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3905077
编辑推荐
《章士钊辑》由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出版。
内容简介
回望北洋高地,先看到的,当然不是随风折腰的平民百姓的芸芸草丛,也不是你绕我缠的军政过客们的粗蔓乱藤,而是几株各成风景的国士的苍然大树。然而,历经七八十年的沧桑巨变,已经有众多的粗壮乔木纷纷倒毙于历史的河床上并随之被时代的洪峰卷入水底。有一颗孤立着的高大桐树,无论政治季节的更换如何惨烈,也无论人格谤伤的冷雨久久淋侵,他都不曾倒伏,而且一直绿着,直到寿终正寝。他就是章士钊。
目 录
湘学研究丛书总序
前言
政论
读《革命军》
驳《革命驳议》
国会说
论畸形内阁
何谓政党
何谓内阁
何谓政党内阁
政党内阁与非政党内阁之别
共和略说
政党与党纲
国体与政体之别
论平民政治
论同盟会
内阁制与联邦制
论参议院之职权
统一联邦两主义之真诠
毁党造党
国税与地方税
国权与民权
政本
国家与责任
论物价与货币购买力
联邦论答潘君力山
厌世心与自觉心
评梁任公之国体论
论行政裁判
裁兵与造法
农村自治
业治与农
代议非易案
与章太炎书
致刘少奇
国学
王船山史说申义
国学讲习会序
国文果难治乎
孔教
国教问题
评新文化运动
墨学谈
书墨经正义
评新文学运动
墨子经济思想
章氏墨学
答稚晖先生
再答吴稚晖先生
三答稚晖先生
文论
新闻
本报大改良
言论自由与报律
论吾国当急组织新闻托辣斯
论报律
非报律
政党政治与新闻
新闻条例
书邵振青
释言论自由
法律
吾国设立行政审判院在宪法上当作何意味乎(续初七日)
临时约法与人民自由权
军法与普通法
论行政裁判
弹劾与不信任票
约法与总统
宪法起草问题
造法机关
行政法
论运用宪法贵保其弹性
一院制之主张
毁法辨
林白水案与出廷状
为陈独秀的辩护词
为周佛海辩护书
为周佛海补充辩护书
传记、回忆
孙逸仙
赵伯先事略
李大钊先生传序
吴道明案始末
书甲辰三暗杀案
书吴樾狙击五大臣事
欧事研究会拾遗
与黄克强相交始末
我之上海会议观为叶遐庵作
专著选录
逻辑指要(选)
《柳文指要》选
小说、诗词
双枰记
章孤桐南游吟草
附录:章士钊年表
前言
政论
读《革命军》
驳《革命驳议》
国会说
论畸形内阁
何谓政党
何谓内阁
何谓政党内阁
政党内阁与非政党内阁之别
共和略说
政党与党纲
国体与政体之别
论平民政治
论同盟会
内阁制与联邦制
论参议院之职权
统一联邦两主义之真诠
毁党造党
国税与地方税
国权与民权
政本
国家与责任
论物价与货币购买力
联邦论答潘君力山
厌世心与自觉心
评梁任公之国体论
论行政裁判
裁兵与造法
农村自治
业治与农
代议非易案
与章太炎书
致刘少奇
国学
王船山史说申义
国学讲习会序
国文果难治乎
孔教
国教问题
评新文化运动
墨学谈
书墨经正义
评新文学运动
墨子经济思想
章氏墨学
答稚晖先生
再答吴稚晖先生
三答稚晖先生
文论
新闻
本报大改良
言论自由与报律
论吾国当急组织新闻托辣斯
论报律
非报律
政党政治与新闻
新闻条例
书邵振青
释言论自由
法律
吾国设立行政审判院在宪法上当作何意味乎(续初七日)
临时约法与人民自由权
军法与普通法
论行政裁判
弹劾与不信任票
约法与总统
宪法起草问题
造法机关
行政法
论运用宪法贵保其弹性
一院制之主张
毁法辨
林白水案与出廷状
为陈独秀的辩护词
为周佛海辩护书
为周佛海补充辩护书
传记、回忆
孙逸仙
赵伯先事略
李大钊先生传序
吴道明案始末
书甲辰三暗杀案
书吴樾狙击五大臣事
欧事研究会拾遗
与黄克强相交始末
我之上海会议观为叶遐庵作
专著选录
逻辑指要(选)
《柳文指要》选
小说、诗词
双枰记
章孤桐南游吟草
附录:章士钊年表
前 言
有关湘学的研究,近年来湖南地区的学者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这种学术自觉充分显现了湖湘学人的自信,也非常契合湘学的旨趣与独立精神。但作为一个学术思想史概念,湘学的历史研究和学理研究仍然很薄弱,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湖南省文史研究馆作为政府机构,牵头组织部分学有专长的文史研究馆馆员和一些学术界的朋友共同整理研究编写“湘学研究丛书”,显示了他们的学术勇气与社会担当,昭示着湘学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在线试读
按:从来之立国,未有如南朝之谬者。天之置南朝,天之所以骄夷狄也。充南朝君臣之所志,只图阶前盈尺之地,可以三五对坐,美人醇酒,日夜消磨,其余皆非我有,画明圈限,不得出此盈尺之地,而亦对于此约而必署名者也;今且画江而守,何得急急以河南为意!呜呼,中原之不复也,殆非偶然。先老尽有及身而事敌者,何消谢之足云;后生之不知慕恋,关于谬种之流传也。种之既谬,不复能辨其同异,仅视洛阳为其子孙应受之地。及今思之,则固为唐虞三代之盛也。何也?中国自有君,中国自有臣,山河之割弃与山河之沦没,则割弃者犹出于我之手,抛其土地,陷其士民,则犹得以招寇贼之徽号,后则不复知有他族,而并为一谈,并寇赋亦不可得见也已!拓拔氏有中原数世矣,而其挟持天下者,唯秀容之裔夷,六镇之残胡,此处更无一人焉。而其主舍此而更将何依(时元修畏高欢之逼,将奔长安就宇文泰)?尔朱荣河阴之杀,魏之人殚矣。虽然,彼骈死于河阴者,皆依违于淫后女主之侧,趋赴逆臣戎马之间,擅以迷心,柔若无骨,上不知有君国,内不惜其身名者也;即令幸免而瓦全,亦恶有一人焉可倚为社稷之卫哉!夫拓拔氏之无人也,非但胡后之虐,郑俨、徐纥之奸,耗士气于淫昏也,由来渐矣。自迁洛以来,涂饰虚伪,始于儒,滥于释。皆所谓沐猴而冠者也,縻天下于无实之文,自诧升平之象,于是而精悍之气销矣,朴固之风断矣。内无可用之禁兵,外无可依之州镇,部落心离,浮华气长。一日群雄揭竿而起,出入于无人之境,唯其所欲为,拓拔氏何复有尺土一民哉!此亦一寇仇也,彼亦一寇仇也,舍此而又奚之也。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