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11063666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中国的历史》是柏杨与司马辽太郎高度推崇的历史作家——陈舜臣代表作。
《中国的历史》是中国史研究的集大成之作,日本学界盛赞的中国历史读本!
史学 文学 实证 推理,独特视角,构建中国通史!
以史诗笔法、工匠精神,写尽中华上下五千年,揭示华夏王朝的隐匿真相!
《中国的历史》是中国史研究的集大成之作,日本学界盛赞的中国历史读本!
史学 文学 实证 推理,独特视角,构建中国通史!
以史诗笔法、工匠精神,写尽中华上下五千年,揭示华夏王朝的隐匿真相!
内容简介
《中国的历史.第5卷》讲述的是从南宋到明朝初立的历史变迁和王权兴衰:南宋行暮,一曲英雄悲歌;元朝往事,铁蹄踏出的凶悍帝国;明朝初立,草根皇帝朱元璋的疯狂。这一段历史充斥着血腥与血泪,既有英雄末路的悲哀、王朝覆灭时的悲壮与唏嘘,也有帝国的强悍与荣耀,兴与亡并存,治与乱相杂。“憋屈”的南宋、元朝的强悍崛起与“短命”的统治、大明帝国的诞生与朱元璋的大清洗……每一个历史的背后都有着我们无法获知的真相。在本书中,陈舜臣通过比较不同史学家的记载、论述,经过条分缕析、严谨缜密的论证推理,挖掘历史的隐匿真相,还原历史的真与假,聚焦朝权背后的血性与人性。
目 录
草原疾风
西扩风波
北迁与南迁
通往休战之路
吴山第一峰
天地无情
成吉思汗的崛起
沧海横流
从成吉思汗到忽必烈
黄河千里
西湖之滨
鄂州兴亡
崖山悲歌
西扩风波
北迁与南迁
通往休战之路
吴山第一峰
天地无情
成吉思汗的崛起
沧海横流
从成吉思汗到忽必烈
黄河千里
西湖之滨
鄂州兴亡
崖山悲歌
复兴与明暗
正气歌
元军袭来
色目人种种
无法割断的文化传统
元末四大家
海上和陆地的叛乱
王朝末路
人间天堂
朱元璋在此
文人遭难
大清洗的旋涡
年表
媒体评论
中国的历史zui久,中国的历史书册zui多,可是中国人对历史也zui懵懂!不是我们忘本,而是史学家、文学家没有把艰涩的古文史书转化成现代语文,没有把所谓学院派刻板的叙述,转化成趣味盎然的大众言语。如今,陈舜臣先生,这位文化界的巨手,担起这项重任!——柏杨
陈舜臣这个人,存在就是个奇迹。——(日)司马辽太郎
日本小说界无出其右者。——李长声(旅日学者)
陈舜臣这个人,存在就是个奇迹。——(日)司马辽太郎
日本小说界无出其右者。——李长声(旅日学者)
免费在线读
朱元璋在此
朱元璋生于极度贫困的家庭。据《明史•本纪》记载,他的祖先在沛,后移居句容,再迁居泗州,父亲这一代居住在钟离。虽然都是在淮河流域,但上述记载令人感觉朱元璋的家族是没有故乡的流民。
在至正四年(1344年)的旱灾和蝗灾中,朱元璋失去全部家属,当时他十七岁,只身寄居皇觉寺,勉强有一口饭吃。那时的寺院也没有什么可吃的,不久他托钵云游四方。“托钵”这个说法比较好听,其实就是一个要饭的和尚。乞丐生活三年以后,又回到皇觉寺。此时中国发生白莲教起义。
中国历史上,从一介平民起家成为王朝创始人的只有汉朝刘邦和明朝朱元璋两个人。人们经常从这个意义上对他们进行比较。朱元璋似乎有意识地模仿汉朝刘邦。
刘邦讨厌做学问,曾对着儒者的帽子撒尿,本人没有文藻。而赵翼这样评述朱元璋:
明祖以游丐起事,目不知书,然其后文学明达,博通古今。
朱元璋的诗文集流传于世,也许经过词臣的润色,但不管怎么说,还是有相当高的文才。从这个意义上说,他比刘邦出色。赵翼说他“目不知书”,其实他寄居在皇觉寺里的时候,至少能够诵读经书,具有初步的学问。
白莲教起义发生以后,郭子兴立即在濠州举兵响应。至正十二年(1352年),二十五岁的朱元璋离开皇觉寺,加入郭子兴的军队。他投奔的是离他最近的军队,如果他在颍州,大概投奔刘福通;如果他在蕲州,大概投奔徐寿辉吧。
朱元璋在军队中迅速崭露头角,深受郭子兴的信任,甚至还娶郭子兴的养女为妻。这个女子被一个姓马的人拐骗后卖给郭子兴,所以她也姓马,本姓不得而知。她就是后来著名的贤内助马皇后。
郭子兴也自称红巾军,受到元军的讨伐,损失相当惨重。朱元璋为补充兵员,回到自己出生的故乡钟离招募新兵。由于农民饱受战乱之苦,田地荒芜,所以兵源充足。朱元璋在故乡招募新兵七百人,挑选其中的少年之交徐达、汤和等二十多人作为领导,训练这支七百人的队伍。这就是朱元璋的亲兵,可以说诞生了后来的大明帝国的国军。朱元璋创建这支与杂牌军完全不同的、纪律严明、英勇善战的军队,显示出他非凡卓著的军事才能。
朱元璋的领导郭子兴与白莲教之乱相呼应而起兵,但本人是否白莲教信徒令人怀疑。《明史•郭子兴传》说他的父亲是郭公,这只是姓郭的意思,连名字都未能流传下来。他的母亲是瞽女。当时有人专门教授培养盲人少女学习音乐曲子,然后卖给有钱人家。这样的瞽女年龄增长以后,就配给下人做妻子。郭公就是娶瞽女为妻,生子兴。郭公娶瞽女为妻后,事事顺利,积攒钱财。这儿子郭子兴具有侠客之豪爽,把父亲积攒的钱财大手大脚地送人,广交壮士,成为当地的首领。他在濠州举兵的时候,据说集结有数千之众。
朱元璋加入了郭子兴的部队,但不知何故,被当作间谍抓起来。
后来成为明太祖的朱元璋的画像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温和稳重的绅士一样的容貌,另一种是无比丑陋的嘴脸。与其说前者粉饰过度,不如说是无中生有捏造出来的君主形象,而后者更接近本人的真实面貌,这个看法已经成为定论。他加入郭子兴的部队被怀疑为间谍,大概是因为相貌过于丑陋的缘故吧。但是,郭子兴看到被带上来的朱元璋的外貌,觉得奇特,便为他松绑。大概郭子兴认为,既然是造反,怎么残酷的事都得干,而这个朱元璋看上去无论多么残忍的事都干得出来,所以打算使用他。朱元璋被任命为十人长,建立大功,于是逐渐受到重用。
当朱元璋带领经过严格训练的新军队回来的时候,郭子兴的军队正发生内讧,彭大、赵均用这些首领级的人物新参加进来,开始在军内争权夺利。朱元璋见到这种状况,非常失望,便带领徐达、汤和、费聚等主要领导南下,沿途与元军交战,吸收战败的元军士兵,逐渐扩大兵力,达到两万多人。元军士兵其实也是农民,从出身来讲,和造反军没有什么两样。
朱元璋的非凡出众之处正在于此,就是从敌人当中寻找自己的支持者。这大概是从整个家族在饥荒中饿死而成为流民所得出的经验。元军士兵都是最下层的贫困家庭的子弟,稍微富裕一点的家庭都花钱不让自己的孩子去当兵。朱元璋南下途中,在驴牌寨收容元朝的三千民兵,在横涧山收容元朝将领张知院率领的两万士兵。朱元璋原本就没有把元军士兵视为敌人,认为他们与自己都是出身同一个阶层的穷苦人,所以很容易说服他们投降。
朱元璋在南下途中,还会见一个名叫李善长的定远人,两人意气相投,李善长成为朱元璋的幕僚。朱元璋的麾下有徐达、汤和这样的骁勇善战的武将,但缺少参谋。朱元璋十分清楚自己阵营的不足之处,所以得到李善长这个幕僚,他一定十分高兴。李善长对朱元璋的回答简洁明了。朱元璋问道:
四方战斗,何时定乎?
李善长回答道:
秦乱,汉高起布衣,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不嗜杀人,五载成帝业。今元纲既紊,天下土崩瓦解。公濠产,距沛不远。山川王气,公当受之。法其所为,天下不足定也。
只要以刘邦为榜样,天下必定。而且定天下者,并非他人,乃公也。朱元璋听说自己有王气,自然大喜过望。
前面说过,张士诚从高邮南下,是为了远离饥荒地区,并没有对未来发展的雄心展望。相比之下,朱元璋的南下由于得到李善长的指导性策略,每一步措施都具有明确的未来发展的指向。
朱元璋的南下军队纪律严明,不杀人、不扰民的命令一直贯彻到每一个士兵。这既是红巾军的优良传统,也是李善长的建言献策。郭子兴可能不是白莲教信徒,但朱元璋可能是信徒,因为他在皇觉寺(包含托钵云游的时间在内)当过差不多八年的僧侣。
朱元璋后来批判白莲教是迷信,这大概是因为他在造反活动的过程中发生思想转变。在重视军纪、消除流寇行为这一点上,坚持白莲教系造反集团的做法,朱元璋的思想转变以后,把这些传统作为夺取天下的战术加以利用。
占领集庆,建立根据地,也是李善长的献策。集庆就是现在的南京市,朱元璋攻占集庆后,将其改名为应天府。朱元璋南下期间,统帅郭子兴死去,他便成为名副其实的濠州举兵派的红巾军领袖。实际上,在朱元璋收容两万多元军士兵以后,这支红巾军队伍就已经成为他的武装力量,郭子兴只不过是名誉统帅。
张士诚占领苏州与朱元璋占领南京几乎是在同时发生,前者是至正十六年(1356年)二月,后者是同年三月。占领南京的时候,元朝的御史大夫福寿苦战而死。朱元璋一进城,就颁布这样的布告:
元政渎扰,干戈蜂起,我来为民除乱耳,其各安堵如故。贤士吾礼用之,旧政不便者除之,吏毋贪暴殃吾民。
朱元璋的做法与刘邦攻占咸阳后宣布尽行废除秦朝的烦琐法律、约法三章(杀人者死刑,伤人者和偷盗者依法抵罪)的做法很相似,也许就是有意识的模仿。另外,朱元璋还为殉职的元朝御史大夫福寿举行葬礼,彰显其忠节。
进入南京以后,除李善长外,朱元璋还有宋濂、刘基、陶安等高度文化素养的幕僚。朱元璋喜欢和他们讨论政治、军事,有时还举办诗会。朱元璋与陶安议论学问,送他一副对联,上书“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陶安死去的时候,朱元璋亲自撰写祭文。朱元璋还时常把自己的诗文送给臣下,其实是一个风雅之人。
南京东面的苏州倒是到处都举办诗会,可惜苏州的统治者张士诚毫无风雅之心,只知道搜刮金银财宝。
朱元璋占领南京以后,并没有感觉可以高枕无忧。徐寿辉占据西面的湖北蕲州、黄州,这是一股强大的势力。韩山童、刘福通是红巾军的主流。而徐寿辉被称为西派红巾军,盘踞在长江中游,擅长水战。这支西派红巾军根本不把主流红巾军放在眼里,很早就建立天完国,定元号为治平,徐寿辉自称皇帝。他原先以贩布为生,可能是白莲教信徒。
西派红巾军在与元军作战过程中,部将倪文俊逐渐形成壮大自己的势力。自称皇帝的徐寿辉与元军主力作战,经常失败,倪文俊被任命为天完国的丞相,自以为羽翼已丰,便阴谋杀掉徐寿辉,自己取而代之。但这个计划败露,倪文俊逃往黄州。
此时,一个出生于沔阳的渔民家庭的名叫陈友谅的人物登上历史舞台。陈友谅能读书认字,因此在县衙门当过小官吏。各地叛乱发生之后,他成为倪文俊的部下。倪文俊谋杀徐寿辉阴谋暴露逃到黄州以后,至正十七年(1357年),陈友谅杀掉自己的这个领导,夺取这支军队的指挥权,并自称宣慰使。第二年,取安庆,破龙兴、瑞州,攻占江西要地,陷落池州。
正如在郭子兴阵营里出现势力更加强大的朱元璋一样,徐寿辉阵营里的陈友谅成为最强的势力集团。至正二十年(1360年),陈友谅用铁锤砸死徐寿辉,自称皇帝,改国号为汉、元号为大义。
陈友谅攻取池州,就与朱元璋的势力范围相接,这两支红巾军的部队出现剑拔弩张的紧张局面。陈友谅派人去苏州,与张士诚密谋共同夹击南京的朱元璋。这个时候的朱元璋还仅仅自称吴国公,未定国号和元号,依然仕奉以韩林儿为皇帝的宋国。朱元璋与浙江的方国珍结为友好关系,共同对抗夹击进攻。其实,朱元璋心里明白方国珍这个人在关键时刻靠不住,这样做是考虑对张士诚产生心理上的作用。
方国珍曾被授予元朝的官爵,但元朝的行省元帅府都事刘基主张对叛乱者都应该诛杀,反对封官授爵,为此方国珍辞职返乡。朱元璋听说刘基贤明,特备厚礼而迎之。刘基向朱元璋献策,对于东西夹击,可不必理会东面,应专心对付西面。
刘基的理由是,东面的张士诚终日欢歌宴饮,根本不会考虑为不讲信义的陈友谅出兵。的确,张士诚不属于红巾军系统,从叛乱军的谱系来看,朱元璋与陈友谅比较接近。张士诚即使答应陈友谅一起夹击朱元璋,但也有“不想介入你们兄弟之间的争吵”这样的遁词。果然,在朱元璋和陈友谅两军对垒、即将交火之际,苏州的张士诚依然按兵不动。
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朱元璋亲自率领战船在江州大破陈友谅,陈友谅逃往武昌。朱元璋大败善于水战的西派红巾军,使他信心大增。
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没有履约与陈友谅共同夹击朱元璋的张士诚派遣部将吕珍包围安丰。宋国皇帝韩林儿和刘福通都在安丰。三月,朱元璋亲率援军击退吕珍的进攻。四月,陈友谅包围洪都。于是,一场争夺天下的大决战拉开序幕。
七月,朱元璋从南京进入湖口。湖口位于鄱阳湖的入口处,自古就是战略要地。近代,辛亥革命之后的李烈钧也就是在湖口发动二次革命。
陈友谅听说朱元璋亲自上阵,便解围洪都,进入鄱阳湖,迎战朱元璋。陈友谅号称六十万人马,即使打点折扣,也依然是大军无疑。《明史》这样描述陈友谅军队威武雄壮的阵容:
联巨舟为阵,楼橹高十余丈,绵亘数十里,旌旗戈盾,望之如山。
朱元璋采取火攻,陈友谅一败涂地。强劲的东北风可谓是天助朱元璋。
风烈火炽,烟焰涨天,湖水尽赤。友谅兵大乱,诸将鼓噪乘之,斩首二千余级,焚溺死者无算。
战斗持续数日,陈友谅军队的部将接连投降。八月,陈友谅突出湖口,在泾江继续作战,终于精疲力竭战死,元末最大的战役就此结束。
朱元璋生于极度贫困的家庭。据《明史•本纪》记载,他的祖先在沛,后移居句容,再迁居泗州,父亲这一代居住在钟离。虽然都是在淮河流域,但上述记载令人感觉朱元璋的家族是没有故乡的流民。
在至正四年(1344年)的旱灾和蝗灾中,朱元璋失去全部家属,当时他十七岁,只身寄居皇觉寺,勉强有一口饭吃。那时的寺院也没有什么可吃的,不久他托钵云游四方。“托钵”这个说法比较好听,其实就是一个要饭的和尚。乞丐生活三年以后,又回到皇觉寺。此时中国发生白莲教起义。
中国历史上,从一介平民起家成为王朝创始人的只有汉朝刘邦和明朝朱元璋两个人。人们经常从这个意义上对他们进行比较。朱元璋似乎有意识地模仿汉朝刘邦。
刘邦讨厌做学问,曾对着儒者的帽子撒尿,本人没有文藻。而赵翼这样评述朱元璋:
明祖以游丐起事,目不知书,然其后文学明达,博通古今。
朱元璋的诗文集流传于世,也许经过词臣的润色,但不管怎么说,还是有相当高的文才。从这个意义上说,他比刘邦出色。赵翼说他“目不知书”,其实他寄居在皇觉寺里的时候,至少能够诵读经书,具有初步的学问。
白莲教起义发生以后,郭子兴立即在濠州举兵响应。至正十二年(1352年),二十五岁的朱元璋离开皇觉寺,加入郭子兴的军队。他投奔的是离他最近的军队,如果他在颍州,大概投奔刘福通;如果他在蕲州,大概投奔徐寿辉吧。
朱元璋在军队中迅速崭露头角,深受郭子兴的信任,甚至还娶郭子兴的养女为妻。这个女子被一个姓马的人拐骗后卖给郭子兴,所以她也姓马,本姓不得而知。她就是后来著名的贤内助马皇后。
郭子兴也自称红巾军,受到元军的讨伐,损失相当惨重。朱元璋为补充兵员,回到自己出生的故乡钟离招募新兵。由于农民饱受战乱之苦,田地荒芜,所以兵源充足。朱元璋在故乡招募新兵七百人,挑选其中的少年之交徐达、汤和等二十多人作为领导,训练这支七百人的队伍。这就是朱元璋的亲兵,可以说诞生了后来的大明帝国的国军。朱元璋创建这支与杂牌军完全不同的、纪律严明、英勇善战的军队,显示出他非凡卓著的军事才能。
朱元璋的领导郭子兴与白莲教之乱相呼应而起兵,但本人是否白莲教信徒令人怀疑。《明史•郭子兴传》说他的父亲是郭公,这只是姓郭的意思,连名字都未能流传下来。他的母亲是瞽女。当时有人专门教授培养盲人少女学习音乐曲子,然后卖给有钱人家。这样的瞽女年龄增长以后,就配给下人做妻子。郭公就是娶瞽女为妻,生子兴。郭公娶瞽女为妻后,事事顺利,积攒钱财。这儿子郭子兴具有侠客之豪爽,把父亲积攒的钱财大手大脚地送人,广交壮士,成为当地的首领。他在濠州举兵的时候,据说集结有数千之众。
朱元璋加入了郭子兴的部队,但不知何故,被当作间谍抓起来。
后来成为明太祖的朱元璋的画像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温和稳重的绅士一样的容貌,另一种是无比丑陋的嘴脸。与其说前者粉饰过度,不如说是无中生有捏造出来的君主形象,而后者更接近本人的真实面貌,这个看法已经成为定论。他加入郭子兴的部队被怀疑为间谍,大概是因为相貌过于丑陋的缘故吧。但是,郭子兴看到被带上来的朱元璋的外貌,觉得奇特,便为他松绑。大概郭子兴认为,既然是造反,怎么残酷的事都得干,而这个朱元璋看上去无论多么残忍的事都干得出来,所以打算使用他。朱元璋被任命为十人长,建立大功,于是逐渐受到重用。
当朱元璋带领经过严格训练的新军队回来的时候,郭子兴的军队正发生内讧,彭大、赵均用这些首领级的人物新参加进来,开始在军内争权夺利。朱元璋见到这种状况,非常失望,便带领徐达、汤和、费聚等主要领导南下,沿途与元军交战,吸收战败的元军士兵,逐渐扩大兵力,达到两万多人。元军士兵其实也是农民,从出身来讲,和造反军没有什么两样。
朱元璋的非凡出众之处正在于此,就是从敌人当中寻找自己的支持者。这大概是从整个家族在饥荒中饿死而成为流民所得出的经验。元军士兵都是最下层的贫困家庭的子弟,稍微富裕一点的家庭都花钱不让自己的孩子去当兵。朱元璋南下途中,在驴牌寨收容元朝的三千民兵,在横涧山收容元朝将领张知院率领的两万士兵。朱元璋原本就没有把元军士兵视为敌人,认为他们与自己都是出身同一个阶层的穷苦人,所以很容易说服他们投降。
朱元璋在南下途中,还会见一个名叫李善长的定远人,两人意气相投,李善长成为朱元璋的幕僚。朱元璋的麾下有徐达、汤和这样的骁勇善战的武将,但缺少参谋。朱元璋十分清楚自己阵营的不足之处,所以得到李善长这个幕僚,他一定十分高兴。李善长对朱元璋的回答简洁明了。朱元璋问道:
四方战斗,何时定乎?
李善长回答道:
秦乱,汉高起布衣,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不嗜杀人,五载成帝业。今元纲既紊,天下土崩瓦解。公濠产,距沛不远。山川王气,公当受之。法其所为,天下不足定也。
只要以刘邦为榜样,天下必定。而且定天下者,并非他人,乃公也。朱元璋听说自己有王气,自然大喜过望。
前面说过,张士诚从高邮南下,是为了远离饥荒地区,并没有对未来发展的雄心展望。相比之下,朱元璋的南下由于得到李善长的指导性策略,每一步措施都具有明确的未来发展的指向。
朱元璋的南下军队纪律严明,不杀人、不扰民的命令一直贯彻到每一个士兵。这既是红巾军的优良传统,也是李善长的建言献策。郭子兴可能不是白莲教信徒,但朱元璋可能是信徒,因为他在皇觉寺(包含托钵云游的时间在内)当过差不多八年的僧侣。
朱元璋后来批判白莲教是迷信,这大概是因为他在造反活动的过程中发生思想转变。在重视军纪、消除流寇行为这一点上,坚持白莲教系造反集团的做法,朱元璋的思想转变以后,把这些传统作为夺取天下的战术加以利用。
占领集庆,建立根据地,也是李善长的献策。集庆就是现在的南京市,朱元璋攻占集庆后,将其改名为应天府。朱元璋南下期间,统帅郭子兴死去,他便成为名副其实的濠州举兵派的红巾军领袖。实际上,在朱元璋收容两万多元军士兵以后,这支红巾军队伍就已经成为他的武装力量,郭子兴只不过是名誉统帅。
张士诚占领苏州与朱元璋占领南京几乎是在同时发生,前者是至正十六年(1356年)二月,后者是同年三月。占领南京的时候,元朝的御史大夫福寿苦战而死。朱元璋一进城,就颁布这样的布告:
元政渎扰,干戈蜂起,我来为民除乱耳,其各安堵如故。贤士吾礼用之,旧政不便者除之,吏毋贪暴殃吾民。
朱元璋的做法与刘邦攻占咸阳后宣布尽行废除秦朝的烦琐法律、约法三章(杀人者死刑,伤人者和偷盗者依法抵罪)的做法很相似,也许就是有意识的模仿。另外,朱元璋还为殉职的元朝御史大夫福寿举行葬礼,彰显其忠节。
进入南京以后,除李善长外,朱元璋还有宋濂、刘基、陶安等高度文化素养的幕僚。朱元璋喜欢和他们讨论政治、军事,有时还举办诗会。朱元璋与陶安议论学问,送他一副对联,上书“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陶安死去的时候,朱元璋亲自撰写祭文。朱元璋还时常把自己的诗文送给臣下,其实是一个风雅之人。
南京东面的苏州倒是到处都举办诗会,可惜苏州的统治者张士诚毫无风雅之心,只知道搜刮金银财宝。
朱元璋占领南京以后,并没有感觉可以高枕无忧。徐寿辉占据西面的湖北蕲州、黄州,这是一股强大的势力。韩山童、刘福通是红巾军的主流。而徐寿辉被称为西派红巾军,盘踞在长江中游,擅长水战。这支西派红巾军根本不把主流红巾军放在眼里,很早就建立天完国,定元号为治平,徐寿辉自称皇帝。他原先以贩布为生,可能是白莲教信徒。
西派红巾军在与元军作战过程中,部将倪文俊逐渐形成壮大自己的势力。自称皇帝的徐寿辉与元军主力作战,经常失败,倪文俊被任命为天完国的丞相,自以为羽翼已丰,便阴谋杀掉徐寿辉,自己取而代之。但这个计划败露,倪文俊逃往黄州。
此时,一个出生于沔阳的渔民家庭的名叫陈友谅的人物登上历史舞台。陈友谅能读书认字,因此在县衙门当过小官吏。各地叛乱发生之后,他成为倪文俊的部下。倪文俊谋杀徐寿辉阴谋暴露逃到黄州以后,至正十七年(1357年),陈友谅杀掉自己的这个领导,夺取这支军队的指挥权,并自称宣慰使。第二年,取安庆,破龙兴、瑞州,攻占江西要地,陷落池州。
正如在郭子兴阵营里出现势力更加强大的朱元璋一样,徐寿辉阵营里的陈友谅成为最强的势力集团。至正二十年(1360年),陈友谅用铁锤砸死徐寿辉,自称皇帝,改国号为汉、元号为大义。
陈友谅攻取池州,就与朱元璋的势力范围相接,这两支红巾军的部队出现剑拔弩张的紧张局面。陈友谅派人去苏州,与张士诚密谋共同夹击南京的朱元璋。这个时候的朱元璋还仅仅自称吴国公,未定国号和元号,依然仕奉以韩林儿为皇帝的宋国。朱元璋与浙江的方国珍结为友好关系,共同对抗夹击进攻。其实,朱元璋心里明白方国珍这个人在关键时刻靠不住,这样做是考虑对张士诚产生心理上的作用。
方国珍曾被授予元朝的官爵,但元朝的行省元帅府都事刘基主张对叛乱者都应该诛杀,反对封官授爵,为此方国珍辞职返乡。朱元璋听说刘基贤明,特备厚礼而迎之。刘基向朱元璋献策,对于东西夹击,可不必理会东面,应专心对付西面。
刘基的理由是,东面的张士诚终日欢歌宴饮,根本不会考虑为不讲信义的陈友谅出兵。的确,张士诚不属于红巾军系统,从叛乱军的谱系来看,朱元璋与陈友谅比较接近。张士诚即使答应陈友谅一起夹击朱元璋,但也有“不想介入你们兄弟之间的争吵”这样的遁词。果然,在朱元璋和陈友谅两军对垒、即将交火之际,苏州的张士诚依然按兵不动。
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朱元璋亲自率领战船在江州大破陈友谅,陈友谅逃往武昌。朱元璋大败善于水战的西派红巾军,使他信心大增。
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没有履约与陈友谅共同夹击朱元璋的张士诚派遣部将吕珍包围安丰。宋国皇帝韩林儿和刘福通都在安丰。三月,朱元璋亲率援军击退吕珍的进攻。四月,陈友谅包围洪都。于是,一场争夺天下的大决战拉开序幕。
七月,朱元璋从南京进入湖口。湖口位于鄱阳湖的入口处,自古就是战略要地。近代,辛亥革命之后的李烈钧也就是在湖口发动二次革命。
陈友谅听说朱元璋亲自上阵,便解围洪都,进入鄱阳湖,迎战朱元璋。陈友谅号称六十万人马,即使打点折扣,也依然是大军无疑。《明史》这样描述陈友谅军队威武雄壮的阵容:
联巨舟为阵,楼橹高十余丈,绵亘数十里,旌旗戈盾,望之如山。
朱元璋采取火攻,陈友谅一败涂地。强劲的东北风可谓是天助朱元璋。
风烈火炽,烟焰涨天,湖水尽赤。友谅兵大乱,诸将鼓噪乘之,斩首二千余级,焚溺死者无算。
战斗持续数日,陈友谅军队的部将接连投降。八月,陈友谅突出湖口,在泾江继续作战,终于精疲力竭战死,元末最大的战役就此结束。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