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是国际标准书号ISBN: 25326980
英国历史家爱德华·吉本著《罗马帝国衰亡史》全书出版至今已逾二百年。我国出版界传出它的一卷节编本中译本问世的信息,依然令人鼓舞。
爱德华·吉本出身于一个拥有大地产的资产阶级家族。据他追记,其家族在14世纪时开始拥有土地。到16世纪后期,其远祖已获得缙绅的称号。当时风气,农村殷实之家,大都把子弟送往城市习商。这个家族已有几代人到伦敦从事商业活动,并出现过一位周游西欧并远游美洲的旅行家。吉本的祖父爱德华曾任南海公司董事,由于一次船只失事而破产,但他东山再起,又复积资十万英镑。吉本的父亲亦名爱德华,曾就读于剑桥大学伊曼纽尔学院,为托利党人,拥有缙绅称号,一度担任伦敦城的区长,并曾当选英国议会下院议员。吉本的母亲朱迪思·波顿为伦敦商人之女。吉本于1737年出生于伦敦附近的帕特尼镇,是父母的长子。他后来在回忆录中颇以其出身门第而自豪:“我出生于一个自由而文明的国家,一个科学和哲学的时代,一个门第荣耀、家资富有的家庭。”
吉本幼年身体孱弱多病,母亲连生多胎,无力照管,幸赖姨母凯塞琳·波顿悉心看护,几次转危为安。他所受的初级教育很不完整,时常因病中断,10岁丧母后,又一度辍学,幸赖他生性好学,又得姨母辅导,读了许多古希腊罗马的人物传记,启发了对古典时期历史的兴趣。在入大学之前,他对希腊文和拉丁文都已打下良好基础。1752年吉本进入牛津大学莫德林学院,当时只有15岁。他对世界历史怀有很浓的兴趣,从古代而及于近代,几乎尽读所能得到的关于阿拉伯、波斯、蒙古和突厥史的英文著作,在他阅读的书单中也列入了中国史籍。可是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学院生活使他失去学习兴趣。他更换了一位导师,这是一位“只记得薪俸,不记得职守”的人,对学生既不指导,也乏管理,虽同住一院,却只见过一面,俨然路人。吉本深感无聊,称这段日子为修道院生活,时常离校出游,学院也不加约束。他自幼即对宗教争论感兴趣,惑于天主教祕义的姑母对他也有所影响,牛津的沉闷气息并不能为他解疑释惑。相反,他认为大学要求学生对三十九信条表示信奉之举是“装样子多于诵读,诵读多于信奉”。在彷徨苦闷之中,他接受了化体说,改信了天主教。当时他还自认是受良心驱使,但多年以后自己承认当时过于幼稚,致为诡辩所惑。的确,他这时才16岁。
《罗马帝国衰亡史(下)》
被吉本所贬抑的古代基督教,可参看古罗马教父奥古斯丁合自传和对天主的歌颂为一体的《忏悔录》等。至于对法国启蒙运动的承接,启蒙思想先驱孟德斯鸠写过一本《罗马盛衰原因论》,博览群书的吉本是肯定读过的。不过两人的看法和侧重点不一样,孟德斯鸠认为罗马之盛是因为共和制度和开明法律等,衰则是君主独裁等造成;他以古讽今,将历史写成政论,通过此书*次概述了自己的社会理论,来反对当时的专制暴政。
本书详细地讲述了几次大规模的入侵、帝国在西部的终结、意大利概况、查士丁尼的时代、神学的影响、伊斯兰教的来临、东部帝国的衰亡、十字军东征、罗马帝国的终结、中世纪的罗马和文艺复兴的曙光等内容。通过此书作者*次概述了自己的社会理论,来反对当时的专制暴政。
引言
两安东尼治下的黄金时代
前言
章 罗马帝国的疆域和概况
第二章 罗马帝国的团结和国内的繁荣。行省和纪念碑。农业的进步。
第三章 罗马帝国的体制。帝国体系的概况。
对旧政权的挑战
第四章 康茂德的统治
军事寡头政治的形成和东方文化的流入
第五章 禁卫军出卖帝国。塞普提米乌斯?塞维鲁的兴起。
第六章 塞维鲁王朝。卡拉卡和格塔。埃拉伽巴卢斯。亚历山大?塞维鲁。妇女对朝政影响的增长。
帝国的瓦解
第七章 出身野蛮人的皇帝。戈狄安一世至三世。阿拉伯人菲利普。
第十章 瓦勒良和伽利埃斯统治时期的种种不幸。哥特人的入侵,波斯人对亚美尼亚的进犯和瓦勒良的被俘。
形势逆转
第十一章 芝诺比娅和帕尔米拉王国,奥勒良的祝捷盛典和死亡。
新帝制
第十三章 戴克里先生的统治和他的三共治者。他的祝捷大会和新秩序,宫廷礼仪的发展。戴克里先的退位和死亡。艺术的衰落。
第十四章 君士坦丁在罗马。他的司法改革。
基督教的兴起
第十五章 基督教成长的五大原因,适宜于它迅速发展的条件。原始基督教徒的人数和处境。
第十六章罗马政府对基督教徒的行为。罗马皇帝们的态度。西普里安殉教始末,随时变换的迫害政策。戴克里先及其继承人治下的教会。伽勒里乌斯的宽容敕令。
向东推进
第十七章 新罗马。君士坦丁堡的兴建及其落成。新型政府的职权划分。警察国家的开端。
第十八章 君士坦丁其人。他的家庭。他的死。在沙普尔二世统治下波斯的崛起。
第十九章 尤利安的兴起。他在高卢地区的行政措施。他对巴黎城的热爱。
对基督的承认和异端的出现
第二十章君士坦丁大帝改变信仰。他对基督教表示宽容的敕令。他见到上帝显灵以及他的洗礼。基督教法定地位的确立。宗教势力和世俗力量的划分。
第二十一章阿里乌斯教派。尼西亚会议和圣父圣子同体论。有关皇帝与阿里乌斯派的论争。阿塔纳西乌斯的为人及其坎坷经历。阿尔勒会议和米兰会议。基督教各派概况。
异教的反改革斗争
第二十二章 尤利安的继位。他的人品。
第二十三章尤利安的宗教信仰。他的狂热。他对异教的复兴及改革。他对犹太人的态度。他对基督教徒的压迫。神庙及神圣的月桂树林,圣乔治。尤利安和阿塔纳西乌斯。
第二十四章 约维安的当选。尤利安之死及其反向。
基督教的再度受宠
第二十五章 约维安统治天下的基督教徒
第二十七章 米兰大主教安布罗斯。提奥多西的功与过。安条克的叛乱和塞萨洛尼卡的大屠杀。提奥多西的悔罪。瓦伦提尼安其人及其死亡。提奥多西之死。
第二十八章 异教的了结。塞拉皮斯神庙的被毁。对异教仪式的查禁。对基督教殉教者的崇拜和多神教活动复兴。
《罗马帝国衰亡史(下)》
几次大规模的入侵
第三十一章 阿拉里克对意大利的入侵。
罗马贵族及罗马人民的品格。
对罗马城的三次围攻和洗劫。
哥特人的退却及阿拉里克之死。
第三十二章 阿尔卡狄乌斯的统治。
圣约翰?克里索斯托姆。
阿尔卡狄乌斯之死及小提奥多西的继位。
普尔喀丽娅的统治。
欧多西亚的冒险经历。
第三十三章 汪达尔人对阿非利加的入侵。
圣奥古斯丁和对希波的围困。
对迦太基的掳掠。
关于七个长睡人的神话。
帝国在西部的终结
第三十五章 阿提拉对高卢和意大利的入侵。
威尼斯城的建立。
阿提拉之死与其帝国之毁灭。
埃提乌斯的被杀和瓦伦提尼安三世之死。
西罗马帝国的衰败征象。
第三十六章 马约里安皇帝。
意大利国王奥多亚克。
第三十七章 僧侣的出现。
僧侣制度迅速发展的原因。
圣西门柱头修士。
野蛮人对基督教的皈依。
第三十八章 西罗马帝国的衰亡。
一般评述。
意大利概况
第三十九章 东哥特人提奥多里克的统治。
罗马和意大利的繁荣。
提奥多里克的基督超人说。
对波伊提乌斯的处决。
提奥多里克之死。
查士丁尼的时代
第四十章 查士丁尼的统治。
提奥多拉女王。
尼卡的暴乱。
中国丝绸的进口。
圣索菲亚教堂。
对雅典学校和罗马执政官的压制。
第四十三章 贝利萨留的后胜利和死亡。
查士丁尼的性格和死亡。
查士丁尼统治时期的彗星、地震和鼠疫。
第四十五章 6世纪末期罗马的苦难。
伟大的格雷戈里教皇。
神学的影响
第四十七章 化身说的历史。
伊比奥尼派和诺斯替派。
塞林图斯和阿波利拉里斯、西里尔、聂斯脱利和次以弗所会议的敌对理论。
优迪克派异端邪说和第二次以弗所会议。
卡尔西顿会议。
芝诺的赫诺提孔。
查士丁尼的神学理论。
第四十九章 偶像崇拜。
偶像破坏者利奥。
意大利叛乱。
丕平和查理大帝与教皇的关系。
神像在东部的复兴。
教皇和东部帝国的后分离。
查理大帝的统治和人品。
查理四世的统治及其与奥古斯都的比较。
伊斯兰教的来临
第五十章 阿拉伯概况。
阿拉伯人的特性和宗教。
穆罕默德的兴起。
他的戒律。
他从麦加逃往麦地那。
他对不信其教的人的宣战。
穆罕默德之死。
他的为人和私生活。
对他的影响的估价。
第五十一章 亚历山大里亚图书馆的劫难
东部帝国的衰亡
第五十三章 1世纪时东部帝国状况。
帝国的财富、制造业和税收。
皇宫。
拉丁语的被人遗忘。
希腊学识的复兴。
高雅格调的衰落。
第五十六章 撒拉逊人、法兰克人和希腊人在意大利的冲突。
诺曼人的到来。
罗伯特?吉斯卡尔的征服活动。
第五十七章 罗姆王国。
土耳其人征服耶路撒冷。
十字军东征
第五十九章 圣路易及第六次、第七次十字军东征。
安条克的失陷。
阿卡和圣地的失陷。
第六十章 希腊人和拉丁人之间的分裂和对立情绪。
第四次十字军东征。
法兰西人和威尼斯人的结盟以及他们向君士坦丁堡的航行。
拉丁人对君士坦丁堡的占领和劫掠。
第六十一章 鲍德温二世和神圣的带刺花冠。
希腊人对君士坦丁堡的收复。
十字军东征的总后果。
罗马帝国的终结
第六十五章 阿穆拉特二世对君士坦丁堡的包围。
土耳其人的纪律。
火药的发明。
第六十六章 希腊人向西部求援。
约翰?佩利奥洛格斯访问罗马。
曼纽尔对意大利、法兰西和英格兰的访问。
约翰?佩利奥洛格斯二世的远征。
希腊人与拉丁人的暂时联合。
希腊学术在意大利的复兴。
教皇尼古拉五世。
对古典学识的应用与滥用。
第六十八章 穆罕默德二世的为人及其统治。
他对君士坦丁堡的围攻与占领。
他的入城式。
欧洲的悲伤与恐惧。
尾声: 中世纪的罗马和文艺复兴的曙光
第六十九章 罗马教皇的权威。
选举教皇的方法。
教皇们向阿维尼翁的迁移。
五十年节或圣年的创立。
罗马的贵族阶层。
第七十章 彼特拉克。
里恩齐与美好时光的恢复。
罗马共和国的繁荣。
骑士、加冕与里恩齐的愚行。
教皇返回罗马。
西部的大分裂。
15世纪的罗马政府。
基督教教会政权。
第七十一章 波焦关于15世纪罗马废墟的议论。
被毁的四种原因。
大剧场。
罗马城的修复。
对罗马帝国衰亡的后思考
原书版本说明
历代罗马皇帝编年表
索引
两安东尼治下的黄金时代
前言(摘自第三章)
如果让一个人说出,在世界历史的什么时代人类过着为幸福、繁荣的生活,他定会毫不犹豫地说,那是从图密善去世到康茂德继位的那段时间。那时广袤的罗马帝国按照仁政和明智的原则完全处于专制权力的统治之下。接连四代在为人和权威方面很自然地普遍受到尊重的罗马皇帝坚决而温和地控制着所有的军队。涅尔瓦、图拉真、哈德良和两位安东尼全都喜爱自由生活的景象,并愿意把自己看成是负责的执法者,因而一直保持着文官政府的形式。如果他们那一时代的罗马人能够安享一种合乎理性的自由生活,这几位君王是完全可以享有恢复共和制的荣誉的。
这些帝王的一举一动总会得到过当的报酬,这里有他们的成就所必然带来的无边的赞颂;还有他们对自己善德感到的真诚的骄傲,以及看到自己给人民带来普遍的幸福生活而感到的由衷的喜悦。但是,一种公正的但令人沮丧的思绪却为人类这种尚的欢乐情绪增添了酸苦的味道。他们必然会常常想到这种完全依赖一个人的性格的幸福是无法持久不变的。只要有一个放纵的青年,或某一个猜忌心重的暴君,滥用那现在被他们用以造福人民的专制权力,直至毁灭它,那整个局势也许就会立即大变了。元老院和法律所能发挥的理想的控制作用,也许能有助于显示皇帝的品德,但却从来也无能纠正他的恶行。军事力量永远只是一种盲目的无人能抗拒的压迫工具;罗马人处世道德的衰败必将经常产生出一些随时准备为他们的主子的恐惧和贪婪、淫乱和残暴叫好的谄佞之徒和一些甘心为之效劳的大臣。
罗马人的这种阴郁的恐惧心理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他们早有过这种经历。一篇罗马帝王的年表所能展示的一幅有关人性的鲜明而多变的图象,是我们在现代史中那些性格复杂和难以捉摸的人物身上根本无法见到的。在那些君王的行为中,我们可以探寻出的邪恶和尚的美德;可以看到我们的同类中的完美的高尚品德和下流的堕落行径。在图拉真和两安东尼的黄金时代之前的是一个铁器时代。这里要列举出奥古斯都之后的几代人所不齿的后继者的名字来几乎都是多余的。他们之所以没有完全被人遗忘,只是由于他们的无与伦比的罪恶行径和他们曾进行活动的辉煌舞台。愚昧、残酷的提比略、狂暴的卡利古拉、软弱无能的克劳狄乌斯、荒淫残暴的尼禄、禽兽一般的维特利乌和胆小如鼠、不齿于人类的图密善早已被认定只能遗臭万年!在八十年的时间中(中间就除开韦伯芗统治下情况不明的短暂的喘息时间)罗马一直呻吟在极其残酷的暴政的蹂躏之下,这暴政彻底消灭掉了奉行共和制的古老家族,而且在那一不幸时代出现的一切美德和才能也都受到了致命的摧毁。
在这些恶魔的统治之下,还有两种特殊情况伴随着罗马的奴隶制,一是昔日的自由观念的影响,一是他们所取得的广泛的土地扩张,因而使得这些奴隶们的遭遇比其他任何时代或国家的暴政下的牺牲品都更为悲惨。由此更当指138—161年在位的安东尼·皮乌斯和161—180年在位的马尔库斯·奥雷利乌斯·安东尼。——译者
进而产生了,1。受苦难的人的高度敏感;和2。绝无可能逃出压迫者的魔掌。Ⅰ。有一个塞菲王族由于生性残暴已极,他们家中的长榻、饭桌和床铺经常会被他们自己的亲信的血所玷污。而当波斯还在该王族的后代统治之下的时候,据记载,有一位当时的贵族曾说,在他从苏丹的座前走出来的时候,没有一次不曾伸手摸摸,看看自己的头是否还在。每日每时的经历也许会使人觉得鲁斯坦的多疑是完全无可厚非的。然而,那仅用一根线吊在他头上的利剑却似乎并不曾干挠这个波斯人的睡眠或打乱他内心的平静。他清楚地知道,只要那位暴君一皱眉头,他就可能会立即化为灰烬;但是,一阵雷击或一次中风也同样可以一举而置他于死地;一位智者就应该能够在享受着短暂的生命的时候完全忘记掉人生的各种灾难。他以被称作皇帝的奴仆而感到无比威风;他自己完全可能只是在某一片他完全不知道的国土上,从一对无知的父母手中买来的孩子;然后从婴儿时期起便在皇帝的内宫受到严酷的训练。他的名姓、他的财富、他的荣誉,全都不过是一位主子的赏物,那么他便也可以完全公正地收回他赐与的一切。鲁斯坦的才智,如果他有任何才智可言的话,只足以使他根据偏见进一步相信自己的习惯正确。在他的语言中,除了的专制主义就根本不存在另一种形式的统治。东方的历史告诉他,人类的情况从来就是如此。古兰经,以及这部圣经的解释者,都让他相信苏丹是先知的后代,是上天的代理人;使他相信忍耐是穆斯林的品德,服从是臣民的天职。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