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4986598
本书由中华中医药学会继续*倡导,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血液肿瘤科学术团队精心编写而成。全书共分入门篇、诊断篇、治疗篇、康复篇四部分,不仅对肿瘤病因、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等内容进行了科普化介绍,也对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医或中西医融合的肿瘤疾病诊疗知识作了简答。本书内容条理清晰、文字简洁、表达明确、科学实用,可供广大读者阅读,也能够为中医与中西医结合临床、科研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部分入门篇
一、基础知识
1什么是肿瘤?
2如何区分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
3什么是癌症?癌症和恶性肿瘤有什么区别?
4癌和肉瘤有什么区别?
5什么叫交界性肿瘤?是良性肿瘤还是恶性肿瘤?
6癌症会遗传吗?
7癌症会传染吗?
8“夫妻癌”是怎么回事?
9恶性肿瘤的转移途径有哪些?
10癌症对人体的危害有哪些?
11原位癌是癌吗?
12类癌是癌吗?
13什么是癌前病变?
14癌前病变包括哪些情况?发现癌前病变应该怎么办?
15乳腺增生是否是癌前病变?
16痣会恶变吗?恶变有哪些信号?
17常见恶性肿瘤有哪些早期信号?
18常见的肿瘤急症有哪些?
二、肿瘤病因
1人为什么会患癌?
2癌细胞从何而来?
3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哪些物质致癌性较强?
4水污染与癌症有哪些关系?
5职业与癌症有什么关系?
6怎样预防职业性癌症?
7吸烟可能会导致哪些癌症?
8哪些癌症与饮食有关?
9日常食品中常见的致癌物质有哪些?
10为什么不能吃霉变的食物?
11为什么要少吃焦化、烟熏食品?
12地域与癌症有什么关系?
13为什么中老年人易患癌?
三、肿瘤预防
1恶性肿瘤可以预防吗?
2什么是癌症的三级预防?
3什么是“不良生活方式癌”?如何避免?
4怎样减少致癌因素侵入人体?
5预防乳腺癌要注意哪些方面?
6如何进行乳房的自我检查?
7如何预防食管癌?
8慢性乙型肝炎携带者如何预防肝癌的发生?
9如何预防大肠癌?
10如何预防宫颈癌?
11目前认为对肿瘤有预防作用的食品有哪些?
12哪些是果蔬中的“抗癌成员”?
四、中医与肿瘤
1古代中医如何认识肿瘤?
2古代中医是如何治疗肿瘤的?
3中医与西医诊病时的区别是什么?
4中医诊治疾病的独特之处是什么?
5癌症患者是找中医治疗还是找西医治疗?
6癌症在哪个阶段找中医治疗更合适?
7中医药治疗肿瘤主要有哪些方法?
8如何对待民间的偏方验方?
9什么是膏方?
10膏方是如何沿革的?
11膏方是如何组成的?
12膏方分为哪几类?
13膏方有什么特点?
14膏方在恶性肿瘤治疗中如何运用?
15膏方适用于恶性肿瘤的哪些人群?
第二部分诊断篇
一、基础知识
1肿瘤的早期诊断有什么重大意义?
2定期防癌体检有必要吗?
3做活组织检查或穿刺检查会促使癌细胞转移吗?
4什么是癌前病变?
5什么是副癌综合征?
6肿瘤检查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7什么是肿瘤诊断的“金标准”?
8病理诊断常用方法有哪些?
9 什么是肿瘤标志物?
10 如何做到肿瘤的早发现、早诊断?
11 已经确诊癌症,为什么肿瘤标志物还是阴性?
12放射性核素检查对人体是否有伤害?
二、常见癌症的诊断
1肺癌的高危人群有哪些?
2肺癌如何能做到早期发现?
3肺癌常用检查方法有哪些?
4值得警惕的肺癌早期症状有哪些?
5肺癌常用的肿瘤标志物有哪些?
6纤维支气管镜在肺癌检查中的作用是什么?支气管镜下活检会造成
肺癌的转移和扩散吗?
7什么样的情况需要做肺部穿刺检查?
8肺穿刺检查是否会造成肺癌的转移和扩散?
9胃癌的高危人群有哪些?
10胃癌相关的肿瘤标志物有哪些?
11胃镜检查是必需的吗?
12胃镜检查前需要做哪些准备?
13什么情况下可选择无痛胃镜检查?
14食管癌的高发人群有哪些?
15食管癌早期容易忽视的症状有哪些?
16引起吞咽困难的其他疾病有哪些?
17食管癌相关的肿瘤标志物有哪些?
18大肠癌的易患人群有哪些?
19预防大肠癌需要关注大便吗?
20痔会变成肠癌吗?
21确诊大肠癌的检查有哪些?
22肛门指诊对诊断肠癌有什么意义?
23乳腺癌的易患因素有哪些?
24如何进行乳腺的自我检查?
25诊断乳腺癌的检查方法有哪些?
26乳腺超声可以代替乳腺钼靶吗?
27 AFP是什么?它是肝癌的预测指标吗?
28诊断肝癌常用的检查方法有哪些?
29胰腺癌相关的肿瘤标志物有哪些?
30胰腺癌为什么不容易早期发现?
31出现哪些症状要警惕鼻咽癌?
32鼻咽癌的常用检查方法有哪些?
33卵巢癌相关的肿瘤标志物是什么?
34如何确诊卵巢癌?
35宫颈癌的高危人群有哪些?
36宫颈癌能被早期发现吗?
37宫颈糜烂会发展成宫颈癌吗?
38阴道脱落细胞检查有什么价值?
39宫颈癌的检查方法有什么?
40宫颈癌相关的肿瘤标志物是什么?
41哪些人易患前列腺癌?
42 PSA是什么?它对诊断前列腺癌有什么意义?
43诊断前列腺癌常用的检查方法是什么?
44怎样鉴别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
第三部分治疗篇
一、手术治疗
1手术能加速肿瘤生长吗?
2哪些乳腺癌患者适合保乳?
3什么是前哨淋巴结切除?
4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需要做哪些功能锻炼?
5如何解决乳腺癌患者上肢肿胀?
6结肠癌术后长期腹泻怎么办?
7卵巢癌腹水能手术吗?
8卵巢癌术后能否保有生育机会?
二、放疗
1哪些肿瘤适合放疗?
2 放疗是否会毁容?
3放射性肺炎怎么办?
4如何治疗放射性肠炎?
5如何治疗放射性皮损?
6头颈部肿瘤放疗后引起口干,中医药治疗有哪些优势?
三、化疗
1如何防治化疗药所致消化道不良反应?
2如何防治化疗药所致白细胞降低?
3如何防治化疗药所致口腔溃疡?
4如何防治化疗药所致脱发?
5如何防治化疗药所致静脉炎?
6 化疗期间是否可用中医药调理?
7 化疗相关周围神经毒如何防治?
8一定要“生命不息,化疗不止”吗?
9肿瘤患者化疗后停经属于正常现象吗?
四、内分泌治疗
1哪些肿瘤为激素依赖性肿瘤?
2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有哪些药物可以选择?
3乳腺癌化疗后闭经是绝经吗?
4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中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怎么办?
5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为何一定得补钙?
6服用三苯氧胺时出现潮热、汗出、烦躁、失眠怎么办?
五、癌性疼痛
1肿瘤患者出现疼痛一定要忍吗?
2癌痛加重预示病情加重吗?
3使用非阿片类药物更安全吗?
4阿片类药物是否会导致成瘾?
5癌性疼痛应该服用什么药物?
6为什么哌替啶(杜冷丁)不能用于癌性疼痛?
7阿片类药物有什么不良反应?出现不良反应该怎么办?
8癌性疼痛是否可用中药治疗?
六、中医药治疗
1口服中药能够消除肿瘤吗?
2民间偏方、验方可信吗?
3何时选择中医药抗癌?
4 如何用中成药调理肿瘤病人情志异常?
5 服用中药需要忌口吗?
6得了肿瘤后心情抑郁怎么办?
7哪些中药可以治疗肿瘤病人便秘症状?
第四部分康复篇
一、康复、随访及复查
1什么是“癌症康复”?
2癌症康复的目标是什么?
3癌症康复包括哪些方面?
4癌症康复期应注意什么?
5为什么癌症病人要定期复查与随访?
6癌症病人治愈后又复发了怎么办?
7什么是“带瘤生存”?
二、饮食
1恶性肿瘤病人化疗期间的饮食指导原则是什么?
2癌症病人如何面对食欲障碍?
3癌症病人出现味觉改变怎么办?
4癌症病人出现恶心呕吐怎么办?
5癌症病人出现口腔溃疡怎么办?
6鼻咽癌病人放化疗期间的饮食应该如何选择?
7肺癌放化疗期间的饮食应该如何选择?
8肝癌病人治疗期间的饮食应该如何选择?
9肝癌病人饮食的禁忌有哪些?
10肝癌合并并发症时的饮食应如何选择?
11胃癌病人术后如何选择饮食?
12胰腺癌病人的饮食如何选择?
13宫颈癌或卵巢癌放化疗期间的饮食应该如何选择?
14不同体质的癌症病人在饮食上应如何选择?
15哪些食疗粥适合癌症康复病人食用?
16癌症病人应该如何“忌口”?
17“忌口”存在哪些误区?
18怎样看待饮食中的“发物”?
19如何对待社会上的保健品?
三、锻炼
1“癌症体质”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运动在癌症康复中有何积极意义?
3癌症病人进行锻炼时应注意什么?应遵循什么原则?
4为什么运动可防治癌症?
5癌症病人应怎样选择锻炼项目?
6锻炼身体怎样做到身心协调以达到效果呢?
7太极拳、养生保健气功对癌症康复治疗有什么作用?
四、心理
1癌症病人常见的心理状态有哪几种?
2癌症病人如何进行自我心理调适?
二、肿 瘤 病 因
1人为什么会患癌?
正常细胞转化为癌细胞的过程称为“癌变”或“恶变”。癌变的原因和过程,至今尚不完全清楚。一般来说,人体正常细胞转变为癌细胞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个时间是相当长的,通常要十年或数十年时间,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大多数学者认为,细胞癌变是“基因突变”或“基因功能失调”的结果。在肿瘤研究中,发现人体细胞内天然存在着一组能够引起细胞癌变的基因——“癌基因”。在正常情况下,癌基因对人体非但无害,反而对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均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癌基因尽管人人有之,但并非人人都得癌。只有当正常细胞受到外界致癌因素的反复作用后,细胞内处于静止状态的癌基因就被激活,基因结构产生突变或基因表达失去控制,使细胞原有的正常生物学性状发生改变,破坏了正常细胞代谢的动态平衡,于是,癌细胞就产生了。
人体肿瘤的形成,即正常细胞转变为癌细胞,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通常在接触致癌物多年以后,组织、器官的细胞才发生进行性重度不典型增生,逐渐演变成癌。这一间期称为诱导期,一般长达15~30年。
2癌细胞从何而来?
癌细胞是由“叛变”的正常细胞衍变而来,经过很多年才会长成肿瘤。“叛变”细胞脱离正常轨道,自行设定增殖速度,累积到10亿个以上时人们才会察觉。有研究表明,人体内部有含癌基因的正常细胞,但它们处于非活动状态,不会变成癌细胞。如果经过某些致癌因素的综合性刺激作用,可能会触发基因“开关”,于是就激活了这些基因,并把一个正常细胞转变为癌细胞。
有的专家认为,一个正常细胞发生癌变要有两个过程。首先,DNA发生某种始发的变化,使正常细胞转变为潜伏的癌细胞;其次,由潜伏的癌细胞发展为癌症。也有专家认为,一个正常细胞转变为癌细胞是经过多次的飞跃式的质变的结果。致癌因素激发了一些细胞学或遗传学成分(在癌变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成分即癌控制中心),使这些成分发生了一些不可逆改变,导致癌症形成。
3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哪些物质致癌性较强?
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动物实验证实有致癌作用的物质达千余种,而与人们接触较多、致癌性较强的则为以下三种。
(1)3,4苯并芘:3,4苯并芘广泛存在于煤焦油、沥青中。而燃烧纸烟、不完全地燃烧脂肪、煤炭、石油以及用烟直接熏制鱼肉时均能生成3,4苯并芘。这类致癌物的特点是,小剂量就有可能引起局部组织的癌变。3,4苯并芘对人体强烈、广泛、普遍的致癌途径是吸烟。国内约有80%以上的肺癌是由长期吸烟引起的,在肺癌病人中90%以上有长期吸烟史。每日吸烟量越多、吸烟时间越长、开始吸烟年龄越早、所吸香烟的含焦油量越高,则患肺癌的风险越大。有所谓三个“20”的说法:即每日吸烟20支,连续吸20年,其肺癌发病机会比不吸烟者大20倍。
(2)亚硝胺:亚硝胺在自然界中分布广、种类多,有较强的致癌性,几乎在所有动物、所有脏器组织均可诱发癌症,而尤以消化道癌症为常见。亚硝酸盐常用来作保存食物的防腐剂(如咸鱼、咸肉、咸菜等),长期过多接触这些物质的人易发生癌症。
(3)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是一种很普通的霉菌,它的繁殖生长,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据研究,温度28~30℃,相对湿度80%以上,适宜于黄曲霉的生长。因此,黄曲霉的分布具有一定的地区性,即温暖、潮湿的地区较多见,寒冷、干燥的地区较少见。肝癌高发区的广西扶绥检测玉米的黄曲霉毒素B1的污染率高达472%,而肝癌低发的东北地区玉米的黄曲霉毒素的污染率为045%。黄曲霉毒素污染率与肝癌死亡率的高低呈正相关关系。
4水污染与癌症有哪些关系?
受到污染的饮水中具有潜在致癌危险的污染物,主要分为四大类:①微生物,如乙肝病毒,与肝癌的发生密切相关;②放射性物质,饮用水中砷与癌症特别是皮肤癌之间的关系密切已有文献报道,但在一般饮用水中砷的浓度远远低于诱发癌症的浓度;③固体微粒,主要指石棉纤维,如浓度增高有诱发癌症的可能性;④有机物,如氯化乙烯、苯、三氯甲基醚等,是由于工业废水污染水源所致,如不制止,将会造成严重危害。
5职业与癌症有什么关系?
职业性癌症是指某种职业的从业者在工作环境中长期接触特殊致癌物质而引发的癌症。职业性癌症常见于皮肤、泌尿道和呼吸道,因为这些部位常与致癌物接触(如皮肤),或与致癌物及其代谢产物的吸收(如皮肤、呼吸道)与排泄(如泌尿道)有关。职业性皮肤癌症常发生于接触砷矿、砷杀虫剂的化工工人,接触煤烟和煤焦油的锅炉工、沥青工和树脂工,接触X线和放射线的医务人员和科学工作者。职业性膀胱癌常发生在生产染料和颜料的工人,接触橡胶轮胎的生产者和橡胶工人,接触煤焦油和多环芳香碳氢化合物的煤气工人、铝制品工人。职业性肺和支气管癌症常发生于接触砷和煤焦油的工种,还可发生于接触化学溶剂、有机化学品的生产者和喷漆工,铬和镍化合物的生产者和焊接工,石棉矿开采和加工的矿工。接触石棉的人发生胸膜间皮瘤的概率远远高于不接触者。
职业癌症的病因一般比较明确,随着职业的不同,存在以下两种情况:①致癌因素明确的职业癌症。目前已知的主要是化学因素,公认的职业致癌物有19种:4氰基联苯、砷、联苯胺、亚硝基脲、氯萘吖嗪、二氯甲基醚、氯甲基甲醚、六价铬化合物、煤的化合物、煤焦油沥青、煤焦油类、未处理或轻度处理的矿物油、2萘胺、镍、页岩油、煤烟、含石棉状纤维的滑石、氯乙烯。另外,经常接触放射性同位素的人员,如铀矿工人,也可能因为接受超剂量的电离辐射而引发癌症。②生产过程可致癌的职业癌症。这是指具体致癌因素尚不明确,但从事该项生产的工人发病率比其他工种明显升高。已知的这类生产过程有以下十种:铝生产、金胺制造、鞋的生产、家具生产、焦炭生产、赤铁矿开采、钢铁熔铸、橡胶生产、异丙醇制造过程(强酸法)、品红生产。
6怎样预防职业性癌症?
预防职业癌症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减少从业者与致癌物质的接触,比如提高生产自动化水平,选择更安全的替代物。②改善劳动环境,严格执行职业卫生标准,尤其是中小型企业,更要注意不能因为急功近利而放弃对工作环境的改善。③工人要加强个人防护,提高保健意识,比如勤洗手、洗澡,勤换衣服,工作时戴好口罩等防护用具。同时,还要注意锻炼身体、合理饮食,提高自己的抵抗力。④定期体检,对于职业引发的癌症关键在于早发现,每年一次体检非常重要。如果平时咳嗽、鼻出血、肠胃不舒服等,就应及早到肿瘤专科医院或正规医院就诊。对于职业癌,改善工作环境,加强保护是有效的办法。
7吸烟可能会导致哪些癌症?
吸烟与约85%的肺癌、80%的喉癌、咽癌、口腔癌和唇癌、75%的食管癌、45%的膀胱癌、30%的宫颈癌和胰腺癌、20%的胃癌发病有关。吸烟者的癌症死亡率比非吸烟者高2倍,而重度吸烟者则高达4倍以上。吸烟不但在直接接触部位(口腔、咽、喉和肺)引发癌症,而且在远处部位亦可导致癌症。例如,几乎50%的男性膀胱癌和肾癌病人死亡是吸烟所致,吸烟者患膀胱癌和肾癌的危险性比非吸烟者高23倍。美国每年约4600例宫颈癌死亡者中30%是由于吸烟所致。而被动吸烟(包括被污染的空气)也已经证实是非吸烟者患癌症的一个原因,尤其是对于儿童。
8哪些癌症与饮食有关?
虽然癌症的病因十分复杂,但以下几种癌症却与饮食关系十分密切,分别是:①食管癌。引起食管癌的病因主要是缺乏维生素A、维生素C和维生素E,缺少某些微量元素如钼、锌、镁、硒等,以及长期饮酒、吸烟。②胃癌。主要由于喜食熏烤食品(蛋白质在高温下,特别是在烤焦时会分解产生致癌物质)、经常吃腌制食品、霉变食品以及酗酒等。③肝癌。过食被黄曲霉菌污染的食物,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染,水源污染及酗酒等。④肠癌。经常食用高脂肪饮食、膳食中纤维素不足,以及长期饮酒的人易患肠癌。⑤其他癌症。如喉癌、口腔癌与吸烟、酗酒有关;甲状腺癌与饮食中缺碘有关;鼻咽癌与饮食中亚硝基化合物污染有关。
9日常食品中常见的致癌物质有哪些?
食品中自然的致癌物包括:亚硝基化合物、高脂肪物质、高浓度酒精等。其中,亚硝基化合物的前体物在不新鲜的食品如腐烂变质的食物中含量较高。
食品污染中的致癌物主要包括:①农用杀虫剂、家用的洗涤剂可能含有致癌的化合物,与这些物质接触的食品可能被污染;②一些激素类制剂可通过饲料添加剂等形式进入食用家禽家畜体内,可能诱发与内分泌系统有关的肿瘤;③一些食品包装材料有多环芳烃类物质,具有潜在的致癌风险,例如食品包装袋、包装纸等;④空气中的致癌物通过土壤、水等途径蓄积于食物中。
食品中的添加剂,如防腐剂、食用色素、香料、调味剂及其他添加剂中含有的亚硝胺类物质。
食品加工储存时产生的致癌物,熏制食品和腌制食品中含有大量的多环芳烃基类致癌物,霉变的大米、玉米、豆类中所含的黄曲霉素等对人和动物都有很强的致癌作用。
10为什么不能吃霉变的食物?
霉变的食物中含有大量的霉菌及霉菌毒素,两者皆与肿瘤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有些霉菌本身可能会导致癌变,有的霉菌可使食物中的亚硝酸盐和二级胺的含量提高,为这些物质合成致癌的亚硝胺类化合物提供了基础。霉菌毒素是霉菌代谢产生的有毒产物,目前发现有150多种霉菌有产生毒素的作用,霉菌毒素约有200种以上,其中,黄曲霉毒素是一种很强的致癌物质。研究表明,食物的霉变大都与黄曲霉菌有关。黄曲霉菌产生的黄曲霉毒素有十多种衍生物,其中致癌作用强的是黄曲霉毒素B1,它是一种前致癌物,经过化学反应成为终致癌物,引起细胞突变而致癌。
从以上可知,粮油食品的防霉去毒工作十分重要,在家庭中一定要注意,千万不可食用霉变的食品。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霉菌都会产生毒素,日常食用的食品中有不少是酿造发酵的,如酱油、腐乳、酒酿、酸奶等。由于选用的都是无毒菌株,对人体是无害的。
11为什么要少吃焦化、烟熏食品?
熏鱼、熏鸡、火腿、腊肉或熏肠等熏制食品风味独特,香气诱人,在许多地方都是家常风味食品。然而,在些这熏制食品中,常含有多环芳烃类化合物,长年食用,尤其是吃熏制过度及焦化的食品潜伏着致癌的危险,和过食熏制品关系密切的癌症是胃癌和肠癌。多环芳烃类化合物是煤炭、木材、石油等有机物不完全燃烧的产物,目前已知的多环芳烃类化合物有两百种左右,其中3,4苯并芘有很强致癌作用。
熏制品中所含苯并芘的来源有:熏烟中含有这类物质,在熏制过程中能污染食物;肉类本身所含的脂肪在熏制时如果燃烧不完全,也会产生苯并芘;烤焦的淀粉也能产生这类物质。
熏制食品致癌性的大小取决于许多因素:①与食入量有关,吃得越多,摄入的苯并芘等致癌物也越多,所以熏制品不宜作为日常食品;②与熏烤方法有关,好选用优质焦炭作为熏烤燃料。熏烤时食物不宜直接与燃料接触,熏烤时间不宜过长,尤其是不能烤焦;③和食物种类有关,肉类熏制品中致癌物质含量较多,而淀粉类熏烤食物,如烤白薯、面包等含量较小。
当然,我们不是说熏烤制品不能吃,一些熏烤制品作为某些民族的传统食品,偶尔吃一些还是安全的,但是考虑到它有潜在的致癌性,不宜作为日常食品食用。如果是家庭制作熏制品,要注意熏制方法,选用优质焦炭作为燃料,同时避免过度熏烤。
12地域与癌症有什么关系?
人们发现不少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例如,胃癌以日本、智利、冰岛的发病率,北美、大洋洲国家。食管癌以中国和新加坡发病率,欧美各国较低;印度口腔癌高发,以色列妇女的乳腺癌比日本妇女高8倍;白种人前列腺癌高,犹太人阴茎癌少。有些癌症的分布,甚至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如亚洲是食管癌的高发区,肝癌是地域性更为明显的一种癌症,原发性肝癌主要分布在亚非地区,而欧洲、美洲和大洋洲的肝癌较少见。
我国各种癌症的死亡率以华东沿海各省及西北、华北等省、市、自治区较高,而中南、西南各省、市、自治区较低。其中又以上海市和江苏省的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为。贵州和云南省。食管癌在北方较多,而肝癌、鼻咽癌则以华东、华南(尤以江苏、两广)等东南沿海地区较高发;胃癌在东北、华中、西北和华东地区某些省市较高发;女性子宫颈癌死亡率的是山西省,的是上海市;而乳腺癌则以上海市为,西藏为。我国各种癌症的死亡率在不同县、市间有着13~671倍的差别。而在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癌症的年发病率可有10~1000倍的差别。这些差别可能是由于地理环境和生活条件的差异所致。
13为什么中老年人易患癌?
癌症的发病率与人的年龄有十分密切的联系。统计资料表明,除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与白血病在儿童期高发外,大多数癌症的发病率都有随年龄增长而呈上升趋势。从20岁起至60岁止,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每隔10岁上升27倍;60岁以上的癌症患者,占癌症发病总人数的50%以上。
癌症为什么在老年人中发病率高呢?医学家们通过研究,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患癌症的机会增多。现在已知癌症的原因,80%以上是化学致癌因子引起的。这些因子存在于人们生活和工作的环境之中,我们可能很少接触这些物质,但也可能随着工作和环境的改变而有所接触,有时接触多,有时接触少。年龄越大,经历越多,与环境中致癌物质接触的机会越多,发生癌症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第二,“致癌潜伏期”问题。在生活或工作中,致癌因子作用于人体后,并不是今天作用了明天就发病,往往要经10~40年,我们称它为“致癌潜伏期”。例如,与煤焦油、沥青经常接触的工作,发生皮肤癌的“潜伏期”一般为20年,从事染料工作,经常与β苯胺接触而发生膀胱癌的“潜伏期”为10~20年,长的达38年。这样,如果在20-30岁接触了致癌物质,往往到40或50岁以后才发病。
第三,免疫监视功能下降。当年龄不断增长,免疫监视功能逐渐降低。在细胞免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的T淋巴细胞,到了老年,其在血循环中的数明显减少。与细胞免疫功能相关的胸腺素在血液中的含量,自40岁起逐渐降低。这些现象都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肿瘤起抵抗和防御作用的免疫力降低。这种降低,会导致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第四,老年性内分泌紊乱。人到老年,内分泌系统失调,体内激素失衡,这样容易使某些激素持续作用于敏感组织,导致细胞的恶变。
第五,人体组织细胞的“易感性”增高。人体组织细胞的衰老,增加了对致癌物质的“易感性”。有人认为这是老年人易患肿瘤的关键。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