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9253714丛书名: 湖北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公开招聘考试辅导教材
编辑推荐
《中公版·2019湖北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公开招聘考试辅导教材:综合知识》中公教育为2019年参加湖北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招聘考试的考生奉上内容丰富、使用方便的复习资料!
考生需要、实用为先的编写理念,帮助考生合理、有效地进行考前复习!
《2019湖北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公开招聘考试辅导教材?综合知识》汇集中公教育教师招聘考试研究院的研发团队,仔细研究湖北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招聘考试要求,梳理考试涉及的考点内容,以精练语言呈现考查的重点内容,配以各地真题、微课视频、知识拓展、备考锦囊等辅助栏目,帮助考生构建知识框架,读懂真题,了解如何分析、解答相关试题,更好地投入备考。
为了回馈广大考生对中公教育的支持,本书还配有中公移动自习室,其中的核心考点经过精挑细选,聚焦考试重难点内容;在线题库可以帮助考生进行模拟演练;考友圈方便考生间互动答疑;丰富视频资料任考生根据需要观看。相信这些线上助考资料能够开阔考生复习思路,增强复习效果。
内容简介
《中公版·2019湖北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公开招聘考试辅导教材:综合知识》全书共设下面五大部分:
一、前言:考生通过其中的内容可以快速了解有关本书的相关信息,方便复习活动开展。
二、备考指导:其中的考情分析、题型解读、备考策略帮助考生明确真题考查的具体信息。
三、正文内容:正文部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政策法规与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写作”“综合知识”“职业能力”七大部分。每一部分在主干知识的基础上,放置拓展类的模块,如微课视频、考题再现、知识拓展、备考锦囊。每章内容介绍完毕后,牛刀小试中的检测试题方便考生检测本章的学习效果。
四、全国教师招聘笔试/面试课程体系:帮助考生了解相关辅导课程的基本信息。
五、中公移动自习室:核心考点经过精挑细选,聚焦考试重难点内容;在线题库可以帮助考生进行模拟演练;考友圈方便考生间互动答疑;丰富视频资料任考生根据需要观看。
一、前言:考生通过其中的内容可以快速了解有关本书的相关信息,方便复习活动开展。
二、备考指导:其中的考情分析、题型解读、备考策略帮助考生明确真题考查的具体信息。
三、正文内容:正文部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政策法规与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写作”“综合知识”“职业能力”七大部分。每一部分在主干知识的基础上,放置拓展类的模块,如微课视频、考题再现、知识拓展、备考锦囊。每章内容介绍完毕后,牛刀小试中的检测试题方便考生检测本章的学习效果。
四、全国教师招聘笔试/面试课程体系:帮助考生了解相关辅导课程的基本信息。
五、中公移动自习室:核心考点经过精挑细选,聚焦考试重难点内容;在线题库可以帮助考生进行模拟演练;考友圈方便考生间互动答疑;丰富视频资料任考生根据需要观看。
目 录
中公名师微课视频索引
综合知识点索引
部分教育学
章教育与教育学
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牛刀小试
第二章教育的基本规律
节教育与社会发展
第二节教育与个体发展
牛刀小试
第三章教育目的
节教育目的概述
第二节我国的教育目的
牛刀小试
第四章学校教育制度
节学校教育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牛刀小试
第五章课程
节课程概述
第二节课程设计
第三节课程开发、实施与评价
第四节课程资源
第五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牛刀小试
第六章教师与学生
节教师
第二节学生
第三节师生关系
牛刀小试
第七章教学
节教学概述
第二节教学过程
第三节教学原则
第四节教学方法
第五节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第六节教学组织形式
第七节教学评价
第八节教学模式
牛刀小试
第八章德育
节德育概述
第二节德育过程
第三节德育实施
牛刀小试
第九章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节班级与班级管理
第二节班主任工作
牛刀小试
第二部分心理学
章心理学基础知识
节心理学概述
第二节心理学流派
牛刀小试
第二章认知
节注意
第二节感觉与知觉
第三节记忆
第四节想象
第五节思维
牛刀小试
第三章情绪、情感和意志
节情绪和情感
第二节意志
牛刀小试
第四章个性心理
节需要
第二节能力
第三节人格
牛刀小试
第三部分教育心理学
章教育心理学基础知识
节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概况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牛刀小试
第二章学生的心理发展与个别差异
节心理发展概述
第二节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
第三节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
牛刀小试
第三章学习与学习理论
节学习概述
第二节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第三节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第四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第五节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牛刀小试
第四章学习心理
节学习动机
第二节学习迁移
第三节学习策略
第四节知识的学习
第五节技能的学习
第六节问题解决与创造性培养
第七节态度与品德的培养
牛刀小试
第五章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节心理健康概述及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
第二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第三节学生心理辅导
牛刀小试
第六章教师心理
节教师职业心理
第二节教师的心理健康
牛刀小试
第四部分教育政策法规与教师职业道德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015年修订)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15年修订)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12年修订)
五、《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
六、《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
七、《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八、《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九、《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十、《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
牛刀小试
第五部分教育写作
章教育写作考情分析
节教育写作评分标准
第二节湖北省教育写作真题解读
第二章教育写作技巧应用
节立意与素材
第二节布局与结构
第三节技巧与情采
第三章热点教育现象解读
第四章教育写作提分素材
牛刀小试
第六部分综合常识
章政治常识
节时事热点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牛刀小试
第二章经济常识
节微观经济
第二节宏观经济
牛刀小试
第三章历史与地理常识
节历史常识
第二节地理常识
牛刀小试
第四章文学常识
节中外文学名家名篇
第二节传统理念与习俗
牛刀小试
第五章科技与生活常识
节高新技术常识
第二节生活常识
牛刀小试
第六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节信息及信息技术
第二节计算机基础知识
第三节操作系统
第四节文字处理软件Word
第五节电子表格软件Excel
第六节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
第七节计算机网络
牛刀小试
第七部分职业能力
章逻辑判断
节概念与命题
第二节直言命题的对当关系与复言命题的推理
第三节智力推理
第四节类比推理
牛刀小试
第二章言语理解与表达
节选词填空
第二节材料阅读
牛刀小试
第三章资料分析
牛刀小试
第四章英语阅读
牛刀小试
湖北省直、武汉市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中小学(幼儿)D类笔试课程体系
湖北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招聘教师笔试课程体系
湖北省教师招聘面试课程体系
中公教育·全国分部一览表
综合知识点索引
部分教育学
章教育与教育学
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牛刀小试
第二章教育的基本规律
节教育与社会发展
第二节教育与个体发展
牛刀小试
第三章教育目的
节教育目的概述
第二节我国的教育目的
牛刀小试
第四章学校教育制度
节学校教育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牛刀小试
第五章课程
节课程概述
第二节课程设计
第三节课程开发、实施与评价
第四节课程资源
第五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牛刀小试
第六章教师与学生
节教师
第二节学生
第三节师生关系
牛刀小试
第七章教学
节教学概述
第二节教学过程
第三节教学原则
第四节教学方法
第五节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第六节教学组织形式
第七节教学评价
第八节教学模式
牛刀小试
第八章德育
节德育概述
第二节德育过程
第三节德育实施
牛刀小试
第九章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节班级与班级管理
第二节班主任工作
牛刀小试
第二部分心理学
章心理学基础知识
节心理学概述
第二节心理学流派
牛刀小试
第二章认知
节注意
第二节感觉与知觉
第三节记忆
第四节想象
第五节思维
牛刀小试
第三章情绪、情感和意志
节情绪和情感
第二节意志
牛刀小试
第四章个性心理
节需要
第二节能力
第三节人格
牛刀小试
第三部分教育心理学
章教育心理学基础知识
节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概况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牛刀小试
第二章学生的心理发展与个别差异
节心理发展概述
第二节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
第三节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
牛刀小试
第三章学习与学习理论
节学习概述
第二节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第三节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第四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第五节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牛刀小试
第四章学习心理
节学习动机
第二节学习迁移
第三节学习策略
第四节知识的学习
第五节技能的学习
第六节问题解决与创造性培养
第七节态度与品德的培养
牛刀小试
第五章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节心理健康概述及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
第二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第三节学生心理辅导
牛刀小试
第六章教师心理
节教师职业心理
第二节教师的心理健康
牛刀小试
第四部分教育政策法规与教师职业道德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015年修订)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15年修订)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12年修订)
五、《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
六、《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
七、《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八、《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九、《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十、《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
牛刀小试
第五部分教育写作
章教育写作考情分析
节教育写作评分标准
第二节湖北省教育写作真题解读
第二章教育写作技巧应用
节立意与素材
第二节布局与结构
第三节技巧与情采
第三章热点教育现象解读
第四章教育写作提分素材
牛刀小试
第六部分综合常识
章政治常识
节时事热点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牛刀小试
第二章经济常识
节微观经济
第二节宏观经济
牛刀小试
第三章历史与地理常识
节历史常识
第二节地理常识
牛刀小试
第四章文学常识
节中外文学名家名篇
第二节传统理念与习俗
牛刀小试
第五章科技与生活常识
节高新技术常识
第二节生活常识
牛刀小试
第六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节信息及信息技术
第二节计算机基础知识
第三节操作系统
第四节文字处理软件Word
第五节电子表格软件Excel
第六节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
第七节计算机网络
牛刀小试
第七部分职业能力
章逻辑判断
节概念与命题
第二节直言命题的对当关系与复言命题的推理
第三节智力推理
第四节类比推理
牛刀小试
第二章言语理解与表达
节选词填空
第二节材料阅读
牛刀小试
第三章资料分析
牛刀小试
第四章英语阅读
牛刀小试
湖北省直、武汉市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中小学(幼儿)D类笔试课程体系
湖北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招聘教师笔试课程体系
湖北省教师招聘面试课程体系
中公教育·全国分部一览表
在线试读
章教育与教育学
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概述
教育的定义
在我国,一般认为“教育”的概念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教育是指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指由专门的教育机构所承担的,由专门的教职人员所实施的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有组织的,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教育活动。
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者、受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影响(教育媒介)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
1.教育者
教育者是指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的发展产生影响的人,包括学校教师,教育计划、教科书的设计者和编写者,教育管理人员以及参与教育活动的其他人员。其中,学校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是直接的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2.受教育者(学习者)
受教育者是指接受教育的人,即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受教育者既是教育实践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
3.教育影响(教育媒介)
教育影响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工具,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教育影响是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及其联系的总和。
二教育的属性与功能
1.教育的本质属性(质的规定性)
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有目的地培养人是教育这一社会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是教育的本质特点,即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有以下三方面的特点:
,教育是人类所独有的社会现象。在其他动物界是没有教育的,有些动物在养育幼小上虽与人类的抚育子女有些类似,但它们是在进行一种本能活动。
第二,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对受教育者进行培养的过程。
第三,教育活动存在着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三种要素之间的关系。
全面认识和理解教育的本质,一方面要系统分析教育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另一方面要客观看待教育与个体发展及社会发展的关系。
2.教育的社会属性
(1)教育具有永恒性
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教育就存在。
(2)教育具有历史性
在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每个时期的教育都具有自己的特点。
(3)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运行规律和发展特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育具有质的规定性;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教育与社会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性。
3.教育的功能
教育的功能是教育活动和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教育的功能按不同的标准可进行如下划分。
(1)个体发展功能(本体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派生功能、工具功能)
按作用的对象划分,教育功能可分为个体发展功能(本体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派生功能、工具功能)。
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是指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它由教育活动的内部结构特征所决定,发生于教育活动内部,也称为教育的本体功能。
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是指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现代教育的社会功能包括人口功能、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科技功能等。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是教育的本体功能在社会结构中的衍生,是教育的派生功能。
(2)正向功能(积极功能)和负向功能(消极功能)
按作用的方向划分,教育功能可分为正向功能(积极功能)和负向功能(消极功能)。
教育的正向功能指教育有助于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积极影响和作用。
教育的负向功能指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消极影响和作用。
(3)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按呈现的形式划分,教育功能可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显性功能指教育活动依照教育目的,在实际运行中所出现的与之相吻合的结果,如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等都是显性教育功能的表现。
隐性功能指伴随显性教育功能所出现的非预期性的功能。
三教育的起源学说
教育的起源学说见表1-1-1。
表1-1-1教育的起源学说
学说 代表人物观点评价地位
神话起源说 朱熹教育与其他万事万物一样,都是人格化的神(上帝或天)所创造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或者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者顺从于天错误,主要受当时人类起源问题上认识水平的局限这是古老的教育起源学说
生物起源说 利托尔诺(法国)
桑代克(美国)
沛西·能(英国)认为教育起源于动物界的生存本能活动把教育的起源归之于动物的本能行为,完全否认了人与动物的区别,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个正式提出的教育起源学说,标志着在教育的起源问题上开始从神话解释转向科学解释
心理起源说 孟禄(美国)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将人类有目的、有意识的教育活动混同于无意识的模仿,同样导致教育的生物学化,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无疑是不科学的被学术界认为是对生物起源说的批判
劳动起源说
(又称为社会起源说)米丁斯基、凯洛夫等马克思主义者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所特有的生产劳动;生产劳动过程中的口耳相传和简单模仿是原始和基本的教育形式为理解教育起源和教育性质提供了一把“金钥匙”是四种教育起源学说中正确的学说
关于教育起源的学说,除书中介绍的四种外还有其他学说,但并不典型,也不作为重要考点。教育起源学说的代表人物、主要观点易考点。我们把其中三个常考的起源学说总结成口诀,帮助考生记忆。
①(生物起源说)本能生利息:“本能”一是表示该理论的观点是教育起源于动物界的生存本能,二是代表人物之一是沛西·能;“生”是指理论名称为生物起源说;“利”表示另一个代表人物利托尔诺。
②(心理起源说)心理仿梦露:“心理”表示理论名称是心理起源说;“仿”表示理论内容是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梦露”表示代表人物是孟禄。
③(劳动起源说)米凯爱劳动:“米凯”表示代表人物是米丁斯基和凯洛夫;“劳动”表示理论名称是劳动起源说。
四 教育的历史发展与改革
原始社会的教育
原始社会时期的教育具有以下共同特征。
(1)教育是在生产劳动中进行的。
(2)教育没有阶级性。
(3)教育水平低下。
古代社会的教育
1.古代社会教育的特征
(1)古代产生了学校,教育成为社会专门职能
在奴隶社会时期出现了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产生了学校教育。
学校产生的条件可归纳为以下几点:,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第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第三,文字的创造以及社会生产生活知识的大量积累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进行教育的工具和内容,以及进行文字教学和传授知识的社会需要;第四,国家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教育机构培养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官吏和知识分子。
(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具有非生产性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中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分离与对立的状况,反映在教育上就表现为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的脱离。
(3)教育的阶级性出现并不断强化
古代学校教育适应古代经济与政治的发展,具有阶级性。教育的阶级性不仅体现在教育权和受教育权上,而且体现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以及教师的选择等方面。
(4)古代社会的教育具有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
道统性:教育的内容就是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和伦理观念,教育服从于统治之道。
专制性:教育过程是管制与被管制、灌输与被动接受的过程,道统的威严通过教师、牧师的威严,通过招生、考试以及教学纪律的威严予以保证。
刻板性:教育方法、学习方法刻板,死记硬背,机械模仿。
象征性: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能够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标志着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受教育的目的主要不是获得实用的知识,而是受教育本身。经典、教义的教育处于社会较高的地位,习得实用知识的教育处于社会较低的地位。
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概述
教育的定义
在我国,一般认为“教育”的概念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教育是指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指由专门的教育机构所承担的,由专门的教职人员所实施的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有组织的,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教育活动。
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者、受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影响(教育媒介)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
1.教育者
教育者是指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的发展产生影响的人,包括学校教师,教育计划、教科书的设计者和编写者,教育管理人员以及参与教育活动的其他人员。其中,学校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是直接的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2.受教育者(学习者)
受教育者是指接受教育的人,即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受教育者既是教育实践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
3.教育影响(教育媒介)
教育影响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工具,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教育影响是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及其联系的总和。
二教育的属性与功能
1.教育的本质属性(质的规定性)
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有目的地培养人是教育这一社会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是教育的本质特点,即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有以下三方面的特点:
,教育是人类所独有的社会现象。在其他动物界是没有教育的,有些动物在养育幼小上虽与人类的抚育子女有些类似,但它们是在进行一种本能活动。
第二,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对受教育者进行培养的过程。
第三,教育活动存在着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三种要素之间的关系。
全面认识和理解教育的本质,一方面要系统分析教育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另一方面要客观看待教育与个体发展及社会发展的关系。
2.教育的社会属性
(1)教育具有永恒性
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教育就存在。
(2)教育具有历史性
在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每个时期的教育都具有自己的特点。
(3)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运行规律和发展特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育具有质的规定性;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教育与社会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性。
3.教育的功能
教育的功能是教育活动和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教育的功能按不同的标准可进行如下划分。
(1)个体发展功能(本体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派生功能、工具功能)
按作用的对象划分,教育功能可分为个体发展功能(本体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派生功能、工具功能)。
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是指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它由教育活动的内部结构特征所决定,发生于教育活动内部,也称为教育的本体功能。
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是指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现代教育的社会功能包括人口功能、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科技功能等。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是教育的本体功能在社会结构中的衍生,是教育的派生功能。
(2)正向功能(积极功能)和负向功能(消极功能)
按作用的方向划分,教育功能可分为正向功能(积极功能)和负向功能(消极功能)。
教育的正向功能指教育有助于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积极影响和作用。
教育的负向功能指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消极影响和作用。
(3)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按呈现的形式划分,教育功能可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显性功能指教育活动依照教育目的,在实际运行中所出现的与之相吻合的结果,如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等都是显性教育功能的表现。
隐性功能指伴随显性教育功能所出现的非预期性的功能。
三教育的起源学说
教育的起源学说见表1-1-1。
表1-1-1教育的起源学说
学说 代表人物观点评价地位
神话起源说 朱熹教育与其他万事万物一样,都是人格化的神(上帝或天)所创造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或者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者顺从于天错误,主要受当时人类起源问题上认识水平的局限这是古老的教育起源学说
生物起源说 利托尔诺(法国)
桑代克(美国)
沛西·能(英国)认为教育起源于动物界的生存本能活动把教育的起源归之于动物的本能行为,完全否认了人与动物的区别,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个正式提出的教育起源学说,标志着在教育的起源问题上开始从神话解释转向科学解释
心理起源说 孟禄(美国)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将人类有目的、有意识的教育活动混同于无意识的模仿,同样导致教育的生物学化,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无疑是不科学的被学术界认为是对生物起源说的批判
劳动起源说
(又称为社会起源说)米丁斯基、凯洛夫等马克思主义者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所特有的生产劳动;生产劳动过程中的口耳相传和简单模仿是原始和基本的教育形式为理解教育起源和教育性质提供了一把“金钥匙”是四种教育起源学说中正确的学说
关于教育起源的学说,除书中介绍的四种外还有其他学说,但并不典型,也不作为重要考点。教育起源学说的代表人物、主要观点易考点。我们把其中三个常考的起源学说总结成口诀,帮助考生记忆。
①(生物起源说)本能生利息:“本能”一是表示该理论的观点是教育起源于动物界的生存本能,二是代表人物之一是沛西·能;“生”是指理论名称为生物起源说;“利”表示另一个代表人物利托尔诺。
②(心理起源说)心理仿梦露:“心理”表示理论名称是心理起源说;“仿”表示理论内容是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梦露”表示代表人物是孟禄。
③(劳动起源说)米凯爱劳动:“米凯”表示代表人物是米丁斯基和凯洛夫;“劳动”表示理论名称是劳动起源说。
四 教育的历史发展与改革
原始社会的教育
原始社会时期的教育具有以下共同特征。
(1)教育是在生产劳动中进行的。
(2)教育没有阶级性。
(3)教育水平低下。
古代社会的教育
1.古代社会教育的特征
(1)古代产生了学校,教育成为社会专门职能
在奴隶社会时期出现了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产生了学校教育。
学校产生的条件可归纳为以下几点:,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第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第三,文字的创造以及社会生产生活知识的大量积累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进行教育的工具和内容,以及进行文字教学和传授知识的社会需要;第四,国家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教育机构培养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官吏和知识分子。
(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具有非生产性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中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分离与对立的状况,反映在教育上就表现为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的脱离。
(3)教育的阶级性出现并不断强化
古代学校教育适应古代经济与政治的发展,具有阶级性。教育的阶级性不仅体现在教育权和受教育权上,而且体现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以及教师的选择等方面。
(4)古代社会的教育具有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
道统性:教育的内容就是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和伦理观念,教育服从于统治之道。
专制性:教育过程是管制与被管制、灌输与被动接受的过程,道统的威严通过教师、牧师的威严,通过招生、考试以及教学纪律的威严予以保证。
刻板性:教育方法、学习方法刻板,死记硬背,机械模仿。
象征性: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能够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标志着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受教育的目的主要不是获得实用的知识,而是受教育本身。经典、教义的教育处于社会较高的地位,习得实用知识的教育处于社会较低的地位。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