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9224424丛书名: 云南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辅导教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中公版·2019云南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辅导教材:职业能力倾向测验(A类)》具有如下特色:
1.量身定制内容。本书针对云南省事业单位分类考试中职业能力倾向测验(A类)真题的特点设置题型板块,讲解特色考点。
2.深度分析考情。本书介绍了云南省事业单位分类统考的基本情况,通过精选真题深度分析了职业能力倾向测验(A类)的具体考情,并据此解读了命题特点和趋势。
3.覆盖核心考点,精讲作答技巧。本书归纳了不同题型的核心考点,并围绕考点精讲作答技巧。
4.扫码听微课程。本书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真题,在文字解析的基础上,还配有视频讲解,通过扫描二维码即可观看。
购书享有移动自习室:扫码关注,回复“自习室”免费获取图书专属大礼包。
内容简介
《中公版·2019云南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辅导教材:职业能力倾向测验(A类)》细致分析了云南省事业单位分类考试中职业能力倾向测验(A类)的具体考情,系统讲解了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分析、判断推理、资料分析五大专项的核心考点,并解析具有代表性的真题,阐述作答技巧,对考生进行解题思维的训练。
另外,本书为重难点题目配备了同步高清微视频,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实现视频学习,在中公老师的帮助下轻松学习作答技巧和相关知识。
另外,本书为重难点题目配备了同步高清微视频,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实现视频学习,在中公老师的帮助下轻松学习作答技巧和相关知识。
目 录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A类)
考情深度分析
章管理
节管理概述
第二节管理职能
第三节决策
第二章国情地理
节国情概况
第二节自然地理
第三节世界地理概况
第三章政治
节十九大以来国家发展新理念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四章法律
节宪法
第二节监察法
第三节民法
第四节刑法
第五节行政法
第五章经济
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二节微观经济
第三节宏观经济
第六章人文与历史
节文化常识
第二节历史常识
第七章科技与生活
节高新技术
第二节生活常识
章选词填空
节词义辨析
一、词语的理性义
二、词语的色彩义
第二节语法与语用
一、词性与句法功能
二、词语的习惯搭配
第三节成语
一、八大常见命题陷阱
二、成语连用
第四节虚词
一、八大复句关系的类型
二、八大复句关系的常用关联词
三、区分易混复句关系
第五节语境分析法
一、对应分析法
二、情境展开法
第二章片段阅读
节主旨观点题
一、题型解读
二、解题指津
第二节细节判断题
一、题型解读
二、解题指津
第三节寓意理解题
一、题型解读
二、解题指津
第四节词句理解题
一、题型解读
二、解题指津
第五节推断下文题
一、题型解读
二、解题指津
第六节标题添加题
一、题型解读
二、解题指津
第七节关键信息识别法
一、关键词
二、关键句
三、关键暗示信息
第三章语句表达
节语序排列
一、关注首尾句
二、抓住关联词
三、重视指代词
四、注意逻辑顺序
五、注意承启关系
第二节句子填空
一、话题统一
二、前后照应
三、句式一致
四、意境协调
章数量关系基础知识
一、数的整除特性
二、公因数与小公倍数
三、奇偶性与质合性
四、同余与剩余
五、尾数法
第二章数量关系题型分类精讲
一、计算问题
二、和差倍比问题
三、行程问题
四、工程问题
五、排列组合与概率问题
六、几何问题
七、利润问题
八、容斥问题
九、植树问题
十、抽屉原理
十一、推理问题
十二、运筹问题
十三、浓度问题
十四、牛吃草问题
十五、鸡兔同笼问题
十六、盈亏问题
十七、日期问题
十八、方阵问题
十九、年龄问题
二十、时钟问题
第三章数量关系常用解题方法
一、代入排除法
二、特殊值法
三、方程法
四、图解法
五、十字交叉法
章判断推理——图形推理
节图形推理核心知识储备
图形构成
一、点线角面
二、封闭开放
三、图形部分
四、图形种类
五、元素位置
几何性质
一、对称性
二、重心
三、面积和体积
图形转化
一、移动、旋转、翻转
二、图形叠加
第二节图形推理题型分类精讲
一、顺推型图形推理
二、九宫格图形推理
三、分类型图形推理
四、类比型图形推理
五、空间形式图形推理
六、其他形式图形推理
第二章判断推理——定义判断
节定义判断核心知识储备
一、定义的逻辑知识
二、定义判断解题原则
三、定义判断解题步骤
四、定义判断题型分类
第二节定义判断题型分类精讲
一、单定义判断
二、多定义判断
第三章判断推理——类比推理
节类比推理核心知识储备
一、类比推理考查方式
二、类比推理解题步骤
三、类比推理解题技巧
四、类比推理出题陷阱
第二节类比推理考点分类精讲
一、概念间关系
二、近反义关系
三、描述关系
四、条件关系
五、语法关系
第四章判断推理——逻辑判断
节逻辑判断题型分类精讲
必然性推理
一、直言命题
二、复言命题
可能性推理
一、削弱型题目
二、加强型题目
三、前提型题目
四、解释型题目
五、评价型题目
六、结论型题目
第二节逻辑判断实战技巧
一、找突破口法
二、假设法
三、排除法
四、排序法
五、图表法
六、计算法
章资料分析常见概念
一、百分数与百分点
二、增长量
三、增长率
四、比重
五、倍数和翻番
六、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
七、进出口额
八、指数
第二章资料分析计算技巧
一、尾数法
二、首数法
三、有效数字法
四、特征数字法
五、范围限定法
六、乘除法转化法
七、同位比较法
八、运算拆分法
九、常见算式处理技巧
第三章资料分析题型分类精讲
一、计算题
二、排序题
三、计数题
四、趋势判断题
五、综合判断题
六、假设条件题
中公教育·云南分部一览表
中公教育·全国分部一览表
考情深度分析
章管理
节管理概述
第二节管理职能
第三节决策
第二章国情地理
节国情概况
第二节自然地理
第三节世界地理概况
第三章政治
节十九大以来国家发展新理念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四章法律
节宪法
第二节监察法
第三节民法
第四节刑法
第五节行政法
第五章经济
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二节微观经济
第三节宏观经济
第六章人文与历史
节文化常识
第二节历史常识
第七章科技与生活
节高新技术
第二节生活常识
章选词填空
节词义辨析
一、词语的理性义
二、词语的色彩义
第二节语法与语用
一、词性与句法功能
二、词语的习惯搭配
第三节成语
一、八大常见命题陷阱
二、成语连用
第四节虚词
一、八大复句关系的类型
二、八大复句关系的常用关联词
三、区分易混复句关系
第五节语境分析法
一、对应分析法
二、情境展开法
第二章片段阅读
节主旨观点题
一、题型解读
二、解题指津
第二节细节判断题
一、题型解读
二、解题指津
第三节寓意理解题
一、题型解读
二、解题指津
第四节词句理解题
一、题型解读
二、解题指津
第五节推断下文题
一、题型解读
二、解题指津
第六节标题添加题
一、题型解读
二、解题指津
第七节关键信息识别法
一、关键词
二、关键句
三、关键暗示信息
第三章语句表达
节语序排列
一、关注首尾句
二、抓住关联词
三、重视指代词
四、注意逻辑顺序
五、注意承启关系
第二节句子填空
一、话题统一
二、前后照应
三、句式一致
四、意境协调
章数量关系基础知识
一、数的整除特性
二、公因数与小公倍数
三、奇偶性与质合性
四、同余与剩余
五、尾数法
第二章数量关系题型分类精讲
一、计算问题
二、和差倍比问题
三、行程问题
四、工程问题
五、排列组合与概率问题
六、几何问题
七、利润问题
八、容斥问题
九、植树问题
十、抽屉原理
十一、推理问题
十二、运筹问题
十三、浓度问题
十四、牛吃草问题
十五、鸡兔同笼问题
十六、盈亏问题
十七、日期问题
十八、方阵问题
十九、年龄问题
二十、时钟问题
第三章数量关系常用解题方法
一、代入排除法
二、特殊值法
三、方程法
四、图解法
五、十字交叉法
章判断推理——图形推理
节图形推理核心知识储备
图形构成
一、点线角面
二、封闭开放
三、图形部分
四、图形种类
五、元素位置
几何性质
一、对称性
二、重心
三、面积和体积
图形转化
一、移动、旋转、翻转
二、图形叠加
第二节图形推理题型分类精讲
一、顺推型图形推理
二、九宫格图形推理
三、分类型图形推理
四、类比型图形推理
五、空间形式图形推理
六、其他形式图形推理
第二章判断推理——定义判断
节定义判断核心知识储备
一、定义的逻辑知识
二、定义判断解题原则
三、定义判断解题步骤
四、定义判断题型分类
第二节定义判断题型分类精讲
一、单定义判断
二、多定义判断
第三章判断推理——类比推理
节类比推理核心知识储备
一、类比推理考查方式
二、类比推理解题步骤
三、类比推理解题技巧
四、类比推理出题陷阱
第二节类比推理考点分类精讲
一、概念间关系
二、近反义关系
三、描述关系
四、条件关系
五、语法关系
第四章判断推理——逻辑判断
节逻辑判断题型分类精讲
必然性推理
一、直言命题
二、复言命题
可能性推理
一、削弱型题目
二、加强型题目
三、前提型题目
四、解释型题目
五、评价型题目
六、结论型题目
第二节逻辑判断实战技巧
一、找突破口法
二、假设法
三、排除法
四、排序法
五、图表法
六、计算法
章资料分析常见概念
一、百分数与百分点
二、增长量
三、增长率
四、比重
五、倍数和翻番
六、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
七、进出口额
八、指数
第二章资料分析计算技巧
一、尾数法
二、首数法
三、有效数字法
四、特征数字法
五、范围限定法
六、乘除法转化法
七、同位比较法
八、运算拆分法
九、常见算式处理技巧
第三章资料分析题型分类精讲
一、计算题
二、排序题
三、计数题
四、趋势判断题
五、综合判断题
六、假设条件题
中公教育·云南分部一览表
中公教育·全国分部一览表
在线试读
自2015年3月人社部颁布《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公共科目笔试考试大纲(试行)》以来,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的覆盖范围越来越广,报考人数也越来越多。考试每年举行两次,上、下半年各一次。基于对专业素养以及岗位职能需要的不同,考试遵循人岗匹配原则,不同岗位考查不同内容。具体分为以下五类:
以上五类考试笔试的公共科目均为: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和综合应用能力。
2015—2018年,云南省共举行六次事业单位分类考试,时间分别为2015年10月、2016年7月、2016年10月、2017年6月、2017年10月和2018年5月,除2016年7月为云南省单独命题以外,其他五次均参加全国事业单位统考。具体类别方面,2016年7月、2016年10月、2017年6月和2018年5月四次考试五类均有;2015年10月无D类,2017年10月无D类、E类。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A类)是针对事业单位管理岗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而设置的考试科目,主要测查考生从事管理工作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职业能力倾向测验(A类)的题目全部为客观题,考试时限为90分钟,总题量为100道。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A类)涉及知识面广泛,考查的知识点繁多,包括政治、历史、科技、人文、法律、数学、逻辑等多个学科的内容。如下图所示,职业能力倾向测验(A类)主要包括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五大题型。
2015—2018年云南省事业单位分类考试职测(A类)的题型题量具体如下表所示:
常识判断主要测查考生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进行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测查综合管理基本素质,涉及管理、国情地理、政治、法律、经济、人文与历史、科技与生活等方面。
近几年常识判断题量一直稳定在20道,考查题型为单项选择题。主要考查管理、国情与地理、法律、人文与历史、科技与生活等内容;经济、政治类内容考查频率略低,但考试大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考生仍然需要对此多加重视。
1.关于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后生效
B.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包括地方人大和地方人民政府
C.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可以组织本地方维护社会治安的公安部队
D.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中只有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代表
【答案】B。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百一十六条规定,“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A项说法错误。百二十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照国家的军事制度和当地的实际需要,经国务院批准,可以组织本地方维护社会治安的公安部队”。C项说法错误。百一十三条规定,“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中,除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代表外,其他居住在本行政区域内的民族也应当有适当名额的代表”。D项说法错误。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包括地方人大和地方人民政府。B项说法正确。故本题选B。
2.下列情形不可能发生在明朝的是()。
A.王阳明讲解“致良知”学说B.汤显祖的《牡丹亭》广泛演出
C.章回体小说《西游记》成书D.《四库全书》编纂完成
【答案】D。解析:《四库全书》是在清代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360多位高官、学者编撰,3800多人抄写,耗时十三年编成的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故本题选D。
3.关于我国著名水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长江流经安徽和江西B.黄河终注入黄海
C.澜沧江为东西走向D.珠江发源于青藏高原
【答案】A。解析: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其干流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A项说法正确;黄河终注入渤海,B项说法错误;澜沧江为南北走向,C项说法错误;珠江发源于云贵高原,D项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
1.扩展知识储备,夯实理论基础。考生在备考中,首先要对大纲中涉及的学科进行较全面的复习,掌握每个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做到心中有数,打牢基础。
2.把握重难点,灵活运用方法。常识判断对于管理、国情地理、法律、人文与历史、科技与生活等知识的考查较多,那么考生在复习时,就需要把握这部分的重点,剖析难点,并在做题时,灵活运用一些方法来协助解题,如寻找题干关键词、排除无关选项、词义联想等。
3.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加强练习。考生在对基础理论知识有一定的掌握后,要练习一些试题来检测复习效果,查漏补缺。
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考生准确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进行思考和交流的能力,包括理解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概括材料主旨,把握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准确和得体地遣词用字、表达观点。
它在职业能力倾向测验(A类)考试中占比为20%,是考生取得高分必须攻克的堡垒之一。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考查选词填空、片段阅读和语句表达(语序排列、句子填空)三类题型,考点较为稳定,总体题型题量近几年保持不变,小题型和考点略有调整。考点分布及考查重点分析如下:
(1)选词填空题量稳定,在言语理解与表达中占比,以实词和成语为主,考查考生辨析近义词和结合语境选择正确词语的能力。
(2)片段阅读的题量次于选词填空,主要考查主旨观点题,同时涉及细节判断、推断下文、词句理解等考点。
(3)语句表达考查语序排列和句子填空,题量较少。该题型的题量虽然不如另两类题型多,但一直是该部分常考的内容,因此不容忽视。
1.移动终端快餐化、碎片化阅读受到大学生的推崇,但松散的阅读习惯很难使人构建的思想体系。在浮躁的社会环境中,经典著作虽然能够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但却不能像实用书籍那样,这也是部分读者远离经典的原因。
填入画横线部分恰当的一项是()。
A.完整立竿见影B.深刻行之有效
C.系统屡试不爽D.宏大学以致用
【答案】A。解析:空所填词语应与前文“松散”构成反义对应关系。“深刻”与“浅薄”相对,“宏大”与“渺小”相对,均不能与“松散”构成对应,首先排除B、D。第二空,由转折词“但”可知,所填词语应与“潜移默化”语义相反,强调短时间内就可有效果。“屡试不爽”指屡次实验都没有差错,与题意不符,排除C。“立竿见影”指立刻见到效果,恰当。故本题选A。
2.古往今来,人们对于信息加密的探索从未停止。古时候,人们在信封上滴蜡盖上火印,但仍防不住有人拆开,读完再复原。现代,人们用电磁波传递秘密,但“音量”再低,也防不住精细的窃听。后来,科学家设法将“音量”调低到如此程度:只依靠一颗颗光子,任何窃密者去测量都会破坏它,从而被发现。如今,量子通信将信息减弱到极限,即量子级别,再小心的读取都会彻底改变它。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
A.量子通信的加密原理
B.量子通信的优势
C.信息加密的主要方式
D.信息加密的发展历程
【答案】D。解析:文段为总分结构。首句提出古往今来人们一直在不停地对信息加密进行探索。接着依据时间线索介绍了信息加密从“滴蜡”到“电磁波”到“光子”以及到如今的“量子”的发展历程。D项概括准确。A项只提到“量子加密”这一个阶段,不全面,排除。B项未提到“加密”这一贯穿始终的主题词,排除;C项的“主要方式”没有体现出信息加密从初的“滴蜡”到如今的“量子”一路的发展历程,排除。故本题选D。
以上五类考试笔试的公共科目均为: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和综合应用能力。
2015—2018年,云南省共举行六次事业单位分类考试,时间分别为2015年10月、2016年7月、2016年10月、2017年6月、2017年10月和2018年5月,除2016年7月为云南省单独命题以外,其他五次均参加全国事业单位统考。具体类别方面,2016年7月、2016年10月、2017年6月和2018年5月四次考试五类均有;2015年10月无D类,2017年10月无D类、E类。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A类)是针对事业单位管理岗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而设置的考试科目,主要测查考生从事管理工作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职业能力倾向测验(A类)的题目全部为客观题,考试时限为90分钟,总题量为100道。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A类)涉及知识面广泛,考查的知识点繁多,包括政治、历史、科技、人文、法律、数学、逻辑等多个学科的内容。如下图所示,职业能力倾向测验(A类)主要包括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五大题型。
2015—2018年云南省事业单位分类考试职测(A类)的题型题量具体如下表所示:
常识判断主要测查考生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进行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测查综合管理基本素质,涉及管理、国情地理、政治、法律、经济、人文与历史、科技与生活等方面。
近几年常识判断题量一直稳定在20道,考查题型为单项选择题。主要考查管理、国情与地理、法律、人文与历史、科技与生活等内容;经济、政治类内容考查频率略低,但考试大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考生仍然需要对此多加重视。
1.关于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后生效
B.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包括地方人大和地方人民政府
C.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可以组织本地方维护社会治安的公安部队
D.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中只有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代表
【答案】B。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百一十六条规定,“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A项说法错误。百二十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照国家的军事制度和当地的实际需要,经国务院批准,可以组织本地方维护社会治安的公安部队”。C项说法错误。百一十三条规定,“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中,除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代表外,其他居住在本行政区域内的民族也应当有适当名额的代表”。D项说法错误。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包括地方人大和地方人民政府。B项说法正确。故本题选B。
2.下列情形不可能发生在明朝的是()。
A.王阳明讲解“致良知”学说B.汤显祖的《牡丹亭》广泛演出
C.章回体小说《西游记》成书D.《四库全书》编纂完成
【答案】D。解析:《四库全书》是在清代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360多位高官、学者编撰,3800多人抄写,耗时十三年编成的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故本题选D。
3.关于我国著名水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长江流经安徽和江西B.黄河终注入黄海
C.澜沧江为东西走向D.珠江发源于青藏高原
【答案】A。解析: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其干流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A项说法正确;黄河终注入渤海,B项说法错误;澜沧江为南北走向,C项说法错误;珠江发源于云贵高原,D项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
1.扩展知识储备,夯实理论基础。考生在备考中,首先要对大纲中涉及的学科进行较全面的复习,掌握每个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做到心中有数,打牢基础。
2.把握重难点,灵活运用方法。常识判断对于管理、国情地理、法律、人文与历史、科技与生活等知识的考查较多,那么考生在复习时,就需要把握这部分的重点,剖析难点,并在做题时,灵活运用一些方法来协助解题,如寻找题干关键词、排除无关选项、词义联想等。
3.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加强练习。考生在对基础理论知识有一定的掌握后,要练习一些试题来检测复习效果,查漏补缺。
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考生准确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进行思考和交流的能力,包括理解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概括材料主旨,把握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准确和得体地遣词用字、表达观点。
它在职业能力倾向测验(A类)考试中占比为20%,是考生取得高分必须攻克的堡垒之一。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考查选词填空、片段阅读和语句表达(语序排列、句子填空)三类题型,考点较为稳定,总体题型题量近几年保持不变,小题型和考点略有调整。考点分布及考查重点分析如下:
(1)选词填空题量稳定,在言语理解与表达中占比,以实词和成语为主,考查考生辨析近义词和结合语境选择正确词语的能力。
(2)片段阅读的题量次于选词填空,主要考查主旨观点题,同时涉及细节判断、推断下文、词句理解等考点。
(3)语句表达考查语序排列和句子填空,题量较少。该题型的题量虽然不如另两类题型多,但一直是该部分常考的内容,因此不容忽视。
1.移动终端快餐化、碎片化阅读受到大学生的推崇,但松散的阅读习惯很难使人构建的思想体系。在浮躁的社会环境中,经典著作虽然能够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但却不能像实用书籍那样,这也是部分读者远离经典的原因。
填入画横线部分恰当的一项是()。
A.完整立竿见影B.深刻行之有效
C.系统屡试不爽D.宏大学以致用
【答案】A。解析:空所填词语应与前文“松散”构成反义对应关系。“深刻”与“浅薄”相对,“宏大”与“渺小”相对,均不能与“松散”构成对应,首先排除B、D。第二空,由转折词“但”可知,所填词语应与“潜移默化”语义相反,强调短时间内就可有效果。“屡试不爽”指屡次实验都没有差错,与题意不符,排除C。“立竿见影”指立刻见到效果,恰当。故本题选A。
2.古往今来,人们对于信息加密的探索从未停止。古时候,人们在信封上滴蜡盖上火印,但仍防不住有人拆开,读完再复原。现代,人们用电磁波传递秘密,但“音量”再低,也防不住精细的窃听。后来,科学家设法将“音量”调低到如此程度:只依靠一颗颗光子,任何窃密者去测量都会破坏它,从而被发现。如今,量子通信将信息减弱到极限,即量子级别,再小心的读取都会彻底改变它。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
A.量子通信的加密原理
B.量子通信的优势
C.信息加密的主要方式
D.信息加密的发展历程
【答案】D。解析:文段为总分结构。首句提出古往今来人们一直在不停地对信息加密进行探索。接着依据时间线索介绍了信息加密从“滴蜡”到“电磁波”到“光子”以及到如今的“量子”的发展历程。D项概括准确。A项只提到“量子加密”这一个阶段,不全面,排除。B项未提到“加密”这一贯穿始终的主题词,排除;C项的“主要方式”没有体现出信息加密从初的“滴蜡”到如今的“量子”一路的发展历程,排除。故本题选D。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