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大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7835465丛书名: 良友文学丛书
丁玲女士的一生,可以说只有作者沈从文先生知道得*清楚。《人文读与收藏·良友文学丛书:记丁玲》从丁玲的故乡和她的父母写起,作者特有的那枝生花妙笔,把一个冲破了旧家庭束缚到大都市里来追求光明的新女性,活现在读者的眼前。是中国新文艺运动以来**部*完美的传记文学。
《人文读与收藏·良友文学丛书:记丁玲》是沈从文先生为丁玲女士所写的一部传记,一九三四年由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出版。为“良友文学丛书”第十种。
《人文读与收藏·良友文学丛书:记丁玲》原名《记丁玲女士》,本书从丁玲女士的故乡和她的父母开始写起,作者把一个冲突了旧家庭的束缚,去追求自由,平等,解放的女青年丁玲,写得跃然纸上。作者以真挚的情感,平实简洁的语言,讲述了胡也频和丁玲的生活,及丁玲女士早期步入文坛,开始创作的经历,其间流露出三个友人之间相知相爱的深厚友谊。1934年,由于国民党的图书审查制度,《人文读与收藏·良友文学丛书:记丁玲》一书只选入了《记丁玲女士》的前半部分,并对多处内容进行了删改。尽管晚年后的丁玲曾评价此书为“一部编得很拙劣的‘小说’
”,但是,从全文内容来看,全书应是真实地记录了当时丁玲女士的生活与创作经历,通过此书可以让更多喜爱丁玲女士的读者走近她,了解她和她的创作,体会她青年时代那一段多舛而又绚烂的人生经历。
《良友文学丛书》新版出版说明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著名编辑赵家璧在上海良友图书公司老板伍联德的支持下,历经十余年,陆续出版《良友文学丛书》,计四十余种。其中三十九种在上海出版,各书循序编号,后出几种则无。该套丛书以收入当时左翼及进步作家的作品为主,也选入其他各派作家作品。其中小说居多,兼及散文和文艺论著;号是鲁迅的译作《竖琴》。丛书一律软布面精装(亦有平装普及本),外加彩印封套,书页选用米色道林纸,售价均为大洋九角。
《良友文学丛书》选目精良,在现在看来,皆为名家名作;布面精装的装帧更是被许多爱书人誉为“有型有款”。不可否认,在装帧设计日益进步的当下,这套出版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丛书外形已难称书中翘楚,但因岁月洗汰,人为毁弃,这套曾在出版史上一度“金碧辉煌”过的丛书首版已然成为新文学极其珍贵的稀见
“善本”。
在《良友文学丛书》首版八十周年之际,为满足现代普通读者和图书馆对该丛书阅读与收藏的需求,我们依据《良友文学丛书》旧版进行再版(四种特大本不在其列)。本着尊重旧版原貌的原则,仅对旧版中失校之处予以订正。新版《良友文学丛书》采用简体横排的形式,以旧版书影做插图,装帧力求保持旧版风格,又满足当下读者的审美趣味。希望这一出版活动对缅怀中国出版前辈们的历史功绩和传承中国文化有所裨益,也希望广大读者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以便我们把日后的工作做得更好。
一
一九二三的春天,北京的春雪还不消融,大街小巷各处皆黑泥白雪相对照,天空中有“一块瓦”风筝飘扬,我在北京西城所住的一个公寓里,认识了一个圆脸长眉大眼睛的女孩子。当我们把话谈到各人所生长的地方时,我告给她我的家乡在凤凰县,她似乎微微惊讶了一下,她随即告给我她原籍是安福县,我也惊讶了一下。
这两处地方,相去约一千里,因过去发生过一件事情,在两人心中,把两方面的距离似乎皆缩短些了。
是这样一件可笑的事:
民三至民五这几年中,有一年中国长江中部发生了内战,湘军用“援鄂”的名义,由岳州开了若干军队过湘北省境。同时在鄂西方面,湘军与鄂军发生了接触,由于战争与换防两种原因,湘西沅水下游各处地方,便发现了些执刀使棒稀奇少见的队伍。这是些前清绿营的军勇。这绿营部队并不因辛亥革命而消灭,当时还残余六千人左右,保持在苗乡深处凤凰县别名镇箪的地方。
这队伍平时有它固定的责任,从不离开原有的防地。这种军队又名为“箪军”,一个明于近三百年军事史的人,当记忆得出“箪军”这个名称,在这个名称下面还附有勇敢,直率,耐劳,守法,各种美德的记号。凡属于这个部队种种受人尊敬处,到如今尚一面保留在各人记忆中,一面也仍然为那个军队的基本道德同信仰。这军队原本近于世袭的戍卒,其中分子包括了各个省分移来的人民,京中贬谪的官吏,与俗同化的苗人。因为制止苗人的叛变,在万山重叠地方筑一坚固石头的小城,复用大石叠就数百碉堡,分布四境,这数千戍卒,便从乾隆中叶起始,一直驻扎到这个地方。它的用处只在制压苗民,它的给养除了按月由那方面派人坐了一只明油黄色大船,从辰河下驶,扬帆洞庭,直抵长沙,向省政府方面领取若干银块携回以外,就全赖当年从苗人方面所没收的土地,转租苗人,生产粮食,分配给有兵役的人家。
但箪军为世所称,却由于太平军与淮匪回匪的变乱,附曾左湘军之一翼,转战各处而得名。当年率领这一群戍卒子弟,各处作战的,为箪人田兴恕。数十年后,用湘西镇守使名义,统率这数千健儿出师援鄂的,也就是那个出身行伍为箪军获得无数光荣的田姓军人第三儿子田应诏。
…… P1-2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