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0087189
目 录
一.中国哲学与文化
孔子理想人格及其当代价值
明清时期汉籍伊斯兰哲学思想的阐释
容肇祖先生的哲学与佛学研究述略
玉图腾——艺术与哲学
老庄“德”论与道家终极关怀
道德理性与知识理性之平等观探析
从文化行为发生看儒学的政治功用
中医与中庸之道-体会平衡之美
诗 哲学 语言
诗歌与中国传统文化文化:莫把垃圾当快餐
关于爱国主义理论的几个问题
二.佛学理论与中国佛学史
净土信仰与南宋白莲教
试析决定佛教发展演变的基本要素和内在逻辑
盛衰岂无凭:辽代“紧密融通”现象之宏观
六祖佛学思想对禅宗组织的结构
白沙心学与惠能禅宗
禅宗思想对唐诗的影响
僧肇“求静于诸动”及其方法论意义
三.宗教文化与中国名俗和社会
过客与涵化:移民在岭南区域文化形成中的作用
宗教心理学在中国发展的困境与前景
都市僧闭团服务社会新旧模式比较
浅析佛教对女性影响
也论岭南文化的特质
苗瑶畬狗图腾崇拜与其姓氏
河源樟溪乡畬族的祖先崇拜
粤北连阳地区辟邪文化
浅谈宋代命理术中的大运
确立宗教活动场所法人地位须审慎处理的几组关系
四.文化与全球化
英文全球普通话的趋势与中国高等教育的选择
重塑全球化时代的民族认同
综合国力与文化软实力研究的现状与面临的挑战。
在线试读
孔子所塑造的理想人格是一种“修己安人”的“内圣外王”的人格。包含着两个层面的意义:一方面是圣人,圣人是孔子所追求的人格的终极目标,是一种道德、智力、事功至高无上的完人;另外一方面是君子,君子是道德品质高尚,精神境界高雅的全面发展的人。这两个层次中。唯有“君子”是极力倡导、推崇和追求的理想人格的典范,是比较实在且能够实现的和完成理想的人格。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