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010173504
内容简介
《理解文化:理论、研究与应用/文化心理学精品译丛》包含了24位国际知名学者的贡献,广泛涵盖了跨文化理论和研究的诸多问题。其广度反映在《理解文化:理论、研究与应用/文化心理学精品译丛》所涵盖的主题多样性上,包括跨文化研究的理论取向,国家文化的维度及测量,文化的生态和经济基础,文化在认知、知觉及情绪上的表现,以及双文化和跨文化过程。
除了单个章节以外,《理解文化:理论、研究与应用/文化心理学精品译丛》还包含了该领域14位专家关于一系列跨文化研究问题的对话,包括文化心理学研究与国家发展和国家政策的关系,社会宏观结构和共享认知的关系,结构和过程模型如何整合成具有一致性的文化理论,个人经验与文化传统如何导致文化内差异的形成,文化能否通过自我报告进行有效的测量,文化心理学面临的新挑战,以及心理学是否应该力求不再把文化作为解释变量。
除了单个章节以外,《理解文化:理论、研究与应用/文化心理学精品译丛》还包含了该领域14位专家关于一系列跨文化研究问题的对话,包括文化心理学研究与国家发展和国家政策的关系,社会宏观结构和共享认知的关系,结构和过程模型如何整合成具有一致性的文化理论,个人经验与文化传统如何导致文化内差异的形成,文化能否通过自我报告进行有效的测量,文化心理学面临的新挑战,以及心理学是否应该力求不再把文化作为解释变量。
目 录
序言
概览
理论取向
文化差异的维度
文化的生态与人口基础
文化的心理表现
双文化和跨文化过程
总结、整合和对话
概览
理论取向
文化差异的维度
文化的生态与人口基础
文化的心理表现
双文化和跨文化过程
总结、整合和对话
部分 理论取向
章 文化的动态建构主义取向
从描述文化到解释文化
动态建构主义模型
文化的定义
共享的文化知识的前因
共享的文化知识的特点
知识激活的原则
激活共享的文化知识的后果
双文化个体的文化知识激活
方法论意义:研究文化影响的路线图
一个范例:文化对集体自我的影响
步骤1:识别两个国家群体差别共享的常人信念
步骤2:检验常人信念赞同的后果
步骤3:检验常人信念赞同的因果效应
步骤4:检验这两类信念在双文化个体头脑中的动态切换
边界条件
对文化中共享常人信念的依赖的缓冲因素
冲文化框架切换容易度的缓冲因素
我们的关注点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理解文化综合征对我们思维的影响
情境认知模型
文化:单一的还是多面的?
单一模型的进展
单一模型的局限:走向多综合征模型
文化综合征
作为连接远端过去和当前后果的中层结构的文化综合征
文化综合征嵌套于社会之中
文化综合征:直接的外部和内部现实
一种整合
个体主义和集体主义
假设
集体主义
个体主义
个体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概念文献总结
来自跨文化研究的证据
文化的情境多综合征模型
情境效应
这一过程如何进行?
启动文化综合征
有什么证据显示我们已经通过启动至少分离出某些文化综合征的有效成分?
元分析结果与其他证据的整合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文化比较和文化启动
……
第二部分 国家文化的维度及其测量
第三部分 文化的生态和经济基础
第四部分 文化的心理表现:认知、知觉和情绪
第五部分 双文化和跨文化过程
第六部分 整合与反思
第七部分 对话
主题索引
译后记
在线试读
《理解文化:理论、研究与应用/文化心理学精品译丛》:
社会影响力理论提出的另一个过程涉及不同个体在塑造他人意见方面的不同影响力。拥有权力的人可能会变成“意见领导者”,处在产生意见或者态度集群的前沿。同样,这似乎也适用于共享的文化知识。通常,拥有权力的人可以控制媒体和教育,从而享受到塑造群体的共享知识的特权。与此类似,与少数民族群体的成员相比,优势族群的成员经常拥有更多的权力去创造有利于他们群体的历史叙事(Liu等,2005)。简而言之,权力是构成共享文化知识的内容和合法性认知的一个重要维度。
除了社会影响力理论之外,Lyons和Kashima(2001)还使用了一个系列再现范式来模拟知识共享和维持的过程。具体来说,在他们的研究中,要求被试按照次序复述一个故事。也就是说,阅读故事的个人用自己的话将这个故事告诉给第二个人,第二个人依次将这个故事告诉第三个人,诸如此类。研究者发现,顺着系列再现的链条向下,被试更有可能保留符合原型的信息(这类信息可能是广泛共享的知识),而不是与原型不符合的信息(这类信息可能不是广泛共享的),说明在一个文化群体内,共享知识更有可能在沟通中使用和保留下来。这样,共享知识就延续了下来,并且终变成了这个群体的共享现实。
第四,必须认识到,个体在获取、维持和实践共享知识的过程中发挥了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作用。因为共享的知识通常与生活经历有密切的关联,所以它可以用来定义一个人的自我和认同。这尤其适用于只接触了一个群体的共享知识,因而将这些知识视为理所当然的那些人。它可能也适用于文化紧密性高的情况(也就是说,当一个社会中的社会规范很清晰和普遍时,对这些规范的背离会被禁止和遭受惩罚;参见Gelfand,Nishii & Raver,2006)。尽管如此,但是也经常会发现有些个体(通常被标记为“越轨者”或者“反叛者”)选择对抗或者抵制文化群体中的共享知识,或者批判性地挑战这些知识。
同样,共享知识的实践会受到认同过程的影响。一方面,赞同一个文化群体的共享价值观的人也会认同这个文化群体。例如,Wan等(2007)发现,赞同学生群体的共享价值观的学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得更加认同学生群体。另一方面,在群体认同显著的情境下,认同群体的人会表现出与群体的共享知识一致的价值观、信念和行为——所谓的自我刻板化效应(self-stereotyping)。例如,Chiu等(1998)发现,当被试的性别认同变得显著时,他们在沟通中的行为自然地变得更为女性化或者男性化。与此类似,Jetten,Postmes和McAuliffe(2002)的研究也显示,高度认同本专业同伴群体的大学生的行为表现与他们群体的预期标准特征相一致。但是,很少有研究者将社会认同过程与文化心理学联系起来。本章的后面部分将清楚地展示出,社会认同过程是文化影响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尤其是对于双文化主义来说。
知识激活的原则
如前所述,我假定文化的因果关系潜力存在于文化群体内共享知识网络的激活和认知可达性。要理解这一过程,就一定要讨论知识激活的三个原则:可用性(availability)、可达性(accessibility)和适用性(applicability)(Higgins,1996;Wyer & Srull,1986)。可用性指的是某些知识在个体的认知库中是否存在。在一个群体的成员中广泛共享的一些知识可能在另一个群体的成员中不是共享的(或者甚至不为人所知)。迷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例如,数字8吉利和数字4不吉利的观念在中国人之间是广泛共享的,但是在北美人中则不是(Siy,2008)。近的一篇新闻文章报道了一个年轻的中国广州商人出价54000元(几乎是中国人均年收入的七倍)购买一个车牌照APY888。如果不了解这类许多中国人共享的信念,其他文化中的人确实就很难理解为什么这样一个车牌照会如此昂贵。与此类似,人们搬到一个新的国家,比如移民和旅居者,经常会报告“文化冲击”(Ward.Bochner,&Furnham,2001)。也就是说,因为他们已有的知识系统与东道国成员的共享知识非常不同,很多移民和旅居者会感受到不确定和混乱。一旦个体获得了新文化中的共享知识,这种初的文化冲击就应该会缓解。
但是,不同文化之间的共享文化知识通常并不是离散的。也就是说,不同的文化可能有着相似的知识集合,但是它们可能在使用这些知识的频率上存在差异。随着在一个群体中更为广泛共享的知识比在另一个群体中更经常地使用,这些知识就在这个群体成员的头脑中变得具有长期可达性。例如,研究(比如,Gardner,Gabriel,&Lee,1999;Trafimow,Triandis,&Goto,1991)显示,虽然独立性和相依性自我构念共存于东亚人和北美人之中,但是独立性自我构念在北美人中一般更加具有可达性,而相依性自我构念在东亚人中更加具有可达性。但是,尽管在长期可达性上存在差异,这两种自我构念在两种文化中都可以通过实验线索进行暂时的激活之中。例如,要求被试在一篇文章中圈出“我”(主格和宾格)会提高他们的独立性自我构念的可达性,从而要求这些同样的被试圈出“我们”(主格和宾格)会提高他们的相依性自我构念的可达性(关于激活独立性和相依性自我构念的方法和效果的综述,参见Oyserman & Lee,2008)。这样,暂时的可达性可以胜过长期的可达性。总之,不同的民族或者国家群体以概率的方式,而不是离散的或者类别的方式,赞同共享的文化知识网络。
……
社会影响力理论提出的另一个过程涉及不同个体在塑造他人意见方面的不同影响力。拥有权力的人可能会变成“意见领导者”,处在产生意见或者态度集群的前沿。同样,这似乎也适用于共享的文化知识。通常,拥有权力的人可以控制媒体和教育,从而享受到塑造群体的共享知识的特权。与此类似,与少数民族群体的成员相比,优势族群的成员经常拥有更多的权力去创造有利于他们群体的历史叙事(Liu等,2005)。简而言之,权力是构成共享文化知识的内容和合法性认知的一个重要维度。
除了社会影响力理论之外,Lyons和Kashima(2001)还使用了一个系列再现范式来模拟知识共享和维持的过程。具体来说,在他们的研究中,要求被试按照次序复述一个故事。也就是说,阅读故事的个人用自己的话将这个故事告诉给第二个人,第二个人依次将这个故事告诉第三个人,诸如此类。研究者发现,顺着系列再现的链条向下,被试更有可能保留符合原型的信息(这类信息可能是广泛共享的知识),而不是与原型不符合的信息(这类信息可能不是广泛共享的),说明在一个文化群体内,共享知识更有可能在沟通中使用和保留下来。这样,共享知识就延续了下来,并且终变成了这个群体的共享现实。
第四,必须认识到,个体在获取、维持和实践共享知识的过程中发挥了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作用。因为共享的知识通常与生活经历有密切的关联,所以它可以用来定义一个人的自我和认同。这尤其适用于只接触了一个群体的共享知识,因而将这些知识视为理所当然的那些人。它可能也适用于文化紧密性高的情况(也就是说,当一个社会中的社会规范很清晰和普遍时,对这些规范的背离会被禁止和遭受惩罚;参见Gelfand,Nishii & Raver,2006)。尽管如此,但是也经常会发现有些个体(通常被标记为“越轨者”或者“反叛者”)选择对抗或者抵制文化群体中的共享知识,或者批判性地挑战这些知识。
同样,共享知识的实践会受到认同过程的影响。一方面,赞同一个文化群体的共享价值观的人也会认同这个文化群体。例如,Wan等(2007)发现,赞同学生群体的共享价值观的学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得更加认同学生群体。另一方面,在群体认同显著的情境下,认同群体的人会表现出与群体的共享知识一致的价值观、信念和行为——所谓的自我刻板化效应(self-stereotyping)。例如,Chiu等(1998)发现,当被试的性别认同变得显著时,他们在沟通中的行为自然地变得更为女性化或者男性化。与此类似,Jetten,Postmes和McAuliffe(2002)的研究也显示,高度认同本专业同伴群体的大学生的行为表现与他们群体的预期标准特征相一致。但是,很少有研究者将社会认同过程与文化心理学联系起来。本章的后面部分将清楚地展示出,社会认同过程是文化影响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尤其是对于双文化主义来说。
知识激活的原则
如前所述,我假定文化的因果关系潜力存在于文化群体内共享知识网络的激活和认知可达性。要理解这一过程,就一定要讨论知识激活的三个原则:可用性(availability)、可达性(accessibility)和适用性(applicability)(Higgins,1996;Wyer & Srull,1986)。可用性指的是某些知识在个体的认知库中是否存在。在一个群体的成员中广泛共享的一些知识可能在另一个群体的成员中不是共享的(或者甚至不为人所知)。迷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例如,数字8吉利和数字4不吉利的观念在中国人之间是广泛共享的,但是在北美人中则不是(Siy,2008)。近的一篇新闻文章报道了一个年轻的中国广州商人出价54000元(几乎是中国人均年收入的七倍)购买一个车牌照APY888。如果不了解这类许多中国人共享的信念,其他文化中的人确实就很难理解为什么这样一个车牌照会如此昂贵。与此类似,人们搬到一个新的国家,比如移民和旅居者,经常会报告“文化冲击”(Ward.Bochner,&Furnham,2001)。也就是说,因为他们已有的知识系统与东道国成员的共享知识非常不同,很多移民和旅居者会感受到不确定和混乱。一旦个体获得了新文化中的共享知识,这种初的文化冲击就应该会缓解。
但是,不同文化之间的共享文化知识通常并不是离散的。也就是说,不同的文化可能有着相似的知识集合,但是它们可能在使用这些知识的频率上存在差异。随着在一个群体中更为广泛共享的知识比在另一个群体中更经常地使用,这些知识就在这个群体成员的头脑中变得具有长期可达性。例如,研究(比如,Gardner,Gabriel,&Lee,1999;Trafimow,Triandis,&Goto,1991)显示,虽然独立性和相依性自我构念共存于东亚人和北美人之中,但是独立性自我构念在北美人中一般更加具有可达性,而相依性自我构念在东亚人中更加具有可达性。但是,尽管在长期可达性上存在差异,这两种自我构念在两种文化中都可以通过实验线索进行暂时的激活之中。例如,要求被试在一篇文章中圈出“我”(主格和宾格)会提高他们的独立性自我构念的可达性,从而要求这些同样的被试圈出“我们”(主格和宾格)会提高他们的相依性自我构念的可达性(关于激活独立性和相依性自我构念的方法和效果的综述,参见Oyserman & Lee,2008)。这样,暂时的可达性可以胜过长期的可达性。总之,不同的民族或者国家群体以概率的方式,而不是离散的或者类别的方式,赞同共享的文化知识网络。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