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9631737丛书名: 爱我中华丛书
天推鲁仲尼——儒家宗师孔子
屈子怨何深——战国时期诗人、楚大臣屈原
千秋太史公——西汉太史公司马迁
南阳擅德音——东汉天文学家、文学家张衡
谁知壮士忧——三国曹魏文学家曹植
翰墨冠古今——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
池塘春草诗——晋宋诗人陶渊明、谢灵运
狂歌五柳前——唐代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
大鹏振八裔——盛唐浪漫主义诗人李白
天地一沙鸥——盛唐现实主义诗人杜甫
忠精雷当天——中唐书法家颜真卿、柳公权
韩柳摩苍苍——唐代古文运动领袖韩愈、柳宗元
莫道桑榆晚——中唐诗人白居易、刘禹锡
羁泊欲穷年——晚唐诗人李商隐、杜牧
天际识归舟——北宋词人柳永、李清照
但愿人长久——北宋词人、诗人、书画家苏轼
鬓残心未死——南宋爱国诗人陆游
识尽愁滋味——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
一粒铜豌豆——元代杂剧家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
老死花酒间——“吴门四家”之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
独立啸晚风——明代文学艺术家徐渭
不废我弦歌——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诗画入禅真——“四僧”之弘仁、髡残、八大山人、石涛
《外史》纪儒林——清代小说家吴敬梓
满纸荒唐言——清代小说家曹雪芹
清孤不等闲——清代画家郑板桥及“扬州八怪”
有梦的从前——后记
宇宙观是老子政治观和人生观的基础。在老子之 前,“天”或“天 帝”为万物之主宰的观念,在人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 。这种自然观后来 逐渐受到一些进步思想家的怀疑,而老子是早从哲 学的角度否定天帝的 一个古代学者。他指出宇宙万物的本原是“道”,这 个“道”不是一般常 见的道理,而是天帝的原始、万物的根本。道在天地 万物生长之前就已存 在,天地万物都是由它所产生的,道“可以为天下母 ”。据此,老子又进 一步提出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亦即一切都要顺应 自然法则的观点。这种朴素的唯物主义和无神论思想 ,尽管带有宿命论的 消极成分,但在那个时代能有这种见解,实属难得了 。
辩证法思想,则是老子学说中精粹和精彩的 部分。老子从天地万 物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观察并发现了事物内部新旧 、祸福、存亡等对立 面之间的辩证规律。老子认为,事物都有其对立面: “有无相生,难易相 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而对立的双方又是可 以相互转化的,正如其名言所述:“祸兮,福之所倚 ,福兮,祸之所伏。” 好事与坏事并非一成不变的。同样,“正复为奇,善 复为妖”,正常随时 可变为反常,而善事也随时可变为恶事。以道家思想 演绎而来的《淮南 子·人间训》中的一则故事——“塞翁失马,焉知非 福”,对老子的这一 辩证法思想进行了生动和形象的诠释。
由对立转化的辩证规律,老子又提出了物极必反 这一辩证法思想中 的重要观点。他认为,事物在向相反的方向转变,到 了一定时候就会转 变成它反面的东西。当将这种辩证关系应用于国家的 统治和管理时,老 子的名言对历来的统治者都是十分精辟的警诫:“民 之饥,以其上食税 之多,是以饥”,“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他 指出,不要以为人民 老实可欺,用杀人的手段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即使需 要惩治那些捣乱的 人,也自有惩治他们的人,用不着统治者自己去动手 杀人。统治者如果 硬要这样,将会自食其果。“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 坚强者莫之能胜”, 因此,统治者要把自己放在弱者的地位,“以道佐人 主者,不以兵强天 下,其事好还”。
在认识论上,老子主张“静观远览”,只有不受 情欲的影响,保持心 态的宁静,才能认识事物的真相。在此基础上,他还 提出了“不出户, 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的 静观认识事物的方 法。从这种认识论出发,老子提出了治理国家应该“ 无为而治”、“顺乎 自然”的政治主张。他认为“无为而无不为”,无为 并非什么都不干,而 是要无所为而为,只有“无为”才可以做到“无不为 ”——“我不为而 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 而民自朴”。他认为 “道”和“德”是属于无为的范畴,仁以下是属于有 为的范畴。老子主张 无为,反对有为,认为有为是从无为堕落而来。老子 的无为而治也被称为 圣人之治。
作为古代小自耕农的代表,从无为而治的观点出 发,老子对充满着剥 削、压迫、兼并和战争的社会现状十分不满。他所憧 憬的理想世界是一种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小国寡民 ”状态,幻想使社会 倒退到“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 来”的原始公社时 代。在他的笔下,这一社会应该是“国土不大,人口 稀少。即使有各种 器具也从不使用,使人民不需以生命去冒险,也不远 迁。虽有船和车,用 不着乘坐;虽有武器装备,用不着陈列。让人民还是 沿用古代结绳记事的 办法,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安适,过得习惯。
邻国之间可以互相望 见,连鸡鸣犬吠的声音都能听见,而直到老死,人们 也不相往来”。这是 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反映了老子落后、倒退的历史 观。
人间正道,大势所趋,人类社会并不按照老子的 意愿发展。但是老子 以反向思维的方式,为后人留下了很多精辟的观点和 独到的见解,被传诵 为爱民治国、为人处世的至理名言:“以正治国,以 奇用兵,以无事取天 下”;“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 ,执者失之”;“将欲 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 必故兴之;将欲取 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 脱于渊,国之利器不 可以示人”;“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P7-8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