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4667205丛书名: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丛书
本书是气象学专家黄士松的学术传记,按时间为序,具体详尽地对黄士松的学术成长和学术成就进行了论述,并对黄士松在气象学专业的学科建设方面的成就进行了描述,对中国的气象学专业建设史和气象学发展史以及黄士松本人的气象学成就的研究都有很好的史料价值。并且对普通的对气象学感兴趣的读者,也有很好的科学普及的作用。
更多好书详见奇趣科学馆
《》直观的机械透视感,通透的整体构造展现,每个分页即剖析一个独立的部件,更添加AR互动技术,手机平板等安卓系统就能展现3D立体的虚拟现实效果
《》带给你*直观,*真切的生物体透视扫描,“合体”既展现整体构造,分页即剖析一个独立的组织系统,带领你将动物身体看个通通透透
适读年龄3-16岁由浅渐深的创意美术,海量儿童美术课件,带领你欣赏儿童美术精品,让你不费吹灰之力教美术!
惊心动魄的冒险故事!秒杀查理九世!
(精2册,趣味复原动物、恐龙真想,送给孩子*好的礼品书)
导言
章 放飞梦想
第二章 求学之路
第三章 结缘大师
第四章 赴美深造
第五章 走上讲台
第六章 副热带高压研究
第七章 十年动乱
第八章 重塑南京大学气象系
第九章 在学术的田地里继续耕耘
结语
附录一 黄士松年表
附录二 黄士松主要论著目录
参考文献
后记
1920年我出生于浙江金华,一个美丽的城市。生长在一个温暖的家庭里,度过了快乐的童年。
然而,在我懂事之后,相继经历了军阀混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进入新中国后又经历了无数次的阶级斗争、政治运动:思想改造、反右、大跃进、社教、文革、六四……。此外,自己还遭遇过不少次意外和疾病。幸运的是我终都脱离险境,度过了所有可能致命的危机,健康地活到今天。
在学业上,我顺利地相继进入金华著名的小学、中学学习,1938年我考上国立中央大学,1945年又获出国深造的机会,先后就读于国际著名的芝加哥大学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得以为实现从小就怀着的“学好本领,效劳国家”的心愿创造了条件。
在中央大学学习期间,我首先得到了朱炳海、黄厦千、胡焕庸等名师的启迪。大学毕业后,辗转来到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工作时又得到了竺可桢、涂长望这样的大师的直接指导。在美留学期间,更是分别受到国际上著名的两大气象学派——芝加哥学派和挪威学派的开山鼻祖罗斯贝和皮叶克尼斯的亲传。是他们把我引进了气象科学的广阔园地,并使我逐步建立了“探索、发掘、创新、致用”的治学理念。
1951年,我回到母校任教。在恩师朱炳海先生的大力支持下,在周围同志们的协助下,克服各种困难,尽自己的微薄力量贯彻自己“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思想,为国家在培养气象人才和发展气象科学方面做了一些添砖加瓦的工作。
我不是院士,中国科协的“老科学家学术成长工程”项目把我列为采集对象,我感到十分荣幸同时又感到惭愧。非常感谢他们让我能趁此机会对自己的过往做一个回顾,使我感到机遇和毅力对一个人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如今我已是鲐背之年,但愿我的经历能给后人有一点点启发就足够了。
本报告作者花了不少时间和精力对本人的学术思想和脉络进行了非常精确的分析,真是难能可贵。同时介绍了本人的成长过程及工作情况,资料详实、文笔生动。这也充分显示出作者学识深厚,才华高超,令人敬佩。我诚挚地感谢他为此所做的工作。
文摘
在20世纪50年代黄士松先生即开始对大气环流有关问题开展研究。在国际上独创性地提出在自转地球上,除海陆分布与地形作用外,太阳有效辐射强度梯度的纬向不均匀分布及其时间变化,是决定大气环流季节变化和中期循环变化的基本因子的论说。80年代他集中研究低纬度大气环流,首次给出全球越赤道气流的空间结构及其时间变化特征,以及首次指出越赤道气流对南、北半球大气环流物理量的输送平衡有很大作用。他还揭示出在4-10月一些低纬度高压环流系统的强度和位置变化存在20-40天周期的振荡,指出这些低纬高压环流系统变化初出现在南印度洋上,随后出现在北印度洋及西北太平洋上,之后影响到中高纬度的遥相关性及其物理过程机制,提出某一环流系统(例如马斯克林高压)强度短暂变异造成的瞬时强迫可激发起全球持久性的大气振荡的重要论点。这些重要的研究结论在大气环流与气候动力学领域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以后他人的研究都表明黄士松先生的这些研究成果具有科学的前瞻性。
黄士松先生十分重视造成我国气象灾害的重要天气系统的研究,他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首先选择我国大旱年份的盛夏季节,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深入我国大陆时的个例,进行分析,之后对西太平洋副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首次在国际上揭示了副热带高压的三维细微结构,提出影响副热带高压结构的因子及其在大气环流中的作用。还首次揭示出副热带高压位置一年中南北变化过程具有缓慢式与跳跃式移动及振荡等全球性现象,副热带高压到达一年中纬度的时间早于西风急流,并指出北跳过程存在自东向西传播的特点。另外又从副热带高压成长维持与青藏高压的联系角度,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并解释了南、北两半球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和强度的年变化存在同步性的现象,指出这不能完全用哈德莱环流机理来说明。后来在研究季风环流时又论证了西北太平洋高压变动与南半球马斯克林高压及澳大利亚高压活动的联系及物理过程。正由于这些对副热带高压研究成果的开创性和系统性贡献,黄士松先生获得了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和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奖。
早在1944年,黄士松先生和他的导师涂长望院士在国际上首次揭示了东亚夏季季风的活动有缓慢式与跳跃式进退过程的现象,指出季风环流的非线性变化特点。在20世纪70年代末他又开始研究东亚夏季风的进退、结构同东半球低纬度环流系统的关系,提出了马斯克林高压也是东亚夏季风体系中主要成员之一的论点。同时指出马斯克林高压的地位作用同西太平洋高压相当而超过澳大利亚高压,由此,他提出了一个东亚夏季风体系结构模式,具体阐明东亚夏季风主要成员的相对重要性及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总体特征等等。这些方面的研究成果不但加深了对东亚夏季风的认识,而且使南、北半球环流联系问题的研究进入了更深入的科学层次,为东亚夏季风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黄士松先生在暴雨、台风等灾害性天气过程以及极地海冰对气候变化影响等方面,也都有很好的研究。对华南前汛期暴雨特别是大暴雨的形成,强调地形与边界层的作用,并指出暴雨多为暖区降水,主要与热带气流和热带天气系统有关,这打破了“暴雨是由锋面和冷空气作用所形成”的传统概念。关于台风问题,早在20世纪40年代,黄士松先生就曾进行过“台风与中国天气”的研究。70年代,他关注台风的移动发展问题,较早地提出利用卫星云图资料的诊断预报方法,并从理论模式得出台风移速与台风流场、温度场、加热场结构特征的关系,及其在预报上的应用。他指出西太平洋上的台风80%以上源于赤道辐合带内,其盛期呈周期性出现,他还指出这与南印度洋上马斯克林高压强度变化有联系,当随着马斯克林高压增强,热带西太平洋上的赤道西风加强东伸,导致赤道辐合带增强,有利于台风形成。黄士松先生还研究了极地海冰异常的气候效应,提出极地海冰异常的影响可与厄尔尼诺事件的影响相比拟的论说。若赤道海温和极地海冰同时出现异常,影响孰大,则视两者的相对大小以及出现的地区而定。
黄士松先生的研究很多是开创性的,提出了不少新的发现、新的观点或新的理论。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