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1388297
内容简介
潘富恩*的《吕祖谦/大家精要》介绍了吕祖谦
(1137~1181),浙江金华人。南宋哲学家、文学家,和朱熹、张拭齐名,时称“东南三贤”。曾邀集鹅湖之会,为学兼取朱陆之长,同时接受永嘉学派经世致用思想。宇宙观偏重心学,主张道心为一,“通天下非无已”;认识方法取朱熹以穷理为本的格物致知说;教育上提倡“讲实理,育实材而求实用”。吕祖谦主张“明理躬行”,治经史以致用,反对空谈阴阳性命之说,开浙东学派先声。他在学术研究方面以“杂博”*称,反映了当时社会思潮的特征。
(1137~1181),浙江金华人。南宋哲学家、文学家,和朱熹、张拭齐名,时称“东南三贤”。曾邀集鹅湖之会,为学兼取朱陆之长,同时接受永嘉学派经世致用思想。宇宙观偏重心学,主张道心为一,“通天下非无已”;认识方法取朱熹以穷理为本的格物致知说;教育上提倡“讲实理,育实材而求实用”。吕祖谦主张“明理躬行”,治经史以致用,反对空谈阴阳性命之说,开浙东学派先声。他在学术研究方面以“杂博”*称,反映了当时社会思潮的特征。
目 录
第1章 吕祖谦生平 一、家世、家学 二、从师受业 三、从政 四、学术生涯 五、著述 六、英年早逝 第2章 吕祖谦的社会政治思想 一、减轻赋税,实行“取民有制” 二、反对土地兼并的“均田”论和“富恤贫”论 三、法治与德治并举 四、清、慎、勤是为官之道的三字诀 五、振武备、归版图的抗金战略思想 第3章 吕祖谦的哲学思想 一、兼容三家(理本、心本、气本)之说的杂博世界观 二、中国古代“有对”论的新发展 三、“日新”是自然界运动不息的普遍规律 四、存心力行的认识论 第4章 吕祖谦的伦理学说 一、性、心本善论的再阐述 二、理欲义利观 三、以“孝”为伦理道德的根本 四、“仁者天下之正理”说 第5章 吕祖谦关于人生观问题的论述 一、关于理想人格 二、处世之道 第6章 吕祖谦的历史观 一、考察历史应有“当如身在其中”的体悟 二、“合群策、集事功”是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有因有革”,“向前则有功”的历史发展观 第7章 吕祖谦的教育思想 一、明理、治心的教育目的 二、“育实材而求实用”的教育目标 三、求同存异的治学态度 四、破“所疑”而“知其所以然”的教学方法 结束语 婺学的后世影响和当代意义 附录 年谱 主要著作
在线试读
宋高宗赵构绍兴七年(1137),卒于南宋孝宗赵眘淳熙八年(1181),终年四十五岁。吕祖谦祖上为赵宋政权的世臣,有“累朝辅相”之称。自宋开国以来,历有吕蒙正、吕夷简、吕公弼、吕公著、吕希哲等任宰相之职,封侯受爵。
吕氏家族从山西迁徙至安徽,又从安徽迁居北宋时的京城河南开封,逐渐成为显赫的官宦世家。由于金统治者进攻中原,1126年开封陷落,徽宗赵佶和钦宗赵桓父子被虏。建炎南渡,高宗赵构即位,建都临安(今杭州),过着半壁江山的小朝廷生活。吕祖谦曾祖吕好问携全家随之南渡,迁居浙江婺州(今金华),定居下来。吕祖谦的祖父吕绷中任右朝靖郎,伯祖吕本中为中书舍人,父亲吕大器为右朝散郎,而吕祖谦本人亦曾“以祖恩补将仕郎”,但未正式袭职。他后来是通过科举考试而步入宦海的。根据吕祖谦祖先历任高官的史实来推断.吕氏家族迁居婺州以后,虽然家道已经逐渐衰落,不如南渡前那样兴盛,但在当地无疑还是著姓望族。
吕祖谦在隆兴元年(1163)以前,主要从事于问学、寻师访友、参加科举考试,为早曰登上宦途而努力;隆兴元年以后,即进土及第直至病死约十八年的时间,主要活动则是讲学、著述及参与政事。
吕祖谦从小就学“中原文献之传”,这是他的家学渊源所致。吕氏家族南渡以后,继承了这种“家风
”,而尤以“中原文献之学”为盛,一门之中认真研究历史文献而代代相继。吕祖谦一生治学深受此“家风”的影响。
二、从师受业
吕祖谦早的老师是其伯祖吕本中。吕本中是当时有名的学问家,其特点是“不名一师,不主一说”
,常年耳濡目染,娴熟于心。吕祖谦受吕本中影响很大,他完全继承了伯祖“不名一师”的传统,一生从师多人。他也同样继承“不主一说”的治学传统,学术上“泛观广接”,形成了浓烈的调和色彩。
吕祖谦的位老师是林子奇。林子奇,字少颖、又字拙斋,称三山先生,侯官(今属福建)人。林子奇是吕本中的学生,对吕本中的教诲领悟颇深,并多有发挥,深受吕本中的赏识,被称为师门“高弟”。
吕祖谦受父亲之命,师事之。作为吕祖谦的启蒙老师,林子奇对吕祖谦要求甚严,吕祖谦受其影响很大。
林子奇之后,吕祖谦的老师是汪应辰、胡宪。
汪应辰,人称玉山先生,江西信州(今江西上饶附近)人。他也是吕本中的学生。汪应辰抗金态度颇为坚决,力斥议和.因此而得罪秦桧,长期被贬谪,以讲学为业。汪应辰的学术风格接近吕本中,史称其
“为学博综诸家,粹然为淳儒”。吕祖谦学术思想博杂的特点,从渊源看,一方面是家学所致,另一方面,受汪应辰的影响也是重要因素之一。在政治思想方面,汪应辰对吕祖谦的影响也很大。汪应辰对金兵入侵的基本立场及其策略思想对吕祖谦的影响尤为重大。(P2-3)
吕氏家族从山西迁徙至安徽,又从安徽迁居北宋时的京城河南开封,逐渐成为显赫的官宦世家。由于金统治者进攻中原,1126年开封陷落,徽宗赵佶和钦宗赵桓父子被虏。建炎南渡,高宗赵构即位,建都临安(今杭州),过着半壁江山的小朝廷生活。吕祖谦曾祖吕好问携全家随之南渡,迁居浙江婺州(今金华),定居下来。吕祖谦的祖父吕绷中任右朝靖郎,伯祖吕本中为中书舍人,父亲吕大器为右朝散郎,而吕祖谦本人亦曾“以祖恩补将仕郎”,但未正式袭职。他后来是通过科举考试而步入宦海的。根据吕祖谦祖先历任高官的史实来推断.吕氏家族迁居婺州以后,虽然家道已经逐渐衰落,不如南渡前那样兴盛,但在当地无疑还是著姓望族。
吕祖谦在隆兴元年(1163)以前,主要从事于问学、寻师访友、参加科举考试,为早曰登上宦途而努力;隆兴元年以后,即进土及第直至病死约十八年的时间,主要活动则是讲学、著述及参与政事。
吕祖谦从小就学“中原文献之传”,这是他的家学渊源所致。吕氏家族南渡以后,继承了这种“家风
”,而尤以“中原文献之学”为盛,一门之中认真研究历史文献而代代相继。吕祖谦一生治学深受此“家风”的影响。
二、从师受业
吕祖谦早的老师是其伯祖吕本中。吕本中是当时有名的学问家,其特点是“不名一师,不主一说”
,常年耳濡目染,娴熟于心。吕祖谦受吕本中影响很大,他完全继承了伯祖“不名一师”的传统,一生从师多人。他也同样继承“不主一说”的治学传统,学术上“泛观广接”,形成了浓烈的调和色彩。
吕祖谦的位老师是林子奇。林子奇,字少颖、又字拙斋,称三山先生,侯官(今属福建)人。林子奇是吕本中的学生,对吕本中的教诲领悟颇深,并多有发挥,深受吕本中的赏识,被称为师门“高弟”。
吕祖谦受父亲之命,师事之。作为吕祖谦的启蒙老师,林子奇对吕祖谦要求甚严,吕祖谦受其影响很大。
林子奇之后,吕祖谦的老师是汪应辰、胡宪。
汪应辰,人称玉山先生,江西信州(今江西上饶附近)人。他也是吕本中的学生。汪应辰抗金态度颇为坚决,力斥议和.因此而得罪秦桧,长期被贬谪,以讲学为业。汪应辰的学术风格接近吕本中,史称其
“为学博综诸家,粹然为淳儒”。吕祖谦学术思想博杂的特点,从渊源看,一方面是家学所致,另一方面,受汪应辰的影响也是重要因素之一。在政治思想方面,汪应辰对吕祖谦的影响也很大。汪应辰对金兵入侵的基本立场及其策略思想对吕祖谦的影响尤为重大。(P2-3)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