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2855729
编辑推荐
本书立足于当代西方的风险社会研究,将“风险”“现代风险”“风险社会”三个概念融为一体,同时涵盖了西方风险社会理论的制度、文化和系统与环境三种理论范式分析的研究是不多见的,这也是作者的书可以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原因之一,因此,该选题同类型的国内出版不缺乏,但是像本书这样概念成体系、范式系统的综合性研究是不多见的,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市场需求。
内容简介
本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2ASH001)当代西方风险社会理论研究的*终成果,书稿主要包括 “风险”、“现代风险”、“风险社会”概念辨析,西方风险社会理论的制度、文化和系统与环境三种理论范式分析,贝克、吉登斯的风险社会理论分析等内容。本书对于研究西方风险社会理论层面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适合于社会学相关的科研工作者和学生研读和学习。
目 录
第一章绪论001
一、 背景与问题/001
二、 文献综述/002
三、 主要研究内容/007
四、 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009
五、 创新之处/010
第二章“风险”“现代风险”“风险社会”概念辨析011
一、 风险的概念及类型/011
二、 现代风险的概念及其特征/015
三、 广义和狭义的社会风险内涵/017
四、 风险社会的概念及其特征/019
五、 风险社会与风险文化概念之辩/021
第三章西方风险社会理论的三种理论范式023
一、 风险社会研究的制度范式/023
二、 风险社会研究的文化范式/029
三、 风险社会研究的系统与环境范式/032
第四章贝克、吉登斯的风险社会理论038
一、 现代性危机与风险社会/038
二、 自反性现代化与第二现代性/051
……
一、 背景与问题/001
二、 文献综述/002
三、 主要研究内容/007
四、 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009
五、 创新之处/010
第二章“风险”“现代风险”“风险社会”概念辨析011
一、 风险的概念及类型/011
二、 现代风险的概念及其特征/015
三、 广义和狭义的社会风险内涵/017
四、 风险社会的概念及其特征/019
五、 风险社会与风险文化概念之辩/021
第三章西方风险社会理论的三种理论范式023
一、 风险社会研究的制度范式/023
二、 风险社会研究的文化范式/029
三、 风险社会研究的系统与环境范式/032
第四章贝克、吉登斯的风险社会理论038
一、 现代性危机与风险社会/038
二、 自反性现代化与第二现代性/051
……
前 言
源于启蒙运动的工具理性的盛行,极大地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现代化进程的发展。但随着人类对社会生活和自然环境干预的范围、力度和深度的扩大,人类的决策和行为已成为现代社会风险的主要来源。与传统风险,诸如核灾难、化学污染、生物基因变异、生态恶化以及金融风险等现代社会风险的后果在时间、地点和人群上都难以预测和控制的特性相比,表现出了更加复杂、更加不确定和更具全局性的特征。张广利、俞慰刚:“应对现代社会风险: 基于风险分配的社会政策思考”,载《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第2期。面对工具理性盛行和价值理性衰微而导致的危及人类生存的现代社会风险,德国学者贝克、英国学者吉登斯等从生态主义和制度主义角度提出了风险社会理论,并进行了独特的审视和阐释,取得了显著的成果。随后,玛丽?道格拉斯、斯科特?拉什、尼克拉斯?卢曼等众多学者加入了这一领域的研究,形成了以贝克、吉登斯等为代表的客观主义风险社会理论和以道格拉斯、拉什等为代表的主观主义风险社会理论。张广利:“主客观风险社会理论的分歧与融合”,载《广东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作为理解现代社会的理论视角之一,风险社会理论自进入中国以来就引发了广大学者的关注,中国社会的整体转型蕴含着较大的社会风险,基于理论与现实的相互关照,风险社会理论也顺理成章地成为社会学界探讨的主要议题。作为后发国家,中国正以史无前例的速度步入现代社会,在时空压缩的发展背景下,社会突发事件增多,个体化日益浮现,生活世界周遭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风险社会也逐渐成为透视中国的重要理论视角。本书较为全面系统地阐释了风险社会理论、风险文化理论、风险系统理论、风险治理理论等的时代背景、理论观点、逻辑架构、本质特征,厘清了西方风险社会理论生成逻辑、发展脉络和理论体系。对西方风险社会理论的制度维度、文化维度、系统与环境维度三种理论范式的理论预设、认知取向、研究视角等进行了梳理、剖析和审视。在评析西方风险社会理论各流派的基础上,比较系统地阐释了现代风险及风险社会的十个基本理论命题,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评析。基于我国现代化与风险社会间的动态关系,从现代性、理性化悖论、个体化、风险社会的动力、风险社会的结构性特征等方面,反观中国现代化进程和中国社会的风险状况,求证中国的风险与西方国家的风险在本质上的异同,初步思考中国风险社会的理论建构。本书的具体内容包括“风险”“现代风险”“风险社会”概念辨析;西方风险社会理论的制度、文化和系统与环境三种理论范式分析;贝克、吉登斯的风险社会理论分析,包括现代性危机与风险社会、自反性现代化与第二现代性、抽象体系的脱域与失信、风险社会的个体化、风险的二重性与再造政治;拉什、道格拉斯的风险文化理论分析,包括风险文化的内涵及风险类型、美学自反: 现代性危机的文化视角、美学维度自反性现代化、美学自反的深化与风险意识的重塑、社会边缘群体与风险文化的承载、风险文化的传播与亚政治运动、风险文化理论的经验与借鉴;卢曼的风险系统理论分析,包括风险社会系统视角的审视、风险与时间、风险的一阶观察和反思性的二阶观察、风险的认知与反思、差异论的风险分析范式、卢曼风险系统理论的反思;福柯的风险治理理论分析,包括时代背景及理论渊源、传统风险及其治理性的运作: 权力的单极化、传统风险治理性危机及转向: 现代社会风险的挑战、新型风险治理性的实践导向: 风险的复合应对、风险治理性理论评价、风险治理性理论的本土运用;西方风险社会理论基本命题评析,包括理性的内在分裂与自反性现代化、自然与传统的终结、现代风险的人为性、现代风险的“飞去来器”效应、知识与权力的共谋、失信的专家系统、有组织的不负责任、现代风险分配的两种逻辑: 下层聚集与平均分配、风险社会的个体化与扁平化、现代风险的全球化;风险社会理论本土化研究,包括风险社会理论谱系的再审视和风险社会理论视角下的我国社会: 经验与限度等内容。本书是关于现代社会风险和风险社会的理论研究,主要读者对象为高校教师和本科、研究生以及该领域的研究者。源于启蒙运动的工具理性的盛行,极大地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现代化进程的发展。但随着人类对社会生活和自然环境干预的范围、力度和深度的扩大,人类的决策和行为已成为现代社会风险的主要来源。与传统风险,诸如核灾难、化学污染、生物基因变异、生态恶化以及金融风险等现代社会风险的后果在时间、地点和人群上都难以预测和控制的特性相比,表现出了更加复杂、更加不确定和更具全局性的特征。张广利、俞慰刚:“应对现代社会风险: 基于风险分配的社会政策思考”,载《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第2期。面对工具理性盛行和价值理性衰微而导致的危及人类生存的现代社会风险,德国学者贝克、英国学者吉登斯等从生态主义和制度主义角度提出了风险社会理论,并进行了独特的审视和阐释,取得了显著的成果。随后,玛丽?道格拉斯、斯科特?拉什、尼克拉斯?卢曼等众多学者加入了这一领域的研究,形成了以贝克、吉登斯等为代表的客观主义风险社会理论和以道格拉斯、拉什等为代表的主观主义风险社会理论。张广利:“主客观风险社会理论的分歧与融合”,载《广东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作为理解现代社会的理论视角之一,风险社会理论自进入中国以来就引发了广大学者的关注,中国社会的整体转型蕴含着较大的社会风险,基于理论与现实的相互关照,风险社会理论也顺理成章地成为社会学界探讨的主要议题。作为后发国家,中国正以史无前例的速度步入现代社会,在时空压缩的发展背景下,社会突发事件增多,个体化日益浮现,生活世界周遭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风险社会也逐渐成为透视中国的重要理论视角。本书较为全面系统地阐释了风险社会理论、风险文化理论、风险系统理论、风险治理理论等的时代背景、理论观点、逻辑架构、本质特征,厘清了西方风险社会理论生成逻辑、发展脉络和理论体系。对西方风险社会理论的制度维度、文化维度、系统与环境维度三种理论范式的理论预设、认知取向、研究视角等进行了梳理、剖析和审视。在评析西方风险社会理论各流派的基础上,比较系统地阐释了现代风险及风险社会的十个基本理论命题,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评析。基于我国现代化与风险社会间的动态关系,从现代性、理性化悖论、个体化、风险社会的动力、风险社会的结构性特征等方面,反观中国现代化进程和中国社会的风险状况,求证中国的风险与西方国家的风险在本质上的异同,初步思考中国风险社会的理论建构。本书的具体内容包括“风险”“现代风险”“风险社会”概念辨析;西方风险社会理论的制度、文化和系统与环境三种理论范式分析;贝克、吉登斯的风险社会理论分析,包括现代性危机与风险社会、自反性现代化与第二现代性、抽象体系的脱域与失信、风险社会的个体化、风险的二重性与再造政治;拉什、道格拉斯的风险文化理论分析,包括风险文化的内涵及风险类型、美学自反: 现代性危机的文化视角、美学维度自反性现代化、美学自反的深化与风险意识的重塑、社会边缘群体与风险文化的承载、风险文化的传播与亚政治运动、风险文化理论的经验与借鉴;卢曼的风险系统理论分析,包括风险社会系统视角的审视、风险与时间、风险的一阶观察和反思性的二阶观察、风险的认知与反思、差异论的风险分析范式、卢曼风险系统理论的反思;福柯的风险治理理论分析,包括时代背景及理论渊源、传统风险及其治理性的运作: 权力的单极化、传统风险治理性危机及转向: 现代社会风险的挑战、新型风险治理性的实践导向: 风险的复合应对、风险治理性理论评价、风险治理性理论的本土运用;西方风险社会理论基本命题评析,包括理性的内在分裂与自反性现代化、自然与传统的终结、现代风险的人为性、现代风险的“飞去来器”效应、知识与权力的共谋、失信的专家系统、有组织的不负责任、现代风险分配的两种逻辑: 下层聚集与平均分配、风险社会的个体化与扁平化、现代风险的全球化;风险社会理论本土化研究,包括风险社会理论谱系的再审视和风险社会理论视角下的我国社会: 经验与限度等内容。本书是关于现代社会风险和风险社会的理论研究,主要读者对象为高校教师和本科、研究生以及该领域的研究者。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