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email protected]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首页艺术戏剧艺术/舞台艺术优雅10:昆曲的声与色

优雅10:昆曲的声与色

还原千百年来中国人与美的对话,从古典中国寻找失落的优雅;台湾学者专家多年打磨,用一套书讲透中国文化独特之美,献给每一个想认真了解中国的人。10本书10个主题,锁线裸脊,全彩印刷

作者:陈均 著;何寄澎 编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07月 

ISBN: 9787508672410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43.99

类别: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SKU:5d847a815f9849104541574c 库存: 有现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8672410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还原千百年来中国人与美的对话,从古典中国寻找失落的优雅;台湾学者专家多年打磨,用一套书讲透中国文化独特之美,献给每一个想认真了解中国的人。10本书10个主题,锁线裸脊,全彩印刷。

1 系统完整:《优雅》丛书共10种,包含绘画、书法、图书、诗歌、陶瓷、建筑、花艺、茶艺、篆刻、昆曲共10个主题,涵括了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对中国文化之美有全面介绍。

2 内容经典:《优雅》台湾版各分册出版后成为各自领域经典之作、重要参考书。其中《优雅03:陶瓷之路》获台湾出版奖*奖“金鼎奖”。《优雅01:如何看中国画》先后有台版、港版、日文版及韩文版等多种版本出版。

3 图文并茂:无论是国画、书法,还是陶瓷、图书,都针对内容配以大量彩色图片。以图解文,以文注图,展示更加直观,读者获得的印象更鲜明具体。

4 作者优秀:《优雅》的主编和作者来自台湾,都是各领域研究专家。其优势尤其在于接受过传统文化熏陶,学养深厚。在传统文化大环境逐渐消失的今天,其独特性愈发凸显。如《当书法成为艺术》的作者周凤五,其父周介夫为张大千关门弟子,家学渊源,自身又进行相关领域研究,在大学开设相关课程。

5 分册内容全面具体:《优雅》每一本书介绍了中国的一种文化,其内容具体而全面。读一本书,可对一种中国文化有具体而全面的了解。如《优雅01:如何看中国画》分专章介绍国画的观点、意境、笔法、色彩、用墨等,并对国画的历史流变进行简要分析,提供欣赏国画的背景知识;《优雅05:诗歌在唱什么》则分章阐述了《诗经》、楚辞、汉赋、六朝诗歌、唐诗、宋词等多种诗歌体裁。

6 写作方式简明易懂:《优雅》以现代人为读者对象,配合现代人的环境与生活,透过浅明易解的方式,正确而完整地把中国文化的精华传达给读者。如《优雅02:当书法成为艺术》,抛弃了繁琐的理论阐释与艰深的考证,只以简要的理论概括了书法的理论与流变,而将叙述重点放在具体作品的风格或技巧的分析之上。

7 思路新颖:与传统的国学著作不同,《优雅》从美的欣赏与创造的角度出发,用“美”来贯穿全套丛书,讲的是“中国式的美”。

8 装帧精美:锁线裸脊,全彩印刷,版式精致典雅。

 

内容简介

《优雅10:昆曲的声与色》

作者以讲故事的方式,讲述了昆曲的起源、流变,在宫廷和民间的传播盛况,在民国和当代的命运起伏,一直讲到今天的白先勇与青春版《牡丹亭》为什么会风靡全国,更辟专章讲述了昆曲的逸闻趣事,如北京大学与昆曲的联系。故事引人入胜而内容丰富严谨,展示出昆曲的发展历程与迷人魅力。

———

◇从古典中国寻找失落的优雅

当我们用“国学”的视角回看中国文化,其实我们是在竖起一面高墙;当我们用“传统文化”的视角去看中国文化,其实我们是把它定格在遥远的过去。越想接近,越是遥不可及。

但是,几千年的磨砺和积淀,那里一定有什么东西我们还没真正触碰到。

不如忘掉需要仰视的“国学”高墙,扔掉隔离时空的“传统”情怀,放空、平视,也许豁然开朗。

古典中国的文化和艺术,淬炼出了一套关于人的教养,儒雅、温文尔雅,一幅书画,一件瓷器,一方印章,一个诗句……都守护着一段关于物质与精神之美的密码。优雅地活着,也许是过去世界带给今天的我们的*关键的信息。

每个人都希望能够优雅地活着,“优雅”是当代人的精神深处不变的追求。

无论中国人,还是想看懂中国的西方人,其实都在从古典中国寻找失落的优雅。

 

◇《优雅》丛书来自台湾

这套书来自台湾,主编何寄澎先生说:中国文化之所以渐趋暗淡,是因为从没有人配合着现代人的环境与生活,透过浅明易解的方式,正确而完整地把中国文化的精华传达给大众。

所以,他邀请台湾当时*有文采、学养深厚的作者一起完成了这套书。

他是用“美”来贯穿全套书,讲的是“中国式的美”。

他说:华夏之美,献给每一个中国人。

其实,中国式的美,可以献给全世界每一个喜欢中国文化和艺术的人。

《优雅》系列离开传统的国学视角,抛弃繁琐的考证或晦涩的理论,力求从美的角度出发,配合现代人的环境与生活,透过浅明易解的方式,把中国文化的精华传达出来。

《优雅》是献给每一个中国人的,也献给每一个想了解中国文化的人。让我们在浮躁喧嚣的时代里,重拾优雅生活。

———-

◇《优雅》丛书共10种:

《优雅01:如何看中国画》

《优雅02:当书法成为艺术》

《优雅03:陶瓷之路》

《优雅04:中国图书三千年》

《优雅05:诗歌在唱什么》

《优雅06:中国花艺》

《优雅07:篆刻的雕琢》

《优雅08:中国式建筑》

《优雅09:茶的味道》

《优雅10:昆曲的声与色》

作者简介

《优雅10:昆曲的声与色》作者:陈
均

文学博士,现任教于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编订朱英诞、穆儒丐、顾随等作家和学者的作品及京昆史料文献多种。出版有专著《中国新诗批评观念之建构》、《京都聆曲录》系列、昆曲艺术家评传《仙乐缥缈:李淑君评传》《义兼崇雅
终朝采兰:丛兆桓评传》及诗集《亮光集》、小说《亨亨的奇妙旅程》等。

目  录

前言:昆曲为何能“久衰而未绝”?

 

章    迤逦之声起昆山

节    “昆腔鼻祖”顾坚存在么?

第二节    “曲圣”魏良辅和“昆腔音乐圈”

第三节    魏梁遗韵:“昆剧”之诞生

第四节    昆曲史前戏:《西厢记》、《琵琶记》与《牡丹亭》

第五节    《长生殿》、《桃花扇》与《千忠戮》

 

第二章    宫廷昆曲漫话

节    皇帝演昆曲

第二节    外国人看昆曲

第三节    刑部尚书编昆曲

第四节    皇家剧团的规模

第五节    三层大戏楼

第六节    《康熙六旬万寿庆典图卷》中的昆曲

第七节    北京民间的昆曲演出·京郊的一次演出趣闻

 

第三章    百年昆曲的生生死死

节    宫廷老艺人的回忆

第二节    民初一位北大学生的观剧日记

第三节    北方昆弋社的演变

第四节    “传”字辈的命运

第五节    《十五贯》:“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

第六节    青春版《牡丹亭》与“昆曲热”

第七节    官方与民间:关于百年昆曲兴衰史的一个视角

 

附录:近世昆曲逸闻萃录

一、吴梅在北大教昆曲

二、吴梅自许词曲

三、白永宽:昆曲中的谭鑫培

四、“铁嗓子活猴”郝振基

五、听陶歌似诵陶诗

六、民国昆曲的“一台双绝”

七、一百年的两个“活钟馗”

八、韩世昌与“伤寒病”

九、韩世昌演《游园惊梦》

十、民初的一场昆弋义务戏

十一、
中途陨落的昆旦白玉田

十二
、“思凡”、“双思凡”、“反思凡”与“丑思凡”

十三、顾传玠弃伶学农

前  言

序言

中国文化曾经使古典的中国辉煌,而在现在乃至未来的中国,也必然继续具有历久弥新的意义。这是毋庸置疑的。

然而令人迷惑的是,如此优美而博大的文化,何以长久以来竟日趋衰落而黯然无光?是因为人们的轻视与漠视吗?还是由于其他更重要的原因?经过不断的思索、再思索,我们终于获得一个结论。我们认为,中国文化所以渐趋黯淡,是因为从没有人配合着现代人的环境与生活,透过浅明易解的方式,正确而完整地把中国文化的精华传达给广大的群众。

人们对自己的传统文化既然无从认识,也无从了解,又如何能奢谈赏爱与肯定?今天中国文化之所以被轻视、漠视,基本而关键的因素正在于此!

知之则当行之,由是我们勇敢地出发了。毕竟,在今天,我们不愁没有文笔优美的专家学者,不愁没有设计优良的美术人才,更不愁没有印刷精美的印刷公司;一切都无虞,所欠的只是“东风”—那双策划、推动整个工作的手而已。以文化为职志的我们,理应来扮演这个角色的!我们战战兢兢地构思着。中国文化的内涵如此辽阔,包蕴万有,思想、文学、艺术、科技、人物、生活……
无一不在其中,我们应怎样日积月累而卒底于完整的呈现呢?我们惶恐地思索着。后,东坡的话给了我们坚定的启示:“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有一天,当我们自觉成绩还满意时,我们或许会停下脚来歇息歇息;而在此之前,我们恒将竭尽心力、无止境地耕耘下去。一步一莲花,我们深自期许着,也有着充分的信心,呈现在您面前的每一本书,都将令您另眼相看,觉得“的确与众不同”。

人要有名字,有意义的工作也要有名字,我们就叫它作“华夏之美”。“华夏之美”是献给每一个中国人的。

何寄澎

在线试读

“可怜一曲《长生殿》,断送功名到白头”

一六八九年,也就是康熙二十八年,在北京城的一家宅院里,一场昆曲演出正在彻夜进行,参加者多是北京城中的达官名流,甚至有人本来已经快出了北京城,到了房山的良乡,听说了演出消息,又赶紧返回……

这场昆曲演出非同寻常,它既是一次堂会演出,但又并非普通的堂会。

因为堂会一般都是有人高价雇佣戏班伶人来演出,而这场堂会却是戏班里的伶人主动要求来演的,不取分文报酬。

奇怪的是,演出的名义是这个戏班要给一位文人来祝寿,这个戏班是当时北京城里有名的戏班—内聚班,但是这位文人无权无势、没有功名,而且,其实他的生日早在一个月前,就已经过了。

更奇怪的是,参加这次祝寿演出的来宾和演员,全部被抓起来或被调查,有五十多个官员被取消功名,以至轰动一时。

这就是康熙二十八年著名的《长生殿》案。时人有诗咏其事:“可怜一曲《长生殿》,断送功名到白头。”指的就是这件事。

这部《长生殿》传奇的作者叫洪昇。

洪昇是什么人呢?现在我们都因为《长生殿》知道洪昇,但是当时他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国子监的太学生。一六八八年,他三易其稿,写出了一部传奇剧《长生殿》。

这部《长生殿》写的是什么呢?我们都知道唐朝诗人白居易写的《长恨歌》,说的是唐明皇和杨贵妃的故事,里面有一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在唐朝以及后来,写唐明皇和杨贵妃的故事的诗很多,但有名、家喻户晓的诗就是白居易的《长恨歌》。

同样,写唐明皇和杨贵妃的悲欢离合的传奇也有不少,但是名声、流传广,一直到今天还在演的,就是洪昇的《长生殿》。

《长生殿》刚写出来,立即轰动京城,可以说是“洛阳纸贵”。一时间,“爱文者喜其词,知音者赏其律”,出现了“朱门绮席,酒社歌楼,非此曲不奏,缠头为之增价”的盛况。

但是,历史的记载到这里就出了一个问题。什么问题呢?

刚才所说,因为演《长生殿》导致很多人被抓,很多人被革除功名,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一部戏怎么就惹出这样的祸?

根据记载,事情是这样的。

演这部《长生殿》的时候,正是康熙的佟皇后刚刚去世不久,还在国丧期间,不许动响器,戏根本就演不成了。这种日子,对于戏班和伶人来说,就是苦日子。只有散班、说清口,或到郊区乡下跑野台子。不过,虽然有禁令,但法令往往松弛,这些人偷偷地演戏看戏,自娱自乐本来也不要紧。

但是,这时出现了一个告密者。

这个告密者叫黄六鸿,官职是给事中,是一个小官。

为什么他会去告密呢?

是因为听戏的人里面有一个人叫赵执信。赵执信当时只有十八岁,刚刚中了进士,可以说是少年得意。

黄六鸿刚刚从外省的一个知县到北京来当一个小官,到处给人送土特产,还附上自己的诗稿。送给赵执信时,赵执信写了封回信“土物拜登,大稿璧谢”,土特产留下,稿子退回了。当时人引为笑谈。

黄六鸿碰了这么一个钉子,挺没趣的,也就怀恨在心。一听说有国丧期间听戏,尤其是赵执信也在里面,就连忙去告密了。

这样一来,五十多个官就没了,赵执信被革职,洪昇也就一辈子潦倒了。

不过,也有学者分析,之所以“长生殿”成为当时轰动的一个案件,表面原因是国丧期间演戏,有小人告密。但背后也是因为政治斗争造成的。

而且《长生殿》虽然写的是唐代的安史之乱,但是影射的却是明末的大混乱。当时的人在看《长生殿》时,很容易就联想起当时的事情。比如说《长生殿》里有一出《弹词》,里面写到战乱的景象。

再就是,《长生殿》里有一出《骂贼》,是乐工雷海青骂安禄山,“平日家张着口将忠孝谈,到临危翻着脸把富贵贪,早一齐儿摇尾乞新衔,把一个君亲仇敌当作恩人感!咱,只问你蒙面可羞惭?”

这样骂起来,看到、听到的那些明朝投降清朝的大臣岂不是要羞愧或者愤怒了?

洪昇有一个朋友,叫金埴,在他写的书里就提到,因为这个演《长生殿》的事,很多人都倒霉了,洪昇更是倒霉,“先生革去监生,枷号一月,文人之厄,闻者伤之。”但是,据说康熙也看过这部《长生殿》,非常欣赏,在宫廷里演,内聚班就是因为在宫廷里演出《长生殿》,获得赏赐很多,为了感谢作者洪昇,就主动来演堂会的。

因为这件事,洪昇的功名是没有指望了,但是《长生殿》这部传奇开始“流传禁中,布满天下”。

康熙虽然处置了看戏写戏的人,但这部传奇却没有被禁。这部《长生殿》,因为这个事件,反而更广为人知,从宫廷,到整个国家,都开始流行演出这部《长生殿》了!

 

书摘插画
插图

插图

插图

插图

插图

插图

抢先评论了 “优雅10:昆曲的声与色”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加入购物车

电影学院123:表演练声课:释放天然嗓音 (增订版)

EUR €43.99
加入购物车

戏曲知识普及读本:通用?小学版

EUR €17.99
加入购物车

戏剧概论(修订版)

EUR €33.99
阅读更多
缺货

中国京剧二十讲(北大教授潜心之作,中国传统文化通俗读本)

EUR €28.99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