编纂出版正在接近尾声,而曾经主持这项工作的钟敬文、马学良、姜彬等领袖人物却长眠大地,再也看不到这赏心悦目的收获,还有许多民间文艺传人早已作古化春泥,许多“三套集成”工作者从“青青子衿”变成了“白发老翁”。面对这一切,除了继续做好“三套集成”省卷本的后续工作之外,我们还有什么理由能够拒绝编纂出版他们苦苦收集到的民间文学原始资料?
怀着如火燃烧的激情以及对民间文艺事业的忠诚,我们经过两年多的准备,于2004年4月正式启动《中国民间故事全书》专项。那时的杭州,正是
“江南草长,落英缤纷,群莺乱飞”,一派明媚的春光。
在实施这项工作的过程中,多少感人的故事就发生在我的身边: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先生以他作家的情怀与文化领袖的睿智,始终坚持将包括《中国民间故事全书》在内的“中国民间文学全书”编纂出版工作纳入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并具体过问它的体例设计、出版、文本审定、封面设计,真正做到了事无巨细、精益求精,自己的文学创作却因此被束之高阁;杨亮才先生是中国民间文艺界的老同志、老领导,他不仅参与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全部策划,而且还主动承担了《中国民间故事全书》的整体设计、并不顾七旬高龄奔走于湖北、云南、山东、河南、河北等地摸底游说,直至回老家部署大理白族自治州12卷示范本的编纂工作;赵寅松是白族文化专家,他任所长的大理白族自治州白族文化研究所并不从属于文联系统,但他在得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正在主持实施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后主动请缨,不仅承担了《云南甲马集成》大理部分的编纂工作,而且还以极快的速度、较高的质量完成了《中国民间故事全书》大理白族自治州12卷示范本的编纂工作。他说:“抢救遗产不分内外,保护文化岂等文件经费!”这是他的心声,也是全中国民间文艺工作者的深愿;与赵寅松先生一道为示范本的编纂作出贡献的还有湖北省民协主席傅广典先生及宜昌市民协主席王作栋先生。在他们的主持下,“当阳卷”示范本的编纂亦高速优质,一锤定音。
随着河南信阳文联主席廖永亮、山东枣庄民协主席王善民、内蒙古民协主席那顺、中国民协副主席兼吉林省民协主席曹保明、江苏省徐州市民协负责人殷召义等先后加入到《中国民间故事全书》的编纂工作中来,早日高水平出版这些成果便成为当务之急。也就在这个时刻,经过不断挫折,我们终与知识产权出版社喜结良缘。该社有胆有识的社长董铁鹰先生与总编欧剑先生、副总编王润贵先生决定投巨资以圆这套“全书”的出版梦。这使我们感到鼓舞,也更使我们坚信中国尚有出版家,而不仅有追逐名利的出版商!促成这段良缘的是一位名叫孙昕的年轻女士。她曾在2002年与2003年两次采访过我,以报道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在无“红头文件”、无一分钱的背景下组织实施的壮举。那时,她是一名记者。2004年,她从《中国知识产权报》转调到知识产权出版社后的件事,就是给我打电话了解这项工程的进展以及有关成果的出版问题。当她了解到我们虽已获中华书局斥资帮助出版《中国木版年画集成》、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资帮助出版《中国口头与非物质遗产推介丛书》,但《中国民间故事全书》出版维艰之后,决定向本社领导反映抢救工程面临的困难。对此,我心存疑,而被知识产权出版社的出版家们铁肩担大义,断然允诺。
这,都是发生在21世纪春天里的故事。
在这个春天里,我十分荣幸能成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统帅部的一名成员,并奉调协助冯骥才主席主持协会日常工作及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组织领导工作。可以说,这四年里。我是与中国民间文艺的梦想一起不断成长的。尽管衣带渐宽、双鬓初霜,我与我的同仁们却无怨无悔,抱诚守贞,一直执著于为祖国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而努力。这是因为我时刻听到来自田野的呼唤:暂先放下你的寸管,作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我亦不断被冯骥才主席对国家文化命运的关切所震撼:暂先离开你的书斋,走到人民群众中去。是的,暂先放下,是为了永远拿起——学术;一时离开,是为了不朽的存在——人民文化。
在这部洋洋3000卷的《中国民间故事全书》即将问世之际,我觉得有必要对这项工作的缘起与经纬作一些简单的诠释。
关于名称
《中国民间故事全书》名副其实。它之所以以“中国”相冠,表明其中所收作品遍及内地及港、澳、台地区。港、澳、台地区民间故事作品入“全书”是藉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教授金荣华先生之力才得以实现的。
这在“三套集成”时代是不可能、也是没有做到的;所谓“民间故事”沿用的是《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所使用的广义性概念,它泛指一切散文体民间口头创作,包括神话、故事、传说之属;“全书”之称,因它基本反映了中国民间故事的基本情况而定,它的确在内容、形式、地域、民族、体裁、题材等方面都比较全面、客观。以它的编纂出版为标志,中国民间故事的形象将不再残缺星碎、模糊不清。
关于关系
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与“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工作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我在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心组织实施、全面开拓创新》中即已作过明晰的阐释:“‘抢救工程’与
‘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同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持承办的民间文化工程。‘抢救工程’是‘三套集成’工作的一种继承与延续,也是对‘三套集成’工作的一种拓展与深化、发展。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但其抢救保护民间文化遗产的精神是一致的。在文学意义上,‘抢救工程’是对
‘三套集成’的范围扩充,增加了史诗、民间叙事长诗;在艺术意义上,‘
抢救工程’增加了民间工艺美术,为‘中国民间文艺十套集成’中缺少的相关部分作了‘补天’;在文化意义上,‘抢救工程’把‘民俗文化’作为重点工作之一,力求一网打尽,理清了民间文学与民间艺术存在基础的关系。
在‘抢救工程’实施过程中,还将终完成‘三套集成’工作的遗留问题,不仅争取出版《中国民间文学集成》,还将对历时20年的‘三套集成’进行总结、评奖,并探讨有关资料的活化与应用问题。”
也就是说,在初的创意之中,周巍峙主席所主持的“中国民间文艺十套集成”工程之组成部分“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县卷本是拟在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中以《中国民间文学全书》的形式加以编纂出版的。后来,由于经费方面的原因,不得不改弦易辙,决定先编纂出版县卷本《中国民间故事全书》,歌谣、谚语、史诗、民间叙事长诗等则留待今后再相机启动编纂出版。显然,《中国民间故事全书》的编纂出版并不是平地起高楼,也不是刻意另起炉灶,它基本属于“三套集成”《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县卷本资料的系统编纂出版。
关于原则
在2004年3月26日至28日召开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推动会议”上,我受主席团的委托,作了《用优异的成绩编好(中国民间故事全书)》的报告,对编纂出版这部“全书”提出了以下原则:1.分批实施、推进,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完成全部编纂出版任务;2.示范本先行,先编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12卷示范本及湖北省当阳卷示范本;3.对未编过县卷本的地区进行普查并编纂县卷本;4.对已编纂县卷本但未作过普查的地区进行普查,以补充原有县卷本资料;5.对已作过普查并编有县卷本的地区进行补充调查,以丰富原有文本;6.对已有少数民族文字县卷本进行翻译并补充有关资料,以编成汉语县卷本;7.制定体例及出版方案,进行统一编纂及集中出版;8.成立从中央到省、市、县的四级领导小组、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会领导此项工作。虽然进度不一,但一年多来这项工作始终是按此原则实际进行的。
关于动机
我们的初动机是:1.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当然包括对民间文学的抢救,抢救性保护是一个永恒的话题:2.大量的信息表明,由于种种原因,从1984年起被搜集到的民间文学资料正面临着各种厄运:或佚失无存,或藏诸私家,或变卖造纸,或鼠啮虫蛀,或风雨侵蚀,必须加大对它们的再抢救:3.通过《中国民间故事全书》的编纂出版,为日后编纂出版《中国歌谣全书》、《中国谚语全书》、《中国史诗集成》、《中国民间叙事长诗集成》等积累经验,并终完成“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各层级卷本的全部编纂出版;4.为方兴未艾的故事学、传说学、神话学及类型学、母题研究等提供生动的资料,推动这些学科的发展进步;5.强化民间故事作品的社会应用,使之在人文精神建设、学术建设、道德建设、和谐社会建设、文艺建设、文化产业建设等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亲爱的朋友,《中国民间故事全书》摆放在您的案头并正一天天增高的今天,也正是全中国民间文艺工作者为您祝福、供您享用的盛大节日。为了这一天,我们付出了我们应该付出的一切;为了这一天,我们为自己的正确抉择、坚定信念、审慎工作而感到自豪。
自豪,来自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 光荣,展示了精神家园守望者的无私与智慧!
我们确信,春天的故事永远没有结束,她只会延伸为一次又一次秋天的收获。
2005年8月13日酷热中 于北京潘家园寓所
阿龙把草背到草店,卖了钱,给母亲买了几味好药,还买了些大米、白面,便欢喜地向家里走去,老远就看见母亲已经守在门口。阿龙赶紧扶母亲进屋里,一面给母亲煮药,一面做饭。这天晚上,母子俩有生以来次吃上了大米饭。
第二天,阿龙又到山刺旁,见头天割光了的青草又长出来了,再满满地割了一篮。就这样,这蓬青草今天割了明天长,明天割了后天发。阿龙不需再到其他地方割草了,只要一会工夫就能割到一大篮,卖了买些大米白面和母亲的药。母亲的病一天天好了起来,母子俩的日子也一天比一天好过了。
母亲见阿龙太阳出山才出去,不到晌午就回家,又买药、又买大米白面,就问阿龙: “阿龙啊,我们是清白人,可不能做没有良心的事啊。”
阿龙听了母亲的话,便把那天遇见老人,山刺下割青草的事告诉了母亲,并与母亲说:想把青草挖回家,栽在自家的院子里。母亲同意了阿龙的想法。第二天,天还没有亮阿龙就来到山刺旁,脱掉衣服,甩开膀子挖了起来。阿龙一锄一锄地挖呀挖,一锄下去,只挖起一小点土,那土好像是铁样的,左挖右挖也看不到草根。太阳落山了,阿龙显,导灰心丧气,狠狠地抬起锄头,举过头顶,对准草丛挖了下去。当勘头接触到青草时,听得“轰”的一声,把阿龙震出者远,跌了个四脚朝天。
阿龙从地上爬起来,草丛已飞出地面,只见草根上缀着一颗拇指大的珠子,金光四射。阿龙把珠子拾在手里,细细地看了又看,爱不释手,双手捧着珠子,高兴地向家跑去。
阿龙回到家中,把挖草的经过说了,把珠子拿出来,母子俩看了又看。天黑了,珠子放出的金光,把四周照耀得如同白天。夜深了,母子俩看够了,才把珠子放进米缸。
第二天,天还没亮,阿龙就急着起床去看珠子,只见原来半缸大米现已满缸,珠子在大米头上发光。阿龙觉得很奇怪。晚上,又把珠子放到钱篓子里。珠子放在哪里,哪里的东西就多起来。母子俩靠这宝珠,日子越来越好过,家里应有尽有,什么都不缺了……
阿龙得宝珠的事被山外的阿补霸o知道了,他来到阿龙家,软硬兼施逼着阿龙交出宝珠来。阿龙死也不肯交,阿补霸叫手下的人搜,一帮奴才翻箱倒柜,翻遍了每个角落不见珠子的踪影,阿龙又恨又气,就把捏在手里的宝珠放进口里,珠子一进嘴,阿龙顿觉口干舌燥。
…… 观音老母
自古以来,观音老母在人们的传说中是一个慈善行惠的女菩萨,她忍耐顺从,能为天下的人们解难免灾。故至今各地的名胜古迹或庙宇中都可以看到观音菩萨的泥塑像。
在远古的时候,有一个皇帝叫做庙庄王,他的皇后生了一对双胞胎,是两个女子。为了此事,庙庄王终日闷闷不乐,独饮寡酒,一心想生个传宗接代的儿子。于是就吩咐下面,今后如果皇后生了男孩,就吹吹打打给他报喜,如果生下女孩就立即斩除。
不知过了几个春秋,在一个明月如镜的夜晚,小观音降临了。不久,庙庄王知道生下的又是一个女孩,于是就吩咐手下用涨水。将小观音烫死,但是任凭怎样烫,都无法将观音烫死。慢慢地奇迹出现了,只见盆中飘出一朵婀娜的荷花,散发出一缕缕清香,小观音也两手抱胸闭上了双眼。手下人把小观音抱出去埋了起来。
不知过了多少年,就在埋小观音的地方长出了一株荷花,有一个叫张诚的女人,看到这株美丽的荷花,非常高兴,然后就用手拔它,想取回家中栽培。但是当荷花拔出的时候,小观音也露了出来,然后睁开了眼。张诚高兴万分,就将小观音领回家了。张诚从那以后教给她为人处世,行善仁爱。小观音一天天长得更加美丽动人。有一天,小观音叫了张诚一声“妈妈”。张诚这个善良而忠厚的人把小观音搂在怀中告诉她:“我不是你的妈妈。”接着又将小观音的身世讲给她听。小观音听了以后对张诚说:“我要进宫去会会他们。”
不久,张诚带小观音到皇宫会见庙皇后,张诚指着庙皇后对小观音说:“她就是你的妈妈。”这时,小观音立即跪下三拜,大喊:“妈妈!”庙皇后惊呆了:死去的人又复活了,这是怎么回事?张诚把收养观音的经过一五一十地讲给了庙皇后。不早不晚,就在这个时候,庙庄王回宫了。皇后急忙将小观音藏入床底,然后将张诚领进帐子里。这时,庙庄王大步踏入室内,他忽然闻到一股荷花香味,忙四处观望,可是闻香不见花,就问皇后。这时,幼小的观音从床底伸出头来张望,被庙庄王看到了。
急问皇后:“床底那小子是何人?”皇后就把张诚抚养观音这件事告诉庙庄王。庄王知道是他几年前斩杀的小女孩,转身再看:她长着大大的耳朵、圆圆的脸儿、红红的嘴唇。又看看站在旁边的两个双胞胎女儿,他觉得小观音更为美丽,于是给观音取名为
“庙淋”。并吩咐手下大摆酒宴,谢了张诚,吃饭的时候,两个双生女狂饮大嚼,吃酒吃肉,惟独庙淋不吃不喝。庄王忙问:“为何不像二位姐姐一样吃喝?”庙淋回答:“行善之人,只吃素不吃荤。”庄王顿时生怒:“真不识抬举,算了!”然后对张诚说:“既然我女是你养大,你领去做干囡好了,好好教她做些事,学学吃荤。”就这样,张诚领着庙淋又回家了。
事隔几年,庙淋再次进宫,但终不改变吃素的主意,庄王无可奈何,只好叫庙淋去种菜和芝麻。为了使她顺从皇室,庄王处处刁难庙淋。他叫庙淋将混在一起的芝麻和菜籽一颗颗分开,但这也难不倒庙淋,几百只黄雀和庙淋一起将芝麻和菜籽分离得一颗不差。
庄王横下心来决心将庙淋处死,于是他将庙淋送到白雀寺去念经书。一天晚上,庄王指示手下人放火烧白雀寺,八千多个罗汉被活活烧死,庙淋却被玉帝救上了天宫。
事情真巧,就在庄王放火烧毁白雀寺的当晚,庄王做了个噩梦,他刚闭上眼,就被一个阴差牵进了阴司,叫他跪在阎王的脚下,他浑身发抖。阎王问:“你为何不行善?不讲道德,残害百姓,又为何烧毁白雀寺?”转瞬间,几十个阴差拿着刀子向他刺来。庄王大叫一声醒来后,他汗如雨下,全身剧痛,定睛一看,满身长满发亮的大血泡,足有八百多个,痛得他滚地乱叫。多少医生都无法医治,于是贴出文告说,要是谁能医好庄王的病,愿让一半江山给他。
庙淋听得庄王发文求医,就化为一个小僧进入皇宫,她首先要庄王答应三个条件:一、改吃荤为吃素;二、辞去皇位,任用有才之人;三、跟她到居住的香山,只有这样才答应医治。庄王饱受病痛之苦,这些条件都一一答应下来了。他问庙淋:“宫里该准备些什么东西?”庙淋说:“要你亲骨肉的一只手和一只眼。”一听这话,两个双胞胎女急得直哭,求父亲千万别这样,庙淋略思后说:“算了,她俩对你也够效劳了,派个人和我一道去香山,那里有一个可用。”庄王派了个手下和庙淋一起去香山了。
庙淋和那人一前一后前往香山,快到香山时,庙淋对那人说:
“我先走一步。”接着就消失了。
到了香山,那人拿出准备好的尖刀和银盘向一个指定的人走去,挖出眼睛,砍下一只手。挖了眼和砍了手后的那个人十分可怕,凹下的血眼洞,鲜血涌出,流遍香山,染红了枫叶。这个人等庙淋许久都不见她出来,就独自回去了。
再说,被挖了眼和砍了手的那人正是庙淋。她化作青烟,在半路上追上前来的那人,进了皇宫。庄王吃了香山取来的手眼,不久病全好了。于是带上三千人马去香山,感谢恩人。快到香山时,庙淋又化作烟云变成无眼无手的血人,庄王到了香山一看惊呆了,上气不接下气地说:“这不是我的庙淋吗?”那血人摇身一变,美丽的庙淋出现在庄王面前。接着庙淋又讲了全部事情的经过。庄王接着说:“女儿,其他条件我都答应了,可三千人马香山住得下么?我还是回宫去吧!”庙淋也不留庄王。
他们走到半路上时,突然遇到一条很宽的大河,水波翻滚,直拍岸头,河上的行船只接城里到香山的人,不送香山到城里的人,庄王过不了河。后来不知何时,三千人马过了河,只剩庄王一人了。河面别无船只,只有一只粪箕船,若是坐上人,必定翻江喂大鱼。不得已,庄王只好和庙琳回到香山居住。不久,庙淋派了个叫王纯的人去任皇帝。P7-9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