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3897724
编辑推荐
更多图书请点击:
,,,,,,,,,,,,,
他是中华千古**个实现立功、立德、立言之人;他是中国历史上**个真正勇于实践的人;他是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山祖师。 他就是曾国藩。 《曾国藩领导方略》(作者曾国藩)是“曾国藩智慧经典丛书”之一部,从正身、学养、民本、识人、驭下、协同、治政等十四个方面介绍曾国藩独具魅力的领导方略,以期给今人以启迪。
内容简介
《曾国藩智慧经典丛书》融合了曾国藩一生的管理智慧、谋略智慧、生活智慧、家教智慧,共14种,其内含的思想智慧囊括了领导学、管理学、政治学、人才学、教育学、养生学等各个方面,是一部系统了解并掌握曾国藩智慧的精品读物。不仅全面地反映了曾国藩在官场、家庭、养生、管理上的诸多智慧与原文风采,更配有以结合当前社会实际的历史故事、事实案例为基础的多重解读,以助读者全面而系统、继承而创新地学习、借鉴曾国藩的卓越人生智慧。
《曾国藩领导方略》(作者曾国藩)是丛书之一部,从正身、学养、民本、识人、驭下、协同、治政等十四个方面介绍曾国藩独具魅力的领导方略,《曾国藩领导方略》以期给今人以启迪
《曾国藩领导方略》(作者曾国藩)是丛书之一部,从正身、学养、民本、识人、驭下、协同、治政等十四个方面介绍曾国藩独具魅力的领导方略,《曾国藩领导方略》以期给今人以启迪
目 录
第一章 止漏在上——正身篇
第二章 笃学求实——学养篇
第三章 载舟覆舟——民本篇
第四章 选贤任能——识人篇
第五章 薪火相传——育人篇
第六章 严束慎用——驭下篇
第七章 虚怀纳言——兼听篇
第八章 谦忍为国——协同篇
第九章 躬自入局——治政篇
第十章 革弊创新——整军篇
第十一章 运筹帷幄——决胜篇
第十二章 应变务实——强国篇
第十三章 韬光养晦——外交篇
第十四章 乱世重典——峻法篇
第二章 笃学求实——学养篇
第三章 载舟覆舟——民本篇
第四章 选贤任能——识人篇
第五章 薪火相传——育人篇
第六章 严束慎用——驭下篇
第七章 虚怀纳言——兼听篇
第八章 谦忍为国——协同篇
第九章 躬自入局——治政篇
第十章 革弊创新——整军篇
第十一章 运筹帷幄——决胜篇
第十二章 应变务实——强国篇
第十三章 韬光养晦——外交篇
第十四章 乱世重典——峻法篇
免费在线读
同治六年正月初四与澄弟书中说:“吾家现虽鼎盛,不可忘寒士家风味。子弟力戒傲惰,戒傲以不大声骂仆从为首,戒惰以早起为首。吾则不忘蒋市街卖菜篮情景,弟则不忘竹山坳拖碑车情景。
昔日苦况,安知异日不再尝之?自知谨慎矣。”(6)若罢官归家,衣服均分,书籍公存道光二十九年三月二十一日与诸弟书中说:“我仕宦十余年,现在京寓所有,惟衣服、书籍二者。衣服则当差者必不可少,书籍则我生平嗜好在此,是以二物略多。将来我罢官归家,我夫妇所有之衣服,则与五兄弟拈阄均分。我所办之书籍,则存贮利见斋中,兄弟与后辈皆不得私取一本。除此二者,余断不别存一物以为宦囊,~丝一粟不以自私,此又我待兄弟素志也。”在廉俭方面,曾氏是这样说,这样想,也是这样做的。这方面的事例不少。
曾氏终身过着清淡的生活,他早起晚睡,布衣粗食,死守寒素家风。
吃饭,每餐仅一荤,非客至,不增一荤。他30岁生日时,缝了一件青缎马褂,平时舍不得穿,只逢喜庆或新年时才穿上,这件衣服到他死的时候,还跟新的一样。赵烈文在日记中曾记载了曾国藩关于“食单”的一段对话:“材官持一纸示师,师颔之。顾余曰:‘此何物?足下猜之。,余谢不敏。师曰:‘此吾之食单也。每餐二肴,一大碗,一小碗,三簌,凡五品,不为丰,然必定之隔宿。’余称佩佑德,因曰:‘在师署中久,未见常馔中有鸡鹜(即鸭),亦食火腿否?’师曰:‘无之。往时人送皆不受,今成风气,久不见人馈送矣。即绍兴酒亦每斤零沽。’余曰:‘大清二百年,不可无此总督衙门。’师曰:‘君他日撰吾墓铭,皆作料也。’相笑而罢。五位兄弟成家之后,人口增多,弟弟们新建了不少房子,曾国藩很不高兴。后来在外带兵的国荃弟更是在家乡修建了华丽的“新大夫第”,他阻止无效,就发誓此生此世决不踏入“新大夫第”半步。后来他果真没有踏人新屋一步,卒于任所。
同治年间,曾国藩已位列三公。有一天,部下李翥汉说,他依照李希帅的样式打了一把银壶,可以用来炖人参,煮燕窝,花了八两白银。曾听后愧疚不已,认为“小民皆食草根,官员亦多穷困,而吾居高位,骄奢若此,且盗廉俭之虚名,惭愧何地!”一次,魁时若将军与曾氏谈心,说他家四代都是一品大官,而他家的妇女并没有穿戴绸缎软料。这给他很大的震动,此后他对自己和家人的要求更严格了。
任两江总督时,曾氏曾巡视扬州一带,扬州盐商因总督至,特备盛宴,山珍海味,罗列满桌,曾氏仅就面前所设数菜,稍食而已,事后对人说:“一食千金,吾不忍食,且不忍睹。”在南京城里,现在仍遗留一种“风俗”,老人们早餐时仅吃开水泡饭一碗,不得多吃。问之,则说这是曾围藩之遗规。
曾氏晚年移居到经过翻修的总督衙署,一天,他到衙署西边的花园游览,见花园正在翻修之中,工人们忙个不停。游览之后,他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偶一观玩,深愧居处太崇,享用太过。”这是他逝世前两个月的最后一次游览。如此廉俭的总督,天下能有几人?曾氏崇尚廉俭,但也重人情味,也有受人礼物的时候。据他女儿崇德老人说,曾国藩无论官做得多大,“署中没有敢以苞苴进者”,他的夫人“无珍玩之饰”。崇德老人回忆说,曾家只有一次收受别人的礼,是提督黄翼升的夫人进献的。
黄翼升是长沙人,少年时是孤儿,初以“材官”隶属于曾氏部下。曾国藩建立水师时,黄立了大功,是曾的四大心腹之一。组建淮扬水师时,黄翼升任统带,成为李鸿章的得力助手。后来,曾氏想调黄部离开苏南,回归曾氏旗下,13次与李鸿章往来信函,商议此事,李都一口拒绝。由于黄“性素宽和”,受将士拥戴,曾氏一定要把这位爱将调回。李鸿章也说黄“厚道热肠,为武人中第一流,为平吴第一功臣,为沪军第一苦人”,所以坚决不给,一时曾李关系十分紧张。
这时出现的“夫人”外交,给曾李解了围。
当时曾李黄三方都处于尴尬的境地,于是黄的夫人出来调和,一定要奉曾国藩的夫人为义母。一天,正好是曾夫人生辰,黄夫人带着翡翠钏一双,明珠一粒,纺绸帐一面来贺寿,当堂拜曾夫人为义母。大庭广众之下,曾夫人不好不给面子,也就答应将黄夫人收为干女儿。
……P5-6
昔日苦况,安知异日不再尝之?自知谨慎矣。”(6)若罢官归家,衣服均分,书籍公存道光二十九年三月二十一日与诸弟书中说:“我仕宦十余年,现在京寓所有,惟衣服、书籍二者。衣服则当差者必不可少,书籍则我生平嗜好在此,是以二物略多。将来我罢官归家,我夫妇所有之衣服,则与五兄弟拈阄均分。我所办之书籍,则存贮利见斋中,兄弟与后辈皆不得私取一本。除此二者,余断不别存一物以为宦囊,~丝一粟不以自私,此又我待兄弟素志也。”在廉俭方面,曾氏是这样说,这样想,也是这样做的。这方面的事例不少。
曾氏终身过着清淡的生活,他早起晚睡,布衣粗食,死守寒素家风。
吃饭,每餐仅一荤,非客至,不增一荤。他30岁生日时,缝了一件青缎马褂,平时舍不得穿,只逢喜庆或新年时才穿上,这件衣服到他死的时候,还跟新的一样。赵烈文在日记中曾记载了曾国藩关于“食单”的一段对话:“材官持一纸示师,师颔之。顾余曰:‘此何物?足下猜之。,余谢不敏。师曰:‘此吾之食单也。每餐二肴,一大碗,一小碗,三簌,凡五品,不为丰,然必定之隔宿。’余称佩佑德,因曰:‘在师署中久,未见常馔中有鸡鹜(即鸭),亦食火腿否?’师曰:‘无之。往时人送皆不受,今成风气,久不见人馈送矣。即绍兴酒亦每斤零沽。’余曰:‘大清二百年,不可无此总督衙门。’师曰:‘君他日撰吾墓铭,皆作料也。’相笑而罢。五位兄弟成家之后,人口增多,弟弟们新建了不少房子,曾国藩很不高兴。后来在外带兵的国荃弟更是在家乡修建了华丽的“新大夫第”,他阻止无效,就发誓此生此世决不踏入“新大夫第”半步。后来他果真没有踏人新屋一步,卒于任所。
同治年间,曾国藩已位列三公。有一天,部下李翥汉说,他依照李希帅的样式打了一把银壶,可以用来炖人参,煮燕窝,花了八两白银。曾听后愧疚不已,认为“小民皆食草根,官员亦多穷困,而吾居高位,骄奢若此,且盗廉俭之虚名,惭愧何地!”一次,魁时若将军与曾氏谈心,说他家四代都是一品大官,而他家的妇女并没有穿戴绸缎软料。这给他很大的震动,此后他对自己和家人的要求更严格了。
任两江总督时,曾氏曾巡视扬州一带,扬州盐商因总督至,特备盛宴,山珍海味,罗列满桌,曾氏仅就面前所设数菜,稍食而已,事后对人说:“一食千金,吾不忍食,且不忍睹。”在南京城里,现在仍遗留一种“风俗”,老人们早餐时仅吃开水泡饭一碗,不得多吃。问之,则说这是曾围藩之遗规。
曾氏晚年移居到经过翻修的总督衙署,一天,他到衙署西边的花园游览,见花园正在翻修之中,工人们忙个不停。游览之后,他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偶一观玩,深愧居处太崇,享用太过。”这是他逝世前两个月的最后一次游览。如此廉俭的总督,天下能有几人?曾氏崇尚廉俭,但也重人情味,也有受人礼物的时候。据他女儿崇德老人说,曾国藩无论官做得多大,“署中没有敢以苞苴进者”,他的夫人“无珍玩之饰”。崇德老人回忆说,曾家只有一次收受别人的礼,是提督黄翼升的夫人进献的。
黄翼升是长沙人,少年时是孤儿,初以“材官”隶属于曾氏部下。曾国藩建立水师时,黄立了大功,是曾的四大心腹之一。组建淮扬水师时,黄翼升任统带,成为李鸿章的得力助手。后来,曾氏想调黄部离开苏南,回归曾氏旗下,13次与李鸿章往来信函,商议此事,李都一口拒绝。由于黄“性素宽和”,受将士拥戴,曾氏一定要把这位爱将调回。李鸿章也说黄“厚道热肠,为武人中第一流,为平吴第一功臣,为沪军第一苦人”,所以坚决不给,一时曾李关系十分紧张。
这时出现的“夫人”外交,给曾李解了围。
当时曾李黄三方都处于尴尬的境地,于是黄的夫人出来调和,一定要奉曾国藩的夫人为义母。一天,正好是曾夫人生辰,黄夫人带着翡翠钏一双,明珠一粒,纺绸帐一面来贺寿,当堂拜曾夫人为义母。大庭广众之下,曾夫人不好不给面子,也就答应将黄夫人收为干女儿。
……P5-6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