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9100230
本系列图书教材和历年真题试卷,都配有视频解读(解析)。考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随时可以免费扫码辅助学习。针对每讲中重点或难点,更专门配套了碎片化视频,进行针对性讲解。
(2)App学习系统
专业的教师资格学习app,海量试题在线免费练习,模拟、真题做不停;精彩视频无限畅听。
(3)双色印刷
本系列图书教材采用双色印刷工艺,对重难点内容均使用颜色或者下划线进行标注,有助于考生快速明确重难点,提升复习效率。
(4)考前、考后全程测评。
本书讲练结合,设有考前测评、课后练习、学终测评等栏目,帮助考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5)*专家组织审定
本系列图书均严格依照*发布的考试大纲编写,同时由*专家进行审定,内容、精准。
讲教育学基础知识3
一、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4
二、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19
三、教育目的23
第二讲心理学基础知识34
一、心理学概述 35
二、认知发展 38
三、情感与意志 60
四、个性心理 64
第三讲小学教育概述76
一、小学教育的历史与现状 77
二、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 78
三、小学组织管理与运行 80
第四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85
一、课程概述86
二、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实施状况 91
三、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95
第五讲教育科学研究98
一、教育科学研究的基础知识 99
二、小学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103
第六讲教师专业发展109
一、教师职业概述 110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 111
三、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 120
四、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理论 121
五、专家型教师与新手型教师的比较 123
六、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123
模块二学生指导
讲小学生身心发展129
一、个体身心发展概述130
二、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133
三、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教育 134
第二讲小学生认知发展139
一、小学生感知觉发展的特点 140
二、小学生注意发展的特点 141
三、小学生观察力发展的特点 141
四、小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 142
五、小学生想象发展的特点 143
六、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143
七、小学生言语发展的特点 144
第三讲小学生德育149
一、德育的含义 150
二、道德发展的阶段理论 150
三、小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基本规律 151
四、小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特点 153
五、小学生德育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154
六、小学德育的原则、方法与途径 155
第四讲小学生美育163
一、美育的含义 164
二、小学生美育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164
三、小学生美育的基本任务 165
四、小学生美育的基本策略和方法 165
第五讲小学生心理辅导167
一、心理健康的含义 168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68
三、小学生易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168
四、小学生心理辅导的主要方法 169
第六讲小学生安全与健康173
一、小学生的医疗保健知识 174
二、小学生常见病的预防与治疗 177
三、小学生意外伤害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180
第七讲小学生的学习与指导188
一、小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189
二、小学生的学习指导 192
三、小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方法 197
四、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方法 197
模块三班级管理
讲班级与班级管理203
一、班级的概念 204
二、班集体的形成与发展 204
三、班级管理的概念 206
四、班级管理的功能 206
五、班级管理的主要内容 206
六、班级管理的原则 208
七、班级管理的基本方法 209
八、班级管理的主要理论 210
九、班级管理的模式 211
十、班级日常管理 212
第二讲班主任工作215
一、班主任的概念 216
二、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 216
三、班主任工作的原则 217
四、班主任工作的方法 218
第三讲小学班队活动220
一、小学班队活动的概念 221
二、小学班队活动的基本类型 221
三、有效组织班队活动的方法 222
第四讲小学班级活动225
一、班级活动的概念 226
二、班级活动的类型 226
三、组织小学班级活动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227
第五讲小学课外活动229
一、课外活动的含义 230
二、课外活动的类型 230
三、课外活动的特点 231
四、课外活动的意义 232
五、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 232
六、课外活动的实施要求 233
模块四学科知识
讲小学语文学科知识237
一、小学语文基础知识 238
二、小学语文学科的基本理论 239
三、小学语文学科发展的重大事件 241
四、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242
第二讲小学数学学科知识252
一、小学数学基础知识 253
二、小学数学学科的基本理论 254
三、小学数学学科发展的重大事件 259
四、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262
第三讲小学英语学科知识267
一、小学英语基础知识 268
二、小学英语学科的基本理论 271
三、小学英语学科发展的重大事件 275
四、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275
模块五教学设计
讲小学教学设计与教案设计285
一、教学设计概述 286
二、小学教案设计 288
三、小学教案设计示例 297
第二讲小学综合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316
一、小学综合课程 317
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 317
第三讲信息技术与小学教学的整合322
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含义 323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理念 323
三、信息技术给学科教学带来的变化 324
四、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状态 325
模块六教学实施
讲小学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331
一、课堂教学情境的概念 332
二、小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基本方法 332
第二讲小学生学习动机335
一、学习动机概述 336
二、激发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基本方法 340
第三讲小学课堂教学组织344
一、小学课堂教学组织的形式 345
二、小学课堂教学组织策略 348
第四讲小学生学习351
一、小学生学习方式的基本类型 352
二、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对小学生学习的影响 356
第五讲小学课堂教学的实施360
一、小学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 361
二、小学课堂教学的主要方法 362
三、小学课堂教学的教学原则 367
四、小学课堂教学的教学过程369
模块七教学评价
讲小学教学评价375
一、教学评价概述 376
二、小学教学评价的类型 377
三、小学教学评价的基本内容 379
四、小学教学评价的主要方法 380
第二讲小学教师教学反思383
一、教学反思的含义 384
二、小学教师教学反思的基本内容 384
三、小学教师教学反思的类型 385
四、小学教师教学反思的主要方法 386
五、教学反思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 387
编者说
本书的编写严格按照大纲内容与要求,紧密结合真题,凝聚了考生为关注的考点内容。每一讲涵盖学前测评、课前准备、课堂在线、课后练习四个环节,广大考生可以在了解自我水平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备考复习,从而在有限的时间内提升自己的应考能力与水平。另外书中还设有思路导学、名师指导、拓展阅读、真题对接、学习打卡等小栏目,帮助考生丰富知识内容、加深知识理解、把握考试重点以及掌控复习进度。
希望我们的辛勤与汗水能够换回考生们的肯定与支持,更希望本书能够帮助广大考生取得喜人成绩。专家说
教师资格考试是对考生是否具备教师职业道德、基本素养、教育教学能力及教师专业发展潜质的考查,考生需要灵活把握大纲,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复习备考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进而轻松应对考试。
“读一本好书,就如同交了一个益友”,这本书凝聚了编者们的辛勤劳动以及对考生的殷切希望,书中汇集了大量有价值的内容,足以让考生在学习这本书时体会到编者们的真诚与良苦用心。在此特向广大考生推荐这本有诚意的书籍,希望大家与它交朋友。
考生说
次考教师资格证,我感到很茫然。后来拿到这本书,翻看目录发现繁琐冗杂的知识点是以模块的形式呈现的,知识体系很清晰,让我豁然开朗。书里的每一讲下都提供了学习时长,这使我合理分配了自己的复习时间。另外书中配有名师指导的视频、云讲义,通过专家的讲解,将一些重难点进行深度剖析,让我能够更快速地理解记忆;在“真题对接”这一栏目中,我及时了解考查相应知识点的历年真题,对真题的题型和考查方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还有“思路导学”,拓展了书本的知识,丰富了我的知识储备。
总之,因为有了这本书,我觉得枯燥的知识也变得生动起来。所以,和我一样考教师资格证的考生们,这本书,你们值得拥有!
(1)古代教育
由于古代社会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因此古代社会的教育也包括奴隶社会教育和封建社会教育。
《孟子》里说夏、商、周“设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这段内容不仅记载了我国古代学校教育起源的情况,也记载了当时教育的内容和宗旨。
①奴隶社会的教育
人类进入奴隶社会就出现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即学校。
a.中国
夏代
根据历史记载,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西周
西周时期,学校教育制度已经发展到比较完备的形式,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并有了“国学”与“乡学”之分,即设在王城和诸侯国都的学校与设在地方的学校、设在闾里的塾校。教育内容上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的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
六艺由六门课程组成:一是礼,包括政治、历史和以“孝”为根本的伦理道德教育;二是乐,包括音乐、诗歌、舞蹈教育;三是射,射技教育;四是御,以驾兵车为主的军事技术教育;五是书,学字习写的书写教育;六是数,简单数量计算教育。
春秋战国时期
这一时期官学衰微,私学兴起,儒、墨两家的私学成为当时的显学。孔子私学的规模大,存在了40多年,弟子三千。春秋战国时期私学的发展是我国教育史、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促进了百家争鸣盛况的形成。
b.欧洲
在欧洲奴隶社会曾出现过两种著名的教育体系——斯巴达教育和雅典教育。
斯巴达教育
斯巴达是古希腊大的农业城邦。斯巴达教育重视军人和武士的培养,教育内容几乎全是军事体育训练,如赛跑、跳跃、角斗、骑马、投掷等,其教育目的就是培养骁勇的军人与武士。
雅典教育
雅典是一个商业比较发达的城邦,阶级斗争较复杂。雅典教育重视培养多方面发展的人才,教育内容包括政治、哲学、文学、艺术、体操等,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奴隶主的后代适应复杂的社会阶级斗争。
我国和欧洲奴隶社会的教育状况表明,奴隶社会的教育是为奴隶主阶级服务的工具,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同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②封建社会的教育
a.中国
汉代
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实行了思想专制主义的文化教育政策和选士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宋代
宋代开始,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五经”,特别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的内容不再是科举的内容,知识分子的毕生精力都用在了经书的背诵上。
明代以后
八股文被规定为科举考试的固定格式,不仅社会思想受到钳制,而且在形式上创造性也被扼制。一直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科举制度再也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清政府才下令废科举开学堂。
在我国封建社会,学校教育被地主阶级所垄断,不仅具有阶级性,还有鲜明的等级性;教育内容是儒家经典“四书”“五经”;教育方法是崇尚书本,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教育组织形式是个别教学。
b.欧洲
在欧洲封建社会,出现过两种教育体系——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
教会教育
教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教士和僧侣,又称僧侣封建主教育。教育内容是“七艺”:包括“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而且各科都贯穿神学。
骑士教育
骑士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封建骑士,又称世俗封建主教育。教育内容是“骑士七技”:骑马、游泳、击剑、打猎、投枪、下棋、吟诗。
无论是我国的封建教育还是欧洲封建社会的教会教育、骑士教育,都与生产劳动相脱离,都是为封建地主阶级统治服务的,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
(2)近代教育
①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19世纪之前,教育基本上掌握在教会或行会的手中,之前的统治者并没有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在这之后,资产阶级的统治者慢慢开始意识到了公共教育的重要性,统治者在社会上逐渐建立公立学校系统,教育的权力部分或全部地被收回到统治者手中。
②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随着工业革命的成功变革,社会上需要大量的有一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统治阶级逐渐加强了初等教育的推广,并随之发展为义务性的教育。
③教育的世俗化
随着初等教育知识和技能的普及,教育逐渐具有了实用性和功利性的世俗教育的性质,这使得教育得以从教会中脱离出来,尤其是摆脱宗教教育的控制,在一些国家,宗教及政党不得干预学校的教育。
④教育的法制化
西方近代教育发展的鲜明特点就是重视教育立法,教育实施过程中的具体行为及规定都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并且在执行的过程中做到依法治教。
(3)现代教育
①资本主义教育
随着近代工业革命的兴起,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生产代替了传统的手工生产,生产力的发展迫切需要大量掌握一定知识和技能的生产工人。一方面,教育教学活动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起来;另一方面,机器大工业的生产,也为劳动人民提供了入学的机会。
②社会主义教育
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权由劳动人民掌握,教育不再具有阶级性,教育成为促进全体人民群众全面发展的工具。
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是一种全民性的教育。社会主义学校培养的主要是既能从事脑力劳动,又能从事体力劳动,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③20世纪以后的教育
20世纪以来,科技革命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教育的现代化。新教育运动和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开展,掀起了世界范围内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狂潮。义务教育向中等教育延伸,各国考虑到科技进步的重要性,大力投资和发展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也得到高速发展。教育制度、教育观念、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形式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浪潮中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20世纪后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教育的终身化
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的终身教育思想兴起于欧洲,早是由法国著名成人教育家保罗·朗格朗提出来的。终身教育思想强调职前教育和入职后的教育要起来,“活到老、学到老”,教育应该贯彻于人的一生。
b.教育的全民化
全民教育的内涵就是教育的民主化,教育应该普及到所有的民众。基本含义就是教育对象要全民化,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教育应该向所有人开放,特别是适龄儿童和青年应该受到基本的教育。
c.教育的民主化
教育民主化的内涵包括:教育机会均等、教育的自由化、师生关系的民主化、教育活动和教育内容组织的民主化。教育机会均等不仅包括教育起点机会的均等、教育过程机会的均等,而且包括教育结果机会的均等。此外,教育的自主权要进一步扩大,课程设置更科学化,从而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多的自由选择的可能性。
d.教育的多元化
教育多元化主要包括教育思想的多元化、教育目标多元化以及教学组织形式、评价标准的多元发展。
e.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教育技术的现代化就要求人们把现代科学技术的成果,包括机器设备、计算机技术、培养手段等广泛应用于教育行业,促进教育领域的信息化、科学化,从而实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变革。
(四)教育的基本形态
教育的形态是指教育的组织形式。教育的基本形态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1.社会教育
(1)社会教育的概念
社会教育的基本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教育,是指旨在有意识地培养人、有益于人的身心发展的各种社会活动。狭义的社会教育,是指学校和家庭以外的社会文化机构以及有关的社会团体或组织对社会成员所进行的教育。
(2)社会教育的特点
①开放性
社会教育没有年龄、时间、地域等局限,社会成员随时随地都可接受教育。同时社会教育已开始把教育同社会生活、生产劳动、休闲娱乐等联系起来,打破了学校教育那种封闭式的教育体系,具有极大的开放性。
②群众性
社会教育的服务对象不仅是青少年,各个年龄阶段、各行各业人员都可以成为社会教育的服务对象。如成年人的职业技术教育、老年人的老年大学教育等,社会教育满足了社会各年龄阶段、各职业系统人员的学习要求,教育对象日益普遍。
③多样性
由于社会教育对象非常广泛,各有不同条件和不同需要,因此,社会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也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从受教育时间上说有脱产式、半脱产式、业余式等;就其教育形式来说有培训班式、讲座式、函授式等;就其内容来说有文化知识、科学技术以及生活常识等多方面的教育。
④补偿性
一些在学校教育中尚不具备的知识,如日常知识等,社会教育都可以予以补充。因此,社会教育具有较强的补偿功能。
⑤融合性
现代的社会教育不仅具有独立形式,而且日益渗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同社会的政治活动、生产劳动、社会生活、娱乐活动等密切结合,融为一体,处处都发挥着社会教育的作用。
2.学校教育
(1)学校教育的概念
学校教育指通过专门的教育机构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教育活动。它是一种制度化的教育,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学校教育形态是教育的主体形态。
(2)学校教育的特点
①职能的专门性
学校是专门教育人的场所,学校教育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相比,首要的不同便是学校教育的专门性。学校教育的专门性特点主要表现在任务的专一上,学校的使命就是培养人,其他任务都是围绕着培养人来实现的。
②组织的严密性
学校教育是制度化的教育,学校具有严密的组织结构和制度。从宏观上说,学校有各级各类、多种多样的体系结构;从微观上说,学校内又有专设的领导岗位和教育教学组织,还有一系列的严密的教育教学制度等。这是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态所不具备的。
③作用的全面性
学校教育是全面培养人的活动,它不仅要关心教育对象的知识和能力的增长,也要关心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还要照顾受教育者的身体健康成长。培养塑造全面完整的社会人,是学校教育的特有职责,而这一职责也只有学校教育才能承担起来。
④内容的系统性
教育内容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为了满足培养造就全面完整的社会人的需要,学校教育内容特别注重内在连续性和系统性。学校教育不仅注意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同时还注意学生认识规律的系统性。
⑤手段的有效性
学校具有从事教育的完备的教育设施和专门的教育设备,如声像影视等直观教具,实验实习基地等,都是学校教育的有效手段。这些都是保证教学有效顺利进行的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
⑥形式的稳定性
学校教育形态比较稳定。它有稳定的教育场所、稳定的教育者、稳定的教育对象和稳定的教育内容,以及稳定的教育秩序等。学校教育的这种稳定性,更有利于个人的发展。当然,稳定是相对而言的,它也要有相应的改革变化。
(3)学校教育制度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培养目标、入学条件、修业年限、管理体制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等。
我国现代学制的建立是从清末开始的。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冲击下,清政府为了维护其封建统治不得不对延续了几千年的封建教育制度进行改良,采取了“废科举、兴学堂”的措施。
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史称“壬寅学制”,这是我国正式颁布的个现代学制。这个学制未及实施,到1904年又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史称“癸卯学制”,这是我国正式实施的个现代学制。
我国现行学制在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得到确认。它包括以下几个层次的教育。
层次特点幼儿教育
(学前教育)招收3—6、7岁的幼儿,进行启蒙教育,使他们身心得到全面发展,为接受小学教育打下良好基础初等教育主要指全日制小学教育,招收6周岁儿童入学,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推迟至7周岁。学制为5—6年。对儿童实施全面发展的基础教育,为接受中等教育打下基础中等教育修业年限一般为6年,分初级、高级两级。指全日制普通中学、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等各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及业余中学,对学生实施全面发展教育。一方面为国家培养劳动后备力量,另一方面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新生。中等专业学校的修业年限多为3—4年,技工学校的修业年限多为2—3年高等教育高等学校包括全日制大学、专门学院、专科学校、研究生院和各种形式的业余大学,其任务是为国家培养各种各样的高级专门人才
真题对接
【2016年上半年全国,4】我国制度化学校教育体系包括()。
视频讲解①幼儿教育②初等教育
③中等教育④成人教育
⑤高等教育
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⑤
C. ①②④⑤D. ②③④⑤
【答案】B
【名师详解】我国现阶段学校教育制度包括四个层次:幼儿教育(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故本题选B。
从形态上看,我国现行学制是从单轨学制发展而来的分支型学制。
名师指导——学制的类型
3.家庭教育
(1)家庭教育的概念
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内由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对新生一代和其他家庭成员所进行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教育。
(2)家庭教育的特点
①先导性
一个人早接受的教育是家庭教育,个教育者是父母。家庭的生活环境和父母的言行举止,将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些教育影响将成为孩子以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出发点。
②感染性
感染性是情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指一个人的喜怒哀乐等情感,能使别人产生同样的或与之相联系的情感。父母子女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血缘关系,情感的感染性就显得更为强烈。家长的好恶取舍,常常影响着子女的行为举止。
③生活性
家庭教育从生活的各个方位、各个层面(品德、健康、安全、卫生、礼貌、交往、情感等)对孩子施加影响。在家庭生活中,父母能够指导孩子“在做中学”“在做上学”“教学合一”,这种在生活中的教育是直接的、真实的、能体会到其价值的。
④性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在子女心目中的性,是家长有效地教育和影响子女的重要前提。父母丰富的阅历和经验、成熟的思想意识等,会在子女心目中树立起高大、的形象,使子女养成对父母尊崇和信任的心理。子女一旦形成这样的心理定势,就会自觉自愿地去接受父母的要求和劝导,向家长希望的方向发展,从而使家庭教育达到预期的目的。
⑤针对性
鲜明的针对性,是家庭教育的又一大特色。孩子与父母朝夕相处,接触的机会多,相处的时间长,因此父母能够更全面、深刻地了解自己的孩子,从而使家庭教育比较容易做到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
⑥终身性
在人的一生中,享受长的教育就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具有终身性。而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无论时间长短,都只是一种阶段性和间断性的教育。
(五)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
1.中国古代时期
(1)孔子
孔子是我国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中国教育史上个将毕生精力奉献给教育事业的教育家。
孔子的教育思想在记载他言行的《论语》一书中有充分的反映。他提出了“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并兴办私学。孔子在教育工作中特别注意研究学生,他对学生个性特征有深刻的观察和分析。
孔子的教育因人而异,宋代朱熹把这种教育原则概括为“孔子教人,各因其材”。后人就简称为“因材施教”。在中国教育史上,孔子是早提出启发式教学原则的人。他曾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孔子认为国家发展必须具备“庶、富、教”三个条件:“庶”即充足的劳动力;“富”即使人民生活富裕;“教”即使人民受到政治伦理教育。“庶”与“富”是实施教育的基础,在“庶”与“富”的基础上开展教育,才会取得社会效果,国家才会富强康乐。
真题对接
【2015年上半年全国,2】“庶”与“富”是“教”的先决条件。首次提出这一教育观点的教育家是()。
A. 孔子B. 孟子
C. 荀子D. 墨子
【答案】A
【名师详解】“庶、富、教”是孔子的主张,即首先需要让百姓富裕,然后施行教化和仁德;孟子主张“性善”论,提出教育的目的是“明人伦”;荀子提倡“性恶”论,主张“笃志”“内省”;墨子指出教与学是一个整体,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出“量力所能至”,强调学以致用。故本题选A。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