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4175028
1.1 比较财政理论研究的地位
1.2 比较方法在财政理论研究中的运用
1.3 财政理论的比较研究应注意的问题
1.4 财政理论发展演变与比较
2 现代财政制度分析
2.1 传统财政制度与现代财政制度的比较
2.2 现代财政制度的基本框架
2.3 我国现代财政制度的构建
3 现代财政制度视阈下公共产品理论的比较与综合
3.1 狭义商品概念与广义商品概念的比较及扩展
3.2 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的比较及意义
3.3 公共产品性质的比较及启示
3.4 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比较及启示
4 现代财政制度视阈下财政含义的比较与综合
4.1 我国对财政含义界定的比较
4.2 西方对财政含义界定的比较
4.3 我国与西方对财政含义界定的比较
4.4 现代财政制度下对财政本质的理解
5 现代财政制度视阈下财政职能的比较与综合
5.1 财政职能形式和内容的一般分析
5.2 东西方财政职能理论的比较及借鉴
5.3 现代财政制度下财政职能的实现
6 现代财政制度视阈下财政收入理论的比较与综合
6.1 生财之道的比较:两种财源建设思路
6.2 聚财之道的比较:筹资的规模
6.3 聚财之道的比较:筹资的结构
6.4 聚财之道的比较:筹资的形式
7 现代财政制度视阈下财政支出理论的比较与综合
7.1 财政支出规模理论的比较与综合
7.2 财政支出结构理论的比较与综合
7.3 财政支出效益理论的比较与综合
8 现代财政制度视阈下财政体制理论的比较与综合
8.1 不同级次政府的比较优势及政府间分权思路的比较
8.2 财政分权理论的比较
8.3 我国三个阶段财政体制的比较
8.4 政府间权力划分关系的比较及经验借鉴
8.5 政府间财政权力划分关系的比较及经验借鉴
9 现代财政制度视阈下财政平衡的比较与综合
9.1 真实平衡与虚假平衡的比较及现实选择
9.2 静态平衡与动态平衡的比较及现实选择
9.3 年度平衡与周期平衡的比较及现实选择
9.4 单独平衡与综合平衡的比较及现实选择
10 现代财政制度视阈下财政政策理论的比较与综合
参考文献
后记
3.不追求收入化的财政:协调财政
政府作为公共财政的主体不能追求收入化,即不能以盈利为目标,而必须以实现社会福利化作为行为目标。这是由作为社会管理者的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所应发挥的作用所决定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和家庭可以追逐自身利益化,这通常会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因为无论是企业,还是家庭往往都不能决定价格,价格取决于社会供求的对比关系,那么在价格既定的条件下,生产者根据自己的边际成本决定产量,家庭根据自己的边际效用决定消费量。这样,企业实现利润化,家庭实现效用满足程度化,从而优化了资源配置。但政府若追求收入化,谋求盈利,则可能出现以下情况:一是政府利用凌驾于市场之上的政治权力,从事竞争性项目投资,并利用手中的权力来限制私人在该领域投资以及私人的生产经营活动,或者直接使自己掌控的国有企业处于垄断地位,以此获取超额利润,显然这会降低资源配置的效率水平,干扰市场机制的正常运作;二是政府加重私人经济部门的税收或非税负担,以便自己掌控更多的收入,同时在支出安排上压缩支出,显然这一方面会使私人经济部门不堪重负,另一方面还会使本该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不能及时足额提供,从而不能很好地满足公共需要,这也是不可取的;三是政府在掌控更多收入的同时,也加大支出的规模,保持收支平衡,使自己所掌控的收入转化为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但这仍然会导致社会福利损失,因为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是以社会成员减少对私人产品和服务的消费为代价的,在政府筹集收入规模过大时,过多的公共产品供给社会成员带来的边际效用却较小,而由于私人产品和服务供给的减少而损失的边际效用却较大,因此,总体来看仍然会有净的福利损失,所以即便在政府筹集的收入都转化为支出的情况下,公共财政也不能谋求收入化,在特定国家、特定地区的特定发展阶段,客观上存在的收入规模。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生产建设性财政是追求收入化的,这是该财政模式得以顺利运作的必然要求。因为,该财政模式下,两种不同性质的需要都需通过政府财政这一种资源配置手段来满足,其只有追求收入化,把尽可能多的资源配置权掌握在自己手中,才可能兼顾两种不同性质需要的满足,否则,在收入不足的条件下,政府来满足两种不同性质的需要要么是都不能很好满足,要么是顾此失彼。
生产建设性财政模式追求收入化来满足两种不同性质的需要,是通过“统收统支”来实现的,首先,在农村压低农产品价格,通过农产品的“统购统销”来把农业的剩余转移到工业;在城市,压低工人工资,压低企业折旧率、利率和外汇汇率,以此降低工业的成本,然后通过利润上缴集中企业利润的绝大部分,由此可以保证政府财政收入化目标的实现。对于化的收入,财政在安排支出时需要确定多少收入用于生产提供私人产品,满足私人需要;多少收入用于生产提供公共产品,满足公共需要。用于生产提供私人产品的收入如何在农、轻、重不同产业之间合理分配;用于生产提供公共产品的收入如何在行政、立法、司法机构、党派社会团体及各类事业单位之间合理分配,以做到统筹兼顾、合理安排、按比例分配资金。
显然,现代财政制度即公共财政模式下,财政筹集收入是以协调资源在两大部门之间的配置比例作为基本的立足点和出发点的,其不追求收入化是为了避免因公共部门配置资源量太多而导致公共部门资源配置的边际收益小于私人部门而产生福利损失,从这个意义上讲,现代财政制度以协调资源在两大部门之间的配置比例为重要特征,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现代财政制度视阈下财政理论的比较与综合》将其称为协调财政。而建设性财政模式在资源配置方面则明显强调财政要“独木撑天”,要配置尽可能多的资源以兼顾两种不同性质需要的满足,其必须追求收入化。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