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7846486
林森的个人经验与知识谱系,和那些只有都市记忆的“80后”作家有着根本的区别……他着力于书写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乡土世界内部的纠结、急躁与衰败,丰富了我们对乡土世界的理解。
李少君:著名诗人
对于一个地方的感觉,有时你一时半会说不清楚,可一旦碰到了,你会立即断定:对了,就是这种味道这种气息。看林森的小说,我就有这种本能的反应,他写的就是海南,他就是海南!他的笔下有一种凌厉凶狠,像台风一样说来就来;他笔下也生气蓬勃,像原始森林里的花草一样拼命争夺雨水阳光;当然,他还有一种梦幻与虚无,海一样无边无际,云一样飘忽不定……
杨庆祥:诗人、评论家、
林森的小说在地方经验与人类普遍的生活境遇之间搭建起坚实可信的关联。他的写作在经验的呈现和形式的敏感上均独具一帜。
行超:青年评论家
现实感无法遮蔽他作品中的现代感:那些快节奏、高密度、充满灵性的语言,那些偶尔跳出来的伏笔、暗示,都仿佛是藏在幽暗角落中的闪光,在措手不及间惊讶你的灵魂。
不能点亮的夜色1
我特意去看了看那条河45
春夏秋冬95
捧一个冰椰子度过漫长夏日137
有几条路飞往木桥201
不能点亮的夜色
小猫坐在小店门前,夜越来越深,他看了看手机,两个小时前他接到从18K打过来的电话,他推辞没去。小店门前的人越来越少了,秋天已快过去,冬天有了到来的迹象,义龙横路上偶尔可以看到一两个流浪汉缩着双肩走过。这个南方城市聚集了很多流浪汉,理由很简单,这个热带城市在冬天也不太冷,冻不死人。小猫呆坐了半个小时,这半个小时无人光顾他的小店,他忽然忍不住了,找出手机,拨打了号码。通了,那边是吵闹沸腾的歌声,那难听的歌声渐渐变小,显然是拿手机的人步步走离包厢。
小猫问:“你们还在那儿?”
“还在。”
“那我过去。”
“过来吧,318包厢。”
小猫起身拉上店门,走出两步,感到有些凉意,他颤了颤,回过神来,那凉意消失了。小猫伸手,一辆摩托车停下,小猫说:“到18K。”
那司机回头,嘿嘿一笑:“先给钱,六块。”
小猫掏出十块,司机找回四块,一扭油门,摩托车飞奔而起,迎面是一阵凉风。18K是一个有些偏的KTV,来此的人并不太多。李卓坐在小猫的对面,他是一个不近烟酒的人,旁边还有四个人,一男一女在摇着色子喝啤酒,另外两个男的在争抢着唱歌。他们点的歌是一个声音很干净澄澈的歌手唱的,偏偏两人声音都实在不堪入耳,却又尽力压扁声线装得清澈如水以拉近和原唱歌手的距离,这使得这首歌变成了杀猪版。
李卓说:“近生意怎么样?”
小猫一笑:“不好,无烟烧烤根本不适合这个地方。这个地方的人都爱在街头吃那些浓烟滚滚的烧烤,我那儿太干净,几乎没人去,再维持段时间看看,实在不行,就收起来了。”
李卓也一笑,说不出话。李卓在一个投资咨询公司上班,近他看上公司一个女同事,三番五次明示暗示,人家就是装聋作哑,弄得他心情很是不快,一有人邀请说有节目安排,他都必到无疑。今天本是他一个朋友叫
他过来唱歌,可他那朋友都走了,剩下的这几个并不是太熟,只是有过一两面之缘,他还是坚持留在这里,回到自己的那个房间,对着空空的天花板,那真是让人揪心难眠。
小猫看来也神情郁郁。
李卓说:“安飞的事情你还在想?”
小猫说:“那家伙死了一个月,也不知道是怎么被撞死的。这很让人气闷。”
李卓拿过两瓶啤酒,倒了两大杯:“你喝不喝?”
小猫道:“我记得你不喝的。”
“可以喝一点。”说着李卓仰头就喝了半杯。
“我总觉得那家伙没死。”小猫的眼睛有些红。
“已经死了。”
“那肯定是灵魂不散,我好像时时能感受到他。”
“别他妈扯了,就算有灵魂也轮不到那家伙,那家伙无恶不作,有个屁灵魂。”
“那天要到我店里之前,他给过我电话的,谁知道才半路就被撞死了,在钟楼那里。而我是在好几天后才知道的,他死第二天我回家去了,我姐姐当时嫁人,我回去帮忙打理些事情。谁知道他妈的再见面就变骨灰了。”
李卓把整杯都喝完了,脸有点红。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