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7305515
《李希凡自述:往事回眸》是李希凡的回忆录。一路走来,虽都是我个人的生活、思想、感情的经历,它们当然不可能脱离特定的历史现实,特别是我的文化人生,更是处于时代思潮的漩涡之中,但既写的是往事回眸,就是我的生活真貌,思想真貌,既无掩饰,也无夸张。功过是非,非所评也,说实话,我有成名成家的念头,也不过是想当个文艺评论家。从小到老,就没想过要当什么“官儿”,我渴望的是有写作条件,有发表园地。用我老伴蓝翎的话说,我们的两篇文章,因引起*的注意而“名扬天下”,用某些人的话说,叫做“两篇文章,一夜走红”。这倒是真的。
做“红学”研究,绕不开李希凡这个名字。李希凡因“小人物”称谓而闻名,这个称谓是*赋予的。但《李希凡自述:往事回眸》不只是李希 凡有关红学研究的回眸,而是李希凡对自己八十余年生命的回眸,是他八十余年坎坷人生的自述传和心灵史。
作为一本自传,《李希凡自述:往事回眸》不可避免地带有较浓烈的个人色彩。作者一生的苦乐悲欢,打上了时代的深深烙印。作者自称“毛派” ,对*的知遇之恩心存感激,当不难理解。毕竟由于*的“钦点”和特别关怀,他才有了与众不同的多姿多彩的人生。作为历次大大小小政治 运动的亲历者,虽然过往的论争似乎已有了一些历史结论,但当事人从个人视角对某些历史事件的描述,还是颇值得玩味的。尤其是对某些历史人物的 褒贬,虽难免不从个人情感出发,但总体上是公允、平和的,反思是理性的。“文革”中那一段不堪回首的岁月,作者也能以客观、平实的文字予以记 录,体现了知识分子自知、自省与自信的精神。正因为从独特视角来回眸历史,才更凸显出这本书的价值所在——它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是时代悲剧中 的一声叹息,是与众不同的个人记忆。如作者与蓝翎的合作以及后来的是非恩怨;*、周恩来对作者的特别关怀;江青对作者的“赏识”以及作者 的“不识抬举”;“四人帮”对作者的拉拢;文艺界一些“大人物”在历次文艺运动、文化论争中的沉浮;《人民日报》一些重要社论出台的内幕等等 ,都是本书精彩的看点,是弥足珍贵的*手史料,令人感佩。
第一章 儿时记忆
一、家事种种
二、邻里乡亲
三、荷塘与河沿
第二章 求生苦旅
一、从“小康”坠入困顿
二、在华宝西服店学徒
三、重回校园
四、在白纸坊印刷厂做徒工
五、流落石家庄
第三章 曙光在前
一、命运的转折
二、青岛的新家
三、特殊条件下的“启蒙教育”
四、我的读书生活
第四章 革命熔炉
一、参军入伍进华大
二、“大碴筐儿”——思想改造
三、共产党送我上大学
四、“荣归”山大
五、我的“三反五反运动”
六、批评吕荧先生文艺学教学事件
七、我的“浪漫”爱情
第五章 “名扬天下”
一、毕业前后的徘徊和思考
二、读研与结婚
三、两篇文章的出炉
四、一举成名天下知
五、开启了一场思想批判运动
六、“鲜花”和受奖,不期而至
第六章 “多事之秋”
一、1955年初的“繁忙”
二、莫斯科、华沙与北欧之旅
三、报纸改版和两场争论
四、“反右斗争”前后
第七章 激情岁月
一、沸腾的1958年
二、十七年革命文学的繁荣
三、关于《三国演义》与历史剧的争论及其他
四、风暴前夕的“反修”
第八章 “文革”年代
一、“前哨战”与戏曲现代戏会演
二、通州西集尹家河二队“四清”工作组
三、在《海瑞罢官》的政治风波中
四、进“牛棚”与下干校
五、评《红》、校《红》与四届人大
第九章 艺术人生
一、1976年的中国“大地震”
二、粉碎“四人帮”与再下干校学鲁迅
三、告别编辑生涯,闯进艺术“殿堂”
四、“老有所为”——关于《中华艺术通史》的编撰和《传神文笔足千秋》的写作
附录
李希凡驳《“红楼梦研究”大批判缘起
揭秘》
李希凡再驳王学典:拿出1954年历史
文献中的“证据”来
后记
二、青岛的新家 青岛山东大学合江路教授公舍,像那里的很多建筑一样,是依山阶梯式 的坡型建筑,外出则或者上山,或者下山,大都是山路。去山东大学要上行,到市 场要上下几次。这样的楼和路,我是第一次见识,几十年后,又曾在重庆见到。给我 的第一感觉是自行车在这里很难派上用场。但是,如果夜间站在高处,就会看到层 层叠起 的万家灯火,构成一幅奇妙的画面。
1947年7月14日,我开始加入了姐姐的四口之家。我有一女一男两个小 外甥。当时大概一个五岁、一个三岁。姐姐名贞元,弟弟名明因,这是哲学家 给子女起的名字。我初不解其意,以为,“贞”大概表示意志坚强的意思。后来看 到冯有兰先生著有《贞元天书》,自称“取贞下起元”之意,即通过对民族传统精神 的反思,以建立自己哲学的“新统”。才想到,同是哲学家的纪彬,大概也是通过女儿 的名字以述志。“明因”,显然是“因明”的倒写,“因明”,是印度古代逻辑学, “因”即原因,“明”则含有学术研究之意。纪彬在哲学研究中,曾致力于中国逻辑史的研究,可 惜最终没有完成。其实,贞元和明因长大以后,学习与从事的工作,都与哲学无关 。贞元学的是法律,后来在学校教书,是优秀教师,教的是政治。文艺是她的业余 爱好,喜欢的是外国文学和外国电影,以致当今的“韩流”的影视剧也喜欢,自幼就 喜欢跳舞。明因原是学地质的,有很长一段时间是户外作业,年轻时曾有过发明并 获过奖。晚年退休后,又专心于整理父亲的遗著,撰写赵纪彬传记,考证工作做 得很细,大有纪彬遗风。当然,1947年还是他们的幼年时代,今天留在他们记忆中的 往事,大概已经模糊了。我初次见到他们,彼此很陌生,连大姐都看着我笑起来, 说了一句:“长这么高了!”因为她离家出走时,我只十一二岁,现在则是二十岁 ,一米八一的大小伙子了。在我家,父母、姐姐、哥哥,都只不过一米五六的身材,独 我,继承了外祖父和舅舅的“传统”,又生得很瘦,像根竹竿。贞元和明因都是见过大 舅的,可能没想到我是这么个大个子,虽然陌生也很好奇,一会儿跑过来偷偷看看我 ,立刻 就格格地笑着跑开了。
姐夫赵纪彬,中等身材,河南口音很重,两眼炯炯有神,长袍大褂的穿 着。大姐长我十四五岁,纪彬长我二十二岁,确实可以作为我的师长了。我仿佛有点 眼熟,好像什么时候见过他。后来知道,“通州事变”前后,他和另外一个朋友( 秦林舒)在通州教育馆前和大姐说话,我和小伙伴跑过,大姐叫住我说,回家不要告诉 爸妈。
我知道,大姐本在北京师范大学先修班学习,用父亲的话说,后来因为“闹 学潮”退学回家了。父亲说了她几句,那几天她正和父亲怄气,不出屋吃饭,每天都 是二姐端饭给她吃。我当时并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实际上大姐是参加了“一二九运 动”,她退学回家,也是在酝酿南下参加抗日。只不过,她又在北平和二姐一起当了 半年电话局话务员,才悄悄离去。父亲没有阻拦,那时家里虽然已经困难,他对儿 女参加抗日一向是支持的。直到大病瘫痪,他也不肯把大哥留在沦陷区。大姐是先 去了西安,她究竟是在西安还是重庆结婚的,我至今也没弄清。不过,不管她曾 经有过怎样的激情的青春岁月,这时我看到的大姐,似是已做了几年的“贤妻良母 ”,因为她已有了两个孩子,已无法出去工作了。大姐本是通师的高才生,也是我家 的才女,我虽然没有读过她写的文章,却看过她笔录的纪彬的著作。我想,在我 去青岛以前,她一定是姐夫的好帮手。纪彬因为几次坐过北洋军阀和国民党反动政 府的监狱,留下了手颤的后遗症,写作有困难,需要有人帮他笔录、抄写。
1947年,国统区经济恶化虽已显形,但我刚到青岛,并不了解姐姐家的 经济情况。家刚刚在安顿,那宿舍是日式的建筑,一家三室,一间略大点的,作了 书房,除一张桌子、两把椅子、一张床,其余都是书架,那两间房是没有隔扇的,偏 南窗下放两个木沙发,偏中间放一张大床,东面墙有两个内橱柜,原是收放衣物的, 纪彬喜欢住上面有“榻榻米”的橱里。大床是姐姐居中,贞元、明因左右一边一个。
书房的那 张床是我的。纪彬虽是二级教授,但因为他一直接受党的派遣和进步的学生 运动有联系,从复旦大学、东北大学、东吴大学,到山东大学,总因政治原因被 解聘,职无定所,也家无积蓄(这都是我在近几年从明因和大姐写的《赵纪彬传略》中 了解到的)。我当时还不知道,他这次应聘山大,是因为在上海参加进步的大学教 师联谊会,才被东吴大学解聘的。全家能来青岛,也是在杜守素先生(中共党员, 老左翼)的帮助下,并预支了《中国思想通史》的稿费才得以成行。地下党的关系, 则是由王昆仑先生介绍青岛中纺公司刘泓夫妇、毕中杰夫妇联系上的。这位刘泓同志 ,我没见过,据姐姐回忆,刚到青岛时,“人地生疏,家徒四壁,亏他照顾,才安 顿下来”。“当时物价飞涨,一位教授薪金只能买一桶美孚油烧饭吃。亏得刘泓留下的四十 斤大米和三百斤煤贴补过了冬”(山东大学青岛《校友通讯》2006年12月30日李 慎仪:《赵纪彬传略》)。我去青岛时,这位刘泓同志已取道天津,去华北解放区 了。所以,我并未看到家里的困窘情况,我也是得益于他们接济的,亏了刘泓的大米, 因为全 家我饭量最大。
我初到青岛,正在暑假,纪彬在备课。我不仅在家务上帮不上大姐的忙 ,我那套经过海水洗礼的行囊,倒连累大姐用了两三天时间拆洗,我当时所能做的 ,只是当个买买生活用品的采购员,和带着孩子们出去玩。贞元活泼嘴甜,明因调 皮执著,都很可爱。但都还小,青岛好玩的地方,对孩子来说,自然是中山公园 和水族馆了,特别是水族馆,那不过是一个代名词,那是新中国成立后的“鲁迅公园 ”沿海滨的一大片青岛人的“休闲”地。从栈桥沿着高低不平的礁石海岸,修了一条 时上时下的石阶路,“终点站”是水族馆。要说“鲁迅公园”怎样林木参天,或生 长着奇花异草,那是找不到的。最多只不过沿着路的两旁疏疏落落地遍植着伞式的松柏 ,在这海滨公园构不成风景的亮点。不过,即使在我这缺少自然美鉴赏力的人的眼 里,这里吸人“眼球”的,都与花卉园林无关,而是大海、海滨和它们的“附属物 ”!那静静的港湾,那不动的蔚蓝,一眼望去,无边无际,而俯首海滨,又有层层波浪 不断地涌向岸边,击打着“千疮百孔”的礁石,激起阳光下多彩的浪花。
我是刚刚经历海上风浪的远方来客,深知那静静的潜流涌动起来有多大 威力!因而,很久很久,我虽生活在人人称赞的美丽的海滨,却并不能引起我审美 的向往,也不能体会孩子们一到海滨就欢呼雀跃的愉悦之情。我每次带贞元、明因去 海滨,总是走着同一路线,先上栈桥,然后回头,沿着公园上上下下的石路走去。
孩子们 跑跑跳跳,望着礁石激起的大浪,时而尖叫,时而大笑,直奔水族馆。对于 年纪大的人来说,这样的上上下下,一会儿就会气喘吁吁,可孩子们却不怕劳累想着 法儿跳来跳去,兴奋极了。而每一次这海滨之游,都搞得我很紧张。我既不敢让他 们靠近礁石,或爬上礁石,又得叫喊着让他们慢些走,因为就是跑在平整而有起伏 的砖石 路上,一不小心也会摔破和擦伤。
P67-69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