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29121501
文字诞生,“秘密”接肘而至,
“隐藏”与“破解”之间的战争,永无休止……
维基解密的创始人,著名黑客朱利安•阿桑奇及遍布世界的同道者们,将黑客技术持续推新,不断实现自我超越,以形成一个无形的强大的机器。他们立志于让一切信息透明,让秘密无所遁形,与世界上生产秘密的机构或组织战斗。
本书的作者安迪•格林伯格是一位电脑信息安全领域的记者,专注于高端科技、信息安全等领域,此前曾任福布斯网和《福布斯》杂志的特约撰稿人,现作为资深作家供职于《在线》杂志。
《机器消灭秘密》一书中,格林伯格深入研究并生动再现了那些拥有全能黑客技术的魔术师,他们将任何企图染指个人隐私的机构的保密性打得粉碎。这本精心组织的著作是对此题材感兴趣的读者的之书,即便现在你可能不感兴趣,将来也极有可能希望了解这些内容,因为你终有一天会置身其中。无论你是初涉电脑屏幕之后的虚拟战场的新生,还是经验丰富的维基解密观察家,本书都是不可多得的上乘之作,你总会在其中发现一些新奇而有趣的东西。
《机器消灭秘密》(英文第1版)于2012年在美国与英国同期出版,《机器消灭秘密》(英文第2版)于2013年在美国出版,加拿大、英国、爱尔兰、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南非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引进该书版权并同期出版。故事的主线是阿桑奇及其维基解密,穿插讲述了几十年来网络密码和黑客安全的相关历史及关键人物。通过对故事中一些主要参与者的独家访问,如朱利安•阿桑奇、丹尼尔•多姆沙伊特–伯格,以及之前从未接受过采访的维基解密的神出鬼没的设计师,格林伯格揭开了这个世界上具有明确政治动机的黑客们的神秘面纱——他们是谁?他们如何工作?
电影《第五产业》(the fifth estate)由本书内容改编而成。
《机器消灭秘密》一书中,格林伯格深入研究并生动再现了那些拥有全能技术的网络安全魔术师,他们将任何企图染指个人隐私的所谓国家机密的保密性打得粉碎。这本精心组织的著作是对此题材感兴趣的读者的之书,即便现在你可能不感兴趣,将来也极有可能希望了解这些内容,因为任何人都会不可避免地置身其中。无论你是初涉电脑屏幕之后的虚拟战场的新生,还是经验丰富的维基解密观察家,本书都是不可多得的上乘之作,你总会在其中发现一些新奇而有趣的内容。
《机器消灭秘密》全文由7章构成:第1章,揭发者;第2章,密码学家们;第3章,密码朋克们;第4章,洋葱路由器;第5章,保密检查员;第6章,全球化;第7章,工程师。故事的主线是阿桑奇及其维基解密,内文穿插讲述了几十年来加密与泄密、网络与黑客的相关历史及关键人物。通过对故事中一些主要参与者的独家访问,如朱利安•阿桑奇、丹尼尔•多姆沙伊特–伯格,以及之前从未接受过采访的维基解密神出鬼没的设计师,格林伯格揭开了这个世界上具有明确政治动机的黑客们的神秘面纱——他们是谁?他们如何工作?
目录
013□前言
019□部分 现在的揭秘者,过去的揭秘者
□第1章 揭发者
□第二部分 解密的演变
□第2章 密码学家们
□第3章 密码朋克们
□第4章 洋葱路由器
□第三部分 泄密的未来
□第5章 保密检查员
□第6章 全球化
□第7章 工程师
Advance Praise for This Machine Kills Secrets
《机器消灭秘密》一书的发行评语
迷人的研究。
——《华尔街日报》(Wall Street journal)
《福布斯》杂志记者安迪·格林伯格为读者呈现了一个惊人的揭露性调查,带领我们进入了电脑屏幕背后阴暗的作战室。
——《克利夫兰老实人报》(The Cleveland Plain Dealer)
在斯蒂格·拉松(Stieg Larsson)创造出莉斯贝特·萨兰德(Lisbeth Salander)前,电脑黑客从未被描写成这样的英雄——值得庆幸的是格林伯格也分享了一些拉松在制造悬念上的天赋。
——《石板杂志》(Slate)
格林伯格深入研究了所有拥有强大黑客技术的高手,他们粉碎了在挖掘个人隐私问题上的保密性及所有国家秘密的保密性。
——《出版人周刊》(Publishers Weekly)
当立法者和执法者还在为这些问题的哲学性和实践性争论不休时,格林伯格介绍的这些人已经打定了主意,并且他们已经走在了前列。如果你想了解他们是谁,以及为何他们如此强大,没有比看这本书更好的选择了。
——《新科学家杂志》(New Scientist)
格林伯格描绘了一个新的现实。政府和企业的彻底透明并非一个决定,而是一种真切的生活。
——《裸公司》(The Naked Corporation)、《宏观维基经济学》(Macrowikinomics)畅销书作者,唐·泰普斯科特(Don Tapscott)
对于那些想要理解“公开和保密”、“匿名和具名”之间的争论及其重要性的人,本书是之物。经过细致研究,本书提供了那些编写审查、镇压代码,甚至是传统法律古怪先驱的*手资料。他还捕捉到了该运动不懈分布的性质,正是这一性质推动了一切。
——《守护神》(Daemon)及《杀戮决定》(Kill Decision)畅销书作家,《纽约时报》的丹尼尔·苏亚雷斯(Daniel Suarez)
安迪·格林伯格向我们展示了为什么密码学必然是互联网的精髓。没有技术知识的人和那些生活并呼吸着字节的人将获得一副新的愿景,一支看不见人的军队。
——贝吉塔·约斯多蒂尔(Birgitta Jónsdóttir),
冰岛国会成员及国际现代传媒学院主席
这是一场关于社会透明度革命的故事。它暴露了那些将秘密置于危险中的人。对于那些追求透明度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对于那些必须保守秘密的人来说,这本书是能映射出你*恐惧的一面镜子。
——哥伦比亚大学计算机科学副教授,
人民安全公司创始人兼CEO,休·汤普森(Hugh Thompson)
格林伯格生动的故事使那些*终汇聚成维基解密的力量——那些人、那些政治、那些技术变得鲜活起来。
——《骗子与局外人》(Liars and Outliers)及《应用密码学》
(Applied Cryptography)作者,布鲁斯·施奈尔(Bruce Schneier)
安迪·格林伯格讲述了一个生动的故事,引人注目的人物和强大的技术编织在一起,可以比印刷机发明以来任何技术都更深刻的改变政治。读完本书,我既受到了启发,也感到了恐惧。
——IBM华盛顿研究中心,戴维·培根(David Bacon)
本书指出未来很少有企业和政府的秘密是安全的。要了解维基解密现象以及针对敏感机构秘密不断增长的斗争,本书是你必须读的。
——纽约大学阿瑟·卡特新闻学院(Arthur L. Carter Journalism Institute),
商业和经济报告计划编辑,斯蒂芬·所罗门(Stephen Solomon)
这是一次深入争议世界心脏的环球探险,那些才华横溢、离经叛道,且反复无常改变游戏规则的人拿起手中的工具并将它们变成了在某种情况下改变历史进程的武器……格林伯格寻找并抓住了这个故事。
——《纽约生活》(Paper magazine)
一系列深刻复杂的动态肖像描写……总之,格林伯格创造了一部精彩的读物。
——《纽约首府》(Capital New York)
格林伯格擅长解释的所有技术细节都引人入胜,这本书翔实描写了关于人类的壮举与失败、理想主义、信念以及背叛。
——《爱尔兰时报》(The Irish Times)
Reader Praise for This Machine Kills Secrets
《机器消灭秘密》一书的读者评语
杰出的一本书,本书讨论的话题甚至否定了几乎所有主流媒体报道的真实有效性。这些问题在2013年的夏天(斯诺登事件发生)比以往更显得与我们息息相关。我敦请任何对这些事件的真实报道感兴趣的人及身涉其中的单位去看看本书。
——乔治·沃特斯(George Waters),原版读者语
安迪·格林伯格令人惊讶地采访到包括维基解密的朱利安·阿桑奇在内的众多真实的神秘人物。更令人吃惊的是他能够清楚而有趣地传达阐释黑客和网络安全的基本原理。格林伯格以引人入胜的、戏剧般的笔触向读者呈现了热衷窥探监听的政府机构和极力保护我们生活隐私的互联网自由斗士之间的斗争。
——米格尔·莫拉莱斯(Miiguel Moorales),原版读者语
这本书对“泄露信息”是如何演变的及其意义给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本书从五角大楼文件事件开始,讲述了随后几十年间工具与加密、黑客与激进主义者及网络泄密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所有留下足迹的主要人物都会被介绍,这部分值得给5星评价。
——伊利亚·格里高利克(Llya Grigorik),原版读者语
非常有趣,揭示了互联网隐秘的世界。阅读关键人物背后的故事令人着迷,他们的名字不断的在新闻中被听到——朱利安·阿桑奇、布拉德利·曼宁、丹尼尔·埃尔斯伯格。而另一些关键人物的名字你也许尚不熟悉,但他们对于网络安全和匿名性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朱莉·哈杉(Julie Hazan),原版读者语
前言
巨量解密
2011年11月的一个雨天,在伦敦一栋花园公寓里,朱利安·阿桑奇正在给我讲述着泄密经济学。
他身高6英尺2英寸(1.87米),穿着一件时髦的海军服,手里端着咖啡杯,一边坐进沙发一边说:“简单来说,要建立市场,就必须掌握信息。一个完善的市场需要充足的信息。”他的嗓音沙哑,略有澳大利亚男中音的口音。在墨尔本,他曾作为一名年轻的骇客,借助其口音冒充IT职员,通过电话骗取公司员工以泄露他们的密码。今天,在近一次流感经历后,这种口音更重了。他曾经浓密的白发近也被染成了棕色,呈现出亚麻色和棕黄色交错的沙色豹纹状(他自称,他是在“被跟踪”时染的发)。
“在过去的汽车市场中,有一个关于柠檬黄的著名例子。买家不大可能将柠檬黄与好车联系起来,而卖家也不可能卖出理想的价格,就算那真的是辆好车,”他以专业的口吻说道:“因为我们认为那就是个酸柠檬。”
今天,阿桑奇心中也揣着一个酸柠檬。他刚告诉我维基解密计划公开了2011年早期,也就是我们会面前几个月一家美国主要银行的好几万封内部电子邮件。他并未具体指向哪家银行,也没说这些邮件到底揭露了什么内容,但他可以保证这些揭露的内容将曝光该银行大范围的集体渎职,其影响力足以导致这家银行被撤销。”
“你可以把这称之为腐败的生态系统,”他说道:“也正是所有常规决策的熟视无睹和默许——终导致监管缺失、管理层职权滥用、管理者心中只想着自己的私利。”
这是阿桑奇影响力的鼎盛时期。那个月的月末时我在《福布斯》杂志上对阿桑奇的言论进行了报道,我们推测维基解密的目标是使美国银行的公司股票市值在1个小时内缩水35亿美元。现年39岁的维基解密创始人阿桑奇已经习惯于用拇指触碰按钮,弹出全球大型机构信息的感觉。过去4个月里,他的团队已披露了76 000份有关阿富汗战争的机密文件和391 000份有关伊拉克战争的文件,揭露出这两场战争的全部阴暗历史,而这些都是公共数据资料的缺口。“将这么多信息发布出来,应该赋予其一个漂亮的名字。”他表情严肃地说。
“巨量解密?”我试探性地回答。
“巨量解密,太好了,”他说:“巨量解密……它们是一种重要的现象,而且会越来越多。”
几小时后,我关掉录音机,阿桑奇穿上他灰色的大衣,他的助手也正在收拾准备离开。此时,他无意中说到维基解密近正计划着另一个“巨量解密”,就好像这是个晦涩难懂的术语,他只是出于必要性才用到的。
“很大?”我问到,有点出冷汗。他回答说会比披露伊拉克战争的文件大7倍。
“它有没有影响到私人部门或政府?”在跟一个将秘密像圣诞礼物一样分发给记者的人谈话3小时后,我试图克制住自己的恐慌感。好像直到现在我才明白这个真实的故事。
“都有。”他说道。
“哪些行业?”我问,并思索着我所就职商业杂志编辑们的利益。
此时,阿桑奇似乎打破了职业性的冷静,允许自己放松一下。他面带往常难以发觉的抿嘴笑容,像小男孩一样咧嘴大笑道:“全部。”
1分钟后,他走出门,消失在雨中的伦敦人行道上。
.- –. — –.. -. -.– ..-. .–. .. … –. .. …. .– .-.. -.
电报门改变了世界。在我与阿桑奇会面3周后,251 000份曾被列为机密的美国国务院电报开始从维基解密流出,并且还在不断继续。这些文件与全球重大机密事件之间存在太多联系,以至于难以理出直接的因果关系。但是,当一名叫做默罕默德·博阿齐齐的路边小贩在突尼斯西迪布济得省府办公室前自焚后,该国全体公民走上大街游行示威,意图推翻他们的政府。他们中很多人受到维基解密泄露信息的启示——美国国务院鄙视突尼斯总统本·阿里,这给了他们勇气反对过去25年来的独裁者。如果他们起来反抗他,美国政府是不会伸出援手的。
由于民粹主义怒火在埃及、利比亚、叙利亚及其他地方的扩散,穆阿迈尔·卡扎菲通过电视演讲警告利比亚人不要浏览维基解密,声称“维基解密发布的信息,都是说谎的大使为了制造混乱而杜撰的”。9个月后,这种革命的混乱压垮了他的军队,推翻了他的政权,并终杀死了他。
当奥巴马总统宣布所有美国军队将在2011年年底撤离伊拉克时,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维基解密已经使得谈判道路更加坎坷,这可能导致美国军队在那滞留更长时间。美国将军们要求为留在那个国家的所有士兵提供司法保护。但由于泄露的电报显示出美军对伊拉克平民的大屠杀以及随后的掩盖行为,伊拉克政府拒绝了此要求并遣走了美军。
尽管阿桑奇的激进思想渗透到世界各地,但他在我面前做出对银行泄密的预言并未实现。第2年,这个澳大利亚人小心地回避了记者们提出的针对“为何未能如期揭露”的询问,在阿桑奇沙哑的道歉声后,终将责任推卸给维基解密一名声称要删除文件的无赖职员。阿桑奇轻率地宣告要“拆掉一两座银行”招来了银行界对维基解密的恶毒反击:美国银行加入了一个非正式的支付服务同盟,包括“Visa、MasterCard、PayPal、Western Union”等,他们拒绝处理对维基解密这个全球争议网站的捐赠,终使其陷入瘫痪。
今天,维基解密正在苟延残喘。阿桑奇面临着涉嫌瑞士性侵案的调查,更多的美国法律的敌人也在翘首以盼。维基解密的控方检察官布拉德利·曼宁(Bradley Manning,曾为美国陆军士兵)暗示,阿桑奇可能已经在积极地训练年轻的私人军队,这也是他为自己的起诉所做的潜在准备。而他的组织工作由于急于筹集资金也被搁置了。其某些热心的支持者已变成严厉的批评者,而他的解密也明显放慢了节奏,并失去了影响力。比起重建他的组织,阿桑奇似乎对在俄罗斯政府资助的网络电视上举行一场访谈节目更感兴趣,而维基解密的观察家们,包括叶甫根尼·莫洛佐夫和理查德·斯托尔曼都认为他们从该团体的命运中得到了黑暗的教训。他们说道,维基解密网站即我们曾经幻想的无政府主义王国,而非受政府和大公司控制的限制性平台,原来也并非是真正自由的。
然而,如果只注意到维基解密是如何被控制、缄默、惩罚、蓄意破坏的,而忽视一个更大的教训却是不对的。这个教训是:这个团体如何激励了整整一代的政治骇客和数码泄密者。这个故事并不是朱利安·阿桑奇,或者他那个挖空公共机构秘密的团队所开启和结束的。相反,它遵循着以维基解密为代表的理想、方法和行动,从数十年前的前辈到其思想的传人,都已经被完全调动起来。
自从我在伦敦的那个雨天与阿桑奇会面后,这个思路将我从西方世界的一角带到其他地方,探寻这一思想的历史与未来:数字化、无法追查、匿名的泄密。而且,在许多方面我追寻的这条思路都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强大。
《机器消灭秘密》是一部关于外力联合促成维基解密事件发生的书。它描述了这些力量如何运作以使其众多秘密被曝光。
想要将大型机构内部秘密曝光的知情人士一直都存在着,无论他们是善意的揭发还是恶意的爆料。但计算机这项技术的发明加速了泄密的发展。伴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揭秘机器进入了寒武纪大爆发时代,对有效特征的复制,失败组件的删除和方法的珩磨都比过去更加迅速。
较之以往,世界信息的现状促成了更多的揭秘者。根据南加州大学安南博格分校对通讯和新闻业的一项调查,到2002年,全球数字记录数据的总量终等同于模拟记录信息的总量。仅5年后,即2007年,包括近几年的研究显示数字信息已占到全球记录信息的94%。而且这些信息都是流动的:能够不受限制的复制,毫无困难的转移——从根本上说是很不安全的。
只是,很难说在广阔的数字沼泽中哪个部分是保密的。但哈弗大学的科学史学家彼得·盖里森估计,以打印文件为代表,添加到全球保密图书馆中的页数是未保密的5倍。尽管贝拉克·奥巴马许诺让政府更加透明,但相对于乔治·W·布什执政的第1年和后1年,即2001年和2008年分别有860万和2 340万份文件被归入密级,2010年则有7 670万份文件被归入密级。
能够接近这些资料的人数是难以确定的。有400万美国人拥有某种形式的许可可以部分阅读涉密信息。其中,大约120万人具有阅读更高机密信息的许可。
然而,大量的秘密被广泛共享不可能是推动泄密运动发展的因素。匿名泄密仍是一种躲避监视的游戏,而维基解密在推进泄露信息这门学问中的关键就是将泄密者与其泄露的秘密分割开来。切断对泄密源头的资料追踪是鼓励泄密者透露更大秘密的重要方式,这终导致了电报门事件的发生。
这就是泄密故事的原因。从丹尼尔·埃尔斯伯格和五角大楼文件到越来越多希望重现维基解密工作的网站,驱使他们的不仅是数码揭秘,还包括数字匿名。而真正的数字匿名则需要密码技术。
维基解密所揭示的密码泄密技术似乎是一个悖论:一种致力于揭露秘密的活动,依靠的竟然是发明用来保护它的技术。但是,匿名技术代表着一种特殊的密码系统:它们揭露数据本身,而将该数据的某些元数据隐藏起来。确切地说,匿名工具隐藏了重要的一项元数据——IP地址,通过IP地址可以迅速将用户的设备和地址定位。用来保护这一IP地址的技术远比听上去要困难,相比将单纯的强加密技术普及到普通互联网用户手中花费的时间,开发出强大的可以隐藏IP地址的匿名工具超过了长达10年时间。这种强大的匿名工具,尽管其缓慢的成熟过程超过20年,却成为了维基解密颠覆世界的杠杆。
今天,神经质的互联网专家和社会媒体理论家一窝蜂的同时声称,每个人都知道互联网上不存在匿名(《互联网揭掉了每个人的面具》是2011年《纽约时报》的标题),而每个人都知道互联网上不存在身份——就像《纽约客》漫画标题所说:“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半数的安全专家鼓吹互联网侵犯个人隐私,而另一半则抱怨互联网缺乏身份认证,然而他们提到这些都几乎不能解决如何识别出坏人这一问题——也称“归属问题”。忘记这些对立且平行存在的事实。互联网既非完全保密也非完全公开,而是署名或匿名的。
互联网的公开和保密方式是互不影响的。今天,用户可以选择使用一种服务,例如脸书,它被设计成能够记住你的真实姓名,并将它与你的所有活动、喜好、位置甚至想法联系起来。或者他们能使用另一种服务,比如维基解密以前使用的而现在已经不存在的提交系统,它被设计成无法记录在系统上储存的信息——事实上,用户通过使用现代匿名软件,例如Tor,完全不会被记录下任何能够指证他们的证据。
所有这些足以说明维基解密并非偶然,并非某个聪明骇客侥幸的突破。也不是数学家克莱·舍基所描述的维基解密的新闻形象:“一系列不幸事件”。维基解密是信息性质的变化和密码匿名技术进步的必然结果,阿桑奇的行动不过是催化其爆发。
本书的前两部分将讲述过去40年来好几代密码破译专家和各种革命家是如何改变泄密的。第三部分则记述了进入后维基解密的世界,如维基解密类似的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他们试图将消灭秘密的技术系统化,复制维基解密的成功并取得更进一步的发展。
为了报道这个故事,我从圣弗朗西斯科启程,途经冰岛、柏林和保加利亚。当我试图去写关于驱动这一隐藏运动背后经典故事时,却并找到太多关于维基解密的运行方法、影响效果或后续进程。在我居住的布鲁克林高瓦斯区的一条街道上,我看到一个坐在路边石头上的卖艺者,胡乱地弹奏着一把吉他。上面潦草地写着一行与伍迪·加斯里曾经用于演奏的那把吉他上刻着的同样的文字:消灭纳粹的机器。这句话像箭一样射进我的思想,使我的思绪从埃尔斯伯格拓展到阿桑奇甚至更远:一场革命性的抗议运动并非致力于窃取信息,而在于建立一种能无情的将其诱骗出来的工具,它能钻进大型机构内部,将它们的防御降低至数据自由流动的水平,就像一匹用硅和密码编译软件制成的特洛伊木马。
但是,消灭秘密的机器并不仅限于维基解密,可以利用复印机复印的五角大楼文件、匿名网络Tor,甚或是互联网。它是一个活的概念——会在那些旨在毁灭世界保密机制的头脑中继续发展。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