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3311625丛书名: 新人文丛书
当代中国思想者的研究视域从来没有离开过对中国社会的人文关注。
如今,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重要的转型时期。
新时期呼唤新人文,也不断催生着新人文。
本书是作者在《中华读书报》所开专栏的首次结集。之所以选择“问题转换机”作为文集的标题,仅仅因为作者喜欢这个名字。当然,“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些被视为永恒的问题,确实可以成为各种转换的终点。问题转换机一旦运行到系统崩溃之际,立刻可以开启新程序,把永恒的问题重新转换为当下面对的现实。”这种只提出问题,从不尝试解决问题的思考是作者的一贯风格,“问题存在,答案便已存在”是作者给自己的忠告。所以,问题越积越多,而答案越来越少。
前言
2000
中国人的新世纪?
中国人的新世纪?
功利美国
新科技时代的伦理道德
闲话日本
民族与民族,历史与历史
代理你混乱的生活
正经与不正经之间
太阳船、恐龙蛋和外星人
另类间谍
2001
明天醒来你会在哪只鞋子里
建筑狂想曲
明天醒来你会在哪只鞋子里
病出文化味
性感、大众文化和商业包装
音乐、黑客和商业间谍
功利之外的实用主义
精神力
当历史遭遇现实
此奖与彼奖
大众文化的病毒性繁殖
睡狮、理发店、沙扬娜拉
传媒的道德陷阱
2002
你用的是哪种笔
浪漫即怀旧
自然非自然
丑闻哲学
少女、孤儿、狗和洋娃娃
还有没有时间
人为什么要冒险
人为什么要举办世界杯
没有权力的权威
大众的枪口
说文道理与说男道女
你用的是哪种笔
道德之信与契约之信
当网络傍上了游戏
不经意的文化旅游
迈克尔的鼻子
奇幻、武侠与其他
贵族的魅力
2003
被愚弄等于被娱乐
梦露与迪斯科
被愚弄等于被娱乐
货币也温柔
舒舒服服地堕落
今天天气哈哈哈
十八、二十、二十六
人与禽兽何异
玩具英雄和眼球神话
倾听与诉说
穿越时空的停电
阿布家的钱
入乡问陋习
美在选之外
“后发展社会”中的“成人孩子”
“哈鲁拉拉”启示录
2004
美国人和欧洲人谁活得更好
这一侧与那一侧
像男人穿裙子一样滑稽
无私可隐
教育者,天下之公器
若大若小的足球
学术的变异
择邻而居
中医何不申遗
种地就是报效祖国
土著风
美国人和欧洲人谁活得更好
采花与踩人
洁身自好下的艾滋压力
城市需要灵感
城市的回归
谁在往我们的电脑里倾倒垃圾
2005
大张旗鼓的小国寡民
无物可以永恒
真人RPG与电子海洛因
半人猿、男妈妈和独眼女婴
明明白白的高雅
逃离城市
时尚之丑
热吻似水流年
禁烟的逻辑
大张旗鼓的小国寡民
神牛崇拜下的世俗法则
布什的书和普京的雪糕
内礼外仪
以娱乐的名义
富得有创意
为音乐而猫粮
调查失民意
规则情理外
“儿戏”不儿戏
2006
中产之痒
巴哈拉那
视角与事件
和爱人一起沐浴
普伦起诉哈佛校长
老欧洲的新问题
中产之痒
行为艺术直面消费文化
莎翁PK比基尼
虚作实时实亦虚
世界小贩与小贩世界
彼可取而代之
故事新闻
数字新闻与点批判
人,诗意地穴居
维特根斯坦的痛
每天决定少一点
阿巴卡利基王子
言语魔方
2007
理性的豌豆
顽童之玩
谁站在桥上看风景
舒马赫开的不是奔驰车
创新与利益的博弈
就是“你”
图书馆、夏令时和奴隶制
辛德海德裸女与希亚斯尔
搬城如搬家
甜葡萄心理
人与机器何异
城市进行时
谎念、谎言与说谎
将学术进行到游戏
伦敦桥上菩提树下
新象形时代
反美容之冲击与进化
电动肥皂剧
语言之死
无家庭不婚姻
今年之汉字
理性的豌豆
2008
从柏林到纽伦堡
从柏林到纽伦堡
无聊礼赞
一个水手的历史生活
交通、女性和就业
伦敦眺望纽约
讲故事2.0
无面人与无名氏
醋溜三国
财富避难所
真相止于智者
时间死了
行动不如心动
套中套
老鼠与高科技
镜与诗
问题转换机
同一棵圣诞树
2009
幻想中的常识
变可变非常变
小白鼠宝贝
青菜头的容忍度
猫眼看世界
视觉高玩
格林、安徒生和金鱼公主
幻想中的常识
大事不烦小事烦
尿遁时刻
百万词翁
后一译
我满脑子都是垃圾
微博客的隐秘情绪
离退隐休
法尔科内的大玩具
愤怒的音乐
末日制导
宇宙、环境和周围
2010~2011
十字路口的十字准星
前妻们
炒炒更健康
万一火了呢
左手魔鬼右手天使
我在故我执
思想的多元化
十字路口的十字准星
加热冷科学
时代虎妈
后洪荒时代
前言
2000
中国人的新世纪?
中国人的新世纪?
功利美国
新科技时代的伦理道德
闲话日本
民族与民族,历史与历史
代理你混乱的生活
正经与不正经之间
太阳船、恐龙蛋和外星人
另类间谍
2001
明天醒来你会在哪只鞋子里
建筑狂想曲
明天醒来你会在哪只鞋子里
病出文化味
性感、大众文化和商业包装
音乐、黑客和商业间谍
功利之外的实用主义
精神力
当历史遭遇现实
此奖与彼奖
大众文化的病毒性繁殖
睡狮、理发店、沙扬娜拉
传媒的道德陷阱
2002
你用的是哪种笔
浪漫即怀旧
自然非自然
丑闻哲学
少女、孤儿、狗和洋娃娃
还有没有时间
人为什么要冒险
人为什么要举办世界杯
没有权力的权威
大众的枪口
说文道理与说男道女
你用的是哪种笔
道德之信与契约之信
当网络傍上了游戏
不经意的文化旅游
迈克尔的鼻子
奇幻、武侠与其他
贵族的魅力
2003
被愚弄等于被娱乐
梦露与迪斯科
被愚弄等于被娱乐
货币也温柔
舒舒服服地堕落
今天天气哈哈哈
十八、二十、二十六
人与禽兽何异
玩具英雄和眼球神话
倾听与诉说
穿越时空的停电
阿布家的钱
入乡问陋习
美在选之外
“后发展社会”中的“成人孩子”
“哈鲁拉拉”启示录
2004
美国人和欧洲人谁活得更好
这一侧与那一侧
像男人穿裙子一样滑稽
无私可隐
教育者,天下之公器
若大若小的足球
学术的变异
择邻而居
中医何不申遗
种地就是报效祖国
土著风
美国人和欧洲人谁活得更好
采花与踩人
洁身自好下的艾滋压力
城市需要灵感
城市的回归
谁在往我们的电脑里倾倒垃圾
2005
大张旗鼓的小国寡民
无物可以永恒
真人RPG与电子海洛因
半人猿、男妈妈和独眼女婴
明明白白的高雅
逃离城市
时尚之丑
热吻似水流年
禁烟的逻辑
大张旗鼓的小国寡民
神牛崇拜下的世俗法则
布什的书和普京的雪糕
内礼外仪
以娱乐的名义
富得有创意
为音乐而猫粮
调查失民意
规则情理外
“儿戏”不儿戏
2006
中产之痒
巴哈拉那
视角与事件
和爱人一起沐浴
普伦起诉哈佛校长
老欧洲的新问题
中产之痒
行为艺术直面消费文化
莎翁PK比基尼
虚作实时实亦虚
世界小贩与小贩世界
彼可取而代之
故事新闻
数字新闻与点批判
人,诗意地穴居
维特根斯坦的痛
每天决定少一点
阿巴卡利基王子
言语魔方
2007
理性的豌豆
顽童之玩
谁站在桥上看风景
舒马赫开的不是奔驰车
创新与利益的博弈
就是“你”
图书馆、夏令时和奴隶制
辛德海德裸女与希亚斯尔
搬城如搬家
甜葡萄心理
人与机器何异
城市进行时
谎念、谎言与说谎
将学术进行到游戏
伦敦桥上菩提树下
新象形时代
反美容之冲击与进化
电动肥皂剧
语言之死
无家庭不婚姻
今年之汉字
理性的豌豆
2008
从柏林到纽伦堡
从柏林到纽伦堡
无聊礼赞
一个水手的历史生活
交通、女性和就业
伦敦眺望纽约
讲故事2.0
无面人与无名氏
醋溜三国
财富避难所
真相止于智者
时间死了
行动不如心动
套中套
老鼠与高科技
镜与诗
问题转换机
同一棵圣诞树
2009
幻想中的常识
变可变非常变
小白鼠宝贝
青菜头的容忍度
猫眼看世界
视觉高玩
格林、安徒生和金鱼公主
幻想中的常识
大事不烦小事烦
尿遁时刻
百万词翁
后一译
我满脑子都是垃圾
微博客的隐秘情绪
离退隐休
法尔科内的大玩具
愤怒的音乐
末日制导
宇宙、环境和周围
2010~2011
十字路口的十字准星
前妻们
炒炒更健康
万一火了呢
左手魔鬼右手天使
我在故我执
思想的多元化
十字路口的十字准星
加热冷科学
时代虎妈
后洪荒时代
将学术进行到游戏
把网络游戏作为学术研究对象一般局限于传播学和互联网技术研究领域,当然,新近的社会学家、心理学家、法律专家也常常发表一些网络游戏中的社会学、心理学或虚拟财产等方面的调研。新则新矣,尚未登大雅之堂。而8月21日英国《泰晤士报》的一则报道引发了很多人的兴趣,报道题为《电脑游戏中的一次意外如何帮助抵御全球性流行病》。医学领域的权威杂志《柳叶刀?传染病》2007年第7卷第9期,刊登了美国波士顿塔夫茨大学教授尼娜?费弗曼和她的学生埃里克?勒夫格伦合作的报告《论虚拟游戏对现实世界流行病研究的潜力》,《泰晤士报》在报道中引用作者的话说道,“借用这些游戏作为虚拟的实验空间,我们可能得到对传染性流行病学更深入的难以置信的洞见。”
两位科学家所关注的游戏是暴雪公司开发的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魔兽世界》,号称全球有700万玩家,足以构成一个庞大的虚拟社会。据说年轻的勒夫格伦也是玩家之一,他成功地吸引了曾设计出计算机传染病防治模型的费弗曼教授参与这个研究项目。事件的起因是2005年9月,魔兽世界开放的一个新副本祖尔格拉布出现设计疏忽,造成个别玩家将本该只出现在副本里的致命瘟疫带回了主城,导致大批玩家感染并死亡,一时之间,铁炉堡和奥格瑞玛(游戏中两座重要的人群聚集的大都市)“尸横遍野”、“白骨累累”。其后,出现了一系列既类似又有别于现实社会瘟疫流行的世态,譬如玩家突破游戏管理者设置的“隔离区”,带着病毒去攻打敌对城市,或者好奇地偷窥隔离区以至感染瘟疫,等等。费弗曼认为,在现实生活中,科学家不可能制造一种传染性病毒并让它在人群中扩散以获得流行病防治经验,而网络游戏无疑是一个提供标本和经验的绝佳场所。他们甚至试图与暴雪公司合作,在游戏中主动设计类似瘟疫传播之类的剧情以便进一步搜集传染病控制的数据和材料,来改进其流行性传染病防治模型。
网络游戏对科学家的吸引力在于网络游戏中的大量参与者,这在模拟现实世界时有极高的准确性。当然,游戏中人物死亡后总是可以复活,这也许会造成玩家在面对这些生死关头时的行为和情绪反应与现实世界有很大差异。英国的《经济学人》在评论此事时肯定了这种研究行为,但也借长期从事在线行为研究的斯坦福大学专家之口表示了适度的质疑。本以为这是国际上主流学术刊物对网络游戏的次接纳,但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原来《科学》(Science)和《自然》(Nature)中竟也有《魔兽世界》的身影。《科学》2007年5月的一篇文章提出了与费弗曼论文类似的设想,也详细讨论了《魔兽世界》在2005年发生的那起事件;吉姆?吉勒斯甚至在《自然》2007年1月3日的文章中号召道,既然有操纵社会的理想,那么,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们就应该进入到网络游戏中去,成为一个成功的玩家。而《科学》7月27日发表了贝恩布里奇的论文《虚拟世界中的科学研究潜力》,论文以《第二人生》和《魔兽世界》作为两个窗口,全面总结了虚拟世界中的研究规范与实验方法。也许很多曾被视为无所事事者的游戏玩家会感到鼓舞,但实际上一切并未改变。学术研究没有平台与对象上的禁区,但学术研究自有其规范与逻辑,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是位的,而风起云涌的新事物自然而然地会成为各种学术手段的新殖民地,这是源于好奇心与历史积累的驱动。学术进入到游戏领域,不是对游戏的肯定,当然更不是对游戏的否定,游戏既不会因为学术研究而更有身价,也不会因学术研究而丧失魅力。学者和玩家,在游戏中也许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心态。而学者兼玩家,能否既享受游戏的快乐又获得研究的成果呢?我们尚不得而知,毕竟,我们现在面对的学术环境和游戏环境,需要更坚强的心理去承受。不过,这扇门已然敞开,无论追求快乐,还是追求思想和学术。
甜葡萄心理
由两位哈佛毕业生创办于2006年9月的独立杂志《02138》不断刊登一些跟哈佛相关的榜单,譬如“制造公众麻烦的哈佛校友名单”、“失职的哈佛校友名单”等。近来,他们准备刊登“被哈佛拒收的名人榜单”,其中包括“股神”巴菲特、参议员克里、太阳微系统公司总裁麦克尼里等人。创刊人金表示,每一位上榜人都经过杂志工作人员通过“公共档案、新闻报道或者上榜人本身”核实,而他们很多人对于曾经被哈佛拒收的经历都并不讳言。榜单上的人大多对此保持缄默,只有参议员克里通过自己的发言人评价道:“‘被拒绝’是一个很严重的词,我宁愿将它看作是一次没有成功的挑战,何况,我应该也无法融入这所充满运动员的大学。”哈佛大学发言人罗伯特?米切尔对记者的采访拒绝回答,但是一名哈佛大学的官员透露道,每年被哈佛拒绝的高中毕业生大约有20000人,很显然,谁也没法保证这两万人中不会涌现更多出色的人才。
美国大学奉行的是一种双向选择,名牌大学的教育资源有限,哈佛每年招收大约2000名新生,被拒绝的人远远多于被录取的人,炒作这件事在逻辑上其实是站不住脚的。而且,巴菲特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麦克尼里在很多资料上都被认为是从哈佛毕业的,比中途辍学的盖茨早两年入学,甚至还曾率领哈佛高尔夫校队参加过1976年的NCAA联赛并打入决赛。后来,麦克里尼又读了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的MBA,这好像没什么疑问。例举这些人的简历,无非是说,似乎这些名人依然跟名校休戚相关,那么,是不是哈佛又有什么关系。证明榜单的无聊或漏洞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在大学教育日渐普及的现代社会,学校与学生之间存在着一种微妙的关系。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学校如果名人辈出,那么很快就会引人注目,而一个有着深厚历史积淀的学校,如果再也不出人才,那同样会陷入泥潭。
不过在传播至上的社会中,人们还是会为这类榜单的创意而激动。简单地看这件事情,仿佛是一本庸俗的励志书,让同样已经被哈佛拒绝或可能被拒绝的人获得勇气,而正统哈佛生会有些隐隐的不快,哈佛走出过6位美国总统,30多位诺奖得主,本应该有唐太宗“天下英雄尽入我彀中”的得意,偏偏却有漏网大鱼,难免会让人扫兴。2006年,哈佛校刊《深红》曾专门发文批判《02138》,认为其报道方向有问题,不了解哈佛的伟大之处,只是“像一个正在经历中年危机的男人在发牢骚”。所以,这份榜单的推出恐怕也没有那么简单和强词夺理,酸葡萄心理众所周知,狐狸吃不到葡萄,说葡萄是酸的,是通过自我暗示的方式来实现自我安慰,而甜葡萄心理呢,可以有两种表现——狐狸吃不到葡萄,说葡萄是甜的;狐狸吃到了葡萄,说葡萄是甜的。甜葡萄心理大概是试图借助外界的价值评判来实现一种平衡,当现实低于期望值,我们会想像那些没吃到的葡萄是甜的,而当我们品尝到了甜美的葡萄,我们便会拒绝与他人共享。
据《斯坦福大学校报》报道,18岁少女艾齐亚?金冒充斯坦福新生,在学生宿舍混了8个月,校方认为事态严重,正考虑将有关证据提交当局,以决定是否起诉涉案少女。因为弗吉尼亚州大学校园枪击案余波未了,安全漏洞是这则新闻中谈得多的话题。副教务长博德曼为此事的定性是,“斯坦福是一个充满爱心和友善的社区,很不幸有人利用了这份信任。”抛开安全问题不谈,有不少学生半开玩笑半当真地认为校方应当让她入读斯坦福,成为正式学生。这似乎也算是另类的拒绝,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准则,按规矩办事可以理解。如果几十年之后一份“被斯坦福拒绝的名人榜单”上出现艾齐亚?金的名字,也不用觉得奇怪。有的人,为学校添了光彩;而有的人,需要学校的光彩。这份榜单昭示的是一种价值与信任的危机,遗憾的是,大学本该是睿智与宽容的机构,却偏偏用世俗的标准来打击自己忠心耿耿的信徒。“02138”究竟是什么意思呢?也许是创刊人在哈佛读书时的学号吧。
中产之痒
飙升的房地产价格让美国的中产者从近郊逃往远郊。《新闻晚报》的“国际周刊”栏目描述了如下一幅典型场景:“莫尼卡?伯顿本来不想离开旧金山。她在这里出生和长大,在电车公司当了16年司机,她热爱故乡,常常去本地女性监狱当志愿者,而且每周都去教堂做礼拜。她家里现在有一个22岁的女儿和两个外孙女,由于房价如天高,作为家中的顶梁柱的她正面临着一些艰难的选择:要么放弃自行拥有一处住宅的梦想,继续留在旧金山,要么就离开。2004年,伯顿和外孙女们离开了,在萨克拉门托的一个偏僻社区里购买了一处三居室的住宅,这儿离她在旧金山上班的地方有250多公里。”凌晨3点半就得出门,驱车100多公里去上班,伯顿发现自己差不多一星期七天每天都得开车前往旧金山,就连星期天也仍去以前的教堂做礼拜。“我上那儿的洗衣店,”她说,“银行也在那儿,我购物也在旧金山。”
城市管理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试图挽留中产阶层,美国东西海岸各大城市群的中产家庭都在大量出走,城市中的儿童数量锐减,旧金山因此关闭了14所公立学校。市长加文?纽索姆用很特别的方式表达了担忧:“对于维护旧金山的灵魂来说,保住想象力这一特质是很重要的,这种想象力就是孩子们带来的。一个没有孩子的城市没有未来。”我曾经在《逃离城市》一文中写道:“逃离城市,如同逃离自己的影子一样困难。”因为每个人都渴望成功,憧憬未来是一个年轻而新鲜社会的原则。而在遭遇“中产之痒”的社会,成功不再是一种值得肯定的追求,工作、住房、教育,都成为一套刻板的程序,只要遵循游戏规则,人们自然而然就能进入庞大的橄榄形中部,这种麻木不仁的感觉破坏了大多数人的幸福观。城市管理者要解决的也许并不是房地产问题,而是人心的问题,因为在一个采取自由市场原则的国家里,房地产价格的飙升并非政府刻意引导的结果,中产者作为的消费群体,投资和套现的冲动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换句话说,中产者在试图放逐自我。
当中产与中年逐渐划上等号的时候,一个社会便开始进行布朗运动,外表非常平静,个体的运动却非常激烈动荡,看不出任何的规则和轨迹。布朗运动发生的原因是周围环境分子自身的热运动,由于颗粒微小,就可能从某个方向上出现分子撞击的不均衡。实际上,房地产价格不过是各种合力中的一个,中产者已成为了不能受力均匀的微小颗粒,迷失生活目标,失去自我,却连痛苦的资格都不具备,《绝望主妇》在美国的热播,说明那种阴霾正笼罩着整个中产家庭。经济现象可以进行理性分析,情感却是非理性的,理性的解决方案能否化解这场危机,实在值得怀疑。或许这并不是一场危机,只是社会发展的正常轨迹。强大的国家机器稳定有序地运转着,每个零件都有着明确的分工与地位,向上和向下的通道都过于狭窄,看似自由宽松的环境却意外地压力重重。各种力量撞击着悬浮在社会环境中的中产微粒,急速而无序的运动让他们身心俱疲。
该是寻找另外一种生活的时候了。距离洛杉矶45分钟车程的瑟普赖斯在短短10来年里人口迅速增长到1.5万,而且还有越来越多的人来此定居,远郊县城的中产社区化成为新的格局。然而,正如《绝望主妇》中的“紫藤里”社区一样,内心的安宁不是环境能够赐予的,即使隐居到深山,只要那颗心还是属于喧嚣的城市,那么,每个人仍然无可避免地承受着城市生活所带来的一切好与不好。中产之痒属于整个社会,似乎每个发达国家都正在或是曾经遭遇。社会发展也有生命周期,取决于一个社会大多数人生活方式的选择,年轻的生活方式造就年轻的社会,遗憾的是,人们往往很难完全从内心的需求出发去选择自己的生活。个人无法对抗整个社会复杂的力量,也许美国的中产之痒便是身不由己的困惑。
评论
还没有评论。