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email protected]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首页传记历史人物书法菩提

书法菩提

一本书走进宋朝 走进以皇帝为首的书法人的内心世界

作者:张晓林 出版社:现代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11月 

ISBN: 9787514348026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23.99

类别: 历史人物 SKU:5d8485ed5f98491045416a10 库存: 有现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4348026

编辑推荐

★ 复古笔记体小说,独特的阅读体验

★ 随书附录北宋书法名家真迹代表作

★ 文笔幽默,配图精巧,集故事性与历史性于一体  

内容简介

本书共八章,讲述宋徽宗赵佶、蔡京、徐铉、林逋、王著、王荆公、司马光、王安石、蔡襄、苏轼、黄庭坚、米芾数十位人物的故事,上述人等,或为万人之上的皇帝,或权柄在握的权臣,或为风流倜傥的骚人墨客,他们的故事,或为书法文章,或为权力斗争,也是史上一段鲜见的精彩。

作者多年研究宋史,功力扎实,笔下人物皆有出处,或出自正史记载,或来自坊间流传。故事生动,细节逼真,人物鲜明,文字流畅,好读,耐读,是本作品集的主要特色。

作者简介
张晓林,河南杞县圉镇人。《大观》杂志社社长/主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理事,青海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开封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开封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先后获全国第八届书学讨论会优秀论文二等奖、青海省第二届文艺评论奖、青海省第三届书法理论奖;河南省第二届“杜甫文学奖”,第十四届全国小小说优秀作品奖,全国第七届小小说“金麻雀”奖榜首等。先后在《莽原》、《山东文学》、《时代文学》、《作品》、《西部》《短篇小说》《小说林》等100余家刊物发表笔记体小说400余篇。300余篇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散文选刊》《作家文摘》、《读者》、《长江文艺选刊》、《小小说选刊》等选载,入选《中国当代小小说大系》、《中国当代小小说排行榜》、2003、2005、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小小说年选等各种选本100余种。
出自正史记载,或来自坊间流传。故事生动,细节逼真,人物鲜明,文字流畅,好读,耐读,是本作品集的主要特色。

 

目  录

第一章 北宋宣纸上的墨痕(上) /
001

灯影下的篆书 _003

疏 影 _007

舛 误 _010

侍 砚 _014

仁者之心 _018

醉墨堂及其他 _022

 

第二章 大风起兮 /
027

百衲《昼锦堂记》 _029

关键时刻 _033

论琴帖 _037

茶与胡须 _040

罢 灯 _044

知音的无奈 _047

 

第三章 到月亮上填词 /
051

天 性 _053

鱼的虚惊 _057

对子传奇 _061

君本善良 _064

虚白堂与黄耳蕈 _069

苏轼的房子 _074

苏轼的敌人 _078

 

第四章 大相国寺西壁的菩提树 /
083

山谷襟怀 _085

满船明月 _089

涪翁的羊公鹤 _092

携莲花洗愁 _096

蝶蚁之祸 _099

蟹眼汤和宜州家乘 _103

 

第五章 金明池洗砚 /
107

《道林诗》帖 _109

狐仙图 _112

青 眉 _116

拜 石 _119

洁 癖 _122

博 戏 _126

赝 品 _128

紧箍咒 _132

 

第六章 杨柳之舞 /
135

赐你一张琴 _137

道 术 _140

和高俅蹴鞠 _144

与皇上下棋 _157

宅沟里的饭粒 _150

茅屋的记忆 _154

 

第七章 西风凋碧树 /
159

一厢情愿 _161

身不由己 _165

谁谓我癫 _169

遗 落 _173

天 噬 _176

石边悟道 _179

 

第八章 北宋宣纸上的墨痕(下) /
183

江南落雪无 _185

世间无谜 _189

莫名仇恨 _193

王安石的幞头 _197

司马光的最后一道奏章 _200

免费在线读

苏轼的敌人

苏轼是个豪放的人。他的豪放,是从骨子里面透出来的。是一种天生的豪放。作《赤壁赋》,作“大江东去”,都是他内在豪放的外化。

豪放的人,大都豁达、大度、不计小节,体现在苏轼身上,则是悯天忧人的仁厚。苏轼从来记不住别人的过错,照豫东乡里人的说法,就是不记仇。即使当时气得不行,甚至都怒发冲冠了,但过不了两天,他准会把这些都忘到脑后边去。这样的人,一般都会有很多的朋友。

苏轼就结识了许多朋友。这些朋友中,有王公卿相、文人雅士、世外高人,还有一些江湖中的奇人。大臣欧阳修、张方平、范镇、司马光,书画家黄庭坚、米芾、文与可,高僧佛印,隐士陈季常,剃头匠阿杜等,都是苏轼的朋友。

苏轼也有敌人。谁又会没有敌人呢?有的时候,你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呢,你的敌人就已经产生了,防也防不住。不说李定、吕惠卿、王珪等人了,像朱光庭、贾易这号人,与苏轼素无交往,甚至连认识都不认识,心底就把苏轼当成了仇敌,百般辱骂,尽露小人嘴脸。

抛却朝政上的原因,朱光庭之流怎么也会把苏轼当作敌人呢?开始我咋着也弄不清其中的玄机,后来读《全宋笔记》,才慢慢看出门道。苏轼的这类敌人,都是读苏轼的诗文读出来的。有的读苏轼的诗文,读着读着,脸白了,黄了,黑了,这句话是在骂我呀!还有的,读苏轼的诗文,读过,沉默了。写得太经典了!我咋就写不出来呢?于是,苏轼就凭空多出了这么些敌人。

还有一类敌人。起初是朋友,携手走天下,煮酒论诗文,关系铁得很,后来却成了敌人。像章惇、沈括辈。

朋友与敌人,这只是我们替苏轼划分的,苏轼并不一定认可这种划分。认可与否,已无法亲向苏轼考究,只能去与之有关的故事中寻找答案了。

寻找答案之前,有一个话题得向读者交代明白。那就是苏轼是如何不肯记人过错的。且听分解。

嘉祐六年,一道圣旨,苏轼来到凤翔府,做了“签判”。刚上任的时候,凤翔府知府是宋选,宋知府雅爱诗歌,而苏轼恰是个中高手,所以,刚步入政界的苏轼小日子过得就顺溜一些,舒坦一些,有诗意一些。一句话,活得有尊严。一年后,宋知府被朝廷罢免了,又来了一个陈知府。

陈知府叫陈希亮,字公弼,眉州青神人。与苏轼同乡,不仅如此,两家还是世交,若论起辈分来,陈知府比苏洵的辈分还高,也就是说,他是苏轼的长辈。按说,有了这层关系,陈知府对苏轼应多一些关照才对,但陈希亮这个人有些古怪,面很冷,做起事来得他说了算,容不得商量。这样的一个人,行事往往会超出常规。

上任后的第三天,苏轼去谒见他。名帖投进去,仆人把苏轼领到偏房等候。等了许久,也不见陈希亮出来招呼,苏轼几次想离去,又觉得不合礼仪,心里很不是滋味。从此,在苏轼面前,陈知府摆出了两个面孔。一个是长辈的面孔,一个是长官的面孔。

这一年的中元节到了,苏轼因为其他事,没有去给陈希亮贺节。这本来是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可陈知府却记到心里去了。

到了黄昏,他问家仆:“苏轼来过吗?”

家仆说:“没见苏轼来。”

陈知府的脸很难看。“目无尊长!”他骂了一句,连夜写道折子,第二天就让人送到汴京去了。不久,苏轼就受到了处罚,罚铜八斤,几乎罚去了苏轼大半年的俸禄。

有一段时间,陈知府似乎专意和苏轼过不去。苏轼为府衙写了几篇斋醮、祈祷之类的小文章,文章的草稿呈上去,陈希亮总要这儿涂涂,那儿改改,甚至大段删减,然后扔给苏轼重写,一篇短小的文章常须往返数次。苏轼深感耻辱。

终于有一天,苏轼爆发了。苏轼曾应“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的制举并得中高第,同僚都喜欢称呼他为“苏贤良”。那一天,有一个小吏在府内喊苏轼“苏贤良”的时候,恰被陈知府听见了。陈知府大怒,呵斥那个小吏道:“什么苏贤良,一个签书判官罢了!”还不解气,喊来衙役,当着苏轼的面将那个小吏狠狠地打了一顿。

苏轼当场和陈希亮闹翻,恶骂了一架,几乎动粗,被同僚们拉开了。

若干年后,当陈季常请苏轼为其父陈希亮作传的时候,苏轼没有推托,或许他把当年不愉快的事早给忘掉了。苏轼写了一篇《陈公弼传》,把陈希亮塑造成了一个有勇有谋,敢给老百姓办事,刚直不阿的廉吏形象。

多少年来,豫东民间一直把陈希亮视为白脸包公,很大程度上是从苏轼《陈公弼传》里演绎得来的。

对于自己的敌人呢?继续看来,答案已露冰山一角了。

章惇贬谪苏轼于儋州后的第七个年头,也即元符三年,宋哲宗驾崩。赵佶继位。不久,章惇罢相,被远谪雷州,踏上了当年苏轼所走过的道路。而这个时候,苏轼却遇赦行走在北归汴京的路途中了。

建中靖国元年六月,苏轼北归行至润州,由于路途的鞍马劳顿,苏轼生起病来,不得不在润州小停几日。连日来,朝野上下纷纷传言,说苏轼一到汴京,就是当朝的宰相了。对于这一传说,苏轼早些时候就有所耳闻了,他并不怎么当回事,岭南七年,已使他对人生有了更为通彻的感悟。

忽然有一天,章援前来求见。章援来到苏轼的病榻前,“扑通”跪倒在地上,口里喊着“恩师”,已泪流满面。章援是章惇的小儿子,他中进士的时候,苏轼是这一榜进士的座主,这也是章援以师生之礼拜见苏轼的缘由。

就是这个学生,在苏轼南谪的数年间,未曾给老师写过只字片纸,而这次来,却给苏轼呈上了一封长信。信中说,章惇年事已高,贬谪雷州,恐身心难以承受,恳求苏轼还朝以后,念在多年的交情上,对章惇援之以手,云云。

苏轼被章援的孝心所感动,他强撑病体,走下病榻,给章援写回信。拈起笔来,往事涌上心头,客栈长谈,山中游历,“乌台诗案”的出手相救……苏轼念及的,都是章惇的种种好处。苏轼在信中仍称章惇为丞相,写得也很动情:“轼与丞相定交四十余年,虽中间出处稍异,交情固无所增损也。”接着介绍了雷州的风土、注意的事项等,还一再叮嘱章援多备些药物。

信写好,苏轼想了想,又在信的背面抄录了一道“白术方”。苏轼说:“这个方子最适合岭南用,服了可延年益寿,请交与丞相。”

章援拿着方子见到章惇的时候,章惇正借酒消愁,已喝得醉眼蒙眬了,他见章援手里拿着东西走了进来,不禁问道:“拿的什么东西?”

章援说:“苏轼为你开的药方。”

章惇嘴角抽搐几下,指定章援,含混不清地说:“扔掉它,我不要苏轼的东西!”

抢先评论了 “书法菩提”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加入购物车

人类群星闪耀时

EUR €16.99
评分 4.50 / 5
加入购物车

李白传:一声狂笑,半个盛唐

EUR €27.99
加入购物车

诸葛亮全传(修订本)

EUR €27.99
加入购物车

李鸿章传(图文典藏版)

EUR €30.99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