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email protected]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首页法律 Legal法律普及读物文物背后的法律故事(彩色)

文物背后的法律故事(彩色)

中国文物工作者合集,一个个精彩的文物故事,故事权威还新颖,了解文物的来龙去脉

作者:北京市文物局法规处 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07月 

ISBN: 9787540241551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38.99

类别: 法律普及读物 SKU:5d84739e5f98491045414be0 库存: 有现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0241551

编辑推荐
当我们走进博物馆,件件文物散发出历史的厚重感,它们的故事,并不局限于小小的标签说明。而本书则立足文物,讲述其背后鲜为人知的法律故事。

这里,文物不再是摆在博物馆橱窗里的静物,它们被讲述,从而变得生动。从皋陶制律、獬豸善辨曲直,写到文物流散、合理合法追回,多位文物一线工作者,娓娓道来发生在文物身上的法律故事。
本书是北京燕山出版社“文物背后的故事”系列图书的第三本,承袭了该系列图书的一贯风格,以文物为桥,以历史为鉴,呈现出不一样的文物魅力。

 

内容简介
《文物背后的法律故事》,以法律为主题,以文物为切入点,试图挖掘文物相关的法律故事。按照文物种类的不同,本书共编排为四编,编“笔墨春秋——玉瓷书画彰法治”,涉及文物为玉器、瓷器、典籍与书画等;第二编为“金科玉律——金银铜铁铭法纪”,涉及文物基本都为金属器物;第三编为“他山之石——石碑石器镌法规”,涉及文物基本都为石质器物;第四编为“碧瓦朱甍——古建墓葬述法令”,涉及文物为古建筑与墓葬。这些文物,有的本身即和法律相关,是为了传达法令、镌刻法令而制,呈现了其时的一些法律制度;有的文物虽和法令无直接联系,却同样间接反映了一定历史阶段的法律法规;还有一些文物,本身的流传与保护等环节,体现出了法律法规。
作者简介
主编简介:于平,1959年1月出生,北京市人。1978年9月参加工作,1991年3月入党,研究生学历,具有古陶瓷、玉器文物鉴定特长,研究馆员。曾任北京市文物商店业务科副科长、科长,北京市文物公司副经理,北京翰海艺术品拍卖公司副经理,北京市文物局党组成员、局长助理、流散文物处处长、办公室主任、副巡视员。现任北京市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目  录
编  笔墨春秋——玉瓷书画彰法治
以秦简窥秦法(马佳)/3鸠鸟形象与汉代养老(杜永梅) /  7扪虱披褐为秦相(王璐)/  11《东都事略》背后的版权故事(李英) / 15方寸“宝钞”识“明律”(焦晋林)/ 20夹带——作弊也是违法(高德智) /   24从《乾隆南巡图》看古代城市的夜禁制度(郭豹)/  27《永乐大典》失窃案(李昊冰) /  32“9·18”开封博物馆盗窃案件(王吉文) /37 高价字画竟为赝品 诉诸法律挽回损失(张弘弢) / 41 “高端”法学家的低调古玉收藏(张舜玺) /  45

第二编  金科玉律——金银铜铁铭法纪
中国法制文明的吉祥物——獬豸(田庚) /   53克盉克罍话《酒诰》之诫(董瑜) /   57从阿尼哥铜像解读元朝的科举制与“公务员”任用(康蕾)/  61“袁大头”银币与《国币条例》(李廙)/ 66江岸京汉铁路工人会员证和劳工律师施洋(杨溪) /  70民国时期雍和宫文物盗窃案(侯海洋)/  74京通路文物哄抢案(任友)/ 79 二战名机“喷火”的坎坷入关路(武泽阳 韩骏)/ 85 流失文物追回的法律思考(刘名) /  90汽车安全带背后的法律故事(迟骋) /   94躺下的车标(廖胜军) /  98

第三编  他山之石——石碑石器镌法规
镌刻在石碑上的法规——北京国子监“五朝上谕碑”(杨晶)/ 107 养成贤才,上报国恩,下立人品——顺治九年“御制晓示生员卧碑”(常会营)/   112从“顺治谕旨碑”看清朝对十三陵的保护法令(刘少华)/ 117一碑八字一项法规(高小龙) / 121 重修红螺山资福禅寺碑记——红螺寺的“福田制”和“三善事”(何新华)/  124进士题名碑上的法治名人魏源(李晓頔) /   127以“法”保古刹(马垒) /   130云居寺断石不断佛(张爱民) /   134 千年身首痛分离   辗转两岸终合璧(米海若)/   137追索肉身坐佛之旅(钟昕芮) /  141千金猴王砚重现世间(李新志) /   145小小门墩传大意(严思娟)/  149

第四编  碧瓦朱甍——古建墓葬述法令
新郑郑韩故城——中国部成文法诞生地(陈海霖) /   155明代墓葬背后的法律故事(郭京宁)/   159江南贡院的科考故事和清代科考规则(李晴)/   164天安门金水桥畔的秋审(李晴) /   168镶在城墙上的工程质量保证书(郭豹) /   173探访近代法学泰斗沈家本故居(吕欧) /   178从资政院到国会议场——浅谈清末民初北京制宪建筑的演变(刘文丰)/181旧京监狱漫谈(王敏) /  186幸免于“拆”的大同鼓楼(周晶晶) /   192文化行政执法队成立后的文物案(任友) /   195石景山区文物保护工作中的法律故事(陈超) /   198北京夕照寺的复建与开发(王蔚) /202 
在线试读

以秦简窥秦

法北京市文物公司 马佳

历史老师告诉我们,秦朝法律残酷暴虐,人民不堪压迫而反抗暴秦。但如果事实真的如此,秦又是如何一步步强大起来后统一了中国呢?支撑这个强悍王朝的法律究竟是怎样的,或许睡虎地秦墓竹简上记载的秦律答问可以让我们窥见一斑。云梦睡虎地秦墓竹简,又称睡虎地秦简、云梦秦简,是指 1975 年 12月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出土的大量竹简,这些竹简长 23.1 ~ 27.8厘米,宽 0.5 ~ 0.8 厘米,内文为墨书秦篆,写于战国晚期及秦始皇时期,其内容主要是秦朝的法律制度、行政文书、医学著作以及关于吉凶时日的占书,为研究中国书法以及秦帝国的政治、法律、经济、医学以及其他文化的发展历史提供了翔实的资料,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
那么关于秦朝的律法,这些跨越了千年的竹简,又会告诉我们什么呢?例如在现代社会,见义勇为主要关涉道德,无关法律。但若在秦代,情况似乎发生了变化,见义勇为则成为了法律要求人民必须履行的义务。秦简中《法律答问》中写道:“有贼杀伤人冲术,偕旁人不援,百步中比壄(野),当赀二甲。”也就是说,有犯罪嫌疑人在大街上杀人伤人,如果周围的人袖手旁观不救援,距离百步之内的,就要受到“赀二甲”的惩罚。若是现在,遇此情形,法律不会制裁这些没有伸出援助之手的人。但是在秦代,如果事发现场周围的人袖手旁观,却是决计不能置身事外的,是要被处罚的。罚什么?两具盔甲。不要小看这两具盔甲,要知道,在那个纯手工业的时代,两具盔甲可谓价值不菲,袖手旁观的人,想“看戏”,那就缴纳昂贵的票钱吧。秦法不仅要求自己的国民必须“管闲事”,而且在这样一个纯手工业时期,对各项工程的质量要求也是不可谓不高,虽不见了当年秦始皇,万里长城却今犹在,由此可见一斑。秦简中写道:“非岁红(功)及毋(无)命书,敢为它器,工师及丞赀各二甲。县工新献,殿,赀啬夫一甲,县啬夫、丞、吏、曹长各一盾。城旦为工殿者,治(笞)人百。大车殿,赀司空啬夫一盾,徒治(笞)五十。”“公器不久刻者,官啬夫赀一盾。”古代时考核政绩或军功,下等称为“殿”,上等称为“”。在秦代,如果工程出现质量问题,那么负责的“公务员”统统有罪,该罚钱罚钱,该挨揍挨揍。“城旦为工殿者,治(笞)人百”,修城墙质量被评为下等,不是免职就可以的,必须先打责任人 100 棍。“大车殿,赀司空啬夫一盾,徒治(笞)五十。”生产出的产品质量次,监管部门的“公务员”要被罚款一盾,如果是攻城盾的话,其价值差不多等于现在的一辆坦克了,相当于重罚,而产品制造者则要挨 50 棍的惩罚。如果仅是达到合格的标准,却不耐用,监管的“公务员”也要受到“赀一盾”的重罚。如此,大家就会明白为什么秦长城会这么坚固了。对质量的严格要求,也体现在对官吏的管理上。秦能统一中国,靠的不仅是运气,也是的实力。在睡虎地秦墓竹简上,记载有一项秦律对粮仓管理员的处罚条例,其标准,即便较之今天也是相当之高的,更不要说在那个生产力极其落后的时代。“实官户关不致,容指若抉,廷行事赀一甲。实官户扇不致,禾稼能出,廷行事赀一甲。空仓中有荐,荐下有稼一石以上,廷行(事)赀一甲,令史监者一盾。仓鼠穴几可(何)而当论及谇?廷行事鼠穴三以上赀一盾,二以下谇。鼷穴三当一鼠穴。有禀叔(菽)、麦,当出未出,即出禾以当叔(菽)、麦,叔(菽)、麦价贱禾贵,其论可(何)殹(也)?当赀一甲。会赦未论,有(又)亡,赦期已尽六月而得,当耐。”无论是仓库门没关严实,能伸进去一根手指,还是窗户能伸进禾稼;无论是公粮散落到地上,粮仓中的老鼠洞有 3 个以上,还是国家要求调拨的粮食不能按期完成,管理这些公物的官吏统统都要受到“赀一甲”的重罚。而要是逃跑渎职,就算过了“追诉期”,抓回来也照办不误。这么看来,秦律其实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全是严苛,相反,它的有些规定,还是相当合理的,可是,强大的秦王朝终还是一朝被覆灭。了解一些历史的人都知道,当年的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揭开了秦末农民起义的序幕,动摇了秦王朝的统治根基。《史记》中司马迁说,陈胜、吴广之所以会起义,是因为他们在去戍边的路上遇到大雨,走不了,延误了日期,按照律法,他们所有人都要被斩首,所以他们二人就带领大家起义了,用的号召口号就是造反也是死,失期也是死。那么关于“失期”,秦律到底是怎么规定的呢?秦简中的徭律明文规定:“御中发征,乏弗行,赀二甲。失期三日到五日,谇;六日到旬,赀一盾;过旬,赀一甲。其得(也),及诣。水雨,除兴。”也就是说,发征抗命不去,每人罚两具盔甲;误期三五天,挨骂;误期 6 到 10 天,罚款一面盾牌;误期 10 天以上,罚款一具盔甲;雨水阻期,可以免除责罚。由此可见,他们这些人,如果是因为被雨水所阻,是不会受到任何惩罚的,更别提斩首了。陈胜、吴广利用大家对律法不熟悉的弱点,召来了大量跟随者,不得不说其二人是相当有头脑的。通过秦简上的秦法,我们看到了历史的真相,秦法虽有过于严厉之处,但很好地维护了国家的统治、社会的安全与和谐。我们学习历史知识,书本上的记载是一方面,但也不要忽视了文物具有的正经补史这个首要功能。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文物对于历史记载的补充甚至纠正这个功能,发掘文物所带来的一切有用信息,学好文物鉴定及文物背后的历史知识。作为一个优秀的文物工作者,不仅要会鉴定文物,更要读懂文物。以秦简窥秦法北京市文物公司 马佳历史老师告诉我们,秦朝法律残酷暴虐,人民不堪压迫而反抗暴秦。但如果事实真的如此,秦又是如何一步步强大起来后统一了中国呢?
支撑这个强悍王朝的法律究竟是怎样的,或许睡虎地秦墓竹简上记载的秦律答问可以让我们窥见一斑。云梦睡虎地秦墓竹简,又称睡虎地秦简、云梦秦简,是指 1975 年 12月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出土的大量竹简,这些竹简长 23.1 ~ 27.8厘米,宽 0.5 ~ 0.8 厘米,内文为墨书秦篆,写于战国晚期及秦始皇时期,其内容主要是秦朝的法律制度、行政文书、医学著作以及关于吉凶时日的占书,为研究中国书法以及秦帝国的政治、法律、经济、医学以及其他文化的发展历史提供了翔实的资料,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那么关于秦朝的律法,这些跨越了千年的竹简,又会告诉我们什么呢?例如在现代社会,见义勇为主要关涉道德,无关法律。但若在秦代,情况似乎发生了变化,见义勇为则成为了法律要求人民必须履行的义务。秦简中《法律答问》中写道:“有贼杀伤人冲术,偕旁人不援,百步中比壄(野),当赀二甲。”也就是说,有犯罪嫌疑人在大街上杀人伤人,如果周围的人袖手旁观不救援,距离百步之内的,就要受到“赀二甲”的惩罚。若是现在,遇此情形,法律不会制裁这些没有伸出援助之手的人。但是在秦代,如果事发现场周围的人袖手旁观,却是决计不能置身事外的,是要被处罚的。罚什么?两具盔甲。不要小看这两具盔甲,要知道,在那个纯手工业的时代,两具盔甲可谓价值不菲,袖手旁观的人,想“看戏”,那就缴纳昂贵的票钱吧。秦法不仅要求自己的国民必须“管闲事”,而且在这样一个纯手工业时期,对各项工程的质量要求也是不可谓不高,虽不见了当年秦始皇,万里长城却今犹在,由此可见一斑。秦简中写道:“非岁红(功)及毋(无)命书,敢为它器,工师及丞赀各二甲。县工新献,殿,赀啬夫一甲,县啬夫、丞、吏、曹长各一盾。城旦为工殿者,治(笞)人百。大车殿,赀司空啬夫一盾,徒治(笞)五十。”“公器不久刻者,官啬夫赀一盾。”古代时考核政绩或军功,下等称为“殿”,上等称为“”。在秦代,如果工程出现质量问题,那么负责的“公务员”统统有罪,该罚钱罚钱,该挨揍挨揍。“城旦为工殿者,治(笞)人百”,修城墙质量被评为下等,不是免职就可以的,必须先打责任人 100 棍。“大车殿,赀司空啬夫一盾,徒治(笞)五十。”生产出的产品质量次,监管部门的“公务员”要被罚款一盾,如果是攻城盾的话,其价值差不多等于现在的一辆坦克了,相当于重罚,而产品制造者则要挨 50 棍的惩罚。如果仅是达到合格的标准,却不耐用,监管的“公务员”也要受到“赀一盾”的重罚。
如此,大家就会明白为什么秦长城会这么坚固了。对质量的严格要求,也体现在对官吏的管理上。秦能统一中国,靠的不仅是运气,也是的实力。在睡虎地秦墓竹简上,记载有一项秦律对粮仓管理员的处罚条例,其标准,即便较之今天也是相当之高的,更不要说在那个生产力极其落后的时代。“实官户关不致,容指若抉,廷行事赀一甲。实官户扇不致,禾稼能出,廷行事赀一甲。空仓中有荐,荐下有稼一石以上,廷行(事)赀一甲,令史监者一盾。仓鼠穴几可(何)而当论及谇?廷行事鼠穴三以上赀一盾,二以下谇。鼷穴三当一鼠穴。有禀叔(菽)、麦,当出未出,即出禾以当叔(菽)、麦,叔(菽)、麦价贱禾贵,其论可(何)殹(也)?当赀一甲。会赦未论,有(又)亡,赦期已尽六月而得,当耐。”无论是仓库门没关严实,能伸进去一根手指,还是窗户能伸进禾稼;无论是公粮散落到地上,粮仓中的老鼠洞有 3 个以上,还是国家要求调拨的粮食不能按期完成,管理这些公物的官吏统统都要受到“赀一甲”的重罚。而要是逃跑渎职,就算过了“追诉期”,抓回来也照办不误。这么看来,秦律其实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全是严苛,相反,它的有些规定,还是相当合理的,可是,强大的秦王朝终还是一朝被覆灭。了解一些历史的人都知道,当年的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揭开了秦末农民起义的序幕,动摇了秦王朝的统治根基。《史记》中司马迁说,陈胜、吴广之所以会起义,是因为他们在去戍边的路上遇到大雨,走不了,延误了日期,按照律法,他们所有人都要被斩首,所以他们二人就带领大家起义了,用的号召口号就是造反也是死,失期也是死。那么关于“失期”,秦律到底是怎么规定的呢?秦简中的徭律明文规定:“御中发征,乏弗行,赀二甲。失期三日到五日,谇;六日到旬,赀一盾;过旬,赀一甲。其得(也),及诣。水雨,除兴。”也就是说,发征抗命不去,每人罚两具盔甲;误期三五天,挨骂;误期 6 到 10 天,罚款一面盾牌;误期 10 天以上,罚款一具盔甲;雨水阻期,可以免除责罚。
由此可见,他们这些人,如果是因为被雨水所阻,是不会受到任何惩罚的,更别提斩首了。陈胜、吴广利用大家对律法不熟悉的弱点,召来了大量跟随者,不得不说其二人是相当有头脑的。通过秦简上的秦法,我们看到了历史的真相,秦法虽有过于严厉之处,但很好地维护了国家的统治、社会的安全与和谐。我们学习历史知识,书本上的记载是一方面,但也不要忽视了文物具有的正经补史这个首要功能。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文物对于历史记载的补充甚至纠正这个功能,发掘文物所带来的一切有用信息,学好文物鉴定及文物背后的历史知识。作为一个优秀的文物工作者,不仅要会鉴定文物,更要读懂文物。

抢先评论了 “文物背后的法律故事(彩色)”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阅读更多
缺货

新知文库38·谋杀手段

EUR €25.99
评分 5.00 / 5
加入购物车

法律东方主义 中国 美国与现代法 雅理译丛

EUR €39.99
加入购物车

超越法律

EUR €46.99
评分 5.00 / 5
加入购物车

法律常识全知道

EUR €30.99
评分 5.00 / 5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