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05093174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七集团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战功卓著,涌现一批又一批的英模人物,邱少云、张国富、罗盛教、欧阳海。四十军在国内战争时期战功卓著,人称“旋风部队”。该部*先入朝,也是*一支未经和平整训,直接从国内战争转入抗美援朝战争的队伍,接到入朝命令前,其刚刚结束解放海南的作战。在朝鲜战场,四十军又是连续作战时间*长,作战*为艰苦的一部。
为抗美援朝战争纪实作品。记录了志愿军主力部队之一——第四十七军在朝鲜三年多的时间里,参加的各次战役战斗,真实地记叙了各级指战员不怕流血牺牲、克服重重困难,顽强奋战,痛歼侵略者的英雄事迹;记述了四十七军首长坚决贯彻志愿军总部的部署,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取得各次战役战斗胜利的史实;再现了停战协定签订后,第四十七军各级指战员帮助朝鲜人民重建家园,恢复生产,与朝鲜人民结下了深厚情谊的历史画面。
编者的话 1
章 出 兵 1
第二章 是战争就会有流血 17
第三章 首战告捷 2 7
第四章 活捉黑人连 87
第五章 目标——平壤 115
第六章 跨过三八线 131
第七章 局部牺牲 177
第八章 号声退强敌 187
第九章 解放汉城 203
第十章 奇兵穿插 215
第十一章 天助志愿军 241
第十二章 历尽艰辛 重返部队 267
第十三章 水淹美军陆战队 277
第十四章 接见 293
第十五章 步兵陷危境 炮兵解燃眉 301
第十六章 代表团的殊荣 313
第十七章 炮震敌胆 323
第十八章 坑道战 335
第十九章 击碎的“空中优势” 353
第二十章 红旗插上老秃山 369
第二十一章 不幸之中有万幸 383
第二十二章 战术反击战的胜利 389
第二十三章 士气高涨 405
第二十四章 安息吧 战友 417
后 记 433
后记
写完了书稿,似乎意犹未尽。
看着眼前的书稿,我陷入了沉思。
我是谁?作者吗?不不,作者应该是那些亲身参加过朝鲜战争、创造历史的可爱的人!
那我是什么呢?一位半路出道的历史工作者,历史资料的整理者。甚至,不是一个称职的资料整理者。我清楚地知道,有许多有价值的资料我是无法搜集到的,英雄们创造的辉煌业绩还未能充分记述,那场让中国人民扬眉吐气、荡气回肠的战争还未能被尽情诠释……
可是我知道,第四十七军的老前辈、老首长曾多次提出,想要为四十七军在朝鲜战场的事迹立传,想把指战员们那种不怕死的血性虎气写出来,以教育今天的军人,让他们传承红色基因,续写历史辉煌。可惜,由于种种原因,这个想法一直未能实现,如今我们只不过是完成了他们的愿望而已。
我的文笔并不优美,才思也不敏捷,描绘的历史画面既不全面,也不震撼人,但我做了一件前人想做而没有来得及做的事情。我想为后人学习光荣传统留下一点儿资料,哪怕是被批评的资料也好。
四十七军在朝鲜战场创造了许许多多佳绩:首创坑道作战雏形、首次使用喀秋莎火箭炮、首次强攻获得成功、首次相持阶段全歼美军一个加强连、天德山坚守战为粉碎敌人“秋季攻势”做出贡献、正洞西山两次反击获大捷、首次步坦炮联合作战、老秃山战斗加剧侵略者内部矛盾、罗盛教勇救朝鲜少年彰显我军国际主义精神……
我真诚地希望通过这本书,让更多的人了解朝鲜战场我军以劣势装备,如何打败武装到牙齿的敌人的,他们那种气壮山河的英雄气概,以便激励今天的军人,在强军兴军的道路上乘风破浪,勇往直前,担当起历史赋予的职责,完成这一代军人应该完成的历史使命!
我真心地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告慰那些在朝鲜战争中英勇献身的先烈,那些至今仍在异国他乡的烈士,让他们的在天之灵知道后人没有忘记他们!告慰那些还健在的参加过那场战争的老前辈,让他们明白自己年轻时候的奉献,将被后人永远铭记……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